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刚经讲录(道源法师讲述)

  庚二、知无实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释迦如来在印度说法,大多数都在恒河两岸说法,听众都能看到奔流的恒河,如果说到众多的数目字,佛就常例举恒河、或恒河沙来作譬喻,目的是使大家容易了解。‘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佛问须菩提说:‘你意下以为怎样呢?如来平常说法,有说过这个恒河的沙子吗?’‘如是,世尊!’须菩提回答说:‘是的,世尊!如来是有说过的啊!如来常常拿这个恒河沙数来作譬喻的。’。‘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否?’须菩提!如果把一条恒河中所有的沙数,以其中一粒沙比作一恒河,这就是‘恒河沙数的恒河沙。’把这‘恒河沙数的恒河沙’再以其中一粒沙都算一个佛世界,一个佛世界就是一尊佛教化的世界,也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算多不多呢?’‘甚多。世尊!’须菩提回答说:‘这个佛世界太多了,世尊!’这下面就说到:众生多,众生的心念也多。‘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尔所’二个字,就是‘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世界,用‘尔所’二个字来代表,‘国土’就是世界。‘尔所国土中,’就是说有如‘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每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就有无量数之多,如果讲到‘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的世界,里面的众生,简直是多得不可思议了。在多得不可思议中,每一个众生的心念都是千差万别的,他的妄想心,也是念念不停息的;他一时想这,一时想那,这些众生的心念千差万别;而且有无量数那么多的众生,他们的心念差别总和,那就根本不可思议了。但是‘如来悉知’,这不可思议的心念差别,如来通通知道,这叫‘佛知’。这些多到不可思议的众生,他们的心念差别为何如来通通知道呢?‘何以故’呢?‘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因为如来他懂得‘三谛’的道理,不但懂得,他还亲证过。这个‘诸心’就是众生的心,有那么多的‘诸心’。‘皆为非心’——这又怎么说呢?如来所知的‘诸心’,就是众生妄念分别的这个心,如来通通知道。因为这个心本非实有,当体都是空的,所以才说‘皆为非心’,如来知道众生念念分别的,是缘生缘灭,当体即空,如来所知的这个‘杂念心’是经过如来‘五眼圆照’过后,所以知道他是‘非心’,因为是佛知佛见,所以才能澈底的见到,多到不可思议的众生的心。‘是名为心’在如来份上,他证到中道第一义谛,这才叫‘是名为心’。说个比喻,如来证得的‘大智慧’,把他比喻为一个‘大圆镜子’,众生都在这个镜子上起分别,而那个‘大圆镜子’就像尽虚空、遍法界那么的大。这个‘大圆镜子’大到,就像周遍‘恒河沙数的恒河沙’那么多的佛世界那样的大。这里面的众生,虽然多到‘不可思议’,但都在‘大圆镜子’那儿起分别、打妄想,而‘大圆镜子’并没有‘起心动念’要去了解他,但是众生的一举一动,在打什么妄想,在‘大圆镜子’上面都自动的现出影子,所以如来不起分别,就能‘悉知悉见’,全部知道全部见到。按道理上讲,众生有千差万别的心,这是按‘世俗谛’上讲,说明他‘有个心’;按‘真谛’上讲,只是‘假名为心’而已。如来已证得‘中道第一义谛的心’,所以你的妄想心,都在如来的‘真心’里面显现,如来他怎么会不知道呢?下面再加以解释把他总结起来。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里推众生的杂念心,没有个真实可得。为什么说众生的心‘即为非心’呢?因为众生的心是个妄想心,这个妄想心,他念念不停,轮转于过去、现在、未来,念念分别这三个时际。但在这三个时际中,要去找这个众生分别心,真正停留的处所都找不到。因此才说:‘三际求心,不可得。’‘心印疏’上有‘三际求心,不可得’的偈颂:‘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我们把这偈颂念熟了,还要去思惟;要闻、要思、要修,才能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意思。‘三际’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际’就是时间。这三个时间,‘过去心不可得’,因为‘过去’已‘灭’,这个‘过去心’就是我们的妄念,已经过去的一切,你再对他起种种分别,这叫‘过去心’,‘过去心’他已‘灭’了,没有了,你要上那儿去得到这个过去心呢?所以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他不停,也叫‘不住’,他不停住;这一念中具足九十刹那,一刹那具足九百个生灭。众生的心念,他念念不停,不会停住,你想得个‘现在心’,他已经过去了,你有个念头,想要得到他,他又过去了,非常的快。因为‘现在心’不停,所以说:‘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又怎样呢?‘未来心’他还没生出来,才叫‘未来心’。因为他还没生出来,所以说:‘未来心不可得’。

  现在先解释:‘三际求心,心不有。’过去心已灭,心不有;现在心不停,心不有;未来心未生,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无。’我们众生是个攀缘的心,有能缘就有所缘;能缘的是我们的妄想心,所缘的是虚妄的境界。能缘所缘都叫‘妄缘’,都是虚妄不实在。你这个时候‘三际求心心不有’,如果到了‘心不有处,’你观想到‘心不有了’,妄缘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妄缘无’。你要把能攀缘的妄想心给他观空,妄想心观空了,他还能去攀缘心外面的妄想境界吗?所以能缘的妄缘没有了,所缘的妄缘也跟著没有了,这就称为‘妄缘无’。这个‘妄缘无’,就是已把‘妄缘’‘观空’了,妄缘没有了;因此也不打妄想了,也没有执著心外面的境界了;已经把妄缘通通抛舍得干干净净,这叫‘妄缘无’。到了这个时候,他并没有落入‘断灭’。‘妄缘无处即菩提’,烦恼妄缘虽然灭了,但是‘菩提智慧’永恒存在的;这个时候,‘菩提智慧’发生了,‘菩提智慧’是人人本具有,各各不无,并不是从外面来的,也不是释迦佛给我们的,那么,我们的‘菩提智慧’怎么不现前呢?就是给‘妄想心’障碍了,覆盖了。释迦佛初成正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就说过这样的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一切智,无师智,自然智即得现前。’你现在把‘妄缘之心’‘空掉’了,‘菩提智慧’就生出来了。这个‘菩提智’是从那儿生的呢?‘菩提智’是众生本来具有的。‘菩提智’一生,就是证了‘菩提智果’。成佛有二个果,一个叫‘菩提果’,证‘菩提智果’是个怎样的境界呢?‘菩提智慧’他所缘的是‘平等’境界。因为‘生死涅槃本平等’。佛法最难了解就是大乘佛法,尤其是最上乘佛法。而我们众生不明自己的生死之苦,佛说法度生先说‘四谛法’,先说‘苦谛’要我们知道苦,让我们知道六道轮回的生死大苦,你知道了生死大苦,就会害怕生死之苦。你要出离生死之苦,你就得去修行用功,去求证‘涅槃’。‘涅槃’是梵语,此云:‘寂灭’,意思就是把烦恼断尽生死都‘寂灭’了,就会证得了‘涅槃’。这是对小乘人说的。对大乘权教菩萨来说,虽然他了解生死‘涅槃’本空,但是他想到我有个‘大乘涅槃’可证。我所了的生死,比二乘人还了得、究竟。我不但要了脱分段生死,也要了脱变异生死。因此权教菩萨他还是有个著相在。但是到了最上乘法,他认为生死跟涅槃只是对待的假相。这是因为你有个妄想心,所以才能分别知道有生死。你怎么知道有涅槃呢?因为你的妄想心执著,认为有个生死之苦,必须要入‘涅槃’才能解脱这个生死之苦。所以你才执著有个‘涅槃’可得。但是你这个认为还是‘妄想’的功能。你现在‘三际求心,心不有;心不有处,妄缘无。’那个能攀缘的妄想心没有了,‘菩提智’就发生了,在‘菩提智’中无有生死去来可得,因为在‘菩提智’中生死本空,对著「生死’才说‘涅槃’。生死都空了,那儿来个‘涅槃’可得呢?所以才说:‘生死涅槃本平等’。你懂得了这个深奥的妙理,你就懂得最上乘的大乘佛法了。但是你可不要粗心大意,一粗心大意,你又会落入‘豁达空’。假使你认为‘生死’本空,就认为没有生死可了,‘涅槃’本空,又何必修行用功去求证‘涅槃’呢!你以为这样就是了解最上乘的佛法,其实你已经落入了‘豁达空’,古人云:‘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遭祸殃。’你虽然在‘理’上‘悟’到‘生死涅槃平等’,但是你还没有达到真实的‘涅槃生死平等’的境界,所以你还要脚踏实地去修行,去求证。须菩提尊者已‘深解义趣’,他是真实的开悟。开悟了,他还要起修,不修行又怎么能证得‘佛果’呢?所以佛法难学就难在这里,因为一时说‘有’,一时说‘空’,所要研究的就是这些道理。既然讲到‘三心不可得’的偈颂,现在我引证一个公案来讲。

  中国大乘的顿教禅宗,最初由达摩祖师把他带入中国。因此达摩祖师便成为东土禅宗初祖。他游化到了河南省的嵩山少林寺,就在那里落脚安居下来。后来遇到慧可大师来亲近他,他看出慧可大师是可成就的法将,心中欢喜此禅宗顿门心法有所承传。二祖慧可大师,俗姓姬,名神光。神光由达摩传法后才改名为慧可。慧可二字含有‘智慧足够了,善根可以了。’神光本是讲经法师,深通教理,求法的精神,甚为精进。他听说有位从印度来的达摩祖师在传‘禅宗顿门心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法门,他就立刻去亲近达摩祖师,学习此法门。这个公案的内容是:禅宗二祖慧可禅师,侍初祖达摩,因立雪断臂,求初祖安心。初祖曰:‘将心来与汝安。’慧可曰:‘觅心了不可得。’初祖曰:‘与汝安心竟。’慧可遂彻悟,嗣二祖位。现在将此公案解释一下。

  二祖求达摩祖师安心说:‘我是真心为求法而来,我修道修了这么多年,我的心还是不能安定下来,求老和尚慈悲,给我一个安心法门。’达摩祖师慈悲怜愍,就说了一句法语:‘将心来,与汝安’意思是说,把你的心拿来给我,我才能帮你将心安好。神光便去找自己的心,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向内一观,就说:‘我觅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那个不安的心,我寻觅了整个内心,竟然找不到那个不安定的心。达摩祖师又说了一句法语:‘我已安汝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神光当下豁然大悟,心中就明白过来,心也就安下来了,而得到了初祖的传法。

  从这个公案,我们可以把他合到金刚经的‘三般若’来研究。金刚经他是教我们要先去‘悟到’:‘实相般若’的道理,再去‘证入’:‘实相般若’的境界。你要怎样去‘悟’,怎样去‘证’这‘实相般若’呢?你要依著「观照般若’,从闻、思、修的‘观照’上先把‘般若’的道理研究通,这样才能依‘文字般若’去起‘观照般若’。中国的顿教禅宗,他不跟你讲一些解释道理的文字上的理论,怕你只在文字上分别而不去实修,他有他的一套接引众生的方法。如初祖度化二祖,他就说:‘你将心来与汝安。’这一句话就是‘文字般若’,一句话虽只有一句,他也是个语言相,写到书本上还是文字,那就是‘文字般若’,因为初祖说这一句话是应机而说的,不是为了说明‘事理’,解释道理的文字,而是接引二祖入‘实相般若’的‘文字般若’。这个时候,神光慧可大师在他的‘观照般若’上就‘觅心了不可得。’这在宗门下叫做‘回光返照’,一般人都‘往心外看’,尽著心外的尘境,不能把心收回来。应用‘回光返照’来照自己的内心。慧可大师这时候,他能‘回光返照’去寻觅他自己的心,这个‘回光返照’的功夫,就是‘观照般若’现前了。依著这个‘观照般若’的‘妙慧,返照’这个‘妄想心’,念头过去的已灭,‘过去心不可得’,现在的心,他不停住,‘现在心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生出来,‘未来心不可得’。‘三际求心,心不有’,慧可大师就回答达摩祖师说:‘觅心了不可得’,这就是应用‘观照般若’,‘观照’到‘觅心了不可得’这里。这时达摩祖师就说:‘我已安汝心竟’,我已经把你的心,安好了。慧可大师言下大悟,这就是他亲自悟到‘实相般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慧可大师悟道’的公案。

  你受持读金刚经,一定要起‘观照般若’,要从闻、思、修,下手;这个‘思’就是‘观照’。你不去起‘观照’,光是会讲会说,也只是在文字上分别而已,根本就没有讲到心里去。一定要用功,用到心里去,这才是真正用心,因为‘心不有处,妄缘无,妄缘无处,即菩提。’释迦佛的心就是‘菩提智慧’,‘菩提智’现前,叫做‘佛心’,‘佛心’‘悉知’‘三心不可得’,所以一定要脚踏实地去用功修行,在‘观照般若’上,道理要先去悟到,再去证入,你连悟都没有悟,又怎么能证入呢?所以要先有个悟处,再去证入。在宗下的顿教禅宗,他是以悟为期,你要了生死,必须要先求开悟;了脱生死的门路都没有悟清楚,又怎么去了生死呢?‘开悟’这回事不是‘依文解义’可以解释清楚的。下面还有一个公案,可以给我们作一个参考。就是你‘依文解义’,解得再好,如果碰到真实境界,还是用不上。就是‘德山吃点心’的公案。德山禅师他是四川人,他研究金刚经研究得最好,也讲得很好,而且自己注了一部金刚经的注解,叫‘金刚经疏钞’,也叫做‘金刚经青龙疏钞’,有一百二十卷那么多。他在四川讲经说法,大转fa lun的时候,听说中国南方有顿教禅宗出现,‘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德山禅师听了大光火,认为这还得了,这一定是,狂妄之徒来扰乱佛门的正法。于是他动起护法之念,就发了一个大愿,要去降伏他们。他把自己注解的‘金刚经疏钞’一百二十卷,一下子,就担起一大担来,离开四川,要到中国的南方去降伏他们。那时候交通不便利,都用步行的,肩上挑起了疏钞,就上路了。在路途中,正好遇见一个卖油滋点心的老太婆。油滋点心是什么点心呢?就是用粘米作成的饼子,搁在油锅里面煎,再抹一点糖,这么就可以吃了。德山赶路,肚子也饿了,正好有这个点心可以充饥一下。他就把担子放下来,要去买这个油滋点心。这可说是他因缘好,碰见了善知识,这个老太婆来历不简单,就问德山说:‘你这位出家师父啊!你担这一大担,是什么东西呢?’德山回答说:‘这是佛经的注解,叫做“金刚经疏钞”。是解释金刚经的注解。’老太婆说:‘这样说起来,你一定是一位法师了,依我看来,金刚经的注解有这样多,那么,这位注解的人,一定是饱学佛法,请问法师,这是什么人注解的呢?’德山说:‘这是我自己注解的。’老太婆说:‘那更了不得,看来你对金刚经一定很有研究,我对金刚经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如果法师答得出来,我的油滋点心,免费供养法师,要是法师答不出来,你给我钱,我也不卖。’这个德山禅师一想,我今天应该受你的供养了,你问别的经,我可能答不出来,现在你问的是金刚经,我是研究金刚经的专家,经上的道理,我已摸了很久了,那有答不出来的道理呢!德山就开口说:‘你问吧!’老太婆就说:

  ‘金刚经上,是不是有这么的三句,叫做“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经上是有这么的三句,这叫做“三心不可得”啊!’

  ‘这三心既然都不可得,那么法师,你今天要买点心,你要点那一个心呢?’

  这一问把德山禅师问得开不了口。因为他这一百二十卷‘青龙疏钞’里头,没有解释到‘实相般若’真实境界上,他只是‘依文解义’的在文字上分别而已,他自己没有亲证过‘实相般若’的境界,因为你‘依文解义’都是人家的,所以被明眼人一问就问倒了。他做梦没想到,老太婆会问出这一句,就被难倒了。所以说‘依文解义’都是人家的,抄人家的注解,都是过去古人的,不是自己的。这就是为什么,宗门下要你自己去‘明心见性’,要你自己去开悟,原因就在此。也只有这样经过‘观照’而‘悟’到的,这才是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德山禅师被老太婆这一问,答不出来,当下惭愧了。就说:‘你真是了不起!你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你问的问题,我答不出来,我很佩服你,我自己感到很惭愧,老太太!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跟那一位善知识学的呢?’老太婆说:‘我们这里附近,有一间龙潭寺,里面有一位龙潭禅师,我是向他学了一点点的道理。’于是德山就去找龙潭禅师。龙潭禅师是宗门下‘明心见性’的善知识,比‘依文解义’的法师高明得多了。一交谈之下,德山他越谈越有趣,就住下来向龙潭禅师这位善知识亲近。有一天,他去龙潭禅师的方丈室请开示,谈到已经天黑了,龙潭禅师就说,今天太晚了,回去休息吧,德山就告辞。一出门,天黑看不见,龙潭禅师说,我给你一个纸灯,好让你照路,点燃了以后,德山禅师刚刚接过来,龙潭禅师突然间,向纸灯一吹,‘噗’一声,灯熄了,这下一吹灭,德山禅师当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什么吹灭纸灯就‘明心见性’呢?这个公案是要你去‘参’。如果用文字的道理来解释,恐怕会误了别人,你用解释来‘解’他,你以为你开悟了,其实不是。‘解’还是‘依文解义’,只有到‘文字般若’这地方而已。我们学教的人,都是拿一个纸灯,用他来照照路,纸灯在心外头,心里面本来有光嘛!你把你心里的光放出来看看,放不来所以要吹灭纸灯,目的就是要你放下‘文字障’,不要执著。你以为‘依文解义’解得好,就认为你懂得佛法,实际上那些都是佛的,不是你自己的。吹灭了纸灯德山法师就大彻大悟,后来,才出了一个德山禅师,大宏禅宗顿教,成了一代的大禅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丁二、住心无住(分二)

  戊一、略明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读诵了十九分的经文后,首先,你要注意的是,这段经文不是用来较量持经功德的文。这段的经文不是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功德,来与受持读诵金刚经的功德,乃至为他人说的功德,相较量的文。这里所讲的是‘持金刚经’而‘行布施’的这个人,这是第一点,你要注意的地方。第二点,你要注意‘以是因缘’这四个字。这个地方释迦佛问,拿那么多的七宝以用布施,‘以是因缘’得福多不?须菩提就答说,‘以是因缘’得福甚多。问的是‘以是因缘’得福多不?答的是,‘以是因缘’得福甚多。这上面的‘以是因缘’这四个字要注意到。还有第三点要注意的,就是这第十九分是再发挥前面第四分‘无住行施’的道理。先把经文的来源找到了,弄清楚了,这样才好解释。现在解释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若有人’是指‘无住行施’的这个人,他用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拿来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多呢?这段经文跟前面第十一分那段‘较量福德’,‘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的经文,多了‘以是因缘’这一句。以什么‘因’,以什么‘缘’呢?这里昭明太子的分科是把他割开了,其实经文还是连著前面第十八分过来的。就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为‘因’,以这个‘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来作‘缘’。是以这样的因缘去行布施的,他虽然行布施,但他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去行布施,所以,他没有著相。这是‘略明’‘住心无住’的道理。你在‘事相’上修行,要怎么样才能安住真心呢?当你去行布施时没有住相,真心就能够安住。讲到第十八分已澈底的把内心的相空掉了;‘三心’既然‘不可得’,就不要以‘有所住著的心’去行布施,不去‘住著布施相’,这才是‘实相布施’的福德。这里是‘略明’‘住心无住’的智慧。这个‘无住行施’的众生,他以‘三心不可得’为‘因’,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为‘缘’,而去行布施,这个人得福多不多呢?‘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是的,世尊!这个人,他以如是‘因’,以如是‘缘’而行布施,得福实在太多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以‘三心不可得’的‘心’为‘因’,再以‘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的这个‘缘’来布施,而成就了‘无住行施’的圆满功德;‘因’不可思议,‘缘’更是殊胜,所以他所得的福德,实在太多了。下面释迦佛,再跟著解释这个道理。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上段文所问的以‘七宝布施福德多不?’须菩提尊者回答说:‘如是,世尊!’佛了解须菩提已经是‘深解义趣’了。又恐怕后来的众生听不懂,所以再加以解释。在前面第十一分的经文‘较量福德’上,先讲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著相布施’的那个人所得的功德与‘受持读诵’金刚经,‘为他人说’那个法施的人所得的功德,较量结果是后者所得的功德远远超过前者。因为你以宝施所得的福德,是著相,是属于有漏福德相,而‘受持读诵’金刚经,又‘为他人说’是法布施,这是无漏的功德,这是无为的功德,这种功德就如虚空,不可限量。现在回到我们讲的经文上;这段经文叫我们要‘无住行施’,教我们要以‘三心不可得’的‘心’去行布施。这一来,就会有人问:既然‘三心不可得’的‘心相’都‘空’了,‘能行布施’的‘心’当然也‘空’,‘所行’的‘布施相’当然也是‘空’了,怎么又能得到那么多的福德呢?针对这一点,如来就解释说:因为他‘三心不可得’,他悟到‘一切法空’的道理,所以布施时,就不会生出执著,才说:‘得福甚多’。‘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假使‘福德有实’,这个‘实’就是有一个实在的数目可以计算的话,你行布施,就会执著于‘福德果报’上,这样的福德是一个有限的数目字范围而已,这是著相布施所得有漏的福德相,所以‘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要注意‘以福德无故’的‘无’字,就是空的,没有实实在在的福德之相。因缘生法,无有自性,那里有个实实在在的福德之相?有数目字著相布施福德的‘多’,不叫多。如来所说的‘多’,都是按无相之法所说的,就是说你布施时‘无所执著’,你行布施,不会去执著「布施’的‘福德相’,这样的福德,当然就尽虚空,遍法界,这样的功德就‘不可思议’了,这是无为的法性功德,所以是不可限量的,是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现在我们回头再来看前面第四分的这段‘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的经文。他是教我们对一切法都不应当执著,这叫做‘住心无住’。一定要‘应无所住’才能‘安住真心’。教你去行布施不要住相,对一切法都不要住相。这‘一切法’不出于‘六尘’境界。所以才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六尘而行布施’。这样的去行布施,就修对了,所得的福德就多了。第四分如来再说譬喻,‘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由这段经文,我们知道,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大得跟十方虚空那样不可思量,那么多。为什么呢?因为不住相布施的福德,他遍满了尽虚空,遍法界。你读诵第十九分的经文时,把第四分的经文,一对照,你就容易懂了。懂了以后,还要再深进一步去了解,第四分,他是不住著「心外’的‘六尘’境界,‘空掉心外之相’,第十九分他是不住著「心内之相’,经文中‘以是因缘’,就是‘三心不可得’的‘心’,‘三心不可得’把‘心内住著之相’给‘空掉’。‘空掉’了‘心内的住著’后,再去行布施,这样子就与整个法界合在一起了。所以功德就等于尽虚空,遍满整个法界那样的不可思议。

  前面已讲过,我们在读诵金刚经第十九分时,要注意三点,现在做个总结。第一点,就是要我们,用‘住心无住’的功夫,去修行去用功。现在依金刚经上的般若妙理,要怎么来起修呢?昭明太子所分的‘妙行无住分四’就讲过,你想要入‘不可思议’的‘行门’,你一定‘不要住相’。你去修行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在你行布施时不要住相,你的真心就安住了,妄心也就降伏了。这第十九分的经文,不是用来较量福德,而是说明布施时,要应用‘住心无住’的功夫。你这样去修,你就是‘大菩萨行者’你就是‘摩诃萨行者’,所得的福德才会无可限量的。第二点,就是如来问‘以是因缘’,须菩提回答也是‘以是因缘’。你一定要特别注意‘以是因缘’这四个字,要把他的‘妙处’,深入的去研究,不要随便把他忽略了过去,一定要剖出他的用意。到底以什么‘因’什么‘缘’呢?这段文是承接第十八分来的,就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为‘因’,以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作‘缘’,这么样的去行布施,所得的福德才是真正的无尽,无可限量的多。第三点,就是这第十九分的经文要跟前面第四分‘妙行无住’的经文对照,就容易了解。‘住心无住’要怎样的‘住心无住’呢?你在行布施时,不要住相,这就对了。第四分是教我们不要住境界相,经文上说得很明白,‘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六尘’,他是‘心外的境界’,这第十九分,并没有说出‘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但是他以什么心‘不住相’呢?他是以‘三心不可得’的‘心’成就了‘不住’的功夫。以‘三心不可得’的智慧为用,就能把‘内心之相’给‘空掉’,而去行布施,这就与法界的整体相合了,功德就多了,就遍满整个法界了。这三点你把他研究清楚了,道理就会明朗过来,这个‘略明’‘住心无住’的功夫就得到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戊二、详示(分四)

  己一、见佛无住(分二)

  庚一、见身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住心无住’这一科分二小科,戊一、略明就是第十九分,经文说:行布施而不住相,就是‘住心无住’,与前面第四分者同。戊二、详示,就是详细的开示。‘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身相叫做‘色身’,他是属于色法,属于色尘,是眼睛能看得见的。眼睛所对的境界叫做‘色尘’,故名之为‘色身’。这个地方有‘具足’这二个字,他就是完全圆满的意思。完全的色身,圆满的色身,就是指佛的报身。前面经文上‘可以身相见如来不?’那是指应化身,还有一句‘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那还是指应化身,那个身相就是丈六金身。到了第二十分,这个‘色身’是个‘总相’。‘色身具足’就是很圆满,这是指报身佛的身相。佛有三身,应身、报身、法身。现在解释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这段经文的‘如来’是指法身佛。释迦佛问:‘须菩提!你意下以为怎样?你想要见到法身佛,是否可以依著具足圆满身相的报身佛见到呢?’。‘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说:‘那是不可以的,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这个‘如来’,是指法身如来。法身如来,他是无相,不能依著报身佛的‘具足色身’上见,报身佛的身相虽圆满具足,但他还是个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又怎能在报身佛圆满的身相上见到‘真如理体’的无相‘法身’呢?这下面,须菩提自己再加以解释,‘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金刚经上的三连句,就是‘三谛’的道理。须菩提尊者,从第十四分起,他就‘深解义趣’了,他自己很了解这‘三谛’的道理,也很能替佛说这‘三谛’的道理。因为佛说的‘具足色身’,就是圆满具足的这个报身,这还是有个相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报身也是因缘生法。报身又从那里来的呢?这是释迦佛在无量的‘阿僧祇劫’努力修因修来的。这还是无量因缘所生出来的,因缘生法,无有自性,当体即空,所以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当体就是空无自性的。‘是名具足色身’。你能悟到这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当体即空,你就能悟到‘中谛’的法身了。法身‘空有不二’,‘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这才是‘名具足色身’。下面佛再接著问。

  庚二、见相无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菩提!你意下以为怎么样呢?‘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前面所讲的‘诸相’是指‘三十二相’的应身佛。这地方的‘具足诸相’,是指报身之相,这地方为什么加了‘具足’二个字呢?因为报身佛的相,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都是用‘无量’二字来形容的,所以叫做‘具足诸相’。前面‘具足色身’是报身佛的‘总相’,这第二段经文的‘具足诸相’是‘别相’,就以他头上的肉髻顶相来说,也是有无量相,无量的好;眉间的白毫相,也有无量相,无量好,这叫‘具足诸相’。佛的随形好,都是无量好,无量庄严的。释迦佛问须菩提:‘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是否可以在报身佛种种差别的‘具足诸相’之随形好上见到法身如来否?‘不也,世尊!’须菩提回答说:‘不可以啊!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这个‘如来’是指法身如来。法身如来无相,不应以报身佛的‘具足诸相’上来见到法身佛的。‘具足诸相’是对报身佛的身相上说的。报身佛的相好、庄严,是圆满具足;在法身佛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他是真空湛寂的无相法身,所以说‘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道理是跟前面一样的,这里只不过是推广,再重说一遍而已。这就是叫你在修行上,对‘总相’不可以执著,对‘别相’也不可以执著。一执著,你就证不到法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须菩提自己再加以解释,‘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中间略掉‘诸相’二个字。下面还是添上,‘是名诸相具足’。这是解释‘三谛’的道理,这个‘诸相具足’他是因缘生法,报身佛那么多的相好,是从那里来的呢?这完全是释迦佛在行菩萨道的因地中,修因,修无量功德累积而成的。他是由无量修因的因缘所集成。因缘生法,当体即空——‘即非诸相具足。’当体即空才能含摄无量修因功德,能悟到这个中谛‘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道理,那就是‘名为诸相具足’。

  这段经文是推广前面‘住心无住’的道理。你见了佛的‘总相’,不要住相,你一住相,就变成‘执著’了。所以你对应化身佛,报身佛都不应执著,乃至见了报身佛的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你还是不要执著。这样你的真心就安住了,就能安住在如如不动,不取著于相的‘般若妙慧’上。你一著了应身佛的相,报身佛的相,这一著相,就如古德所讲的:‘但有一些些,便有一些些。’何以故?因为你心里头,住著了报身佛的相,这个相就会变成了一个‘尘境’这道理很微细。因为你的真心一著相,你的心就不能清净无染,佛法难学就在这里。好不容易引导众生来信佛,来拜佛;有的众生还不肯来,能来了就表示他有善根,来拜佛他看到泥塑木雕庄严的佛相,虽是个假相,但是众生他是执著的,他看到庄严的佛相,他才肯拜。因为他初信佛法,所以你要再进一步的引导他认识佛理。佛有三个身,都不是那个泥塑木雕的那个佛身。佛的应化身有三十二相,我们善根不够,业障深重,没有跟佛同时出世,没有看见出世在印度国的应化身佛,像须菩提他是看到了,看到了,你不能著相,一著相,你就证不到清净法身了。清净法身是离一切相,无所执著才证到的。小乘人回小向大,就像须菩提已证了阿罗汉以后,又再修学大乘的菩萨道,学大乘菩萨行。一个修大乘行的人,不断的用功修行,具到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贤位的菩萨,他看佛的报身相,还是看不太清晰,登了初地菩萨位以后,所看见的报身佛的相才能看得比较清楚。初地菩萨虽看见了,但只看了一部份,于是到了二地、三地,随你证入地位的升高,就一分一分的明朗,乃至你证到了等觉菩萨位,你所见到的报身佛的相好,就圆满了。所以说,报身佛是为了菩萨而示现,为他们说法的。你著了报身佛的相,你自己的清净法身,还是不能证得的。法身佛在那里呢?法身佛不在心外面,应身佛在心外,报身佛也在心外;应身佛显现在凡夫与二乘人的心外面,应化身佛是心外面之相。报身佛他是个心外之相,他是在菩萨位的心外显现。那么法身佛呢?法身佛不在心外,如果在心外,你就不能证到清净法身了,法身佛是在自己的心内。要怎样才能够证得到他呢?法身佛是个理体,人人本具,各各不无;我们虽然流转生死,但我们的法身无欠无缺。为什么不能证得呢?因为给烦恼无明障蔽了。现在烦恼无明都把他‘空’得干干净净了,法身自然显现出来。显现出来你就成佛了,就证到法身了。这个法身不是从外头来的,这是要从你自己的内心去发现的。

  这第二十分是讲‘住心无住’,十九分教我们把‘内心’的‘住相’空得干干净净,用‘三心不可得’的‘心’去行布施。这第二十分教我们‘见相无住’,你见到佛的色身,见到佛的相好,你不要执著,执著了还是妄想,那你的真心就不能安住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己二、闻法无住(分二)

  庚一、说者无住


  这一科是讲到能说法的人,不要生起执著;金刚经讲到这里,正是‘佛相’要空,‘法相’也要空的时候了。我们学佛的人,对于要空‘众生相’,并不会感到困难修;但是学佛要闻法,闻法就要尊重佛,你要他空掉这个相,那很不容易。但是不空掉也不行,不空掉你心里至少有二个相,一个是‘佛相’,另一个是‘法相’。这就好比原来是一个清清净净的大圆镜子,却抹上了二片白粉,抹上了‘佛相’的住著,与‘法相’的住著;这二片白粉,也是个染污,所以这个大圆镜子,也就不完全的清净了。这二十分是教我们,不要去‘住著佛相’,这样你的真心就安住了;第二十一分是要来‘空’这个‘说法者’的住著,来安住你的真心。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汝勿谓如来作是念’——你不要这样说,如来他有作这个心念。作什么念呢?就是‘生心动念’这么想,说:成了佛!就应当说法。为什么成了佛就应当说法呢?因为他在因地中,就发了这个愿:我要成佛,成了佛,我就是‘福慧两足尊’;因此我要度一切众生成佛。佛与阿罗汉,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呢?阿罗汉证得了‘阿罗汉果’后,他自己逃走,独善其身,他一出离三界,他就不去管:众生流转生死苦海的事了。可是佛不是这样子的,佛是‘大慈大悲’为怀,众生受苦,佛一定要度他们出离苦海,所以成了佛一定要度众生。为什么度众生一定要成佛呢?因为不成佛你度众生的两大条件都不具足,你的‘福不具足’,‘慧不具足’,就无法圆满广度众生。所以要度众生,第一你要具足无量的大智慧,才能度化千差万别的众生,第二你要有福报,你没有福报,你摄受不了众生。这个问题我一再的提醒诸位,你们来学佛,一方面‘要求智慧’,一方面‘多培福报’,不可以偏向一边。你有福报,你说一句法,人家都相信,甚至于你一句法都没有说,他见了你这个‘有福’的‘相貌’,他就相信了。所以要摄受众生,‘福报具足’也是很重要的。要成佛,‘福报必须具足’,另一方面‘智慧不具足’也不行,所以佛才称为‘二足尊’,‘福足慧足’。他在因地中,初发菩提心时,就发了这个愿:我福慧具足成了佛,就要说法利益众生。要怎样去利益众生呢?就是给他们说法,把自己亲身修行证果的过程,实实在在的讲给众生听,教众生也照这样去发心、修行、证果,这就是利益众生、度众生,成了佛以后,说法度众生那是成佛的本份事,但是佛并没有‘生心动念’说我要说法,去‘著’这个‘相’。如来是应机随缘来教化众生,并没有预先有说法的念头,所以你不要以为,如来‘生心动念’,动了这个念头要说法,‘著’了这个‘相’。我如来没有作这个念头,你‘莫作是念。’。这下面再告诫须菩提一声,你可‘莫作是念’,你不要动这个念头,说如来有所说法,如来现在要说何等法。你应该知道如来虽终日说法,但是‘无所住著’。‘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这一句话,除了在金刚经上,释迦佛亲口说出来,谁也不敢这么讲。我们说如来说法,这是赞叹佛的,结果却落了谤佛之嫌。你看看,谁敢讲这个话,不懂佛法的人不敢说,懂得佛法的人更不敢说这句,‘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在金刚经上释迦佛自己说出来,你说‘如来有所说法’,你就是在毁谤如来,而不是在赞叹如来。为什么呢?因为如来他已经成就了‘无所住’了,已经‘空’了‘法相’,‘法相’都‘空’了,你怎样能说如来住著在‘有所说法’呢?前面经文说过,菩萨有‘我等四相’即‘非菩萨’这不是连菩萨都赶不上吗?这不是在毁谤佛吗?所以说你不是在赞叹我,而是在毁谤我。下面释迦佛再解释,为什么这个人说:佛‘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呢?因为他‘不能解我所说故。’我平常说法,他连听都未曾听懂,他又怎么能去了解如来说法的‘义趣’呢?他不但没有‘解悟’,就连‘依文解义’都还没有懂,他又怎么能深入了解如来说法的归趣呢?我平常是怎么样讲的呢?‘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如来说法,无有法可说,这才是如来说法。这还是一个三连句,但是中间这句‘即非说法’,换上这个‘无法可说’的句子,反而更容易了解。我们学佛说法,要怎样学的呢?不去著法相。要怎样才会不著法相呢?‘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你学大乘佛法,‘我执’要空,‘法执’也要空,既然要空,你又那里有个‘法相’可以执著呢?你执著「有所说法’,那不就著了‘法相’吗?著了‘法相’就会生出我、人、众生、寿者,那你这个‘我执’不等于加大了吗?我们是个凡夫法师,不是阿罗汉法师,五蕴根本没有空,因此‘我执’也根本还没有空掉,所以一执著了法,反而增加了‘我执’。‘我执’‘法执’越增加越多,这就等于你天天在养无明,无明越养越深厚。那么‘我’‘法’二执的无明就越来越炽盛,那你讲经说法,尽是讲给别人听,没有给自己听。这就是说,我们学佛法,不能光在文字上穷分别,你说法利益众生,自己也要依法来修,才不会落入‘空谈’,在自利方面,也一定要脚踏实地去空‘我执’‘法执’,这样你讲经说法,不论是自利利他,才能得到说法的真实利益。因为‘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把‘即非说法’,换了‘无法可说’,我们反而更容易懂。你们诸位要记到,你们都是来学当法师的,有一天你当了法师,你可不要推FAN了车,你推动这个大乘车,你是要广度众生,你推FAN了车子,众生度不了,自己还辗著自己,释迦牟尼佛曾经答覆文殊师利菩萨说一句话:‘我说了四十九年法,没有说到一个字。’如来说法,就是这个样子的。佛自从成佛以后,每天都在应机说法,为大乘菩萨说华严经的大乘法,起先度五比丘说小乘的四谛法,就这样一直说到入涅槃前,最后涅槃会上还问诸大弟子说,你们对如来所说的法,若是还有疑问,我会再给你们详细的解,如果没有人再问了,如来就入涅槃了。佛四十九年天天在那里讲经说法,他没有‘说到一个字’,他没有‘著’到‘一个文字’的‘相’。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你就不要‘作是念,说如来有所说法’。如来‘无法可说’,这才‘是名说法’,这才是佛真正的说法,佛说法,他不著「法相’,虽不著法相,但并不碍于佛天天都在说法,这样才是中道第一义谛——‘如来说法,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就是‘能说’的‘相’也不可以‘住著’。下面再说闻者也不要住。

  庚二、闻者无住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这段经文共有六十二个字,金刚经的翻译共有六种译本,魏朝菩提流支三藏法师,他翻译的经本就有这一段经文。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他翻译的金刚经,就没有这一段的经文,这是后来的人把他加上去的。为什么会把这一段经文加上去,加上去的人又是那一位法师呢?历史上已无从考据了。为什么会把这段经文,加在秦译本上去呢?因威从印度过来由弥勒菩萨注解的金刚经本子偈颂上,就有解释到这一段经文的义理。所以后人才把这段经文加上去。为什么秦译本会少了这一段经文呢?你要晓得,古时由印度要带梵文的贝叶本到中国来是很困难的,那时交通又不便利,由陆地到中国,要经过八百里的大戈壁沙漠,由海路来,随时都有遇到风浪而丧失性命。梵文本子不是纸印的,是用贝多罗树叶写成的,如果搬运的中途,遗失了一片贝叶,或损坏了一片贝叶,这一来,这部经,就会少了一段经文。这部经如果少了一叶,绝对没有人敢随便添加进去的。何以故?因为译场上,有上千人以上,你随便加进去,没有强而有力的根据,人家是不会同意的,这是怕误了众生的慧眼。从这一点,你就可以了解,秦译本为什么会少了这一段经文的大概原因,那个魏译本为什么有这段经文呢?因为他是根据弥勒菩萨注解金刚经的偈颂本,与原意相合了,才加上去的。后来的人,有了根据,就把他加到秦译的本子上。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中国人跟鸠摩罗什法师的法缘特别深厚,特别有缘。很多受持读诵的经本,都是用鸠摩法师翻译的本子,由此可见众生跟他多么有缘。不但现在大家都喜欢用鸠摩罗什的译本,来受持读诵;就是在唐朝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情形,都是欢喜用鸠摩罗什的译本。唐朝的道宣律师,他持戒清净,很有感应,得到天人给他送供养,天天吃饭,都是天人送供养的。天人有神通,具足了五种神通,天人的寿命长,看到的事就多。道宣律师就问天人:为什么鸠摩罗什所翻译的经典,大家那么欢喜受持读诵?那么欢喜拿他的译本来讲解?天人就告诉道宣律师:这是因为鸠摩罗什,从七佛以来,就当佛的翻译法师,佛的经典要流通到不同语言的国土去,鸠摩罗什都为他当翻译人。因此他的法缘深厚,跟众生结的缘太多了,这是天人答覆道宣律师的话。现在我们可以从事实上,证明出来,确实他跟我们东土的众生,特别有缘。

  在我们学佛的一环内,这种与众生,结佛法善缘是很重要的,古德常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你要多跟众生结欢喜缘,不要跟人家结恶缘,恶缘一结,便会成为冤仇,一有冤仇,双方一定会起互相的憎恨。因为前世结的恶缘,现在你要度他,他不给你度;你好不容易成佛,因为过去生中,结恶缘的关系,所以他不肯让你度化,你了解了这个道理后,就要与众生多结佛法善缘,多结欢喜缘。你要把清净解脱的佛法,多多宣扬给众生去受持修行。众生没有听过佛法,有善根的马上感到心地清凉,如渴得水,他就会起无量欢喜,这就是与众生结到了佛法的善缘,这样一来,生生世世都会成为菩萨道上的道友,你成了佛,他们也会来护持你的佛法,这就是与众生多结佛法善缘的果报。所以你们时常要记住,这句话:‘未成佛道,要先结人缘’。

  再来看经文,‘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这个‘慧命’,就是长老,即长老须菩提。为什么会翻为‘慧命’呢?‘意’者,有德,就是有道德的长者;‘命’者,有寿,寿者年纪老;合起来就叫‘长老’。那个时候,长老须菩提,他仰白世尊:‘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这个‘闻说是法’,就是从前面第十七分起,一直到现在‘降心离相’,‘住心无住’,佛的相不能住,连说法的相都不能住,越说义趣就越高深,然后接著说到现在,与佛同时出生的众生,都是善根深厚,容易生起信心,可是到了末法时代,对于‘未来世’的众生,听到这个法,能不能生起真实信心呢?这是须菩提长老替我们末法的众生担忧,因为末法时代的众生,都很著相,你叫他‘空众生相’,他还容易了解。说到要把佛的相、法的相都空掉,不生执著,他们就接受不来,面对著这种深奥的空理,信心就生不出来。须菩提尊者就替我们担忧了。为我们向佛请示,佛就给他解释了。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假使到了末法时代,有人‘闻说是法’——指闻到般若DA法——的这个众生,他一定能生信心,可是这个众生,就不是众生了,‘彼非众生’,‘众生’是指‘凡夫’,可是他不是凡夫了,而是叫做‘菩萨’,叫做‘摩诃萨’。因为他已生起了‘清净信心’。这句‘非不众生。’他发了大菩提心,他发了摩诃萨的心,他的心,与菩萨摩诃萨的心相同,但是他的果报还在凡夫位,他虽发了大菩提心,还是要去修行、开悟、证果,去转凡成圣。修行不发菩提心,譬如耕田不下种;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发了菩提心,还要起修,庄严因地,如是因,如是果,最后才能由凡位,证入圣位。所以说他的发心是菩萨摩诃萨发的心。这个心就已经跟凡夫众生不同,但是他现在的果报位,还在‘众生’位。所以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下面又说:‘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个是三连句,这个‘众生众生者’,就是前面解释的‘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的那两句众生。如来说‘彼非众生,非不众生’。那个众生当体众生相即空,所以‘非众生’。‘是名众生’在他发心上讲,他是个菩萨,众生相没有了;但是他现在的果报还在凡夫众生位,所以叫做‘非众生,非不众生。’‘是名众生’按二谛讲他是一个假名众生,按三谛讲,这是会归中道的一个众生。这一科分叫‘闻法无住’,前面说明了,佛虽说法,但他没有执著,佛‘不生心动念’,说我有法可说。我们当了法师以后,学佛说法,‘终日说法,无法可说’这才‘是名说法’。这叫不住于能说的法。我们现在听经闻法,你听不懂不要著急,听懂了你也不要‘贡高我慢’,会‘贡高我慢’,一定是你‘著’了‘法相’,因为金刚经所讲的是‘离相无住’的道理。你怎么会‘住’在‘贡高我慢’的‘法相’里呢!金刚经不是叫你不要‘著相’吗?你懂了一点佛法,不要起‘贡高我慢’,一定要依著经的道理,去真正的起修。‘闻法’你也不要起‘住著’,闻法不是叫你去‘依名著相’,而是叫你依这个‘名相’所含的‘义理’去‘起修’,这样你才能得到‘般若妙法’的真实受用,这样你真心就安住了。前科是‘不住佛相’,这科是‘不住法相’。第二十一分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己三、得果无住(分二)

  庚一、空生问得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这个‘耶’字,不是疑问之词,这是须菩提有了很深入的开悟而感叹的口气。现在我们讲的这段经文,是须菩提自己悟到的道理。前面他只是恍恍惚惚的开悟而已。他恍惚些什么呢?他恍恍惚惚觉得,如来好像最终‘有个菩提法可得’,不过只是不能说而已,因为你说了就著了相。心里也不能这么想,想了也著相。但是还是‘有个菩提法可得’,假使他‘不得’,他又怎么能成佛呢?到了这里,第二十二分,这个时候,须菩提他不再是恍恍惚惚了,而是真真实实的悟到‘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真真实实的无所得。为什么会说他是‘真真实实’的悟到这个道理呢?因为从第十七分起,就要‘悟后’起修了。前面第九分到第十六分是讲‘解悟’的道理,‘悟’了‘理’,就要依著「所悟’的‘理’再去修行,修到第二十二分,他的功夫,已有了很深入的进步了,所以到这里,才算把那个‘内心的相’彻底的‘空’得干干净净,才肯定了‘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究竟无所得。‘为无所得耶’就是‘究竟是无所得的啊!’这么的口气,这是须菩提借用这口气,说出来他自己所得的境界。

  庚二、如来印答无得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上一段经文,须菩提他说得对,这不是疑问之词,而是表白他自己悟得的境界,所以这里佛就给他作证明说:‘你说得对!你说得对!’如来得的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是无所得。下面再一个‘如是’,是绝对之词,是绝对‘无所得’,你说得完全对,你说得真正的对了。‘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还是三连句的句子,只是中间那个‘即非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换了个‘无有少法可得’。‘我’就是佛自称。我对于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乃至无有少法可得。’连一点点的法,都无所得,不但没有多法可得,也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样子的‘不得而得’,才算是真正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假使还有一点点法相存在的话,那就表示你还没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就表示你还未扫空:一切心内心外的妄想执著,这样的话,甚至于连授成佛之记都没有资格。这里和前面所讲过的,说你得到了‘菩提果’也不可以‘住著’从这里就完全得到证明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己四、修因无住


  昭明太子分这一科文,也说得很清楚,我们很容易了解,说你发这个‘清净心’来修行,这个‘善法’,叫做‘净心行善’。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复次:须菩提!’佛再次重复叫一声当机者,前面说过佛所证的果,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佛教我们要发心,就要发这个求证‘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因为有这个‘发心’的‘因’,才能证得‘无上菩提’佛果。为什么又说结果的时候,是‘无有少法可得’呢?下面就解释这个道理。第二十二分已说过:‘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呢?‘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法’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他是个实相般若平等的理体。怎样的平等呢?他没有‘高’,也没有‘下’,所以平等。你成了佛,这个‘菩提法’没有‘高’,你当‘九法界’的众生,这个法也没有‘下’。这段经文的道理就与第十七分所讲的‘无实无虚’的道理是一样的,这里只是换了个字眼来解释而已。前面的‘无实无虚’也是解释这个平等的理体。他要是‘有实’他就‘高’了,他要是‘有虚’他就‘下’了。是故‘无实无虚’才‘无高无下’;‘无实无虚’才叫‘平等’;‘无高无下’才叫‘平等’。按‘世俗谛’的差别假相上来讲,佛比我们‘九法界’‘高’;但是在这个‘平等理体’上,是‘无高无下’的。成了佛,就是他完全证得了,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在我们这个‘九法界’的众生来讲,这个‘平等理体’,我们本来就具有,而且无欠无缺,没有少一点点。不过我们六道的凡夫,被无明、烦恼所障蔽著,所以完全不知道,自己本来就有一个‘平等’的‘理体’。修到了三乘圣人的位子,他虽然是知道了,但是他还没有完全知道;因为他还没有完全证得。所以才有‘声闻’、‘缘觉’、‘菩萨’之差别。这要等到,他完全证入了这个‘平等理体’,那时他就成佛了。成了佛,这个‘平等理体’并没有增加一部份,不过这时他是完全发现了,原来这个‘平等理体’,还是自己本来所具有的。你现在虽然知道了,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在你还没有证得以前,你还是要依著道理,依著法去修行,这样你才能证得这个自己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才名为‘无上正等正觉’。他既然‘无高无下’就是证得了也是本来具有的,所以并没有另外一个‘平等理体’让我们得到。因为‘有所得’的定义是这样的,以前失掉了,现在又得到了,这才叫‘有所得’。而这个‘平等理体’不是失掉的,是本来具有的,只不过给无明烦恼所障蔽,你只要去修行,去断烦恼、破无明,把内心的妄想执著都空掉,这本来具有的‘平等理体’就完全发现了,所以不能说‘有所得’,他是本来具有的,这就是解释‘无有少法可得’。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正宗分分四大科。这是第三大科,是讲‘究竟降住起修分’的道理。告诉你:修行要怎么样去起修,叫你必须依著前面所‘解悟’的道理来修。现在正是要修的时候了,还是要依著你所‘悟得’的道理来修。就如前面所讲的‘远离我等四相’,来修‘一切善法’,这样子修就对了。正宗分的科文,是通理大师的科判,分为信、解、修、证四大科,在通理大师的‘新眼疏’上,有引出经文来证明,信、解、修、证的分科范围。在第二十三分这个地方有修行的明文:‘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叫我们起修了,不是只停在发信心的阶段;也不是叫你悟理,而是叫你脚踏实地的去修行了。要怎么样修呢?远离‘我等四相’,不住‘我等四相’,去修‘一切善法’,这就与经文的‘义趣’相应了。现在是真正要起修了,就要把前面发‘信心’,‘解悟’的过程,通通把他归结起来。最初是叫我们‘要生信心’,第四分上是教我们‘无住行施’,就是行布施不要住相,一有住相,就会落入‘我等四相’的执著中,这样你就不叫做‘菩萨’了。你能这样的‘生起信心’,‘解悟’到这个道理以后,接著就叫你起修了。要怎样修呢?还是要照著远离‘我等四相’的道理,去‘修一切善法’。有些人学金刚经,领会不出他的纲要在那里,不晓得金刚经修行方法在那里,我(道源长老自称)研究金刚经时,就很注意这个关键。经典第四分教我们‘无住行施’;一切布施总括为三个纲要: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布施。把他延伸开来,就是‘六度’,‘六度’再延伸开来,就成为万种行门。现在叫我们修‘一切善法’,这‘一切善法’又是什么‘善法’呢?‘六度万行’就叫‘一切善法’。有一点你们要注意到,这个‘善法’不只是三界以内的‘十善法’,三界以内所修的‘十善法’,你只能升天,不能成佛。一定要依著「六度万行’,这种‘无漏善法’来修,你才能成佛,才能证得‘无漏’的‘善法果’。地藏经上一再的说,你在佛法之中去修行,一毛一滴,一沙一尘,那个功德,都是无量无边。地藏经说了很多段,都是要行者,不离佛法而去修善。你要注意这个道理,如果离开了佛法,你修的‘善法’,都是‘世间善法’。何以故?因为只有佛法才有这种无漏的‘般若智慧’,也只有这个‘般若智慧’才能引导你修一切无漏‘善法’,这样你修的‘善法’,才不会落在有漏的‘世间善法’上,这样将来果报也不会只限于人天福报了。

  我们现在学金刚经,就要依著经上的‘般若智慧’作引导,来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不离‘六度万行’,‘六度’中‘三檀’是善法之首,三种‘檀那’,就是三种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众生有贫病须要救济,就给他们送衣服、米饭、医药,帮助他们脱离苦境,行这种财布施;众生有zai 难,就要去救他们,行无畏施;然后给他们讲说佛法,让他们得到佛法的智慧,以佛法的智慧去启导他们,得到究竟的解脱,使他们远离妄想执著,出离三界,六道轮回之苦。这种法布施是无有穷尽的。一切众生,要离一切苦,得到究竟的安乐,只有依著佛法来修行,才能达到的。为什么呢?因为佛法是诸佛所走过的解脱过程,他是诸佛已实证过的真实智慧。由这种真实不虚的佛法智慧做为引导,你才能够究竟的出离生死苦海。所以我们要多多的去行法布施。这个法布施,才是究竟的,才是无限量的。因此你发心学佛法,学了佛法,你就要去宏扬开来,这就叫法布施。法施是无穷尽的,但是你不可以著相。所以前面称为‘法无住’。你弘法利生,行法布施,也要远离‘我等四相’的‘住著’。你这样子的修‘一切善法’,就是修无漏的因,将来决定‘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金刚经一时说‘没有得’,一时又说‘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金刚经一时说‘有得’,一时说‘无得’,那是对我们凡夫的方便引导,因为如果说‘无所得’,怕你落空,失去把握。说‘有所得’,但是不许你‘著相’,要你远离‘我等四相’的执著,这样子去修‘一切善法’,你才能‘真得’,所以这个‘得’就是‘无得’。假使你有个‘能得’之心,就有了‘我’,这样你又怎么能够得到‘无漏功德’呢?你执著,我在说法度众生,这就有‘我相’、‘人相’;‘我’‘人’的差别相,就成‘众生相’;你执著不舍,就成‘寿者相’。最初一念,就起了‘我执’,有了‘我执’,你说法时再起‘法执’,‘人我执’,‘法我执’都不空,你怎么样也得不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你要远离‘我等四相’,修‘一切善法’,你天天行法布施,在讲经说法,但是你不著相,这样的功德,你一定‘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因为你‘不著相’,而得到的。‘得’即‘无得’,‘得’则不舍离‘修一切善法’;‘无得’则离‘我等四相’,不生执著。你了解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释迦佛一时说‘有得’,一时说‘无得’的究竟真相。这样,你就会彻底的明白,这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是在‘不著相’的智慧里修‘一切善法’而得到的。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说过了,‘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后佛又恐怕我们著了这个‘善法的相’,就告诉我们说:如来所说的善法,‘即非善法’。按‘世俗谛’讲是有个‘善法’,按‘真谛’讲,‘善法’都是因缘所生的法,没有自性,当体即空,‘即非善法’那里有一个‘善法可得’呢?你要是能会归中道,就是‘即有即空’‘是名善法’。这就是要我们处处修‘善法’,但是处处不‘著相’,这才是‘真实无漏’的‘善法’。这一科告诉我们修行的方法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