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本性法师 精品文集

迷与悟只在一念间

文/ 释本性


  《六祖坛经》云:

  “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一念不悟,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所以说,一念善即佛,一念恶即魔,佛与魔都是同一个人做的。

  有个修行者问智门法师:莲花尚未出水时是什么呀?

  智门回答说:还是莲花。

  修行者又问:莲花出水后呢?

  法师答:成为莲叶了。

  同样是莲,在水中是莲花,出水后,就是莲叶了,就如烦恼未去时,就是凡夫,烦恼一去,就成佛了,尽管是同一个人。

  有人扛着一长竹竿,要进城,因城门不大,他竖着拿,进不去,横着拿,进不去,就苦恼地坐在城门口想办法,这时来一人,建议说:那还不容易,把竹竿砍断几截,变短,不就进去了吗?他一听,很有道理,就砍断竹竿进城,但是,货主已不要他的“竹竿”了。

  为什么,他没有想到把竹竿头前尾后平着进去呢。

  一念对与不对,相差何其多矣。

  因此,我们修行,要时时看住自己的念头,一旦恶念生出,就该息灭之,使其时时处于正念之中,而不退转。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真正的自由

文/ 释本性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前人这么说,后人也这么附和。可见,自由的魅力之大、价值之高。

  什么是自由,在英文中,freedom一词,是自由义,也是独立、解放义。自由,意味着解放,不再受束缚,得到解脱。怪不得多少仁人志士要为之奋斗,甚至牺牲。

  但是,从佛教的角度,我们平时所提倡的“自由”,虽然珍贵,值得赞叹,应该维护,但并非真正的自由。所谓“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此中自由的意涵仅仅体现在对世俗权益的自由保障。谈自由,我们应谈真正的自由,即精神的自由,身体的自由,对生、老、病、死自在把握的自由,但是,我们都做不到。你的身体与精神,听从你使唤吗?你能要生就生,要老就老,要病就病,要死就死吗?或者,对生老病死干脆说不吗?

  生命无主,难于自我主宰。不能自我主宰,便无自由意志。没有自由意志,哪来的独立与解脱?哪来的自由?

  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自由之义,是非常狭窄的。作为求法者,我们要追求大自由,真正的自由。以此:趣向佛道,跳出轮回,脱离生死,证入涅槃,乘愿再来。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观点

文/ 释本性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今天学这法门,明天学那法门,门门会点,门门皆不通,就像要去北京,一会想坐飞机,一会儿又回过头来坐轮船,都只坐一半,到不了北京。

  做其它事情也一样,切不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

  赫尔岺随女友去听音乐,未听一半,就打嗑睡,女友怪他,他说:这怪异、低级的东西,有什么好听。女友一听,很生气,大骂他:你懂什么,自己没有音乐细胞,怪音乐。她说:这是流行音乐,现在正流行呢?你知道什么?赫尔岺也火了,他叫道:流行就好吗,流行性感冒也好吗?

  曾经,杨子的邻居失羊,叫了许多人去找,但因岔路多,找羊人往往找一半路就倒回来,因为没有把握,最后,那么多人,却找不到失散的那只羊。

  杨子知道这事后,天天闷闷不乐,学生就问他为什么?

  杨子说:不是为了羊的事,我是想到了,我们的为学,如果我们求学的人不专心致志,总是东学一下西学一下,就会如岔路寻羊一样,毫无结果。

  有次,大梅法常去参马祖。

  大梅法常问:如何是佛?

  马祖:即心是佛。

  法常有所体会,便移住浙江大梅山。

  这时,马祖派人打探他说:你在马祖处学到什么?

  他说:即心是佛。

  那打探他的人说,现在马祖改说非心非佛了。

  法常道:管他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是佛。

  马祖因此道:梅子熟了。

  日本有个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他去欧洲参加一个音乐指挥家的大赛,当他照着评委给他的乐谱指挥起来时,发现乐谱中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开始,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让乐队重新演奏,但还是如此,至此,他认为乐谱有问题,但在场的数十名音乐权威人士皆认为乐谱没有问题,这时,小泽征尔宁愿冒犯数十位权威人士,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大声喊道:不,一定是乐谱错了。听了他的喊声,评委们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设下的一个圈套,看看他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因为,只有这样,才是一流的音乐家。

  同样,一个好的佛弟子,一定会对自己信仰的宗教有信心。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信仰与不信仰的区别

文/ 释本性


  信仰者与不信仰者的不同在哪?

  佛陀当年就此告诉提问的弟子:不信仰者,中第一支箭,心里便执着于该箭,迷惑、恐惧、伤痛永远缠着他。这无异于前箭未拔又中了第二支箭。佛陀接着告诉弟子:而信仰者,中箭后,会平静地去体察前因后果,尽可能地去消除伤痛,并且很快给予忘却。这无异于中了第一支箭以后,不再中第二支箭,而且拔掉了第一支箭。

  记得,有个句子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好像是刘邦在《大风歌》中畅怀歌唱的。同样对风,而《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大不同了,你看,她吟咏道: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去年,有个信徒找我,说宝贝独女,实难调教,年纪不大,却急于找个男友。这信徒认为,她这准女婿既不富有又不帅气,觉得女儿如嫁他,很不完美,请我帮她劝劝她女儿。可是,我是僧人,如何能因此劝人呢。可是,也不能因此不满足信徒的要求啊。末了,我指点这信徒去问寺里的四面佛,四面佛不是也分管爱情婚姻吗?至于怎么问,就看信徒的悟性了。前几天,这信徒又找到我,直夸奖女婿的诚意孝心,庆幸自己得了半个好儿子。我问她,原来的……。她说,就是女儿原来的那个男友,去年底结婚的。我问她:你女儿的男友现在变富有帅气了?她不好意思地说,原来也是为了疼爱女儿,总希望女儿找个完美的人,毕竟,女儿是自己人,当时的准女婿是外人啊,现在不同了,他们是夫妻了,我们都是一家人了。

  佛教告诉我们,不同人,因缘不同,业力也不同。同人于不同的时间段,其因缘与业力也不同。因此,对同一件事,不同人或同人不同时就会有不同的心态心境感受体验。作为信仰者,他的心态心境是经过调整的。经过调整好的心态心境,要么为你筑起了一道厚厚的防卫墙,为你抵挡了来自心外的箭;要么干脆放空你的心,你的心空因此有容而无量,无拘无碍,虽箭过而无痕。而不信仰者,其心态心境是未调整好的,你的心也因此容易受伤。

  中第二支箭与不中第二支箭,这就是信仰与不信仰的区别啊。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求学科伦坡(五)

文/ 释本性


  倒在僧人枪口下的总理

  班达拉奈克总理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去世后,中国人民在兰卡为之捐建了班达拉奈克大厦,圆型的宏伟建筑,作用类似于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他是死于( 1959年9月25日)曾经拥戴他上台的僧人索马罗磨的枪口下的。为什么会这样,事出有因:16世纪,兰卡沦落为西方殖民地,西方宗教横行于兰卡,民旗宗教严重受挫。48年,兰卡独立,为民族宗教──佛教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契机。兰卡青年佛教会,全兰卡佛教大会发起和领导了全民的佛教复兴运动。如佛教大会于48年召开第28次年会,决定邀请世界各国佛教领袖到科伦坡召开“世界佛教徒大会”,受到各国响应。2年后,现代国际性佛教徒联合组织──世佛联,在科伦坡成立。佛教大会还于54年成立佛教现状调查委员会,全国巡回取证,搜集材料,调查兰卡独立后国内佛教状况。该委员会后来,拿出几份调查报告,从宗教与国家教育,兰卡的明天等方面,反映了半个世纪来,佛教受外来势力压迫的状况,并指出,如以佛教作为重建民族信念成为人民行动意志,那么,必然会促使宗教与国家同步发展,建设一个物质充足,道德高尚的僧伽罗完美社会,提出了以佛陀教法组织国家,是每个僧伽罗人和佛教徒的历史责任。由于佛教界和社会人士的努力,兰卡的民族主义激情高涨。1956年,斯里兰卡政府将换届大选。1951年,原内阁成员班达拉奈克退出统一国民觉,创兰卡自由党,党章中宣称支持民族文化复兴和重建,选举前,自由党提出“佛教是国教,他将引导兰卡进入一个新纪元”等,他以佛教兴国的主张,获得了广大佛教徒的大力支持,大选中大获全胜。班达奈克组阁后,切实覆行了自由党大选中提出的主张,以民族文化传统为依据建国。斯里兰卡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由于自由党政府过份偏重于占兰卡绝大多数的僧伽罗民族、佛教,引起了其它民族,其它宗教的不满,最后导致僧伽罗民族与泰米尔族,佛教徒与印度教徒、ji 督教的冲突,并且扩大到尹斯兰教徒,政府虽也相应作出一些措施,但对平息冲突成效不大,引起激进政治比丘等的不满,于是出现了班达奈克总理也倒在比丘索马罗摩枪下的悲剧。我国也是多民族,多宗教之国,由此可鉴,保证各民族,各宗教的平等地位,对我国的长治久安是相当必要的。

  中斯佛教交往

  中斯佛教交往渊远流长,东晋时,就有法显赴斯,现在,兰卡尚有法显村及法显纪念堂,赴斯学僧,都会到此朝礼。到近代,中国僧人太虚大师深感兰卡佛教地位的重要,便着手组织“锡兰佛教留学团”。1935年,兰卡僧人纳罗达来华,中斯双方商定派遣中国僧人赴斯学习事宜,于是促成了当时“五比丘”的赴斯深造。

  解放后,1957年7月,兰卡纳罗达法师来京访问,并代表兰卡佛教界将一颗舍利子赠送中国佛教徒,与此同时,全斯佛教大会会长马拉色克拉教授等也到我国访问。兰卡为纪念佛陀涅  2500周年,决定编集《世界佛教百科全书》,在周恩来同志的关心下,中国也抽调许多佛教学者参与撰稿。

  尤其是1961年6月,应兰卡班达拉奈克总理的邀请,中国珍藏的佛牙被迎请到兰卡巡行,当佛牙抵科伦坡时,机场上锣鼓喧天,颂赞之声四起,人山人海,高僧大德,党政军领袖亲临迎接,总理亲向佛牙献花,百辆车队护送佛牙抵独立广场,随车而来的总统、总理,各内阁部长等随之向佛牙顶礼膜拜,然后向公众开放。佛牙在兰卡巡礼2个月 ,过 8省9市15个行政区,300万人瞻拜。8月10日,总统古涅莱克着,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及各部部长等到机场向佛牙拜别,卫生部长护送佛牙回中国。63年,班达拉奈克夫人到中国访问,每到一处皆礼佛寺,并在上海玉佛寺邀请64位高僧诵经、超荐其夫。78年以后,随着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斯交往又活跃起来,随着双方佛教界交往的增多,中国佛协又派出净因法师等新五比丘赴斯深造,进一步拉开了中斯两国佛教交流的序幕。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没有信仰,还信什么?

文/ 释本性


  没有根与枝干的树,只叫叶子。叶子,只会随风而飘。

    留学时,经常路过泰国。有一次,与一信徒交流,从他之处了解到:未出过家的成年男子,找职业、找媳妇皆较出过家的男子不易。听后,我好惊讶:这不是与我们汉地相反吗?问到原因,他说:一个人,连几个月的僧人皆不肯做,说明没有佛教信仰,起码说明不肯受苦。据说,泰国的男子,只要是信仰佛教的,一生多会出一次家,国王也不例外。如果,一个成年男子,不肯受苦或没有佛教信仰,谁肯把女儿嫁给他,哪有女孩肯嫁给他,谁要这样的职工。要知道,没有信仰的人,什么事都敢做,信仰都没有,他还诚信什么?我常在想,有一天,有块金砖从我寺院墙边脱落坠地,这时,有个人独自从旁边过去,恰好,他发现了这贵重物。如果,此人有信仰,这时,他在想什么呢,起码,他头脑里装入金砖的同时也会想到佛,在金砖与佛的信仰之间,他在抉择之前是有过矛盾的。如果此人毫无信仰,一看到金砖,一定是毫无迟疑地、心安理得地就把金砖拿走了。

   其实,有信仰挺好的:生时,给我们安慰、给我们力量、给我们解惑、给我们道路;未来,给我们终极的希望。

   没有信仰,就没有终极希望,一出生,就意味着消耗生命,等待死亡,也没有了未来。

   有人说,我信钱信权信名。是的,这我相信,但是,他不会信出结果或硕果来,因为,钱、财、名不会给他未来终极的希望。

   好比一颗树,我想,信仰应是根或枝干,如没有信仰,便如只有叶子了。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