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杌妇闻,忆之在心,豫掩一灯,藏着屏处,伺夫卧讫,发灯来着,见其形体,甚用恐怖。即夜严驾,还至本国。
株杌的媳妇听了这话,记在心上,事先预备了一盏灯,藏在一处,等她丈夫睡着了,她就偷偷地把灯拿出来,照着她丈夫,一看他这个样子,非常恐怖。她就连夜赶紧整顿车马回到她的娘家。
天明乃觉,甚用悒戚,捉弓持贝,寻迹逐往。
到了天亮,丈夫醒了,才发现妻子不见了,他当时也是非常忧戚不安,就拿着他的大弓、海螺,顺着马蹄的足迹就追过来了。
到其国中,依一臣住。后六国王,闻律师跋蹉有绝妙之女,各贪欲得,兴兵集众,竞共来索。
当时株杌王子已经到了这个国家,在一个大臣家里住下。后来六国的国王听说律师跋蹉有相貌绝妙的女儿,他们都各自贪求想得到,因此集合兵众,竞相前来求索。
时律师跋蹉,甚用愦恼,令诸群臣博议其事。正欲与一,其余则恨。作何方便,却此凶敌?
当时律师跋蹉心里非常恼乱不安,就让下面的群臣们多多地去商议这件事。如果给了一个国王,其他五个国王肯定怀恨在心。用什么样的方便能够退掉这些凶狠的敌军?
有一臣言:当分此女,用作六分,一军与一,其意可息。
有一个大臣说:“应当把这个女儿分成六分,一个军队给一分,他们的心意就平息了嘛!”
或有臣言:且出重募,有能却军,以女妻之,分国共治,重加赏赐。王即然之,便行宣募。
又有一个大臣出主意说:“大王可以出重金招募,有能够退却敌军的,就把女儿嫁给他,而且分国土共同治理,再重加赏赐。”国王认为这个主意是比较可行的,立即下诏招募。
时多罗睺施即持弓贝,出城趣贼,吹贝叩弓,六军惊骇,怖不能动。即入军中,斩六王首,夺取冠饰,摄录其众。
当时株杌就勇敢地应召,他独自一人拿着他的弓贝奔出城门, 趣向贼军,当时一吹海螺、扣击弓弦的时候,威势太大了,就像前面说的弹弓的声音像雷震一样,海螺的声音像霹雳一样,所以那些六军的将士吓得魂飞魄散,害怕得动都不敢动。这样株杌就直接闯入他们的军中,斩掉了六王的头,夺取了他们头上的王冠,而且摄伏了他们手下的一切兵众。
律师跋蹉,甚用欢喜,以女贡之,奉为大王。领摄七国,一切军兵,将诸士众,与妇还国。
当时律师跋蹉因为这事非常欢喜,就把女儿供养给他,而且尊奉他为大王。这样,株杌一人领导七国一切军兵,带领着兵众们和妻子一起返回了故国。
父王闻来,往出界迎,见子所领军众极盛,以国让子,劝作大王。其子不肯,云:父犹在,理不应尔。
当时父王听说儿子回来了,亲自出来迎接,见到儿子带领这么浩浩荡荡的军兵,认为儿子不得了,所以就把国位推让给孩子,劝他来登基做大王。当时株杌不肯答应,说:“父亲还在,我来当王是不合理的。”
还到宫中,穷责其妇:汝前何以夜弃我亡?其妇答言:君身极丑,初见惊怖,谓非是人。
然后他回到了王宫里,这个时候拼命地指责他的媳妇:“你前面为什么夜里抛弃我而逃走?”他的媳妇说:“你的身体极其丑陋,我一见的时候,都快吓死了,以为不是人。”
多罗睺施,捉镜自照,乃见身首,熟似株杌,患厌其身,自不喜见,便至林间,乃欲自杀。
株杌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形象,这一回他拿来镜子照着自己,看到头部、整个的身体就像一个烧焦了的株杌一样,这么难看,他对自己的身体生了很大的厌恶心,自己都不想见这副样子,就想干脆到林间自杀算了,没脸见人。所以,人的自卑心还是很大的。
帝释遥知,即下到边,问所由缘,慰喻其意,与一宝珠,而告之言:常以此珠,着汝顶上,可得殊异如我端政。
当时帝释在远处已经知道他想自杀,马上下到人间,来到他身边,问明缘由,就安慰他,而且给了他一个宝珠,告诉他:“你常常用这个宝珠放在头顶上,你会得到非常出色的相貌,和我一样端正。”
寻喜奉受,安其顶上,觉身倍异。还至宫中,自取弓具,欲至外戏。妇见不识,寻语之曰:汝是何人?莫触此物,我夫若来,傥相伤损。
株杌听到有这个方法,他马上就生了欢喜心,遵照吩咐,把这个宝珠安放在顶上,一下子觉得身体完全不一样了。他就回到了宫里,自己取出了他的弓箭等,想出去耍一耍。他媳妇见了不认识,马上说:“你是什么人?你别摸这个东西,我丈夫来了,恐怕要伤害你的。”
寻语妇言:我是汝夫。妇殊不信,而语之言:我夫极丑,汝形端正,汝是何人,说是我夫?
他马上回答媳妇说:“我是你丈夫。”他媳妇很不相信,就说:“我丈夫长得非常丑,你的形貌这么端正,你是什么人,怎么说是我丈夫?”
夫即却珠,还示故形,妇乃惊喜,云:何乃尔?夫即具悉,说得珠意。妇自是后,敬爱其夫,株杌之名,从是灭除,便更称之,名须陀罗扇。
丈夫立即把宝珠拿下,又恢复了原来的形象,这个时候媳妇才知道这是丈夫,她非常惊喜,说:“你怎么会忽然这样变相啊?”丈夫就一五一十具体地说明了得到宝珠的经过。妻子从今以后对他的丈夫非常敬爱,株杌的名字从此消失了,改换名字称为须陀罗扇。
后自生念:当率兵众更起宫城。即出观行平博之处,敕诸人众:是中可作。
当时他自己想:我应当率领兵众再起一个宫城。他就出了他的住处,来到了一个非常平坦广阔的地方,对下面的人说:“这里可以建一个王城。”
有四龙王,人形来问:欲作城者,为用何物?须陀罗扇言:当用土作。龙复白言:何不用宝?答言:城大,那得多宝?龙复白言:我当相与。
当时有四个龙王化成人形来问:“你想做王城的话,用什么材料?”须陀罗扇说:“用土来做。”龙王们又说:“为什么不用宝呢?”回答说:“王城那么大,哪有那么多宝?”龙王说:“我们可以资助。”
寻化四边,作四大泉,而语之言:用东泉水,而作堑者,便成琉璃。用南泉水,而作堑者,可成为金。用西泉水,而作堑者,可成为银。用北泉水,而作堑者,可成颇梨。寻时敕作,如语成宝。
很快龙王们用他们的神力在四方化现了四大泉池,而且对他说:“用东泉水作堑就成了琉璃,用南泉水作堑就成了金子,用西泉的水作堑就成了银子,用北泉的水作堑就成了颇梨。”国王立即下令按照这样来做,确实像龙王所说,这些泉水都成了宝贝。
便令作城,方四百里,复敕作宫,方四十里。宫城街陌,楼观舍宅,树林浴池,悉是四宝,严净显妙,略如天上。宫城既竟,七宝来应。总摄四域,化民修善。
这样已经有了四宝的材料了,国王就下令首先做一个城市,方圆四百里,之后就在这个城市的中央做一个王宫,方圆四十里。整个王城里有各种的大街小巷、楼观、舍宅,还有很好的树林、浴池,这些都是用四宝建成的,相当庄严清净、美妙、显耀,大略地就像天界城市的景观。宫城建造完毕,又有七宝自然现前,这是应他的福德力而显现。这样国王完全统摄四方天下,教化人民修持善业。
如是大王,欲知尔时摩诃释仇梨者,今现我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彼多罗睺施丑王子者,今我身是;彼时妇者,今瞿夷是;彼妇翁者,今摩诃迦葉是;彼六国王,欲以兵力逼求女者,今六师是。于彼世时,与我诤色,我伤害彼,夺取兵众。乃至今日,嫉名利故,求与我试,无术称心,投水而死。我摄徒类九亿人众,为我弟子。
到了这里世尊开始揭示答案了。前世的这一些人到底是谁呢?佛就说:“就像这样,大王你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摩诃释仇梨,就是现在我的父王净饭王;那个时候的王后,就是现在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时候那一位丑陋的多罗睺施王子就是我的前身;那时候他的妻子就是今天的瞿夷;那时候媳妇的父亲就是今天的摩诃迦葉;当时想用武力来逼娶女子的六国国王,就是今天的六师外道。他们在那一世就跟我来争女色,我击败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兵众。”
所以,确实因果报应丝毫不爽,这些都叫做等流果。由前世那样一种业行,在经历了无数世以后还会这样反应。所以因果有一种重复反应的规则,它会不断地以相同的方式来反应。这一切你必须得相信法界才能了达。因为法界是空性的,并不受任何的限制,你无论有多少加进去,它就必然地按这样来反应,而且在它的排布上一点都不会错乱。这样我们才能深信因果,不然怎么会深信呢?所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当面不相逢”,就是这个道理。
懂了这一点,我们要倍加珍惜现前的因缘,任何一种缘都来自于前世,不是一世两世的因缘。在这个世间上会有很多关系,譬如说家庭,为什么会成夫妻、成父子等等?都是由于过去的缘感召来的。如果过去有那种相争的因缘,到了这一世,碰到了以后还会争。懂了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很明白怎么为人处事,在任何一个事情出现的时候,自己的心态一定要摆正,不然就会给自己造下苦果。所以不懂因果,那我们修行会完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