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观经四帖疏讲记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以上的观境见到了以后,就应当发起自心,观想已经生到了极乐世界,在莲花当中结跏趺坐。然后又想莲花合闭,再作莲花开敷想。莲花打开的时候,有五百色的微妙光明照到身上,要这样想。而且要想自己的眼目开张,见到了佛菩萨遍满了虚空,水鸟树林和诸佛所出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所说的法与十二部经相合。如果出定的时候,也要对此忆持不忘。见到这些事相,称为见知无量寿佛极乐世界。这是作普观想,叫做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无数身,和观世音、大势至常常来到这位行者面前。


十二、就普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六:

第十二、就普观当中,也是先举名目,其次辨明观相,最后总结,有六段内容:

一、从“见此事时”者,正明牒前生后。

一、从“见此事时”,这是承前启后文。

二、从“当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凝心入观,即当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

二、从“当起自心”到“皆演妙法”之间,这是说明凝定心神,深入观境,也就是要作自己已经往生的观想。有九分细节:

一、明自生想;二、明向西想;三、明坐华想;四、明华合想;五、明华开想;六、明宝光来照身想;七、明既蒙光照,作眼开想;八、明眼目既开,作见佛菩萨想;九、明闻法想。

首先自己作生到极乐世界想,再想向着西方,再想身体坐在莲花里,之后莲花闭合,再想莲花开放,再要想到有五百光明来照到身上。接着要想既然得到了光明照触,眼睛由此打开。又要想眼目已经打开,就见到虚空当中充满了佛菩萨。接着要想诸佛等及水鸟树林,发出的一切音声都是在宣说妙法,自己在听闻妙法。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下,至“不失”已来,正明定散无遗,守心常忆。一则观心明净,二则诸恶不生。由内与法乐相应,外则无三邪之障。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到“不失”之间,这是说明无论是在定位还是散位,都不能够忘失观境,心要守好,常常忆念不失坏。一来使得观行的心很明净,二来使得各种恶念不生。由于内心与法相应,外现就没有三邪的障碍。

四、从“见此事已”已下,明观成之益。

四、从“见此事已”以下,说明这一观成就的利益,也就是能见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

五、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

六、从“无量寿”下,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已来,正明重举能观之人,即蒙弥陀等三身护念之益。

六、从“无量寿”到“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之间,这是再次举出能这样作观的人,就得到弥陀等西方三圣护念的利益。

斯乃群生注念,愿见西方。故彼依正二严,了了常如眼见。

这是指诸行者能够倾注心念,渴仰见到西方世界。由于观行的力量,使得彼国依正二种庄严,常时如同亲眼见到般了了分明。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解普观竟。

以上说到了六句,广解了普观的修法。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如果想至心往生西方,应当先观想一丈六的佛像在池水之上。如先前所说的无量寿佛真身的量是无边际的,不是凡夫心力所能达到。但是由于彼佛如来宿愿力的缘故,凡是有忆想的人,一定能成就。仅仅观想佛像都得到无量福,何况观想具足身相的真佛呢?

【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阿弥陀佛有如意神通,能在十方国土中自在无碍地变现。或者显现大身充满虚空,或者显现小身丈六、八尺。如是种种所现的身形都是真金色。圆光、化佛和宝莲花,如同上面所说。
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身相在一切处与佛相衬。观佛是大身,观两位胁侍也是大身;观佛是小身,两位胁侍也是小身。众生只要观菩萨头首的相,会知道这是观世音,那是大势至。这两位菩萨辅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这就是杂想观,称为第十三观。

十三、就杂想观中,亦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十一:

第十三、在杂想观中也是先引出此观,其次辨明观相,最后结归。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结劝生后。

一、从“佛告阿难”以下,这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以劝导修观而发起后后。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已下,正明观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来教诸众生易境转心入观。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以下,说明观佛像来表示真身,想水来表示宝地,这是如来教导众生用容易观出的境来转心,入于观境。

或在池水华上,或在宝宫宝阁内,或在宝林宝树下,或在宝台宝殿中,或在虚空宝云华盖之内。如是等处,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为令机境相称,易得成故也。

要想到阿弥陀佛的身相,或者是在池水的莲花上,或者安住在妙宝宫殿楼阁中,或者在宝林宝树下面,或者在宝台宝殿当中,或者在虚空、宝云、花盖当中。诸如此类的处所,都一一地至心安住而观想,都作化佛想。这是为了使得根机与境相称合,而容易修成的缘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从“如先所说”下,至“非心力所及”已来,正明境大心小,卒难成就。致使圣意悲伤,劝观于小。

三、从“如先所说”到“非心力所及”之间,这是说明观境广大、心力狭小,就很难成就。因此使得佛意愍伤众生,设立方便劝导众生,先观小像。

四、从“然彼如来”下,至“必得成就”已来,正明凡心狭小,圣量弥宽。注想无由,恐难成就。

四、从“然彼如来”到“必得成就”之间,这是说明凡夫心量狭小,佛的量极其宽广,凡夫心无从运心观想,恐怕难以成就。

斯乃不以小故难成,不由大故不现。直是弥陀愿重,致使想者皆成。

那又如何行持呢?这要知道佛有异方便作加被,并不因为凡夫心量小的缘故就难以成就,也不由于佛像真身广大的缘故就不现前。这是由于阿弥陀佛愿力深重,能够使凡是一想他的人都成就胜观。也就是说得到阿弥陀佛悲愿加持,也能观到极其微妙广大的佛的真身。

五、从“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来,正明比校显胜。想像尚自得福无量,何况观于真佛者,得益之功不更甚乎?

五、从“但想佛像”到“具足身相”之间,这是通过比较来显示殊胜。想佛像尚且得无量的福,何况观真正的佛身所得的利益功效当然是更加殊胜了。

六、从“阿弥陀”下,至“皆真金色”已来,正明能观所观佛像,虽身有大小,明皆是真。

六、从“阿弥陀”到“皆真金色”之间,这是说明以能观的心所观的佛像,虽然色身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真佛。

即有其三:一、明弥陀神通无碍,随意遍周。言如意者有二种: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这里有三分细节:(一)首先要说明弥陀有无碍的神通,能够随意地遍周法界、普度众生。
所谓的如意有两种:(1)如众生的意。随着祈求的心念,如来都能够随意而作度脱;(2)如弥陀的意。佛以五眼圆明彻照,以六通自在利益众生。观到有机缘可度的话,一念之中,没有前后时间的间隔,身心当即同时应无量的机,显现在他们心前。而且以身的神变轮、口的教诫轮、意的记心轮作开示化导,随顺众生的根机,都恰如其分地作利益。

二、明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三、明身量虽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二)说明如来现身没有固定的,顺着众生心的不同,或显现大身,或显现小身;(三)说明身量虽然有大小,都是作真金色。这也是简别邪正的差别。

七、从“圆光化佛”已下,正明身虽大小有殊,光相即与真无异。

七、从“圆光化佛”以下,这是说明现的身相虽然有大小的差别,但是光明的相与真身没有差异。

八、从“观世音菩萨”已下,正明指同前观。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八、从“观世音菩萨”以下,这是说明了两位胁侍的身相与佛相衬。观佛是大身,观两位胁侍也是大身;观佛是小身,两位胁侍也是小身。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已下,正明劝观二别。云何二别?观音头首上有一立化佛,势至头首之上有一宝瓶。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以下,这是教导要观二菩萨的两种差别相。这就是指观音的头首上有一尊立佛,而势至的头首上有一个宝瓶,这是两者的差别。

十、从“此二菩萨”已下,正明弥陀观音势至等,宿愿缘重,誓同舍恶,等至菩提,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十、从“此二菩萨”以下,表明弥陀和观音、势至等三圣的宿世愿力因缘很重,发誓同等地舍恶,同等地到达菩提。就像影子跟定身形,回响呼应声音那样,一直相随不离,遍游无数世界,化导有情。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杂想观竟。

十一、从“是为”以下,是总结句。以上说到了十一句,详细地解释了杂想观。

上从日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世尊答前韦提第四请云,教我思惟正受两句。

以上从日观到杂想观之间的十三观,这是世尊具体答复了前面韦提的第四个请求,说“唯愿世尊,教我思维、教我正受”两句。也就是佛已经开示了思维、正受极乐圣境的法门,也就是所谓的定善法门。

总赞云:初教日观除昏暗,想水成冰净内心。地下金幢相映发,地上庄严亿万重。

赞云:最初教导行日观法来除掉昏暗,接着想水变成冰来净化内心,又接着观想地下有无数亿的宝幢,相互映发,地上有亿万重的各类庄严。

宝云宝盖临空转,人天音乐互相寻。宝树垂璎间杂果,池流德水注华中。宝楼宝阁皆相接,光光相照等无荫。三华独迥超众座,四幢承缦网珠罗。

在极乐的圣境里,虚空中处处有宝云、宝盖旋绕,从中传出各种人天的音乐,依次有韵律地显现。在宝树上垂着璎珞,而且间杂各种妙果,七宝池内流现了八功德水,水灌注在莲花当中。宝楼宝阁彼此连接,光光互相映照,在整个极乐界里没有阴暗。其中又以三朵莲花特别超胜,它是西方三圣的坐处。在如意宝王的莲花台上,有自然显现的四根宝幢,如同百亿须弥山。宝幢上垂下了宝幔,又有各种的宝珠、宝网等作为严饰。

禀识心迷犹未晓,住心观像静坐荷。一念心开见真佛,身光相好转弥多。

禀受业识的凡夫心还在迷惑中,不能够明了见到,应当住心观想如来的身像坐在莲花上。等到一念心开见了真佛色身的时候,无论是身体的光明还是相好,会辗转地变得极其地微妙广多,也就是能见到具足无量庄严、胜妙无比的弥陀色身。

救苦观音缘法界,无时不变入娑婆。势至威光能震动,随缘照摄会弥陀。

接着要观想教主的两位胁侍观音、势至两大菩萨的身像。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心缘着法界一切有情,无时不顺应着众生的祈求而化现入于娑婆国土。势至菩萨威神光明,能震动一切世界,也随着众生的机缘,光明照触摄受而令其会归到弥陀国土。

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正念西归华含想,见佛庄严说法声。

归来吧!游子们!在圣妙的极乐国土里安身,实在是精妙无比。因此我们应当以正念住想,自己已经生入了西方莲池海会。首先在莲花上结跏趺坐,莲花闭合。接着莲花开放,之后就有光明照在身上。眼睛开张,见到了虚空中无数佛菩萨的庄严,又听到了国土中水鸟宝林以及佛说法的音声。

复有众生心带惑,缘真上境恐难成。致使如来开渐观,华池丈六等金形。变现灵仪虽大小,应物时宜度有情。普劝同生知识等,专心念佛向西倾。

还有的众生心中带着迷惑,就是有烦恼业障。要直接缘着上面的真实境相来作观,恐怕是很难成就。致使如来又垂下方便,引导众生走渐观的路线,首先观想在莲花池上丈六金身的佛像,这样来逐渐趣入。虽然佛变现的身相有大小的差别,但要知道这都是应着众生的时节、机宜来度脱有情。因此只要我们能去观想佛的身相,并不因为暂时身像小就不得加持,或者说不能成就。反而要知道,通过这样的观想,与佛心契合,逐渐得佛加持,最终一定会现前广大的观境。
普劝同行往生的善知识们,应当专心缘念阿弥陀佛,一心归往西方!

又就前答请中,初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二从像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正报。上来虽有依正二报不同,广明定善一门义竟。

再者,在答复前面的请问这整段文中,从最初的日观一直到花座观之间,这是总的开示了观依报的方法。接着从像观到杂想观之间,这是总的说明了观正报的方法。以上虽然开了依正二报两部分,总的详细阐明了定善一门的修法。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思考题

1、如何做普观?有何利益?
2、杂想观中,将阿弥陀佛观为一丈六的小身,是属于真身观还是像观?为什么?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四(散善义)



△从此已下,次解三辈散善一门之义。就此义中,即有其二:一、明三福以为正因,二、明九品以为正行。



在解释了十三观门定善的含义后,接着要解释三辈散善一门的含义。在这一门义理中有两个部分:一、说明以三福作为正因;二、说明以九品作为正行。



今言三福者,第一福,即是世俗善根。曾来未闻佛法,但自行孝养仁义礼智信,故名世俗善也。第二福者,此名戒善。就此戒中,即有人天、声闻、菩萨等戒。其中或有具受不具受,或有具持不具持。但能回向,尽得往生。第三福者,名为行善。此是发大乘心凡夫,自能行行,兼劝有缘,舍恶持心,回生净土。



这里的“三福”,就是前面说的净业三福:

第一福就是世俗的善根。以前从未听过佛法,只是自己行持孝养、仁、义、礼、智、信等的世间善法,因此成为世俗善。

第二福叫做戒善。在戒当中有人天十善等戒,声闻沙弥、比丘等戒,菩萨等戒。总而言之,是一切世出世间、小乘大乘的戒法。那么对于这些戒,有的是全分受,有的是部分受;有的是全分持,有的是部分持。不论是部分还是完全,只要能把持戒的善根回向往生,就都能够生到净土。

第三福叫做行善。这是指发大乘心的凡夫,自己能坚持修行,同时能兼劝有缘者舍掉恶心,执持善心回向往生净土。



又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



这里具体说到行持三福往生的情况。也就是,在三福当中,有的人只行持世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戒福,回向也能往生;有的人只行持行福,回向也能往生;还有人能够兼行上面的戒福和行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兼行下面的世福和戒福,回向也能往生;又有人能够兼行三福,回向也能往生。如果三福一分都不能行持,那就叫做十恶邪见的无善根者。

总而言之,在三福里行持一种、二种或者三种,无论哪种情况回向都能往生。这就叫五乘都能往生净土。

按照这里的判定,就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最下等的只能行人天善法的人,只要他对于净土、对佛有信心,然后发愿回向往生,就都能往生。在这之上的情况当然更能往生了。



言九品者,至文当辨。应知。今略料简三福差别义意竟。



所说的九品往生,到相应的经文时再做辨析。以上简略抉择了净业三福的差别义。



十四、就上辈观行善,文前总料简,即为十一门:



第十四、在解释上辈观行善之前,先作总的料简或者分辨,义理有十一门:



一者总明告命;二者辩定其位;三者总举有缘之类;四者辩定三心以为正因;五者正明简机堪与不堪;六者正明受法不同;七者正明修业时节延促有异;八者明回所修行,愿生弥陀佛国;九者明临命终时,圣来迎接不同,去时迟疾;十者明到彼华开迟疾不同;十一者明华开已后,得益有异。



十一门分别是:(一)总的说明佛告命阿难和韦提希;(二)辨定往生者具有哪种修行地位;(三)总的举出有缘的类型,就是指他有真实的愿望求生净土,就属于有缘了;(四)辨定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作为往生的正因;(五)阐明这一品类当中,堪能的机和不堪能的机的差别;(六)说明这些根机受持行法的差别;(七)说明修业时节长短的差别;(八)说明把所修的善根回向愿生弥陀国土;(九)说明这些行者在临终时,圣众前来接引的差别,以及去时的快慢情况;(十)说明一到了西方,莲花开敷的早晚差别;(十一)说明花开以后,所得利益的差别。



今此十一门义者,约对九品之文。就一一品中皆有此十一,即为一百番义也。



现在这里的十一门义,是针对九品中每一品而说的。换句话说,每一品都有这十一门,总的就有九十九门,这里就统称为一百番义。



又此十一门义,就上辈文前总料简亦得,或就中下辈文前各料简亦得。又此义若以文来勘者,即有具不具。虽有隐显,若据其道理悉皆合有。为此因缘,故须广开显出,欲令依行者,易解易识也。



这十一门义在上辈文之前总的作一个义理分析,也是可以的。或者在中辈、下辈的经文之前,各自作这十一种辨明定义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这十一门可以套在三辈的任何一辈观行的因果情况当中。

又要知道,这十一门义如果按经文来对照的话,就会发现有些有、有些没有。虽然经文上有显示和不显示的差别,但是依据道理来说,每一品当中都应当有这十一门的含义。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需要全面、详细地开显出来,目的是想让依经法实修的行者容易对于三辈往生的情形得到了解、认识。



上来虽有十一门不同,广料简上辈三品义意竟。



以上说到了十一门的差别,详细地分析了上辈三品的含义。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佛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上品上生的情况是,如果有众生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发三种心就能往生。哪三种心呢?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具足这三种心,必定能生到极乐世界。



【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这里又要知道,有三种众生能够得到上品上生。哪三种呢?一、慈心不杀,具足戒行;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修行六念。把这三种功德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土。行持这三种功德的任何一种,一天到七天勇猛地修行,就能得以往生。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到了要往生的时候,这位行者以他生前精进勇猛修行的缘故,感召了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等现在眼前。观世音菩萨持着金刚台,和大势至菩萨一起来到行者面前。阿弥陀佛发大光明照着行者的身体,和诸菩萨伸出手来接引。观世音、大势至和无数菩萨都赞叹行者,劝进他的心。行者见到后,内心不禁欢喜踊跃,当即就见到自己身体乘着金刚台,跟随佛后,弹指顷的功夫就往生到极乐世界。



【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一生到彼国,就见到佛的色身具足无数相好庄严,也见到诸菩萨具足色相庄严。光明宝林都在演说妙法。听了以后,就悟证了无生法忍。须臾间能够遍行于十方世界承事诸佛,在诸佛前次第得蒙成佛的授记。回到本国,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这种情况叫做上品上生。



次下先就上品上生位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接着就上品上生中,也是先举出名目,其次辨明往生的因果情形,最后总结。有十一段内容: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则双标二意:一、明告命;二、明辩定其位。此即修学大乘上善凡夫人也。



一、从“佛告阿难”之下,标明二重含义:(一)是告命阿难和韦提希,要他们守持好本法;(二)辨定往生者的地位,这里得上品上生的人是指修学大乘上等善行的凡夫人。



二、从“若有众生”下,至“即便往生”已来,正明总举有缘之类。即有其四:一、明能信之人;二、明求愿往生;三、明发心多少;四、明得生之益。



二、从“若有众生”到“即便往生”之间,这是总的举出有缘者的类型。包括四分细节:(一)说明能信的人;(二)说明他内心求愿往生;(三)说明他发了三种心;(四)说明由此得到往生的利益。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从“何等为三”下,至“必生彼国”已来,正明辩定三心以为正因。



三、从“何等为三”到“必生彼国”之间,这是辨定以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为往生的正因。



即有其二:一、明世尊随机显益,意密难知,非佛自问自征,无由得解;二、明如来还自答前三心之数。



这里有两个含义:(一)要晓得佛是随着众生的根机而显示利益。佛说法的秘密心很难测知,如果不是佛自问自征,就没办法得到理解。也就是庸劣的凡夫无从知晓以什么样的善心能往生,必须佛自己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自己回答,凡夫才能了解。

(二)说明世尊先是提出三种心是什么,然后自己回答这三种心的情况。

以下次第解释三心的内涵:



经云:一者至诚心。至者真,诚者实。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经中说:(1)至诚心。至诚,是真实的意思。标出至诚心,是想要说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的解行,必须在真实心中作。



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不能外现一种贤善精进的相,内在怀着虚伪的心,各种贪嗔邪念,心里有各种各样的奸诈诡计,恶的习性难以调伏,碰到事情就像蛇蝎一样的邪恶、狠毒。像这样心肠坏了,虽然表面上起各种身口意的三业修行,也叫做杂毒的善,或者虚伪的修行,不能叫做真实的业。



若作如此安心起行者,纵使苦励身心,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救头燃者,总名杂毒之善。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如果安这样的心而起行,纵然在表面怎么样刻苦身心,昼夜二十四个小时非常密集、持续地做,如救头燃一样,总的都叫做杂毒的善。想回向这个杂毒的业行,求生佛国清净的刹土,那是决定办不到的。



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乃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心里杂了这样的邪毒,就和佛的心不相应,也因此无法感得佛力加在心上摄受往生。这都是因果缘起的道理。只有能感和所感相应了,才能够被摄持而往生。心一旦不善,和佛心不合,就无法往生,也因此修善心是第一位的。

这里说到,正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中行菩萨道的时候,下至一念、一刹那身口意三业起的修行,全都是真实心中作的。无论他的心怎么运转、希求、趣向,通通都是真实的,而不是心口不一、内怀狡诈。



又真实有二种:一者自利真实,二者利他真实。言自利真实者,复有二种:一者真实心中制舍自他诸恶及秽国等。行住坐卧,想彼一切菩萨制舍诸恶,我亦如是也。二者真实心中勤修自他凡圣等善。



真实有两种:自利真实和利他真实。总而言之,在做自利修行的时候,也是非常真实地做。在做利他修行时,也是很真诚地做,不杂一点虚伪。

自利真实又有两种:有消极地止恶和积极地行善两方面。先说消极地止恶,就是在真实心中制舍自他的各种恶业,以及秽浊的国土等。这都是舍的方面。如何做呢?就是在行住坐卧当中都要想,一切菩萨都是这样制伏自心,舍掉这些恶因恶果,我也应当如是行。现前身口意各种恶行是不好的因,所显现出来的娑婆各种秽浊的相是不好的果。这一切的因果我都要厌舍,这就是所谓的修厌离之心。

其次,积极行善的方面。就是要在真实心当中,勤修自他凡圣等的各种善。这里有点省略,同样也是行住坐卧要想,一切菩萨如何勤修善心,我也应当这样修。

下面具体地分了身、口、意三方面来作解释。



真实心中口业赞叹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口业毁厌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二报苦恶之事。亦赞叹一切众生三业所为善。若非善业者,敬而远之,亦不随喜也。



首先,要在真实心中行持口业的善。口里怎么行善呢?就是要赞叹阿弥陀佛和西方依正二报的庄严。而且又要真实心中口里厌离三界六道等自他依正两种果报、各种苦和恶的事。苦表果,总的就是指三界里显现的一切果报都是苦的自性,没有一点安乐的自性,因此心里对此厌离;恶表因,三界里一切众生基于我执而起的各种烦恼业行,都是所谓的恶,因为都会流入到生死当中,不得解脱,而且会发展出后面无边无际的苦事,因此一概地舍离。

同时,也要赞叹一切众生身口意三业所做的善,包括各种善心善行。如果不是善业,那就要敬而远之,也不能对此随喜。总而言之,这里口一直要赞叹善乐、厌舍恶苦。



又真实心中身业合掌、礼敬,四事等供养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又真实心中身业轻慢、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其次,在真实心中如何发起身业呢?就是身体要做各种礼敬、供养等清净法行,厌舍不清净法的行为。也就是身业要至诚恭敬地合掌、礼敬,以饮食、衣服、卧具、汤药等来供养阿弥陀佛和佛国的依正二种庄严,这也要贯彻在日常的行持中。总而言之,这个身体一直都要缘着清净的佛和净土做各种的礼敬、供养等等。

比如对着西方三圣的像合掌、礼拜,然后平常穿新衣服、进餐,或者有各种花、果、水等,供养阿弥陀佛和二大菩萨,心中要这样缘念。最好还要布置一张西方极乐世界图,这样就可以供养极乐世界的依正二种庄严了。或者在出外不方便的时候,心里可以作意,向着西方三圣以及佛国无量的清净海众菩萨、声闻、天人等,以及水鸟宝林等一切的庄严相作供养。以这个缘起,至诚地起了这样的身业,就成为趣入净土的因缘,这相当重要。这也是在《往生论》里开了五念门,有礼拜、赞叹、回向等,这都是要贯彻在日常修行中的。

另一方面也是在真实心中,自己的身体要表示对于娑婆苦海自他依正二报不贪求、不欣赏,想从这样一个恶苦的世界里脱离。就像韦提希夫人那样,她说:这个世间太苦,我不想待在这里,我不想听到这些声音,我要求生到无忧恼的国土。像这样处处要体现有欣厌的心。这样一来,从身体的表现上确实是真诚地趣向西方。



又真实心中意业思想、观察、忆念彼阿弥陀佛及依正二报,如现目前。又真实心中意业轻贱、厌舍此生死三界等自他依正二报。



然后真实心中意业如何运转呢?这也是要真实地修持欣厌两门。心里真实地思想、观察、忆念阿弥陀佛和依正二报的庄严,如同现在眼前那样。也就是心不要缘着娑婆的事,而是要念念地思维、观察极乐世界的佛和菩萨、国土的庄严。这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这样不断地缘想、观察、忆念,使得它像现在眼前一样,那就是心真实趣向净土。

同时,真实心中要发起厌舍这个生死三界等的自他依正二报苦法。也就是心里想:这里完全都是三苦相续不断的大监狱,在这里无论自他、依报、正报没有一点安乐的法,全部都是在不断地旋转苦轮。因此心里想:我很厌离这个地方,我再也不要在这儿待了,我一有机会就要出去,生到净土。像这样是具足真实的厌离心。

总而言之,以上生死心中如何运转起身口意三业呢?主要利用身口意三门发起欣厌的心,决定地趣向极乐世界。这就是在修净土上有真实的心或者至诚的心。



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又若起善三业者,必须真实心中作。不简内外明暗,皆须真实,故名至诚心。



不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舍离,如果要起善的三业,必须在真实心中作。不管是内、是外,在明处、在暗处,都必须要秉持真实的心,因此叫做至诚心。所谓有因必果的缘故,心中一旦有了真实的净业的修作,决定会得到往生的果报,也因此至诚心放在第一位。



二者深心。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2)深心,指的是很深的信心。这有两种:自身方面和佛方面。自身方面,深信自己现在是罪恶生死凡夫,在无数劫以来常常陷溺流转,没有出离的机缘。佛方面,就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毫无疑虑,乘着佛的愿力决定能往生。

也就是这两个方面和合起来,一方面想到自力根本不行,旷劫以来都是一直在流转,没有出离的机会。这就是由于没有碰到弥陀愿海,单凭自己的力量一直无法自拔,难以截断生死的流转;另一方面就要深信,现在有一个最极方便的弥陀愿海法门,它能够摄受我,下至临终至心十念都能够往生净土,从此就永断生死。这两个心和合起来,那就是很深的信心了,一心会往趣西方,万牛莫挽。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接着要深信释迦佛的教诲、十方诸佛的证成。首先是决定无疑地相信,释迦佛宣说的这部《观经》三福九品、定善散善的法门,决定是往生的正因。只要依此实行,一定能获得往生的果报。其次,要相信释迦佛证成、赞叹彼佛依正二报的庄严,使人欣慕。依法行持,决定能得到如是极其胜妙的果报。总而言之,这里要信因、信果。

特别要知道,这个净土法门极其方便圆顿,凡夫行持简易的净业,就能够证到净土极殊胜的果报。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其次,决定深信《弥陀经》里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证成、劝导一切凡夫决定能往生净土。这就是诸佛出诚实言,对此极其不可思议的事,以自己现量证知,而为众生作证。不是一尊佛,而是十方恒河沙数的诸佛共同证成此事。因为这是极其难信的法,因此我们随顺诸佛的劝导,相信只要具足信愿行,即生就能生到极其胜妙的净土。有了这个信心,就决定会一心往趣西方。



又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教,是名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这里大师用祈请的话来告诉我们,所谓的深信就是我们作为净土行者,要一心唯一信受佛的圣言量。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相信不说妄语仙人父亲的教导那样,决定信任佛不可思议的智慧所印定的净土法门。我只要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决定能得到极其深远不可思议的利益。虽然这不是我现前能证知的,但是由于极其信任佛的圣教,因此哪怕牺牲生命,也都在所不惜,决定依止佛的圣言来行持,因为这个法门胜过了无数生命的意义。

有了这种坚决的信心,那就一心奉行佛语。佛教我要舍的,我就去舍;佛教我去行的,我就去行;佛教我到净土去,我立即就去。这就称为随顺佛的圣教,随顺佛的心意,随顺佛的悲愿,这才叫做真佛弟子。所谓“弟子”,就是依奉师教的人。



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而且一切行者只要能依据此《观经》,起很深的信心,励力地实行,就决定不会误了自己。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佛是智悲具足的人,满足大悲的缘故,没有丝毫损害的心,或者不作利益的心,因此,他凡作一切,都是真心地要为众生与乐拔苦而宣说教法,因此这个法是能够利益到我们的。

其次,佛有圆满的智慧,彻见真理的事实,特别是照见了净土法门的事理因果,因此他宣说的是诚谛之语,所说完全跟事实相符。因此我随顺着佛的净土圣教来实行,决定能够在即生当中远离苦海、生到净土,横截生死、现证不退,速疾解脱而成佛。这才知道这是大事因缘,这是奇特方便。而佛所看到的是没有丝毫差错的,我依照这个法来行,当然不会有任何的耽误,反而是直截了当、快速圆成。因此,有这样的信心就能够坚定地奉行。



思考题



(散善义)

1、三福与九品的关系如何?

2、三辈九品的每一品都有十一门义,分别是什么?对行者有何必要?

3、何种人属于上品上生位?往生的正因是什么?

4、何为至诚心?为何要有至诚心?请从身口意三方面具体谈谈应怎样修行。

5、(1)何为深心?

(2)解释原文:“又一切行者,但能依此经深信行者,必不误众生也。何以故?佛是满足大悲人故,实语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下面,从反面来显示,佛心佛语是最高的量。



除佛已还,智行未满,在其学地,犹有正习二障未除,果愿未圆。此等凡圣,纵使测量诸佛教意,未能决了。虽有平章,要须请佛证为定也。若称佛意,即印可言,如是如是。若不可佛意者,即言汝等所说,是义不如是。不印者,即同无记无利无益之语。佛印可者,即随顺佛之正教。若佛所有言说,即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若多若少,总不问菩萨人天等,定其是非也。若佛所说,即是了教。菩萨等说,尽名不了教也。应知。



这是比较了佛和菩萨的差别:一个是高居法王之位,一切自在无不凭着智慧,决断了解;另一个是还没有达到无上的果位,因此对于甚深的法门无从彻知,必须得依凭佛语为量才能够宣说。

这里说到,除佛以下,智慧和行持没有圆满,还处在学地,烦恼和习气还没有消除,大愿还没有成满。像这样的凡夫、圣人,纵然极力地测量诸佛的教义,由于没有证到究竟的缘故,不能完全决断。虽然有所议论,也必须请佛印证,才能够决定。

如果称合佛的心或者智慧的所见,那就可以印可说“如是如是”,你说的符合佛心、符合圣意,或者说符合事实。如果不称合佛意,就会说:你们所说的并非如此。不印可的,那就等同于没有授记,也是没有利益的语言。佛印可的也就是随顺佛的正教,并不是另外有什么增上。

而佛自身作为无上导师,他的一切言说是不必要别人来印定的,因为他是彻见真谛而如量如实宣说的。所以他说的就是正教、正义、正行、正解、正业、正智。换言之,他能诠的话就是真实的教;他所诠的义就是真实的义;依此教法的规范来行持就是真实的行,也就是能够得到利益安乐的正因;依此来解的话,就是真实的解,也就是真实地解了诸法的真实义;依此发起身口意一切的运作,就是真实的业;依此做出的抉择就是真实的智。无论是多是少,总不必要问菩萨、人天等其他的人来决定是非。也就是佛可以以心直接印定。如果是佛说的,那就是了教,没有不彻了的。如果是菩萨等说,就是不了教,需要佛来印定,要如是了知。



是故今时仰劝一切有缘往生人等,唯可深信佛语,专注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教,以为疑碍,抱惑自迷,废失往生之大益也。



所以,大师就奉劝一切有缘往生的人:你们唯一要深信佛语,一心专注在佛的教导上,切实地奉行。不可信用菩萨等不相应佛语的教法,成了内心的疑虑障难,抱着各种的迷惑,陷在迷失当中,废失了往生的大利益。



又深心深信者,决定建立自心,顺教修行,永除疑错。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异执之所退失倾动也。



再者,所谓以很深的心发起了深信,这是指决定地建立了自己内心的信念和方向。也就是往后一心顺着佛的圣教来修行,去掉一切的疑虑、错解,非常纯正地按照净土的经法来实行。不要被一切其他的理解、修行方式,或者其他不同的所学、见解、执著等退掉自己的心,或者动摇信念。



问曰:凡夫智浅,惑障处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经论来相妨难,证云一切罪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对治彼难,成就信心,决定直进,不生怯退也?



这里提一个问题:凡夫智慧非常地短浅,处在很深的迷惑障碍里。所以,他对于法门如同盲人一样,没有确认到事实,还是处在一种迷惑不清的状态。如果碰到了解行不同的人,引来很多的经论来妨难,证明说一切罪障凡夫不能往生到那么殊胜的净土。这时候应当怎样对治他的妨难,成就自己的信心,决定直进不退而不生怯退之心呢?



答曰:若有人多引经论证云不生者,行者即报云,仁者虽将经论来证噵不生,如我意者,决定不受汝破。



应当这样回答:如果有人引很多经论,证明说凡夫不能往生。应当回答他:仁者虽然拿很多的经论来证明不能往生,但是我的心决定不受你的破坏。



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诸经论,尽皆仰信。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被机,大有不同。彼即通说人天菩萨之解行。今说《观经》定散二善,唯为韦提及佛灭后五浊五苦等一切凡夫,证言得生。为此因缘,我今一心依此佛教,决定奉行。纵使汝等百千万亿噵不生者,唯增长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为什么不受你破呢?虽然我也不是不信这些经教,对于这些经论我全部都仰信。但是佛宣说那些经的时候,有它特别的处所、时间、对机和利益。换句话说,是针对那个时候、那个地方、那种根机,为了实现那种利益而宣说那种教法的。而说那些经的时候,并不是说《观经》《弥陀经》等的时候。佛说教都是要契合到根机,是应着机来施设教法、成办利益的。以机有无量种的缘故,佛说的教法大有不同。就像一个医生针对不同的病人,他开的药一定要针对病人的病情。由于病人病情大有不同,他所希求的利益也各自不同,因此医生施设的医法都有不同。不能以彼时、彼地、彼人、彼利益而施设的药方,来破此时、此地、此人、此利益施设的药方。

总的来说,可以把佛一代圣教分成通途和特别两种。在那些经论里是通说了人天、菩萨的解行,而这里宣说《观经》定散二善法门的时候,唯一是为着韦提希和佛灭度后五浊、五苦等的一切凡夫,证明说你们都能够往生。这是佛特别地为着未来浊世的一切凡夫,宣说这个能往生的法门。这里有四种特别:应着未来五浊的时代,在这样的阎浮提秽恶国土里,针对我这种病人,此时、此地、此机、需求此利益的人特别开设的药方。你不能用彼时、彼地、彼根机、彼利益的法来破此法门。以这个原因,我一心依止佛的圣教,决定奉行。纵然你们有百千万亿人都在这里否定说不能往生,也唯一增长成就我往生的信心。



又行者更向说言:仁者善听,我今为汝更说决定信相。纵使罗汉、辟支、地前菩萨等,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皆引经论证言不生者,我亦不起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清净信心。何以故?由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为一切所破坏故。



以下还要逐层地增长信心,增长到极其甚深不可动摇的地步。因此,大师逐步地引用各方面的教量来坚定信心。我们要从这里能体会到所谓信仰的含义。

大师这样说,行者,你应当进一步跟他说:仁者你好好听着,我现在给你再说决定的信相。纵然是罗汉、辟支佛和地前菩萨等,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他们都齐心协力引着各种经论证明不能往生,我也不会起一念的疑惑,唯一增长成就我的清净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相信佛语。没有比佛更高的量,再多的罗汉、辟支佛、地前菩萨总是达不到佛的这种量,相差太远了。而佛彻见了真理,连丝毫的错谬都没有,不夹杂任何的无明、妄见、测度,或者不契理、不契机的话。因此再多的地前菩萨、声闻缘觉合在一起,都比不上佛智慧的一分。所有的语言都是在没有彻见的时候说出来的,怎么比得上一句佛语呢?

因此,我自己深信佛语决定成就了义,不被一切所破,因此丝毫动摇不了我的信心,而且唯一增长我的信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行者善听,纵使初地已上,十地已来,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异口同音皆云,释迦佛指赞弥陀,毁呰三界六道,劝励众生专心念佛及修余善,毕此一身后,必定生彼国者,此必虚妄,不可依信也。



再进一步说明信心的相,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阻,那是任何人没有办法退转他的,这就叫做“深信”。

因此又要这样说:行者你好好听着,纵然初地以上十地以下的菩萨,一个、多个乃至遍满十方无数个,异口同音都这样说:释迦佛指赞弥陀,破斥毁弃三界六道,劝勉策励众生专心念佛和修其他的善行,在这一生完毕后,就决定往生西方佛国,这一定是虚妄的话,不可依从信任。



我虽闻此等所说,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长成就我决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由佛语真实决了义故。佛是实知、实解、实见、实证,非是疑惑心中语故。又不为一切菩萨异见、异解之所破坏。若实是菩萨者,总不违佛教也。



我虽然听到了这些说法,但也不会生一念的疑虑,唯一增长我、成就我决定的上上信心。“上上”表示已经到了极点了。这种信心坚固得如同金刚一般,不会被一切破坏。任何身份的人,多少数量、多少言辞、多少引证,都没有办法引转、破坏它。以这样的坚固信心,决定能成就。所以大师一再说的深心,就是指信心的相,这里面是很深的,依此成就的利益也是很深的。

这里说到,越是这样来说、来破我,我越是增上信心。什么缘故呢?就是我一心信定了,佛语是真实决定了义的,因为它是一切种智彻底照见的缘故。佛是真实知、真实解、真实见、真实证,不是疑惑心说出的语言,因此是最可信任的话。而且我不为一切菩萨不同的见解所破坏,如果你真实是菩萨,应当不违背佛的圣教,所说应当与佛意相合。



又置此事。行者当知,纵使化佛报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满十方,各各辉光吐舌遍覆十方,一一说言,释迦所说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及修余善,回愿得生彼净土者,此是虚妄,定无此事也。



再把信心强固的相和盘托出,把这种校量的情况推到极致。

其他佛以下的人就不必说了。行者要知道,纵然是化佛、报佛,一尊、多尊乃至遍满十方无数尊佛,个个放大光明,吐出广长舌相,遍覆十方无数世界,以此来证成自己所说的是诚实言。他们这样说到:释迦佛所说的西方净土,指赞劝发一切凡夫专心念佛和修持其他善行,回愿就能往生西方净土,这是假话,不合事实,决定没有这件事。



我虽闻此等诸佛所说,毕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彼佛国也。



我虽然听到这些诸佛的话语,但是毕竟不会生一念疑惑退转的心,害怕生不到净土。



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等同,无少差别。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断杀生十恶等罪,毕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若有后佛出世,岂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恶也?以此道理推验,明知诸佛言行不相违失。故使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已后定生彼国者,即时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何以故?同体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为什么不生疑虑、退悔呢?因为佛佛道同,一尊佛与一切佛,所有的知见、解行、证悟、果位、大悲完全同等,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一佛制定的法规,也就是一切佛共同制定的法规。

举例来说,前佛制定了断除杀生等十恶业,毕竟不犯、不行,就称为十善止行、随顺六度之义。如果有后佛出世,哪里会改前佛制定的十善,让众生行持十恶呢?在因果的理则上完全同等,并不会因为时空的转变而改掉真理的法则。这也就是所谓的一切佛经都以“如是”二字开头,“如”者不二,“是”者无非。这就说明佛的经法都是贯彻于十方三世一切事,它是三世不易、十界同遵,因此佛所宣说的三乘法,都是不会改变的。以这个道理推展检验,就知道诸佛的言行不会互相违背,而是完全随顺一致的。

因此就使得世尊在指劝一切凡夫,尽这一个报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决定生彼土的这个时候,十方诸佛都共同赞叹、劝导、证成。什么缘故呢?因为诸佛都是同体大悲的缘故。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一切佛所化也就是一佛所化,并没有自方他方的偏执之心。



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即其证也。



再举一例,在《阿弥陀经》里,释迦佛赞叹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又劝导一切凡夫,在一日至七日间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决定能够往生。接下来的文字说到:十方世界各有恒河沙数的诸佛,同声赞叹释迦,能够在这样的五浊恶世、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不信正法这样炽盛的时候,竟然能够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定能往生。这是极其稀有难得的事!这就是诸佛在给释迦做印证。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而且十方佛等害怕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他们同心同德,同时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来显示佛陀这个话语真实不虚,他们都共同地说诚实言:你们众生都应当信受释迦佛所赞叹的这个法门依正庄严、往生利益,所证成的这一切因果事理等。一切凡夫,不管过去有多少罪和福,修行的时节长久还是短暂,只要在这一生,上等能够做到尽百年形寿,下等做到一到七日相续,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就决定能往生,没有疑惑。



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成其事也。此名就人立信也。



所以,一佛所说的就是一切佛共同证成的事实。总而言之,一切佛都证见了这件事,这决定是真实的法门,这就叫做就人而立信。这个“人”指的是弥陀、释迦和十方一切佛。

总而言之,是以佛无上的证量和圣教量而建立信心。这样建立的信心不为一切所破,不为一切所退,不为一切所转,一心只想决定求生,这就叫做甚深的信心,是这里深心的含义。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在就人建立信心后,接着要就行来建立信心。也就是对于自己的行门要立定信心,从而毫无怀疑地如是行持。这又要分清,行有正行和杂行两种,要知所选择。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彼佛。是名为正。



首先要了解正行的体相。总的来说,专一地依止往生净土的经法来不断地行持,就叫做正行。

所谓的“正”,就是不杂其他,专一于净土经法,一心缘在净土上修行。具体的相状如何呢?即“一心”。一心专读《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这净土三经等,也包括其他讲到西方净土的经论。不仅读诵,还要一心专注思维、观察、忆念西方国土依正二报的庄严。如果要礼,就一心专礼阿弥陀佛;如果要口称圣号,就一心专称阿弥陀佛;如果要赞叹供养,就一心专赞、专供阿弥陀佛,这就叫做“正”。总而言之,以专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在正行当中又有正、助两行。正,就是一心念弥陀名号,念念不离。助,就是其他的专礼弥陀、专诵净土经典等。

为什么说一心念佛是正定业呢?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行住坐卧,不管时间是短暂还是久长,念念不舍离,这就叫正定之业。因为顺合佛本愿的缘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