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心经系列》成观法师 附录 般若心经梵汉对照本

6、怨憎会苦

讨厌的人却偏偏要聚会在一起,冤家路窄,这的确是非常苦的一件事。而我们众生最怨憎的莫过于堕于三恶道,成为三恶道之身,因此佛所说的“怨憎会苦”主要也是指此而言,而不只是指你碰到你讨厌的人。

7、所求不得苦

你所要求取的,常常很不容易得到,这种苦也是相当恼人的;不管是求爱情、求名、求利、求学位、求功名利禄……求不到的时候,实在是好苦啊!常常令人热血贲张、紧张兮兮,饭不思、茶不饮,辗转反侧。而在这世间,我们一定都会有所追求,但所追求的却偏偏常不易得到满足,所以一定会有“所求不得苦”。佛道难求,修行难有成就,涅槃难证,菩提难得,因此佛所谓的“所求不得苦”主要亦是指此而言。

8、五阴炽盛苦

这是八苦中的最后一项,此为总说“一切苦”,故一切苦都叫做“五阴炽盛苦”,或称“五盛阴苦”。五阴是什么?五阴就是五蕴,最古的翻译称为“五阴”(“阴”也是“集”之义),因为一切苦都是这五蕴所产生的,事实上,众生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运转(working),生、住、异、灭,十分剧烈,以致会产生种种苦,总称之为五阴炽盛苦。

色身方面例如冷、热、饥、渴、失眠等等,心方面的苦如:烦闷、焦燥、焦虑、担忧、懊恼、失望、绝望、嫉妒、愤恨、紧张、畏惧等等这些由生理及心理(精神)所产生的苦,都是五阴炽盛苦。此外,生、老、病、死这四种苦很明显地,也都是五蕴的变化现象,至于“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也都是依五蕴身心而说,故都是属于“五阴炽盛苦”。为何说“炽盛”?以贪爱执取炽盛,故生热恼,名为苦。若得涅槃、菩提、般若、禅定,则如得甘露,便得清凉,止息热恼,五阴不炽燃,便得离苦。

以上所谈的是八苦,此外还有三苦”,即苦苦、坏苦、行苦。

1、苦苦

一种东西其本性就是苦的,谓之苦苦,例如八苦中的生、老、病、死、所求不得等这些事,其本性就是苦的,称为“苦苦”。此外,如:失败、受伤、贫穷、低贱等也都是“苦苦”。

2、坏苦

有些事物本身原来并不苦,然而因为它可乐的时间不能持久,它会改变、变坏、或消逝,因而变成一种苦,这种由于改变而成为我们的苦恼的,称为“坏苦”。例如:得到东西时固然很快乐,但失去时就很苦;然有“得”一定有“失”,失去所得的东西,而产生的苦便是“坏苦”。好的东西变坏时、相爱的人移情别恋、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庞大的事业破产了,都是“坏苦”。

3、行苦

行苦即变迁不定,也就是“无常”所产生的逼恼之苦。因为世间一切法都变动不居,令人无法把握,为其所捉弄,这种苦叫做“行苦”,而“行苦”其实是包括一切苦的,因为一切苦都是由无常之行而起。

因此总说世间一切法,处处都是令人生苦恼的!只有得到般若大智,才能够度脱这一切苦厄。以上是解释“苦”,接下来讲“厄”。

“厄”是什么?厄就是zai 难,世间有水难、火难、空难、船难……等等,这些zai 难,叫做“厄”。自然而生的叫做“苦”,不是自然而生的,也就是accident(意外事件),谓之“厄”。《药师经》中讲有“九横”:一、得病无医,二、王法诛戮,三、非人夺精气,四、火焚,五、水溺,六、恶兽啖,七、堕崖,八、毒药咒咀,九、饥渴所困。另外,佛法中有“八难”,亦属于厄难,因为众生由于造种种恶业,而戚生种种障难,不得见佛,不闻正法。八难是:

一、在地狱难——受苦

二、在畜生难——受苦

三、在饿鬼难——受苦

四、在常寿天难——受乐

五、在北俱卢洲难——受乐

六、聋盲瘖哑难——身残

七、世智辩聪难——我慢妄想

八、佛前佛后难——不见佛、不闻法

这“八难”都是依学佛修行而说的。众生依业所受的报身,太苦不能修,太乐也不好修行,时间不对(佛前佛后)修行正法也困难。是故,能得人身、有正知见、又得善知识教授,修行如来正法,这种因缘实在甚为难得。

现在来解说一下如何以般若之观智“超越”五蕴、或超越一切痛苦之义。以静坐盘腿来说,盘腿会不会痛?初学者都会很痛。但你有没有去观察过那个“痛”,还是只是“很投入”,而把全心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个“痛”上?若是那样的话,则会痛上加痛的!你若不要那么投入于痛受中(整个心为痛苦所吸引、占据),而想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这个道理,便可立刻减少痛苦。其次,痛的时候就抽身出来,正眼来“观”那个痛,以一种有如科学家的精神,拿着显微镜仔细观察、寻找:“痛在那里?痛是在身?还是在心?或是在腿?

若是在身,而身是物,本无知觉,怎会觉得痛?故知“痛在身”实为虚妄。若说痛是在心,而盘起来的却是腿,心又不盘腿,怎会说“盘者在腿、痛者是心”?故知两皆虚妄。以痛处全身求之不可得,故知“痛处”虚妄,“痛处”虚妄不可得故,“痛受”也就一样是虚妄不可得,如是观了,即能超越“痛受”,如此即“度”了痛受之苦。”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因为以智眼观察觉了一切五蕴法皆空,故能超越一切苦厄。“五蕴”其实也就代表了一切法,如上所说:“五蕴皆空”换句话说也就是“身心皆空”。以上经文整个来讲,即是:“观自在菩萨在很努力、且深入地修行大智慧的时候(大智慧到彼岸),当下就照见、彻悟了身心都没有自性,因此而度脱、超越了一切苦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壹、心经显说——第四节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一段是最有名,也是最难解释的,你我有缘,也算是你们有福气,都不保留的,讲给你们听。“舍利子”即是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舍利”是鹙的意思,“子”是中文,儿子之义,亦称鹙子,因为他母亲叫舍利(鹙),他是舍利的儿子,所以称为舍利子(鹙子),以母之名为名。舍利弗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很聪明——这句话有点矛盾,对不对?舍利弗的家族是婆罗门种,也就是印度种姓社会中最高阶层之人,(印度人把修行者看作是最高贵的,比帝王——剎帝利——还高贵),他母亲是位有学问之人,他母亲的哥哥,也就是舍利弗的舅舅(摩诃俱絺罗,中文义为“大膝”,又称长爪梵志),也是一位非常有学问的婆罗门。

舍利弗的母亲有点像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一样,是位才女,常常跟舍利弗的舅舅辩论,不过每次都辩输她哥哥;然而自从怀了舍利弗以后,舍利弗的舅舅就忽然再也辩不过舍利弗的母亲了,舍利弗的舅舅心理很纳闷:奇怪她以前都辩输我,现在怎么都辩赢我呢?——哦!她怀孕了!可见这孩子一定是很聪明的人,因为这孩子怀在母亲身体里,由于他的智慧的影响,乃至令他母亲都变得聪明了!这还得了!他还没出世就这么厉害,一旦他出世以后,我这个舅舅怎么办?

于是,趁舍利弗还没出世之前,大膝就赶快去拼命修行。顺便讲一下,我有一位同修,他在电脑公司上班,他有一位老美同事,非常喜欢吃一种Sauerkraut(美国式的腌小黄瓜,味道很酸),他吃Sauerkraut的方式,几乎跟我们磕瓜子一样,当作零嘴来吃,很是特别。他每次吃Sauerkraut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瞇起眼来,赞说:It’s heaventy!

“此乐如在天上”)。他跟我这位同修说:当年他母亲怀他的时候,不知如何忽然变得很喜欢吃Sauerkraut,然而等生下他以后,他母亲就不再喜欢吃了,而且更奇妙的是,还没有怀孕之前,他母亲从来也没有喜欢吃Sauerkraut过;生了他之后,也不再吃了。可是,他却从小就喜欢吃Sauerkraut,乐此不疲。由此可见,业力这东西实在是不可思议呀,甚至还会感染到别人:所以,舍利弗的大智慧在他还没有出生,就已经显示出来了,乃至于影响到他母亲。

“舍利子”在这里,修辞学上称为“呼格”(appostrophe),也就是“称呼”之义,亦即当面直呼某人之名。在本经中舍利弗是“当机”,所谓“当机”就是在讲经会场上,佛以他为大众之代表,作为宣讲的最直接之“对象”,就好像这一部经佛主要是对他讲的一般,这时,他就被称为是本经的“当机”。此外,经文中在“舍利子”的前面,若加上“何以故”三个字,则更容易明白什么原故?前面是说观自在菩萨在修行大智慧的时候,就悟了五蕴身心都是空无自性,而度脱了一切苦难,这是大前题;然后再说为什么呢?此时佛喊了一下“舍利子”,这等于是佛问“舍利子,为什么呢?”然后再自释其原因:“因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是一切佛法的最深的总原理,就是:色不异于空,空也不异于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因为法的本性如是,故观自在菩萨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色和空are not different(并非不一样)。下面又接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岂不是重复吗?并非如此,因为这是从形式逻辑来看的。(在此插入一句话,诸位须知,在西洋及印度哲学及宗教中,都很讲究“逻辑”一门,所有的思辩,都必须合乎逻辑,且有很严谨的规律及形式,论说之人绝不可不遵守,佛法也一样遵守这些逻辑规矩来作论说,而佛法中的逻辑学称为“因明学”;《心经》中这段经文,就是依照因明学的方式来提出立论的。有心者可研究一下因明学,则更能通达佛理。)

从论理学来看,“非不同”(“is not different”)并不等于“就是”(“is”),亦即:“is not different”,≠“is”,换句话说,“不是不一样”并不等于“一样”(“not different”≠“the same”),逻辑上,为了陈述的表现正确且严密,避免暧昧、模糊不清,所以必须要这样换个方式再叙述一下。虽然在一般人日常的语言看来好像是差不多的,可是在逻辑上而言,不能当成是一样的。因为在这两种陈述相辅相成之下,便令整个立论严密完整(有如密不通风),无懈可击,因此第二个陈述是绝对必要的。

所以,“色和空不是不一样的,空和色也不是不一样”;又,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再进一步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从“消极”方面来说:消极而言,它们“并不是两回事”。然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更进一步从“积极”方面来讲,“其实它们是同样的东西”。

我现在来作个譬喻。例如:我在圆形的白板上画一个红色的同心圆,另外再画一个等直径红色的同心圆,又画一个蓝色的同心圆,于是白板上就有三个同心圆。我说:红色的圆代表“色”,蓝色的圆代表“空”。然而“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换句话说,“红色的同心圆”实不异于“蓝色的同心圆”,而“蓝色的同心圆”也不异于“红色的同心圆”;其实更进一步讲,“红色的同心圆”就是“蓝色的同心圆”,而“蓝色的同心圆”也就是“红色的同心圆”。

为什么?因为等直径、等圆周、等面积,而且同在一平面上,所以是“不异”,故是“一样”。这样讲你们可能稍微懂了一点。我现在再作一个譬喻,你若不能了解下面这个譬喻,则这一段经文根本无法通达,会变成只是一个玄之又玄的“玄学”。

不过我现在一讲,你们可能马上就懂了:这一个圆形白板代表真如本性,“色”和“空”都是在真如本性上所画出来的两个“同心圆”,所以“真如本性”、及“空”与“色”,三者皆等直径、等圆周、等面积、同在一平面上(等直径、等圆周、等面积,是指“内涵”相同,在同一平面上,义指“本体”相同),是故不同而同,但也同而不同。这样有趣味吧?够深吗?很深且又很有趣味。你如果不了这个是真如本性的话,你再怎么说,也都是言说戏论,辩来辩去,还是搞不清楚,等到我们讲“心经奥义”的时候,再更详细地发挥、阐释。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这句经文是简化(省略)的说法,若把它完整地陈述出来,则有如这样:“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你看他(玄奘法师)翻译得多漂亮:“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真是神来之笔!今天先讲到这里。请合掌念回向偈:“愿消三障诸烦恼……。”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