打印

智谕老法师《缘起法泛谈 》

智谕老法师《缘起法泛谈 》





                                                 
                                  缘 起 法 泛 谈


  
                                     智谕法师

  

                                       自 序

  
    佛法甚深,不可思议,言其有却是无踪无迹,言其无却是横遍竖穷。故世尊自言说法四十余年,未曾说着一字。若谓说法四十余年,何得言无?未曾说着一字,何得言有?如此有而不有,无而非无,非无而无,不有而有,是则缘起之妙用也。

  世尊所有言教,无非缘起法。良以真实第一义,不可以言宣也,若不借缘起妙用,则佛法实义,便无由流布于世。故缘起即是第一义,何以故?能显第一义者,非是别有也。第一义即是缘起,何以故?佛法第一义,以缘起流布于世间也。故曰实相无相,无相者无不相。无相与无不相,不二不别,一皆实相也。
  斯法甚深不可思议,是以久欲为文,而始终未敢执笔。唯恐谬解圣意,自误误人。
  今虽成文,不过略撮其要,以飨读者。此法甚深,自惭智意愚昧,难得真旨。虽志欲望鱼,犹恐落筌蹄之失也。



                                一、缘起的重要
  
    诸法缘起,甚深微妙不可思议,一切外道不知。外道迷因缘为自性,佛法明自性是因缘。外道问佛,瞿道问佛,瞿昙!汝所说何法?佛答曰,我所说缘起法。

  缘起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是缘起。缘起即是如幻假相,如幻假相既是缘起。缘起既是中道义,中道义即是缘起。所以缘起义,即是佛法义。若知缘起义便知佛法,不明缘起义,便不知佛法。见缘起即是见佛,见佛者可得解脱。
  马胜比丘,威仪端严人见起敬。舍利弗行路遇之,问曰汝师何人?马胜回答说,我师释迦牟尼佛。
  舍利弗又问,汝师向汝说何法?马胜回答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舍利弗闻偈,当下即证初果须陀洹。回去以后,目犍连问他,路上曾遇何事?舍利弗便把路遇马胜比丘事,说与目犍连听。目犍连闻因缘偈后,亦证初果须陀洹。于是二人各率弟子一百人,舍弃外道,随佛出家。出家后佛为说法,皆证阿罗汉。
  我们可以知道,一切法生是因缘生,灭是因缘灭,生灭是因缘,于法弃无所有。法本是空,故不生亦不灭。不生不灭是第一义谛,因缘生灭是世谛。佛所说法,即依如是二谛所说。故缘起义者,诚佛法之精义也。
  所以甚深缘起,为佛法所宗。法华经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是知缘起者,即一乘义。何故缘起一乘义?因为缘起即第一义空,即中道义,是故即一乘义。
  一乘者,一切乘皆是一乘也,此取同教义。余乘渐至,不能顿得,故三乘不知一乘义,此取别教义。然无论同教一乘,或别教一乘,佛种皆从缘起。何以故?因为诸法无性,随缘而成故。
  缘起法约因言,名般若。约果而言,名为萨婆若。经云,般若波罗蜜,出生声闻缘觉乃至诸佛。般若在阐明真空义,而真空义即是缘起。何以故?诸法缘起,故其性空。因其性空,方成缘起。
  所以一切无非缘起。从大的方面讲,竖穷三世横赅十虚,无非一大缘起。从小的方面讲,无微尘许法,而非缘起。若无缘起,十方世界,便归断灭。
  佛说十波罗密,皆缘起法。以缘起故,方能修因致果,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等十度。波罗蜜者,到彼岸事究竟也。到彼岸事究竟,即是缘起之功德。缘起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是缘起。以毕竟空即是缘起故,乃能建立一切法。以缘起即是毕竟空故,所以一切法皆归毕竟空。如是十波罗蜜方得成就,无上菩提方得究竟。
  十二因缘即缘起法,故十二因缘又名十二缘起。杂阿含(二六二)阿难尊者教阐陀比丘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言,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
  此生故彼生者,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灭,受生爱,爱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
  此灭故彼灭者,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于是可知,此中唯有因缘生因缘灭,而无人亦无法。何以知之?因为实无老死其法,不过因生有老死,生无则老死亦无。同理可知实有生,因为生缘“有”而生。乃至无有,缘取而有有。实无有取,缘爱而有取。实无有爱,缘受而有爱。实无有受,缘触而有受。实无有触,缘六入而有触。实无有六入,缘名色而有六入。实无有名色,缘识而有名色。实无有识,缘行而有识。实无有行,缘无明而有行。
  无明者虚妄,不如实知见假名无明。虚妄者非为实有,故本无明其法可得。若人洞达缘起,则知生是因缘生,灭是因缘灭,于法无所有也。
  是知十二因缘,即是缘起。缘起即空,空故缘起。如是知见者,为如实知,知实见也。
  四谛法是缘起。四谛者,苦集灭道也。四谛总说,只是一个苦字。集是苦之因,灭是苦法尽,道是尽苦之方法。故具足说,应为苦谛,苦集谛,苦灭道谛。
  然苦法实无。何以故?因为集生则苦生,集灭则苦灭。而集的本身,即是虚妄无明。如果明觉,则集本无有。苦谛既无,故无苦灭。既无灭谛,马用道谛?
  故大乘法中,说无苦集灭道。大乘法中明四谛是假有,实例毕竟空寂。以缘起故,而说有四谛。
  大宝积经云,由不生故,苦得清净。不攀缘故,集得清净。灭得清净。由修习故道得清净。
  大般若经亦说,以无所得为方便,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是名四谛智。故知苦集灭道者,缘起无性,无性缘成。
  我们已经知道出世间法皆是缘起,今说一切世间法,亦为缘起所摄。世间六道轮回,无非缘起。
  世间六道,皆从世人善恶缘起而假现,六道并无实体。如果六道有实体的话,实体则不应转变。若不转变,应无轮回。若无轮回,应无六道。
  故六道本经,以众生善恶因缘而现。以因缘现故,于是因缘有则六道有,因缘生则六道生。因缘无则六道无,因缘灭则六道灭。换句话说,无明行爱取有生,则识名色六入触受生死则生。无明行爱取有灭,则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则灭。
  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生者,则有六道。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灭者,则无六道。以十二因缘循环不已,于是构成六道轮回。如果众生无明顿息,则六道轮回便无。六道轮回无者,假名涅槃,称作法身。是名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为此之故,佛为世间说知苦断集。所谓知苦者,即知识名色六入触受生死皆苦也。所谓断集者,即无明行爱取有皆应断。如是法身圆显矣。
  或者有人说,虽然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缘起,但有一法应非缘起。何者一法?即是涅槃是。涅槃寂灭,岂是缘起?应知缘起无性,即此无性,称作涅槃也。
  天台宗立藏通别圆四教,无非在明因缘法性。因缘法性者,即缘起之要旨也。
  藏教在明因缘生灭,示生灭四谛。通教明因缘即空,示无生四谛。别教明因缘只是假名,示无量四谛。圆教明不思议因缘,示无作四谛。
  是知因缘法为四教所秉。生灭四谛,是说缘起的无常义。无生四谛,是说缘起的如幻假义。无作四谛,是说缘起的中道义。
  若人深入缘起,便可入第一义。若入第一义,便可入究竟涅槃,证无上菩提。若人不知缘起法,必不知第一义。不知第一义者,是不知佛法也。
  第一义即是实相,故不知缘起法便不明实相。第一义是中道,故不明缘起的道理,便不入中道。第一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不知缘起者,不证无上菩提。
  所以缘起在佛法中的重要性,实是不可忽视的。明缘起者,能破外道六十二种邪见。因为外道所生邪见者,皆以不明缘起故。
  佛法大海,深不可测,其唯明缘起者为能入也。愿有志于法者,其深信之。一切功德由缘起生,一切智慧由缘起生也。
  缘起者,体之大用也,而以无性为体。体必具用,用必依体,体用一如,不二不别。所以无性方式成缘起,缘起乃无自性。我们称无性为性,缘起为相。相为性之相,非性外别有相。性为相之性,亦非相外别人性。
  理虚玄而不可见,必假缘起,至理方显。故智者见缘起事相,便达其理。理性虚无,故知法而不住。愚夫不明即事即理,执事相而不舍。以住着事相故,所以不入佛法。
  华严五教止观引经云,因缘故法生,因缘故法灭,若能如是解,是人疾成佛。所以深达缘起的道理,即是成佛之坦途也。
  华严宗立三乘缘起,与一乘缘起。谓三乘缘起者,缘集即有,缘散即无。于有无而观缘起,于事相而见有无。故知三乘缘起者,取于事相。
  一乘缘起者,缘合不有,缘散不无。因为理空寂而事如幻,故一乘缘起者,不取于相也。是知三乘缘起有所得,一乘缘起无所得。唯一乘缘起,乃为不思议缘起,法界缘起也。
  例如华严宗所说的互摄互入,即是缘起义。缘起相由,故成互入。此入彼,则彼摄此。彼入此,则此摄彼。此能成彼,故此有力。彼不自有,依他力而成,故彼无力。同时彼能成此,故彼有力。此不自有,依他力而成,故此无力。有力无力,同一缘起。
  杜顺和尚立三观十玄,无非在明法界缘起。故法藏大师,举十门以释缘起之义。谓诸缘起法,要具此十义。十义者,一、诸缘各异义。二、互遍相资义。三、俱存无碍义。四、异门相入义。五、异体相即义。六、体用双融义。七、同体相入义。八、同体相即义。九、俱融无碍义。十、同异圆备义。以此十义,方成缘起。此十义者,不外说明缘起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此是圆教之法,理无孤起,起必依缘也。
  诸缘各异义者,谓大缘起中,诸缘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和杂,方成缘起。
  互遍相资义者,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一具一切,一切入一,一切复遍一切。如此互遍资,方成缘起。
  俱存无碍义者,谓凡是一缘,要具各异义,及互遍相资义,方成缘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应。遍应多缘,方是一故。
  异门相入义者,谓诸缘力用互相依持,互形夺故。以如是故,缘起方成。例如此成彼,彼亦成此。如果此不依彼成,或是彼不依此,便是自性有。以此成彼故,彼全是此,则此夺彼。以彼成此故,此全是彼,则彼夺此。如此异门相入,方成缘起。
  异体相即义者,谓诸缘相望,全体形夺,有有体无体义,缘起方成。例如此夺彼,则此有体彼无体。彼夺此,则彼有体此无体。有体者缘起,无体者性空。性空即缘起,缘起即性空。有体即无体,无体即有体,缘起方成也。
  体用双融义者,谓诸缘起法,必须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体无不用,用无不体.
  同体相入义者,谓一缘所具多缘,而多缘各各为一,是名多一。而一缘与多一,多一与多一,皆悉同体。而一与多,相依相成。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一入于多,多便摄一。如此互摄互入,重重无尽,方成缘起。总而言之,一入多,多便摄一。多入一,一便摄多。有此摄入关系,方成缘起。
  同体相即义者,谓一缘所具多,亦有有体无体义,是谓相即,例如一摄多一无体,由本一而成多一。多一摄一,则一无体,由多一而成本一。故相即者,相摄也。
  俱融无碍义者,同前体用双融,即入自在。即入自在者,摄入自在也。
  同异圆备义者,谓以前九门,总合为一大缘起。致令多种义门,同时具足。
  以上略述十义若此,详见华严经探玄记。兹略引台贤二宗,以明缘起深义。总之世尊所说,无非缘起法。以毕竟空中,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说也。说而无说,是缘起性空。无说而说,是性空缘起。

  


                                     二、诸法悉由缘起现
  
    所谓一切法者,若总说便是色法与心法二种。若分别说,诸如阴界入,百法,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等,名一切法。

  然一切法皆空,空法为能得见?一切法无生,无生法马能得见?当知众生见一切法者,皆因诸法缘起,幻现假相,以假相故,乃得见之。是知若非缘起之功,则诸法不可得见也。据因则曰缘起,约果则曰缘生。而缘起缘生,皆悉是空。故起而无起,无起而起。生而无生,无生而生。故诸法一性而万现,虽万现而不失一性。
  纵观一切法,无非因缘而起。既然法属因缘,则无自性。如果定有自性,便不必待缘。法无自性,故知一切法空。以性空故,方能随缘成一切法。法随缘成,故而性空。
  为了使大家容易了解缘起的关系,我们先以分析法说明缘起。但大家要知道,分析法是不究竟不了义的。我们为了循序渐进,暂借其为方便而已。
  譬如面前的桌子,是空是无生的。因为桌子不过是木材人工等因缘而现罢了。如果真有桌子,应该离开木材,离开人工,还有桌子才对。然而离开木材人工等,便没有桌子,是知桌子空,桌子无生。桌子不过是因缘起因缘生罢了,实无桌子其法。
  如果深一层来说,缘起当下即空,空当下即是缘起。此法不可思议,不可分别。如果稍落分别,稍生执着,便失真实。
  佛法说自性是因缘,外道执因缘为自性。例如外道不识缘起无性,无性缘成。竟谓有邻虚尘。且谓邻虚尘至微,不可分析。若分析之即成虚空。如此邪见,不但执有,且复执无。不知邻虚尘若有,必有上下东南西北与四维。若无此十方分,即说明无此邻虚尘。既有十方分,马得谓邻虚尘不可分析?细究之,邻虚尘实空,不过十方分缘起而已。邻虚尘既空,怎可说此“空”可分析不可分析?故知如此之论,实属戏论。
  并且邻虚尘系十方分,故知邻虚尘空。而十方分之每一方分,复是十方分,故知十方分亦空。是知缘起故性空,性空故缘成。十方分重重无尽,故曰无尽缘起。无尽缘起当下即毕竟空,毕竟空当体即是无尽缘起。正以无尽缘起方成毕竟空,正以毕竟空方成无尽缘起。无尽缘起不异毕竟空,毕竟空不异无尽缘起。无尽缘起即是毕竟空,毕竟空即是无尽缘起。此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议。外道不识,却强分有无,强立知见.
  再如中国名家惠施有言,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此亦执有之见,不知缘起深义。现在不问至大无外谓之大一,且问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此至小若有,必有十方分,若无十方分是无此小一。此至小尚可分之为十,何止无内乎?此诸不正知见,皆由执有执无所生。执于有无者,皆边见也。
    缘起法遍一切处一切时,换句话说,一切处一切时无非缘起。所以尽虚空遍法界无非缘起,谓之法界缘起。所谓遍一切者,即知一切法无无有自性。如果法有自性,势为自性所局,必不能遍一切矣。以无自性故,始能随缘成事,遍一切处遍一切时。
    一切诸法,无性为性。无性方能随缘,随缘而成万法。法随缘成,故无自性。是知万法由无性而成,无性还归空寂。法相云兴,而本性空寂。犹波现万象,而水性不动。据理可知,生死转变,而体现湛然也。众生迷性,致令法身常六道。虽然六道轮回,而法身常不动。故迷时法身流转六道,觉时六道本是法身。所谓真如随缘成六道,六道无性是真如。
    故法性无性,虚寂寥旷,是中一法不立。无生无灭,无来无去,法相缘兴,万象森罗,是中不舍一法,不碍诸法生灭来去宛然。法相宛然,即是法性湛然,以法相如幻故。法性湛然即是法相宛然,以法性随缘故。
    是知本无六道,以众生虚妄造业因缘,随缘而现六道之相。六道之相,唯是众生心造。众生于一切法上,不了自心,妄谓心外有法,于是妄起攀缘。以攀缘故,生贪瞋痴。以憎爱故,造十种业。以业因缘,妄受诸报。于果报中,现六道相,谓是有生有灭,有来有去。如是诸相,则谓之曰染。
    为求离染,复求涅槃。众生皆以染着为病,涅槃是药,为病而设药,药到则病除。不知百病息其攀缘,病本无有,何用于药?若得病药双泯,方是本来清净也。
    即此本来清净,便是一切法性。法性清净,故曰是空。此之性空,与世人所谓之空不同。世人所谓空者,乃“心所”法也。故世人所谓之空,实则是“有”以有外立空,空即是有也。故世人口虽说空,心在有中。
    缘起之空,非是有外立空。而是随缘无性,当体即空。空即无性,当体便是随缘。此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二即缘起,不二即性空。故缘起而非有,非有而有,有是离有边有。性空而不无,不无而无,无是离无边无。不似世人,执空有二边。闻缘起执实有,实有是碍空之有。闻性空则执定无,定无是碍有之无。执于边见,失乎中道。
    缘起法则不如此。法从缘起,皆无自性,无性故空以无自性故,则空是不碍有之空。即不碍有,当知空即不空。如果空是碍有之空,则此空是断灭空。有非定有,缘起而有。缘起无性,故有是不碍空之有。既不碍空,当知有即不有。如果有是碍空之有,此有便是自性定有。
    故空是离空边空,空不可得。有是离有边有,有不可和。缘起之法,空有皆不可得,当体即是中道。若论相成,则亦空亦有。若论相摄,则非空非有。
    因为缘起是有,有是成空之有。性空是无,无是成有之无。无不碍有,有不碍无,故是亦有亦无。若论相摄,则有全摄空,则空全是有,如是则空相尽。空全摄有,则有全是空,则有相尽。如是则非空非有。亦空亦有,显俗谛中道。非空非有,显真谛中道。故知缘起者,即中道义也。
    缘起为相,性空为性。相是幻有,假而非实。故相不自相,因性而现。以性收相,相无不尽。有相是假,无相是实,故曰实相无相。
    但无相是相之无相,以性空是缘起之性空故。如果相外更立无相,此无相便是断灭。既然无相是相之无相,故相全彻无相。是故实相无不相。
    实相无相,是约性空边说,实相无不相,是约缘起边说。此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议。离一切而即一切,即一切而离一切.
    离一切则离有相,离无相,离亦有相亦无相,离非有相非无相。若论即一切,则说有相一切有相,说无相一切无相,说亦时一切亦相亦无相,说非时一切非相非无相。以实相一相故,实相无二故。故缘起法者,实相法也。
    是故万法常起而常寂,体性常寂而常兴。万法常起而常寂,则一法不立。体性常寂而常兴,则一法不舍。一法不立,是为真谛。一法不舍,是为俗谛。然真俗不二,一际圆通,故一切真,一切俗,一切亦真亦俗,一切非真非俗。
    此法毕竟不可得,而不可得亦不可得。不可得则体性空寂,不可得亦不可得则万法繁兴。如是之法,唯心所现。故须是无住心,方会无得之法。
    心若无住,自然无有障碍。无有障碍,自然历历明明。历历明明,则虚灵不昧。自然心不随境转,久久熏习,便得一心不乱。
    凡夫攀缘住心,于是心随境转,妄生贪瞋痴。以三毒造十恶业。以恶业因缘,妄见六道三涂之相。受诸若报,不得出离。不知大千本来空寂,三界唯是心造。诸法犹镜华水月,妄于镜华水月中,受生死流转。
    正以六道无性,方随业报因缘而现。正以我本无性,方随善恶因缘而流转。如果诸业不起,六道生死自息。故欲了生死,先止其业。欲止其业,应莫生烦恼。欲烦恼不生,须心无所住。云何心无所住?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也。
  

                                    

                                    三、十二因缘

  
    佛为迦旃延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便是说明十二因缘,亦即是缘起之精义。不过二乘人只能会到一半,不能彻底了解罢了。

    旧译为十二因缘,新译为十二因缘。佛于菩提树下,便是观十二因缘悟无上觉。所以世尊常说,见十二因缘即是见法,见法即是见佛。
    实在说来,般若空义,即是甚深缘起。凡夫所了解的空,是对有之空。世俗眼见生谓之有,见死谓之空。见物在谓之有,见物不在谓之空。
    二乘人以分析明空。例如衣是布施的因缘而有,所以衣空。布是缕的因缘而有,所以布空。如果依照这种分析的方法,势必否定一切法的存在。所以我们说二乘的缘的缘起观,是偏空滞寂的。
    大乘人了解到一切缘起法是假,而法性本空。这种认识,不离二边,依然不究竟。
    而般若所明缘起精义,是一切不可得,谓之毕竟空。缘起非有,则有不可得。性空非无,则无不可得。而不可得亦不可得。有不可得,则不碍性空。无不可得,则不碍幻有。不可得亦不可得,则不碍缘起性空二者惋然。如此则一法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不立,故毕竟空。一法不舍,故法界缘起。法界缘起,湛然毕竟空。毕竟空寂,宛然法界缘起。空假中而无空假中,无空假中而空假中。说空时,中假皆空。说假时中空皆假,说中时空假皆中。等虚空而横遍坚穷,横遍竖穷而等同虚空。此所谓一切不可得也。

TOP

续 1



    大般涅槃经云,观十二因缘有四种观智,所谓下智,中智,上智,上上智。声闻人以下智观,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得声闻道。缘觉人以中智观,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得辟支佛道。菩萨以上智观,见佛性不了了,以不了了故,得菩萨道。佛以上上智观,见佛性了了,得阿耨多罗三藐菩提。


  故佛于菩提树下,观十二因缘,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上上智观十二因缘。非如缘觉乘人,以中智观,不见佛性,仅得辟支佛道也。
  佛言观十二因缘智慧,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子。又说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者即是佛性。因为佛性圆显,即名为佛。佛由佛性而得成就,故曰佛即佛性。不过众生虽具佛性,而无功德智慧,故不名为为佛。
  佛性非有,体即空寂。佛性非无,用彰缘起。佛性非亦有亦无,不住空缘二边。佛性非非有非无,离两边不住于中故。离无边则非非有,离有边则非非无,一切无住,则四句皆离。
  所以大般涅槃经云,佛性者,亦色非色,非色非非色,亦相非相,非相非非相;亦一非一,非一非非一;非常非断,非非常非非断;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亦尽非尽,非尽非非尽;亦因亦果,非因非果;亦义非义,非义非非义;亦字非字,非字亦亦字。总而言之,一切无所得,名曰佛性。
  十二因缘者,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爱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死。如果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则一切优悲苦恼皆灭。
  故知三界生死,以无明为本。无明者烦恼也,行者业也。烦恼业若灭,生死即灭。所以佛告迦旃延,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若人觉悟诸法皆由十二因缘所生,则不起无明。无明不起,则证法身。法身等同虚空,无生死流转。若起无明,即便造业,造业因缘,即受业报身,落入生死。大般涅槃经云:“法实是一,而有多名。依因父母和合而生,名为世谛。十二因缘和全生者,名第一义谛。”因为十二因缘和合生者,体性皆空。即此性空,便名第一义谛。
  如果迷惑,便起无明。因无明而生行,因行而生识,因识而生名色,因名色而生六入,因六入而生触,因触而生受,因受而生爱,因爱而生取,因取而生后世有,因有而生生,因生而有老死。如是生死流转无有休歇,这便是生死流转门。所以生死流转,只是一念迷而已。
  如果一念觉,便破无明。破无明者,如实如缘起性空也。无明灭则不起惑造业,于是行灭。既然行业灭,便不受生,于是识灭。如是乃至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灭。这便是还灭门。还灭门者,不过是一念觉而已。
  所以生死还灭,皆一心造。一心能现生死,一心能现涅槃。生死本无,涅槃非有,原是一心所现而已。修道之人,的须修心。修心法门。广说无量,约其简要,略有三种。曰不贪,不瞋,不痴。如果能不贪不瞋不痴,则无明可破,生死可以矣。
  净影寺慧远大师于大乘义章中说:“十二因缘,依于一心,依情起相,名为非无,据实本寂,说为非有。见实非有,是真谛观。解相非无,是世谛观。”
  如此解说,深切佛旨。因为佛说万法唯心,又说心外无法。故知生死法,还灭法,皆是一心所造也。依情起相者,依于凡情,心执于相则迷,以执幻相为实有故,故曰非无。据实本寂者,觉心了知法本性空,故说非有。见实非有解相非无者,智者之知见也。智者见有而非有,是为真谛观。真谛观者,知法本清净也。智者知一切缘起幻相,非有而有,是为世谛观。世谛观者,知一切法缘起假现也。
  是可知,所谓生死流转者,皆缘起假现也。涅槃还灭者,本来清净也。皆众生心之所变现也。所以说十二因缘,依心而现。生死涅槃,皆是心有。众生欲出十二重城,但应修心即得。
  因缘者,即能生义也,既是能生之义,所以十二因缘即是因缘即是因果法。能生者名因,所生者名果。例如无明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受生爱,爱生取,取生有,有生生、生生老老。无明为因,则行为果,行为因则识为果。乃至生为因,则老死为果。
  大般涅槃经云:“十二因缘名为佛性。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
  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
  因为无明是行之因,而行又为识之因,故无明为因,亦为因之因。行为无明之果,而识又为行之果。所以识为果,亦为果果。以此类推,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为因,亦为因因,亦果亦为果果。
  故经云:“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不出不灭者,即不生不灭也。以上这段经文,便说明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的道理。亦说明了,十二因缘中,唯因果生灭,而无一法可得。
  大般涅槃经又云:“何等十二?过去烦恼名为无明,过去业者,则名为行。现在世中,初始受胎是名为识,入胎五分四根未具,名为名色。(五阴入胎,未具眼、耳、鼻、舌四根时,只有身心二根,名为名色。)具足四根,未名触时,是名六入。未别苦乐,是名为触。染习一爱,是名为受。习近五欲,是名为爱。内外贪求,是名为取。为内外事起身口意业,是名为有。现在世识,名未来生。现在世名色六入触受,名未来世老病死也。是名十二因缘。”
  看了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十二因缘,及与三世的关系。同时我们亦可了解,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
  无明为生死根本,若无明不起,则生死可了。了却生死,便是法性,亦曰佛性。如此佛性,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非因非果。
  无明是妄起之惑,亦即妄起之烦恼。由烦恼虚妄造业,便是行。被业所击,虚妄往来诸趣,流转生死。三世相续,便是生灭十二缘起。
  既被业转,于是不得自在。作者受者,悉被业转。受有报竟,则名色六入触受则散灭,众生目之为死。更以爱取有因缘故,灭已还生复受后有。如是因果相续,乃成轮回。
  业海茫茫,觉之为岸。觉则无明破,无明破则生死已。觉者佛也。故觉之之道,莫过于念佛。佛念一起,六道即息矣。
  十二因缘中,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行有二支是业。余七支——识名色六入触受生死是报。此十二因缘,以无明为本,故无明障乎无上菩提究竟涅槃。
  无明爱取三支,名烦恼障。行有二支,名为业障。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亡七支,名为报障。此所谓三障也。仔细研究起来,三障皆由无明而起。故无明灭,三障即灭。三障灭,谓得无生法忍。故曰破一分无明,即见一分法性。
  故众生皆由造业而受苦报。若不造业,可谓惑灭。若不造业,自然无有苦报,无有生死流转。故吾人修行,急须净除业障。破惑便须修慧,除业便须修定。定慧等持,乃出生死之二道也。
  故十二因缘中,五支为因,七支为果。无明行爱取有等五支为因,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等七支为果。如畏其果,当净其因。其因不净,则果报永无断时。此无明行爱取有是集谛,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是苦谛。十二支若灭是灭谛,若知十二支悉由缘起,能如实知起于观行,是名道谛。故略说为四谛,广说则名十二因缘。
  如果约三世言,则有两重因果。无明行过去世摄,生老死未来世摄。余支则是现在世摄。由过去世无明行为因,而有现在世识名色六入触受之果。由现在世爱取有为因,而有未来世生死之果。如此因果相续不断,乃成三世流转。若无三世,流转不成。若无两重因果,则因果不具。
  不过据成唯识论言,一重因果,足显生死轮回,及离断常之过。如果施设三世二重因果,不但事有多余,甚至有无穷之过。
  因为过去世应还有过去世,如此类推,则是无穷。若过去无穷,便是无因。同样道理,未来世应更有未来世。哪些类推,依然无穷。若来来无穷,便是无果。所以成唯识主张,十二因缘勿须施设三世二重因果,一重因果,足以显生死轮转,及离断常过了。
  成唯识论云:“如果十二(因缘),一重因果,足显轮转,及离断常,施设两重,实为无用。或应过此,便致无穷。”
  谈到因果,华严宗更有因果同时之说。华严宗认为,因外无果,果外无因。分分因即分分果,分分果即分分因,全因即全果,全果即全因。无有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因以果而名因,果以因而名果。故因果同时,无有先后别异。如人对镜,镜外之形,与镜中之影,同时俱现。
  以因果同时故,所以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正觉已,乃是初心。
  如华严义海,体用显露门第五云:“果不异因,全以因满称为果也。由因不异果,全以果圆称之为因也。若因不得果,果亦非果也。若果不得因,因亦非因。皆同时成立,无别异故。是故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成正觉已,乃是初心。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悉与三世诸如来等。”
  不过这等境界,乃圣人境界,非凡夫境界。我辈愚凡,仍应老实从除惑消业离苦为是。
  当知烦恼藉缘而生,诸业亦藉缘而起,诸报亦藉缘而生。若不藉缘,则烦恼业报无有。十二因缘既皆藉缘而起,当知十二因缘皆空。若不空者,何必待缘。心经云,是故空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以十二因缘空故,故知一切法无生。乃至无有一毫之法,能从现在世间,而生未来世间。以我我所空,烦恼业亦空,是故报亦空。故十二因缘论云,一切世间法,唯因果无人,但从诸空法,唯生于空法。
  所以若能如是观察诸法空,于是便不染于诸法。若不染于法,便不生执着。若不生执着,便不生渴爱。若不生渴爱,便不造诸业。若不造业,便不取着事相。若不取着事相,便不造作有为行。若不造作有为行,便不落入生死。若不落入生死,便可离诸苦也。
  故知若能如实了达空义,是名了达菩提。以了达菩提故,所以不造五因。以不造五因故,所以不受七果。不受七果,则无生死之累,是名解脱。既获解脱,则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之中道矣。一切法本来清净,清净则无一切法。然而毕竟空既法界缘起。故于毕竟空中,缘起幻现一切法。以一切法缘起幻现故,所以不碍一切法本来清净。十二因缘现起生灭,道理亦复如是。
  是知众生生死流转,皆是自业因缘所感。现前身心,是由过去业力所感。今生造业,临命终时,心识为因,复感后有身心。所以身坏还为土,心识还随业因缘流转。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以所现一切,还归毕竟空故。于毕竟空中,不可说一,不可说异。
  犹如灯光,前后相续,故照明无间。若无相续,岂能延长照明?是知灯光延长照明者,是由于光明相续不断故。既曰相续,必是由前一刹那,生后一刹那。然如此灯光,不得谓一,不得谓异。若谓一,一则无相续。若不相续,灯光便不能延长。
  但是亦不能谓异。若谓是异,异则有间断,若有间断,则灯光亦不能延长。故知此法非一非异,不可思议。十二因缘,亦复如是。何故如是?因为缘起性空,虽异不异。性空缘起,虽一非一。

  


                                       四、一心具随缘大用
  
    一心具用二用,何者二用?即不变也,随缘也。不变是体,随缘是用。体常空而不变,用繁兴而随缘。体者用之体,用者体之用。体假用显,用以体有,体用不二,一心所具。心体等虚空无有分别,故恒常不变。心用横遍竖穷应机便起,故性能随缘。

  一心随缘,故世间一切法相,皆唯心所现,唯心所造,唯是一心。以如是故,一切诸法,皆如镜花水月,虚幻不实,无体可得。是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欲修佛道,应修自心。无上佛道,无边功德智慧,一心中自然具足。心净则法净,心染则法染。心净则四圣法现,心染则六凡法现。故十法界,唯是心现。
  一心清净圆满,湛寂等同虚空,应缘横竖穷。等同虚空而非无,横遍竖穷而非有。非无则具足无量功德智慧,非有则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故论其体,一切法唯是一心。论其相,一切法唯心所现。论其用,一切法唯心所造。
  从生如欲体此清净心,应心无所住,不取于相。若无所住不取相,自然不生贪瞋痴慢。无如是烦恼,便不造十恶业。无恶业因缘,便不堕苦道。
  如果心有住着,取着于相,便妄生攀缘。一念攀缘,便有执着。以执着故,便分别人我是非,以憎爱心造诸恶业。故三界六道乃至世间一切染业果报,皆依众生一念攀缘心而得建立。
  若心不造,法则不现,若法不现,唯是一相。一相无相,唯是一心。故诸法缘起,唯是一心也。若不明唯心之理,则不识缘起之法。
  我们已经知道一切法悉由缘起,缘起无性,无性则空。空则诸法非为实有,其相如幻。何以众生睹其幻相,却执为实有呢?无他,唯心所造,唯识所现而已。
  譬如我用的这张书桌,我们见实有书桌,而究其实,却是木材的因缘,油漆的因缘,铜器的因缘,以及人工的因缘。我们见到这些因缘,心中便现出书桌的相。其实并无实在的书桌,只是诸因缘起的假相而已。如果实有书桌,应该离开木材、油漆、铜器、人工等诸因缘,仍有一张书桌才对。然而离开这些因缘,实无书桌可得。故知一切法一切境界相,唯心所造唯心所现唯是一心也。
  故一切外法,全是心性,心性以外,更无一法可得。所以心性无外,摄尽一切诸法。由于心性摄尽一切诸法,万法一心故,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法界一切有情,体性悉皆无二。

TOP

续 2




      一切法皆由心现,离心无法,故见法即是自见其心。心空则十方湛寂,心有则万法缘兴。自心清净,十方国土皆净,自心染浊,则一切境相皆昏。故染净由心,非关余物,罪福自招,岂是他赐。所以行人若不自净其心,心外无有一法可得。若于心外求无上佛道,无异煮沙磨砖,徒劳无功。若是心外另求佛道,真可谓将心求心,以佛觅佛了。若有人欲观自心,当知寓目皆是。如果了悟自心,即可成佛,终非心外有法可得也。故阿差末经云“常正其心,不尚余学。”修道人若欲道合于心,心合于道,便应心常正值。若欲心常正直,便应心无所住。若能心无所住,便得一切清净,清净即佛也。如果心有所住。便不清净便不正值。若不清净不正值,势必内被结缚,外被缘牵。于是起惑造业,受苦无穷。所以修学佛道,乃令志净心正,不尚余学也。


    故于内净心无住,于外知缘起性空。以无住心,体性空法,心与道合,便成无上菩提。
    所谓理唯一心,事收万法。事收万法者,缘起法也。约事相言,统归于缘起,约理体言,则曰性空。以性空故,乃随缘而起,事相随缘起。必无自性。以无自性,故曰性空。何谓性空?非是别有性空,而是以法无自性故谓性空。何谓无自性?以诸法缘起,故无有自性。当知缘起无自性则空,空无自性即是缘起。非谓缘起以外另有性空,若谓缘起以外另有性空则其空即是有也。故理唯一心,事收万法者,总而言之即缘起也。
    空是无,缘起是有,故“有”无自性即是无,“无”无自性即是有。以有无皆无自性故,所以智者见有则知是无,闻无则知是有。闻有即知非有,闻无即知非无。约前二句说,即是亦有亦无,约后二句说,即是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是俗谛中道,非有非无是真谛中道。所以离有无二边即契入中道。
    世间人谓有是生,谓无是灭。不知生者缘生,无有自性,生无自性即是无生。灭亦无自性,既无自性即是非灭。故智者知生即无生,无生即生。无智人误以为生外另有无生,无生外另有生,致落二边而生邪见。
    说缘起时,性空则隐缘起则显;说性空时,缘起则隐性空则显。然而显者非生,隐者非灭,如秤之两端,虽有低昂,而理实一体。无智之人不如实知不如实见,误以显为生而隐为死。不知一真法界,湛然空寂无生无灭。众生以不觉故,妄随六道生死。
    谈到法性,有二种说法,一者无性为性。二者以自体相用为性。一切法皆从缘起,缘起无性,故一切法以无性为性。这是第一种说法。然而缘起诸法,各自具有相用,例如火热水湿地坚风动。是故一切法各以自体相用为性。这是第二种说法。同一缘起,从理边说,则曰无性为性。从事边说,则曰自体相用为性。说无性为性是理圆,说自体相用为性是事周。然而事外无理,事全是理。理外无事,理全是事。事理圆融互摄互入,故事周即是理圆,理圆即是事周。是之谓理唯一心,事收万法者也。
    理为佛道之本,事为修学之行。因本而起行,由行而会本,是谓真修行者。因本起行者,全性起修也。由行会本者,全修在性也。如是则始觉合于本觉,事相一于理体。
    菩萨虽知一切法无自性毕竟空,然菩萨深达无自性毕竟空即是甚深缘起,故为度一切众生而建水月道场行如幻佛事。菩萨如实知甚深缘起即是毕竟空,故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不着众生相。因为这种原因,所以菩萨行空不证,涉有不着。行空不证者,不住涅槃也。涉有不着有,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者,如实知空即色也。不住生死者,如实知色即空也。而此“无住”,即是菩萨自性清净心。
  众生只为了一切法无性,而迷惑执为实有,以致于毕竟空中,虚妄受诸业报。若能翻然觉悟,知一切法缘起性空。因而不造诸业,是即踏上菩提大道也。
    所以一切诸业,皆由心生,邪之与正皆由心造。心若不正,一切行业亦必不正,行业不正必招苦报。其心若正,一切行业必正,行业若正定受乐果。故知邪正由心,罪福自招,苦乐之报还是自受,岂关他人。行人若能心无的住,无取无着,即是自己本来清净心地也。
  当知缘起事相,皆是实相,实相之理即是汝心。若人欲见实相,无劳远求,只须自净其心。如此用功,日久功深,此心若能与实相理相相应,便是直心深心。所以我人修道,即应自心起信,还信自心也。
    自心本来清净,自心清净则外境寂灭。只怪众生不识缘起,以致虚妄念起。念起法生,故起惑造业。由惑业因缘,乃有诸苦。
    所以若能分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即是一切法正。如果取着于分别想,便事事皆乖,一切法邪矣。亦可以说心起想取相便邪,心无想离相便正。邪则违理乖事,正则理事如如。
    若心无住则明,住着则闇。何以故?因为心若无住,便如净镜无尘,能照万物。心有所住着,便如镜中有像,被像所遮,不能为照。所以心无所住,则朗朗寂寂,寂寂朗朗,能分别一切。此心寂寂无遮无染即是不变,此心朗朗能分别一切即是随缘。
    一心不变者,无分别智也。一心随缘者,差别也智也。故行人若以心无所住而修,便是无分别智。若得无分别智,自然朗朗寂寂,寂寂朗朗,便能分别一切。
    心无所住,是不取于相之谓。心不取于相,自然如如不动。所谓“如如”者,不二不异也。心与一切法不二不异,与一切法无碍,是谓如如。怎样才能与一切法无碍呢?空其心也,心无所住也。故心无所住即是不变,不变始能随缘,随缘始能不变。
    随缘者非是染于缘也,而是遇一切诸缘无碍无染,不失正性,不随缘转谓之随缘也。如果遇缘则染,或者遇缘生碍,此非随缘,而是染缘也。
    例如恶人打骂于我,我不生瞋恚,是随其打骂缘。不生瞋恚者,乃不变也。再如有人赞叹于我供养于我,我不生欢喜不生骄慢,是随其赞叹供养缘而不变也。如遇打骂则瞋,受赞叹而喜,便非随缘而是染缘了。
    心无所住,则是无心,无心则不碍万法,故能随缘万应。于是舒之则能应万法,卷之则会归一心。一不碍于无量,则理不碍事。无量不碍于一,则事不碍理。无量不碍无量。一一法各不相碍,则事事无碍。如此一切无碍,谓之如如不动,不动如如。
    知一切法如幻皆空,于是心无所住。于一切法心无所住,于是虽见而无所见。见而无见,则可不动于念,不生分别想。于一切法不生分别想,便可以平等心分辨一切法了。一心平等,便是不住一切法,则此心曰“正”。能以空寂照,便名“遍知”。
    所以学佛人,但能心无所住,不染诸缘,不生分别妄想。不见有人,不见有我,莫生贪,莫生瞋,莫生憎莫生爱,亦无争胜负之心。但这样除去许许多多的妄想,于是心无所着,还我本来清净,如此便是修学无上菩提也。故此心但除却妄想,不生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便可与佛斋了。
    如此之法,唯证乃得,不在言语文字。但须心无所住,则不见同异、彼此、是非,一切诸见皆空。即此“空见”亦空,不寄言,不着迹,绝一切对待,是则与菩提相应矣。故若得顿悟一心,须是行起解绝,契合相应。非是言说文字之功也。故古德云,徇世名字,如狗逐块。
    可怜众生迷倒,不知心本无住,无住则净,净则明。却妄自动念生想,起惑成闇。于是明反成无明,觉反成不觉,此皆由执幻染心故耳。所以修道人,但能凝然心无所住,则见自性湛寂。若觉自性湛寂,则菩提朗月,涅槃净空,自然显现。
    但能心中不染无物,便是心无所住。此心凝然无寄,不寄妄,不寄觉。妄、觉二念俱息,惺惺寂寂,寂寂惺惺,则是心无所住也。若能心与无住相应,方会诸法寂灭,取证真如。这样才是了脱生死之道也。
    虽然心无所住有如此之利益,但是我等具缚凡夫,乱心难制,或业难除,欲求心无所住,实是难上加难。若不假方便,难望成此功德。今有念佛法门,世尊以无上悲愿传于世间。欲度罪苦众生,速离苦海直登觉路。故我辈众生,勿负佛旨,当信受佛语,依教奉行,而修持也。
    云何谓念佛法门,能取证无住呢?凡夫无量劫来积诸惑业,故妄想散乱,难得净除。若借念佛功德,即得乱心顿止。故古德云,佛号入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当我们念佛时,一句佛号须发自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话虽如此讲,学佛须取其法要。这一句佛号,只要至诚恳切,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是发自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还之于心了。因为耳根一摄,六根都摄。只要将一句佛号听得清楚明白,必然有目不睹,有耳不闻——只听佛号码故。有鼻不嗅。有口而无妄语——唯念佛号故。有身不觉。有意不乱——唯观佛号故。如此一句佛号当下,散乱心即止,因为六根都摄故。故持名念佛,为辟散之捷径,证一心之坦途。
    当此之时,便得心无所住,何以故?若心有住着,势必驰散也。心不驰散,即是一心不乱也。正以心无所住,故佛号听得清楚明白,正以佛号听得清楚明白,故心无所住。
    心无所住日寂,佛号听得清楚明白曰照。斯即照而常寂,寂而常照。以常寂故能常照,以常照故能常寂。故曰常寂而照,常照而寂。常寂故曰寂寂,常照而是惺惺。虽惺惺而不乱,虽寂寂而不滞。故曰寂寂惺惺,惺惺寂寂。寂寂则无念,惺惺则心念分明,是谓念而无念,无念而念也。
    无念则性空,心念则缘起。是知以缘起故,乃有念佛法门也。阿止念佛法门,乃至八万四千法门,无不是依缘起而立。若非缘起,便无一切法门。
    虽然由于佛号听得清楚明白,而得心无所住。但是此时,心亦不住于佛号。何以故?若心住于“阿”,便听不清“弥”。心住于“弥”,便听不清“陀”。心住于“陀”,便听不清“佛”。乃至心住于第一声佛号,便听不清第二声佛。今句句佛号听得清楚明白,故知心无所住。不仅如此,而此时即此“无住”,亦复不住也。
    所以念佛法门,殊胜微妙不可思议。念佛为因,往生为果。一念甫起,便是始觉,阿弥陀佛,即我本觉也。若能念到照而寂,寂而照,一心不乱,便是始觉合于本觉也。所以若求心无所住,以念佛法门最为方便。
    法界无界,唯是一心。十法界本来清净,然随心而现。心染则现六凡,心净则现四圣,故十法界中凡圣两道,不出一心。是故经云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法因心生,是无法也。心因法生,是无心也。故十法界唯是一大缘起,无法无人。修道之人,但须自净其心,勿须他求。
    佛得法界心,故与一切众生心同。何以故?法界者无界也,佛心者无心也。以无心会无界,故曰法界心。虽然法界无界,但须以无心契合。如果心落有中,必生取着,若生取着,便成魔业。若以无心契合,则境智相应,能所冥合,于是能获解脱,而顺乎无生。佛是无心道人,以无心故,与一切众心心同。故能知一切众生心所法,以如是故,佛能化一切众生心,转六凡成四圣。
    凡夫迷于法界,落十八界中。于十八界中,取着于我,妄自取相分别,妄见心境有二。于是取四相起三毒,以惑业因缘,落诸苦道。凡夫若能如实知见,当缘境之时,即知一切境界,皆是自心所变之相分。便能离四相去三毒,于是业报自息矣。
    十法界即自心性,我心能见,还见我心。故能见所见,能造所造,皆是一心。离一心以外,更无一法可得。何以故?因为一切法无非缘起,而缘起性空,故心外无一法可得。而此一心,亦是缘起性空。以心空无自性故,所以能与一切法相应。以与一切法相应故,是曰灵知不昧。以灵知不昧,始名之为心。此即无心与无界契合之理也。是知心者其名也,灵知者其实也。
    于此可知,以缘起故,始成唯心所造唯识所现。因为缘起故,一切法性空。而众生迷惑,于性空中,妄执一切幻相为实有。执一切幻相为实有故,于是起惑造业。
    谈到这儿,必须提醒大家。佛法所谓空者,非是绝对的无也。若谓是绝对的无,那便是断灭空。当知佛法所谓空者,即是缘起也。缘起名空,空名缘起,是为佛所谓空者也。凡明白缘起者,见外境之时,便知外境悉是自心所现。自心所现之相分,还与自心作缘。由于境缘现前故,心法当即由之而起。所以十方法界中,“空”者法尔如是,“缘”亦法尔如是。因为“缘”无性,缘无性则不碍空,是故对缘说空。“空”无性则不碍缘,是故对空说缘。

TOP

续 3



    如果心遇缘而不动,是则一切法无性。知法无性,心即不起。心若不起,即与无性法冥合。如此则智境如如,一切无碍,是名曰佛。所以修道人若能一心不起,当下即是根本智也。是以若能对境一念不生,便得六根清净。若得六根清净,万法自然无咎矣。


  一心起观,观无性之心也。随缘而遇,缘无性之境也。无性随于净缘,即成佛道。无性随乎染缘,即成六凡。故无性外不见纤毫之法。无有纤毫之法,非无性所摄也。
  故谈缘起,必归于唯心。一切差别法,无非因缘而起。一切差别法,亦无非唯心所造唯识所现也。故经云心如工画师,能造种种色。
  既知一切唯心缘起,缘起唯心,而唯心即是诸法实相,而缘起即是实相诸法。诸法实相便是无量即空,实相诸法便是空即无量。是故因亦实相,果亦实相,实相无相,终不妄起分别。如此平等一心,不生执见,终成圆圆满果。
  故古德云,一心是万法之性,万法是一心之相。相即性之相,是一中之多也。性即相之性,是多中之一也。
  诸佛法身,湛然不动犹如虚空。如虚空故,所以遍满一切。以遍满故,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以空即无量故,所以法界缘起,诸佛法身化现无量身。是以诸佛身者,从法起报,从报起化。报者报法身也。化者化法身也。既然报化二身皆是法身,而佛与众生同一法性身,故佛之三身,可于众生一心中得。
  故诸佛法身即是空义,报化二身即缘起义。约缘起言,一切诸法,无不是佛法身所化。若总言佛法报化三身言,则诸佛皆是法界身。
  诸佛法身无有定相,以度生方便故,随种种缘而示现之。故经云西方极乐世界,无论依正,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故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法界身横遍竖穷,横遍故假名无量光,竖穷故假名无量寿。
  所以从众生以至于佛,无有自相,无有他相,悉皆因缘而起。故缘起法者,无欠无余,无得无遗。以如是故,我人修道,只须一心平直,不修一法,不证一法,即是性净天真佛也。云何能得性净天真?虽然法门八万四千,要以念佛最为直捷也。念佛法门,约性实是无相,随缘贵能应机。
  成佛在乎一念,若得一念清净,任他事起纷然,更无余杂后念。此即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也。
  故若得一心湛然,便成寂照不二。虚含万法,万法任缘。任缘者起而无起,照全是寂。含虚者无起而起,寂全是照。如是则虚灵而不昧,虽然不昧,却又不立知见。这便是天真佛,亦是法身佛。
  五阴随缘而有,色受想行识五者,无非随缘而起。既是随缘而起,所以五阴皆空。五阴皆空,即是法身。法身随缘现五阴身心而非有。虽然非有,而常不碍事相之缘成。是以相虽虚妄,但常不异真如而显现。虽然法界空寂,却不碍随缘常现六道轮回。虽然众生以惑业因缘常随六道,却是恒常不改不动本际。
  所以五阴皆空即是平等法身,彻知缘起,便明法由心现。是知有而非有,万象森罗而不有。无而不无,毕竟空寂万法由生。莫说无有三涂,须知由集则生苦。莫道无有四圣,修道便可证真。于第一义中,真亦无假亦无,佛亦无生亦无。于世谛门中,若集有作,苦报宛然。此所谓佛事门中,不立一法,不舍一法也。
  以如是故,我人处世,切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若能诸恶不作,自然恶道门闭。若能众善奉行,自然功德藏满。若能自净其意,自然除二障,了二死,空二我,究竟佛道也。
  若究竟自净其意,可得两种清净。此两种清净,总名自性清净。那两种清净呢?一者得一切法毕竟净,亦即得自性清净心。二者得妄染清净,亦即离垢清净。离垢清净即断德圆满,自性清净即智德圆满。断德圆满,则过无不尽也。智德圆满,则德无不圆也。若如此者,谓之究竟无上菩提。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故所谓法界者,即一心之异名,万法之所归趣。一切诸佛诸菩萨,皆以法界为果体。一切众生成就佛道,悉以一心而为因地。质实言之,若谓因之与果,总唯法界可。若谓因之与果,总唯一心亦可。
  虽然心法不二,唯是一真。然众生得之为凡,诸佛得之成圣。此犹同是一水,牛饮之则成乳,蛇饮之则成毒也。
  佛三德具足,四相皆离,心得太自在,识性清净,无罣无碍,无染无着。虽遍入六处,却不被六处染污转动。故佛之识性,虽遍止住于六根六尘五烦恼阴,然却净如晴空,皎若丽日。此所谓诸佛法身,随缘起于大用者也。
  何谓五烦恼阴?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众生五阴,以烦恼及业之因缘所成,故曰烦恼阴。所谓烦恼者,于过去世者名无明,于现在世者名爱取。所谓业者,于过去世名行,于现在世名有。
  以过去世的烦恼业,而有现在世的识。识者曰心,即受想行识是。六入者六根也,六根者指身言,即五阴中之色。名色者是总约五阴言,名者受想行识四阴也。所谓色者即五阴中之色法。以此身心于现在世受诸果报,故又曰五受阴。
  于果报中,复生爱取烦恼,复造后有之业。以受后有故,轮转六道。因为于未来世受后有故,是以名五受阴。
  诸佛世尊则不同,诸佛已无明破尽,永绝惑业,故虽遍入一切处,而非业报身,乃究竟法知。以清净妙法身,示现遍入一切,示现种种色。故曰诸佛妙色身,无上不思议。
  一心随缘成万法,万法殊途归一心。故说法者,无非言心。三藏十二部经,佛立教旨,祖师言诠,悉皆明一心之旨。于一心以外,更无纤毫之法。一心横遍竖穷即是法界,法界收摄即是一心。故佛从悲心流出一切言教,以大悲心为体,以一代时教为用。而大悲心从后得智流出,佛成等正觉以后,知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以迷执故,妄入生死。于是起大悲心,普度一切。故知大悲心从后得智出。后得智从根本智出。后得智者,差别智也。根本智者,无分别智也。佛证无分别智,妙湛总持一切法,故能知一切差别法。而根本智者,即从法界流出。法界一真,清净无二。以清净无二故,所以圆摄无余,成佛根本之智。而法界者,即一心之异名也。是故一心者,横遍竖穷,即一切法也。
  故一心者,即大乘法,即一乘法。约因曰佛乘,约果谓妙觉。斯则即心即佛之妙旨,实相无相之玄宗。
  众生不了一心之旨,昧乎清净本性,不知一心随缘能成十法界。竟翻真为妄,离净随染,起惑造业,随于生死。若有人一念回心,翻妄心而成真心,投诚念佛,于理则归命自己一体三宝,于事则忏悔业障,广修功德,然则何虞不出离乎。
  若一心坚持净戒,狂乱自息。若息狂乱,则内心便能安住于正奢摩它。若能安住正奢摩它,便能引发毗钵舍那。于毗钵舍那久久善修习,便能引发如实觉了。
  云何如实觉了?如实觉了者,知一切法相皆是因缘而起。既知一切法相因缘而现,则知一切法相如幻。若知一切法相如幻,则知一切法悉毕竟空。若如是知者,谓之智母。如果执一切幻相为实有,便成所知障,障于无上菩提。
  故若欲如实觉了,须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能于相离相,便是如实觉了。取相则见起,依见则相生。不知见者自心之见分也,相者自心之相分也。自心现诸法相,还以自心生见而取着。不知实是自心还见自心,自心还取自心。致令心体不得清净,实觉不得圆明。故须如实觉了,诸法缘生,缘生悉皆无性。如是觉了,决定是诸法正义。诸佛证此清净一心,则曰法身。诸佛证入清净法界,便名净土。故知诸佛依正,不出清净一心。
  所以若得如实觉了,须离一切法相。离一切法相者,非谓无一切法也。而是如实觉了一切法相如幻非实也,不取于相也。
  例如真金性本不变,然随缘可现种种金器。金器不一,其相各异。而金性常住,不改不易。故不变之金性,随缘能现种种器相。器相历历而不碍金性湛然,金性不动而不碍器相宛然。如此性不碍相,相不碍性,性即是相,相即是性。一不碍多,多不碍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故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众生执我,以致性相不能相融。所以诸法以一心而现,亦以一心造种种业。依自心之业,落自心之六道。若知自心本来清净圆明,则知生死本空,六道无有,是名出离世间。以自己之佛心,还成自已之心佛矣。
  众生若能不执着我,不分别法,便名调伏其心。若能调伏其心,便能彻明诸法缘起,洞悉缘起法性空无。于是一心便是大圆镜智,一心便是一切法藏,一心便是智慧藏,一心便是清净法身。
  若得一心清净,便不起贪恚痴,不造十恶业。以不造十恶业故,便无诸恶道苦报,国土清净。故曰欲净佛土,先净自心。自心若净,则一切清净。自心若染,则遇境皆昏。
  如果自心清净,便处处自在。身虽处娑婆,心早登净域。所以修道重在修心,若能一心清净,不着不染,便是无上菩提大道。
  我们现在处此娑婆世界,处处浊恶充满。若欲发愿净化人心,淑世导俗,切莫从他着手,须得先净自心。别人心生染着,然我心却必须要净。别人有过非,我却不能有过非。别人贪名利,我决不染于名利。
  如果人人皆能如此自净其心,身口无犯,则人人自然离恶向善矣。如果自心不净,却责他人有染,自身不正,唯见他人之过。如是交相责难,是非纷起,是已非他,善恶不分。欲以如是之心淑世导俗者,无有是处。故学佛之人,只宜低头,不宜扬目。

  


    
                                五、生死与缘起

  
    凡夫众生,不知性空随缘现六道,六道宛然而性空。竟执根身初起为生,根身坏灭为死。因而贪生畏死,如人走避虚空。佛说一切法无生,以无生故无灭。若生不息,灭自然亦不息。所以众生欲求不死,应当精进证于无生。若证无生,死自然灭矣。

  佛言一切外道无有智慧,只求断死,不知断生。甚至妄求长生不死。不知有生必然有灭,常生即是常灭。既求于生,若求不死不可得。正如升高者必然堕下,若求其不堕,必是不升。如果欲其升,而不欲其堕,是不可能的。
  佛教弟子证于无生,若证无生,死自止也。生死既无,自然出离六道轮回。
  本来法界湛然,空空无有大千。所以既无六道,亦无生死轮回。只怪众生迷惑,以惑业因缘,妄受六道果报也。故永嘉大师证道歌云,迷时分明有六道,觉后空空无大千。以染缘便起凡境,以净缘便起圣境。凡圣三境,皆系缘起。寻其究竟,皆毕竟空。以缘起如幻故,乃知一切法无作无起无生。
  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一切法皆归毕竟空。所谓炽然者,即生死不断义也。既然生灭皆空,是知无生灭。可怜众生迷惑,于无生无灭中,妄见生灭。故曰明明生无生。偏落无生生,因缘遂无性,众生业不空。从生由于烦恼系缚,以致往来六道之中,数数生起。故往来六道生死者,以因缘起故。同时于道中,生死相续不断,诸缘和合则生,诸缘破散则灭。诸缘破散已,另有新缘相续而起。于是生死不断,轮回相成。
  众生心念于善,则善业生。念于恶,则恶业起。众生念佛,则净业成就。善业成就,则三善道现。恶业成就,则三恶道现。净业成就,则极乐净土观。一旦往生极乐净土,则证无生。何以故?清净则无生也。
  所谓无生者,非是在生以外另有无生也。须知生与无生,不二不别。无生即生,生即无生。何以故?生法清净,即是无生。生法性空,即是无生。生法无相,即是无生。生法无作,即是无生。生法不二,即是无生。生法平等,即是无生。生法如如,即是无生。生法不可得,即是无生。乃至生法缘起,即是无生。何以故?因为缘起性空,如果不起妄心造作,缘起当体即是无生也。所以我们要以清净心,求生清净佛土。
  于十方净土中,唯求生弥陀净土最为方便。何以故?由于二力故。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慈悲大愿,愿愿在度众生。故众生若以欣愿心求生极乐,佛必以悲心垂手接引。众生起感,弥陀必应。如此感应道交,心佛相应,二力成就,故是大方便也。既生净土,以佛愿力,虽是下品生者,亦得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如是因缘,皆自体种子所显现。故欲生极乐,应先发起自体上之净业种子。怎样才能发起自体之净种子呢?其要决在于信、愿、行。绝不可以凡夫思议心,测度不思议之佛法也。
  六道轮回,是由三种缘起相所建立。所谓前际中际后际。从前际生中际,从中际生后际。中际生已,若起烦恼业,则流转于后有。若趣于清净,便可至究竟涅槃。前际者是无明行,中际是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后际是生与老死。由于无明行生中际,于中际若起爱取有,便是烦恼业。以是因缘,便与后际生死,相续不断。中际的爱取,复成为前际的无明。中际的有,便是前际的业。于是生死六道,轮回不断。众生诸根依名色生,名色依识而生,识依业生。业依烦恼生。而烦恼依妄想生,妄想依名相生。以如是故,成为凡夫。若人不取着于名相,便不生妄想。若无妄想,便不生烦恼。若无烦恼,可息六道轮回。是故若人不取着名相不生妄想,便得真智现前,证诸法如义,是即真如法性也。如是则转凡成圣矣。
  六道生灭,依于法相而得建立。而一切法相,依于缘起而有。若知缘起无性,诸法空寂,则生灭焉有?故生灭者,众生之见也。既有于见,乃取于相。既取于相,乃执实有生灭。以执生灭为实故,于是实在落入生死也。故佛言,一切众生,皆以有见而入生死。
  若干洞达一切法皆是缘起,缘起既无性,如是可明诸佛三德三身,不外寂而照,照而寂也。若能如是而知,则能一解千从。是将自性清净心,向无所有中楼泊。故曰心包大虚,量周沙界。
  佛心犹虚空,无垢无染。例如劫末时大火梵烧,而虚空却未被烧着。澍大雨泛大水,而虚空却未被涅着。大风狂吹,天地尽毁,而虚空却未被动摇。恰如无心楼泊于无所有,一切无住,即此“无住”,亦复不住。此乃真实修行者也,乃大丈夫也。
  如果念佛人念到这种地步,把是非人我成败打成一片。不被任何烦恼所动摇,一颗心犹如虚空,火烧不着,雨打不显,风吹不透,是真念佛者也。
  所谓生之无生,真性湛然。无生之生,业果宛然。我辈凡夫,若欲证入无生,即须断集,若能断集,自然无生矣。于无生而说生,即是缘起一切法相也。若于生而明无生,便知一切相无非实相。故曰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堤者,非是有烦恼有菩提也。而是烦恼不可得,菩提亦不可得,故曰烦恼即菩提也。生死涅槃,其意义亦复如是。若如此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法界缘起,平等法性,本无二无别。然凡夫妄生烦恼,以烦恼故落入六道。二乘但证无常生灭,取着有相涅槃。是故凡小皆不得一乘妙旨,圆融法界。唯佛菩萨,深入缘起,了达真空,彻证涅槃妙心,常乐我净。
  缘起即众生界,缘起无尽,故众生界无尽。众生界无尽,故生灭无尽。既曰无尽,而无尽即是常存,常存则无生灭。故生灭无尽,则其性恒一。无尽生灭,则其相万变。其相万变者,无尽缘起也,其性恒一者,一心常灵也。
  以一心常灵,故成无尽缘起。无尽缘起,还依一心常灵。众生轮转六道,念念生灭,相续不断。即此“不断”之性,便是清净法身。若洞彻不断不变易性,便是根本智慧。
  法身随缘现生灭,故因果宛然。生灭随缘性空寂,故法身常一。所以我们见诸法生灭时,要不作二想,亦不作不二想。于二不二皆离,亦离此“离”,终至心无所住,亦便是涅槃。华手经云:“是心不在缘,亦不离众缘,非有亦非无,而能起大果。”即此意也。
  我人若能了知六道诸法由众缘起,于六道诸行,唯见法性空寂。于是与衰毁誉称讥苦乐尚不能动,何况能与人争胜争负,争先争后,而兴诤论乎。若人修行到如此地步,方能担当如来家业也。
  故会真只在忘言,悟道唯有明心。真修行人,睹文中悟其义而不着其迹。不著其迹,都旨自然现于心源。若徇文以为悟道,即死于文下者也。
  故知六道生死尘尝生死,来去未尝来去。众生修行,不可止住于文字,应契入法性。故曰知无生死者,不如体无生死。体无生死者,不如契生死。契无生死者,不如用无生死。若能达到用无生死的阶段,便能入三界度三界,入生死救生死了。
  俱不得自在。遇憎爱境,便起憎爱心。遇违顺境,便造善恶业。不能任缘养性,正念不失。当此之时,须假修习方便,策励精进。必欲斩关落镇,破生死关隘。故虽知无生死,若不假修习方便,亦难得受用也。犹井底甘泉,虽目见了了,若不假绳罐方便,亦不能取出受用。?????????故闻、思、修、三慧之中,要以修慧为贵。修慧始得真实,闻思不过相似而已。佛法虽深,修行可至宝所。
  凡夫修习,首须清净根门,除五欲五盖十不善业。何为五欲?五欲者,五根贪着五尘也。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是为五欲。
  约欲心染尘言,则眼耳鼻舌身生五欲。约尘欲心言,则色声香味触等五为尘为欲。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依尘起欲心,更立财色名食睡为五欲。欲恶若离,禅定即生。欲恶若灭,禅定即起。若不除五欲,纵然入定,亦是魔定。故龙树菩萨说,菩萨离五欲,得诸禅定。
  既知“欲”者五欲,而“恶”者,又系何法?所谓恶者,五盖也。即贪欲盖,瞋恚盖,掉悔盖,睡眠盖,疑盖。此五法障心,故名五盖。
  贪欲盖者,于顺境爱者,障乎于心。瞋恚盖者,于违境忿怒,障乎于心。掉悔盖者,心散动于诸尘,是名曰掉,掉者掉散也。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出家人精进摄心,犹不能住,何况掉散。故出家修道,首应伏掉散心。以掉散故,心怀优结,是名曰悔。睡眠盖者,心重欲眠名之为睡。睡深离觉,名之曰眠。睡眠障心,是大无明,故名之为盖。疑盖者,于正法不信,疑师疑法。佛是我大师,疑师则违佛,疑法则违教。
  五欲五盖均在欲界,以障乎于定,故不生色界。五欲若除,则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清净。五盖在于意根,所以五盖若除,意识即得清净。六根清净,始堪修道也。五欲以五盖为根,因为五欲之缚,根在意识故。
  然五欲较粗而易见,五盖较细而难识。修行人应先除粗者,后及细者。是故虽然五盖为根,而除时应先断五欲。五欲若断,则五盖可因之而除。因为五欲,可为五盖之增上缘也。若欲除五欲五盖,首应持戒,次应修定,后应修慧。故经有云,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
  所谓十不善业者,即杀、盗、邪淫(约在家众言)、恶口、妄语、绮语、两舌、贪、瞋、痴。此十种法,即所谓不善法。若能将以上欲恶不善法除尽,便可不违于道。诸法缘起,亦就不违于性了。
  谈到无生,约有二种。一种是法性无生。因为法性无性,以无性故,谓之无生。二者是缘起如幻,如幻则非实有,以非实有故,谓之无生。此二种法,皆可入于无生,故知此二种法者,实是一体之两面也。
  无生法有多种名,如中道第一义、无上菩提、毕竟空、法界缘起、心地、一真法界、法身、如来、涅槃、如如、真如、佛性、圆觉、总持、如来藏等种种名。凡夫不识无生之义,于是落入六道轮回。圣者体证无生,则能入无漏证法性。
  法性无生者,真如本一,无得无失也。缘起无生者,幻相本空,非有非无也。凡情遍计,妄执有无,不识法性,于是随其所见,见有生死。智者晓了诸法依他而起,于是会归圆成实性。依他起者,即缘起也。故涅槃云,见缘起即为见法,见法即见中道,见中道即见佛亦见佛性。愚痴人不见缘起法性,于是不明中道不见佛性。以不见佛性故,妄随六道生死。
  故六道生死,皆由众生迷惑心所生。众生若得不迷本性,即出三界也。觉乎缘起,便知性空。迷乎缘起,便落无常苦道。迷于缘起者,于是眼耳鼻舌身种识,便取着于尘。以取着故,于是转入第六识,成善恶因种入第八识。第七识以我见我慢而生攀缘。于是更支配第六识造善恶业。以致覆障第八识不得显现,因而落入六道生死。故众生临命终时,一生所造善恶诸业,俱时现前。这便是因缘第八识净种子不得现前故,于是随业流转,不得自在。
  如果众生以净戒因缘故,不令五识取着于尘,于是第六识可得无过。第六识无过故,于是第七识不生攀缘。不以我见我慢攀缘故,便可无善恶诸业。无业因缘故,便可出六道生死也。

TOP

续 4



    所以六道生死因缘,最初依第八阿赖耶为体。而第六意识为用,造善恶业构成三世因果,流转不绝。如果第六识起如理分别,便可修道证灭入无生了。故流转生死固是第六识之过,然出世解脱亦是第六识之功。因为第八识只是种子而已,第七识只是恒常执我,分别力弱。前五识若无第六识分别造作,虽取一切法相,却是无过。唯有第六意识分别造作力强,能起善恶诸业。故前五识虽然分别一切法,而第六识不作分别想,便可无过了。


  其实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十方三世,唯是一心。故第六识分别者,只是分别自心而已。十方三世一切境界相,全依众生无明妄心而得建立。众生妄心,于毕竟空中,建立如幻空华之法。所建立之法,犹镜花水月,无体可得。众生无明,便于此镜花水月之中,空随流转。
  众生命终时,识被业障所缠,于是受生种种杂报之身。所以识能生身,识如种子,识流相续,能持身不绝。能令众生,受生受死。是故三界得以成立,令众生受于五烦恼阴。五烦恼阴者,有漏五阴也。何谓有漏?生于三界之中名为有漏,若出三界,则为无漏也。
  有漏五阴,有其二种,即有漏善五阴,与有漏恶五阴。有漏善五阴,便是三善道。有漏恶五阴,便生三恶道。是故有六道身。有漏五阴,初即名色。而名色由识所生,识由烦恼业所生。我们于现在世,若生爱取,造作诸业,便必受有漏后身也。
  须知五阴是生灭法,是无常法,是变坏法,是优悲恼苦聚。例如色是生灭,是无常,是变坏,致令众生优悲恼苦。余如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故若于五阴生爱者欲贪,则受生灭无常变坏之苦了。如果正见五阴生灭无常变坏苦,离爱着欲贪,调伏爱者欲贪,便可获致解脱。
  若人了解大乘,洞达五阴皆空,则证法身。何以故?因为五阴皆空,即法身也。若知五阴皆空,自然便不会生爱着欲贪了。
  愚痴凡夫,不明五阴皆空的道理,竟对五阴起爱着想,起常想,起安隐想,起我我所想。加以保护爱惜,是以临命终时,必受此五受阴怨家所害。
  若能如实知,了达五阴皆空,便如心经所说,度一切苦厄了。此人不但不被六道凡夫所局,乃至不为小乘圣人所限,直证大果矣。
  五阴皆空便是无生,故若知五阴皆空,便破无明。无明若破,则行灭识灭名色灭六入灭触灭受灭爱灭取灭有灭生灭,终于老死灭。是故达五阴空,即知无生也。不坏缘起,当体性空。故知诸佛诸菩萨,其度生之业,不以无明烦恼为因缘。所以诸佛菩萨,虽行于六道,救度六道,得大自在。
  吾人欲脱业系苦,应修八正道。八正道者,即正见、正思维、正悟、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佛说八正道是沙门法,不行八正,即非沙门。
  有人谓正道是小乘人所行,其实不然。因为八正道,实是一切贤圣所通修。小乘人行乎八正,得有余涅槃。大乘人修八正道,可获无上菩提。故知八正道是大小通修。法本不二,以机有阶降,故得果不同也。据此可知,佛法宗乎缘起,缘志法本来不二,以众生机有差别,故现法不同。利根人知缘起是依他起,故可入圆成实。钝根人执依他起为实有,于是落入遍计执。以遍计执着故,苦集乃生落入六道。
  声闻乘人修八正道,是局依于苦集灭道中谛而行。大乘人则将四谛理扩而大之,以大乘智慧立大乘修行,依中道第一义而修。兹据经略申大乘八正道义。
  大乘所行八正道,一、正见,见一切法平等,见一切法无分别,见一切法无二,是名正见。二、正思惟,如实知一切法,离一切思维相,因为一切思惟,皆非正思惟。若能断诸分别,方名正思惟。三、正语,口所出言,不自恼,不恼他,不自污,不污他,不自生慢,不生他慢,不自诳惑,不诳惑他。复次说一切法平等,说一切法清净,说一切法无二、无性、无生,是为正语。四、正业、若业能作寂静因,若业离无明爱取,若业不垢不净,能坏烦恼,若业不系三界,是名正业。五、正命,若命不妨自身,不妨他身,不增一切诸恶烦恼,非恶业活,是名正命。六、正精进,若能了知于如法性,实法性,无精进,无不精进,是名正精进。七、正念,若念六度,四无量,乃至离相无念。常修一切善法,远离一切恶法,复于“修、离”不取相念着,是名正念。八、正定,于定不执取不味着,行住坐卧四威仪,无不在定中,乃至无定无不定,心无所住,是名正定。总而言之,声闻乘人修八正道只为自求,菩萨行正道为度一切众生。
  菩萨于六道中,欲度一切众生出离生死,须令众生转识成智。何谓为识,何谓为智?兹分别于下,执着缘起幻相是识,了达诸法实相是智;见诸法生灭是识,知实相不生不灭是智;执着有相无相是识,超过有相无相是智;于诸缘起法相种种境界,起心生碍是识,于种种境界,无心无碍是智;心有所住是识,心无所住是智;心有憎爱是识,心地清净是智;心有所得是识,心无所得是智。
  智则能破无明,识则能长生死。智者明也,明者除闇,故能破无明。无明苦破,则知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于是出离生死。识者分别,妄起憎爱,于是堕入六道生死。看不破放下则名识,看得破放得下则名智。
  总之,生是因缘,法本不生。灭是因缘灭,法本无灭。生灭唯是因缘,法本不可得。例如无明生行,行不可得,依无明因缘而生。行生识,识不可得,依行因缘而生。识生名色,名色不可得,依识因缘而生。名色生六入,六入不可得,依名色因缘而生。六入生触,触不可得,依六入因缘而生。触生受,受不可得,依触因缘而生。受生爱,爱不可得,依受因缘而生。爱生取,取不可得,依爱因缘而生。取生有,有不可得,依取因缘而生。有生生,生不可得,依有因缘而生。生生老死,老死不可得,依生因缘而生。
  故十二因缘,皆无自性,唯依他因缘而有。而无明者,体即虚妄而非实有,故知一切法本来无生灭。
  如果生灭,则老死灭。而生本不可得,依有而有。有本不可得,依取而有。取本不可得,依爱而有。爱本不可得,依触而有。触本不可得,依六入而有。六入本不可得,依名色而有。名色本不可得,依识而有。识本不可得,依行而有。行本不可得,依无明而有。无明本不可得,虚妄而有。
  无明既是虚妄,则生灭皆不可得。无明不生,则不生行,不生识,不生名色。乃至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一切不生。无明非为实有,故不灭,则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死,一概无灭。如此一切无生无灭,便是妙湛总持不动尊,名之曰佛。
  是知诸法因缘,性本空寂。诸法因缘灭,性本不动。故于一法界,万象林罗,而毕竟空寂。毕竟空寂,而万相森罗。约缘起言,则一切法非有而有。约性空言,则一切法有而非有。
  有而不有,虽有不着有边。无而不无,虽然而不着无边。离有边有,故有不碍无。离无边无,故无不碍有。有不碍无,缘起即性空也。无不碍有,性空即缘起也。
  此法甚深微妙,亦名实相,亦名中道,亦名般若,亦名萨婆若,亦名一真法界,亦名自性清净心,又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六、缘起法与般若波罗蜜


    缘起法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在明空理,而般若所说之空,是因缘空,非自性空。因缘空者,即是空空。自性空者,即是定空。定空是对有立空,空空即是不可得义。

  空空之空,是不碍有之空,故空即不空。不空之空曰般若,空之不空曰方便。方便梵语为沤和。大般若经云,若人不知沤和,是不知般若也。
  般若沤和,即性空缘起。沤和般若,即缘起性空。般若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三世诸导师,皆从此法出。
  以般若沤和故,佛于空说无量。以沤和般若故,佛于无量说空。于空说无量,是世谛说。于无量说空,是第一义谛说。
  于第一义谛,成其大智。于世谛中,成其大悲。以智导悲,普度十方而不住生死。以悲导智,彻证真空而不住涅盘。不住涅盘,则法身是一而无剎不现。不住生死,则普现十方而法身不动。犹如一月印千江,千江是一月。
  当知以毕竟空故,佛大智圆满。以法界缘起故,佛大悲圆满。毕竟空是佛法身,法界缘起是佛报化身。是为等正觉,正遍知。故曰佛种从缘起。
  般若经中,明二种智能,一曰般若空慧,二曰方便胜智。不知方便智者,不知般若也。
  龙树菩萨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因缘空,即是中道义。中道义圆摄无余,所以空即无量,无量即空。故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我们已经知道,诸法缘起,缘起则性空。性空即是般若空慧,缘起即是方便胜智。故缘起者,般若之大用也。般若者,缘起之体性也。是知缘起法,宗归般若。

  般若者智能也,缘起者方便也。菩萨以智能成就自利功德,以方便成就利他功德。又可谓自利曰功,利他曰德,故缘起法,即无量功德智能法门。智能须假方便,无方便即不成功德。何以故?若无方便,于一切法必然取相必生住着。若取相住着,则不成功德。
  既然无方便不成智能,有智能必具方便,故方便亦智能也。智能名曰实智,方便名曰权智,是以权智亦名方便胜智。所以智能方便具足,方能成就一切功德。智慧说一切法空,方便说一切法有。得智能者觉无上佛道,得方便者化一切众生。故曰虽有智能,不假方便不成功德。
  大般若经说般若与沤和,若菩萨知般若不知沤和,是不名知般若。般若译为智慧,沤和译为方便。菩萨以智能行方便化众生,化现十方而不失智能。智能起用能随缘,方便随缘不失性。故菩萨虽具智能而不住涅盘,虽行化道而不住生死,此所以名菩萨也。大哉智能方便也,诚乃万行之师,千圣之母也。
  沤和者,具称为沤和拘舍罗。译为方便胜智,即方便善巧之意。所谓方便善巧者,本来毕竟空中无有诸佛,亦无众生,以方便善巧说度众生成佛。毕竟空中本无三乘人,说有三乘人,此方便善巧也。毕竟空中,本无三乘法,乃至无一切法,说有一切法者,方便善巧也。若菩萨无方便胜智,便不得成就无上佛道。若菩萨有方便胜智,便能终成无上觉。
    放光般若经卷二曾说:「复有菩萨无有沤惒拘舍罗。从四禅行六波罗蜜持是禅福生长寿天。不尽天寿来生世间供养诸佛。是菩萨辈诸根暗钝不大聪明。舍利弗。复有菩萨行于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禅念。三十七品大慈大悲。持沤惒拘舍罗禅福不能稽留。常生诸佛所教授处。当生是拔陀劫中成逮觉者。常不离般若波罗蜜。复有菩萨以行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定。以沤惒拘舍罗不随禅生。生于种姓大豪贵家。生梵志家生迦罗越家。所可生处常教众生。复有菩萨行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定。以沤惒拘舍罗不为禅所稽留。来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常教授诸天净佛国土。教授众生供侍诸佛。复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惒拘舍罗行第一禅。生于梵天于梵天中尊。从梵天已至十方诸佛转fa lun处。请诸佛世尊转于fa lun。复生一生补处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惒拘舍罗。具于四禅具四等意四无形定。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具足三昧不随禅处常见诸佛供事世尊。持清净行便生兜术天。于其天上随其寿命诸根具足。为无央数诸天人眷属围绕而为说法。已复来生世间人中。作阿惟三佛。」
  这一段文,是说明菩萨有方便智与无方便智的不同。无方便智不得成就佛道,有方便智可成就无上佛道。现在略解这段文。
  复有菩萨无有沤惒拘舍罗,从四禅行六波罗蜜,持是禅福生长寿天,不尽天寿,来生世间,供养诸佛。是菩萨辈,诸根暗钝,不大聪明。
  无沤惒拘舍罗者,是无方便胜智也。所谓四禅,系指色界行人言。初禅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禅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九天,无云福生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
  初禅至无想天凡圣外道皆有,例如无想天即是外道天。四禅中无烦无热善见善现色究竟等五天,又名五不还天,或五净居天。系三果圣人所居之处,无有凡夫外道。三果圣人居此,已断尽欲界九品思惑,更不还生欲界,故名五不还天。

TOP

续 5





        依成实论谓:「若生净居天,是人不复到无色处,以乐慧故。若人生无色处者,是人终不生净居天,以乐定故。」故知乐慧之人,从五净居天出三界得无漏。乐定者,从广果天生四无色天出三界得无漏。乐定之人不起化道,乐慧之人可回小向大。


  从四禅行六波罗蜜。六波罗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此六波罗蜜,是菩萨行。说明此人虽生四禅,但不忘菩萨行也。虽不忘菩萨行,但以乐定故,仗禅福,生于长寿天。长寿天者,四无色天也。非想非非想天寿八万大劫,于三界内其寿最长,故曰长寿天。
  不尽天寿来生世间,供养诸佛。非想非非想天寿尽有两种人,一种人断烦恼,以断烦恼故,出三界证无漏是为圣人。一种人不断烦恼,以不断烦恼故,为业力所追,还入生死是为凡夫。
  菩萨以愿力故,既不证涅盘,又不随业力堕入生死。所以不尽天寿,来生世间供养诸佛。不尽天寿,是表示菩萨,非因业力落入世间也。供养诸佛,是表示菩萨不忘失菩提心也,以行六波罗蜜之功德,还生佛世也。
  是菩萨辈,诸根暗钝不大聪明。如是菩萨以无方便智故,所以诸根暗钝,不大聪明。不大聪明者,不得大智能也。以上说菩萨无方便智者,有此大过。
  舍利弗下,明第二种菩萨。复有菩萨行于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禅念,三十七品,大慈大悲。以下顺次说菩萨有方便智的功德。
  四禅已如上释,四等意即四无量心。四无量心者,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者,四种梵行也。此四无量心皆为度众生而发,众生无量,故心亦无量,曰四无量心。佛于经中方便说「修慈极远生遍净,修悲极远生空处,修喜极远生识处,修舍极远生无所有。」遍净是第三禅天,悲无量心以上,均生无色界。
  若依毗昙,谓喜无量心在初、二禅。余慈悲舍三无量心,在四禅。若依成实与大乘,均谓四无量心,修之可得八禅之报。总之四种无量心,均不出色无色界,故曰四种梵行。
  四无形禅念,即四无色定也。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三十七品,大慈大悲。三十七助道品者,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声闻乘人,为求出离而修三十七道品。菩萨却是为度一切众生,修三十七道品,故曰大慈大悲。
  持沤惒拘舍罗,禅福不能稽留。是说这些菩萨,因为有方便胜智的关系,所以不味着于禅定。故曰禅福不能稽留。
  常生诸佛所教授处以下,是明这些菩萨,勤求佛道,常生佛所,受佛教化。以勤求佛道故,所以将来生于拔陀劫中,逮得正觉。常不离般若波罗蜜者,不离行菩萨行也。这是说如是等菩萨,以方便智能上求佛道,便能成就觉道,不失菩萨行也。
  复有菩萨以行四禅及四等意四无形定。以下明菩萨不但有方便胜智,并且更能不舍度化众生,所以功德益为殊胜。
  四禅四等意四无形定,已如上释。以有方便智,所以不随禅定而生。却不畏生死,下生人间,故生于种姓大豪贵家。
  生梵志家。梵志即婆罗门,婆罗门有四种。一者,七岁以上在家学问,二者十五岁以上游方学问,三者,年至四十岁,取妻生子,在家修道。在家修道之婆罗门,称为梵志。四者,年满五十岁,入山修道。故梵志者,是在家修道的婆罗门。
  生迦罗越家。迦罗翻译为居士。所可生处,常教众生。明如是等菩萨,不但上求佛道,且能下化众生也。
  复有菩萨行四禅四等意四无形定,以沤拘舍罗不为禅所稽留,来生四王天生忉利天生第六天……。此菩萨以方便智不味着于禅定,来生欲界天中。若为禅所稽留者,则住色无色界。不来欲界矣。此菩萨为度众生故,来生欲界,生六欲天中。
  菩萨生六欲天中,为度化诸天及人。常教授诸天净佛国土,净佛国土者,菩萨自不造粗业,亦教别人不作粗业,此之谓净佛国土。令佛国土,无诸恶道也。同时是诸菩萨,教授一切众生供侍诸佛。众生云何供侍诸佛?众生欲供侍诸佛,便应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
  复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惒拘舍罗行第一禅……。如是菩萨,不但有方便智,并且以方便智行般若波罗蜜。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方便智行般若波罗蜜?菩萨应以无住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应以无取为方便,以无舍为方便,以无分别为方便,以无得为方便,以不见一切法为方便,行般若波罗蜜。云何菩萨以沤惒拘舍罗行第一禅?菩萨虽入初禅,但以无住为方便,以无取无舍无分别无得无所见为方便,故能不味着于禅。
  生于梵天于梵天中尊。初禅有三天,即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大梵天为于梵天中尊。大梵天王护持佛法,诸佛成佛时,大梵天王必至佛所请佛说法。因为诸佛初证得无上菩提,知菩提者,清净寂静平等无诤,故默然而住。以法无因缘不起也。待大梵天王请佛转fa lun,佛始为众生说法。世尊释迦牟尼佛成等正觉后,默然而住。大梵天王请佛转fl,佛始从座而起,往鹿野园,为五比丘转妙fa lun。诸佛成等正觉以后,若无人请转fa lun,佛即入灭。如须扇多佛,成佛以后,众生善根不具,大梵天王未请佛转fa lun,于是须扇多佛,朝成佛,暮即取灭。
  以如是故,大梵王从梵天已(以)至十方诸佛转fa lun处,请诸佛世尊转于fa lun。
  复生(复生应为复有)一生补处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沤拘舍罗,具于四禅,具四等意四无形定,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空无相无愿是三种三昧。又名三种解脱。由此三者可入涅盘极理,故曰涅盘有三门,即空、无相、无愿。一切法性皆空,故曰空三昧门。一切法相如幻,故曰无相三昧门。既然一切法空无相,故一切法无生,无起无作,不可取不可愿不可求。故曰无愿,亦曰无起无作三昧。
  具于四禅具四等意四无形定之「具」字,是具足圆满义。此具足义,直冠至空无相无愿。应为具足四禅、四等意、四无形定、三十七品、空无相无愿。故最后云具足三昧。一生补处菩萨是等觉位,邻极亚圣,一切具足,唯化生之缘待满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