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疑
问:就算具缚凡夫能得往生西方净土,但是由於邪知见及贪嗔痴的三毒经常会起来,怎麽可能生到那里之後,就能够证到不退之位,超出三界呢?
答:生到西方净土,证得不退位,有五个原因。一、由於阿弥陀佛大悲愿力的摄持,所以能够证不退。二、由於经常被佛光照著,所以菩提心经常能增进,所以能不退。三、极乐世界的流水、鸟雀、树木、风声及音乐等,全都在讲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听到的人就会经常起念三宝的心,由於经常念佛念法念僧,所以修行不会退。四、彼国人民全部都是菩萨,因此到处都是善知识,没有娑婆世界那种恶劣的环境。在那儿外面没有邪魔鬼神来害人,内心又不容易起贪嗔痴三毒,由於烦恼不起,所以修行不会退转。五、生到彼国之後,寿命就和佛、菩萨一样无量,因此修行不会退。而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浊恶世里,寿命短得很。在那儿经过阿僧劫那麽长的时间不起烦恼的修行,怎麽会不证无生忍呢?道理十分明白,因此无须怀疑。
第七疑
问:弥勒菩萨是补位佛,下次就轮到他在娑婆世界成佛。只要修成上品的十善法,就能生到兜率天见到弥勒菩萨,然後可以跟随弥勒菩萨下生人间,在龙华三会中,就能证得圣果。何必要求生西方的净土呢?
答:求生西方与求生兜率,都能在一日之间闻道见佛,这两种情形,大致上看起来似乎很相似,不过仔细比较一下的话,就大有优劣之别了。现在且分两方面来讲。
首先,就算能够修十善法,恐怕也未必能往生。何以见得呢?因为弥勒上生经上说:“要修行众多的三昧,要深深的进入正定聚,才能够往生。”此外并没有其他方便的接引,所以比不上阿弥陀佛用本愿力和光明力,摄取念佛的众生。而且释迦牟尼佛又讲九品往生的方便接引法门,殷勤的劝众生往生彼土。只要众生能念弥陀佛,机感相应就能往生。好比世间互相恋慕的两人,只要有机会相见,必然一拍即合。
其次兜率天宫属於欲界,在那儿修行的诸天退步的很多。而且那儿又有女人,这些都是让修行者增长贪爱五欲的环境。再说天女极美。诸天容易被迷惑而沈迷欲爱不能自拔。所以兜率天不如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流水鸟雀树林风声乐音,全都在说法,能提起众生正念,使众人生起念佛之心及发菩提心,而伏灭烦恼。那儿又无女人及小乘人,全部是大乘行者。因此,那儿的众生烦恼恶业都不会起来,最後就能修到无生忍之位。两相比较之下,优劣一眼就看出来,还须要怀疑吗?
而且释迦佛在世的时候,见到佛而没有证圣果的人多如恒河沙数。将来弥勒佛出世也一样,见到佛而没有证到圣果的大有人在。因此比不上弥陀的净土,只要能往生,统统都能证到无生忍。不会有任何一个人堕落到三界,被生死之业所束缚的。
印度的传记里,有这麽一则故事。曾经有三位菩萨,一位叫无著,一位叫世亲,一位叫师子觉。他们三人相约要往生兜率内院见弥勒菩萨,先死的人见到弥勒菩萨後,要回来告诉世间还活著的人。後来师子觉死了,结果很多年都没见到回来通报。接著世亲也不行了,临终前,无著就叮咛他说:“你见到弥勒菩萨之後,要马上回来告诉我呀。”结果世亲去了三年之後才来相告。
无著就问他:“怎麽去那麽久才回来呢?”
世亲回答说:“我到了兜率天,只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而已,旋绕礼毕之後,我就马上回来告诉你了。因为那里的日子长之故,所以这里就已经三年了。”
无著又问:“师子觉现在在那里呀?”
世亲回答说:“师子觉去享受天乐去了,他沈迷在五欲里,只能当弥勒菩萨的外眷属,因此到目前为止,都还无缘见到弥勒菩萨。”
由此可知,小菩萨生到那儿,还会沈迷五欲,何况是凡夫呢?因此大家一定要发愿往生西方,在那儿一定能证得不退,所以不应该求生兜率天呀。
第八疑
问:众生长久以来,就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又没有遇到善知识,结果又无恶不造。请问临终时,念十口气的佛号,就能往生而超出三界吗,从善恶因果的道理来讲,怎麽通呢?
答:众生无始以来所造的善恶业,多寡及强弱情况不得而知。但是如果临终时能遇到善知识教念佛求生西方,而且果真十口气念佛即往生成功的,那都是由於宿世善业很强的缘故,否则是不会遇到善知识,最终还能往生的。而宿世恶业强的人,连善知识都遇不到,那就更不用提十念往生了。
你认为无始以来的恶业分量很重,而临终十念的分量很轻。其实这种轻重是不一定的,不在於时间的长短及罪业的轻重,而决定在下列三项因素:一、在心,二、在缘,三、在决定。
在心是说,造罪业的时侯,是从虚妄颠倒的心念所产生的。而念佛的人,是听到善知识教念佛法门,知道阿弥陀佛的真实功德名号之後,用真心诚意的心来念佛的。由此可知,造罪是虚妄心,念佛是真实心,这一虚一实,如何有得比呢?譬如有一间屋子,已经暗了一万年。当它被日光一照的时候,黑暗马上就消失了。难道黑暗会因为它已经暗了一万年之久,而不肯消失吗?
在缘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从虚妄愚暗的心,缘由虚妄颠倒的境界而起的。而念佛的心,是从听闻佛的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由无上的菩提心而生的。这两种一真一假,怎麽能相比呢?譬如有人被毒箭射中,虽然中箭很深,毒液已渗透肌骨,但是只要一听到除毒鼓的鼓声,毒箭马上就会应声而出,不会因为毒药已渗入肌骨而不肯出来。在决定是说,造罪业的时候,是以将来还要犯的心,断断续续的在造罪。而念佛的人念佛之时,已下定决心要脱离三界,以不再以凡夫身投胎人间的心,持续不间断的念佛,因此而舍命。由於这种善心十分猛利,於是得以往生。譬如有一条绳索,粗得十个人才抱得住,虽然一千个人来拉也拉不断。而一个小孩子,只要用锐利的剑,一下子就能把它切断。又好比堆积了一千年的木柴,只要用像豆子那麽小的一点火苗焚烧它,一下子它也就被烧光了。
又好比有一个人,一生都在修十善业,照道理应该可以生天的。但是临终的时候,他突然起了坚决不移的邪知见,而这一念的邪见,却让他马上堕落阿鼻地狱。你看恶业虽然虚妄,但是由於非常猛利之故,结果还能排除他一生修的十善业,而使他堕落恶道里。因此难道临终时用猛利心来念真实功德的佛号,而不能排除无始以来的恶业,而得以往生净土吗?
佛经上又说,只要用一念清净的心来念佛,就能够灭除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因此念佛的时候,由於心猛利故,可以伏止消灭恶业,一定可以往生。这点你是不须要怀疑的。
以前有人把十念成就解释成,只要临终念十气佛号就能往生,这是绝对错误的说法。为什麽呢?因为摄大乘论里说:“这只是发愿而已,实际上却并没有修行。”杂集论里说:“如果愿意往生安乐国土,就可以往生。若是听闻无垢佛的名字,就可以证得佛果。”这些讲的都只是最初所种的因,及最後所成的果,而省略了中间的修行法。如果有人把临终无间十念善行,当成只要临终念十口气佛号的话,那真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人呀。希望各位修行者要深思此中的道理,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邪知见误导,以免堕落。
第九疑
问: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这儿有十万亿佛刹那麽遥远,我们这些劣弱的凡夫,如何到得了?往生论里面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既然论这麽说,那就表示女人和残障者,一定不能生到那儿去啦。
答:你认为西方净土遥远,凡夫劣弱难生,是以凡夫的肉眼来看,以凡情的生死心来说的。要知道极乐世界虽然离我们的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刹那麽远,可是只要众生的净土业修成的话,临终时净定的心,就是在净土受生的心。起心动念之时,就是往生净土之时。
因此观无量寿佛经说:“阿弥陀佛的极乐国,离我们这儿并不远。”而且业力是不可思议的,只要一念清净就能往生,所以用不著担心那儿遥远。又好比我们做梦,身体虽然躺在床上,而我们的心意识却已经神游到其他的地方去了,而世间的一切却如平常一样毫无不同。往生净土也和做梦一样,心头动念就到了,用不著怀疑。
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是说,已经生到那里的,没有人是女人、瞎子、耳聋者或哑巴。而不是说这里的女人及残障者,不能生到那儿去。如果这麽认为的话,那就太笨了,根本就不了解佛经的意思。经里面韦提王后是女人,她也是请佛讲净土的当机者,佛陀授记她和五百位宫女都能往生极乐国。因此娑婆世界的女人及盲聋暗哑的人,只要修净土法门,往生极乐国之後,就不再是女人身,也不会是残障者了。
小乘人只要回小向大,发菩提心,愿意往生极乐国。到了净土自然就不会再有小乘人的执著。这是往生论所谓“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意思,不是说这里的女人及残障者不够资格往生。
无量寿经里,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其中一愿说:“当我成佛时,十方世界的一切女人,要是厌恶自己是女人,如果称念我的名号,死了之後下辈子还是女性之躯的话,我就不成佛。”何况生到该国,还会是女人身吗?残障者也一样。
第十疑
问:我现在决定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过不知道该怎麽修,怎麽做,才能得种往生之因,而得往生之果报?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都有妻室,不知未断淫欲,是否也可以往生?
答:决心往生西方的人,只要修两种行,就一定能往生。一种是厌离行,一种是欣愿行。
厌离行是说,凡夫从无始以来,就被五欲所缠缚住,因此在五道里面轮回,受种种的苦,因此如果心里不厌恶此五欲,不想离开此五欲的话,想要脱离三界实在是遥遥无期的。所以我们要经常观想观看我们这个充满了脓血屎尿,含藏了一切恶臭污秽的臭皮囊。
涅盘经说:“这个身体好比是一座城堡,里面住著愚蠢而吃人的罗刹,有智慧的人谁会喜欢这样的身体呢?”经上又说:“这个身体聚集了所有的苦恼及一切的污,被束缚不得自在,又会生痈长疮等,根本没有丝毫的好处。就连诸天的身体,也是一样的。”
修行的人不管是动是静,不管是醒著或睡时,都要经常观想这个身体只有苦没有乐,对它深生厌离之心。即使房事不能一下子马上断掉,也要渐渐产生讨厌的心态,同时要修七种不净观:
一、观想我们这个淫欲的身体,是从父母贪爱淫欲的念头而来的,这是最初的种子不清净。
二、父母由於淫念起而行淫,行淫时父精母血结合,我们的神识就进入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体中,这就叫做受生不清净。
三、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居於五脏六腑之内,这就叫做居住之处不清净。
四、胎儿在母腹中,食的是母亲的血,这就叫做食不清净。
五、在母胎内期满之後,胎儿要出生时,自然头部转向产门。出生时刻,脓血一起流出来,又臭又脏,满地狼藉,这就叫做初生时不清净。
六、出生之後,日日长大,全身被一层薄皮包裹住,皮内到处是脓血,这就叫做全身不清净。
七、死了之後,尸体肿胀腐烂,被狐狸野狼吃得骨肉纵横,这就叫做到了最後都还是究竟不清净。
我们自己的身体如此,别人的身体也一样。因此我们对於内心贪爱的男女肉身等外貌,要深深生起厌离之心,常常观想它的污秽。如果能这样观身不净的话,淫欲就会日渐减少。这时还可以再作十想观,经典上都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讲了。
此外还要发愿,愿自己能够永远离开这个在三界中,充满脓血污秽、沈迷淫欲及五欲的杂食之肉身,愿自己能够得到净土的法性生身。以上就是所谓的修厌离行。
其次要讲欣愿行。修欣愿行有二个步骤,第一,要先明白为何要求往生。第二,要观净土的美好庄严,心里喜欢很想要去。先讲求生净土的意义,我们求往生净土,是为了要救拔一切痛苦的众生。这时就要想,我现在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我在浊恶的世间,周遭环境太恶劣,说不定我还会被宿世的恶业所束缚,而堕落三恶道,求出无期。如果这样的话,我怎麽能够拯救苦恼的众生呢?
因此之故,我应该要求生到净土,在那里可以亲近诸佛修行,等到有一天证到了无生忍,这时我才有能力到浊恶世中拯救苦难的众生。所以往生论里说:“发菩提心就是发愿成佛,发愿成佛的心就是发心度脱众生免受zai 难,而度众生的心就是教众生往生佛国的心。”
发愿生净土要具备二种修行,第一,要远离三种心,第二,要生起三种心,这样才能获得清净的菩提心。首先我们讲要远离那三种心:
1、要以智慧为前导,不要只追求自己的快乐,因此要远离只贪爱自身的心。2、要培养慈悲心,要时时想如何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恼,因此要远离不为众生著想的心。3、要修行神通方便,要怜悯一切众生,以神通力让他们得到快乐,因此要远离只以神通供养自己的心态。
若是能远离上面所说的三种自利心的话,自然就能生出三种清净的利他心,那就是:
1、无染清净心,能够不为自己求各种快乐。菩提是无染污的清净之所,如果为自己求快乐的话,就染污了身心,就障碍了菩提门。
2、安清净心,就是能够为众生拔除痛苦。菩提心就是能让众生获得安稳无忧的心。如果不发心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让他们得以脱离生死的束缚,那就违背了菩提门。
3、乐清净心,就是要让一切众生获得大菩提涅盘的心。菩提涅盘是最究竟之处,能够获得永远的快乐。如果不发心让一切众生获得毕竟的常乐,那就遮障了菩提之路。
那麽这种菩提心要如何才能获得呢?要生到净土,经常不离诸佛,证得无生忍之後,到有生死苦恼的国度去,救度苦恼众生,这时才能获得。菩提心是慈悲与智慧的互相融合,虽在禅定之中而能生起大用,这种神通大用能自在运用,了无障碍。以上所言是讲如何生起求往生的心。
接下来谈如何修行以得往生?那就要修观想法。首先要观想阿弥陀佛,观佛的法身、报身等,观佛身金色光明中的八万四千种相貌,每一种相貌中的八万四千种妙好,每一种妙好又有八万四千种光明,而这些光明一直在摄取念佛的众生。又观净土的七宝庄严及种种的殊胜妙乐,这些观法在观无量寿佛经里,全都讲得很清楚。此外,平常还要常常修念佛三昧,还要修布施持戒等一切的善行,同时把这些善行,通通回向施给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国。如果能够这样子修行的话,绝对可以往生。以上所说,就是所谓的欣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