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除此正助二行已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除了正、助两种正行以外,修其他的善根回向往生都叫做杂行。

正行和杂行有什么差别呢?以下具体显示: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总名疏杂之行也。



如果修前面的正、助两种行,心恒时都在亲近弥陀和净土,而且对于佛和净土的忆念常时相续不断,因此称为无间之行。

如果行持后面的杂行,心常常会间断。一般凡夫的心不可能一时缘两种境,缘着其他境的时候,就没有缘到弥陀和西方,导致心常常断掉。虽然可以把这个所修的善根回向而得以往生,但总的称之为疏杂之行。也就是在心和心的相应程度上比较疏远、夹杂。



故名深心。



对于以上就人、就行等而建立了信仰,就称为深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言回向发愿心者,过去及以今生,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随喜他一切凡圣身口意业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实深信心中,回向愿生彼国。故名回向发愿心也。



(3)回向发愿心,指的是把一切自修和随喜他所得的善根统统在真实的甚深信心当中,回向往生彼国,这也就是愿的内涵。以下通过所回向、能回向、回向处三点来作解释。

所回向,又包括自作和随喜他两种善根。自作方面,包括从过去一切生当中,以及今生身口意业所修的世间和出世间的所有善根;随喜方面,就是随喜一切凡夫、圣者身口意所修的世间、出世间的所有善根。这就是所回向的善根。

能回向的心,就是一种真实的甚深信心,还要包括猛利的欲,这样就是以信愿摄持善根。回向处,就是祈愿生到彼阿弥陀佛净土。

发起这样的心,就叫作回向发愿心。



又回向发愿愿生者,必须决定真实心中回向发愿,作得生想。此心深信,犹若金刚。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之所动乱破坏。唯是决定一心,投正直进。不得闻彼人语,即有进退,心生怯弱,回顾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再者,回向发愿愿生,必须是决定的真实心当中回向发愿,做自己生到了净土想,这是毫无犹豫,已经在心里完全定了的事。此心信得非常深,就像金刚一样。金刚,无论有多少的火烧、风吹、水浸,都不会改变质地。同样,深信、愿往生的心,不会被其他的见解、修学其他行门等的人所动摇、扰乱、破坏。心里丝毫不会动摇,这就是锻造了一副钢铁心肠,这就叫做金刚之心。

从正面来说,那是决定断然一心,直接地往西方奔,再也不会左顾右盼。不要一听到别人的话,就有进进退退的不稳定状况,或者自己心里怀着怯弱:我凡夫人怎能往生呢?又回过头来,迷失了道路,这就会失掉往生的大利益。



问曰:若有解行不同,邪杂人等,来相惑乱。或说种种疑难,噵不得往生。或云:汝等众生旷劫已来,及以今生,身口意业,于一切凡圣身上,具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罪,未能除尽。然此等之罪,系属三界恶道。云何一生修福念佛,即入彼无漏无生之国,永得证悟不退位也?



这里有个疑问:假使有解行不同的邪杂人员来这里惑乱,或者讲说各种疑难,说这是决定不能往生的。比如他说:你们这些众生在旷劫以来一直到今生之间,身口意业对于一切凡夫、圣人身上,造了那么多的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破戒、破见等的罪业,没能除尽。但这些罪业都是把心系属在三界恶道中,怎么可能一生修福念佛,就入到无漏无生的佛国,永远证得不退位呢?这是因果不符的事情。



答曰:诸佛教行,数越尘沙。禀识机缘,随情非一。譬如世间人眼可见可信者,如明能破暗,空能含有,地能载养,水能生润,火能成坏。如此等事,悉名待对之法。即目可见,千差万别。何况佛法不思议之力,岂无种种益也?随出一门者,即出一切烦恼门也。随入一门者,即入一切解脱智慧门也。为此随缘起行,各求解脱。汝何以乃将非有缘之要行,障惑于我?然我之所爱,即是我有缘之行,即非汝所求。汝之所爱,即是汝有缘之行,亦非我所求。是故各随所乐而修其行者,必疾得解脱也。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应当这样回答:诸佛教导众生修行,有超过恒河沙数的法门,这也是针对众生所禀受的业识和机缘,随着他有各种心理趣向、状况、因缘等,而施设不同的法门,起到不同的利益,这并非千篇一律。

比如,世间眼目所见到可信的事,都能见到有各种的差别、性向、功能。比如光明能够破暗,虚空能够含有,大地能够承载、养育,水流能够滋生、润泽,火能够成熟、破坏等等。像这些事,都是眼目所对的世俗的法,尚且有千差万别的功能,何况是佛法不可思议的力用,哪里没有种种利益呢?

对于甚深的佛法,随出一门就能出一切烦恼门,随入一门就能入一切智慧解脱门,因此各自随着自己的因缘而发起修行,各自在正道上求解脱。你为什么以一个与我无缘的关要行持来障惑于我呢?然而我的所爱就是我有缘的行,不是你所求的,你的所爱就是你有缘的行,也不是我所求的。所以各自随着自己的好乐而修持相应的行门,就一定能够速疾解脱,不要在这上面争论纷纷。

行者你要知道,如果要学解,从凡夫到圣位乃至佛果,一切没有妨碍都可以学。如果要学行,一定要借有缘的法,如果有缘的话,那就十分有效果,少用一点功力就能得很多利益。这就是说,作为净土行者要立定信仰,一往无悔,这样就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信心,以防外邪异见之难。何者是也?



又告白一切往生行者:现在再给你们讲一个譬喻,守护自己的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是什么譬喻呢?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然于中路乃有二河,一是火河在南,二是水河在北。二河各阔百步,各深无底,南北无边。正水火中间,有一白道,可阔四五寸许。此道从东岸至西岸,亦长百步。其水波浪交过湿道,其火焰亦来烧道。水火相交,常无休息。



下面为行者说一个“两河白道喻”,来守护信心防止外邪异见的妨难。

比如有一个人他想往西行走百千里的路程。走到中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两条河,一条是南边的火河,一条是北边的水河,两条河各自都宽一百步,深不见底,往南和往北都无边无际。就在水河、火河中间有一条极狭小的白道,只有四五寸宽,这条道从东岸到西岸也是一百步。在这条白道的左右,北边水河的波浪不断地浇过来浸湿道路,南边的火河也不断地来焚烧道路。这样恒时都被水火交攻,没有止息。



此人既至空旷迥处,更无人民。多有群贼恶兽,见此人单独,竞来欲杀。此人怖死,直走向西。忽然见此大河,即自念言:此河南北不见边畔,中间现一白道,极是狭小。二岸相去虽近,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



再说这个人已经到了一处空旷辽阔的地方,这里没有人民。有很多群贼、恶兽,见到他孤身一人,都竞相过来想要杀他。这个人怕死,直接往西走,忽然见到这条大河,自己就想:这两条河南北都见不到边涯,中间只有这条狭小的白道,两岸虽然距离很近,但是怎么能通过呢?今天是必死无疑了。



正欲倒回,群贼恶兽渐渐来逼。正欲南北避走,恶兽毒虫竞来向相。正欲向西寻道而去,复恐堕此水火二河。当时惶怖,不复可言。



当时行者正想倒回来走,只见群贼恶兽渐渐逼近他。他正想从南或北逃走,恶兽毒虫都竞相来围攻。他又正想向着西边沿着道路过去,又害怕堕到水火两河里。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地恐怖,无法言说。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种不免死者。我宁寻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应可度。作此念时,东岸忽闻人劝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又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总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当时他自己想:我现在回去也是死,停在这里也是死,去也是死,哪种情况都免不了死,我宁可沿着这条道向前走。既然有这条道,一定是可以度过去的。

他这样起念的时候,忽然听到东岸有人劝告的声音:仁者,你只要决定地沿着这条道走,一定没有死难,如果你停住就会死掉。西岸又有人召唤他说:你一心正念直接走过来,我能护持你,你不要怕堕在水火之难里。这个人听到此方发遣彼方召唤,他自己就正定身心,决定沿着这条道直接行进,不再生疑虑怯退的心。



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险恶不得过,必死不疑。我等总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当时他走了一分二分的时候,东岸的群贼都在召唤他说:仁者回来吧!这条道非常地险恶,没法通过,必死无疑,我们都不会以恶心对待你。

这个人虽然听到了后面的召唤声,他也不回头,一心直接往这条道路上行进。须臾间,他就到了西岸,从此永远脱离了苦难。到了西岸,见到善友,非常庆悦欢喜。这就是比喻。



次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言无人空迥泽者,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瞋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瞋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乃由贪瞋强故,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瞋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下面一一地对应譬喻来显示意义。

说到“东岸”,这是指我们这里娑婆世界的火宅。它的对岸“西岸”,就是出了生死的西方极乐世界宝严国土。说到“群贼恶兽”诈现亲乐,这就是譬喻我们众生的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我们都把这些看得非常亲爱、非常可意,然而这一切都是惑业苦的现相,无非都是在转苦轮,逼恼身心。因此这些群贼、恶兽其实代表的都是恶苦之法,一无是处。“无人空迥泽”,这是譬喻我们常常跟随恶友,没有遇到真善知识。“水火两河”,这是譬喻我们内在有贪嗔两种心,贪如水,嗔如火。两边无有边涯,这是表示贪嗔相续不绝。“中间白道四五寸”,这是譬喻我们在旷大劫里漫无边际的贪嗔河流里,偶尔生起了清净的愿往生心。为什么它只有四五寸呢?和贪嗔无边际的长度相比,极其地微少。这是表示我们凡夫贪嗔非常强盛的缘故,好比是水火;善心微劣的缘故,好比白道。“水波常湿道”,这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贪爱的心,能染污善心。“火焰常烧道”,这也是譬喻我们心中常常起嗔恚、嫌恶的心,能烧毁功德法财。



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后人不见,犹有教法可寻,故喻之如声也。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及自造罪退失也。



说到“人行道上直向西”,这是譬喻平时把各种所行的善业功德直接回向西方。“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这是譬喻世尊已经入灭,后人见不到佛的身体,但还有教法可以依循,所以就譬喻为空中的响声。“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这是譬喻其他解行或恶见的人等,宣说虚诳的见解来不断地惑乱行者的心,以及自己内在造了罪业而导致退失。这也说明修西方的行者,一旦发心要生佛国,就不能再造很多罪业,说明造罪业会使自心退失。



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即喻众生久沉生死,旷劫轮回,迷倒自缠,无由解脱。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又说到“西岸上有人唤”,这是譬喻弥陀本愿。“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久久地沉沦在生死里,旷劫当中轮回不已,一直都是在颠倒迷惑当中作茧自缚,不断地缠绕在惑业苦的圈子里,没办法解脱。现在仰仗释迦佛发遣我,指导我直接趣向西方。又藉着弥陀悲心的召唤,现在信顺释尊、弥陀两佛的心意,不再顾及水火两河,念念都不忘失,乘着彼佛愿力的白道,舍命以后就生到了佛国,与佛相见,那是无比地庆幸、欢喜!



又一切行者,行住坐卧,三业所修,无问昼夜时节,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一切行者行住坐卧,无论身口意修什么善根,不管白天黑夜的哪一时节,心里常常作这种理解,常常这样观想,这就叫做回向发愿心。

回向又有往向和还向两种回向。前面是往向,这里讲还向。就是还要进一步做远程的回向:祈愿我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后,就要起大悲心回入到生死界教化众生。这就是远程的回向。近程的回向是说此生命终就要生到西方。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这样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净业的修行无不能成办。这样行愿的正因已经成办,若不往生,无有是处。



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这里的三心也通摄定善十三观的含义。换言之,修定善十三观的时候,也都要具备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在真实心中去修观,要对于弥陀愿力等建立信心,还要把所修的功德回向往生。

总而言之,三心是无论定善、散善必须具足的三个要因,应当把它贯穿于一切净业的修行,这样修任何行就都成了往生的正因。因此要知道,三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四、从“复有三种众生”以下,简别根机,指堪能奉持法要、依教奉行之人。



五、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五、从“何等为三”到“六念”之间,这是说明所受持的法的差别。有慈心不杀、读诵大乘、修行六念三种内容。



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有身杀,或有心杀。言口杀者,处分许可,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动身手等指授,名为身杀。言心杀者,思念方便计校等,名为心杀。



(一)说明慈心不杀的修法。杀业有很多种,有以口杀、以身杀、以心杀。口杀,就是用口来安排处理杀生的事情,或者口里许可杀生,这都叫做用口来杀生。身杀,是指动身行杀生的事,或者用手等指示该怎么杀,这都叫以身杀。心杀,是指动心、思维,想各种方便、计较、运筹等等来行杀害,叫做心杀。



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但于一切生命起于慈心者,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即有止行二善,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行善。自他初断名止善,毕竟永除名行善。虽有止行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



说到杀业,无论是胎、卵、湿、化哪一种生命,只要去杀害它,都会造集罪业、障碍往生。而对一切生命起慈愍心的做法,就是给予一切众生寿命安乐,这也是最上胜妙的戒律。

这一条相合上面第一福的第三句“慈心不杀”。又有止善和行善两种。自己不杀叫做止善,叫别人不杀叫做行善。或者解释为自他最初断除叫做止善,终究毕竟断除叫做行善。虽然有止善和行善两种差别,总的结成为慈下之行。也就是对于下位的众生发起慈愍的行为。这就是慈心不杀的意思。



言“具诸戒行”者,若约人天、二乘之器,即名小戒。若约大心大行之人,即名菩萨戒。此戒若以位约者,当此上辈三位者,即名菩萨戒。正由人位定,故自然转成。即合上第二福戒行善根也。



说到具足戒行,如果按照人天、二乘的根器就叫做小戒。如果按照大心大行的根器,就叫做菩萨戒。也就是按照行人的器量、发心来定戒的层次。如果按照往生的位次来判定戒的层次,与此上辈的三位相当的,就叫做菩萨的戒行。这也是由于行人的地位而决定,因此自然转成为菩萨戒。这一持戒功德,合于上面第二福戒行善根。



二、明读诵大乘者,此明众生性习不同,持法各异。前第一人,但用修慈持戒为能。次第二人,唯将读诵大乘为事。然戒即能持五乘三佛之机,法即薰成三贤十地万行之智慧。若以德用来比校者,各有一能。即合上第三福第三句云读诵大乘也。



(二)读诵大乘,这说明由于众生的习性不同,所持的法行各有差别。前面一种人,单单以修慈、持戒作为他擅长的修行。接下来的第二种人,唯一是以读诵大乘为法业,这也由他的习性决定的。但是这也是共通的,因为持戒就能够持五乘三佛的机,而读诵也能熏成三贤十地万行的智慧。如果用德用来作比较,他们各自有一种能力。这里的读诵大乘合于上面第三福的第三句“读诵大乘”。



三、明修行六念者,所谓念佛法僧,念戒舍天等。此亦通合上第三福大乘之意义也。



(三)修行六念,所谓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整个六念的内涵都相合上面第三福大乘的含义。



言念佛者,即专念阿弥陀佛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一切诸佛亦如是。



所谓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口业功德、身业功德、意业功德,对于一切诸佛的身口意业功德也如是忆念,这称为念佛。



又一心专念诸佛所证之法,并诸眷属菩萨僧。



其次,一心专念诸佛所证得的正法,以及随着教法修行的佛的眷属菩萨僧。这是念法和念僧。



又念诸佛之戒,及念过去诸佛、现在菩萨等,难作能作,难舍能舍,内舍外舍,内外舍。此等菩萨,但欲得法,不惜身财。行者等既念知此事,即须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意也。



说到念戒,就是要念诸佛制定的如意宝戒,包括声闻戒、菩萨戒等。而念舍,是要忆念过去的诸佛、现在的菩萨等,他们都是难行能行,难舍能舍,内舍身体、善根,外舍资财,或者内外无余地施舍。像这些菩萨在行持的时候,只是想得到正法,不惜生命和财物。行者能够忆念、认识诸佛菩萨的施舍之行,就需要常常作仰学前贤后圣舍身命求法的心。也就是心里常常这样想:往圣前贤都是为了求法而舍弃了生命资财等,我也要如是随学。这个“常”字表示一切处都要按这样来学。



又念天者,即是念兜率天上住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功德。此等菩萨难行之行已过,三祇之劫已超,万德之行已成,灌顶之位已证。



念天,特指念兜率天上住在最后身、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这些菩萨所有难行之行全部都已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已经完成,万德的修行已经成满,灌顶的地位已经证到。



行者等既念知已,即自思念:我身无始已来,共他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他尽不惜身命,行道进位,因圆果熟证圣者,逾于大地微尘。然我尚是凡夫,乃至今日,虚然流浪。烦恼恶障,转转增多,福慧微微,若对重昏之临明镜也。忽思忖此事,不胜心惊悲叹者哉。



行者这样忆念认识以后,就要转到自身上这样想:我从无始以来跟他们一起同时发愿断恶行菩萨道。但是他们都不惜生命,在道上实行,不断地升进地位,最终因行圆满果实成熟而证得圣位,这样的圣者有超过大地微尘的数目。然而我还是凡夫,一直到今天,还在无意义中虚生浪死。而且在自己身上,烦恼恶业等的障碍越来越多,福慧极其微薄,就好像在重重昏暗中照镜子一样,几乎什么都看不到。

忽然间想起这件事,禁不住心里特别悲伤感叹。这叫念天,就是念一生补处菩萨,念了以后,就要励力地改过自新,奋发努力。



六、从“回向发愿”已下,正明各各回前所修之业,向所求处。



六、从“回向发愿”以下,这是说明三类行人各将前面所修的善业,回向所希求处,也就是求生极乐世界。



七、从“具此功德”已下,正明修行时节延促。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大意者,一发心已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七、从“具此功德”以下,说明修行时节的长短。上者尽这一生形寿,下者在一天、一个时辰、一念等当中,或者从最少的一念、十念到一个时辰、一昼夜、一生。大意是说,一旦真实地发起了心以后,就誓愿尽这一生心不退转,唯一以往生净土为目标。



又言“具此功德”者,或一人具上二,或一人具下二,或一人三种尽具。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著人皮畜生,非名人也。



说到“具此功德”,就是前面所说的三项,有的人是具足前两项,有的人是具足后两项,有的人是三种全部具足。还有的人三种都不具足,这种人叫做穿着人皮的畜生,不叫做人。



又不问具三不具三,回尽得往生。应知。



在这个三项的修行当中,无论是具足三种或者不具足三种,只要回向都能得到往生。应当了知。



八、从“生彼国时”下,至“往生彼国”已来,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十一:



八、从“生彼国时”到“往生彼国”之间,这是说明此等行者在临命终时,圣者来迎接的情况以及往生的快慢程度,有十一段内容:



一、明标定所归之国;二、明重显其行,指出决定精进者,亦是校量功德强弱;三、明弥陀化主身自来赴;四、明观音已下,更显无数大众等,皆从弥陀来迎行者;五、明宝宫随众;六、明蒙观音势至共执金台至行者前;七、明弥陀放光照行者之身;八、明佛既舒光照及,即与化佛等同时授手;九、明既接升台,观音等同声赞劝行者之心;十、明自见乘台从佛;十一、正明去时迟疾。



这里有十一段内容:

(一)首先标定所归的是极乐国土;(二)重新显示这类人的修行,指出他是属于决定精进者,这也是较量功德的强弱,实际上得到上品上生者,都是功德很强的人;(三)说明弥陀化主亲自现身相来迎接;(四)“观音”以下,是进一步显示有无数大众等,都跟随弥陀前来迎接行者;(五)说明妙宝宫殿随着大众而来;(六)说明蒙观音势至共同持着金刚台到行者面前;(七)说明弥陀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八)说明佛既然发出光明照触行者身体,随即就和化现的化佛同时伸出手来接引;(九)说明当时被接引生到金刚台上,观音、势至和无量菩萨都赞叹这位行者,策励他的心;(十)说明行者见了后,当时欢喜踊跃,就见到自己乘在金刚台上,跟随在佛后面;(十一)说明去得非常快,弹指间就生到了极乐国土。



九、从“生彼国”已下,正明金台到彼,更无华合之障。



九、从“生彼国”以后,说明乘着金刚台到了净土,没有花合的障碍。不像其他品位都有花闭花开的间隔,那是还有或粗或细障碍的缘故。而这类上品上生者,弹指间就已经到了西方净土,不必要经过花合花开的过程。



十、从“见佛色身”下,至“陀罗尼门”已来,正明金台到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者初闻妙法,即悟无生;二者须臾历事,次第受记;三者还至本国,更证总持巨益。



十、从“见佛色身”到“陀罗尼门”之间,说明金台一到了西方,直接见佛得到的利益差别,有三分:(一)一见佛闻法,当即就悟得无生;(二)指须臾间现大神通,能够周遍游历十方国土承事诸佛,次第蒙授记;(三)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像这样上品上生非常快,一往生就登地证果,获得无量功德。



十一、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上品上生义竟。



十一、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面说到了十一句,总的解释完了上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思维水、火二河的比喻及对应的意义。为何对此思维就能守护自己往生的信心呢?

2、净土的回向发愿有哪两种?请分别解释。

3、为什么说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是任何净土修法的必要条件?

4、上品上生有哪三种众生?这三种人是如何获得往生的?

5、上品上生者在临命终时,往生的具体情形如何?到极乐世界后获得哪些利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



上品中生的情况,是不一定受持读诵方等经典,然而善解大乘义趣,对于第一义心不惊动,又能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这些功德,回向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像这样修行的行者到了寿命即将结束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三圣在无量大众眷属的围绕当中,持着紫金台到行者面前,赞叹说:“法子,你修行大乘,解第一义,所以现在我来迎接你。”说毕,与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



当时行者看到自己坐在紫金台上,双手合掌赞叹诸佛,在一念顷就生到了佛国七宝池当中。当时所乘的紫金台如同大宝莲花,经过一夜就开放了。行者身体作紫磨金色相,脚下也有七宝莲花。佛和菩萨一时放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当时就开明了眼目。

由于前世的宿习,这时听到国土中普遍地宣流法音,纯粹在宣说甚深第一义谛。这就是指前世在人间的时候,修行大乘,对于第一义谛心不惊动。以这种宿习,一往生以后,听到的是甚深第一义谛的法。知道这个道理,我们现前应当好好地熏习胜义谛的义理。

当时他就走下金台,顶礼佛,合掌赞叹阿弥陀佛。经过七天,当时就于无上菩提得到不退转,而且应时就能飞行到十方世界,游历诸方国土,承事诸佛。在诸佛那里修各种三昧,经过一小劫证得无生忍,现前蒙佛授菩提记莂。这一种情况叫做上品中生。



次就上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其次,就上品中生位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的相,最后结成。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中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次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中生者”这一句,总的举出往生阶位的名字,这是属于大乘次善凡夫人。也就是相对于前者勇猛精进行善者而言,属于次一等的大乘善心凡夫。



二、从“不必受持”下,至“生极乐国”已来,正明第六、第七、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定指西方。即有其四:



二、从“不必受持”到“生极乐国”之间,这是说明十一门当中第六、第七、第八这三门当中,回向所修的行业,决定趣向西方。有四分细节:



一、明受法不定,或得读诵,不得读诵。二、明善解大乘空义。或听闻诸法一切皆空,生死、无为亦空,凡圣明暗亦空,世间六道、出世间三贤十圣等,若望其体性,毕竟不二,虽闻此说,其心坦然,不生疑滞也。三、明深信世出世苦乐二种因果,此等因果及诸道理,不生疑谤。若生疑谤,即不成福行。世间福报尚不可得,何况得生净土?此即合第三福第二、第三句也。四、明回前所业,标指所归。



这四分内容是:(一)受法不定,或者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没有读诵;(二)说明行者善解大乘空义。他听闻到诸法一切皆空,生死空,无为也空,圣者凡夫、智慧愚痴都空。世间的六道法、出世间的三贤十圣等法,如果就其体性而言,毕竟无有差别,都是一味的空性。虽然闻到了这个空义,心里坦然,不生疑惑、阻碍。(三)深信世出世间的苦乐二种因果。世间是指善恶因果,如十善十恶等,出世间的苦乐因果是指四谛。对于这些因果以及它的相关道理,不生怀疑、诽谤。如果生了疑虑、诽谤,那就不成福德之行。世间的福报尚且得不到,何况往生净土?这一条相应于第三福中的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四)说明把前面所修的这些善业回向往生西方。



三、从“行此行者”下,至“迎接汝”已来,正明弥陀与诸圣众持台来应。即有其五:一、明行者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众自来;三、明侍者持台至行者前;四、明佛与圣众同声赞叹,述本所修之业;五、明佛恐行者怀疑,故言我来迎汝。



三、从“行此行者”到“迎接汝”之间,这是说明弥陀和圣众持着紫金台来应现。

有五分细节:(一)说明行者快要命终的短时间里;(二)说明在他临命终时,自然显现弥陀和圣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的侍者持着紫金台到了行者面前;(四)说明佛和圣众同声赞叹,讲述了他此生所修的行业,说到:“法子,你修行大乘解得第一义。”对他嘉勉鼓励;(五)佛怕行者认为不能往生,所以说“我来接你”。行者就明白,的确是阿弥陀佛来了。



四、从“与千化佛”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众圣授手,去时迟疾,即有其五:一、明弥陀与千化佛同时授手;二、明行者既蒙授手,即自见身已坐紫金之台;三、明既自见坐台,合掌仰赞弥陀等众;四、明正去时迟疾;五、明到彼止住宝池之内。



四、从“与千化佛”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众圣授手,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五分细节:

(一)说明弥陀和一千化佛同时授手接引;(二)说明行者得蒙佛授手、提携后,就见到自身已经坐在紫金台上了;(三)说明已经见到自己坐在紫金台后,就双手合掌,仰赞弥陀等圣众的功德;(四)说明到达彼土的时间,指一念顷就生到西方;(五)说明到了西方,住在宝池当中。



五、从“此紫金台”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由行强故,上上即得金刚台。由行劣故,上中即得紫金台,生在宝池,经宿始开也。



五、从“此紫金台”之下,这是叙述了第十门中到了莲池中花开时节的差别。这也是由因行的强弱来分判,上上品由于行持强猛的缘故,临终得到了金刚台,没有花闭花开的过程。上中品由于行持稍劣的缘故,得到是紫金台,生在宝池里,经过一夜莲花才开。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下,至“得不退转”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五:一、明佛光照身;二、明行者既蒙照体,目即开明;三、明人中所习,到彼众声所彰,还闻其法;四、明既得眼开闻法,即下金台,亲到佛边,歌扬赞德;五、明经时七日,即得无生。言七日者,乃此间七日,不指彼国七日也。此间经于七日者,彼处即是一念须臾间也。应知。



六、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到“得不退转”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有五分细节:(一)首先说明佛放光照着身体;(二)说明行者得到了佛光照体以后,眼睛就开明了;(三)说明过去在人间所熏习的,一到了西方就感现了各种法音,所显示的还是宣说第一义谛的妙法;(四)说明已经眼目开明,而且闻到了第一义谛的妙法后,行者就走下金台,亲自到佛这边来,歌扬赞叹佛的功德;(五)说明经过七天就证得了无生。所谓七天,是指此世界的七日,不是指西方的七日。此世界经过七天,在净土而言,只是一念须臾间。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下,至“现前受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即有其五:一、明身至十方;二、明一一历供诸佛;三、明修多三昧;四、明延时得忍;五、明一一佛边现蒙受记。



七、从“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到“现前授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方世界所得的利益。

有五分内容:(一)首先说明身体能够飞行到十方;(二)说明在一一国土游历供养诸佛;(三)说明在佛前修各种三昧;(四)指明经过一小劫而证得无生忍;(五)说明在每一尊佛那里都现前蒙佛授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中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中生的情况。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大势至,与诸菩萨,持金莲华,化作五百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见此事时,即自见身坐金莲华,坐已华合,随世尊后,即得往生七宝池中。一日一夜,莲华乃开。七日之中,乃得见佛。虽见佛身,于众相好,心不明了。于三七日后,乃了了见。闻众音声,皆演妙法。游历十方,供养诸佛。于诸佛前,闻甚深法。经三小劫,得百法明门,住欢喜地。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辈生想,名第十四观。】



上品下生者,在因位也相信因果、不诽谤大乘,唯一发无上道心,以这个功德回向愿生极乐国土。这等行者在临命终时,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以及诸多菩萨持着金莲花,化成了五百化佛来迎接他。五百化佛一时垂下手来赞叹说:“法子!你现在清净,发了无上菩提心,我来迎接你。”

当见到这个情景时,他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里。端坐以后,莲花闭合,跟随世尊,就往生到西方七宝池中。经过一日一夜,莲花才开放。在七天中才见到了佛。虽然见到了佛身,对于佛的众多相好,心里还不能很明了,在三个七天后才了了现见。当时闻到众多音声都在宣演妙法,由此能够周遍游历十方世界供养诸佛。在诸佛面前闻甚深法,经过三个小劫,得到百法明门,住于欢喜地。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下生。

以上总的上辈三品的观想,称为上辈生想,叫做第十四观。



次就上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在上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本位。有八段内容:



一、从“上品下生者”者,总举位名,即是大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从“上品下生者”一句,总的举出阶位的名称,这是指大乘下善的凡夫人。



二、从“亦信因果”下,至“无上道心”已来,正明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三:



二、从“亦信因果”到“无上道心”之间,这是阐明了第六门,所受持法行的差别,有三分内容:



一、明所信因果不定。或信不信,故名为亦。或可亦同前深信也。



(一)说到所信的因果不定,或者信或者不信,所以叫做“亦”。或者也可以是等同于上一品的深信。



又虽信不深,善心数退,恶法数起,此乃由不深信苦乐因果也。若深信生死苦者,罪业毕竟不重犯。若深信净土无为乐者,善心一发永无退失也。



又要知道,虽然也信因果,但是信得不深,善心就会数数退失,恶法也会数数兴起,这都是由于对苦乐因果没有得到深忍信的缘故。一般人所说信因果都是浅信,所以善常常会退,恶常常会起。真正有深忍信,他就不会第二次犯过了,同时对于善行是坚决不退失的。这要知道信上深浅的差距。

就本法而言,如果深信了生死苦,那罪障毕竟不会重犯;如果深信净土无为乐,那善心一发就永无退失。这说明此位和上位在信心的程度上有深浅的差别。但也有可能达到跟前面一样的深信,这里用的是“亦”字。



二、明信虽间断,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谤。若起疑谤者,纵使千佛绕身,无由可救也。



(二)说明信因果之心虽然有所间断,但是对于一切大乘不起疑虑毁谤。如果起了怀疑毁谤,纵然千佛围绕也没办法救度。

因此一定要杜绝诽谤大乘的罪业,尤其净业行者不能够诽谤禅、密两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三、明已上诸善,似亦无功。唯发一念厌苦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还入生死普度众生,故名无上道心也。此义第三福中已明竟。



(三)阐明了以上的亦信因果、不谤大乘,都是从消极方面说的,看起来好像没有积极方面的功行。唯一发一念厌患苦海、乐生诸佛境界、速满菩萨大悲愿行、回入生死普度众生的心,这称为无上道心或者菩提心。

这个含义在净业三福的第三福当中已经阐述过了,也就是对于菩提心的体相已经做了说明。

但要知道,上面讲的菩提心是一种特别结合在西方净土法门上的诠释。其实,是把出离心和菩提心两者都统合在一起了。发了厌苦的心,不再拘留在娑婆苦海,同时又发了乐生净土,入到诸佛境界的心。也就是一心要求生西方,而迅速地圆满菩萨的大悲愿行,之后回入生死界普度众生。这也就是发了要往生而得解脱成佛,从而普度无边众生的心,这是称合净土的菩提心的行法。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前正行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回向前面正行的功德,趣向于所求之处,也就是愿生极乐世界。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下,至“七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临终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九:



四、从“行者命欲终时”到“七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临终的时候圣众迎接,去时快慢的情况。有九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圣众持金华来应;三、明化佛同时授手;四、明圣众同声等赞;五、明行者罪灭,故云清净,述本所修,故云发无上道心;六、明行者虽睹灵仪,疑心恐不得往生,是故圣众同声告言,我来迎汝;七、明既蒙告及,即见自身已坐金华之上,笼笼而合;八、明随佛身后一念即生;九、明到彼在宝池中。



(一)说明在此生临终的短暂时刻;(二)说明到了临命终时,弥陀和圣众持着金莲花来应现;(三)说明当时有五百化佛一时授手;(四)说明圣众同声赞叹;(五)说明当时行者灭除了罪业,所以说清净,然后要称述行者因地所修,因此说发无上道心;(六)说明行者虽然睹见了西方三圣和诸菩萨的灵仪,但是有疑心恐怕不得往生,所以圣众同声说到:“我来迎汝!”这样打消他的疑虑;(七)说明已经得蒙圣众的宣告后,他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坐在金莲花上,莲花笼笼而合闭;(八)说明跟随佛后,一念间就到达极乐世界;(九)说明到了净土就生到宝池里。



五、从“一日一夜”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一日一夜”以下,说明第十门到极乐世界后,莲池花开时节的差别。这里指一日一夜花才开。



六、从“七日之中”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



六、从“七日之中”到“皆演妙法”之间,这说明第十一门中莲花开后所得利益的差别。也就是说七天当中见到佛,但是不明显,二十一天后才了了现见,而且听到了各种音声都在宣演妙法。



七、从“游历十方”下,至“住欢喜地”已来,正明他方得益,亦名后益也。



七、从“游历十方”到“住欢喜地”之间,这是说明在他世界所得的利益,也叫做后期的利益。也就是能够游历十方国土,供养诸佛,在诸佛前闻甚深的法门,经过三个小劫,得住欢喜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上品下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八句,具体解释了上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就行差别分三品,五门相续助三因。一日七日专精进,毕命乘台出六尘。庆哉难逢今得遇,永证无为法性身。



接着是对本观的总结赞叹:以上三品人都是指的上辈上行上根之人,求生净土远离了贪嗔。就他们行持的强弱差别分成三品,以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五门相续不断,每一门和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三种心相合。在一日乃至七日之中专一精进,到了命尽之时,就乘着宝台出离了娑婆的六尘。庆幸啊!难遭难遇的解脱机会今天已经得到,从此永远证得无为法性身。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上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说到了上辈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上辈往生一门的情形。



思考题



1、上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如何理解上品下生往生条件的“发无上道心”?这和一般的菩提心有何差别?临终圣众来迎的情行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五、就中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正明辩定其位;三者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四者正明辩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正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正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正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正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中辈三品竟。



这里中辈一门,跟前面就上辈观行善所做的分析是一样的。

第十五、在解释中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辨析,义理有十一门:

(一)总的说明佛咐嘱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的位次,说明他具有哪种修行;(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真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比丘,眷属围绕,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得离众苦。行者见已,心大欢喜,自见己身坐莲华台。长跪合掌,为佛作礼。未举头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莲华寻开。当华敷时,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是名中品上生者。】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中品上生的情况是指,如果有众生受持了五戒,或者持受了八关斋戒,修行诸戒,没有造五逆罪,没有众多的过患,以持戒的功德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比丘众眷属围绕在他前面,放金色光明照到这人身上,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出家能够远离众苦。行者见到后,心里非常欢喜,当时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台上,长跪合掌,给佛作礼。还没有抬头时,就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很快莲花开敷,当花开敷的时候,听到了众多音声都在赞叹四谛,应时就证得了阿罗汉道,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等功德,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上生。



次就中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八:



接着在中品上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八分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总明告命。二、从“中品上生者”者,正明辩定其位,即是小乘根性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总的告命阿难和韦提希护持本法。

二、“中品上生者”一句,这是辨定阶位,指的是小乘根性上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上品的小乘根性者。



三、从“若有众生”下,至“无众过患”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受法不同,即有其四:



三、从“若有众生”到“无众过患”之间,这说的是第五、第六门当中受持法门的差别。有四分细节:



一、明简机堪与不堪;二、明受持小乘斋戒等;三、明小戒力微,不消五逆之罪;四、明虽持小戒等,不得有犯,设有余愆,恒须改悔,必令清净。此即合上第二戒善之福也。



(一)简明根机堪能行持和不堪能的差别;(二)说明受持小乘斋戒等戒法;(三)说明小乘的戒力量较小,不能消除五逆重罪,因此说到不能造五逆罪;(四)说明虽然守持小乘戒等,不能有违犯。假使有一些过失,应当恒时改悔,务必使它清净。这一条相合上面三福当中的第二福:戒善之福。



然修戒时,或是终身,或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时等,此时亦不定。大意皆毕命为期,不得毁犯也。



然而修戒的时候,或者是终身,或者是一年、一月、一日、一夜、一个时辰等,这在时间上是没有决定的。总的来说,就是以毕命为期,不能毁犯。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已下,正明第八门中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四、从“以此善根回向”以下,这是说明第八门中把所修的善业回向于所求愿处,也就是往生极乐世界。



五、从“临命终时”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临命终时”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当中,到了命终之时,圣众前来迎接的差别相以及往生时间的长短。这个有六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比丘众来,无有菩萨,由是小乘根性,还感小根之众也;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佛为说法,又赞出家离多众苦,种种俗缘,家业王官,长征远防等,今既出家,仰于四辈,万事不忧,迥然自在,去住无障,为此得修道业,是故赞云离众苦也。五、明行者既见闻已,不胜欣喜,即自见身已坐华台,低头礼佛;六、明行者低头在此,举头已在彼国也。



这六分细节是:(一)首先指的是寿命将尽的很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感得弥陀和比丘众前来,没有菩萨,这也是果随因感的缘故,由于行者是小乘根性,以其心还感得小乘的圣众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佛为他讲法,又赞叹出家能远离众多苦患,各种的世俗因缘,家庭事业的牵累、国王长官等的牵制,或者需要在外长时征战、奔逐,或者要到远方去防卫等等,现在已经出了家,仰仗四众弟子的供养、支持,无忧无虑,超然自在,无论去哪里、住哪里都无障碍,也因此能够一心地修持道业,所以赞叹说远离诸苦;(五)说明行者见闻净土的圣众,得到佛放光加被、又说法安慰以后,心里禁不住欣喜、踊跃。当时就见到自己的身体坐在莲花台上,当即就低头顶礼佛足;(六)行者低头还在此方,等到一举头已经生到了彼佛国土。



六、从“莲华寻开”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莲花寻开”一句,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彼国莲池后,花开时间早晚的差别。这里说到很快花就开了。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八解脱”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宝华寻发,此由戒行精强故也;二、明法音同赞四谛之德;三、明一得闻说四谛,即获罗汉之果。言罗汉者,此云无生,亦云无著。因亡故无生,果丧故无著。言三明者,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也。言八解脱者,内有色外观色,一解脱。内无色外观色,二解脱。不净相,三解脱。四空,及灭尽,总成八也。



七、从“当花敷时”到“八解脱”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内容:(一)说明宝花很快打开,这是由于行者因地戒行精严、强猛的缘故。由于因上来得很急、很强,所以果上很快就开放;因上来得很缓、很弱,那果位花也开得迟,这都是因果相应的道理;(二)讲明当时花一开,国土里的法音在同声赞叹四谛的功德,这也是应他过去世修持小乘熏习四谛法很熟习的缘故;(三)说明他一听说四谛法,当即就证得了阿罗汉果。“罗汉”,此方翻为无生或无著。因的烦恼和业消灭的缘故,叫做无生;果的五取蕴消尽的缘故,叫无著。“三明”指的是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八解脱”[1]指的是内有色外观色解脱等等。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八句不同,广解中品上生竟。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上来宣说了八句,总的讲明了中品上生的情况。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戒香熏修,如此行者命欲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眷属,放金色光,持七宝莲华,至行者前。行者自闻空中有声,赞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故,我来迎汝。行者自见坐莲华上,莲华即合,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宝池中。经于七日,莲华乃敷。华既敷已,开目合掌,赞叹世尊。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已,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中生是指,如果有众生在一昼夜里持八关斋戒,或者一昼夜里持沙弥戒,或者一昼夜里持具足戒,不缺坏威仪,以这一昼夜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由于戒香熏修的缘故,作为这样的行者,在他寿命快要终尽的时候,就见到阿弥陀佛和眷属众放着金色光明,持着七宝莲花来到行者面前。

行者自己听到空中有声音赞叹说:“善男子,像你这样的善人,随顺三世诸佛教法的缘故,我来迎接你。”行者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莲花当即合闭,顿时就生到了西方极世界,在七宝池当中。经过七天莲花才开放。莲花开放后,行者眼目开明,双手合掌赞叹世尊。闻到说法,心生欢喜得到了初果。经过半劫后,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中生。



次就中品中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中生位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中生者”者,总举行名,辩定其位,即是小乘下善凡夫人也。



一、“中品中生者”一句,总的举出行者的名目,是辨定行者所处的阶位,指的是小乘下善的凡夫人,或者说下品的小乘根性。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威仪无缺”已来,正明第五、六、七门中,简机时分受法等不同,即有其三:一、明受持八斋戒;二、明受持沙弥戒;三、明受持具足戒。此三品戒,皆同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轻罪,如犯极重之过,三业威仪,不令有失也。此即合上第二福。应知。



二、从“若有众生”到“威仪无缺”之间,这是阐明第五、第六、第七三门当中简别根机堪与不堪、修持时间的差别以及所受持的行法等的差别。

有三种情况:(一)受持八关斋戒;(二)受持沙弥戒;(三)受持具足戒。这三品戒同样都是持受一日一夜清净无犯,乃至对于轻罪也如同犯重罪的过失那样,严密地守护,身口意三业的威仪不让它有过失。这是配上面的第二福,具足众戒、不犯威仪。



三、从“以此功德”已下,正明回所修业向所求处。



三、从“以此功德”之下,这是说明回向所修的善业趣向于所希求之处,也就是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四、从“戒香熏修”下,至“在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行者终时,圣来迎接,去时迟疾,即有其八:



四、从“戒香熏修”到“在宝池中”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行者临命终时,圣众前来迎接,去时时间迟速差别的内容。有八分细节:



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弥陀与诸比丘众来;三、明佛放金光照行者身;四、明比丘持华来现;五、明行者自见闻空声等赞;六、明佛赞言:汝深信佛语,随顺无疑,故来迎汝;七、明既蒙佛赞,即见自坐华座,坐已华合;八、明华既合已,即入西方宝池之内。



(一)首先说明处在寿命将尽的极短时间里;(二)说明当时弥陀和比丘众前来迎接;(三)说明佛放金光,照着行者的身体;(四)说明比丘持着花现在面前;(五)说明行者自己见闻空中有声音等在作赞叹;(六)说明佛赞叹说:由于你深信佛语,能随顺圣言,心无疑虑,所以我来迎你;(七)说明已经得蒙佛赞叹后,就见到自己坐在莲花上,然后莲花闭合;(八)说明莲花闭合以后,就入了西方宝池之内。



五、从“经于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时节不同。



五、从“经于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后,花开时间的早晚。这里是经过七天花就开了。



六、从“华既敷已”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华开见佛;二、明合掌赞佛;三、明闻法得于初果;四、明经半劫已,方成罗汉。



六、从“花即敷已”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四分内容:(一)花开即见佛;(二)当时合掌赞叹佛的功德;(三)闻佛说法得证初果;(四)经过半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中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有七句不同,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中生的情况。



【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大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经七日已,遇观世音及大势至,闻法欢喜,得须陀洹。过一小劫,成阿罗汉。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辈生想,名第十五观。】



中品下生是指,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行持世间的仁慈善心。这个人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幸遇了善知识,给他详细讲解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快乐之事,又说到法藏比丘四十八愿的情形。他听到了西方净土法门后,不久就命终,当时就像壮士屈伸手臂的片刻时间里就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往生以后经过七天,遇到观音、势至菩萨给他说法,他一听法非常欢喜,得证了初果,过了一个小劫成就阿罗汉果。这种情况叫做中品下生。

以上总的三种情况叫做中辈生想,称为第十五观。



次就中品下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七:



接着在中品下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总结。有七段内容:



一、“从中品下生者”者,正明总举行名,辨定其位,即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



一、“中品下生者”一句,总的说明行者的名字,辨定了他所处的地位,指的是世善具上等福德的凡夫。



二、从“若有善男子”下,至“行世仁慈”已来,正明第五、第六门中简机受法不同,即有其四:一、明简机;二、明孝养父母,奉顺六亲,即合上初福第一第二句;三、明此人性调柔善,不简自他,见物遭苦,起于慈敬;四、正明此品之人,不曾见闻佛法,亦不解希求,但自行孝养也。应知。



二、从“若有善男子”到“行世仁慈”之间,这是说明第五、第六门当中,简别堪与不堪的根机差别,以及所受持的法门的差别。

有四分内容:(一)简别根机是善男善女;(二)说明这等人在世的时候孝养父母,敬奉随顺六亲。这就合到了上面初福当中的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两句;(三)说明此人性情调柔贤善,不管是对自方、他方的人,只要见到别人受苦,他都会起仁慈的心;(四)说明这种品类的人,一生当中从没有见闻过佛法,也不了解要在佛道上希求,只是以他的善根,自己行持孝养的善行。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下,至“四十八愿”已来,正明第八门中临终遇逢佛法时节分齐。



三、从“此人命欲终时”到“四十八愿”之间,这是说明第八门当中临命终时遇到佛法时节差别。这是指此前都没闻到佛法,只是临终极短时间里遇到了善知识给他讲说。



四、从“闻此事已”下,至“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第九门中得生之益,去时迟疾也。



四、从“闻此事已”到“极乐世界”之间,这是说明第九门中得到往生的利益,以及去时的时间快慢。这是说到当时一闻到了西方的法,很快就命终往生了。去时的快慢,只有大力士屈伸手臂的片刻工夫,就已经生入了西方。



五、从“经七日已”者,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不开为异。



五、“经七日已”一句,是说明第十门中到了莲池,花开不开放的情况。



六、从“遇观世音”下,至“成罗汉”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不同,即有其三:一、明七日已后,得遇观音大势;二、明既逢二圣,得闻妙法,证于初果;三、明经一小劫已后,始成罗汉也。



六、从“遇观世音”到“成罗汉”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中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有三分细节:(一)说明到了七天以后,就遇到了观音、势至二菩萨;(二)说明既然遇到了两位大圣,听闻了妙法,由此就证了初果;(三)说明经过一个小劫才成就阿罗汉果。



七、从“是名“已下,总结。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解中品下生竟。



七、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虽然说到了七句,总的具体解释了中品下生的情况。



赞云:中辈中行中根人,一日斋戒处金莲。孝养父母教回向,为说西方快乐因。佛与声闻众来取,直到弥陀华座边。百宝华笼经七日,三品莲开证小真。



中辈中行中根人,有的是受持了一日斋戒,临终时就处在金莲花中。又有在世孝养父母,到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教导他回向,给他讲说西方快乐的事实以及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时佛和声闻众前来迎接,直接就生到了弥陀花座边上。在百宝花笼里经过七天莲花开敷,证得阿罗汉果。



上来虽有三位不同,总解中辈一门之义竟。



以上虽然有上中下三位的差别,总的解释了中辈一门的含义。



△十六、就下辈观善恶二行,文前料简,即为十一门: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辨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明受苦乐二法不同;七者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向所求处;九者明临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总料简下辈三位竟。



这一整段与上、中辈所开示十一门基本相同。只有在第六门加了“受苦乐二法”,也就是相对于下辈,区分为受苦、受乐二法不同。这是因为下辈纯是造恶之人,所以在他没遇法以前都是在受持苦法。之后遇到善知识劝导,在临终的时候受持乐法,有这样的不同。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赞大乘十二部经首题名字。以闻如是诸经名故,除却千劫极重恶业。智者复教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下品上生是指,有众生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业,虽然他没有诽谤方等经典,但这样的愚人造恶很多,无有惭愧。到了他快要命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说大乘十二部经的首题名字。因为他闻到了这些经名的缘故,除掉了千劫的极重恶业。智者又教他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称佛名的缘故,除五十亿劫生死之罪。



【尔时彼佛,即遣化佛,化观世音,化大势至,至行者前,赞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作是语已,行者即见化佛光明,遍满其室。见已欢喜,即便命终,乘宝莲华,随化佛后,生宝池中。】



当时阿弥陀佛遣派化佛、化观音、化势至来到行者前,赞叹说:“善男子,以你称念佛名的缘故,消除了累劫重罪,我来迎接你。”这样说了以后,行者就见到化佛的光明遍满了整个屋子。他见到后很欢喜,当即命终,乘着宝莲花,跟随化佛之后,生在莲池当中。



【经七七日,莲华乃敷。当华敷时,大悲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住其人前,为说甚深十二部经。闻已信解,发无上道心。经十小劫,具百法明门,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经过了七个七天,莲花才开敷。当花开的时候,大悲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放大光明,立在这个人前面,给他演说甚深的十二部经。他闻后就能信解,发了无上道心。经过十小劫具足百法明门,得入初地,这叫做下品上生者。

在高丽本当中,后面还有一句:



【得闻佛名,法名及闻僧名,闻三宝名,即得往生。】



这是由于他听到了佛名、法名和僧名,闻到三宝名的缘故,就得以往生。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九:



在下品上生位当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因行果德,最后结成。有九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是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吩咐之意。



二、从“下品上生者”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也。



二、“下品上生者”一句,是辨定行者所处的地位,指的是造十恶轻罪的凡夫人。



三、从“或有众生”下,至“无有惭愧”已来,正明第五门中简机,举出一生已来造恶轻重之相。即有其五:



三、从“或有众生”到“无有惭愧”之间,这是说明第五门当中简出机宜,指出一生当中造恶轻重的情形。这里有五段细节:



一、明总举造恶之机;二、明造作众恶;三、明虽作众罪,于诸大乘不生诽谤;四、明重牒造恶之人,非智者之类也;五、明此等愚人,虽造众罪,总不生愧心。



(一)总的说明这是一类造恶的根机;(二)说明他在生时造了很多的恶法;(三)说明虽然他造众罪,但是对于大乘经不生诽谤;(四)再次指出这类造恶者不属于智者而是愚人;(五)是说这等愚人虽然造了重罪,总不生惭愧心。



四、从“命欲终时”下,至“生死之罪”已来,正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闻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识;三、明善人为赞众经;四、明以闻经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转教称念弥陀之号;六、明以称弥陀名故,除罪五百万劫。(经中说的是“五十亿劫”。古文中的“亿”有时指十万,有时指万万,也许这里是指十万。)



四、从“命欲终时”到“生死之罪”之间,这是说明造恶人等临终遇善知识闻法的情形。

有六段细节:(一)说明在即将命终的很短的时间里;(二)说明这时忽然遇到了教导往生的善知识;(三)此善知识为他赞说了十二部经的经题;(四)是说以闻诸经名字的功用力量,消除了千劫罪业;(五)说明智者进一步教他称念弥陀名号;(六)是说以他称念弥陀名号的缘故,除罪五百万劫。



问曰:何故闻十二部经名,但除罪千劫,称佛一声,即除罪五百万劫者,何意也?



问:为什么闻十二部经名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能除罪五百万劫?这有什么道理?换言之,为何称佛一声的灭罪力超过了闻受经名呢?



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来逼。善人虽说多经,餐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轻。又佛名是一,即能摄散以住心。复教令正念称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回答:因为当时造罪的人业障很重,加上有很大的死苦逼恼身心。善人虽然说了很多经,但是他当时听受的心非常轻浮散乱。由于他的心散乱的缘故,除罪的力量就稍微弱一些。而佛名只是一句话,它就很方便摄住散心而让心安住。而且又教他以正念称名,由于当时他心很重的缘故,就能除罪多劫。



五、从“尔时彼佛”下,至“生宝池中”已来,正明第九门中终时,化众来迎,去时迟疾,即有其六:



五、从“尔时彼佛”到“生宝池中”之间,是说明第九门当中临终的时候,化现的圣众前来迎接,往生时间快慢的情况。有六段细节:



一、明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二、明化众既已身现,即同赞行人。三、明所闻化赞,但述称佛之功,我来迎汝,不论闻经之事。然望佛愿意者,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如此经及诸部中,处处广叹,劝令称名,将为要益也。应知。四、明既蒙化众告及,即见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报命寻终。六、明乘华从佛生宝池中。



(一)首先说到行者正称名的时候,阿弥陀佛当即派遣化佛、化观音、化势至,应声就现在眼前,所谓随呼随应,不隔刹那;(二)说明化现的西方三圣已经现身以后,就同声地赞叹行人;(三)说明所听到化身的赞叹,只说到了以称念佛名的功德力,我来迎接你,没有说到闻经的事。就佛本愿的意思来说,唯一是想劝导行者正念称名,这样就能很快得到往生,不同于杂散的业行。像这部经以及其他诸部净土经法当中,处处广为赞叹,劝令众生直接称念名号,会得到切要的利益,要知道这个要点。

换言之,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这是因为它能够切中要害。尤其在临终的时候,杂散之业会分散力量,而称名极其简要,一念即起,当时心力容易投注在上面,使得心力很强,与佛愿相应就速得往生。所以持名念佛乃方便之极,简易之极,就是这个道理。到了紧急关头,要用一个极其方便,而且能够提起心力的办法,那么称名是极其切要的。到了那个关头,用其他杂散的业来不及,用称名的话,就像一个孩子呼求母亲,立即就能感召。

(四)说明当时在化现的三圣告知以后,就见到了化佛的光明充满了房屋;(五)行者已经得蒙了佛光照触,不久就舍报命终;(六)命终以后,乘着莲花跟随佛,生在宝池当中。



六、从“经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门中到彼华开迟疾不同。



六、从“经七七日”以下,这是说明第十门当中到了莲池以后,花开时间的早晚差别,这种行者是经过七七、四十九日才花开。



七、从“当华敷时”下,至“得入初地”已来,正明第十一门中华开已后得益有异,即有其五:



七、从“当花敷时”到“得入初地”之间,这是说明第十一门当中花开以后得利益的差别。有五段细节:



一、明观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宝华之侧;三、明为说前生所闻之教;四、明行者闻已,领解发心;五、明远经多劫,证临百法之位也。



(一)当莲花开敷后,大悲观音和势至菩萨放大光明;(二)是说二菩萨现身降临在行者的宝花旁边;(三)是给他宣说前世所听闻到的甚深十二部经;(四)说明行者听后,当即领解,发无上道心;(五)说明经历了十小劫,证得了百法之位,也就是得入初地。



八、从“是名”已下,总结。



八、从“是名”以下是总结句。



九、从“得闻佛名”已下,重举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独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



九、从“得闻佛名”以下,是再次举出行者所得的利益,不但念佛得以往生,而且念法、念僧也能生入净土。



上来虽有九句不同,广解下品上生竟。



上来虽然有九句不同,具体解释了下品上生的情形。



思考题



1、中品上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2、中品中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圣众来迎的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3、中品下生往生的正因是什么?临终往生情形如何?生到净土、花开以后所得利益如何?

4、下品上生者是什么样的根机?为什么在他临终闻十二部经名时,只除罪千劫,而称佛一声就除罪五百万劫?

5、净土经中,佛广赞称名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修行净土有何启发?



--------------------------------------------------------------------------------

[1] 八解脱: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观净色故名净解脱。于定中除不净相,唯观八色等光明清净光洁妙宝之色也。观净色而不生贪,足显观之转胜,证得此性解脱于身中,故名身作证,具足圆满,而得住于此定,故名具足住,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也,所异者上二项为可憎之不净色,此为可爱之净色,故是净观也。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此方者依四无色定而起,各于所得之定,观苦空无常无我,生厌心而弃舍之,故名解脱。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是亦依第四禅弃舍前之非非想即一切之所缘,故名解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