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学常见辞汇

  【喜受】 五受之一。见五受条。

  【喜舍】 喜施财宝。

  【喜乐】 五受之一。见五受条。

  【喜见城】 忉利天主帝释所住的宫城,在须弥山的绝顶。

  【喜见天】 三十三天。

  【la ma】 蒙古青海西藏等处叫和尚为la ma。

  【la ma教】 佛教的一派,唐时自印度传入西藏,至今有新旧两派,新教著黄衣,称为黄教,旧教著红衣,称为红教。

  【堪忍】 堪能忍受苦难,是梵语娑婆的译义。

  【堪忍地】 菩萨十地中初地的别名。

  【报土】 四土之一。见四土条。

  【报生】 依果报而生。

  【报因】 产生果报的业因。

  【报佛】 与报身佛同。见三佛条。

  【报身】 佛三身之一,此身是诸佛修福慧功德圆满时,所显现的自受用内证法乐之身,亦即完成佛果之身。

  【报得】 依果报自然而得。

  【报通】 五种神通之一。

  【报障】 三障之一。见三障条。

  【报恩】 报答恩德。

  【报恩田】 三福田之一。见三福田条。

  【富楼那】 佛十大弟子之一,以说法第一著称。

  【寒山】 僧名,在唐朝与拾得大师隐居于天台山的国清寺,相传寒山是文殊的化身,拾得是普贤的化身。

  【寒冰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尊者】 1.智德具尊的人。2.阿罗汉的尊称。

  【尊仪】 尊贵的仪容,指佛菩萨的相貌。

  【尊特】 尊贵特别。

  【尊特身】 尊贵特别的身体,指佛的报身。

  【寻伺】 寻与伺。寻是寻求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粗相的动心;伺是伺察各种的事理,是一种细相的动心。

  【强缘】 强力的因缘。

  【遍计】 普遍计度一切的事物。

  【遍照】 普遍照耀,指法身的光明。

  【遍照金刚】 大日如来的密号。

  【遍依圆三性】 见三性条。

TOP

  【悲】 同情救拔他人痛苦的心。

  【悲田】 三福田之一。见三福田条。

  【悲门】 见悲智条。

  【悲智】 慈悲与智慧,是佛菩萨所必备的二种德性,也叫做悲智二门。智是上求菩提,属于自利;悲是下化众生,属于利他。

  【悲智圆满】 慈悲与智慧皆具足圆满。

  【悲无量心】 四无量心之一。

  【悲愿金刚】 地藏菩萨的密号。

  【惑】 迷惑错误,是贪嗔痴等烦恼的总称。

  【惑染】 烦恼能使身心污染不净。

  【惑障】 四障之一。见四障条。

  【惑业苦】 贪嗔痴等烦恼叫做惑,因惑而造作种种的善恶业,因业而招感无数的生死和痛苦。经云:‘因惑造业,因业受苦。’

  【恶】 不合于情理的思想行为。

  【恶口】 以恶毒的话骂人,是十恶之一。

  【恶因】 招感恶果的业因。

  【恶行】 恶劣的行为。

  【恶见】 恶劣的见解,即我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种。

  【恶性】 三性之一。见三性条。

  【恶果】 恶劣的果报。

  【恶报】 恶劣的报因。

  【恶道】 顺著恶行而趣向的道途,如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是。

  【恶业】 恶劣的行为或作业。

  【恶趣】 种恶因得恶果所趣向之处,与恶道同义。

  【恶缘】 引诱人们做坏事的外界事物。

  【恶露】 吾人身体中不净的津液,如脓血大小便等是。

  【恶觉】 恶劣的思想。

  【恶魔】 障碍佛道的恶神。

  【恶取空】 拨无因果的道理而说彼此皆空。止观说:‘宁起我见如须弥山,不恶取空。’

  【恶知识】 教我做恶事的坏师友。

  【恶鬼神】 指夜叉罗刹等鬼神。

  【散心】 1.散乱的心。2.放逸的心。

  【散地】 指具散乱心的众生所住的地方,即欲界。

  【散善】 由散乱心所修的善。

  【散业】 由散乱心所造的善业。

  【普法】 法界诸法,一具一切,普遍圆融,叫做普法。

  【普度】 普遍济度。

  【普眼】 普遍观察一切众生的眼,亦即观世音的慈眼。

  【普礼】 普遍敬礼一切如来。

  【普贤】 菩萨名,于佛教四大菩萨中,以大行著称。

  【普贤十愿】 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即敬礼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lun、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

TOP

  【智】 深明事理的智慧。

  【智母】 智慧之母。与觉母同义。

  【智光】 智慧的光芒。

  【智果】 涅槃为断果,菩提为智果。

  【智门】 佛教有智悲二门,凡是自利的德行叫做智门,一切利他的德行叫做悲门。

  【智度】 六度之一,即般若波罗蜜。

  【智者】 天台大师智顗的德号。

  【智旭】 人名,字蕅益,自号八不道人,初学儒,作辟佛论数十篇,十七岁阅莲池大师著作后,取论烧掉,后来出家入径山参禅,融会性相二宗,扶戒律,修净土,著净土十要,作愿文,及求生净土偈,寂年五十七。

  【智海】 智慧广大如海。

  【智眼】 智慧之眼,能彻见真理。

  【智智】 智中之智,亦即佛之一切智。

  【智德】 1.诸佛三德之一。见三德条。2.智慧与德行。

  【智断】 智德与断德。明白真理名智德,断尽烦恼名断德,亦即菩提与涅槃。

  【智顗】 智者大师。他在天台山创立天台宗,世称天台大师。

  【智证】 以智慧证悟涅槃。

  【智相】 智慧的相状,亦即佛的光明,因佛的光明是佛智显现于外的相状。

  【智相三昧】 生真实智慧的三昧。

  【智境】 智与境。智是能观的心;境是所对的法。

  【智境冥一】 谓能观的真智与所观的真理,冥合一致。

  【智慧】 智与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

  【智慧门】 进入智慧的门户。

  【智慧灯】 (喻)智慧能破除愚痴,好像灯光能破除黑暗一样。

  【智慧剑】 (喻)智慧能断除烦恼和生死,好像利剑能切断东西一样。

  【智慧光】 阿弥陀佛十二光之一。见十二光佛条。

  【智慧光佛】 阿弥陀佛的别名。

  【智慧观照】 以智慧来照察事理,破诸迷惑。

  【智慧波罗蜜】 六波罗之一。见六波罗条。

  【智藏】 智慧广大,含藏一切诸法。

  【智藏海】 (喻)智藏深广如海。

  【智目行足】 智解在目,修行在足。

  【智波罗蜜】 十波罗蜜之一。

  【最上乘】 至高无上的教法,即圆顿教,亦即一佛乘。

  【最上大悉地】 佛果。

  【最正觉】 至高无上的正觉,亦即契合于真理的智慧,义与无上正等正觉同。

  【最后心】 又名最后念,即灰身灭智将入无余涅槃时最后一刹那的心。

  【最后身】 在生死界中最后一次的身体。

  【最后身菩萨】 又名最后身、最后有、后身菩萨,即在生死中最后一次受生的菩萨。

  【最后品无明】 最细微的无明。最初的无明叫做无始无明、根本无明、或元品无朋,最后的无明即叫做最后品无明。

  【减劫】 人寿由八万四千岁起,每百年减一岁,减至只有十岁,在这减寿的时期,叫做减劫。

TOP

  【无情】 指没有情识活动的矿植物,如山河大地及草木等是。

  【无减】 成就了佛果之后,其功德尽未来际不会减少。

  【无痴】 无有愚痴,为三善根之一。

  【无念】 无有妄念,正念的别名。

  【无贪】 心无贪欲,为三善根之一。

  【无倒】 无有颠倒。

  【无上上】 佛的德号。

  【无上士】 佛十号之一。见十号条。

  【无上道】 至高无上的道法。

  【无上忍】 十忍之一。

  【无上乘】 至高无上的教法,亦即大乘的别名。

  【无上轮】 无上的法lun,指佛所说的法。

  【无上觉】 无上的正觉。

  【无上正觉】 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亦即佛的觉悟。

  【无上妙觉】 如来的觉悟,不可思议,故云妙,至高无上,故云无上。

  【无上法】 即涅槃,因涅槃在一切法中是至高无上的。

  【无上法王】 佛的尊称,因佛于法很自在。

  【无上法lun】 如来的说法。

  【无上涅槃】 大乘的涅槃。

  【无上菩提】 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有佛能证得。

  【无上正等觉】 无上正等正觉的简称。

  【无上正遍知】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古译。

  【无上正遍道】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古译。

  【无上正等正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新译,意思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真正平等普遍的觉悟,亦即究竟圆满的佛果。

  【无上正等菩提】 即无上正等正觉。菩提即是觉。

  【无上惭愧衣】 袈裟的总称。

  【无生】 不生不灭的意思,也是涅槃的道理。

  【无生忍】 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忍就是把心安住在道理上而不再动摇的意思。

  【无生智】 1.阿罗汉果的智。2.菩萨证悟无生真理的智慧。

  【无生法】 不生不灭之法,亦即真如涅槃的道理。

  【无生法忍】 简称无生忍,即把心安住在不生不灭的道理上。

  【无生法性】 谓诸法的本性,即是真如实相,原无生灭。

  【无生之生】 诸佛已无生死,但为了渡众生,无生而生,非灭示灭。

  【无住】 无所住著的意思。法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所住著,随缘而生。

  【无住心】 无所住著的心,亦即心不住于一切处。

  【无住涅槃】 四种涅槃之一。见四种涅槃条。

  【无住处涅槃】 与无住涅槃同。
 
  【无作】 无因缘的造作。与无为同义。

  【无作三昧】 同无作解脱门。

  【无作戒体】 谓用不著什么作为,心体上自然就有清净戒的德相。

  【无作解脱门】 又名无愿解脱门,三解脱门之一。见三解脱门条。

  【无我】 1.无有实我。2.忘却自己。

  【无我印】 诸法无我印,为三法印之一。

  【无我想】 无我的思想。

  【无我观】 观察一切法都无有实我的观法。

  【无明】 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别名。

  【无明父】 无明与贪爱结合而生我,因此无明好比是父,贪爱好比是母。

  【无明使】 十使之一。见十使条。

  【无明惑】 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见三惑条。

  【无明漏】 三漏之一。见三漏条。

TOP

  【无始】 1.无有元始。诸法皆由因缘生,因上有因,因因无始,如是展转推究,一切众生及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故云无始。2.指距今极远的时间。

  【无始空】 无始以来就是空,为十八空之一。

  【无始生死】 无始以来的生死。由于人类的无明愚痴无始,所以人类的生死也是无始。

  【无始无明】 无明罪业蒙蔽障碍我们的佛性已久,至今已无法计算其时日,所以叫做无始无明。

  【无相】 1.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2.涅槃的别名,因涅槃离一切虚妄之相。

  【无相宗】 即三论宗,因三论宗是以般若所说的诸法皆空为宗。

  【无相教】 阐明万法皆空的教法,如诸部般若经所说的是。

  【无相观】 见二空观条。

  【无相三昧】 又名无相解脱门。见三解脱门条。

  【无相大乘】 三论宗的别名,因三论宗是以空理无相为宗。

  【无相空教】 阐明一切法都是性空无相的教法,如般若经所说的是。

  【无相菩提】 与三菩提中的真性菩提同,因性空无相,故名无相菩提。

  【无相解脱门】 三解脱门之一。

  【无畏】 心中无所怖畏。

  【无畏施】 用种种的方法去消除别人的恐惧,为三施之一。

  【无记】 非善非恶,无可记别。

  【无记法】 非善非恶无可记别的法。

  【无记空】 于善不善皆不可记别的空。

  【无常】 无有常住。

  【无常依】 如来的德号,因如来是一切众生所依靠之处。

  【无量】 多到不可计量。

  【无量慧】 佛的德号,因佛具有无量的智慧。

  【无量劫】 多到不可计量的劫数。

  【无量义】 无量的义理。

  【无量觉】 无量寿佛的简称。

  【无量寿】 见阿弥陀佛条。

  【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

  【无量寿如来】 即阿弥陀佛。

  【无量光佛】 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身光无量。

TOP

  【无间】 无有间断。

  【无间修】 没有间断的修行,为四修之一。

  【无间业】 受苦没有间断的五种大恶业。

  【无间地狱】 受苦没有间断的地狱,为八热地狱之一。

  【无等】 无与伦比的意思,也是佛的尊号。

  【无等等咒】 无与伦比的咒语。

  【无等等乘】 无以伦比的教法,也是大乘的总称。

  【无为】 无因缘的造作,即真理的别名。

  【无为舍】 谓无为(涅槃的境界)是人类最安乐的宅舍。

  【无为法】 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

  【无为空】 一切无为法皆空无和不可得的意思,为十八空之一。

  【无为生死】 圣人是无为的人,无为的人所受的生死,叫做无为生死。

  【无为法身】 即法性身,因法性身寂灭无为。

  【无为涅槃界】 无为的涅槃境界。

  【无著】 1.没有执著的意思。2.菩萨名,佛灭九百年间出生于健陀罗国(在克什米尔之西),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大众开示,为法相宗之祖。

  【无著行】 诸行圆融无碍的意思。

  【无著果】 阿罗汉果的旧译。

  【无漏】 清净没有烦恼的意思。

  【无漏法】 清净无烦恼之法。出世间的一切无为法,都是清净无烦恼之法,如三乘圣人所证得的戒定慧和涅槃,就是出世间的无漏法。

  【无漏因】 无漏果的业因,如四谛中的道谛是。

  【无漏果】 清净无烦恼的道果,如四谛中灭谛的涅槃是。

  【无漏界】 清净无烦恼的世界,即涅槃。

  【无漏通】 清净无烦恼的神通。在六通中,前五通是有漏通,第六漏尽通才是无漏通。

  【无漏智】 三乘人离诸烦恼的清净智,此智有断惑证真的功用。

  【无漏道】 二道之一。见二道条。

  【无漏慧】 清净无烦恼的智慧。

  【无漏后身】 清净无烦恼叫做无漏,最后一次生死的身叫做后身,无漏后身就是二乘无学果的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