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健康知识文集(画儿整理)

孩子过了3岁还咬人,别大意

2008年09月11日09:2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处于发育期的孩子总会有些奇奇怪怪的举动,爱咬人就是其中之一。对此,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副主任医师闫琦表示,1—3岁时,宝宝爱咬人属于正常情况,但如果到了三四岁,还改不了这种习惯,就要引起注意了。

  孩子小时由于不会说话,通常会用咬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或想法。不仅如此,用嘴去感觉事物还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是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一般长到3岁,孩子有了初步的自控能力,咬人情况就会逐渐减少。但如果这时仍“恶习”不改,而且经常处于这种状态,家长就应注意了。因为这可能意味着他们情绪出现了问题,如不及时纠正,容易使孩子形成一种习惯,以为自己的行为没错,或可能将这种方式转化成一种攻击行为。

  首先,家长要分析孩子是不是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生气,如果是,再考量他们的要求是否过分,通过开导,舒缓其紧张情绪。改变孩子咬人的习惯,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鼓励他用语言去表达,而不是肢体。此外,家长发现孩子咬人,也不要动手打或大声斥责,这可能会使孩子因受到惊吓而变得心理压抑。如果经过上述办法都不管用,应及时带他到医院诊治。▲

  (尤文颖)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16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孩子摔倒了,家长应给个微笑

鲁  杰

2008年09月11日09:2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朋朋4岁多了,闲不住,总是到处乱蹿。周围的东西也跟着倒了霉,不是撞翻了这个,就是摔碎了那个,但最倒霉的还是他自己,摔跤不断。每次我看到这种情况,都会站在原地微笑地看着他,自己没事人一样爬起来再跑。有时候他也会摔出些惨状,这时,他脸上就会带上一丝不好意思,好像是自己没把握好,有点丢人的感觉。

  不过,以前的朋朋表现可没这么好,尤其是在姥姥姥爷照顾的那一年里,他的眼泪好像特别丰富,稍有不如意就哭,摔倒更是一件值得哭的大事。姥姥姥爷太心疼外孙,一见到朋朋摔倒,马上就冲上去扶,然后百般安慰,还假装气呼呼地打着地板。只是越这样,朋朋哭得越凶。

  后来,我把朋朋接回来自己带,开始刻意纠正这种错误。每次他摔了,眼神委屈地到处找我时,我都保持冷静,微笑地跟他说:“男子汉,没事儿,自己起来。”他要是哭得厉害,我就伸出手,但不走过去,说:“你过来,妈妈就抱。”摔得比较重时,我会去抱抱他,然后询问他正在玩的游戏,或跟他一起找别的玩具,以此引开他的注意力。久了,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描述的情形。

  摔倒没什么可怕,怕的是父母用错了处理方式。其实,孩子通常不会摔得太疼,哭主要是因为吓了一跳,这时,如果父母先笑了,他会轻松些,也会觉得这不是件大事;可如果父母慌了,他会受到更大惊吓并哭起来,总是如此,还会让他习惯了把寻求同情当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失去自主成长的机会。所以,看到孩子摔了,请给他个微笑。▲(北京工业大学儿童心理咨询师)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16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宝宝八九个月是断奶的好时机

本报特约记者  唐先强

2008年09月11日09:2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长大了要断奶,本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但对个别孩子来说,这却成为一件难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程茜教授说,其实用对方法,尤其是选对时间,断奶也不难。

  “断奶太早或太迟对婴儿都是不利的。断奶因人而异,母亲要学会‘量体裁衣’,为自己的宝宝选择最佳的时间。”程茜说。众所周知,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营养品,但母乳虽好,从6个月开始,其价值就开始下降,已不能完全满足孩子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了,因而在补充辅食之余,断奶也就变得理所当然了。

  从母乳的质量以及孩子的接受状态综合考虑,婴儿断奶,在八九个月时最好。速战速决是绝对不行的,尤其是想几天就断奶成功更不现实,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孩子根本来不及适应,很难接受其他食物,只会成天哭闹不止;或者勉强接受了,但胃口极差,弄不好会出现腹泻,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导致的营养不良。

  通常,婴儿可以在4—6个月时开始进入断奶期,这时母亲要选择适合婴儿年龄段的配方奶粉,逐渐减少母乳次数,用奶粉代替。同时,在这段时期,可以给孩子添加一些辅食,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一种食物适应后再加第二种。

  在孩子断奶时,对宝宝的心理安慰也很重要,个别孩子断奶时会急躁、不适,所以,妈妈要给他更多的爱抚,除了亲自喂他吃饭菜,还要多陪他,让他感到虽然吃不到母乳了,妈妈还是在身边关心照顾他、保护他。▲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16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治疗打鼾,做手术并不是首选

本报记者 周利波


2008年09月11日09:2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专家介绍


  肖毅,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专业委员会委员、老年呼吸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和结核病学会睡眠学组成员、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
  长夜漫漫,让人无心睡眠的不只是心事,可能还有家人极具穿透力的鼾声。“打鼾是因为睡得香。”不少人这么认为。实际上,“打鼾时,如果呼吸道间歇性地完全闭塞,可能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肖毅指出打鼾也有危险的一面。


  打鼾是由于上呼吸道狭窄造成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约有六成以上成年人受打鼾困扰。
  人为什么会打鼾呢?据肖毅介绍,上呼吸道的任何一个部位狭窄或阻塞,都会造成打鼾。如鼻腔狭窄、扁桃体过度肥大、舌根肥大、下颌后缩,或者过度肥胖,都会造成呼吸道狭窄,呼吸时空气压力改变,从而振动上腭软组织,造成鼾声大作,就像狭窄过道里刮过的风声更响一样。
  由于人到中年时咽肌开始松弛,所以打鼾者以中年人居多。另外,男性较女性多,绝经后的女性较绝经前多。


  睡眠呼吸障碍会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


  仅仅打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出现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该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4%。”肖毅说。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会造成缺氧,长期的夜间缺氧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几率也会大大升高;另一方面,呼吸暂停破坏了睡眠节律,导致日间倦怠、嗜睡,影响工作。时间长了人的性格、记忆力也会发生变化。
  “症状明显的打鼾患者,应该进行整晚多导睡眠监测,可以判断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肖毅介绍。同时,可以在耳鼻咽喉科进行鼻腔、咽喉的检查,判断上呼吸道的阻塞部位。


  扁桃体肥大、鼻腔息肉适合手术


  一旦确诊存在睡眠呼吸障碍,应积极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进行手术或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首先应该从行为上来调整,控制体重是首要的,有70%的鼾症病人超重,且肥胖程度与鼾症的严重程度相关。不睡高枕头、避免仰睡、适当抬高床头等睡眠方面的调整都是常用的有效方法。避免太劳累也很重要。另外,安置口腔矫正器有助于扩大呼吸道,或者睡觉时戴上正压呼吸机,通过持续正压打通受阻的气道。这两种方法都行之有效,缺点是不太舒适。
  “能用非手术治疗时,一般不提倡手术治疗。”肖毅说,“特别是睡眠呼吸障碍较重时,不主张手术。因为这时手术风险更大。”只有在非手术治疗无效,并且咽部、鼻部存在明显的组织肥大,如扁桃体过度肥大,或者鼻腔有息肉、鼻中隔过度弯曲,下鼻甲过度肥大的情况下,通过手术切除肥大的组织,才会获得良好效果。▲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17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胆囊切除后半年可恢复正常饮食

本报特约记者 谢明霞

2008年09月11日09:2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很多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经常有这样的疑问,术后胆囊没了,是不是只能吃素,再也不能碰油腻食物了?其实这种顾虑完全没有必要。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普外科常实副教授介绍,胆囊的作用是存储胆汁并按需求排出胆汁,以备进食后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但切除了胆囊的病人就好像自身分泌的胆汁没有了仓库,这种功能就会大打折扣。这样,进餐时,由于肠道缺乏足够的高浓度胆汁来帮助脂肪的消化与吸收,因此在术后的3—6个月内,经常会大便不成形甚至出现腹泻。这段时间病人要注意控制脂肪摄入,但也不能过分限制,因为肠道中有一定量脂肪,才能刺激胆汁分泌、扩展胆总管容积和保持胆道流畅。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适应身体的需要,胆总管会部分替代胆囊的作用。这时就可以摄入常规饮食了。不过,因为胆管没有浓缩胆汁的能力,稀薄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能力还是要弱一些。因此即使完全康复了,也还是要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

  据常实介绍,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恢复应该循序渐进,逐步调整。术后前期以清淡、低脂、流质为主,要少食多餐。3天以后逐步进食半流质软食,如粥类、豆腐、蛋清、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一般2—6个月可以完全恢复术前正常饮食。▲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17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孕妇要千万小心胃食管反流病

少量多餐,不饮浓茶,餐后散步

本报特约记者 莫 鹏


2008年09月11日09:2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女人怀孕对于全家来说都是一件幸福而充满期待的事,但是,怀孕期间所经受的磨难也许只有准妈妈自己知道。反酸、烧心、恶心、腹胀,甚至咳嗽、咳痰、喘息,多数人都以为这是妊娠期的正常反应,扛一扛就过去了。其实这是胃食管反流病在作祟。但只要准妈妈提高警惕,及时治疗,完全可以缓解。
  当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会引起反酸、烧心;而反流至咽喉部,甚至进入气管,则会引起咽喉异物感、咳嗽、咳痰甚至呼吸困难等。如今,患胃食管反流病的人越来越多,而孕妇更是高发人群。
  国内首家胃食管反流病专病治疗中心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中心主任吴继敏说,孕妇易患该病的原因很多:首先,由于体内孕激素增多,使食道下段括约肌的紧张度下降,胃内容物就易反流至食管;其次,孕妇的食物摄取量大大增加,当过多食物积存在肠胃中不能消化时,就易形成反流;再次,由于胎儿不断长大,孕妇腹腔内压力逐渐增加,胃受挤压后胃内压力也随之增加,当超过食管内压时就会出现反流;最后,由于孕妇的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弱,容易便秘,从而增加患胃食管反流病的几率。
  吴继敏告诉孕妇,预防胃食管反流的发生,应做到以下几点:1.少量多餐。一天6—8顿,每次不要吃太饱;2.饭后不要立即卧床,至少2小时后才可躺下,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3.避免便秘;4.尽量不食用巧克力、咖啡、浓茶等;5.适当运动。饭后散步是最佳的活动方式,每天可散步1小时以上。
  出现上述症状的孕妇,可以去胃食管反流病专科就诊,根据症状轻重,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

    《生命时报》 (2008-09-09 第17版)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