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愿海同归

愿海同归(下)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法王如意宝讲《普贤行愿品》时作了很重要的开示,下面我们按照上师的指示作讲解。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这一生发愿生极乐世界的快到命终时,融入次第完成,人面自面不知的时候,是在这时阿弥陀佛现量降临。其次以八大菩萨围绕后,接引到极乐刹土。是这样说的。

这是上师解释“临欲命终面见阿弥陀”是指哪个时候,什么样的人能够面见。必须了解,是在这一生真心发了愿要去极乐世界的人,到了他快临终的时候,也就是外气已经断了,内气还没断,一切四大相继融入的次第全部完成的时候,认不出面前是什么人、自己是什么样子。这时候非常关键,就是识要出去的时候,阿弥陀佛就现量现在面前了。

这就是法界规则,佛的愿力不虚,他在十八、十九、二十愿里特别要接引众生往生。在什么时候接引呢?就是在临命终的时候。之前众生的心识锁在四大的壳子里面不容易出来,只有最后外气断内气未断,四大融入次第全部完成的时候,这时候最容易摄识往生。如果过了,那到了中阴也有很多困难,在这之前也有很多困难,就在这个时候佛以大愿特别加被。由于愿力真实不虚,行者也是真实发心愿意去极乐世界,这样和愿力一合的时候,法界里没有丝毫紊乱,到了这个时刻当即就会现。


但是要知道,如果平时虽然念《普贤行愿品》,但是你自己不是真心发愿要去极乐世界,那到时也是不会现的。所以特别要注意平时,一念到“愿我临欲命终时”等的时候你就要特别发愿,如果你觉得这一愿自己心里还没有好好发起,你就再念。自己心里一定要一再地真心在佛前求,或者在自己心里发:我唯一希望我临命终的时候直接去极乐世界,没有第二种选择。这就是真心的。如果你只是有口无心或半信半疑,那就不行了。


就像我们要到一个朋友家,如果说我是真心明年八月十五到你家做客,这样真心想去的话,朋友到时一定来接。像这样,这里不能只是嘴上说好听话,也不能半信半疑,到时候想去又不想去,提前一定要决定好,也就是你心的方向是决定的。这样发了一次,在法界里必定记录一次,阿弥陀佛决定知道。佛是三世智,已经超越了时间,你不要想:我在此前发愿,怎么会关系到临终的事呢?会不会落空?绝对不可能。在有佛历史以来的几千年中,任何真心发愿修净土的人决定不会空过,没有一个上当受骗或者不实现,不然法界的规则就有问题了。


所以,凡是真心发愿者,到这时候佛的愿力不虚,当即就在每一个具真信切愿者的心前现出身来接引他,否则佛就成了说诳语,说超级谎言。因为他已经对法界一切众生作了宣言,而且由其他佛证明他已经成佛了,愿力全部实现。如果这个愿力不兑现,那真就成了天大的谎话,但是没有不兑现的。今天每个家庭都有电视,只要接通了信号,必然有电视台的信息显现,没有一个不兑现。就像这样,佛的心遍一切处,只要你有信愿朝向他,发射方和接收方两个之间的关系已经建立了。佛的心跟我们的心没有丝毫距离,你怎么发就怎么接收,就怎么加被。你什么时候发起了真心去的愿,那么佛已经在摄你了,必然在你临终时现身来接你。


这里关系最大的就是你的心要真实。就像说,明年要去朋友家,你是不是真心要去?真正定了是丝毫不改变的,到时候你的心就直接往那儿去。但是如果没有决定,有的根本不想去,有的只是表面说说好话,有的还处在犹豫的状态,有点想去有点不想去,有的时候想去,有的时候不想去,这样是不行的。所以每一次都要诚心地祈愿,这种心一定要达到断定为止。在任何顺境、逆境的情况下绝不改变,哪怕砍头也不改变,这样就行。到了你快要死的时候,你一心就想往那儿走,这样就和佛的愿力对上了。


这样的话,就在你四大次第融入完成的那个刹那,阿弥陀佛顿时就现出来了,接着佛就在八大菩萨围绕以后把你接引到极乐刹土。我们这一生很短,如果自己真心有净土信愿的话,到了临命终的时候必然会这样实现。

如果我们对于《行愿品》百倍地作精进而念诵的话,临终解肢节病苦是不会有的,死后中阴的苦不会有的。在阎罗王面前说“我做了善没做恶”后,在善恶的秤上称是不需要的。

我们这一生关键是要对《行愿品》以百倍的精进来念诵。这里一定要知道上师的要求,首先对《行愿品》要有一种特别踊跃修学的心,说的是“百倍精进”,实在是比其他任何都重要,因为它是决定成佛的方向,所以我们特别要一心祈愿来固定好自心的方向。“百倍”就是比其他事情要用功多了,别的事情用一倍的精进,这个事要用一百倍的精进。就像很多人,看到小利的事情稍微用点劲,看到大利的事用很大劲,看到无上利的时候用极大的劲,就要有这种劲头。


这样的话,决定会出现《行愿品》所说的:临命终的时候,一切诸根都散坏,象马车乘都舍你而去,亲友眷属无一相随等等。这时候只有愿王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就生到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平时百倍精进念诵《行愿品》,念念朝这个方向走,那它就会凝结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你单是百倍地修《行愿品》,它就已经决定了你未来世的去向。而且这个时候和阿弥陀佛的愿海充分地汇合了、接通了。


这时候就特别地好,怎么好呢?就是你临终没有苦。临终本来有极大的解肢节苦,死后还有特别恐惧张惶的中阴苦,还要被押到阎罗王那里受审判,这些各种各样的苦全部免掉了。这就是因为阿弥陀佛是无死甘露王,他一加被你,不会有断肢节的苦,更不会有后面的苦。有些念佛老太太真正诚心向着阿弥陀佛,她就得到保佑,临终的时候真正走一种高僧大德的路。她直接就见了佛,没有苦,特别安详宁静,超过了生前的状态,这时候就欢欢喜喜往生了。这就太幸运了!其他即使是学富五车的大学者、佛教知名人物等都根本比不上,他们没出现这样的结果,因为平生没发真实的愿,没发出真心来,阿弥陀佛当然也没办法救度。


这里一定要注意上师的要求——百倍精进来修学《普贤行愿品》。这个很重要。这么做了的话,《行愿品》所说的利益并不是天方夜谭,离我们特别远,条件上只是对凡夫的起码要求。但如果你连一个商人做生意求财的心都没有,那就不行。连商人求财、学生求上大学的心都没有,那就说不过去了。佛是这样慈悲,给我们的利益这么大。能够让你永脱生死,高登净土,一下子证到圣位,消不了多少年就已经超出轮回,成了具有无量功德的大菩萨。这以后的人生实在是太幸福了,一切普贤功德海都会现前,无量无边的神通力用全部会开发。我们想到这一点,一定要比高中生求上名牌大学的心更大,比商人想发大财的心要大,比世间人求名求利的心要大,乃至比一般声闻行者求阿罗汉果的心都要大。所以要百倍地精进。


这样做了以后,的确《行愿品》说的那些利益全部会出来。我们读《行愿品》的时候就发现,单单对于《行愿品》百倍精进地念修,一再地规定自己的心往那个方向走,到时候那些利益就会现前。


也就是首先闻思好,对里面每一句经文都确定好,特别踊跃求取,自己一念到的时候就有特别大的信心和欲乐,这时候你的心就不断地往那个方向走。这一点一定要断定好,如果没有断定,心左顾右盼,这山看着那山高,变来变去,这样是不行的。对于这里面的内容,我已经通过一年作了很多解释,你必须看清楚它的路线。十大愿王怎么走,颂文里七支怎么行,之后怎么一步一步次第发愿上去,最后以特别的途径往生来实现,对整个这条路线你都要看清。它的前因后果、果德的实现、特殊的途径、全方位的利益,以及此生后世一直到速成佛道之间方方面面开展出的利益,你都要有一种全程的考虑观察。然后你就决定好路线,决定了就不要变。已经说了它是无上的大愿王,你不要还不死心,三世一切诸佛菩萨行的全部是这个愿。


这样定了以后,我们就能百倍精进地去念诵。念诵就是让自己的心一直熟习这条路,在心里强化这样的愿。这样到了临终就没有别的方向了,而且这是非常强劲的往生之因。


这时候,上师就解释“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平时就要开始注意,有智慧的人在生前就把这些全部打理好了,到时候安安稳稳什么苦也没有。但你平时不去准备的话,死的时候还是忙作一团。这时候人非常恐慌,面临解肢节苦的时候没办法度过,一刹那间已经被打到轮回里去了,这是很危险的。所以,大家首先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每天都要准备好。如果这一生念《普贤行愿品》只是口头上滑过,临终没往生,那是很可惜又可怜的。你不是不知道,也不是没有念,但你没有好好地念,这就不行了。我们从今天开始应该转变一下自己的心态和内心的倾向。


我们现在不要充好汉,说就算苦我也不怕,中阴我也不怕,到阎罗王那里我也不怕。不是不怕,到时是怕得很。我们是个凡夫,说凡夫份上的事,不是一个大修行人,已经超越生死,所以,你首先必须恐惧解肢节苦等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个苦实在太难了。过去的人都说:白天做不了主,梦里就做不了主;梦里做不了主,生病时就做不了主;生病时做不了主,死时就做不了主。这说明死时的苦最难过,单凭自己充好汉硬闯过去,就当今时代来说,真正成功的一万个人里也找不到一个。


但这里以他力加被就可以过去,关键在这里。我们不要以为那不就是一个念佛的老太太,看她平时念的也很散乱,没有多高的修行功夫,说起教理来根本不如我等等。你不要这样认为。你心里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信仰,临终就得不到救度,那时你根本过不去。而老太太是诚心诚意地求阿弥陀佛,想去极乐世界,她临终时就得佛加被,没有任何痛苦,单凭这一点就远远超过了你。


一定要知道,在这个关头如果你凭自力,那是绝对度不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你现在梦里非常颠倒,一点都做不了主,生一点点病你就稀里糊涂了。在病苦里心纷乱得很,一点没办法持住。如果生一个重病,人简直就变样了。这还没说到死。比如自己感冒加重了,好多天都没有好,这可怎么办?心里有俱生的执著,就很难度过。如果真的有一个病危通知下来了,人的心态马上变得非常糟糕,这就是俱生的执著没办法度过。到了死更是如此。


这里要知道,解肢节苦是人生最大的苦。“肢节”又翻为“末摩”,它指我们人体上的死穴。这些肢节一触到就发生剧烈的苦,导致人发狂或者死亡。人到临死的时候,水大、风大、火大等等,只要有一大增盛,触到了这个末摩或者死穴就会断命根,这就叫“断末摩”。一般人到这时要感受非常大的苦,在这样的苦之下还能轻飘飘地往生吗?在这之前,他的状况就是已经认不出人了,这以后就彻底昏厥,什么知觉也没有。


阿弥陀佛在这个时候作特殊的救度。如果你有真正的净土信愿,佛就加被你。加被的意思就是不会受断末摩苦。为什么呢?我们想一想,如果有的话还能往生吗?人受那么重的苦怎么能上升呢?所以要知道,就像唐译《阿弥陀经》所说那样:“佛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时候心是非常轻安宁静的,如入禅定般,所以当即就能往生。


这里说的“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全是要求阿弥陀佛。就像《西方发愿文》所说的那样,这一生一心要把临终寄托在阿弥陀佛身上。但我们很多人对阿弥陀佛没有多少信仰,有也好没有也好,平常心里没挂着阿弥陀佛,这就很危险。因为你的生死大事就靠阿弥陀佛,往生得不退、得解脱成佛全靠阿弥陀佛,怎么能对阿弥陀佛不尊重?你必须好好地给阿弥陀佛磕头,然后在阿弥陀佛面前求,这是起码的。常常供养、礼拜、承事、赞叹,心里要祈求阿弥陀佛,这些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情感不深,就必须要加强。连在世间的事上,你想求某个人的时候,对他一点点心都没有,那是不行的。佛对我们有这么大的恩德,你一点祈求的心都没有,这是不行的。所以,自己心里要常常向阿弥陀佛祈求生到极乐世界。


这样到临终的时候,佛的力量一加上来,就给你免了三大苦。也就是,第一,临终没有解肢节的苦,非常安详宁静地往生。第二,死了以后,自己在很狭长的中**里,随着业风不断地漂荡,那时候心非常惶恐害怕,而且中阴境界的各种声光非常剧烈,苦特别大,这种苦也不必经历了。第三,再到阎罗王面前接受审判的事也没有了。真正得到阿弥陀佛救度,你就不必经过中阴,也不必去阎罗王那里,因为不受阎罗王管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阿弥陀佛被称为“无死甘露王”。得到佛的护佑以后,佛就让你遮免了这一切。所以,一定要相信佛有这个力量,你不相信不行,相信以后,一跟佛会合,他的大愿力就把其他各种障碍全部遮除了。“尽除一切诸障碍”就是这个意思,佛的保护网把你保住了,他能切断业,能切断死苦,能切断中阴,能遮免掉一切生死界里的事,根本不再受阎罗王管了。这就是无上的力量,这就叫他力。

你说:我不要接受他力,我一定要靠自己。那你这三类苦都要经历,这很可怕。到临死的时候,业一泛起就随着业流转,你怎么能挡退轮回?但是,你求阿弥陀佛,一下子相应的时候业流顿时就截断了。其他的业影响不到你,佛直接摄了你的识就往生了,而且一下子其他苦全部都免掉了。
“在善恶的称上称是不需要的。”一般人死了以后要到阎罗王那里。有人说全是唯识。虽然是唯识,但是唯识变现的东西是真实不虚的,这时候会现阎罗王、阎罗殿、判官、狱卒等等,挨个接受审判,审判完了决定你生到哪里。好人就往上升,坏人就往下堕。那么怎么来决定你的去处呢?阎罗王那里有你的善恶簿,还有秤,称一下是善的重还是恶的重来决定你的去处。阎罗殿里还有业镜台,会现出你平生的功过,一点都瞒不过去。但是走往生的路就不必要经过阎罗殿了。

如同《极乐愿文》所说:“我和与我结缘的众生,在此地快要命终时,化现的阿弥陀佛由比丘僧眷属围绕,现量降临,我祈愿。”是这样说的。这样说的不是在极乐世界安住的阿弥陀佛,现在身和心还没分离以前,是化的阿弥陀佛现量来接引。是这样说的。

这就是《极乐愿文》里所说的一颂:我和一切跟我结缘的众生,在娑婆世界的这一生里,到了快命终的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幻化的阿弥陀佛以比丘僧围绕,在我面前现量降临。这就是我们一心希愿之处,它是从轮回中出去的关键点。怎么能出去?就是秽土的这个身要脱开的时候,当即就出现阿弥陀佛。只要一见佛就得安慰,必定被接引到净土,从此就永超轮回了。所以,我们要出轮回的路是很直接而且很近的。


真正有了净土的信愿,就感觉解脱很近了,去净土的时间很近了。真正有信愿的人都会说:“再过几年我就要生净土了。”他数着手指头盼着临终时被佛接引而往生,那个时候最幸福了。从此以后,摆脱了无量劫来轮回的沉重包袱,再也不会受任何苦了,所以这成为自己一个最希愿之处。念到“愿我临欲命终时”,一定要有这种心。


“面见彼佛阿弥陀”是怎样的情形?结合《极乐愿文》我们就更清楚了,这里已经给出标准状态到底是什么情形。我们心里一旦了解到这一路的真相以后,就会直接朝这个方向祈愿。不懂路线的人只是嘴巴念念,也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是在什么时刻,要出现什么,之后的结果怎样,那当然你的祈愿不会有利。所以,首先必须这样搞清楚,然后从自己心里真正发起这种祈愿。


进一步上师指明,到了临命终时现出来的化佛,不是在极乐净土安住的阿弥陀佛,是指现在身心还没分离之前,有一个化的阿弥陀佛现量来接你,这就是佛的悲愿。这也是我们往生的净业成熟,佛的愿力立即就来摄引,在我们心前变起一个化的阿弥陀佛,之后当即就摄持。实际上是真佛以力量来救拔,但是在我们面前会出现一个化佛。针对各个人的心量,出的化佛大小也不一样。这样就顿时得了安慰。但也不要以为这个化佛和真佛是分开来的,其实就是真佛的力量慈悲加佑我们的心,之后我们的心前会现一个化佛。这个时候,蒙佛的力量摄持而往极乐世界走了。

罪业重的人,在那时候有的杀了很多动物,就显现以这些动物打自己的相。同样的,有的现以山羊等来打,有的现火炽盛等。现见到阿弥陀佛后就往生极乐。

这时候,如果一生造了很重的罪业,那就非常恐怖,会由他的心识变现出相应的境。所以平时造的善恶业到临终的时候会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出来。如果造的罪业重,那些最重的相首先现起。
譬如,有些猎人一生杀了很多动物,临终那一刻就显现出那些被杀的动物来打自己。像汉地杀鸡、杀鱼等等,那么就会显现这些鸡、鱼扑到身上来啄自己、咬自己。有些罪业重的,显现出火很炽盛,这就是要堕地狱的前相,反正有各种的相。总之临终非常难过,一生造的业在临终时就变出相应的相来。如果没有阿弥陀佛救度,决定会堕入三恶趣。


有信愿者这个时候以现量见到阿弥陀佛就生到了极乐世界。在这时候,阿弥陀佛和八大菩萨还会作安慰,可见佛是无微不至的。这里上师开示说:

阿弥陀佛和八大菩萨说:“现在你去极乐世界的时间到了,你不要贪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儿子、女儿等这一生里身和心没有苦,而且临命终时会接引到极乐世界。”在这个时候,自己也成就了大义,后面住的这些人也成就大义后,心前显现很安乐的境,心又是很欢喜的,然后就往化基的阿弥陀佛的面前走过去。

当时,阿弥陀佛和八大菩萨都现身安慰说:善男子!现在你去极乐世界的时间到了。这时候是真正的快乐幸福,因为已经得到录取通知书了。佛已经说:现在就请你去极乐世界,我的本愿就是要接你去的,你已经被录取了。这时候佛确实非常体贴人心,他说:你现在不要对自己的儿女等贪恋了。


一般来说,人对自己的家人最贪著,一起了贪著又会堕在生死界里。以前我们讲过一个公案,一个修道者修得蛮不错,临终的时候已经出现了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结果他的小老婆在旁边哭,说:“菩萨!菩萨!你一个人走,丢下我怎么办?”他生了一念情,结果极乐世界和佛的显现都没有了。临终千钧一发,很危险,最怕动情,所以平常要把贪著娑婆世界的心全部去掉,这一点非常重要。也因此,一再劝大家要修好欣厌,对于娑婆世界要有彻底的厌离,对于极乐世界要有全心的向往,这样我们的心就不会在临终被这些障碍。


这里说到,当时佛和菩萨就来提醒:现在你对子女不要贪了。因为最大的是对子女的贪,其他还有对财物等的贪。而且安慰说:你这样能往生,你的这些子女都会很好,他们会没有身上和心上的苦,而且他们见到你往生会起信心,到他们临终的时候也会被接引到极乐世界。这样让行者的心全部放下来。当他的心全部都放掉了,就一心往极乐世界走了。净土宗常常说“万缘放下,一念单提”也是这个意思。只要你这时候还牵在世间上,心就会把你牵到轮回里去。


所以一定要有非常坚决的心,一心往极乐世界走,其他都不管,这样才行。佛就怕众生堕落,所以这时候提醒你现在不要贪了,也不要担心。一般人就担心自己死后儿女怎么办?佛就说:你不要担心,他们以后会很好的。这时候行者就彻底放心了,觉得自己这一生的确成就了大义,现在能生净土,能成圣了。本来是一个平常的人,现在确实在走高僧大德的路,也在做高僧大德的事。而且后面留下来的这些人在佛的护佑下也会成就大义。


这样他就彻底放心了,无论是心和境都显现得非常悦意欢喜。一方面,心前的显现都是佛。这时候佛也见了,八大菩萨也见了,极清净光的相都见了,全是特别安乐。自己非常开心,而且佛还让自己放心,对家人不要生贪,自己直接就去化基阿弥陀佛那里。“化基”就是化的本源、根本的意思。这时候所见的就是极乐世界安住的阿弥陀佛。前面是光中化佛无数亿,是以佛的力量和行者的善根力和合,而在行者心前现的一个化佛。这时候到真佛那边去了。


像这种往生都是上品的,非常快。所以一定要修好普贤行愿,发起大乘行愿来。这样来跟佛的愿力会合,这有多快啊!前一刹那还在人间,即将断命根的时候,佛就现身来安慰,一切都显现极其美好,自己的心特别悦意,就像入了禅定那样,特别喜乐。所以想一想,临终竟然变成这么喜乐,比生前喜乐无数倍。在这一刹那的时候,就已经到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里了。


我们离阿弥陀佛并不远,自己要有这个心,那就很近了,没这个心就离得很远,所以时常心里要存着他。

又说:“见彼心欢喜现乐境,没有死的苦,我祈愿。八大菩萨兄弟以神变力降临空中,指示往极乐世界走的道和引路、迎接,我祈愿。”

又像《极乐愿文》一颂祈愿那样,这也是关键处。刚才祈愿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身降临,这极其关键。因为一旦降临,就意味着决定生净土永超轮回了。而这里再进一步往下祈愿,就是说:我一心祈愿,到那时候见到佛以后,心里生大欢喜,而且显现一切都是乐的境。
这就是在心和境两方面祈愿,心是非常地开心、喜悦,境全部是佛菩萨的境,我们要祈愿出现这样的境相。而且一点死的苦都没有,八大菩萨兄弟以神变力降临在空中,他们给我指示往极乐世界去的路,而且手拉手迎接我过去。


阿弥陀佛是父亲,八大菩萨是兄弟,所谓“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这就是以菩萨为兄弟。像这样,一刹那间就入了圣者之域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就像这样说的那样,我往生极乐国后,现前成就此大愿,所有普贤行愿全部现前成就。除了极乐刹土以外,别的刹土不会全部现前成就。譬如一个微尘的位置中,有所有极微尘数的刹土庄严,在这当中在每一尊佛面前作事业,以及乃至虚空界尽之间作众生的义利。生到了极乐刹土中后,我的普贤行海彻底究竟,如是祈愿。是这个意思。

我们作了临终见佛往生的祈愿后,接着要作进一步的祈愿,这是最关键的。往生的目的是要现前成就一切普贤愿海,因为已经明见到,除了极乐刹土之外,其他刹土不能全部现前,所以我们的目的非常明确,一心就要去极乐世界,不会有所怀疑,这是极大的义。

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能现前成就所有普贤行愿。也就是凡夫临终的时候,以阿弥陀佛特别的愿力,就能在心前显现出极乐世界。而且一到了极乐世界,一切行愿全部能够成就。要知道,现在发普贤行愿非常契时契机,因为有特殊的捷径,离实现并不遥远。我们看到了这个前程以后,就要更进一步猛利地发愿来确定好自己的方向,唯一以极乐世界为实现的道路。这就完全可以定下来这一生以后往哪儿走的问题,也是未来如何成佛的问题,这些就全部交给阿弥陀佛了。

在一切佛里,阿弥陀佛的誓愿力是极大的。他竟然能把一个一般的、烦恼一点没断的众生,在他临终的时候以神力迅速拔到净土,让他受用到极其殊胜的功德。至于其他刹土,我们即使想去心里也很难现出来,因为没有缘起。有些甚至要登一地、二地等以上的地位才能去,这对我们来说几乎不可能。而极乐净土完全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决定的。而且弥陀愿海里说到,往生的菩萨都能够行持普贤大士之德。这密意是说,弥陀愿海已经设定好了,一往生以后,所有普贤愿海的内容全部都能实现。这也是普贤菩萨摩诃萨在宣说十大愿王以后,引导善财和华藏海众一致导归极乐的原因所在。这里上师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奥妙,说的很明确,除了极乐刹土外,其他刹土没办法全部现前普贤行愿。

既然一生到那里就能完全现前,而且几十年后就一步踏入了极乐世界,那我们现前就要设定好这一切大愿。我们不要畏惧,认为这么高深的普贤行愿,根本无法企及,现在发愿有什么意思,好像一个小孩梦想要登上月球一样。但实际没那么难,我们一定要知道他力道的特色。在一切不可思议里,佛的力量最不可思议,在一切佛当中,阿弥陀佛的誓愿力极其特别。赞偈里也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或者称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称四十八愿为大愿王,称极乐刹土是十方国土中第一等等。阿弥陀佛因地就是这样发愿的,他能使得凡夫以临终至心十念极简易的条件就顿时高生到超越三界的刹土,得到极殊胜的利益。这些方面我们要再三地思维。而且,我们发普贤行愿最后都是要归到极乐世界去实现,这一点你要明确。明确以后就一定要信受佛菩萨的话,信受上师的话,不要以个人的分别情见再想什么。我们的心是很小的,看不到深远的地方,凭着自己的想法去走是很危险、很滑稽的。

这里上师以特别的金刚句印定,我们看到后心里就特别决定,这都是上师的恩德所赐。没有这种师诀量的话,我们是很难决定的。即使看到了经文,还会常常疑来疑去,没办法断定。但是上师的口诀量一来,他以彻证者的身份全部可以给你印定,每一句话都可以断定,每一句在什么层面上发愿,这些全都给你断定了。所以我们得到了这些金刚句,的确就像得到无价之宝一样。自己学个几十年可能还是断定不了,比如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到底是发什么愿?那就是在临终那一刹那一定要见佛,因为这时候佛一现,马上就遮退了一切生死业流,遮退了一切阎魔、病苦、中阴等等。这是不可思议的神力,我们要再再地体会到弥陀的大愿。进一步要想到,普贤行愿是无上的行愿,弥陀愿海是无上的神力,能够极快速地加被我们成就。这两个一和合,就使得我们成佛极有希望。

我们在听到这些圣言以后,自己就要感觉特别庆慰。真正生了信心以后,应当是很欢喜的,往后人生的目标就定了,自己的路已经定了,这一世就特别快乐,真正得了安心。不这样讲,就很难有安心。这样就把整个路线都给我们指明了。

为什么说极乐刹土能使一切普贤行愿全部现前?这是由于佛的神力,他加被的时候使得我们的心也都能全部现。所以,上师进一步举例子说:譬如在一个极微尘的位置里,可以出现所有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刹土庄严相,也就是“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的普贤行海之境全部现前成就。有了这些话,大家就放心了。

讲《无量寿经》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是不是有意讲得太高深,有意地夸张?或者讲得过度了吧?其实没有,生极乐就是生华藏,见弥陀就是见遮那,这是圆成普贤行海极奇妙的路线。根本原因就是以阿弥陀佛的无上力量为增上缘,从而使我们心中顿显出各种事事无碍的妙境,也就是十玄门、四法界的境界。而普贤愿求证的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实际就是作用解脱,事事无碍,十玄、四法界的境界。

我们应当彻底相信,这样现前了以后,的确一方即一切方,一佛即一切佛,入一法就圆成一切法。或者说一门即是普门,六字即是总持。阿弥陀佛即是法界藏身,我们见一个阿弥陀佛就一切都完事了,生一个土就遍入一切土,这叫做“一门即普门”。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道理。

这样有了信心后就会发生欲乐,特别希求往生,这就使得一切都具有大义了。念诵《普贤行愿》也都是真实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不是像过去好像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只是表示一种好感,念念也蛮舒服,觉得有不少功德,这样还是不够。要心里认识以后真心要去,那这个事就成为切身的、真心想要的了,这一切就都成为真实了。因真实果一定真实,这样就可以提前给你贺喜,你一定会马上往生、马上成圣、马上实现普贤行海。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无上的恩德力所赐。

这里上师又进一步解释说,现前了事事无碍的法界以后,一微尘里面出现一切刹土,每一个刹土里都出现佛以及他的眷属海会,就像十大愿王一开始所说的:“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这些全部会现前,然后你就在这样不可思议的行境里行持普贤行海。

讲《行愿品》的时候也说过,一切普贤行海都是基于不思议境界说的,不是简单地磕个头、供支香,那只是人天小善,而这里是不可思议的善。这时候就真正能行持普贤行海了,能够遍入到一切佛那里,而且遍兴供养、遍作事业等等,我们生前所念的一切都会实现。原因是那时已经脱开了这个报体,不再受五蕴幻影的笼罩,得到阿弥陀佛的加被后已经生了净土,没有了身体形质的牵缠,成就了金刚身、无量寿,这都是阿弥陀佛智慧里出来的,哪里是有漏的身躯?而且不受心识的牵绕,一到西方就止息掉了一切执我和我所的分别。这样的话,性中本有的无碍境界必然会显发。

这就看出,这的确是“现前成就”,一点也不遥远,所以我们现在必须设立好行愿。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设立好行愿就有了一条笔直的路。如果不设立行愿,虽然佛以悲愿摄受五乘齐入净土,但相比而言就慢得多,往生里面也有各种级别。如果没立起大乘行愿,就像《观经》里中品、下品人一样,绝少有大乘行。有些在小乘的心态中,有些只是人天善法的心态,有些是平生造恶,到临终时得到指点才改悔求生等等。这都是由于在因行上不完具,所以到净土以后还要继续培养,这就延缓了一段路程。

我们何必这样呢?大家都是大乘种性者,对于大乘法非常向往、好乐,也听到了无上愿王的不可思议经典,自己天天都在念。我讲也讲了一年,但很多人置若罔闻,心里没有起,这就很遗憾。要知道,这对你来说实在是特别重要,不要当成无关的事。当你真正明白里面的理趣,它的前因后果以后,才会觉得竟然这么重要!自己以前怎么那么麻木、那么愚痴,劝了无数次,自己心里居然一点触动没有!这样会有所反悔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现在我们应当一步进入,这就好了。道理已经讲得这么明白了,你应该明确路线。现前立愿的时候就往普贤行愿上走,前面是七支,后面是发愿印持,这是不可少的。至少“文殊师利”等两颂要念。为什么呢?按我们传承的要求来说,任何善法都要以三殊胜摄持,最后一个就是以普贤行愿摄持。这些方面懂了以后心里是通的,就不是别人勉强了,也不会觉得是负担,而是有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特别好乐地去希求。因为这是决定你未来方向、增上你上进的因,而且是最大的推动器来开发你的心。

要认识到这完全是对你好,不是给你添负担,这样才行。明确了这是关系自己前程的极重大的事以后,就要认识到:原来往生以后是那样的情况,我现在一定要立好普贤行愿,让自己的心笔直地跟阿弥陀佛的心合起来,让心圆圆满满地开通、周遍、无尽。每一次都这样作愿,这在缘起上极其关键。

由于这个原因,就《行愿品》往生的情况来看,它不像其他在花里要闭多少劫,或者出来还要传小乘法,根本不是这个套路。《行愿品》的经文里讲了,愿王一刹那间就把你引到阿弥陀佛那里去了。法王也这样说,不必要经过别的,直接就往阿弥陀佛那儿去了,一去了就得授记,得授记后智悲力的大用就圆成,这是非常快的,因为在缘起上心非常直接的缘故。我们必须依《普贤行愿》来修净土,就是这个道理。

上师说:已经发出了智悲力的大用后,就不是以分别心作事业了,能够一念遍入一切刹、一切众生界、一切佛前,上供下化的事业能够以超情离见的方式进行,这是没办法用数量计算的,超出了语言分别的境界。这样就在虚空界尽之间来作众生的义利。十大愿王每一愿最后都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等等,偈颂里最后也结归为“乃至虚空世界尽”等等,这说明它的确会出来,所以我们现前就要立好这个行愿,一到那里你会发现的确如此。已经没有了自私心,法界心已经开发了,那不作众生利益做什么?还有一个念头为自己吗?没有了!一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为我的念头了。

我们一定要懂得,转凡成圣的关头就在此生临终和阿弥陀佛愿力接上的时候,所以这并不遥远。我们不要以通途的观点来看,认为这非常难。如果不讲阿弥陀佛的法门,光是讲苦集,就觉得困难得不行,没办法解决问题。轮回苦海太难超出,一波接一波,自身也只是苦恼众生,烦恼深重,没办法超出。的确如此,不但今生没办法解决,单凭自力无量生也没办法解决。但要知道,阿弥陀佛有点铁成金、转凡成圣的力量,所以一点也不用怕,每个地方都可以祈愿,到时候都能迅速实现。

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亿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此回若错真成错,不往生来世得人身也难,能做头猪做条狗就算不错了。末世的众生业实在太复杂,生死非常没保障,所以大家一定要定下来。我已经再三说过了。

我们一定要祈愿:往生极乐刹土以后,我的普贤行愿就能彻底圆满。上师解释“我既往生彼国已……一切圆满尽无余”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现前就要祈愿:我一生到那里,普贤行海就彻底实现,全部圆满,一点欠缺没有。必须是这样的心,你去了以后才能特别快地完成。一切都是以愿力来决定,没这个愿进程就缓慢,有这个愿就快。

去了极乐世界后,自己的相续能成熟,十波罗蜜多能圆满,能成熟有情,能严净刹土后,乃至虚空界尽之间,哪怕受生像旁生这样的劣身有衰损的时候,也不会以苦而恐惧,在轮回里就像在花园里游玩一样。总之,乃至虚空界尽之间,作利乐一切众生界的利益,如是祈愿。

接着上师解释“利乐一切众生界”的意思。心里要这样想:愿我去了极乐世界以后,先是自己的相续能成熟,十波罗蜜多能够圆满,能成熟一切有情,严净刹土。这样圆、净、熟三德圆满以后(代表自身的德全部圆满了),在虚空界尽之间,即使转成像旁生那样下劣的身,处在各种很衰损的地位,也从来不害怕苦,也就是再没有什么问题了。

所谓劣不劣只是众生界看待的问题。比如要度猪狗牛羊,自己也要受猪狗牛羊的身。一般人看来那是一个劣身,在轮回里转来转去,但是自己不会害怕。这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再不会退转,可以做牛做马,入地狱、入饿鬼,入各种刀山火海,怎么样都行。就像过去世尊行道的时候受各种旁生的身,或者舍弃头目脑髓,做各种难行都可以,他不会再退,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然像现在这样,一旦堕成旁生就非常可怕,想都不敢想。一旦受了旁生的身,心就完全束缚在里面了。比如前世是个人,一刹那堕成一条狗,那就很可怜,不得自在。这时候想清醒也不可能,没有人的理智,完全被业力控制。如果堕为一个饿鬼,那更加可怜,整天受那么大的苦,都是很可怕的事情。

以前上师也教导我们,当时一位大成就者发愿死后入金刚地狱救度众生,但上师说:我们要发愿去极乐世界,因为即使不发愿也很容易入地狱。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分两步走,第一步一定要去极乐世界,再回来的时候就跟大成就者一模一样,同样可以去地狱、受旁生的身等等,丝毫不会恐惧。

上师进一步说:不但没有恐惧,在轮回里就像游花园一样。自身的受用上全部是法乐,没有一点苦,不是以业力受生。所以再来的时候就叫游戏地狱,在地狱里度苦众生,自己丝毫没有苦。总而言之,在虚空界尽之间作利益一切众生的事,要这样祈愿。

总之,我们的心要无比高远,不要局限在目前一点点事上。如果你看清这一条路,一直发很大的愿、很远的愿,一直想到众生。就是想:我往生以后一直到虚空界尽之间去利益众生,那有多好!虽然我现在不得自在,但我往生得了自在以后,一定要在尽未来际之间,每一个刹那都去成办一切众生的利益。这样真实的行愿就起来了,而且目标方向全都定好了。这就非常快速,也是极有利益的,大家一定要深深地体会这里面的道理。

思考题

一、什么样的人临终能见佛往生?佛在什么时候现身接引?
二、如何才能做到百倍精进地念诵《行愿品》?这样做有什么利益?
三、行者临终时,佛和八大菩萨是如何作安慰的?
四、反复思维往生极乐后能实现以下大义:
(一)普贤行愿全部现前成就;
(二)成满圆、熟、净三德后,自在利益众生。
发起定解后,数数如是祈愿。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所谓“十方所有无边刹”,从境的方面思维的话,在十方里没包括的是没有的。所谓时间,在三世里没包括的是没有的。十方三世中的诸佛菩萨有多少就是这样的量。就像世间说的,在天地二者间的佛和菩萨一个也没剩下,对于这些全部作供养。不是仅仅一天,而是无量无数劫,也就是很多很多个亿劫之间作供养。供养物也特别殊胜,如金银、珍宝、玛瑙等等。在人间的珍宝——净水如意宝、满足所需的如意宝、摧灭敌军的如意宝等等,天的如意宝,龙的如意宝等等。还有天界和人间的资具、饮食、财富、各种装饰品、经堂和盖的、垫的等等。总之,在天、龙、夜叉这些地方有的资具,以及自己身和心的一切乐,加上人天的殊胜乐,犹如刹土的微尘数那样无量无数,都在无数劫里作供养。

为了显示受持普贤愿王极殊胜的功德,经文里先说了一个极广大量的供养来作对比。上师非常慈悲地给我们开示了量度,“十方所有无边刹”,从境的方面去想,没有包括在十方里的是没有的。换句话说,“十方”这个词已经涵盖了所有空间领域或者一切世界。时间上,没有包括在三世中的是没有的,这就说明三世涵盖了一切过、现、未所有时间领域。这样横遍竖穷就包括了法界一切显现的量。
像这样,尽十方三世里所有的诸佛菩萨数量有多少,就向那么多位作供养。也就是说,这里的供养境是所有十方三世的诸佛菩萨,没有一个余留的。那就极大了,没有比这更大。用世间话来说,在天地之间所有的诸佛菩萨一个不落下,对这些全部作供养。这就可以看到,在境方面达到了最极广大。
从时间上说,不是只供一天,而是供无量无数劫,也就是很多很多个亿劫当中。我们不知道“无量无数”是多少,大家觉得亿很大,上师就说很多很多个亿劫当中一直不断地供养。这就可以看到,时间上极其漫长,而且是恒时不断地供养。

供品方面又如何呢?那也是极其殊胜。在人世间里,所有能想到的最高贵的东西,譬如黄金、白银、珍宝、玛瑙等等。在珍宝里面,又包括净水珠,一放到水里就能清净的这种如意宝。还有能够满足所愿的如意宝,想祈求衣服、饮食等,就会自然出现。或者有一种如意宝,一佩戴在身上就能够战胜敌军等等。这都是极其殊胜的供物。不但人间,还有天界的如意宝、龙界的如意宝等等。


再要想到,天上人间所有高级的资具、用品、饮食、各类的财物、装饰品,又有佛法里的殿堂,以及生活资具,穿的、盖的、披的等各种各样好的东西,都向诸佛菩萨呈供。像这样,天、龙、夜叉等地方特有的资具,还有我自身的身体、心上出现的一切喜乐和人天殊胜的乐。这样无量无数像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大的量,又是在佛刹极微尘数的劫数当中作供养。


这样看下来,境、时间、供物都极其广大,超出数量。然而它跟“一经于耳能生信”,对于普贤大愿王有幸能够听到耳中生信的功德相比却远远不如。这一点发人深省。我们应该想到,自己多么幸运,能够遇到普贤大愿王,能有一句进到耳根里都是极其庆幸的事,说明是特别有缘分的。如果生了信心,那就无数倍超过前者的功德。以下上师要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比这个,以某个人听了普贤行愿后,对此生了信心,想:我决定要跟在佛的后面学,跟在菩萨的后面学,以我的力量在文殊和普贤以及我等的大悲导师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后面学。要这样想了后发誓愿。而且,你这样生了一次信心的话,得到的殊胜福德就超过了前者。这么一个利益的量来想的话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里就讲,我们听了普贤行愿以后能生信心,心想:我一定要跟着佛学、跟着菩萨学,我要以自己的力量跟着文殊、普贤和大悲导师释迦佛、阿弥陀佛等的后面学,要这样想了以后再发誓。而且生了一次信心的话,所得到的福德就无数倍超过了前者。


前面的量太大了。在境上已经拓展到十方三世所有世界里的佛菩萨,没有一个剩下,全部作供养;而且尽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数里,恒时不断地供;供的都是人天里无量无数上妙的供养具。像这样一个大供养,我们认为特别大,已经大到没办法算了,是无量中的无量。但这里的确让人吃惊,只要对普贤愿王生了一念信心就超过它了。长行文里说得特别惊人,一经于耳所得到的功德就无数倍地超过了前者,根本不能比的。


可见,我们真正碰到了《行愿品》的确是太幸运了,前者没有碰到,心里没有开发出对无上愿王的信心,属于在外围走。外围上无论积多大的量,三个无量相乘也比不上在内层中已经闻到了普贤行愿。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你是从内里真正起了信心,已经听到了普贤行海,心想:世上还有这样不可思议的行为!这时候你的善根猛然间就发起了。就是这样一个机遇极其难得,在这一点上起了信心,终归就摄入普贤行海。


这时你已经生了信心,想到:我再也不要其他,我一定要入这个,我一定要学这个行为,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行为了。如果我不入这个,那就太遗憾了!这就是一种生命觉醒的状况,那种深心渴仰出来以后一定会入进去。就像一个人已经看到这是最好的,那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他的欲求。而外在的物质不足为贵,人天的福乐也不足为贵,其他善心也不足为贵,唯有普贤行是最无上的,为什么我不希求?上师法王在各种偈颂和发愿里都说:我要完成普贤行海。就像这样,我们要步上师的后尘,步一切诸佛菩萨的后尘,当我们心中真正起了大善根,一想到竟然有如此不可思议的行愿海,自己的心就想到:我决定要学,我不学还算是人吗?难道我是愚痴没善根的人吗?


前面从长行到偈颂已经一个个讲过来,你应该很清楚,再也没比这更殊胜的行愿了,所以它称为“王”。这时候你会真心地想:我决定跟在佛后面学,决定跟在菩萨后面学,决定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再怎么我都要学。其他做不到的时候我就多念一遍,我一定要熏,无论做什么功德都是以“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来回向,我就一直抓住这个。为什么呢?因为这实在是最重要的,我不能丧失这种缘起,否则落到别的地方就真是一种堕落、一种偏离。要这样念念不忘,在任何境界里、任何所作里都不忘这件事,这就叫真正有了志,“造次必于斯,颠沛必于斯”,一切时的信念永不可改,这时候你就真正有信心了。


这以后再具体化就是说:现在我已经知道了,我一定要尽我的力量,我可以学,我可以念,我可以这样作意,我可以不断地发,这个主动力全在我心上。我原来没机缘闻到,或者闻到但没起信心,导致我一退再退,这实在是我过去愚昧的结果。现在我善根力发出来了,我是有心、有身的人,人有志是怎么都能做成的,即使我躺在床上一点不能动,我还有口能念,即使口不能,我还有心能念。要像这样对它有种渴仰的心,这样我们的善根就发起来了,开始朝着立无上志的方向走了。这是多么幸运!


从小老师教我们立志,但立的是很小的志。只不过为了今生得到一点小小的功名成就。我们今天闻到的是无上的普贤行愿,为什么不立志?还要拖到什么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了文殊、普贤、释迦、弥陀他们的愿心如何,那当然一心向往,再怎么都是以文殊智来成满普贤行,再怎么都是“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一定要达到跟普贤菩萨一样,我的身、口、意、行为、刹土都要跟他一样。我一切功德都回向,都是要得普贤殊胜行,就是要圆满普贤诸行力。同样,大悲世尊怎么发愿,我也跟他一样发愿,阿弥陀佛怎么发愿,我也跟他那么发愿等等。


这样我们就知道《愿海心髓》是极好的法。我们念下去,首先学释迦本师,就按照那样发大悲愿,虽然暂时还不能入生死界,但一到极乐世界成就以后立即就入生死界,这并不遥远。我们也一样按照第二愿来发,时时不离文殊智,一心愿文殊摄持,又是祈求一切诸佛总集的文殊本尊来摄受我,又是唤醒自性的文殊,时时不离智慧来修持普贤行,一定要立这个大愿,一定要完成《普贤行愿品》所说的所有菩提行。这样的话我们就开始在随学,上师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轨道。


然后我们又是跟贤劫千佛学,一定跟着贤劫九百九十六尊佛后面,每一尊佛出世的时候都决定跟着走,这样多好!然后,我们一定要去阿弥陀佛那里。不但是去,而且今生就要去,不但自己去,还要摄持一切跟我结上善缘恶缘的任何众生,功德都无私地回向给他们,但愿临终一起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愿也是非常明确,前面上师已经给我们指点了,“临欲命终时”这一愿就是三个要点:临终时直接见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截断生死业流;然后直接见佛给我们授记;之后就成满智悲力的大用。这样的话,就可以“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这样我们就跟着阿弥陀佛学,也一样发愿摄众生入净土。


像这样需要好好去想。这的确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一旦确立以后,尽未来际的方向就全部定了。我们这样发誓、承诺,产生一次信心的话,得到的福德就无数倍超过了前者。前者是在有限的福德上做,虽然量上乘到了无数倍,然而他心中没有幸遇到普贤行愿,没有在心上猛然地触发出最极广大量的善根,因此他还不是大幸运者。而我们已经听到了,生了信心,那真是大幸运者!


总而言之,上师劝我们:你要想,就这么一个利益的量来想的话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么一个利益”是指“一经于耳能生信”,在这以后就更加不可思议了,你会在这上面不断地增长,善根力越来越大,通过《普贤行愿品》的加被,你的心顿时就会敞开,每一次都在强化,每一次就拿这个来印持善根。


这样辗转增上的利益是无量无数的,它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大,都是超几何级数倍不断地增长。由于这种辗转开发的力量,所以经文后面讲到不久就成普贤菩萨,现在还是凡夫,但有幸接到愿王,那的确是非常快的,不要想得太慢。经上以无欺的谛实语已经证明,你这个人一旦生了信心就已经踏上了轨道,缘起的力量会驱使着心不断地在这上面运行。所以他永离一切恶知识、永离一切恶道,快速地见到阿弥陀佛,一见了以后就具足普贤最胜愿,而且这个人不久就得到像普贤菩萨一样的成就。可见,这是一个顿速成佛的法门,他的果报的确只有佛才能证知。

也就是对十方无量刹土中有的一切佛和菩萨,在很多亿劫当中供养的物品,有天、龙、夜叉、食香鬼所拥有的一切资具,还有身和心上有的一切乐,加上人间的乐,比供养这些,一次谁发了普贤行愿,对它生了欢喜,想“我也要学这个”,这样的信心生了的话,他的利益就超过了前者。这是没有欺诳的,唯一是谛实宣说,是佛世尊的善说。

对于十方无数刹土里的一切佛菩萨,在很多亿劫里,供养天、龙、夜叉、食香鬼这些世间界所拥有的一切好的资具,身和心上有的一切喜乐,加上人间的好东西,很好的快乐,都作供养。跟这个相比,你只要对普贤行愿,一次随着发了愿,对普贤行愿生了欢喜,而且心里想:我也要学到这个。这样想了以后起了信心的话,这个利益就超过前者了。这是没有欺诳的,唯一是谛实宣说,是佛世尊的善说。


这个结论太惊人,那样庞大的供养,对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一个没有遗漏地供养,供养境已经拓展到最大的量。供养时间是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没有比这更长的时间了。所兴的供养具是人天里的各种胜妙物和快乐。但是,对于普贤行愿只是一次随着经文发了希欲心,对它生了欢喜,认为我也要学,有这个信心的话,利益就超过了前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对于这一点一般人会产生怀疑,不觉得学一次《普贤行愿品》有多大功德,反而觉得前者功德极大,应当比后者大无数倍。不用说这么大的量,比如一个人非常勤恳地做了一些善业,做了三十天,都认为这是不得了的功德,这个人的功德很大。但不会认为我听了一次《普贤行愿品》有多大意义。其实这是我们功德上的颠倒见,只要你对无上愿王生了随学的心,有了欢喜和信心,这样种的善根是极大的。大到什么程度?一再说了,它无数倍超过了前者。

这的确不是一般人的心能够知道的事,其他下位的人都不能测到它的因果量,《普贤行愿品》最后说到“果报唯佛能证知”。这就是缘起上太深妙,本性佛已经触到了这个缘起,已经走到迅速圆满开发的路径上了。这个起点是要对它生信、起欢喜,这意味着你必然会入这条道。如果你没有生信、没有欢喜,那你还没有入进去。譬如对任何事的进发,都是首先对它起信心,有欢喜想往那边走,这样才会出现入这条道的契机;如果没有这样的心,就一直在道之外走,不会入进去。所以,最初的起点极端重要。只要一念起了欢喜、信心和随学的心,就意味着你有了入进去的因缘,所以无数倍超过前者。这里再次奉劝大家,一定要好好修学《普贤行愿品》,这是我们一生当中极重要的事。学了以后,如果能生起信心和欢喜,那的确无数倍超过了极广大财供养的功德,我们应当如是生信。

有了这个信心之后,我们就要进一步让它辗转增长,因此每日都不可缺少对普贤行愿的修学,直到完成佛道为止。而完成以后也是随着行愿力任运地流现出一切普贤行,所以,这是一个最大的主题,永生永世都不能断。行愿本身就要求“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它是无尽的大愿王。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它的唯一、无上,把它时时纳受在心里,这一点非常重要。

有些人不能够会通、不能够认定、不能够执持,就导致非常紊乱,他不晓得任何愿全部摄在这里。我们应该定下来,这样自己的心就非常坚定,方向非常肯定,这样一次一次地发愿,在你心上就会形成一个发愿之流。它不断地相续下去,就像前面的叶子旧了,后面的新叶子又发出来那样,以这个缘起,我们从现在起直到成佛尽未来际的方向里,普贤行愿都会一直相续下去。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在临终时迅速把我们推向极乐世界,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可能在外面架设什么高速公路,唯一只有在自己内在心上去架设。你架设得好,在速度上就极其超越,会快速地往生,会快速地高登品位,快速地圆成,这都是非常大的缘起问题,所以再三提醒。

上师说:你要知道,这一点没有任何欺骗性,唯一是谛实语。全部是如实宣说,全部是照见了修学普贤行愿一切缘起上因果相的一切种智佛说的。这里最后说到:这是佛的善说,是一切种智完全照见后宣说的,并不是一种猜想、一种臆说。我们应当如是信受,增上自己修学的意乐。

仅仅把这个记在心里后,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你作了随文忆念义后,以随喜相应地生了胜解信的话,好像除这个以外不需要其他善法那样。

上师进一步开示说,你把刚才说的“一念生信无数倍超过极大级别财供养利益”这一点记在心里,就想:一念生信就无数倍超过了前者,它的确是无数倍超过下乘的缘起路线,一旦开通了就太不可思议了!这样心里就知道,念诵一遍《普贤行愿品》的功德是什么量,之后会百倍殷重地珍惜这个机会,而不会觉得:又要念了,快点念完!这的确非常颠倒,碰到这样具大义的事反而起那种心。

应当知道:这太幸运了!今天又能念到一遍《普贤行愿品》,它比在世界上建无数高楼大厦的利益都大,比开无数次奥运会的利益都大。任何人天善法的利益,乃至全世界自有人类以来所有善人做过的人天善法加起来,都不如我现在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而且是无数倍超过。

为什么呢?因为碰到大愿王以前所做的善根都流于分别心局限的量,而无上的普贤愿王是果位佛普贤菩萨摩诃萨直接给你的,能够一下子打开心量。这时候在缘起上已经随顺到最高层面的行愿海,这是人类凭狭隘的心识亿万年都没办法想到的。不缘着《普贤行愿》的无上经文,无数劫也想不到一点,也不可能凑近一点,也不可能发一念心。这里面全是不思议解脱境界,一上来都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谁能想得到?你也没有完全证到本性,认为自己的本性含括了十方三世,一念间就能到,这唯一是随着佛的圣教量来的。

这样,如果你有了信心,那确实成为有极大善根的人,因为在一念间已经随到了无上的量。缘起上确实不虚,按经文念下来的确每一念都会这样运行,而且你的心全部朝着最不可思议的普贤行海进发。这样产生的心的确是圣教给予你的,是无上普贤行愿的诚谛语给你的,是无上普贤菩萨的量加被给你的。这样就会发展出世俗心里最最稀奇的心。一种教育出一种心,一种大师出一种学生,受其他教育会发展其他的心,受普贤行愿的教育会发展出普贤行愿的心,而这种心是下乘里面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这样才知道:哦!的确如此,我把这一点记住,然后时时想到:今天能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比世上做任何事情要好无数倍,我为什么放弃这个机会去做别的呢?我们庸俗到喜欢花好几个小时去看一部大片,享受一点世间美味,甚至化个妆都要几个小时,但对于《普贤行愿》就好像野兽碰到青草一样毫无趣味,这是不好的表现。对于普贤行愿,应当像我们的上师善财童子那样,踊跃欢喜,当他听到普贤行愿以后,真的是极度地踊跃,这都是他深证果位以后的事。这样才知道,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来对待它。

这样懂了以后我们就开窍了:我每一次都要好好地念,随着文句一点一点地在自己心上好好地印上去。哪怕在自己心上印一遍《普贤行愿》,也是人生中最大意义的事。这样无上的章句竟然能落在我的心识里!它是普贤菩萨的金言,是从一切种智流出来的。像这样,要有一种好像把如意宝放在心上一样的心。这样我们就不会轻忽、随便乱念,也不会再发展“熟溜病”,而是随着文句非常殷重地用诚心来忆念。只要好好这么去做,肯定不一样。我们看,念其他的时候很难出现这些心,但一念《普贤行愿》,善心马上出来,立即得到很大的开发,就是因为它是圆顿法。所以这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要用特别至诚的心一句一句念,就好像手捧着无上的普贤菩萨给我的如意宝那样,那是一种非常珍重的心。

这以后,以随喜相应地产生胜解信的话,就会感觉:世上没有比这更大的善了,有了这个善,其他都可以不要。就好比已经得了一个如意宝,其他东西就可以不要了,因为如意宝有无上的价值,里面什么都有,就好像这样。譬如说屋子里堆了很多财物,但这时给你一个如意宝,你就认为:我有如意宝就够了,其他我不要了。为什么呢?其他没办法跟它相比,它无数倍超过其他了,就像这样。

上师这里非常慈悲告诉我们,要怎么样珍重执持《普贤行愿品》。他是善财童子,完全知道这件事情,这样的话,在我们的心中才重新定位了《普贤行愿品》。

其实,这个定位就是它本来的地位。说句不好听的,我们原先犯了罪,因为我们轻视了它。现在你要重新受持《普贤行愿品》。过去那一套有些是表面化的,走过场,只是入门前做的很幼稚的事。今天我们要重新对待它,这是我们一生一世最重要的课程,也就是要在我们心上刻上最最重要的无上的愿。因此,每一次都要刻在心上,每一次念诵都要百倍殷重。

这时候你再去看它里面一句一句显示什么样的善,才知道万善都在里面,而且是以最大量的方式。一切处都在给你指示最大的善的量,最最圆满不可思议的量。譬如说法,一翻开《普贤行愿品》就知道,原来是这样教我们:“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是这样的量。原先以为说法只要说一点点就可以,真正说法的愿王就在这里。或者说到供养,一切供养具全部供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原来是这么大的量!或者随顺众生,翻开一看,没有比《行愿品》所说的量更大的了。

对于尽十方三世刹海一切种类的众生,胎、卵、湿、化、有色、无色,各种意乐、心性等等,都像敬父母、奉师长,如奉阿罗汉、如来等那样,为他们作光明、作良医等等,原来是这样的心。有了它的确其他善法都是小小的。说到依止善知识,一切能够益我的善知识,我都用自己的诚心使他对我生欢喜心等等,这就包含了一切依师的愿。或者会遇同行善友愿,对于同分菩萨,一切处都同集会,身口意业都同等,的确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同行愿了。或者生生世世知宿命、出家,一切菩萨戒行都无垢无破无穿漏,可见它是摄尽一切戒的愿。或者“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一切大乘菩提心、六度等的愿全在这里。或者“犹如莲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一切自在无碍行的愿全在这里,不住空有两边。

像这样才知道,一切善的确全在《普贤行愿品》里面,从这里才开拓了我们的胸襟和眼界,然后念念刻在心上。要想到:我原先竟然怠慢了这无上的愿王,真是罪过!现在一定要奉持在心上。或者趣入的愿,那都是事事无碍的境界,一念间就能够遍照十方三世,遍入十方三世,一念见一切劫等等。而且一切佛成道的时候,我都要遍兴供养。或者成就十力、八海等等,都极其不可思议。它实现的轨道就是直接往西方走。

这次听了上师的开示就知道,除了极乐世界以外,没有别的刹土能让我们圆满现前普贤行愿。而且一往生就现前,一往生就入了华藏,生入到不可思议法界里。不但今生能随学发普贤行愿,得到不可思议的善根,一念间就超过三个无量乘起来最大级别的大供养无数倍,而且还有实现的渠道。所以佛真是无上慈悲,什么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路都给我们指明了。如果光讲前面没有后面,那我们还会想:虽然功德殊胜,但怎么实现呢?这里后面就告诉你,一个凡夫在此世不需要多久就可以实现,绝不是别时意趣。

我们今生没有多少时间了,应该马上接通这条路,接通以后不必要多长时间,就像睡个午觉那样马上就到了临终。我们回想一下,过去的五年十年好像近在眼前。就我来说,已经四十多岁了,没几个十年就走到终点,这不快吗?所以我要赶紧准备往极乐世界奔。为什么呢?因为一到了那儿,普贤愿海不久都能现前,我一个凡夫通过这么简易的修行就能达到,这样的美事到哪儿去找?如果我今生错过了,来生迷了怎么办?迷了以后就麻烦了!我们要看到,这实在是旷劫难遇的良机,一定要把握住!

《普贤行愿品》是净土的甚深经典,从这一点可以说《弥陀经》跟《华严经》是同一部经。我们必须受持这个法,它是把凡夫引入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极特殊、便捷的途径。这才知道,它真是宝中宝,原来没发现它的价值,不知道它的意义所在,现在才看到,自己实在太幸运了!普贤行愿也学到了,实现的捷径也找到了,感觉有了这样无上的善,其他善法就不需要一样,因为没有比过它的。你必须这样了解才会深心渴仰,否则为什么深心渴仰?我们为什么看重它、选中它?其实这是一切佛菩萨无上的愿,我们怎么能不发一个最大的心来随学呢?

这样了解以后,自己心里会感到百般欣慰。在轮回这种没完没了受苦的地方竟然能听到这样无上的福音,的确是三生有幸。

随着菩提的行为,仅仅生一次信心就有无量福德的话,真实趣入那就不必说了。

我们跟着无上愿王的经文,看到上面说的殊胜菩提行后,即使生一次信心就有无量的福德,何况真实趣入。那的确用全世界的计算机经过无数年计算,连它的万分之一也算不出来。

现在是经济时代,大家都有经济头脑,为什么在这上面就没头脑呢?我们碰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比较哪个对自己更有价值、有利益,对于有价值、有利益的就先做,这是我们的行为逻辑。现在已经告诉你无上愿王有何等的意义,为什么不趣入?只生一次信心就无数倍超过下乘修持的福德,何况不光是生一次信心,而且把它深深地刻在心上,把它的意义搞清,一步一步深刻地作意。这样一步一步开始实行就叫做真实地趣入。换句话说,我们不但是生了信心,而且真正开始把它受持为日常功课。每一次三殊胜后面的回向印持殊胜,就定下用《普贤行愿》印持回向,这就真实趣入了。而且一定下来就不改了,一生贯彻到底。这是无尽的愿王,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才可能有尽,但是虚空界、众生界不可能尽的缘故,我发的普贤行愿永无穷尽,这是何等的意义!

我们想一想,一生当中立过这样的愿吗?按世间来说,立愿坚定就是指非常有志气,从小立的愿贯彻了一生就算了不起,其他人心里没有决定的志愿,所以会变来变去。但现在要知道,立普贤行愿是要立无尽的愿,一旦立下尽未来际都不改变,而且精勤地履行自己的誓愿。大家想一想,能不能这样做?

果然能这样做的话,那果报的确不可思议,只有佛才知道这个量,此外谁也没办法衡量会有什么结果。经上用五果描述,每一种都不可思议。它会让你迅速成为普贤菩萨,让你一念间就消灭五无间罪,它能让你遮除各种邪性力量的干扰,远离一切恶友恶道,它能让你得到一切正面的拥护,它能让你迅速开发、迅速成佛,一切事业海由此流现。特别来说,以它的推进能让你一刹那就高登净土上品。而且它使得你的心无限开张,跟阿弥陀佛极充分地相应,因此它比其他途径要快得多。

我们这样了解以后才知道大恩上师的用意。他一直鼓励我们:生一次信心都这样不可思议,你真正趣入的话,那得到的利益何须说?

真实修学的相也是像大菩萨寂天所说:“次第勤修学”,如此所说般。

我们发了愿以后真正往这上走的话,还是要按道的次第一步一步地进行。

现在我们已经立定了目标,立定了无上的志,就要一直往那个方向奔,有无上志必定有无上成就。每一次善根都以无上志来摄持的话,它的量瞬间就会扩展到无限,用这种大志摄自己的心,善根会变得非常大。如果没有这个志向摄持,我们做什么就只是小志气、小愿望,得到的也是小果报;有了无上志摄持,做的每件事就都是无上的善根,因为你的心是往这个志上走的。所以,小到供一支香、磕一个头、念几句佛号或者做一点放生等等,做所有善根都要对自己有一个要求:我要发无上志,这个善根要以无上志摄持。这就不一样了,的确成为不可思议的善根,直到成菩提之间都辗转无尽地增长。这样一念摄持以后,善根的量已经是尽虚空界无法容受了,就是因为你已经跟果位普贤海顺应上了,所以它一下子就发展到无限。想一想,这个行愿王是不是有点铁成金的功力?

我们不经过它的点染,心就不能开张,又会陷在庸俗态里,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致,它会限制我们的心量,但是一接了《普贤行愿》,心马上开,所以我们离不开《普贤行愿》,一离开就又迷了。我们每一天都必须以此来提醒,时间不够也要常常念“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你学过以后起码要有这样一个信念,一念到这个句子就想起无上的普贤行愿,这是三世诸佛所称叹的最殊胜大愿,我回向一定要得普贤殊胜行,我回向一定要随文殊、普贤学,就像这样。

这是一个总的提醒,一再地唤醒我们的善根,让我们不忘记这个所求。有了愿王你就不会偏到别的方向,也不会求一点现世安乐为究竟,或者求生天就认定已经到底,也不会求小乘阿罗汉果,根本不会这么想。你也不会忘记自己是自性普贤。这样,它就成为你唯一的所求,再没有比这更高更上的愿了。这里可以一概给你说完,不要认为讲的这个是比较低的法,还有比这更高的,如果还有更高的它就不叫“王”了。像这样,我们心里应该起胜解、起踊跃,之后就应该开始行动。

思考题

一、(一)从境、时间、供物三分,思维“十方所有无边刹”等供养的量。
(二)这样的功德远远不如怎么做?
(三)联系《愿海心髓》,如何理解“在文殊、普贤、释迦、弥陀后面学”的涵义?
二、为什么说如法念诵一遍《行愿品》的话,好像不需要其他善法一样?(“如法念诵”指随文忆念义,并生起胜解信。)反复思维后,发起对本品经珍重执持的心。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