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金刚经讲录(道源法师讲述)

  己二、正明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要一口气念到这儿,这是经文的整句。今解释经文名相。你要发心,你就是菩萨,菩萨就得度众生,你发心你是个摩诃萨,那你更要度众生,所以正文一开口就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是总说,下面再说别名,这一切众生之类是些怎样的众生呢?这下面的众生因受业不同,受生不同,有所谓胎、卵、湿、化四种。令分别说明,‘若卵生’,‘若’是假若,是假设之词,像那些卵生的众生,‘卵’我们平常讲鸡蛋、鸭蛋的那个蛋,它是放个蛋出来,放就是生了,生了蛋出来,才能孵出小鸡小鸭,因此鸡子鸭子是卵生,一切雀鸟都属卵生。‘若胎生’,胎生必须在母亲的肚子里怀胎一个时期,才生出一个小众生出来。我们人属于胎生,牛、马、猪、羊这些畜生也都是胎生,只是怀胎的时间有长短。我们人一定要母亲怀胎十个月才能生出来。牛、马、猪、羊果报不一样,怀胎的时间也不一样,但是胎生则一样。‘若湿生’,湿就是水里面有湿气,离开水就生不出来的众生,比方水里湿生的众生,如鱼、虾、螃蟹等很多种类,还有些小动物,它不在水里,但是它需要湿气,若没有水湿的地方,那小虫,小动物就生不出来,这叫湿生。‘若化生’是从无而有变化出来的,比方按三界来讲,上二界都属于化生,但在人间,到了热天我们可以看见的,就是在树上叫得很大声的蝉,它就是化生的。它的母亲不是蝉,而是土里爬行的虫,它到了时间把壳脱下来后,带有翅膀会飞,在树上叫得很大声,这是属于化生。还有蚊子也是化生,它的母亲不是蚊子而是湿生的,即水里的小虫,它到了时间,该它变化为蚊子的时候,就一直往水外边转,转得很有劲,直到把皮脱下,转出一个会飞的蚊子来,这都属于化生。‘若有色、若无色’,按身体上讲,记得分别,这三界众生分成两大类。欲界的众生都有色身,色界的众生也有色身,到无色界的众生,他修‘空无边处定’,把色身给空掉了,叫无色界,这个样子三界分成二类。按身体有色和无色来分,欲界、色身叫有色,无色界叫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这按心理思想来分,‘若有想’是指欲界的众生、色界的众生,这两界的众生都有心想,心里都有念头,平常打妄想,就是妄想心。但是外道的‘无想天’是在色界的‘第四禅天’,那儿有一个单一的天叫‘无想天’,外道把思想像搬石头压草似的,把思想压下去,也是一念不生,但是,他生到那里去了呢?生到了‘第四禅天’‘无想天’。除了外道色界的‘第四禅天’,其他的色界众生有想,其他欲界的众生更有想。这个‘若无想’就配到无色界,无色界有四个天叫‘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个‘若无想’配到那个‘空无边处’。越高级的配,也按著「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配上去。‘若有想’就配到‘识无边处’,他修的是‘空无边处’,他已没有思想了,没有思想,他又觉得不对,因此他不观空又回头来观识,叫‘识无边处’。‘识无边处’有了思想,‘若有想’就配到‘识无边处天’。‘若非有想非无想’配到‘无色界天’之第四处。为三界之最顶处叫做‘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按心里面有想、无想来分别三界的众生。但是有一些经文上在‘若非有想非无想’上面,中间加了一个‘若’字,即成为‘若非有想、若非无想’,这是因为他不懂得那个‘非想非非想处天’的名词,他以为按中国文句顺著念,好像少了这个‘若’,因此自作聪明加上一个‘若’字,他不晓得乱改经文罪过是很大的。如果你看到别的‘金刚经’上有加‘若’字,要明白这是错误的。

  三界以内的众生共分为十大类,按他出生受生不同,有胎、卵、湿、化四种,按他身体有色、无色分出两种,就有六种,按他心里有想、无想来分,这再分为四种,这一共分十大类。说了这十大类的众生干什么呢?下面就说:‘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要发菩提心,我要度众生,要度几个众生呢?普度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多少种类呢?一共有十大类,我全部要度,全部就是这个‘皆’字。‘我皆令入’就是叫他悟入,叫他证入,叫一切众生都证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换句话说,就是我是发了心要度一切众生都成佛。这是菩萨的发心,摩诃萨的发心,他发了这个心,所以佛就赞叹他,不是普通的‘善男子善女人’。而赞叹是‘菩萨摩诃萨’。今先解释‘我皆令入’,‘我’就是这个‘菩萨摩诃萨’自称,是佛代他们自称,是释迦佛在说法代表这个发心的菩萨摩诃萨称‘我’。‘皆令入’就是全部令使他们证入之意。‘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是大乘的涅槃,但是‘心印疏’虽然解释这是大乘涅槃,但因为在佛经论上没有大乘的‘无余涅槃’这个名词,因此他解释涅槃有四种,第三种叫做‘无余依涅槃’‘还是小乘的涅槃’,这一指反而指错了。所以我们看注解要有抉择的智慧。要知道一切众生本来就有个涅槃,本来就有个圆满寂灭,这叫自性涅槃,自性佛性。这是按理性上讲。小乘的‘有余涅槃’,‘无余依涅槃’,因为有了一个‘依’,所以不能称为‘无余涅槃’。我在参考资料上,我按它的文义上给它解释这个‘无余’,就是小乘他证了阿罗汉果,证了‘无余依涅槃’,他还是有余,因为三界以内的见惑、思惑,他断掉了,三界以外的尘沙惑、无明惑,他还没有断,烦恼有余,三界以内的分段生死他了脱了,三界以外的变易生死他没有了脱,在生死,他还有余。所以在他本位上讲,他证的是‘无余依涅槃’,与大乘的比较,他还是有余。那么大乘的‘无余涅槃’又怎样呢?他的四种惑全部断尽。惑就是烦恼,烦恼无余,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全部断尽,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都了脱,再没有余,所以才叫做‘无余涅槃而灭度之’。今再解‘涅槃’,‘涅槃’是梵语,按文字翻成中国话叫圆寂,为‘圆满寂灭’。德无不备曰圆,障无不尽曰寂,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功德圆满具备,一切烦恼障断尽,这就是大乘的‘涅槃’,翻成圆寂。小乘的‘涅槃’翻成‘灭度’。下面的‘灭度’就是依著中国话翻译过来称为‘涅槃’的意思。但是不要讲到小乘的‘灭度’,何以故?因你是发了菩提心的人,你是个菩萨摩诃萨,你要普度一切众生。但你把这些众生度到什么地方呢?全部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灭’是灭除烦恼,‘度’是度脱生死,这是指著大乘讲的,以慈悲去灭掉他的见惑、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四种烦恼,度他的生死,两种生死都度脱,这样才与大乘精神相合。

  现在我重提一下,为什么释迦如来对这个发心的人赞叹为菩萨摩诃萨呢?因为这个发心不容易发起来。我们讲经、学佛法,要能讲到那里,学到那里,你学大乘佛法,第一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要怎样发呢?就这样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中间把那一段胎、卵、湿、化别名略去,接著「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就叫发菩提心。再简单就说:‘我要度一切众生皆成佛道’,你就这样发心,或许这个心不大容易发起来,但是我在这里还是苦口婆心劝诸位同学一定要发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发这个心,就是成佛的正因。要成佛也得讲因果呀!你没有成佛的因,又怎能得到成佛的果呢?成佛的因打从那一天起呢?打从我发菩提心这一天起,这就是成佛的正因。要是这个因不对,‘楞严经’上说:‘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若因地不对,绝对得不到佛果的。这样你转了多少大圈子,还是在六道轮回流转生死。所以你一定要发心,发心不要害怕。啊!这么多众生我怎样度呢?发心要发得大,度众生要一个一个去度,度众生得先度有缘的众生才能度。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把众生度完呀!地藏王菩萨也没有把众生度尽呢!我们又怎能把众生度尽呢!那么释迦牟尼佛又怎样成佛呢!他把那些有缘的众生先度尽。我们也跟我们有缘的众生去度他,度一个算一个。但是你不能不发心,发起心来也不要害怕众生多。‘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四宏誓愿第一条大愿,你一定要发这个心愿,不发则没有成佛的因,永远不能成佛。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证明这一科,到这里才是说明降心之方法,也就是如来答覆降心之方法就在这一句。‘如是灭度’,这个‘如是’是指前文,就是指所有众生之类,我全部把他度到‘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样灭度了多少众生呢?有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无量、无数、无边要是分开来解释,都是一些大数目。印度的数目也有叫无量数,也有叫无数、也有叫无边数,实际上就是加重的口气,即是解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你把无量无数无边都度好了,这下面就告诉我们降心之方法,‘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可不要存有度众生度了这么多众生的心,你要是存有这个心,这也是妄想心,那也就是妄心没有降伏住,这句话才是告诉我们降伏妄心的方法。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又怎么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呢?这文很不好解释。这就必须按‘般若经’里大乘‘空’中的道理来解。‘心印疏’上举出四种理由,‘新眼疏’举出五种理由,今天讲两种最简单,最明了的理由。第一种众生性空故,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第二种生佛同体故,所以‘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先讲第一种理由,众生性空,众生是从那里来的呢?众生是从缘起的。凡是缘起之法皆没有自性,当体就是空的,众生性也是空,根本没有一个众生,你度个什么众生呢?所以在缘起众生,本来是空的,本来就没有个众生,这样故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第二种理由,生佛同体故,众生本来具有真如,具有实相。诸佛成了佛,亲证真如实相;证得的就是人人本来具有的真如实相理体,即是‘在佛不增,在生不减’。在佛来说他证得的真如实相,并没有增加一点。在众生份上来说,在生不减,众生虽然流转生死,一时天上,一时人间,一时地狱,一时饿鬼,在六道轮回受生,但是真如实相,它并没有减少一点。要是减少一点,那就是虚妄之法,可以坏的。但是它是真实之法,它虽然自无始劫来,流转生死,本体没有动,一点儿也没有减少,也正是因为它没有减少,我们才可以成佛。我们成了佛就是证得本具真如实相的理体,诸佛是已经证得,我们是本具有的。这样我们就明白,众生的本体与诸佛的本体是一个体,没有两个体。到了我们成了佛,证得真如实相,并不是跟诸佛有两个样子。真如实相,也是遍一切法、一切处,没有另外还有一个真如,另外有一个实相,你证得的就是诸佛证得的,生佛之同体。这个同体的真如实相上没有两个真如,没有两个实相。所以你度的众生无量无数无边,但是他证得了真如实相成了佛,这证得的真如实相是他本来具有的,并不是我们度众生时给他的,我们只是告诉他一个降心之法、住心之法,教他断烦恼,教他证菩提,教他了生脱死,教他入涅槃。他断了烦恼,了生脱死,证得菩提、涅槃,是他本具有的菩提和涅槃,所以并没有新成佛的众生,本来就成佛,不是我们度他成佛,所以众生与诸佛之本体是一个体,这样故说:‘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文内已解释了,文外的意思还是要讲,因降伏妄心的方法就在这里,你要知道这不是我们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普通凡夫的妄想心是贪图五欲,执著六尘。贪图五欲之乐,打妄想,这根本没有乐,乐即是苦,但是众生不了解,他的妄心像火烧一样;执著六尘,六尘本来是空的,他不知道,他把六尘的境界都当成真实的境界,要去执著不舍,这妄心自然像火烧一样,这是普通凡夫的妄想心。说到‘金刚经’在六百卷‘大般若’,它属于五百七十七卷。释迦佛说‘般若经’说了二十二年,至少说了二十年以后才说‘金刚经’的,说了二十年再加‘阿含十二方等八’再加上二十年,佛说了四十年的法,再说这个妄心,而且在这个般若法会上有两种众生是可以听的,一种是回小向大的声闻、缘觉,声闻是指阿罗汉,缘觉是指辟支佛,一种就是大心的凡夫,最上根利智的凡夫,他能听懂‘金刚经’,他五欲六尘的心,老早去除了,用不著在‘金刚般若’法会上再告诉他去降伏五欲,去降伏六尘。二乘人对著大乘讲,他是小乘,他们证得了阿罗汉,把五欲、六尘的妄想心降伏了,他怎么能证得阿罗汉、辟支佛呢?他断了烦恼障,烦恼障都是从五欲、六尘的妄想心上生起的,他既然断了烦恼障,他那里还会有贪图五欲,执著六尘的妄想心呢?那么他还有什么妄想心呢?最高的妄想心,最细的妄想心。大心凡夫他发了菩提心要想去度众生,这里面就起了个妄想心,什么妄想心呢?度众生的妄想心。这个二乘人,回小向大,他以为他已经‘所作皆办,具足佛法’,他不晓得这只是具足一部份佛法,并未完全具足,就是他认为把我执断了,可是他断的我执只是粗分,细分的我执还没有断掉。你要是不相信,就发发菩提心来广度众生看,一发菩提心,一度众生,你就著众生相,这就还有我,这个我是细分的我,最高的一个我。管他怎么高,怎么细,它还是个妄想心。度众生不要生心动念,要晓得这是最高最细的妄想心。你这么一听或是胆子小,就会说:我那够得上呢?我的五欲、六尘的妄想心都还没有降伏。你要晓得我们能够听到‘金刚经’,对‘金刚经’生了信心,我们的善根深厚得很,不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到下文会讲到,这不是在一佛、二佛、乃至三、四、五佛面前种的善根,是在无量千万佛面前所种的善根。也许你会问:既然亲近这么多佛,何以到现在还当众生呢?这是你没有把妄想心完全降伏故,若你把妄想心降伏了,你老早成了佛。所以自己不要生自卑感,说我的资格够不上。你要知道在这末法时代,有几个人能发心学佛法,有几个人能听到‘金刚经’的,听到‘金刚经’后,又有几个人能发信心的。下文会详细的解释,所以不要看不起自己。我们虽然是薄地凡夫,虽然是有五欲六尘的妄想心,你学了‘金刚经’,明白了最高一层的道理,而发心去度无量众生,不去著众生相,不生心动念,那你还会贪图五欲六尘吗?自然不会了,所以要发大乘心,不要自暴自弃说我够不上。这就是降伏妄心的道理,也就是‘金刚经’文外之意,也是证明这一科降伏妄心的方法。这是个什么方法呢?佛讲的开示,叫我们‘离相度生’,这四个字要记住。‘离相度生’,即度众生要离众生相,离众生相来度众生,这样一切妄心也就降伏了。

  要是按弥勒菩萨的偈子,这一段经文是大乘菩萨发的四种心,弥勒菩萨做的偈颂来解释‘金刚经’:‘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这一段文里有四种大乘心,第一是广大心,你发了大乘心,你要度众生,你要度几个众生呢?度‘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这是广大心。第二是第一心,你把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度到那里呢?‘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都度他成佛,这是第一心。第三是长远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一句要配合到长远心,虽然众生不好惹,会惹你生气、生烦恼,但不要怕,一定要发长远心去度众生成佛,一定要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第三个心。第四个心叫不颠倒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发了广大心要度一切众生,发第一心,一切众生都度了,‘皆令入无余涅槃’,而且发了长远心度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你有没有著了众生相?著了众生相,其心已颠倒,因众生根本没有相,你怎么著相,这不是颠倒吗?所以这第四个心叫做不颠倒心。这一段经文是降伏妄心的方法,这里面有四种心,第一是广大心,第二是第一心,第三是长远心,第四是不颠倒心,尤其最重要的是第四不颠倒心。你度众生不能离众生相,这个心就颠倒了。假如度众生的时候,不著众生相,那个时候才是真的降伏妄心的功夫,所以说这四种心最重要的是‘不颠倒心’,不颠倒心就是度众生要离相,‘离相度生’,这样才能把妄想心降伏。讲到这已讲了弥勒菩萨偈子的两句,即‘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再讲‘利益深心住’,你懂得了前面的最高道理,但要脚踏实地去做,这叫‘依解起行’,依著你了解的最高大乘道理来起这个行门,来做功夫,这样你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就是安住在深心。深心是直达真心的本源,就是真如实相的心。你了达了这真如实相,里面根本就没有颠倒相,这样你的心就安住,降伏妄心就是安住真心,这叫做‘利益深心住’。‘此乘功德满’,‘此乘’是指实教大乘,‘金刚经’就是最上乘,他怎么不说权乘呢?因权乘还著众生相,实教大乘才不著众生相,所以这个功德才能做得圆满。要发菩提心,包括有这四种心,要是弥勒菩萨不解释,我们只能解释那一种的道理,度众生要‘离相度生’。‘金刚经’上说的很明显,‘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你能把这道理讲清楚,那就很高明了,没有讲错了。但是里面的四种心,我们看不出来,因此讲到弥勒菩萨有四种心,我们就要小心谨慎,把这四种心配到经文上。第一、广大心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全部都要度他,这是广大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这是第一心。‘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这是长远心,你度那么多众生,时间短这怎行呢!一定要发长远心,才不会退堕你的菩提心。‘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配到不颠倒心,要把它配的清清楚楚。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己三、征释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释迦佛讲到这里自己征问自己解释,今看经文‘何以故?’这是征问词,没有人发问,是释迦佛自己征问起来,‘须菩提’叫一声当机者,你要注意听啊!‘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以下是解释,‘何以故?’是什么原故?什么理由?我度了那么多众生,为什么‘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我们上面讲的众生是性空,生佛同体,现在由佛自己解释,佛自己解释不是更为亲切吗!你若是个菩萨则不应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你若是有这四种相,你就不叫菩萨。这样说得很恳切,这也带著开示。今先解释这四种相,这‘金刚经’上的四种相合起来就是‘我相’。这‘我相’就是‘金刚经’上的‘我相’,不是凡夫那个普通的我执之相。为什么呢?因为这‘金刚经’上的当机者,一种是大心的凡夫,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种就是二乘证了阿罗汉果,证到辟支佛果的人。阿罗汉,辟支佛把我执断掉,烦恼障断掉了,他那里还会把五蕴假合的我当成真实的我呢!那么‘金刚经’上解这四种相,是怎么解的呢?你要注意,这是不能解到普通的我执之相。这是最高的一个我执我相,最细微的我执我相,连阿罗汉都没有觉察到,他把那粗分的我执我相断掉了,这个细分的我相没有断掉,他就入无余涅槃去了,他不肯度众生。现在回小向大,要劝你发菩提心,要度众生了,这个‘我相’就起来了。什么‘我相’呢?我是个能度的人,我要发菩提心度众生,度众生者就是我。能度众生的这个相,就是‘我相’。对著「我相’就叫做‘人相’,人是所度者,我今天度了一个人,度了两个人,这个人是被度的相。‘众生相’就是差别相,你能度他,你说法不能只说一种法,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说的有种种法,有种种法的差别相,这叫做‘众生相’,‘众生相’就是能度所度的一个差别相。‘寿者相’是执著不舍的一个相,我们凡夫最执著「寿者相’,就是执著寿命的命根相,到了紧急要命的境界,什么都可以舍掉,这包括动产、不动产、田地房屋、黄金等都可以舍掉,但要保住这命根子。但实教菩萨却要把‘寿者相’弃掉,就是你不要想到我有个什么佛法告诉众生,众生跟我学了佛法,怎么样能得到了生脱死的真实利益,你一执著,就叫做‘寿者相’。这四种相合起来就是‘我相’,刚才讲过了,这‘我相’不是凡夫执著五蕴和合的那个粗分的我相,这是大乘菩萨发了菩提心度众生起的‘我相’,这个‘我相’起的很细微,阿罗汉还不知道,但一度众生就觉察到了。我为能度者,这是个‘我相’。对方那个众生是我所度者,这是个‘人相’。能度所度的众生不一,这叫做‘众生相’。你执著不舍,这叫‘寿者相’。假如有这个‘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即非菩萨’即你就不是菩萨,这句话开示得很严重,也就是叫我们要记清楚,不然的话,你学大乘佛法,你著了四种相,天天发愿说法度众生,天天著度众生说法的相,那你还是个菩萨吗?天天著相还能成佛吗?因不对,果也不对,‘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所以一定要有清净心,发愿度一切众生,这是要的,但是你要晓得实无众生可度的最高道理。你懂得没有众生可度,那四种相自然不起,这才是心清净了,心清净了,成佛的因心就对了,那么将来一定能够证得佛果。征释这一科讲到这里,也就是把戊一、降心之方讲完。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妙行无住分第四


  戊二、住心之方(分三)

  己一、正示其方(分三)

  庚一、标示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现在讲到第四分妙行无住,要修大乘的行门,是不可思议的行门,叫做妙行,妙者,不可思议也。怎样才叫‘无住行施’呢?行布施而不住相,叫做‘无住行施’。这就是安住真心的方法。现在看经文‘复次,须菩提’,‘复’者是重复,‘次’是次第,重复次第,就是前面说了一段,今再说一段,这叫‘重复’,顺著次第,先说了第一段降心之方,再说第二段住心之方,这样重复次第,又叫一声当机者‘须菩提’,记住叫‘须菩提’就是叫我们,叫我们都要注意‘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这就是标示,菩萨也包括摩诃萨,你是个菩萨摩诃萨,你对一切法应无所住。‘住’者,就是执著,你对一切法都不应当执著,应该先破我执后破法执,这就是个法执。大乘菩萨用功,两种执要破一起破,破起来还是先破我执后破法执。前面远离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个微细的我执都给破掉了,妄心降伏了,但是真心还没有安住,还有个法执在。法执是怎样起的呢?就是你对一切法起了执著,应该一切法都无所住,都不应该执著。下面指的是什么法呢?‘行于布施’。对一切法不执著,是怎样的不执著呢?你行布施的时候心不起执著,下面再加以解释叫指释。

  庚二、指释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所谓’就是指释之词,行布施时不住于一切法。一切法是什么法呢?即‘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不住于六尘。这六根、六尘、六识,就是三界以内的叫十八界的法。此单说六尘,就包括了六根、六识。为什么要说六尘呢?这是讲你所布施的东西。布施就是财物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用钱财布施这属于色尘,法布施属于色、声、香、味、触、法的法尘。众生遭了zai 难你去救,是无畏施还是不能离开这六尘。无论你行财、法或无畏施,都离不开六尘的境界。你要行布施,你要不著相即不住六尘的境界,也就是不住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六尘的境界是世间法;出世间法,你执著还是法尘,还是没有离开六尘的境界,所以说要远离六尘而行布施,这样你对一切法就不会执著了。

  大乘菩萨他要去弘扬大乘佛法,要弘扬六度法门,由六度开为万行叫六度万行。这‘金刚经’怎么只讲行布施呢?六度只讲一度呢?这个要照弥勒菩萨的偈颂来解释,弥勒菩萨的偈颂,你一看就知道。布施一度包括六度,六度包括万行,万种行门合起来就是六度,六度再合起来,就是一个布施度。弥勒菩萨的偈子上讲:‘资生无畏法,檀义摄于六,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布施一度可分为三种布施,第一、资生布施,资就是资养生命,就是‘财布施’。用财布施干什么?资养众生的生命故。第二、众生遭了zai 难,你去救苦救难,这叫无畏施。第三、众生不了解佛法,你讲佛法给他听,这叫‘法布施’。‘檀义摄于六’,‘檀’梵语叫檀那,中国话叫‘布施’,它的义理摄于六度,叫‘檀义摄于六’,‘此中一、二、三’。即这三种布施,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摄什么呢?摄六度。第一资生布施就是财布施,财布施就叫摄布施度。第二无畏布施,摄持戒度、忍辱度。持戒、忍辱怎样能算是无畏施呢?‘持戒’者,杀、盗、淫、妄,都要戒掉,这是四根本戒,若不持戒,你去做这四种法都是害众生的。杀是杀害众生的生命,盗是偷盗众生的财物,淫是邪淫众生即邪淫男女。妄语是欺骗众生,这都是害众生的,众生看见你就害怕,生了畏惧之心。所以要行菩萨道,要先持四根本戒,一持戒,众生见了你无所畏惧,这个无所畏惧就是你所布施给他的,所以说持戒就是无畏施。‘忍辱’者,众生骂我,我不回口;众生打我,我不还手,甚至于丧失生命,我也不报复,这样众生见了我不害怕,不畏惧,这忍辱就是能令众生不生畏惧,所以无畏施即摄持戒和忍辱两度。第三法布施,包括三个度即摄精进、禅定、般若。你要行法布施,须勇猛精进。懈怠放逸的人,不能当法师。没有禅定功夫的人,不能当法师。没有般若智慧的人,不能当法师。所以你天天讲经给众生听,你一定要有精进度、禅定度、般若度。因此第三个法布施摄三个度。总结就是一摄一,二摄二,三摄三,这三个布施摄六度,六度广开就是万种行门,万种行门合起来就是六度法门,六度法门合起来就是三种布施,三种布施合起来就是一个布施。所以佛说:‘不住一切法而行布施’,也就是说:不住于一切法而行六度,而行万行,六度万行都在这布施里面。下面就是指示我们,不要住色布施,不要住六尘,不著六尘也就是不要著六根、六识的相,十八界的相都不要著。

  庚三、结示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须菩提’,佛再叫一声当机者,你要注意啊!‘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为什么叫你行布施,而不执著六尘呢?因为你是要发心做菩萨,菩萨则应当‘如是布施,不住于相’。即是不住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相,也就是于一切法皆不住相。

  己二、征释其意


  何以故?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何以故?’为什么呢?这再加以征释。‘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我们在听佛的开示,佛叫我们行布施,这是很难得的事,但是好的因,要得到好的报啊!佛怎么叫我们不住相呢?我们没有住相的因,将来能得到好的结果吗?那不是因也空,果也空吗?初发大乘心的人,还有这个执著,佛就迎合他们的根机而说,迎合初发大乘心,初发布施心的人而说。佛说:你不要怕落了空,我告诉你‘不住相布施’正是叫你得到无量的福报,不是叫你的福报落空,是叫你得到‘福德不可思量’。究竟得到多少福德呢?即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恐怕你不了解,再给你说一个比喻。

  ‘须菩提!于意云何?’‘于’就是在,‘意’就是心意,就是须菩提,在你的心意里,以为怎样?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这个虚空,分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先说‘东方虚空’可不可以思量?究竟那虚空有多少宽,多少大?须菩提就答:‘不也!世尊’,这道理很容易了解,东方的虚空怎么可以思量,它有多宽、有多大呢!这‘金刚经’上的两个‘不’字连在一起,一个是问,一个是答。上面的‘不’字,应念‘否’,是佛问的。下面的‘不’字,应念‘弗’,是‘舍利弗’的‘弗’,‘不也’就是答不可思量,‘世尊’即称佛一声,也就是‘不可以思量啊!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这是顺著中国的文化把九方合起来说了,即南方、西方、北方,四维就是四个角,四个角就是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为四维,再加上方、下方合起来为九方。这九方的虚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东方一方的虚空不可思量,这九方的虚空也一样不可思量的啊!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这一段经文,就是佛把它合到法上来讲了,意即你这个初发心的菩萨,我劝导你,教你行布施不住相,你得到的福德等于那个十方虚空不可思议一样。‘其福德亦复如是’,也像东方的虚空不可思量,也像其余九方的虚空不可思量一样。讲到这里就要合到法上来分析,这是佛要开示最初发大乘心的人,实际讲起来,你著个福德之相,还是著相,这里面就是真实的法门,还带了权巧,大乘初发心的人,他要行布施,他总是想得到福德,这就是福德之相空不了,所以佛就说,你想要得到大的福德,你就应该‘无住相布施’,那福德就跟十方虚空不可思量一样。在这‘金刚经’上第一次明文说不著相,要离相度生,说不著相要无住布施,实际上就是要我们不要落到偏空那一边去。佛已说得很明白,你可以得到无量福德,怎么又会落到空呢?所以学‘金刚经’的人,念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他以为这就是空相,结果才会落个空空洞洞的空。他不晓得‘金刚经’讲的空是真空,真空即妙有,它不是落于偏空,也不是落于断灭空,这个地方就很明显地说出,能得到无量福德,是不会落到空的,这下面再解释一下。

  己三、劝如教住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教’就是佛的言教,‘但应如所教住’,就是我怎样讲,你就怎么样听,你不是请问:云何安住真心吗?我教你无住相布施,就是安住真心的一个妙方。你要是了解到这究竟的道理,那你自然会修行,天天行布施,天天不著相。但你还是个刚刚初发心的菩萨,这个不著相的心,一时空不干净,应该如何?不要紧,就应该依教奉行。‘但应如所教住’,意思是应该如世尊的言教来安住你的真心,‘住’就是安住真心,不是叫你跑去山上住山洞,离开人群安住,这样你的真心怎么会安住呢?你没有接受外边的境界磨炼,又怎能经得起考验呢!要你天天跟众生打交道,天天行布施,你到没有众生的地方又怎么能行布施呢!因此你要依照世尊的言教,天天行布施度众生,不论是财施、法施、无畏施,都不去著相,这样你的真心没有走动,那就是安住真心的妙方。你这样做下去,真心绝对会安住。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如理实见分第五


  戊三、兼释伏疑(分二)

  己一、释因生疑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这些初发心的菩萨心中有一种的疑惑,戊三、兼释伏疑这一科就是要兼代解释伏疑。这科文再分二小科,己一、释因生疑,解释因无住行施所生的疑惑,己二,防转成疑,要防护他再转生一个疑惑。这科文很难懂,必须参考‘新眼疏’。‘新眼疏’为何订这难懂的科文呢?这是依著弥勒菩萨的偈颂解释的。弥勒菩萨这样解释:众生有这个疑惑,这个众生不是普通的众生,而是发心的菩萨,今先讲第一小科,‘己一、释因生疑’,他听了‘无住布施’,就潜伏在心里,生了一个疑惑,佛知道了,就要替他解开这个结。布施一法有上施下施,即上施诸佛,下施众生。我们现在上施诸佛,不用这个上施,是用上供养诸佛,供养也就是施。这地方所讲的布施一法,有上施下施,而对于下施众生要不著相,这个我们可以了解,因为众生他是个凡夫,我们一著了众生相,那是个有漏之因,因此不应该著相。但是上施诸佛,诸佛是无漏之果,我们种这个无漏之因,何以不能住相呢?就在这地方生起疑惑,佛就给他解释说:你上施诸佛,也不要著相,因为你一著相,就证不到如来法身。你想证得佛果是证得法身佛果,而不是证得应化身佛果,就这样他又转生了另一个疑惑,应化身佛果为什么不能著相?因为应化身,是应凡夫二乘之机,变化示现出来的,他也是无常之法,有生有灭,到了涅槃以后就没有了,所以不能著这个应化身的相。那么报身佛呢?报身佛是修无漏之因,证得无漏果,报身佛是常住的,为什么也不能著报身佛的相呢?佛就跟他说,报身佛的相也不能著,因为报身佛他是依著法身显的相,他是为那十地菩萨的机,显示出来的,那个相还是虚妄之相。因此他又再转另生一个疑惑,照这么说,不是没有佛了吗?不是没有佛,而是没有应化身著相的佛,也没有报身著相的报身佛,法身佛是有的,但是你要远离应化身佛的相,要远离报身佛的相,一切不执著,才能证得法身如来,这就是戊三、兼释伏疑这一科。‘新眼疏’你一定要看,不看那就太可惜了,不参考‘新眼疏’金刚经经文每一段落都搞不清楚,尤其是弥勒菩萨八十偈颂更不容易懂。你要研究‘金刚经’只要参考‘心印疏’和‘新眼疏’的资料就够了,你不用花那么多精力去看其他的注解,什么五十三家注,百家注都会失灵的,这些注解,你看了半天,解了半天,也解不清楚,会把你搞到昏头昏脑,尤其是现在新出版的注解,更是随便说,随便讲,总之不会超过‘心印疏’和‘新眼疏’,我是过来人,是个识途老马,你们要相信我,我指导你们的路是不会错误的。

  现在讲解经文即如理实见分第五。先讲己一、释因生疑,昭明太子说:你依著实相之理见到法身如来,这叫如理实见。‘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叫一声当机者,也就是叫我们要注意啊!在你心意之下以为怎样呢?‘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这是解释第一个疑惑,上施诸佛,就是上供养诸佛也不能著相。佛是无漏之果,我们配无漏之因,怎么又会错了呢?你要知道,你要配无漏之因,想证无漏之果,但是你现在所著的佛相是应化身,尤其是须菩提对著的世尊,这尊佛就是应化身佛呀!‘身’是丈六金身,‘相’是三十二相,‘如来’是法身如来。现在我跟你面对面,我就是佛,但是我是个应化身佛。虽然是超过一切凡夫的相好,但是你可以依这个丈六金身,三十二相见到法身如来吗?‘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佛这一问,须菩提开悟了。其实须菩提老早就开悟,他是替我们问的,也正是经佛这一问,才使我们更上一层楼。哦!原来这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应化身佛,他是有生灭无常之相,这怎会是法身如来呢!我们供养应化身佛,不能著相,若一著相,都变成有漏之因,那怎会是无漏之因呢!这个疑惑就给破了,所以经佛这一问,须菩提就说:‘不也!世尊’即不可以以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得见到法身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何以故?须菩提自己解释,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来所说的这个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可不是那个法身,那个实相。上边身相是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下边的身相是法身实相。如来说的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即非身相’不是法身实相。那这又怎能是如来呢?又怎能见到如来呢!这样一来,又恐怕他再转生一个疑惑,既然应化身佛不可著相,我著相去供养报身佛这总可以吧!这就是己二、防转成疑,再分二小科,庚一、防报相可住疑,庚二、防究竟无佛疑。

  己二、防转成疑(分二)

  庚一、防报相可住疑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段经文又推进了一层,按文字上解释,你既然把佛的相打破了,要知道学佛的人,最难破的相,就是佛相、法相,认为学佛法不执著怎么学呢?这一执著要把它破掉是很难很难的,现在就是先破佛相,既然能够破掉了,不著相,就由这个不执著佛相把它推广开来,要知道世出世间,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要离一切相,这是按文字上推广开来说的。按他怀疑上,连报身佛的相也是虚妄的,报身佛的相,他是在无量劫修无漏因,所修成的功德,他是应十地菩萨之机,等觉菩萨之机而示现的,因为那些菩萨还有无明没有断尽,他还有相,所以报身佛就给他现个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好有无量庄严,其实‘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十地菩萨慢慢地高,高到等觉,再高到成佛,佛与佛彼此没有身相得相见,佛与佛没有见面,为什么呢?因为法身没有二个,所以报身佛的相,你也不能执著,一执著还是错误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也。这样一来,又生了一个疑惑,究竟是有没有佛呢?下面‘庚二究竟无佛疑’,这一小科即解答这个疑惑。

  庚二、防究竟无佛疑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你能见到‘诸相非相’,‘非相’就是‘空’,就是‘心经’上的‘诸法空相’。若见‘诸相’就是‘诸法’,‘非相’就是‘空相’。因此‘金刚经’的‘诸相非相’也即是‘心经’上的‘诸法空相’。但是‘金刚经’在‘般若经’六百卷中,佛在讲‘金刚经’时,已讲到五百七十七卷,换句话说,六百卷‘般若经’已快讲完了,接著就是讲‘法华经’,要把圆教从真空翻出妙有的道理出来了。因此假如你能够‘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你就能见到法身如来,就不会落到断灭空。‘诸相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空就是妙有,你见到法身如来就是妙有。所以‘金刚经’的经文,要是你能看得懂,研究得透澈,那么你心灵深处真正能得到法喜、法乐,闻到高深玄妙的佛法。说高深高到什么程度?高到应化身佛你不可以著相,连报身佛也不可著相,玄妙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把应化身空了,报身空了,这时法身如来就显现出来了,你看玄妙不玄妙?真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新眼疏’他举示三个譬喻,如来有三个身,听过五教仪开蒙都知道了,就是应身、报身、法身。‘新眼疏’把这三个佛身做了一个譬喻即法身等于水,报身等于水上起的光,应化身等于光中所现的影子,你一执著应化身,即把水中光明现出来的影子,把它当成真实的,那你一定会掉到水里淹死,你没有看见光,也没有看见水,只看到影子,就要把影子透过那个影子那不是真实的。应化身是应凡夫二乘之机示现的。那么那水上的光是真实的,光是报身,你没有看见水就执著光,要晓得报身是应十地菩萨的机,是应等觉菩萨的机现出来的,水上的光,是由水上现出来的,因此你得透过光的那一层道理才能见到水。‘若见诸相非相’,把水上现的光、影子都透过了,就看到水,也就是说把‘诸相非相’都透过了,这就见到法身如来。要晓得并不是要离开光,离开影子,另外找水。你要找水就是在现光、现影子的时候的水中去找。你懂得这个道理,报身佛也就是法身,应化身佛也是法身,懂了这个道理,一切法皆是佛法。你不懂这个道理,你执著的应化身不是佛法,你执著报身佛也不是佛法,因为你执著的都是虚妄之法。如来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法难学就在这里,若是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千经万论一个理,不会有两个理,两个理还叫真理吗?因此你把一部‘金刚经’研究通,一经通则经经通,各部经也通了。‘金刚经’你现在不好好听,将来讲‘大乘起信论’还是听不懂,再讲‘圆觉经’也还是听不懂,这样讲到‘楞严经’时,你听了半天又费力,又冤枉,根本听不懂,其实你懂了‘金刚经’的道理,‘楞严经’的道理你也会内心了然的。‘楞严经’讲的是什么道理呢?‘即一切法离一切相’,不就是‘金刚经’上这一段经文‘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道理吗?即一切法离了一切法的相,你能不执著,你即一切法离一切相,那一切法不都变成法身理体,因法身遍一切处。那一切法不就是法身吗?所以懂得了佛法,一切法都是佛法,应化身是虚妄之法,报身也是虚妄之法,如果你不用功,而去起惑,造业,将来堕落三恶道,那还不算冤枉。但是你用功,不了解佛法,天天在那里拜佛,念‘金刚经’,结果得不到真实的利益,那才真冤枉。你不贪名不贪利,天天拜佛,天天念‘金刚经’结果不了解,你拜的那尊佛是什么佛?他不是木头雕刻的吗?他不是泥巴塑的吗?那尊佛是法身如来吗?你天天拜他干什么呢?‘金刚经’是白纸印上黑字,你天天念他干什么呢?这么一说,你这个心就没有地方搁了。假如你说是泥塑或木雕的佛不拜,那么要我上那儿去拜法身佛呢?这就要你透过那泥塑和木雕的佛像,不要去执著,乃至于释迦佛生于印度对著须菩提说法,当面问须菩提:‘你可以在我这丈六金身,三十二相中见到法身如来吗?’须菩提悟到这个道理,答说不可以。同样的,你是否可以依著白纸黑字念的‘金刚经’而懂‘金刚经’的道理吗?答案是不可以,因为白纸黑字是个生灭法。可是你要懂得这个道理,一切法都是佛法,白纸黑字印的‘金刚经’就是‘文字般若’,这‘金刚经’的‘文字般若’能出生一切诸佛,怎么可以不念它呢?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来念‘金刚经’,那利益就更加大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啊!你说那泥塑和木雕的佛像不是佛吗?不是佛,但是佛的法身遍一切处,还不遍到那泥塑木雕的佛像吗?你懂得这个道理,那你所拜的泥塑,木雕的佛像,就是法身佛了,这就是‘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你就见到法身如来。这道理不是很容易明白了吗?可是讲起来,可真玄奥,所谓‘真空不空即是妙有,妙有不有即是真空’,就在这个地方讲,‘诸相非相’就是真空,真空不是断灭空,不是没有的,因为见到法身如来,怎可以说是断灭没有了呢!但是我们要了解,法身如来不是报身如来,不是应身如来。报身、应身都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之法,这法身如来就是妙有,妙有不有就是真空,就是在那个‘诸相非相’那里见到法身如来,不是离开一切相,另外去见到法身如来,所以说:‘即一切法离一切相,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样子你就见到法身如来。懂得这个道理,那你在用功跟你不懂得用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金刚经’第三分,第四分,第五分离开‘心印疏’‘新眼疏’,我道源另外有一个研究心得,第三分离相度生,是教导我们发大愿,即发弥勒菩萨偈颂的四种心。发了大愿后,还得立大行,第四分无住行施即立大行,对一切众生行财施、法施、无畏施,但不住相,这种无住行施叫立大行。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叫证大果。我发了大愿,不是空愿,依愿引行,引出那第四分的无住行施,依行填愿,即填满第三分的大愿,结果功德圆满,那你不就成佛了吗?我度众生要离相,我行布施要不住相,这就是‘若见诸相非相’了。为什么我度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诸相非相’。我为什么行布施要不住一切法,不住六尘?‘菩萨应如是布施不著于相’,因为‘诸相非相’。这样发愿离相度生,这样立行无住行施,那结果‘即见如来’,证了大果。讲到这里,全部‘金刚经’的道理都有了,即发愿、修行、证果全部都有了,那么下面的经文还要讲不讲呢?这就要看你是不是上根利智,你是上根利智的话,不要讲也可以了,可是中下之根呢?不讲还是不行。这三分所讲的发大愿你是发了,立大行还没有做,证果还没有讲。这三分合起来就是下面就要讲到的第六分,这分重点在于要我们生清净的信仰心,这个信仰心还没有建立起来,信、解、行、证第一部功夫还没有得到,所以要讲第六分(总结开示降住竟)。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正信希有分第六


  丁二、成就信心(分四)

  戊一、显信具德(分二)

  己一、深生实信德(分三)

  庚一、当机问信


  ‘正信’者不偏于空,不偏于有,这正信之心甚为‘希有’,不容易发出来,而要发生出来,故说‘正信希有’。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这‘颇有’两个字是含有轻疑之词,不敢说没有又恐怕没有,疑惑是疑惑了,但很轻微,并不严重,故用‘颇有’两个字。因为须菩提听‘金刚经’听到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赞叹道:啊!太好了!太好了。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道理太玄,太妙了,其他的众生够资格理解吗?他在为众生担忧。‘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如来在世的时候说的法叫‘言说’,结集经藏,结集出来的叫‘章句’,就是指前面第三分‘离相度生’,第四分‘无住行施’,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些‘言说’,这些‘章句’,详细的说是包括前面三分的经文。标其纲要就是‘离相度生’、‘无住行施’、‘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几句,能不能因此生起真实信心呢?他在为众生担忧。

  庚二、如来答有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下面经文就是佛呵斥他,‘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佛向须菩提指出,你可不要这样讲,你若是这样讲,是讲得不当,是在轻视众生,看不起众生。先截断他的疑惑说话,为什么?因‘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佛明确地向须菩提指出他讲得不当,要知道不但如来在世,有众生对此‘章句’能生信心,在那个正法时代、像法时代的众生能生信心,乃至‘如来灭后’到了最后‘后五百岁’的众生,对此‘章句’还是能生信心的。由此可见,受持‘金刚经’而得到利益的众生实在太多了,这段经文大致上已讲好。再讲‘如来灭后,后五百岁’的‘后’字,先按普通的解释,如来的法运一共有一万二千年,如来灭度以后,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就像如来在世时一样的兴盛,这叫正法。过了一千年就是像法时代的开始,这时佛法还是在世上很兴盛,‘像’者相似正法,但不是正法,故名像法。过了两千年以后,入了末法时代,末法一万年,末法就是佛法垂末了,于是把如来的法运,再分五个五百岁。如来灭后第一个五百岁,是‘解脱坚固时期’,在这正法时代凡是释迦佛的弟子都能了生脱死,得到解脱。所谓‘解脱坚固’,‘坚固’就是不动摇和决定的意思,即是决定得到解脱。第二个五百岁是‘禅定坚固时期’,凡是佛弟子都能修到如来的大定,像‘楞严经’的楞严大定,‘法华经’的法华三昧,这些大乘的禅定都决定,不动摇而能得到。再过一个五百岁,正法时代一千年过去了,进入到像法时代,也就是第三个五百岁,这是‘多闻坚固时期’,如来的弟子们出了很多DA法师,三藏十二部都研究得很透彻!这些法师都能讲经说法,做了很多注解,这就是像法时代第三个五百岁,多闻坚固时期。这个时期要是按历史上讲,佛法已稳固地进入中国,你看当时中国出了多少DA法师,建立了八大宗派。到了第四个五百岁是‘塔寺坚固时期’,这个时期佛弟子求智慧的善根没有了,要求福报,修塔修寺,越修越多,越修越大,越修越高,大陆上的那些大丛林,大寺院,一进山门,跑到后面的法堂里,要跑两个小时,那真是壮哉!够伟大!那都是塔寺坚固时期建造的。到了第五个五百岁,也就是末法时代了,这是‘斗诤坚固时期’,佛弟子本来是和合众,现在一点都不和合,斗诤到底,坚固不动。这个时期佛的弟子也不再去研究解脱、禅定、多闻,也不发心修塔、修寺,他们的功夫就花在互相嫉妒、障碍、造口业,你看多可悲啊!这怎叫法运不垂末呢!请到这里,我不依‘心印疏’与‘新眼疏’两部注解的解释,为什么?因解释这‘后五百岁’讲到第五个五百岁不能用,为什么不能用呢?按我们中国的佛教历史,已经是三千年以上了,按南洋小乘佛教的历史已经是两仟五佰二十二年了。五五二千五,那五个五百岁都过去了,连小乘佛教历史都过去了,那么‘金刚经’也就不要讲了,再也生不起这信心来了,那不是完了吗?你要晓得,这是不能按那个古老的注解,死板板的来解释这‘后五百岁’。如来的法运不是有一万二千年吗?末法有一万年,在一万年中,如来只说五个五百岁,以后第六个五百岁,第七个五百岁没有说,可是法运还在,还有九千五百年,都叫斗诤坚固时期,反正是斗诤越厉害就是了。这个最后五百岁又怎样解释呢?就是一万二千年最后的五百岁,还有佛法在,还有‘金刚经’流通,有善根的众生,他对‘金刚经’还能生起真实的信心。我们现在是刚刚过了五个五百岁,是第六个五百岁的众生,我们也一定能生起信心。这样子解释,才能摄受众生,不然的话,你按古人的注解,解到第五个五百岁,那最后的五个五百岁时,你就不能了解,为什么?因为现在佛教历史已进入到第六个五百岁,那么办呢?所以我一直在强调,你们看注解要灵活的去看,采取注解的长处,弃去注解的短处。前面我在解释‘无余涅槃’不依‘心印疏’,也不依‘新眼疏’就是供给你们参考的好例子,这一点你们一定要记住。如来上面的言说,就把须菩提的怀疑心给破掉了,你不要怀疑众生没有人相信我所说的妙法,这个言说,这个章句。不要说如来在世有众生‘能生信心’,如来涅槃后,正法时代,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乃至到了如来法运一万二千年最后五百岁,也就是末法一万年的最后五百岁,还有‘持戒修福者’的众生,对于这个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能生信心’这一句是如来答覆须菩提问:能生信,不能生信的问题,以此答覆到‘能生实信不?’的‘实’,就是生出一个真实的信心,不是马马虎虎的信心,不是糊糊涂涂的信心,而是真正对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高深道理有所理解,有所认识而生出的真实的信心。要特别注意这里有一句最重要的话,不是在世间上末法时代的众生都有这种理解,这种认识,而是个‘有持戒修福者’的人,‘金刚经’上没有讲到偏空的道理,前面讲‘离相度生’这是因为你是个菩萨摩诃萨,你要去度生故,‘无住行施’,这是因为你还得去行施,那又怎会落到‘空’的一边呢?为了使你明白所谓‘无住行施’就给你说个比喻,为什么叫你布施不要住相,这样你才能得到像十方虚空不可思量的大福德,第五分‘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怎会落到空呢?所以要学‘金刚经’一定要听善知识讲,要去看古德善知识的注解,这样子去学‘金刚经’才不会落到空空洞洞的空,这样才不会害己,讲给人听也不会害人。尤其是讲第六分‘持戒修福’这四个字,不是说‘后五百岁’就有人生信,还得有个条件,就是这个人得‘持戒修福’。在末法时代能‘持戒修福’的众生不是指一切众生,只指著佛弟子而言就很少了。我们现在才刚刚到第六个五百岁的开头而已,你看看现在的佛弟子‘持戒’的不是很少吗?‘修福’的不是也很少吗?而到了最后一个五百岁,居然有能够‘持戒修福’的佛弟子,那真是希有中之希有,所以他有这个善根才能对‘金刚经’讲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高深的道理生起真实的信心。对这一点,我现在只讲三种道理来解释‘持戒修福’配到这个甚深的‘般若’之理能生真实信心的问题。

  第一种道理,‘持戒’能止恶生定,‘修福’能生善摄慧,所以他对这个‘般若’深奥之理才能生起真实之信心。‘般若’是慧学,怎样才能开智慧呢?‘由戒生定,因定发慧’,这是‘楞严经’上讲的,第一得修定,若没有定又怎能启发出智慧呢?而要得到定则得‘持戒’。如来说的佛法不出戒、定、慧三无漏学。‘般若’属于慧学,要得慧学必须得定,要得定则要持戒。戒的功能是防非止恶,止恶才能生定,生起定来就可以发慧了,这是第一句的解释。第二句解释‘修福’,‘修福’能生善摄慧。‘修福’要怎样去修呢?‘金刚经’上第四分说‘无住行施’能得到无量的福报,这不是‘修福’吗?由此可知‘修福’便得行布施,行布施包括财施、法施、无畏施,这样就能生起一切善法,才能摄取智慧。有一点我要大家特别注意,就是‘福能摄慧,慧不能摄福’,这个道理是我道源早年在中国大陆亲近慈舟大师时,得到他老人家慈悲的开示才觉悟过来,才明白的道理,以下是我与慈舟大师亲近时的一段小故事,讲出来与大家分享‘福能摄慧,慧不能摄福’的故事,那时我为了要开智慧,常常和慈老抬杠子,把他气得满脸发红,但是他老慈悲心重,并不因此弃舍我,很耐心地和我辩论下去。他举出一个最好的例子,在当时大陆上,大丛林很多,那些方丈大和尚我们都瞧不起他,不明白他是怎样当起大和尚来的,他不会讲经也不会说法,但是他当起大丛林的方丈大和尚,有一二百人跟著他吃饭呢!他有福气也就是我们佛教所说的福报,你要是不相信,把那大丛林交给你去办,这样一来你会弄到大家没有饭吃,何以故?因为一二百人吃饭可不是简单的事啊!所以说你虽然会讲经说法,你有智慧。但是你没有福报。你看到的大和尚他不会讲经说法,但是他有福报,他能领众一二百人跟他吃饭没有问题,这是一种道理。但是‘福能摄慧’你还得注意,何以故?因他能请你这位有智慧的法师去讲经,他能把你摄住,在当时大陆上的丛林,每逢夏季都要请法师讲经,都开大座讲三个月的经,他请你法师去讲经是要花钱的啊!但是这个没有问题,他有福报。他可以把你这个有智慧的法师摄住到他那个有福报里面去,可是他若把大丛林交给你,你没有福报,弄得大家都没有饭吃,你这个‘慧不能摄福’,以上都是慈舟大师开示的。后来我觉悟过来,我那个‘摄慧’的‘摄’字,不容易用上,这要注意:‘你不行布施,你不去修福,生不起善法来,你又怎能摄取智慧呢!’。因此你不去‘持戒修福’,尽去研究经典,让你会讲会说了,都不是真贲的信心,讲出来的都是讲些文字障,都是叫做狂慧。所以你一定要‘持戒修福’才能生出高深的般若智慧,对‘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才能生出真实的信心。

  现在讲第二种道理,这‘持戒修福’是大乘的基础,‘般若’法门才是大乘的究竟,这个大乘法的究竟就是开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不生出来便不能成佛。但是要依那个法门才能把般若智慧启发出来呢?这就得有个般若智慧的基础,而‘持戒修福’便是大乘佛法的基础,这一层道理也是依著第一种道理来的。第二种是‘持戒修福’的人有的著相,他以‘持戒修福’为究竟,这就错了。前面已讲过度众生要‘离相度生’,行布施要‘无住行施’,为什么呢?因为你一著相,就变成有漏的福报,一旦落为有漏的福报,那你第二生享福,福尽之后,第三生决定是不如意的。所以说‘持戒修福’不是究竟之法,你还得再进一步去面对高深的般若智慧生起真实的信心。所以佛以此说引进那些‘持戒修福’的人,叫他们得到究竟般若的法门。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

  第三种道理,为什么要对这个高深般若生信心,要‘持戒修福’呢?研究般若的人,往往易于偏执空理,他一切不执,但执著那空空洞洞的空理,他就是不肯‘持戒修福’,这有两种人,一种是不出家而在社会上有学问的文人,如大学教授,社会贤达,他会讲‘般若经’,口头能谈般若妙理,笔下能写般若的论文,但不能实际修行般若。原因何在?因为他喝酒吃肉,不肯‘持戒修福’,他又怎能得到真宝的禅呢?他时常喜欢谈禅,但是这个禅的名称叫做‘口头禅’,他没有对‘般若’下过真实的功夫,而般若真实功夫的基础就是‘持戒修福’,他不去做,他又怎能得到实际的般若呢?另有一些出家人或在家人中有真正修行的,他要研究般若,但没有‘持戒修福’而偏执空理,变成一个‘恶取空’。永嘉禅师证道歌上说:‘豁达空,拨因果,茫茫荡荡招殃祸’。这‘恶取空’就是永嘉禅师说的‘豁达空’,‘豁达’就是一切不在乎,一空一切皆空,这就是他了解‘般若经’的空,你说‘持戒修福’,他批评说你‘著相’,他的不著相是吃酒吃肉,吃酒吃肉杀生害命他不怕,这是他的‘不著相’,这叫‘恶取空’,他不晓得,任何高深的般若还是离不开因果。佛说三藏十二部经,归纳起来是‘因果’二字,因果是难逃的,恶有恶报,你杀生害命,你吃众生肉,你邪淫男女,你犯淫戒,你说你‘不著相’,你的‘不著相’是你的事造恶因,就有恶果,阎罗王那一关你是逃不过去的,你会讲般若‘不著相’,阎王爷可不听你那一套,该叫你下地狱你就得去受苦。所以‘恶取空’把因果拨掉了,就‘茫茫荡荡招殃祸’。这种人在宗门下,叫‘莽撞汉’也就是瞎撞瞎碰,把自己莽撞到地狱里去了。所以佛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也就是末法时代),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就是说你要想对高深般若生起真实的信心,一定要以‘持戒修福’为先,这是先决条件。换句话说不‘持戒修福’的人,对高深般若之理,绝对不能生起真实的信心,这是佛在警诫我们和关怀我们学般若要严持戒律。因此我们研究‘金刚经’把‘持戒修福’这三种道理弄清楚,这样决定不会偏执空理,不会落到‘恶取空’、‘豁达空’里头去。

  庚三、显示其德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这段经文是佛先赞叹末法时代到了最后五百岁,这个人还能‘持戒修福’,对于‘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的高深般若之理,他能生起真实的信心。‘当知是人’即这个‘持戒修福’的人善根深厚,他亲近过佛,亲近得多,也曾经侍佛,供养佛,做事也做得多,闻法也闻得多,因此他的善根就种得深厚,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面前所种的善根,而是‘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因为有这样深厚的善根,他才能对高深的般若之理生起真实信心。这句话是加强口气赞叹末法时代,那些‘持戒修福’的人,对于般若之理能生起真实信心。讲到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是什么呢?这‘持戒修福’的人既然过去多生多劫亲近过‘无量千万佛’,何以到现在还没有成佛呢?还当末法的苦恼凡夫呢?答案是:也正是因为他过去亲近过‘无量千万佛’他才能‘持戒修福’,问题出在他不了解般若深理,他还是著相‘持戒修福’,这一著相,就不能超出三界去,因此阿罗汉当不了,那怎能当菩萨?又怎能成佛呢?所以还得流转生死,转到末法当苦恼凡夫。

  可是我们一听到心里就害怕了,那我们不就算完了吗?我们那有这个善根呢?要知道佛经上说:‘彼既丈夫我亦尔’,过去诸佛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过去诸佛能成佛,我怎么不能成佛呢!所以我们不要自暴自弃,看轻自己,我们也有佛性在,我们虽然流转生死到了现在还是个末法时代的苦恼凡夫,可是我们的佛性没有坏,我们一样还可以成佛。我们过去和‘持戒修福’的人一样,由于没有遇到因缘,没有遇到善知识讲‘金刚经’,因此不了解般若的深理,也不晓得‘持戒修福’不能著相的道理。现在我们了解了,就会生起清净信心,我们只要一念生起了清净信心,也超过了那曾经供养、曾经侍候无量诸佛的善根,所以下面这一句经文叫‘顿超’,也叫做‘顿超法门’,以下详细加以解释。

  己二、一念净信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意即你听到这个‘章句’,听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个‘章句’,把‘言说’两个字含到‘章句’里边,就是‘言说章句’。不要说你终身生清净信心,‘乃至’一念之间生起了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这叫做‘顿超法门’。但是这个信心你要注意上面有个‘净’字,前面说‘实信’,这地方改做叫‘净信’,为什么呢?因为恐怕你执著「生实信’的那个‘实’字,就会执著到‘有’的一面。那么,这清净的信心是怎么样的清净呢?就是不落到‘空’的一面,也不落到‘有’的一面。若是这清净心落到‘空’、‘有’,则心就不清净。何以故?因为心里有个‘空相’,有个‘有相’这样心就不清净了。要使‘诸法空相’要‘若见诸相非相’。‘有’不能取‘有’的相,‘空’不能取‘空’的相,这时一念生起信心,这才叫做‘清净心’,这才叫做‘中道信心’,‘中道信心’就是不落‘空’的一边,也不落于‘有’.,‘中道信心’就是信‘实相般若’的信心,这样‘中道智慧’就生起来,这就是真正‘观照般若’生起来了,这个时候,就跟‘实相般若’的理体相应了,这就跟诸佛相通了。其实,诸佛本来是跟我们相通的,我们之所以跟诸佛不通,是我们自生障碍,一旦‘一念生净信者’也就跟诸佛相通了。‘如来悉知悉见’,‘如来’就是指著诸佛,如来的智慧完全知道你这一念清净心生出来了,如来的佛眼亲自看见你这个众生一念清净智慧生出来了。‘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金刚经’不偏‘有’,讲到第四分以‘无住行施’可以‘得无量的福德’,这地方讲一念清净的信心生起来,也不落到偏空的一边,可以‘得如是无量福德’,‘如是无量福德’是什么呢?就跟前面那个众生,他亲近过‘无量千万佛’面前种的善根所得到的‘无量福德’一样,这一念清净之心就跟他相等。你得到的就是一念净信的信心,它怎么样有价值呢?下面就是佛自己征问,自己解释。
  伟大祖国是炎黄子孙最美丽的家园,五星红旗是我们家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让我们共同祈愿:祖国明天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