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劝念佛颂
西方有佛号弥陀。接引众生出爱河。诸佛同宣当谛信。临终免得见阎罗。
欲念弥陀出火坑。须凭信愿力俱深。当知一句才开口。极乐莲华已发生。
五浊临时苦日增。人根愈陋垢愈深。余门学道难成就。净土横超易往生。
炎炎火宅避无门。只有西方甚易生。恶逆凡夫能十念。白牛当处露全身。
净土门开道易成。贤愚不论悉堪凭。但持名号皆成就。上善同居莫比伦。
弥陀愿力与光明。摄取无边念佛人。但得持名心不乱。临终化佛定来迎。
西方净土异常伦。为有莲池九品生。末法修行难得度。唯依此道出沉沦。
莫嫌念佛法门低。一法能收万种机。上自文殊与遍吉。同心发愿尽归依。
坐禅悟道理圆明。那有西方不欲登。觉老九旬尝入定。弥陀十万愿求生。
禅机不悟也无妨。只要专心念法王。但得临终生极乐。顿开佛慧妙难量。
深通经义是灵根。正好依经求往生。一部华严该海藏。愿王回向见慈尊。
不通经典念弥陀。胜过聪明智慧多。六字洪名真法界。遍收教海没淆讹。
荣华富贵事遂心。不往西方亦假名。一气不来空手去。单单独独见阎君。
贫穷困苦日奔波。正好回心念佛陀。极乐家乡原不远。急须归去莫蹉跎。
愚人造业必沉沦。念佛定然见佛身。九品尚收诸恶逆。莫愁自己不能生。
十恶狂徒皆佛子。应当念佛早还家。天真慈父不求救。难免牛头一铁叉。
世事千端仔细详。那能不去见阎王。只闻佛有异方便。能度众生出死乡。
欲出死生老病乡。须求佛国大慈王。弥陀本是天真父。及早思归莫暂忘。
余教修行难进路。莫如念佛易承当。但凭信愿为良导。稳坐慈航到乐邦。
乐邦慈父望娑婆。垂手殷勤十劫多。必欲此生超苦海。从今速速念弥陀。
稽首哀陈诸善人。慈悲听察愿同行。杂修功业心多乱。专志持名定往生。
莫轻吾辈是愚人。当信佛言句句真。情爱牵连须早舍。莲华清净急求生。
苦哉下劣是吾身。全赖弥陀大愿因。再不持名生极乐。轮回万劫莫超升。
善友垂慈再愍听。更偷两句作人情。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专修要诀
专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念阿弥陀。不必参是谁。只要心不乱。决定出轮回。
专念阿弥陀。不必忏宿业。只要仗佛力。决定能消灭。
专念阿弥陀。不必断烦恼。只要佛声现。决定当时少。
专念阿弥陀。不必寻方便。只要心常忆。决定成一片。
专念阿弥陀。不必求悟门。只要到西方。决定悟无生。
专念阿弥陀。不必报四恩。只要佛不离。决定利群生。
专念阿弥陀。不必多疑惑。只要信佛语。决定生彼国。
念佛开心颂
昆自学净宗以来。每见念佛之人。或执着悟门。意不开畅。或恶嫌妄想。心生忧愁。因此二种。不能死尽偷心。竭力念佛。想此二种。谈何容易。从古高贤。能有几人相应得去。况当今之世。知识愈少。业障愈多。能开悟门。不起妄想。又能有几人。而且净土法门。并不如此。故彻悟禅师云。净土一门。最初省求悟门。末后不待发慧。不须忏业。不断烦恼。至极省要。至极径捷。及其证入。至极广大。至极究竟。余同治癸酉冬。在天台教观。七期内。忽忆此事。心大不喜。恐此二种大障。令净土胜异方便。不能盛行于时。故于解七之日。遂从四十八颂。欲即流通。以结净缘。未知有同志者。肯允可否。此颂因念佛人。心多烦闷而作。故名之曰。念佛开心。凡念佛者。肯读此颂。必能开其心怀。速成妙功。临终时至。决定往生。故经云。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颂分六段。
念佛得妙(一)
一心念佛妙无穷。不用参求理自通。念到临终生极乐。等闲大振古家风。
一心念佛妙无穷。金口亲传向上宗。诸佛广长同作证。愚夫愚妇悉能通。
一心念佛妙无穷。暂到同居四土融。具缚伴中多补处。微风声里演真宗。
一心念佛妙无穷。顿破无明不假功。彼佛三身随念见。尘尘尽现法王宫。
一心念佛妙无穷。遍吉文殊始悟通。博地凡夫能信入。不离当处见慈容。
一心念佛妙无穷。百草头边启笑容。蠢动含灵皆有分。聪明禅客却难通。
一心念佛妙无穷。大地群生一体同。广舌决疑原为此。诸贤切莫看轻松。
一心念佛妙无穷。凭仗能仁指示功。诸祖唯心人已识。吾宗唯佛有谁通。
一心念佛妙无穷。赵老瞒人语未终。念佛果须真漱口。应言何垢在其中。
一心念佛妙无穷。新定因斯得异功。念佛一声出一佛。大家亲见尽归宗。
一心念佛妙无穷。宝志轻西为己宗。谁识愚人能乐彼。灵光已托宝华中。
一心念佛妙无穷。智者深知不面东。最后举扬无别事。殷勤独赞藕华宫。
散持有功(二)
法华经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西斋诗云。魄飞心散乱。佛号罪销镕。莲烁如初日。西升极乐宫。秘藏指南云。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华开虽迟。乐胜天宫。永脱轮回。位居不退)敬遵此旨。而述颂言。
散乱持名大有功。经文明载法华中。散称一句皆成佛。多诵应知道德充。
散乱持名大有功。横超带业最圆融。弥陀愿海如斯异。诸佛咨嗟赞不穷。
散乱持名大有功。往生不落疑城中。暂时九品分高下。究竟庄严与佛同。
散乱持名大有功。无边教海尽融通。但凭记数常专念。不必先求妄想空。
散乱持名大有功。多生爱索一时松。休将妄想嫌如贼。当识佛声妙莫穷。
散乱持名大有功。幽途蒙照悉皆通。莫令佛日西山落。那怕迷云百万重。
散乱持名大有功。平除妄想若雷轰。假饶还有干邪在。不敢私心起害风。
散乱持名大有功。如当乱世出英雄。不愁盗贼千千万。只要将军智力充。
散乱持名大有功。弥陀摄受德无穷。任凭杂念常侵扰。佛号厉称莫放松。
散乱持名大有功。垢心未断入莲宫。弥陀常运于身口。定保临终不落空。
散乱持名大有功。纵然造业不能??。一朝感佛垂加护。万亿程途弹指通。
散乱持名大有功。何愁地狱莫能空。善知临死生惶怖。十念亦超极乐宫。
不求开悟(三)
莲宗不必求开悟。唯在当人知净土。弹指便能见法王。何须别走他乡路。
莲宗不必求开悟。倘已悟明须急吐。但把弥陀老实持。自然蒙佛亲吩咐。
莲宗不必求开悟。须走故乡径直路。口上弥陀放宝光。照开家里金银库。
莲宗不必求开悟。当信弥陀是旧父。日日思亲不暂忘。临终决定分明睹。
莲宗不必求开悟。须掐轮珠百八数。只要手中勿暂停。珠珠照彻心王路。
莲宗不必求开悟。六字洪名须保护。但得口中刻刻持。声声唤应天真父。
莲宗不必求开悟。却要时时朝佛坐。暂向弥陀本性明。何劳别想心光露。
莲宗不必求开悟。应定弥陀多少数。日日能持十万声。时时常走归元路。
不问如何(四)
妄想不必问如何。但管持名莫厌他。六八愿王垂摄受。无劳断惑出娑婆。
妄想不必问如何。只要看伊是甚么。但保佛声无间断。千思万想总凭他。
妄想不必问如何。直把洪名著力呼。譬若路行逢盗贼。须凭喊救始堪过。
妄想不必问如何。当识自身是大魔。日夜思量皆为此。誓持佛号勿随他。
妄想不必问如何。须立功勋抵死魔。每日持名归几万。无明烦恼任他多。
妄想不必问如何。全在弥陀念得多。杂乱垢心能记佛。当知罪业已消磨。
妄想不必问如何。总是前生业障多。久病暂时才服药。安能便得离沉疴。
妄想不必问如何。当起悲心念佛陀。莫恨持名多散乱。须凭信愿脱娑婆。
称赞佛号(五)
当知佛号福无穷。暂举一声众罪空。非少善根原在此。故令持者往莲宫。
当知佛号德弥深。竭力十称即往生。恶逆之人能遇此。定教不落泥犁坑。
当知佛号功无比。作佛因缘从此起。昔有樵夫念一声。如今久在华池里。
当知佛号妙难量。一句随称万德彰。诸佛因斯皆护念。众生不信实堪伤。
呵弃妄想(六)
当知妄想最堪呵。常害行人落爱河。今日持名不恳切。只愁仍旧在娑婆。
当知妄想祸根深。刻刻令人失正因。单举洪名终不伏。须加信愿始堪平。
当知妄想本真心。逐境昏迷作祸根。信愿持名休放逸。声声能摄妄归真。
当知妄想有奇勋。弹指能摧地狱城。以此求生尤易往。随他造业永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