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这底下说哦,这个《瑜伽师地论释》上解释的就更详细了,前面说个大意,前面是总说,这里等于是别说。这个「地」这个字是境界的意思。怎么叫做境界呢?「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

这个「所依」,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一个对象、的依止处。这个依止处实在就是你居住的地方。说你现在在什么地方住?我在三藩市住,就是三藩市是你的依止处。说你在什么地方住?我在法云寺佛学院住,就是那个地方就是你的依止处,这个「依」是这样意思。

「所行」,就是你活动的地方。也就是你学习佛法…就是这一念心。我们佛教说的…很多的地方…这个经律论里面说到这个「行」、说这个「依」。这个能依和能行是谁?就是一念心,就是我们的分别心。我们的心在这里住、在这里活动,这样意思。这个「依」是所住之处,这个「行」就是所活动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啊,可是有点分别,这个「依」和「行」有点分别。

比如说我们现在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这个《瑜伽师地论》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思想的依止处。这个「行」呢,还是这里,但是和这可有点不同了,就是更详细的在这里活动,叫做「行」。这个「依」就是你开始限制自己的心的范围,我这个心就不超越这个范围,就在这里。那么在这里面不断的行,就是不断的学习、不断的闻思修。这个「行」和「依」是同一个地方,但是有一点不同。所依之处、所行之处是一样的,但是依和行有一点差别。差别呢?就是「依」指范围说;「行」是说在这个范围内的更不断的深入的学习,叫做行。这么讲。

「或所摄义」,或者是说,是凡你所学习的、所接触的、所包含的一切的境界,都可以名之为境界,都可以名之为境界的。「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是这样讲。



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

这底下说出个譬喻,譬如龙马的地方,这个「龙马地」这句话,在《阿含经》里面说,这个龙的形相,就有马的形相,这个龙有马的形相,所以叫「龙马」,也可以这样讲。龙,有蛇相的龙,像一条蛇似的,有的像一条鱼似的、像虾蟆似的,龙有四种形相的(注:《大方等大集经》卷58:此处多有象龙马龙蛇龙鱼龙虾蟆龙)。那么这个说龙里面有的像马的形相的是叫「龙马」,或者这个马是另一种动物,不是龙,也可以。「如龙马地」,这「龙马地」怎么讲呢?就是龙马所行之地。

「唯此中行不出外故」,他们只是、唯独是在这个范围内活动,不超过这个范围之外的。说我们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地,也有这样意思,就是在这个范围内,不超越这个范围,在这里活动。它是我们的所依、所行,所以叫做瑜伽师地,这样解释喔。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

「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我们的心就依止在这个地方,就是依止这个四念处,心依止这个四念处住,在四念处这个范围内,一直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在这个处所上依止、在这个处所上修行,「增长自法」。这个「自」这个字,我疑惑是「白」。增长「白」法,就是增长清净的功德。增长「自」法,也可以,就是一切功德法是自法;一切罪过的法是他。我们增长自法,不要增长他法,那么讲也可以。「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这就有生长的意思、有生成住持的意思了。这个「地」这么讲,「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

「如稼穑地」,「稼穑地」,就是种田。这个「稼」就是种田,这个种子种下去,要耕耘它、要除草、要施肥,做这些事。等到成熟了,「穑」就是收回来,叫「穑」。那么这个土地里面种上了种子,你不断的做这件事呢,最后有了成就了。现在我们这《瑜伽师地论》也是,你不断的学习、闻思修,也可以有成就的。所以「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这是这样子解释。



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

这底下又再有一个解释。「或瑜伽师地所摄智」,或者是这个禅师他不断的修行,他想要摄取一种清净的智慧,就是圣道了。前面的那个「稼穑地」似乎是在圣道之前,在资粮位、加行位的时候如稼穑地;现在「如珍宝地」,这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了。你从这一念心里面成就圣道了,所以「所摄智」。

「依此现行、依此增长」,你要依据此《瑜伽师地论》这十七地,你不断的这样用功修行,也可以说现行;或者是不断的修行,就有清净的智慧现行了,得到无漏的圣道了。太阳出来没有?太阳出来了,叫「依此现行」。

「依此增长」,而这个智慧,不能一下子就得无上菩提了,你还要继续努力修行,使令这个清净无漏的智慧增长、无漏的戒定慧继续的增长。「故名为地」,所以这十七地、这十七个部分的佛法,就名之为地。像「珍宝地」,那块地里面有珍宝,不是一般的五谷,这是特别殊胜的境界了,这样子解释啊,譬如说我们不断的修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身、受、心、法就是地。我们不断的这样观察呢?就出来智慧了,就出来圣道了。

但是你在初开始用功的时候,也是身、受、心、法,等到有成就了以后,还是身、受、心、法,和以前有点不同了,有一点不同了,所以叫做「珍宝地」。以前的「稼穑」的时候是大…是土地,是地水火风一般的土地,现在变成珍宝地了,不同了。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

「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就是他的这个清净的戒定慧、清净的智慧,在这个境界里面活动,活动有了成就以后,「受用自法」,你有了受用了。不像你像得了欲界定的时候,虽然是定,但是没有轻安乐,可也有一点舒服了,也是很轻快,但是啊,若和这个未到地定、和这个四禅来说,是微不足道了。现在若得了禅了的时候,有殊胜的轻安乐,有这样的享受了,所以叫做「受用」。现在说你在凡夫的时候用功修行,也是很难得了,但是还没有什么成就啊。

所以修行这件事,在凡夫开始修行的时候,只是努力的辛苦地修行,没有什么成就,心里面不快乐。等到得了圣道以后,得到大自在的境界了,心里面叫做欢喜,叫做欢喜地,有了受用了。所以这个啊,我们出家人…我们佛教徒这么说喔,我们佛教徒修学佛法,把世间的五欲弃舍了,在佛法里面还没有成就,这个时候是很难的,是很难。

所以现在得了圣道的时候,「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你对于你所成就的圣道,有了享受了,你也会有作用了。不像凡夫的时候,人家看,哎呀,你很有修行,你给我加持」加持吧。其实那能加持呢,没有什么作用啊。但是得了圣道可是不同了,「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

「如牛王地」,这又说个譬喻,「如牛王地」,就是牛群里面有个王,这个牛王在牛群里面很自在的,很大自在的境界。这个牛王能保护牛群,这个众多的牛也是拥护它,它有威力能保护这个牛。就像佛是一切众生的大导师,他能保护一切众生的,所以一切众生向他学习,得大自在的境界。就是修行人有了成就的时候,心情自在了,心安了一点。不是凡夫啊,有一点风吹草动,心就不安。若是得了圣道,心就安了。所以这个「王」是自在的意思,就是心安了。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

这最后,前面「如珍宝地」、「如牛王地」,这是譬喻得无生法忍以后的这些圣人,称之为瑜伽师地;最后「或诸如来名瑜伽师」,那又更高了、更圆满了。

「平等智等」,他成就了这个平等的智慧。如理智就是「平等智」、如量智就是差别智;或者说是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这些大智慧,当然「行在一切无戏论界」,就是第一义谛。

这「戏论」是什么呢?一切的语言、名字都是戏论。你说「如来有所说法不?不也,世尊,如来无所说」,就是佛的境界是无戏论的境界,但是凡夫很难契合到这里,所以非要戏论不可,非要立出个种种的名字去分别观察,这样这个凡夫才能从凡夫的地逐渐的进步。可是到成功了以后,就是无分别的境界,离一切名言相了,所以叫「一切无戏论界」。那么这种无戏论界,你要成就平等的智慧,就是无分别的智慧。成就了无分别的智慧,你才能「行在一切无戏论界」,也就是不行,也就是于一切法不行一切法,就能行在一切无戏论界的,那「一切无戏论界」是什么呢?就是「无住涅槃」。虽然得了涅槃,而于涅槃无所住,也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

「瑜伽中故」,这样的瑜伽就是果瑜伽了。佛的境界呢?成就了那么多的无量的功德,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智慧,所以别的功德没有提。这个智慧在大般涅槃、无住的果瑜伽中,「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样的无戏论界,是那个无分别智所相应的地方,所以那个地方叫做地,「瑜伽师地」,这样讲呢?这是第一义谛名为瑜伽师地了。

前面这么几种的解释,实在是有深浅的意味在里面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是故说名瑜伽师地。

「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这个或这十七地,前面一从一开始的<五识相应地>到最后的<无余依地>,这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它是摄属这一切的瑜伽师。「瑜伽师」就是从凡位开始,一直到佛的境界,都包括在内了,都包括在这十七地里面。它是属于一切,能够一切瑜伽师地都包括在十七地里面了,所以这十七地是一切的瑜伽师的地。也可以十七地是属于一切瑜伽师,一切瑜伽师也属于十七地,可以这么解释。就是随你这一位瑜伽师的修行的深浅,这十七地就不同,就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互相摄属。

「如国王地」,像国王的地方,「国王地」就是属于国王的。在这一切、在这他所…他的权力所属的境界,都是自在的,如国王地,「是故说明瑜伽师地」,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地」字这么讲。



解云: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依行二种,各有二解,合六番释也。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总起来结束。这个「解云」这句话,应该就是这个遁伦法师说这句话了。他说「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第一个解释,「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这叫做「境」,「其境」指这个说的。

「及所摄」就是最后这个,是「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这是摄属。

这是两个解释,境,一个解释;所摄,一个解释,这是两个解释。

「依行二种,各有二解」,那就是这个有第二个,「唯此中行,不出外故,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这个这就是…这个「如龙马地」是往前上段的话,这底下「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从这里开始,这是「依」。这个依叫「如稼穑地」。「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这个行。一个「依」、一个「行」。这是「依」一个解、「行」一个解。

这底下,「如珍宝地」或…是前面一段「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这个「行」又有一个解,这个「行」就是两个解释了。「如珍宝地」、「如牛王地」这都是「行」。

「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这个也可以说是「依」,可以说是「依」啊。就是前面啊…「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这又是一个依。说两个「依」、两个「行」。「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白法」,这是个依;「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个也是「行」、这也是「行」。

*这是把前面这一大段总起来结束。这个「解云」这句话,应该就是遁伦法师说这句话了。他说,「其境及所摄,各唯一解」:这个,「释论解云:地谓境界,所依、所行、或所摄义,是瑜伽师所行境界,故名为地」,「如龙马地,唯此中行,不出外故。这第一个解释,叫做「境」,境是指这个说的。「及所摄」就是最后这个,「或十七地摄属一切瑜伽师故,如国王地」,这是摄属。这是两个解释:境,一个解释;所摄,一个解释,这是两个解释。

*「依行二种,各有二解」:那就是这个第二个,「或瑜伽师依此处所,增长自法,故名为地,如稼穑地」,这是「依」。「或瑜伽师地所摄智,依此现行、依此增长,故名为地,如珍宝地」,这又是一个「依」。这个依就是两个解释了,「如稼穑地」、「如珍宝地」,这都是依。这底下,「或瑜伽师行在此中,受用自法,故名为地,如牛王地」,这个是「行」。「或诸如来名瑜伽师,平等智等行在一切无戏论界无住涅槃瑜伽中故,是彼所摄,故名为地」,这又是一个「行」。这个行也是两个解释了。所以两个依、两个行。(注:以*标出这上两大段,已依师父指示修改过。)

这前后两个是境,一个所摄。最后一个解释是「摄」、最初一个是「境」,中间四个是两个依、两个行,依、行两种各有两个解释,合起来就是「六番解释」,这样意思。



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然则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合为瑜伽师地论。有三释。



「梵云舍萨怛罗,此云论」,中国话叫做论。「释论云:问答决择诸法性相,故名为论」:这个《释论》上的解释,有人有问、有回答,用问答的形式来决择诸法性相。这个「决择」,「决」是决定,「择」是简择,就是观察分别,这个是坏的、这个是好的;就是这样分别,这个是正确的、这是错误的,那么,这样去观察分别,而有一个决定的结论,这叫做决择。对诸法的性相,这样子问答决择的学习,这叫做「论」。「《俱舍论》云:教诫学徒,故称为论」,这么讲,教诫他的学生,那就叫做论。这是两个解释。

「然则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这个「论」解释完了,这底下统起来说。「然则师有瑜伽」:现在统起来解释这个题目,「师有瑜伽」,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师啊,他有瑜伽的功德。「瑜伽之师」:是有瑜伽的一位师长。是「依主释也」:这样子呢,师是主,瑜伽是属于师的功德,所以叫做「依主释」。在唯识的经论里面,有六离合释,这是用那六离合释来分别这件事。

「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这个,瑜伽和师这样子解,或者是师有瑜伽、瑜伽之师,这么解释。这个「地」,是瑜伽师的地,瑜伽师所闻思修的地,「亦依主释」,这样这个地是属于瑜伽师的。

「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即地,这个相应,譬如说境瑜伽、教瑜伽、行瑜伽、果瑜伽,那么瑜伽就是地,这都是相应,瑜伽就是地。瑜伽和地,他们两个法的体性是无差别的,那么叫做瑜伽即地,那这等于是持业释,这样解释。「地是所诠,能诠即论」:这个论和地要怎么样解释呢?这个地是所显示的,能显示的就是论,就是用语言文字来显示这个十七地的义,他们的关系是这样子。那么若总起来说,「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瑜伽师地的论,瑜伽师地是主,那个论是属于它的。

「合为瑜伽师地论」:合起来叫做瑜伽师地论。「有三释」:这前面一共有三个解释。「师有瑜伽,瑜伽之师,依主释也」,这是一个解释。「瑜伽师之地,亦依主释」,「瑜伽即地,二体无别;地是所诠,能诠即论,瑜伽师地之论,亦依主释」,这又一个解释。合起来叫做瑜伽师地论,这一共有三个解释。

这是把题目解释完了,我们下一次就入到正文了。我心里面倒很着急啊,题目不要说太多,解释正文要紧,到现在就算是解释完了。

--------------------------------------------------------------------------------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问:请问院长,玄奘法师后来如何决断「当常」、「现常」这个问题?

答:我也在想。你最初有这个疑问所以到印度去,但是你学了,完了以后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但是没有看到有交代,没有看见。

  佛法学多了,以前的疑问,在他心里面不那么明显了。就算是没有说,但是不明显。因为初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遇见这个问题不懂,心里面认为这件事很重要。等到去天天的学习、天天的思惟,学多了,对于一个…站在【唯识】的立场去通达全面的佛法以后,以前的疑问,在他心里面不介意了,再不说什么了。不说什么,但是这个问题是这样子。

  如果是…从…现在我开始说的话,是我妙境心里面的分别,是无稽之谈,或者说有根据也可以。

  这个【唯识宗】的经论里面,它说一切众生有的有「佛性」、有的没有「佛性」,不是都有「佛性」的。所以不是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的,有人成佛、有的人不能,有的人能得阿罗汉,有的人不能,他永久的都是个生死凡夫,【唯识】的经论有这种味道,有这种意思。这种意思,我们现在把这个声闻、缘觉这件事放在那里不说,单独说「佛性」。

  这个窥基大师他就…也是大智慧人,所以他就解释这个《涅槃经》上说,《涅槃经》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有心者皆得做佛」,这个《涅槃经》上有这种话。《涅槃经》有这个话。

  《涅槃经》前十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那意思是「现常」,你现在的虚妄的分别心里面就有「佛性」,是这样子。等到后来、后一大段的《涅槃经》里面说的是「当常」,就是说你现在没有「佛性」,你现在你没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没有。但是你现在心里面有虚妄分别心呢?你这分别心遇见佛法了,由闻思修这么修行,逐渐地、逐渐地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是「将来」你会有一个常住的佛,是「当常」,是这么讲。这么讲那么统合起来说呢?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样解释。

  这样解释,这个谁?我们的印顺老法师,也是大智慧人(我现在想起来什么说什么哦),他说这个《涅槃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有一点共于【外道】的理论,有这种情形。有这种…或者说的谦让一点来说,有这种倾向啊。

  那么【三论】的学者把他重新加一个新的解释,新的解释怎么意思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他将…他现在有虚妄分别心去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也就是这一念心,遇见佛法之后呢?从闻思修逐渐、逐渐,将才就成佛了,这就叫做「佛性」、这就叫做「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是调和一下,调和一下,使令他附和佛法的真义,不共于外道。我看印老法师好像有这个味道,有这样解释。

  那么这个窥基大师怎么解释呢?窥基大师他不这么解释。他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在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这个「诸法如义」。「如来者,诸法如义」,都是「诸法寂灭相」,都是「空」的、都是「毕竟空寂」的、离一切相的「圆成实性」,一切众生都是有的,这叫「理性佛性」。说是「当常」就是我们遇见了佛法的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了。感觉到众生是苦,佛法是宝,能够是众生的这个常夜的明灯,是非常的重要,我应该发心把这个灯来破一切众生的无明的黑暗啊,我要做大菩萨。你发了无上菩提心,你修行六波罗蜜,就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就栽培了无漏的善根了,这个是「佛性」,这个就是「佛性」。这个「佛性」逐渐的增长、逐渐的成就,就得无上菩提了,就成佛了。这样说呢?「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那个「诸法如」的「佛性」,那并不保证你就能成佛的。你若有这个发无上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这样的「佛性」,这叫做「行性佛性」,是有为,你有这个「佛性」你才能成佛的。

  所以这个【唯识】的经论上说啊,是有的人有「佛性」、有的人没有「佛性」,约「行性」说的,约「行性」的「佛性」说的。这个《成佛之道》论也提到,这是窥基大师这么样来…用《涅槃经》上的「当常」和「现常」,把它名之为「理性佛性」、「行性佛性」,来融通解释「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个道理,使令它没有矛盾,这样解释。这样说这个「当常、现常」就是这样解释了。那么也是「当常」、也是「现常」,是无障碍的、是无障碍。

  说是一切众生皆有诸法如的「佛性」,这个不管是【三论宗】也好、【法相宗】也好、【天台宗】也好,乃至【华严宗】、【禅宗】,一切佛法都是统一承认的,都是承认这一点。那么这个「行性佛性」这样解释,谁能反对呢?我看也要承认,也要承认这一点。那么这样解释,就应该是把这个「当常」、「现常」的问题,究竟是「当常」?是「现常」?这问题应该是解答了。解答的结论呢?就是也是「当常」、也是「现常」,而没有矛盾。应该是这样说。



  我以前也说过一个问题,就是【禅宗】里面有一位禅师,两位禅师在一起走路的时候,一位禅师说是「人若是没有…心里面若没有佛,就不能流转生死」,说这个问题。有一位禅师说「若有佛的话,就不迷于生死」,不迷于生死应该没有生死。这两个禅师互相争论,后来去见那个法常禅师(法常禅师是马祖的弟子),马祖印证什么、什么子熟也?印证他就是开悟了,就是这样意思,那么印证的时候。那么法常禅师说「你们…」好像那有一位禅师说(是夹山禅师),一个定山禅师、夹山禅师。夹山禅师问他,两个人提出这问题了,说是我们这两个人的看法,谁亲?谁疏?用这亲、疏两个字来形容这两个问题。一个是亲,亲者近也;疏者远也。我们两个问题谁是能接近真理?一个谁是能与真理相远?用亲、疏两个字来形容。那么法常禅师说「且去,明天再来」。那么明天来了,那么就是夹山禅师他去问的,那么法常禅师说「亲者不问,问者不亲」。这样子就等于是否认了夹山禅师这个问题,等于是这样子。

  但是我看这个解释还是不能够令人心服,心还是不服。不过我另外有一个在《高僧传》上看出来一件事。好像一个人在禅定里面就看见佛了,看见佛。佛开示他的道理,他就从中提出来一个问题,说是一切法究竟是有为呢?是无为呢?这样问佛。佛说「都是戏论」,这句话说得好,这句话说得好。说是「有佛…心里面是有佛?是没有佛?」「都是戏论」,应该这么解释也是对的。

  我们没有成佛的人,就是佛菩萨开导我们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缘起」的道理要说清楚,我们才能够心里面没有疑问,才能心能安下来,去修「四念处」,不然的话心里老是不安。所以就会说「是有佛呢?」、「是无佛?」因为这都是经论上的话。

  《楞伽经》上说「如来藏」,「如来藏」是「涅槃因」、也是生死之因。因为有「如来藏」你才能流转生死、你才能得涅槃。「如来藏」是什么?「如来藏」就是「诸法如」、就是「佛性」。就是「佛性」,有「佛性」才能流转生死、有「佛性」才能得涅槃。

  但是夹山禅师说「若有佛性,就不应该迷于生死」,也有道理。尤其是这个《大乘起信论》上说是「如来藏有大…」「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有「大智慧光明」,为什么流转生死呢?你解释、解释我听听。我看很难解释这个问题,很难解释。

  但是这个…这个【三论宗】也承认「诸法如」是「佛性」,一切众生都是「诸法如」,都有「佛性」,但是没有说「如上有大智慧光明义」,没有说这句话。没有说这句话呢?就没有这个问题。

  若是照《阿含经》上这么解释呢?不说这件事。就是一切众生迷惑颠倒,起惑造业流转生死。你现在修四念处,破除颠倒就得涅槃。你没有借口生出种种疑惑,没有这个借口。

  但是人呢?你常常用功修行就会发现一件事,你就按照《阿含经》这个四念处修行,也会发现到「诸法如义」,也会发现这件事。你不能说是「大乘非佛说」,这句话不能说,你真实用功修行。你只是在文字上这样分别,有的时候有这样想法,有那样想法,但是你自己修止观的时候,你就会碰到这个「诸法如」。你碰到的时候,啊!这句话不可以这么说。你自己会碰到!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五识相应意,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瑜伽师地论》一共是分五分,一共有五分。第一分就是〈本地分〉,第二分〈摄决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一共是这五分。


第一分叫做〈本地分〉,就是根本的瑜伽师地,所以叫〈本地分〉。其余的四分都是属于〈本地分〉,是解释〈本地分〉。以这第一分为根本,所以称之为〈本地分〉。而《瑜伽师地》,也以〈本地分〉来立名,是这样意思。〈本地分〉,它是根本的瑜伽师地,这里面说了十七地,都是属于瑜伽师地的,瑜伽师的境界。


第二分叫〈摄决择分〉,是解释瑜伽师地的深隐要义。你们有带这个〈披寻记〉,这个〈披寻记〉上都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释》,这样解释的。第二分叫〈摄决择分〉,就是解释〈本地分〉,不容易明白的精要之义,那么这是第二分大意。


第三分叫做〈摄释分〉,是解释的释。〈摄释分〉是说什么?是说《阿含经》里面的内容。《阿含经》,《四阿含经》里面究竟说的什么呢?它把它分成多少类,统一起来,叫做〈摄释分〉。解释《阿含经》的内容,通说一切《阿含经》的内容,那叫做〈摄释分〉。这是第三分〈摄释分〉。


第四分,就是〈摄异门分〉。〈摄异门分〉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阿含经》里面用不同的名,表达相同的内容的解说,那叫做〈摄异门分〉。最后一分叫做〈摄事分〉,事物的事,〈摄事分〉。〈摄事分〉里面说的什么呢?就是解释《杂阿含经》,解释《杂阿含经》的修多罗。这一部份印顺老法师把它和这个《瑜伽师地论》的文,和《杂阿含经》的文会合起来了,所以叫做《杂阿含经会编》。这一本书是支那内学院的吕征他也做过。这个书我是看过,但是没有详细去阅读。印顺老法师他说:「听说有这本书,但是没有看过」。那印老就是把它会合了,这件事不是容易做的。


这个〈摄事分〉,其中一大部分是这样的,就是解释《杂阿含经》的;一少部分,是说这个律,毗奈耶的事情,一少部分说到律。那么这里面也有论的意思;所以这个〈摄事分〉,这个《瑜伽师地论》实上说,是解释三藏的要义,说到三藏包括这个论典在内。这个〈本地分〉,一共是五十卷;〈摄决择分〉三十卷,这是八十卷。这个〈摄释分〉才二卷;〈摄异门分〉也是二卷,这是四卷。到最后一分是十六卷,那么加起来就是一百卷。〈本地分〉是最多,五十卷。





甲一、本地分(分二科)  乙一、略辨地名(分二科) 丙一、征


云何瑜伽师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这个〈本地分〉。这个《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他也有科,他也分科了。我们现在每人都有的这个《披寻记》也有科,他的科微细了一点,比《遁伦记》的科微细一点,我们就用这个《披寻记》的科好了。


这个〈本地分〉,这一分里面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辨地名」,就是简略的说明这十七地的名称。第二科是「别广地摄」。现在是「略辨地名」这一科。这一科里面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就是「征」。「征」,就是问的意思。


「云何瑜伽师地」,这句话就是问,就是征。怎样叫做「瑜伽师地」呢?问这个话的意思,假设是学者,学习的人向弥勒菩萨问,他可能在别的经论上看见过这个「瑜伽师地」这个名字,现在提出来请问。或者说是作者自己,自己假设这么一个问,提出这个问题。





丙二、辨(分三科)  丁一、标


谓十七地。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辨」。「辨」,就是说明的意思,也就是回答的意思。回答这底下分成三科。第一是「标」,就是「谓十七地」。怎么叫做「瑜伽师地」?就是十七个地,就是瑜伽师地。就是这样回答!这是「标」。





丁二、征                                                                              


何等十七?


这是第二科,又是问,又是「征」。那一些叫做十七地呢?这又是问。





丁三、列(分二科) 戊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


「嗢柁南曰」:这个「嗢柁南」,这底下就是列,把这十七地给列出来。这一科又分成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这个〈披寻记〉里面有解释,《遁伦记》也有解释。都是相同的,这解释的很好。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有提到这个。他说是:「以少略言集合多法,施诸学者,令易受持,就叫做集施」,利用很少的几个字,能够表达出来很多的佛法,用这样的句子布施给学习的人,使令他容易受持、容易记得住,那么就是叫做「嗢柁南」。这分二科,第一科是「嗢柁南」。第二科,就是「长行」。这个「嗢柁南」这个颂里面,一共是二个颂,颂这个十七地的名字。


「五识相应地,有寻伺等三,三摩地俱非,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就叫做「十七地」。这个第一个地,就是「五识相应地」。第二地,就是「意地」。「有寻伺等三」呢?这里面有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这三个。


「三摩地俱非」,这个地方有点事情,后面的长行不叫「三摩地」,不叫这个。叫做「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而这个颂上说,这个「嗢柁南」上说是「三摩地俱非」,这地方有点事情。这个「三摩地」的这句话,翻到中国话是等持,这个等持也是讲过的。就是等,是平等;持,是摄持,它有力量能把它把握得住,叫做持。这个平等怎么讲法,你们谁愿意讲一讲,这个等字。等,就指我们心说的,我们的心,不是散乱、就是惛沈;不是惛沈、就是散乱,所以叫做不平等。现在学习奢摩他的止,使令我们的心也不惛沉、也不散乱;也不散乱、也不惛沉,这叫做等,是这样意思。


说是我们怎么能够不惛沈、也不散乱呢?持,因为你常常修,就能创造出来一个力量,能把你这个心,摄持住,就能不散乱、也不惛沈,明静而住,所以叫做等持。这个等持这个名词,这个名,它所包含的义,很广。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欲界定,也可以名之为等持。欲界定,就是九心住,九心住最后一住,就叫做等持。所以这个是通于欲界定的。那么未到地定,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以上,都可以名之为「三摩地」。


可是这个得「三摩地」这句话,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详细的解释。所以我愿意学习《瑜伽师地论》,就是他每一样法门,他说的很详细、很微细,他不是说一个大概,说一个大概就完了,他不是。他说的很清楚的。他这个分三个部份,「得三摩地」是一个意思。第二意思是「三摩地圆满」。第三是「三摩地自在」,分三个部份说。「得三摩地」怎么讲呢?譬如说是我们由欲界定再进一步到了未至定,就是未到地,这个时候就名之为「得三摩地」了,就是得到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摩地圆满」怎么讲呢?就是由未至定,也叫近分定。由未至定再进一大步,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这叫「三摩地圆满」。这「三摩地圆满」和得三摩地不同,这三摩地的境界圆满了。


「三摩地自在」怎么讲呢?看这说的也好。得三摩地的这种人,三摩地圆满了的人,他还有烦恼。他还有什么烦恼呢?他有高慢心。有高慢的心,我得三摩地了,你们都不如我。这个愈有成就的人,他当然还没到最高的成度的时候,这个高慢心是更高,比我们一般人的高慢心还要高。我们一般人没有什么成就,还有高慢心;若是有了成就,那是高慢心还小,这是人都是这样子,有高慢心这是第一。


第二有爱心,有爱着心。就是他所成就的境界他爱着,爱着自己所成就的境界。就得了禅定了,初禅、二禅、三禅有三昧乐,他爱着这个乐,爱着。到第四禅,更不得了,那境界是更高了,那是爱着心更厉害了,有慢、有爱、还有见。见,就是我见。还有这爱、见、慢、也有疑,疑惑心还是有;有这些烦恼的人,虽然是三摩地园满了,他这个入定出定的事情还是不自在的,还是不自在的,还不能称之为「三摩地自在」,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还需要学习佛法,观察所得的这个禅是无常、苦、空、无我,还是这样观,要这样观察,破除去这爱着心,破除爱、慢、见、疑,破除这些烦恼,使令这些烦恼不活动了;但是种子还没有破,可是心是清净了。现行的心,清净、显白,离诸睱秽,没有这些烦恼的活动,这叫做「三摩地自在」。


现在说这个「三摩地」呢?「俱」,就是这些功德都成就了,都有了。这样子就和这个「三摩呬多」,「三摩呬多」(念ㄒㄧ),我查了字典,这个字念ㄒㄧ。其实我多少年来,常常查这个字,这一回应该是记清楚了,念ㄒㄧ。这个「三摩呬多地」翻个等引,它是不通于欲界定、未到地定的。一定初禅以上,才可以名之为等引。这个等,就是平等,刚才说由以平等才引导你达到那个定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或者是你用功,你不断的用功修行,不怕辛苦,就能够引导你到定的境界,到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引。等引这个名字,比三摩地高一点,三摩地是通于欲界定;这是不通于欲界定的。但是若要加一个「俱」字呢?「三摩地俱」,就和等引,和「三摩呬多」是平等了,就是它的含义就一样了,就是这样意思,这个地方有这么多差别。


「三摩地俱非」,就是非三摩地俱,那就是散乱的境界了。「有心无心地;闻思修所立,如是具三乘」:这个地方「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所立」,所成立的,所建立的这些功德,殊胜的功德,是以「闻思修」为方便才能成就的,才能够成就,所以叫做「闻思修所立」。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说所成立的胜解相,这个声闻乘、辟支佛乘、一佛乘,都是以「闻思修」为方便,为正方便,才能成立它所应得的义,所应得的功德,就这么解释,「如是具三乘」,这样子具足这三种佛法。


我们说这个「闻思修」,不知道说多少遍了,说了很多遍,我也是讲过《楞严经》的,《楞严经》:『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就那么说。但我现在不这么说,闻思修得无生法忍,这么说。因为这个修,就是三摩地,就是三摩地,它通于有漏的、通于无漏的。通常有人问,提出个问题来问我们:「说我相信佛法,我也欢喜佛法,但是我不知道学习佛法的次第,应该怎么学」?就是闻思修,就是修学佛法的次第。我们若常常读经,就很容易知道这个问题,就是从闻思修是一个学习佛法的次第,就是这样学。但是你若不多读经论就不知道,不知道怎么讲。我们可能说,会说一些其他的事情来。


「有依及无依,是名十七地」:这个颂,这个「嗢柁南」,就是把这个名字标出来,其中多少有些是需要解释,其他的不要解释。底下这个是第二科是长行,这个行是长一点,比那个颂长,颂是短的。





戊一、长行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这个「有寻有伺地」,这个「寻伺」,「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唯伺地」,这个「寻伺」,「有寻伺、无寻伺」,我们在《摄大乘论》上也有讲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我感觉这个「有寻伺、无寻伺」这个地方,是要用心才能明白的,是要一点用心的,不然你很难讲明白它。


「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这个地,这「十七地」,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就是从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完全说到了。这个天台宗常好说十法界,这就是把十法界的事情统统都说了。这个说的非常的微细,非常的微细的。


那么这是「略辨地名」这一科到此为止。这现在第二科叫「别广地摄」。而《瑜伽师地论》〈遁伦记〉上的名字叫「随别解释」。你们若是带着那个〈披寻记〉,你们的眼睛好,能把那个字给看的很清楚,「别广地摄」。要有没有带,这个「别广地摄」应该在黑板上应该写出来。这个〈遁伦记〉的科的名字叫「随别解释」,就是随顺一地一地的去解释,这样子这个科名我们容易明白。但是这个〈披寻记〉叫做「别广地摄」。「别广地摄」就比那个「随别解释」难解一点;或者这样解释,「别」,就是一地一地的叫做「别」,广博的详细的去解释每一地里所含摄的大意,或者这么解释,叫做「别广地摄」。这一大科里面分成十四科,本来「十七地」应该是十七科。但是它分成十四科,其中有合在一起的。第一科就是「五识身相应地」,「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第一」指第一科。





乙二、别广地摄(分十四科)  丙一、五识身相应地(分二科) 丁一、征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


这个「五识身相应地」,其实这里面下面有解释,什么叫做「五识身」、怎么叫做「相应」都有解释。第一,这个「十七地」里面它列在最前面,所以是第一。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征」。「云何五识身相应地」,怎么叫做「五识身相应地」呢?这是问。





丁二、释(分二科)  戊一、略辨(分二科)  己一、名相应地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


这底下就是解释,解释的时候又分两科。第一科是「略辨」,就是简略的说一说。这个《瑜伽师地论》,我们从这里面,从这个文相上看,这个文相分科了的时候,我们就容易明白它的相貌,都是先略说,而后广说。若是我们写文章也可以这样子,先略说而后广说,也是可以这样写。那么这个先「略辨」,「略辨」又分成两科。第一科叫做「名相应地」。第二科「名五识身」。「五识身相应地」,分成两段来说明,第一段先说明什么叫做「相应地」?第二段再说「五识身」。这是第一段叫做「相应地」。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这个地方是解释「相应地」。「五识身自性」,就是这「五识身」它本身的体性,叫做「自性」。和别的法不同的,所以叫做「自性」它自己的体性,叫「五识身自性」。这「五识身」的「自性」是什么?下面有解释。


「彼所依」又是什么?「五识身」的「所依」是什么?「彼所缘」的是什么?「彼助伴」是什么?「彼作业」是什么?这一共是分五段,「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分五个。这五项,五种事情彼此之间不冲突,他们互相和合、互相随顺,互相和合没有冲突,在一起工作,大家做这一件事,和合起来做这一件事叫做「相应」,这「相应」就是这么讲。「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我随顺你,你也随顺我,我也不向你捣乱,你也不向我捣乱,大家和合起来做,这叫做「相应」。那么有多少样事情互相的和合呢?就是这五样事,就是一个「自性、所依、所缘、助伴、作业」这五法。「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这是第一段。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己二、名五识身


何等名为五识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第二「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就这五识。每一个识都是有它的体相的,所以叫做「身」,这个「身」是一个体的意思。但是别的地方也有说是有阻碍,有碍,有障碍的那个碍,有碍的意思,所以叫做「身」还有这么解释的。但这个「识」是心法,它为什么有什么碍呢?因为它所依,它所依的根是有碍的是色法,所以它叫做「身」有这么解释的。但这样的解释只限于此法这样解释。


也有说六识身,六识身那么第六意识,它所依的根不是色法了,所以这个解释是一种特别的意思。这是「略辨」,「略辨五识身相应地」简单地说。下边就是「广显」,第二科是「广显」,就是详细的显示出来「五识身相应地」的相貌,这一段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别辨五相」,第一科是「别辨五相」。「别辨五相」是辨什么呢?辨这个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五识的相貌。「别辨五相」里面分五科。第一科就是「眼识摄」,属于眼识这一方面这是第一科。这一科又分成五段,第一科是说「自性」。





戊二、广显(分二科)  己一、别辨五相(分五科)  庚一、眼识摄(分五科)


辛一、自性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


「云何眼识自性」,先问怎么叫做「眼识」的体性呢?「眼识」的体性是什么样子呢?这个「自性」这个「自」,实在也是别的意思,总别的别,别的意思,单独它是这样子,所以叫做「自」,所以也就是别。若是通就不是了,就是大家共同的都是这样子,那叫共相。现在是别。


「谓依眼了别色」,那么这就是「眼识」的「自性」。这个眼识的相貌,眼识的体性是很难说的,难说也要说!那怎么说法呢?就说这个「依眼」,这个眼识它是以眼为所依,这个眼就是眼根,以眼根为所依,所以它叫做「眼识」。「了别色」,以「色」为它了别的境界,所以叫做「识」。那么就是这个明了性叫做「眼识」的「自性」这样解释,这个解释也是很好,这是「眼识」的「自性」。





辛二、所依(分二科)  壬一、别举三依(分三科) 癸一、俱有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


「彼所依者」,现在就是把这个眼识的自性,就这样解释完了。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意思,你慢慢的不要着急,一样一样说。第二段是「所依」,眼识的「所依」。


「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前面说「谓依眼」,这里又要解释这个眼。「彼所依者」, 就是这个眼识它不能够独自的存在,它不能够独自的存在发生作用的。它要有一个凭借,它要有一个住处,或者是怎么讲也可以,它要有个住处。它的住处是谁呢?这个地方说是「俱有依」。「俱有依」这是怎么讲法呢?就和它同时的存在活动,同时的活动,同时的存在,叫做「俱有依」。它活动的时候一定它所依靠的这个东西和它同时存在的,不然的话它不能活动。这个眼识有的时候生起作用,有的时候它不起作用;但是眼根是常在的,眼根是一直相续不断地存在的。


这个「俱有依」是指什么说的呢?「谓眼」,就是我们这个眼根,这是它的「俱所依」。下面还有在解释这个眼根的事情。





癸二、等无间依


等无间依,谓意。


「等无间依」,不只这一个依,这个一共有三个依。第一个是「俱有依」,「俱有依」是叫做增上缘。在四缘里面是增上缘,一个有强大力量的,就是眼根,眼根对它是帮助的力量很大;如果眼根若坏了,眼识就没有办法生起了,所以这个眼根是太重要了。还有个「等无间依」这是第二个依,「等无间依」怎么讲法呢?这个我们在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也提到,这个「等无间依」,就是眼识的前一剎那灭了,后一剎那的眼识才能生起。前一剎那、后一剎那中间没有间隔,这个没有间隔这句话怎么讲呢?譬如说是你前一剎那眼识灭了,但是后一剎那眼识没生起。


假设你入定了,你入定了,你入定七天,入定七天眼识是不动的,不生了的,中间有七天,七昼夜的距离,但是没有第三者在中间阻碍,没有,还是无间的,还是没有间隔的;时间上可能是有间隔,但是没有第三者在中间的阻碍。那过了七天以后,一剎那一出定了,那么眼识才生起。那么虽然有七天的间隔,但是没有第三者在里边,所以还是无间。那么前一剎那的眼识灭了,后一剎那的眼识才能生起,如果他不灭,后一剎那眼识不能生起,所以后一剎那的眼识的生起,依前一剎那的眼识的灭做依止,这个依也是很重要,没有这个依也不行。这唯有心法才有这一回事,这叫「等无间依」。这样说这耳识是耳识的「等无间依」,眼、耳、鼻、舌、身各有各的「等无间依」,也是不混乱,这是「等无间依」。


这个「等无间依」名字叫做意。这个意,不是第六意识的意,不是。这个意是什么意思呢?当依止讲,意是依止的意思。前一剎那的识灭了,做后一剎那识的生起的依止,这就叫做意,意是依止的意思。意有二个解释:一个是依止义,一个是思量义。现在是指依止义,叫做意。


这个「俱有依」,其实不只是眼根,「俱有依」是同时的;「等无间依」是前后的。「等无间依」不可以是同时的,说它是无间的,它又不是同时的,所以叫做「等无间依」。这个眼根对眼识来说是同时的,但是这个「俱有依」不只是眼根,譬如说这个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也是它的「俱有依」。第六识就是分别依,如果第六识不在的话,它特别注意一件事的时候,眼识也没有办法生起,眼识也是不能生起,就是『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所以这个孔夫子也知道这件事,他也知道这件事。这个第六识是分别依,第七识是染净依,第八识是根本依,但这里边没有提,不提了。





癸三、种子依


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


这个眼识的生起,要有「俱有依」,要有「等无间依」,还要有「种子依」。这个等无间缘,「俱有依」是增上缘,增上缘、等无间缘,「种子依」就是因缘。这个「种子」也是眼识生起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眼识的生起要有眼识的「种子」现行,眼识才能活动。那么眼识的生起要有「种子」来现行,「种子」是剎那剎那的,所以眼识也是剎那剎那的,那么眼、耳、鼻、舌、身、意、识都是这样的,都是剎那剎那的。那么从这里头,我们读这个永嘉大师的〈证道歌〉,好像这么说的『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个不学教的人,就会拿这句话来喝斥这个学教的人;或者是一般没有学教的人,喝斥人,实在是不及格,他不应该喝斥我们,我们是学教的人。他们没有学教,不愿到佛学院去,他来喝斥我们他不应该。


但是这禅师他要喝斥我们,就是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个喝斥对不对呢?也有一点道理。我今天因为第一段文,很琐碎,有的时候那一个字要查字典,要把它念准了。还有这个名相呢?有的时候要查查大辞典,查了好多的大辞典。然后今天早上本来是要静坐的,静坐的时间都被占去了,只坐了一刻锺,坐了20分钟,我心里就想起来这句话,这〈证道歌〉这句话,这个『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但是我又想出一个自圆其说的道理来,就是这句话「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就这句话。若是不学习经论的话,尤其是你若不学习唯识的话,你很容易一静坐的时候,我欢喜坐禅,禅是最重要的,学教、分别名相那是自找苦恼。但是你很容易走差路,很容易走差路,什么呢?坐那里因为没有得定的人,当然是心里妄想很多;得了定以后,明静而住、念念相续、无散乱转,这个明静而住,一坐坐七天,或者坐一百天,坐这八万大劫,那很容易你就意会到这一念心就是常住真心、性静明体,没有生灭的,这就是佛性,我就是佛!很容易就会想到这里。


但你若是想学习过唯识的话,「种子依」这个识是由「种子」现行生出来的,而「种子」是一剎那一剎那的,识也是剎那剎那的,都是无常的。那里是常住真心?这就是一个问题,这是个问题,你又不知道;你若不学习,很难知道这件事情。他说的不对,那么你敢说是《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弥勒菩萨是未来佛,其实现在就是佛,你说他说错了吗?你敢说这句话吗?你『不惧无底深坑苦,视之如粪土』。不过这件事,所以我们学习佛法,说是玄奘大师那时学习了多少佛法,学习了《涅槃经》,我们看《玄奘法师传》,他第一,最初开始学习的佛法就是《涅槃经》,学习了《涅槃经》,他学习了《摄大乘论》、《俱舍论》是后来。他那个时候才有这个疑问,说是究竟是南道对?是北道对?当场是现场有疑问。我们现在学习也是一样,因为你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经论,一下子就毕业了,就是你学过有时候还是弄不清楚。


所以这个地方,有的时候说是常住真心,有的时候说剎那生灭,你怎么决定?你心里面怎么样,有什么感觉?这是个问题。所以「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这个眼识的生起要依赖眼识的种子,种子一剎那现,就是一剎那的眼识;这一剎就那就灭了,所以眼识也灭了,要一剎那、一剎那的这样生起。那么从这里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分别名相」里面也有好处,也是有好处的。另外我想到一件事,这个船子和尚,这个船子禅师,他是摆船的,他对他的同参说:「我的贪心不大,你去对那个学教的,学习佛法的、讲经的法师,你注意,找那个伶俐的一个叫他来,我收他做徒弟」。 这个《禅师语录》有这件事。


那么这个禅师他就叫做夹山禅师,就是他。这个人的确是很利,他这个后来那位叫什么名号,叫道果禅师,他就去听听,各处去听经,听一个法师讲经「法身是无相的」他这么一讲,他感觉那位法师有点智慧,当然还是不同意他的说法,那么他就介绍这个法师去亲近那个船子和尚,他的问答,那当然也是有智慧的人,这位法师就变成禅师了,就是开悟了。那么从这件事上看,看出什么消息,很多的大禅师是学教的,然后经过那个开悟的禅师指点指点就进了一大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样子比较合乎道理。说是完全也没有读过书,就是认识几个字,也没有学过教,说是给你一拳就开悟了,我很难相信这件事,我不相信这件事。


你学过教,学过佛说的圣言量,他懂得多少佛法,然后这个祖师开悟了的大智慧,再去警策他一下,这是有可能的,这是合道理的,合乎道理。这样说『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这句话不对,还是应该学习佛法的,还是应该学习佛法的。我以前也说过,这个临济禅师,我看他的语禄,这个人非常的利,但是看他自己说的法,我就不满意了,我就不感觉满意。但是看他的传上,我到日本去,那是一个寺庙上,不是大宗祠寺,一个庙上,给我一本《临济禅师语录》,它那上面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他在一个大法师那里听过经的,这句话很宝贵。在我们汉文佛教的这个《禅师语禄》,你看《临济禅师语录》好像很难找到这句话,很难找到说临济禅师是学过教的,很难找到这句话,也可能有我没看见;但是不容易看见,就算有也容易看见,为什么会这样子?


所以我认为这个执笔的人要忠实才对,要诚实,他是怎么的就怎么写才是对的,有些地方隐藏起来不说,不说,那意思就是不重视文字的,你学教这件事不需要,不需要这件事,就表示这个意思,我认为这件事是不对,是不合道理的。你能说是你这样讲释迦牟佛出世是错了,不应该说话,这完全是搞错了。所以还是要学习,但是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现在没有佛。我们说谁是菩萨再来,这个话,说一说也是好听啦。所以说没有佛,也没有菩萨,也没有阿罗汉,没有过来人,我们不能拜他做师父,就得靠什么呢?就得靠经论了,要依法,这是问题就在这里。这要依法,就得要多学,你才能通达无碍,多学就是个问题,多学就是个问题。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