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静瑜老师: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

所以女德,学女德就是《弟子规》里的两句话,「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一堆知识,说得天花乱坠,自己没有力行,真的,别人能看到那种浮华的气象,你没有德行在里头撑著,当然外表是个空架子。另外你「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都错了还不知道,还是坚持往下走。我学女德之后,碰见好几个老师,都跟我说我们要教女德,后来我都把这两句话送给他们,我们说从力行开始。

  第六点,我自己总结的,就是不要因为和先生闹别扭伤及公婆。这是很多媳妇容易犯的,跟先生一闹别扭,就把对婆婆的不满都会说出来,不管不顾,结果导致家庭的和谐就破坏了。要控制住自己,怎么控制?你成天拿女德薰,等境界现前的时候就好控制了。我深有体会,三天不听圣人言,你就面目全非;我们现在是不用等三天,三个小时不听都容易出问题,所以要多听、多学。还有,也会碰到一些家庭里的状况,我自己碰见过,就是要懂得智慧的去调和先生跟公婆的矛盾,不能在这里你再火上浇油,你要懂得和稀泥。譬如说有两个例子,有一次是我们跟公公的,我公公当时还跟我们住在一起,我在外地出差,然后我就希望找我先生,他的手机关机了,我就给我公公打电话。我公公住在一楼,我先生在二楼,我就跟我公公说,爸爸,你让那个,我先生叫晓达,你让晓达给我回个电话。我公公可能喊了两嗓子,他没有应声,我公公因为他腿脚不是很好,他也没上楼,就给我回电话说他没回家,我说那就算了。这件事情我回来之后就跟我先生说,你那天晚上不是告诉我回家,怎么爸爸说你没回家?我先生当时就说,这个老爷子,我明明回家了。因为那是个很重要的事,一个领导要找他,找到我了,找不著他。我说你谁都别怪,怪你自己,《弟子规》里可教我们了,你回家要先跟父母打声招呼,出门也要先跟父母打招呼。我先生就说《弟子规》这么说的吗?我说对啊,这么说的,你不打招呼,老人家那么大年纪,哪知道你回来了,咱家房子这么大,他当然不晓得。我先生就没动静了。但是我发现他从第二天起,他从来没有过,第一次出门到他爸那屋,「爸,我走了」,他爸还很惊讶,「哦,你走了」。然后后来他回来的时候也会看看,他爸爸要是睡著了他就不吱声,爸爸没睡,他就说爸爸我回来了。《弟子规》所以是家里必不可少的家规。我们家里四要素,家道、家规、家学,有这三样才能成就你的家业。家道就是五伦五常、伦理道德,家规就守住一部《弟子规》。我们家是这样的,出现任何问题都拿《弟子规》里的条条框框来检验,不符合的一律向这个靠拢。

  后来还有一次是我先生跟他的妈妈,因为一些意见不合,先生也很生气,婆婆也很生气,我不在场不知道。先生一气之下就带著气出差了,那我婆婆呢,他一走我婆婆就给我打电话,就数落他。因为我学女德了,知道,刚好听完钟老师《女论语》的光盘就用上了。我就马上说:妈,这个不怪他,怪儿媳妇没教好。我婆婆一听就乐了,她就笑,她说你怎么没教好?我说这不是,他也算我一个儿子,三个儿子没给教好。我说您甭跟他一样见识,我来说,您大人有大量,您是很有气度的老人家。给她抬上去,她就不吱声了,她说那你说说吧。后来我还不敢直接给我先生打电话说,他在气头上,我就开始编短信。所以手机很好,因为短信你要是话语不周详你可以改,直到改得比较完善你再发出去。我就在那措辞,编来编去我就很隐讳的拿著《弟子规》里的话,「父母命,行勿懒」。最后又说老人年纪都大了,就像小孩要哄著来,老人还能活几年,他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我们要包容她,要爱她,要让老人心情好,她别一生气了再得脑血栓什么的。反正就是凑合了一些这样的词,然后我又把我先生赞叹了一下,我说您做这么大的企业,宰相肚里能撑船,对不对?对妈妈肯定是很好,企业才会做得这么好。结果后来他也没有回短信,但是过两天他出完差了,要回家的那一天他就给我打电话,故意的,他说我出差完了要回去,今天下午四点钟到,你看我是先回咱家,还是先去看看我父母?从来没问过我。我说当然要看你父母了,因为你妈很想你,你爸更惦记你。我说你别空手去,你让司机去买点水果,他们爱吃的,什么香蕉、香瓜过去,然后你也别说是买的,说人家客户送的,顺便给他们,要不他们又心疼花钱。我先生就这么带著水果去了,去了也没说什么,在那吃的饭,吃完饭之后我先生就回来了。回来之后我婆婆就给我通风报信,老太太特别高兴,在电话那头很激动的说,他刚一回来就来看我们来了,他实际是认错。我说对。我婆婆就说,虽然他没说,我知道,这个孩子不错,很孝顺。我说对。所以,这个对於我们做媳妇的累不累、麻不麻烦、困不困难?举手之劳,一点都不麻烦。你得到的是什么?丈夫他也有个台阶下了,婆婆也挺高兴,至少她不会心神不安,身心生病。我婆婆身体很好。

  我以前对婆婆真的是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为我可能做了,但是我心没到;就是丈夫让我做,或者是我认为该这么做,觉得不做会丢面子,我会做,但是心里没有百分之百认可,总会想你对我不怎么样,你看我对你怎么怎么样,大错特错!我从学传统文化、学女德,最大的一个感慨是什么?不管别人怎么样,哪怕她已经十分不像婆婆的样子,十分不像丈夫的样子,你要做好太太,你要做好媳妇,你就把你的道守好,总有一天外面的境界全部都会转化;没有转化,肯定是你自己做得不到位,真的是这样。我昨天说特别感恩我父母,我也特别感恩我先生,真的是很感恩。我这次来香港,酒店他把他的卡都刷好,我今天一结账,以为会很麻烦,早早就下来结账,前台说只要你签字就好了,你先生全部都给你结算完了。我当时其实心里那种,就觉得我很幸福,为什么?他支持你来听经,给你把费用都弄好,什么都不用你操心,你说你不是很幸福吗,你还要求什么?但是幸福是不是坐著就等来的?不是的,你要靠自己辛勤去付出,而且这种付出就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求。一求心里就苦了,你求丈夫对你得怎么好,求婆婆得怎么回报你,你只要一求,你心里就苦;你没有求,你心里就不苦,给不给都好,回不回报都好。我记得去年我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是他发自内心说的,因为我跟他结婚这十几年,一路,从原先的心没到,但是也照顾他父母,到现在心意也到了,用心的去照料他父母。他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不管出现什么事情,就冲著你对我父母、对我两个儿子、对这个家,我一辈子都会永远把你放在我心里,我会真心的去回报你。我说其实我不求回报,他说那是你的事情。所以你说你埋怨丈夫有外心,丈夫有外遇、有婚外情,对你不够周到、不够体贴,咱都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你对丈夫用心用到了,对他的父母更要用心;对父母你没用心用到的话,对丈夫那是假的,他父母你都不感恩,你对丈夫不就是为了一个情吗?

  你看这个曲从,我为什么今天讲得比较多?因为「曲从篇」很短、很小,它就几句话,你看它第二句话就说,「物有以恩自离者,亦有以义自破者」。什么意思?夫妻两人感情不好了,不再恩爱了,你离婚了,这只是一方面,还有很多是因为义,道义的义,义破坏了,你俩分开了。什么意思?你夫妻两人感情还很好,但是婆婆极其不满意这个媳妇,媳妇就是容不下婆婆,最后两人分手了。有没有?真有。我也是这次邯郸论坛那个主持人给我打出来那个案例,我就问她,你有这样的案例吗?她说有,她说就是婆婆死活不认可这个媳妇,媳妇也是容不下婆婆,两人才结婚两年,最后就分手了、离婚了,好在没有孩子。所以在《太上感应篇》里有很多这样的话,什么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你受到婆婆对你这种恩,有没有感?你是不是念怨不休?这是大恶。还有什么?男的,做先生的,「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女的,做妻子的,「失礼於舅姑」,对公公婆婆完全失去了礼教、礼数,这一切都叫「知过不改,知善不为」。

  所以我们这三个根很重要,《弟子规》是最基础的,最扎根的是《太上感应篇》,把因果好好的扎下去。你就想想,你对婆婆不好,对公公有意见,丈夫会对你发自真心的好吗?他如果还对你好,那真是假的,你要好好想想,是贪恋你的美貌还是你的情色?绝对不是你这个人,你一旦失去了,他会移情别爱。你对婆婆不好,你想想你要有儿子,将来你的媳妇会不会对你好?你对婆婆不好,你的儿子会不会对你好?他跟你婆婆是有血缘关系的,那是他奶奶。我就想一个女人,她要么有儿子,要么有女儿,我就在想,因为我是两个儿子,我现在知道因果,特别明白我得种好因,我将来两个媳妇,更吓人,如果不好的话,你想想我这个罪就有得受了,一个老太太,孤苦伶仃,还要受媳妇的白眼,一想想都很恐怖。那我就想,我如果是女儿的话,我对婆婆不好,婆婆就不可能对我好,女儿嫁到人家是不是也是有婆婆的,她也要做人家媳妇,那个婆婆会对你的女儿好吗?你颠过来倒过去这么一想,其实对婆婆好就是对自己好,想通了这一点,你就会心甘情愿的去孝敬婆婆、去恭敬婆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在学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体会到很多自身的这种体验,譬如说你有鼻炎,我以前有鼻炎,以前有鼻炎就认为是不是感冒没及时治?我还去打过封闭,是不是什么东西过敏,需要调整一下?都不是。跟父母没有沟通,这个鼻子,你跟父母好好的、认真的沟通好,跟公公婆婆好好的沟通好,鼻炎不治而愈,这是我亲身体会。后来我听彭鑫博士的光盘我也恍然大悟,英雄所见略同,是这样子的。他也有鼻炎的问题,也是跟父母沟通就好了。第二个,如果是老人有心脏病,你要想想是不是做儿女的没有用心的去关爱老人,老人的心出问题了。这些我后来在接触有一个王凤仪老先生的传人,也是姓王,王老师,一个长者,六十多岁,他就跟我讲,老人身上的很多病其实都来源於儿女。我当时就请教他,我说那老人要是腿脚不好是什么原因?就是做父母的对儿女有怨气。譬如说儿女做得不是很好,做父母的,老人他又不忍心说出来,有的时候就忍著,忍到一定程度,下肢就出问题了;下面的东西,该支配支配不灵了。所以这个气他说不能忍著,你忍而不化,就是你把气忍住,但是你没化解开,它就成病了。所以老人最重要的,他当时跟我讲不是你给他吃多好、穿多好、住多好,你一定要体会老人那个心,你多听,多琢磨他需要什么。譬如说我公公他就是不贪钱、不贪财,对好吃好喝没有爱好,他就是希望你跟他唠嗑;其实也没什么可唠的,他有的时候就希望你只要坐那就行,你静静的坐在那里。我有的时候就跟公公,我就坐在那,他也坐著,然后他就想起来跟我说一句,我就搭一句,有时候我想起来跟他说一句,他也搭一句,话不多,但是他那个表情就特别安详、安和。

  去年有一次,我公公不小心走道把腿摔了,也是因为那次摔腿,他就离开我们单独跟保姆住,因为不方便。他躺在病床上就一直在埋怨自己,「你说我怎么就那么不小心,把腿给摔了,害得大家都得过来照料我。」我就开玩笑说:爸,摔得好,你想想,你这才八十来岁摔,你要九十来岁摔,那你说比这要痛苦吧?我爸听了就愣了,说我还能活到九十多?我说能,没有问题,提前摔了,挺好。我说另外一个你看看,你摔完了头脑还很清醒,也没有昏迷出现别的症状,就是腿这块这个骨头,摔坏一个腿骨,我们给做一下小手术就没有问题了。反正就想办法劝他,我大概在那劝了他一天,老头就想明白了,后来他姑娘去看他,他还说静瑜说了,现在摔好,万一我九十多岁摔就比这厉害。然后我二姑姐就说你这么说了?我说是啊,要不他就自己总是在那抱怨,我就开玩笑,我说你能活一百多岁,早摔早点把这个灾给它免掉了就好。我说你这小手术,不用担心,没有问题。其实手术很大,最终是我签字的,因为他儿子出差,他姑娘不敢签字,虽然我二姑姐比我大十来岁,心里没底。我说不动手术肯定不行,就给签了,我说没事,佛菩萨保佑,一直在念佛,没有问题。所以老人身上要有什么不舒适、不健康的地方,我们要反省我们自己,做儿女的孝道没尽到;你儿女孝顺,父母他就健康,他不劳烦儿女,他身心都特别愉悦、特别愉快、特别舒畅,他怎么会有病?没病没灾。所以不要抱怨老人怎么又有这个病,又那样不好了,你还是想想自己哪块做得不好,不该老人的事。

  做婆婆的如果面对很无理的媳妇怎么办?题外话顺便说一句,因为我妈妈是婆婆,我有两个弟弟。现在不仅是我们这一代,可能我们上一代再上一代,毕竟传统文化已经缺失一百多年,没有人去教,她不懂得这些是很正常的。有时候,头几年妈妈就会很生气,譬如说她自己在厨房做饭,儿媳妇就不会进去帮忙,那我妈就会把我跟她的儿媳妇比,说你看你都会下厨房做饭,我是一嫁到这老张家就要做饭,厨房饭都是我来做,尤其是年夜饭,从来都是我做,八菜一汤。我妈妈就生气,说你看我女儿出去都给人家做,我进来的她都不做,没找好。后来我就劝我妈,我说妈,说明你培养得好,这个没培养好,你就担负起培养的责任,你大度一些,不跟她计较,她小孩子,你是大人、你是长辈。我说你怨也改变不了现实,你心里还憋气,你还生气、还上火。她有一年真的生气上火,给我打电话,病了大概一个多月,感冒不好,咳嗽,我就很著急,我就劝她。

  后来去年接触传统文化之后,我就给我妈看这些光盘,这教育特别重要,家里也是不能缺少这教育,我妈看完之后就明白了,不要求别人,要求自己。我妈只要是出国玩,出国旅游,一定不管儿媳妇好不好,一样礼物,你做得不好也是一样。我弟妹家的父母,我有一个弟妹她爸爸生病,第一次心脏手术,我妈给拿了些钱表示一下心意,隔一段时间又需要二次心脏搭桥手术,我妈就问我,说他又病了,我要不要拿?我说拿呀,你没钱我给你寄一些。我说因为她家很困难,不是那种很富裕的家庭,我说要拿。然后我弟妹她哥哥家庭条件也一般,生了孩子,我妈就说,问我要不要把咱们家孩子穿剩下的衣服都送给他,免得他买,我说要啊,另外别就送旧的,买几件新的。我给我儿子买吃的都带著一大堆,大概我们家族里十来个,我都给买,一样都给一点。像月饼,提前我在单位那天就订了二十盒,人家说你怎么订这么多?我说我爸我妈要中秋节之前回丹东,我舅,还有我弟妹家里都需要送,我妈就要回去负责送月饼,我给订好。慢慢慢慢关系就转化了,怎么看出来转化呢?这个夏天我弟妹到我们家,主动下厨房干活,拖地。我妈就跟我悄悄说:静瑜,她怎么变了?她以前不这样。我说妈,因为你变了,我们都变了,她当然变了,不用去说,说没有用。我妈说嗯。我说妈你就一味的对她好,比她妈还对她好,你看她变不变。我妈说哦,明白了。所以我妈每次要是从大连回丹东,都会买很多吃的喝的给他们孩子,给媳妇。然后那天我妈就跟我说,静瑜,你说这个传统文化它真是挺有魅力的,它怎么就能够把这个家,把这个关系就都转化了呢?我说其实传统文化它就是讲我们心里本有的这些东西,本来做人就应该这样,我们没有按照本来的做,你就苦恼、就痛苦,你回到本来的那个位置上你就高兴。

  而且我说妈,你要想都处好关系,师父讲经讲了,第一个就是布施,说白了就是买东西、请客送礼,多做这些。因为我自己深有体验,我爸爸妈妈为什么特别听我的,让他们看什么盘他们就看什么盘?一般看完这个盘说:静瑜,《太上感应篇》我们学完了,下一张盘看什么?我说要不看看《地藏经》?下个月阴历七月。我妈说好。那从头看?对,从头看。因为我就是从去年学传统文化,我妈当时做过统计,回去就力行,当时我妈在丹东,我在大连,我妈说你大概这半年多,给家里捎东西的次数不下五、六十次。我就应该说隔三差五都不到,譬如说到北京,看见蛋糕,就是稻香村的蛋糕,我妈很爱吃,其实不贵,一盒也就七十块钱,我就买两大盒,给我妈拿一盒,我说那一盒就给我弟妹她们吃,愿意吃就吃。有的时候可能我先生不能穿的裤子、衣服,品牌的,也不舍得扔,我就拿出来我爸能穿,我就跟我妈说你别嫌弃,我爸要不能穿就给我弟弟穿。都是这种小东西,其实也不值钱,反正就是人家送我一罐茶叶我也给捎回去。然后我妈每次都记录,记录统计下来之后她就特别感动,为此自己还写了一封信给我。我说妈,我原先做得太少,其实这就是在补偿以前没做到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爸原先是局级干部,刚一退休的时候很失落,第一个失落就是没有车、没有司机。所以我是在前年,我说爸你别上火,你买个车,我领你去看,缺多少钱我都拿,我垫了一大部分钱。我爸开车,我就跟我妈说,妈你看多幸福,局级领导给你做司机,你们俩就得安乐的享受这个晚年,我妈也很高兴。我爸在退休之前还有一个愿望没实现,就是人家本来答应他,退休之前安排他出国旅游一趟,出远门,好像是去欧洲,结果因为他快退了,这个名额就给别人了,就没有。我爸刚退休那阵一直很郁闷,那阵身体也不是很好,我当时就许诺我爸,我说爸,不用公家的钱出国玩最好,少造业,这是老天让你积福。我说以后你每年出去一次,全是女儿拿钱,你都不用管。所以我爸退休第一年,我是给我父母拿钱去欧洲。后来我就跟他俩设计,我说你俩现在年轻,才六十来岁,先走远的地方,将来老了再走近的,他俩说可以,所以今年他俩又去的美国。然后他俩就每次都照很多照片,回来我说你们俩自己可以欣赏这些照片;他老了,当个欣赏。另外我还要很认真的去看这个照片,要听他们讲,一般这个工作得持续一个星期,他那个热乎劲才能下来。其实美国我也去过,但是还要听,这块他怎么玩的,那块他怎么玩的,我就听,我说好好好。这是今年,明年是计划去澳大利亚,我说行,正好可以去师父那个净宗学院参观一下。所以每年都是我来拿钱供养父母,他们就特别开心。

  而且一路上我爸我妈就是弘扬传统文化。这个旅行团不是二十多个人吗?我妈就拿一本《弟子规》在那看,看得特认真。旁边人就问,「阿姨,你看什么?」我妈说这传统文化,你们都不懂。人说不懂可以学。我妈说那你看看吧,就一本,多了没有。然后人家物以稀为贵,都抢,抢完之后我爸说你们别抢,记地址,地址挨个记下来,回去之后你们真想学真想看的,我就免费给你们邮,不想学不想看的我也不给你们邮。全团!回来的工作,旅游完回来的工作就是持续发放《弟子规》、发放「和谐拯救危机」的光盘,我就得跟著忙活,特高兴。我爸还说:静瑜,这个重点,他是一个单位领导,这个重点多给他,他底下还有员工得学。我说好,配合我爸做这个工作,做完了他们还要打电话,还要沟通一下学得怎么样。所以他晚年生活很幸福、很快乐。所以你看传统文化,不单纯能让家庭和谐,的确能让你整个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非常自在,你就有能力把这一家都给照顾得非常好。

  最后一句话在曲从里讲的是什么呢?它这个话比较拗口,我翻译一下跟大家说,就是说公公婆婆如果说的是对的,你当然是顺从,没有问题,如果他说的不对怎么办呢?你还要去顺从,它讲的是「犹宜顺命」四个字,尤其需要顺命。好像字面上看来这个命是公公婆婆的命令,实际不然,你要顺从你的命运,还能改造你的命运。命自我作,福自我求,你不要抱怨,你说老天给你配的就是这样一桩婚,像《女论语》说的,「前世缘分,今世婚姻」,你就是这个缘分,碰见的就是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先生、这样的公婆,你就没有什么必要可抱怨,像我上堂课说的,功课没做好,好好做。后面是「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此则所谓曲从矣」。什么意思呢?不要跟婆婆去争是非、争曲直。大家相处的时候记著,尤其记住刘素云老师那四项基本原则,我又给加了一条,五项,不争论、不评论、不辩论、不解释、不评价,我加的是不评价。就不要在公婆面前评价家里这个人那样、那个人这样,丈夫怎么样了、大姑姐怎么样了、亲戚邻居怎么样了,不去评价,也不跟婆婆去争论。家庭里大部分的事情它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陷在这里头,你能争出个什么是非、子午卯酉来?争不出来,你就索性随它去,他说就说,尤其老人,他说你就听著。我基本上像我父母或者是我公婆说著我都听,听的对的我们就去落实,觉得这个还是有欠考虑,那你就暂时也听著,回头动真格的时候,咱再把道理讲一讲。

  婆婆愈是对你不好,你愈应该感恩,全都是给你送福报的。有一句话是我看《母慈子孝》那本书里常提到的,福都是逆著来的,顺著来的很少有福,都是享福、消福,消耗你福报的,顺著来的,逆著来的才都是福。逆来怎么样呢?逆来顺受,逆著来的你还逆著受,福就没了,被你折腾光了;逆著来的你顺著受了,也没气,你就接受了,福报就出来了。福报现前,你最重要的感受是什么?诸事顺利。真是这样,我自己深有体会。我去年,我不是说刚学佛被婆婆这样子的吗,我去年刚学传统文化的时候参加论坛,我婆婆很生气,没事闲著做什么义工,你这是有问题的,你要好好考虑清楚,不在家好好做生意赚钱。她一开始不了解。有一次我从秦皇岛回来,当时一天没吃饭,路上好像只吃了一穗苞米,我当时身体又不是很好,因为秦皇岛我提前去了十多天,主持那大会,特别累,然后晚上八点多大客车到大连,司机给我接下来。当时我公公他那手术刚好在医院里,我就先去医院看我公公,另外他那主办方给我拿了些吃的,我就想先送给老人,先供养老人。没想到去了之后,一见面我婆婆劈头盖脸给我一顿训,你出去之后没有好好教育孩子。我当时一开始是心里有气,后来我当时想我学传统文化,不行,得扭我自己这心思。我想对,婆婆说得有道理,因为出去之后的确孩子照料要少一些,她又说对他儿子照料也少了,也对。她就是说了我大概能有四十分钟,我那个脸色可能很差,我公公就不忍,我公公就在病床上跟她说,静瑜可能还没吃饭,让她先回去吃饭,你再说也不迟。因为那康复中心离我们家很近。我婆婆就很严厉,「饭不著急吃,话要给她说明白」。我说婆婆,妈你说得很对。我那司机在对面瞅著我,那小司机都要掉眼泪了,我就跟司机说,把本拿出来,妈你慢慢说,我得记著,我怕现在脑子不怎么清楚,一天没吃饭,我给你认真记下来。我婆婆还挺认真的,我婆婆说那就拿本出来,我就把本拿出来,很认真的把那几条都记下来,很恭敬。我说妈是这几条吗?她说对,这几条。我说你放心,我一定把这几条好好落实好,让你安心。我真的当时没有生气。然后就回家了,回去的时候司机就问我,你生不生气?我说没生气,我妈讲的也有道理,的确你顾此就失彼,自己家里还是没有做好。我说我要做好婆婆就不会这样子,公公还在生病,还在康复。所以我就觉得那是最后一次,再就没有了,从那以后我婆婆就愈来愈理解、愈来愈认可,现在就完全认可传统文化,而且号召我大姑姐、二姑姐都来学习。今年她过生日的时候说了,和谐社会从《弟子规》开始。所以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做,不在於怎么学。

  今天上午主要是跟大家分享了婆媳关系这堂人生重要的一课,我自己学得也不是很好,讲得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各位仁者多多指正。感恩大家。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仁者,下午好!我们今天下午来继续把《女诫》的最后一篇「和叔妹」,我们来学习一下。《女诫》它一共只有七篇,全文不是很长,但是的确对於女性修养女德、齐家、治国是一个根本。我们知道,《女诫》开篇是「卑弱篇」,终篇,最后一篇,是「和叔妹篇」,什么意思?女性以卑弱起修,以卑弱利德,然后就能够让自己的家和睦亲邻,家和万事兴。这个叔是指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妹是指丈夫的妹妹,我们一般叫小姑子。在这开篇里,我把上午跟大家分享的一个小尾巴,给大家先占用几分钟时间讲一下。

  因为我下课之后有一个老师就提到,说你要讲一下,你是怎么把从对婆婆的那个怨就给扭转过来了,一般人就是转不过来,你怎么转?我说光忏悔不够,我们第一步可能是忏悔自己做错了,的确不对,这个道理明白了,然后接下来我们过日子怎么做?一心只想婆婆的好处,我一开始是这样,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几个历程。就是想婆婆,就用脑子拼命想,婆婆曾经送我一件衣服,虽然不是很贵重,但是是婆婆亲手做的,想人家的好处,既然人家对你这样,那你就要回报。等想著想著到后来,比如我现在的状态,我跟大家说没有那种念头,不是说我为了因为婆婆对我好我才去对婆婆好,没有,就是我就应该这么做,我只是希望婆婆能够健康长寿,能够快乐,她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因为她高兴了,全家都高兴,就是这种感觉。

  其实在「曲从篇」最后一句,我们没有讲,它指出来了,叫「妇如影响,焉不可赏」。就是做媳妇的,这个影和响是什么?影,就是婆婆要是那个身子,你就像婆婆身后那个影子,随时随地,亦步亦趋跟著;婆婆要是敲一下这个声,你就是随时答应一声,就是婆婆的影响,就是这样子的。大家如果在婆媳关系上有一些难处和不理解的,千万别总说婆婆的不是,因为你说一遍就加深一遍不好的印象,不说,首先从嘴上不说。如果别人提这个话茬,不搭理、不答应。然后自己只关注自己做没做到,你就反覆学《女诫》、学《女论语》,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谦卑,是不是真的能够敬顺,是不是真的专心,就关注当下、关注自己。然后想方设法做一切婆婆欢喜的事情,婆婆怎么欢喜,咱们就「亲所好,力为具」,就这么简单。别的都是会误入歧途的,因为你愈想愈不好。

  所以你说和,我们学六和敬也是,我们听所有的善知识给我们讲,都是从自己和,不能要求别人跟咱和,不能要求。你真是不能把心放在外面人的身上,没准,不定,你给它把握著自己,我只要跟人和了就行了。自己怎么才能做到和?的的确确心得平、心得定、心得守戒。你说你不守戒,心没有定力,你不平,很分别,你很难和,这是女性的特别大的障碍。女子现在就是不拘小节,没有规矩,不讲规矩,你上网查查看有没有女德的网站,全国讲女德的老师看看有几个,讲《女诫》的,没有,很少,没有人讲。也就是说人们脑子里都没有这个意识,没有这个概念,然后心严重的不平,不平等,婆婆跟自己的妈不平等,自己家里的亲人、亲戚都不平等,不是高就是下,所以你这就很难和。

  所以我们讲六和,我自己想我们就先做到两样。第一个,自己的心放在和上,心要和,我心里时时有这个念头,我跟一切人和。第二个嘴要和,哪怕你心还没做到,你嘴上也要和,你不能别人一说说,说一些长短是非的话,破坏和合的话,你就随顺过去了,那你的心就很难在定力上、在定位上。我们在能够心和、能够口和的前提下,我们的所作所为都符合和,那就对了。和从哪做起?就先从家里做起,你看我们这个《女诫》篇,先从跟自己的丈夫怎么和,和睦相处,然后跟自己的公婆怎么和睦相处,最后跟自己的小叔子、小姑子、大姑姐、亲朋好友去和,这不就是《孝经》的那个孝道的圆满吗?你看你孝,「始於事亲」,你对父母都不孝亲,你说你对你的公婆能孝敬吗?能孝亲吗?「中於事君,终於立身」,这个君,谁是你的君?丈夫是你的君,公婆是你的君,不是说外面你的老板是你的那个君,不是的。先在家里找到君的位置,你先给他们,把孝道从自己当女儿的时候对父母的那种孝,延展到你嫁到婆婆家对公婆和对丈夫尽这个孝道,最后再延展到能够对家族里所有的亲朋好友,足已了。女性如果能这样的话,你试试,你到单位,到外面跟朋友相处,一定可以做到和,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稳重大方,一切心里都有数。

  不是我空头说,有现成的例子,比我做得还好。山东青岛芳子总裁的刘芳老师,你看她对父母、对公婆、对丈夫、对亲朋好友,到最后到公司里对所有的员工,对身边的朋友,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生活美满,儿子孝顺,真是给人的感觉如沐春风!所以它是一个从头到尾这样的顺序,这个顺序就是儒家里告诉我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样的顺序。你说你女子身不修,你就结婚成家,你这个家怎么能齐?家都不齐,你说你出去找工作,在工作里你能做得很好,出类拔萃,上下无怨?好像还是有点问题。当然也不排除有这样的女性,女强人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给人的感觉是伶俐风行,男人也不放在眼里,符合现在的价值观,女性要独立、要自强。可是你看看她们的家庭生活、婚姻生活,是不是都很幸福、很美满?还是需要按照传统文化教我们的道理来考量一下。

  「和叔妹篇」它重点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想不失意於公婆,你还要得到公婆家里其他孩子的认可。在第一句里它就说了,它这一篇文字很长,我们希望尽力争取给它讲完。「妇人之得意於夫主,由舅姑之爱己也;舅姑之爱己,由叔妹之誉己也。由此言之,我之臧否毁誉,一由叔妹,叔妹之心,不可失也」。讲什么意思?就是媳妇想要得到丈夫的认可,是因为公婆比较爱怜这个媳妇,可是你想要得到公婆的认可,你还得得到叔妹的认可,叔妹的心也不可以失。怎么能够得到叔妹的心?下一句话它就说了,「人皆莫知叔妹之不可失,而不能和之以求亲,其蔽也哉」,也就说你跟叔妹不和,你就跟公婆之间有障碍了,那个蔽是障碍,总是疙疙瘩瘩的。它这里为什么尤其强调叔妹?它后面有解释,因为叔妹是丈夫的弟弟、妹妹,做嫂子的她有时候就容易起这种傲慢心,比我要小一辈。后面《女诫》讲得很清楚,你应该怎么看待这种关系,不是这么看,我们一点点来分享。

  紧接著班昭说了这样的话,「自非圣人,鲜能无过。故颜子贵於能改,仲尼嘉其不贰,而况於妇人者也」,就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我们昨天在学何老师课的时候,特别重要,《文昌帝君阴骘文》里的一段,四个字「容人之过」,何老师讲了两个小时的课还没有讲完。孔先生,孔老夫子,对於容人之过讲了很多,一个女人一定要大气,不能学小家子气,不能自狭其量,你这个心眼小,日子就愈过愈窄,你就把自己的美好前途给过到头了。你把心放大,你的生活就感觉愈过天地愈宽阔,愈幸福、愈自在。

  怎么把这个心放大?我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体会。首先舍得。我们一开始这个舍得的时候,尤其是女子,第一个念头就是钱财不舍得,划分得很清楚,我们家多少钱,他这条件比我不好,比如说你的兄弟们,你先生的兄弟们,不舍得。你不舍,你就不得,不得是得不到什么?得不到公婆对你的认可。我们听刘素云老师的光盘,她在婚姻与家庭生活问题的讲解里谈这个谈了很多,舍自己的财,全都是帮了她老公的亲戚,她先生的亲戚,哪怕是舍错了,舍出过了,她也不在意,不看人家的过错。跟谁学?跟这些善知识学,愈学心量就跟他们一样大了。你也不是完人,何必咱五十步笑百步的?咱也走了这么几步,你没有必要去笑话人家。我们多布施,尤其是在钱财上,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你要是学圣贤文化,你说话大家就愿意听,愿意跟著你学。多学,多受传统文化的薰陶,怎么样?大家的过都一点点的少了,一点点的减了,一起都能容人之过。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在去年的时候,我大姑姐的孩子要上大学,她从小学到初中,初中到高中,都是我来拿钱供养的,钱不是很多。但是上大学的时候钱就要很多,我大姑姐就不好意思跟我说,很隐约的就跟我婆婆说,我婆婆也比较为难,我就看出来了,因为暑期她到我们家来总是欲言又止。我就主动问我大姑姐,我说你洋洋上学是不是要有学费?她说对,我很愁。因为我大姑姐是离异,生活也很艰难,后来我说那需要多少钱?她跟我说了一个大概的数目。我说那行,我说洋洋她也大了,都快二十了,我说这件事情我单独跟她谈,好不好?我大姑姐就说好。因为管我叫舅妈,也算是半个妈,那天晚上我就把几万块钱准备好,我就把这个孩子叫到楼上,我就跟孩子说,我说你知不知道你这次上大学需要花多少学费?孩子很不以为然,说不知道,不清楚。我说那你就把入学通知书拿出来,你算一下,算完了你告诉我。她就给取出来了,拿个纸、拿个笔,她就开始在那算,算完了,就算出一个数,然后自己还说怎么这么多,需要几万几千还有个零头。

  后来我就把钱拿出来了,我说给你凑个整拿这些,我说这个钱放在这,你在拿去之前,我要跟你说一些话,我说因为你已经长大成人了。第一,我希望你能够不要因为这钱是我拿的,你就感激我,不要感激我,首先你要感激你父母,因为没有你父母,你今天不会有机会去上大学,我说心里永远都要感恩父母。我后来就跟她讲了一些这些,那孩子就一直听,还比较听话。我说第二,你要知道任何人挣钱都不容易,这钱它不是天上自己就掉下来了,我说这个钱也是你老舅和我们辛辛苦苦挣出来的,你要懂得珍惜,你要知恩报恩,不是报我的恩,是用你的学识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我说我们不求你的报。我说第三点是希望你能够好好的学习,好好的做一个女孩子,上大学,我提出来的,我说不允许交男朋友,我说因为我拿钱我有说话权,不要交男友,把心思放在学业上,然后少说话,多看书,多听老师讲的课,因为它有一些选修。我说就这几点。她也没说话,她说好,记住了,她就把钱拿走了。

  中间我是隔两个月给她邮一次钱,往她卡里,一个月一千生活费。一开始,我大姑姐就很委婉的说,可能一千她过得就会有点紧巴。后来我就跟我大姑姐说,我说女孩子紧巴一点好,不要那么大手大脚的,我说大姐你就不用管了,这一千她够花。我就跟洋洋,每次打钱之前,我都会跟她有一些短信,我告诉她要珍惜这个钱怎么花。结果这孩子不仅自己够花了,还节省出来的钱,在她姥姥过生日,就是我婆婆过生日的时候,给姥姥买的生日礼物,买了条小裤子,姥姥很高兴。然后今年父亲节的时候,正好赶上快过父亲节,我又给她打钱,打钱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明天就是父亲节,然后我就多给她打了一千块钱,就打了三千,因为我一次打都是打两个月的。我就跟她说,因为她对自己的这个后父,就是她母亲又找的这个,一直不是态度很好,我就跟她讲,我说洋洋,你听舅妈的话,你要想真孝顺你妈,你就对这个爸爸也好,你发自内心的对他好,我说都是爸爸,我说可能前世你们就是父女,你不要总对他有想法,这样你妈妈很为难。我说舅妈多给你打这一千,五百给你亲父,亲生父亲,不在当地了,在外地,我说你邮去;另外这五百就给你现在这个父亲,或者你给他买点礼物,我就说了很多。

  这个孩子就变了,她原先比较,因为从小离异,比较内向,不是很听话,很强,变化特别大。前两天我回长春,我本来不想告诉她,因为我给奶奶过生日,过完我就想走,很紧张。结果她听说了,她就知道我学佛,买了一大捧莲花,自己就跑到酒店去看我,还买了好多水果,跟我说舅妈,这是我给你买的。我就笑了,我说舅妈走的时候也不方便,我能不能麻烦你一件事情,舅妈给你拿钱,你打个车把这水果和这莲花送到长春的百国兴隆寺,你帮我供佛。她就愣了一下,后来她说舅妈,你要高兴这样,我就去帮你做。我说我很高兴,你代我供养一下。她就特别高兴她就去了。回来还跟我说,她说舅妈,我还进去念了一会佛。我说好。然后这个孩子对我就真的像女儿一样。所以后来我先生就总说需不需要再要一个?我说不要,因为我两个大姑姐两个女儿,两个女孩子,我说都像我的女儿一样。

  然后我就想跟大家分享什么?就是这个孩子变化之后,尤其是对她母亲和对她这个父亲,我大姑姐原先跟我是比较还是有点生疏,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当然因为她年纪比我大十多岁,把我当成一个小妹妹,对我还可以那样。但是就从这些事情之后,她对我发自内心的那种,我说不上,就没有把我当成妹妹了,对我特别的,我觉得挺敬重的。打电话也是。有一次,有什么事著急了,都会找到我,说静瑜,怎么办,你帮帮我。她其实个性很好强。然后我就告诉她怎么做,然后顺便我就把传统文化的书和光盘我就都邮给她,她在外地。她就开始跟著我就看,学,变化特别大。然后她这个一转变,因为她原先跟我婆婆这关系有时候还,两人都挺强的,还有冲突,她就变化了,就是她妈妈说什么她不顶嘴了。有一次她实在受不了了,我婆婆批评她,她受不了了,她就给我打电话哭,她说这个是不是我亲妈?她哭,很委屈。我就用传统文化这些道理给她讲,我说妈永远是最亲的,妈打你、骂你都是为你好,我说这个你不要怨,人一怨,你本来有的那点孝顺积的福报也都报光了。后来她就心气就比较顺,她就心情很好,她就不怨。

  第二天我婆婆,因为她那段正好在大连看我婆婆,婆婆就觉得她这次批评完态度还挺好,第二天我就特意去了一下,我婆婆就说,她现在变了,变得能虚心接受意见。我心里还想,昨天晚上其实是痛哭完了一场。后来我说对,我说妈,都会变,因为学习传统文化了。但是我就想跟大家分享是什么?就是人没有没有过错的,不看人家那个过错,别说不看,想都不想,容都没有容的概念,无所谓容,你自己也是一大堆过错和问题。你就一味的去对人家好,去对家人好,你最后得到的回报可能就是这个和,你处在这个很和的磁场里,你心情当然就舒畅,家里都没有什么争夺、争执、吵闹。因为原先我自己还总是在琢磨,这个容、这个忍、这个顺,后来我发现,不琢磨,你愈琢磨,你心里还是有一丝罣碍。就是一心为善,不想它的,你就一心想著别人怎么过得高兴、怎么快乐,他的快乐就是你的快乐,他不快乐你就想办法让他快乐,那大家就都快乐了。

  我就两个大姑姐,我自己没有姐姐,我是两个弟弟,两个姐比我长十几岁。我头几年,头十来年在她家,我像个妹妹,这两年我像个姐姐,她们什么事就都跑到我这来了,我是她们的定心丸,这事没有问题,包在我身上,那件事情放心我来办。我大姑姐条件不好,我就在财力上多支援她,但是绝对大家千万不要自以为我拿钱了,人家就应该怎么怎么样,或者我拿钱了,我就好像是比人家高一等,不要有这个念头,提都不要提。我给我大姑姐拿钱,我先生都不知道,我婆婆也不知道。因为我觉得你到处说,人都有面子的,我大姑姐她很好强,她会觉得很没有面子,那么大年纪,不要提。还有一个就不要跟大姑姐说,我给你钱了,怎么了,不要提。有的时候我就跟我大姑姐,我就说我其实挺感恩你的,我说我这个钱也不算是我的,汇集到我这来了,还正好不知道怎么花,你正好就给我这个机会,我正好就能够花到很正确的地方,谁用不是用,家人用也一样。你说济人之急,救人之难,你连家人的急和难都不救,你去救外面的,你去赈灾,好像是说不过去。所以救急也好,救难也好,从家里开始。然后我大姑姐,可能这么多年,她就很感恩,我们相处得就很和谐。

  我另外一个姐姐,二姑姐,她条件好,她家这孩子生活条件很不错,我跟她分享的就不是钱财方面的问题,我更多的跟她分享这个孩子怎么引导她面对自己的这个福报。因为在去年有一次的时候,我就跟她孩子我就说,我说你最好学《弟子规》。这孩子就很不以为然的说我都会背,这个很简单,我早就会背。我说背了,你没做到。她说凭什么说我没做到?我说舅妈现在站著,你现在坐著,「长者立,幼勿坐」,你没做到。她一想是,是《弟子规》里的话,她就起来瞅瞅我。后来我一想,这说话没有力度,好像也是这布施得不够。所以有一次,那个孩子也大了,也都十六、七岁,我就把我年轻时候好多漂亮衣服找出来,我就给她,我说你看你喜欢哪个,你就拿哪个。小女孩都很高兴。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然后赶上逢年过节她过来跟我儿子在一起,我就请他们出去吃饭,吃了几次,后来我说话她就有点听了。我就给她提了小小的建议,我说我们在一家人吃饭的时候,你以后可不可以不要你想吃哪个菜,你就一定要把那个菜先转到自己跟前,甚至把那个菜盘子拿下来放到自己边上吃。我说这是女孩子最起码的礼数,吃饭要先让别人吃,不要就想著自己,贪吃的女孩下场不好。她也一愣,十六、七岁的小女孩,她说怎么不好?我说第一,你会长得肥胖;第二,面相会愈来愈丑,吓唬她。后来等这次我婆婆过生日,全家人都看到她的这个变化了,我先生还说,她叫婷婷,这个婷婷变化太大了,这个菜都不会挑著自己那个了。然后她正好坐我旁边,我也没有吱声,我也在那夸,我说对,也学传统文化了。

  还有就是给孩子红包,我们过年可能都会给小孩子红包,以前我都会给得比较多。从今年开始,我先生就跟我说,别人家的,就是我大姑姐她们、二姑姐家的孩子,可以多给,自己家的孩子一个人包里只装二十块钱。我一听我很赞同。然后特意跟我儿子谈了一盘,我说儿子关於红包的问题,妈妈有几点想法,第一,红包只是一个象徵、一个祝福,既然是一种祝福,不在钱多少,有这个心意就够了,所以爸爸妈妈决定今年只给你二十块钱,我们俩一人十块,合起来二十。我说第二,因为每年过年我先生会有很多朋友到我们家来给孩子钱,红包都很多,你又挡不住,我说第二,叔叔阿姨们来给的红包一律要上交。我儿子当即就反对,凭什么,给我的?我就把那个词拿出来了,我说你德不配位,你的德还配不上钱这个位。他说那我怎么能配上?我说妈妈拿你这个钱去做好事,给他举了一些做好事的例子,我说你这个福报就会愈舍愈多,反覆给他讲舍得,这个儿子就理解了。

  理解了之后,那天又反过来跟我谈了一盘,说妈妈,这个红包我决定这么处理,我觉得也符合舍得。第一,你给我放生,他自己提出来的。第二,你拿一部分给我奶奶,给爷爷奶奶,我要孝敬他们,他们年纪比较大。第三,我上学时候的这个学费从这里出,红包里,就是叔叔阿姨给红包的钱,就都是这样。我说很好,我跟儿子就这么定了。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很有趣,那些叔叔们来了给红包,他就把红包都拿起来,说妈妈那三件事别忘了,同时把二宝的也都收缴上来,说妈妈他也一样,他这是三件事,他上幼儿园的钱从这里出。我觉得孩子一定要给他这种的引导,很重要,我把这个经验也推广给我两个姐姐,大姑姐、二姑姐,她们也以此效法,很好。否则孩子以前就是这样,就盘算自己的小算盘,我这收多少钱了,怎么怎么样了,然后要买什么东西。

  所以前一段,我先生跟两个客户吃饭,恰好我领著儿子也去那,他让我过去,然后那两个客户,那两个朋友,见到我儿子就一人硬给塞了个红包。然后回家之后,我儿子乖乖的上交,妈妈你去给我,他叫种福田,他说妈妈,你看看是印经好还是放生好,给你!从小反正我就给他灌输这个观念。我一看一个里头一千块钱,我就都毫不犹豫拿去印经了。所以他自然而然就养成这种习惯,他自己就没有占有欲和私欲了。因为可能现在国内都会,到过年肯定是给钱,小孩子面对这种红包怎么处理。我大儿子把舍得用得很好,他有一次老二玩小汽车不给他,他就原封不动的跟他讲解舍得,其实老二只有三岁还不到,他说你把这个舍了,你就会得到大的,你不舍你就得不到大的。然后老二也不怎么明白,就迷迷糊糊把小汽车给他了,我大儿子进到屋里就拿了个大汽车,说你看你就得到这个大的了,这就是舍得,跟他讲。然后那老二瞅著那个大汽车,然后跟他哥哥说我还是很喜欢玩小的。他哥哥说大的好,你玩大的,他就给他讲。其实可能孩子有的时候并不是很懂,但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把这些最起码做人的道理告诉他,不要让他有这种私心和欲望,不让他掉到那个钱眼里,他掉到钱眼里他就看不见别人了,看不见外面那个广阔天地。

  容人之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们不见人过,是什么?因为我每天都读一篇《了凡四训》,是从今年开始,这不精进吗?《了凡四训》里有一段话我印象很深,是什么?「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这三点很重要。我们经常是这样,拿著自己这个才干、才华,你看你怎么都做不到,你怎么都不行。你说著说著,你的傲慢,你的不以为然,就全都起来了。然后别人的小过,在你眼里就变成大过,你就愈来愈看他不起,愈来愈不能跟他相处,这个人不行。然后经常拿自己,尤其可能我们学佛的人比较愿意做好事、做善事,你看我都能做,他都不能做。因为原先,我记得很清楚,我一个朋友,比如说看见别的人吃饭的时候那种挑菜、拣菜,还要只吃中间那个饭,她是学佛的,她就会很嗤之以鼻说,这种人挑三拣四,怎么怎么样,你看我,我都不挑食,我吃饭我都会很节俭,不会扔一粒米。善是假的,我都在想那个福报会不会积下来?功德是肯定没有,好像做出来的这些都是做为自己傲慢的资本,我能这么做,你看你不行。包括甚至忏悔都是这样,你看我能忏悔,你不能忏悔,你说不出来!当它成为你傲慢的资本的时候,这个人一步都不会前进了,你那个善全都是假善。

  我以前有,以前我就会想,这个人他怎么都不做这个好事,很容易做,不难,又不多,对不对?我拿一万,你拿十块也行。后来我一点这个念头都没有了,没有的原因就是多读圣贤书,你读一遍品不出来,你读一百遍,读一百遍你还品不出来,你好好静下心来想想,一字一句的去品,然后跟自己的实际行为对照。你一样样对照之后,你就顾不得去看别人的过错了,自己一身的毛病,哪有时间去管别人,管不了别人。有生之年,有限的时间,先把自己弄好,弄明白。

  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更是。应该怎么样?「收敛才智,若无若虚,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给它掩盖起来,「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对别人一定要隐恶扬善,对自己要隐善扬恶,这么做就对了。我们往往是相反,你这样子做就很容易让自己最后掉到一种迷阱里,不知道,不自知。过错,重点是下次不再犯,我们可能不一定能保证我们有那么高的根性,马上下次就不再犯了。我给大家讲讲我是怎么改过和修行的,我在家,可能年轻人会比较好一点,我是有一个Excel的表格,这Excel表格是叫我的功过格。每天有任务,每天定的功课是哪些,做到了就一样样给它写下来。这个过我把我重点的给挑出来,比如说我愿意发脾气,愿意冲谁发脾气,然后我喜欢看人过失,喜欢看谁过失,容易起傲慢心,今天就什么事对谁起了傲慢心,还在贪恋什么,反正就按照这几点。只要有一个,今天出现一个过错,我那些功,就是前面做的那些功课,我就都给它删掉,白做了,因为没有用。你说你该念的也念,该读的也读,你这面还在犯,自己就特别不好意思。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