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念 佛 警 策

元虎溪尊者优昙普度大师莲宗宝鉴节要

在家菩萨奉佛持戒,逐日营办家缘,未能一心修行者,须早起焚香,参承三宝,随意念佛,每日黄昏亦如是礼念,以为常课。

在家菩萨要奉持佛的教诫,但是每天还需要营办生活的琐事,不能一心修行,那就须要早起烧香,敬奉三宝,随佛心意念佛名号,每一天黄昏也这样礼拜念诵,作为常课,这是每天不可缺少的功课。这又像吃饭三餐不可缺那样。吃饭是为了养肉身,一天不吃就饿得慌,没有精神干事。修净土的功课是净土食粮,如果中间间断了,那净土的法身慧命也不能增长,因此每天早晚功课是不可缺的。

如或有干失时,次日当自对佛忏说。

如果有时事忙,没有做好功课,那第二天应当在佛前忏悔、述说,然后再把功课补齐。

此法门要不妨本业,为士者不妨修读,为农者不妨耕种,为工者不妨作务,为商者不妨买卖,晨参夕礼之外,更能二六时中,偷那工夫,持念佛号百声千声,志诚为功,期生净土。

这个法门的特点是不废事而行佛法,不离生活而成就佛道,所以它对于在家人来说是非常适合、方便的。要想不离世间而成就出世解脱道,净土法门可谓善巧极了,由于有阿弥陀佛本愿摄持,只要具足信愿,每日保持净土功课,自然临命终时蒙佛接引,而一旦往生就超脱生死。所以,这是在家人成办解脱的一个捷径。

这个法门不妨碍你本身的事业,读书人不妨进修、攻读,农民不妨耕种,工人不妨作务,商人不妨经商买卖,但需要保证早晚功课,早上礼三宝、念佛、诵净土经等,夜晚也如此。这样保证功课,坚持到临终,那就符合了往生净土的条件,也就是随顺了佛的教导,一向专念,信愿具足。如果还能在此之外每日二十四小时里,抽一些闲功夫用于念佛,持念百声千声,至诚用功,以期往生净土。就是自己在繁忙之中,多抽时间来办求生净土这一件事,如果有重视的心,的确有一些闲功夫都会用于成办净土资粮。

凡修净土之人,灼然是要敌他生死,不是说了便休,当念无常迅速,时不待人,须把做一件事始得。若信得及,便从今日起,发大勇猛精进,莫问会与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如靠着一座须弥山相似,摇撼不动。

修净土的人,的确要敌得过生死,不是说了就结束的,要想无常迅速,时间不等人,很快这一生就完毕了,所以趁着有限的光阴,一定要成办往生净土、解脱成佛的大事,这是在一切事中最重要的。如果信得及持佛名号能了脱生死,就从今天开始,发大勇猛精进,不要管会和不会、见性不见性,只是执持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像靠着一座须弥山相似,无论遇到什么顺逆境风都不动摇。也就是一直坚持到底,是苦是乐,总是要坚持这一句佛,认为它最重要、最第一,是命根一样的,其它总是若二若三,不关什么大事。

专其心,一其意,或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默念、专念、系念、礼念,念兹在兹,常忆常念,朝也念,暮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佛不离心,日日时时,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如鸡抱卵,常教暖气相接,即是净念相继。

心里重视了,就要专一起心来,不论参念、观念、忆念、十念,或者默念、专念、系念、礼念,都要把这一颗心放在阿弥陀佛上,念佛心在佛,常忆佛,常想佛,早上也这么念,晚上也这么念,走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过,念念在佛上,念佛不离开自心。像这样日日时时这么做,不要放舍,绵绵密密地做下去,就像母鸡抱蛋,要让它热气相接不要冷掉,这样一天一天地行下去,热气不断地积聚,净土的胚胎就会形成,净业就容易成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时勇猛就会出一股热气,中间如果被其它的境缘打失,热气就会消减。所以难在相续,如果能够特别重视这件事,非常保护自己的净业,那就很容易成熟。所以净念相继是一大要点,这都是事在人为,自己肯的话,就会一直保持热气的。就像世人贪著五欲、迷恋声色等那样,他的热气是很足的,因为他有欲乐,愿意这么干。

更加智照,则知净土即是自心,此乃上智人修进工夫。

如果再加上以智慧观照,就会知道净土就是自心,这是上智人修进的工夫。

如此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遇苦乐顺逆境界现前,只是念阿弥陀佛,无一念变异心,退惰心,杂想心,直至尽生,永无别念,决定要生西方极乐世界。果能如是用功,则历劫无明,生死业障,自然消殒,尘劳习漏,自然净尽,亲见弥陀,不离本念,功成行满,愿力相资,临命终时,定生上品。

如果能这样抱得定,做得主,靠得稳,纵然遇到各种苦乐顺逆的境界,只是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像命根相似,没有一念改变的心、退惰的心、杂想的心,这样念念坚持,一直到尽寿为止,再没别的念头,一定要生极乐世界。如果是这样子用功,那的确积久功深,会产生极大的效果,历劫的无明、生死业障,都可以自然冰消,尘劳习漏,自然净尽。也就是心里各种的业障、烦恼、习气都可以消光,能够亲见阿弥陀佛。不离开这一念,功行圆满,以愿来发起行,以行来完成愿。这样有决定的志愿,一心抱定净土的宗旨,那到临命终时一定能上品上生,顿时高登圣地,的确不负此生,终于完成了超出历劫轮回、高登圣地、显发自性、迅速成佛的大愿,这的确是善用人身,遇到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而成就了极其殊胜的义利。

若念佛之人,尘垢未净,恶念起时,须自检点,或有悭贪心、嗔恨心、痴爱心、嫉妒心、欺诳心、吾我心、贡高心、谄曲心、邪见心、轻慢心、能所心及诸逆顺境界随染所生一切不善之心,设或起时,急须高声念佛,敛念归正,勿令恶心相续,直下打併净尽,永不复生。

念佛人还要常常绵密地观照自心,是恶念,就要及时打併干净,是善念,就要维持,使它相续深厚。这就是念佛人要在心上净治心地,以心净故佛土净,以心净故与弥陀清净本愿相合,所以清净心地是修道的基础,一定要在这清净心上来念佛。

所以,这里大师又特别地开示念佛人要常常反省自心,由于我们是凡夫,尘垢并没有消尽,往往会起恶念,这时需要自己检点“我是在起什么样的心”。要能够认识烦恼,而且不让它存留,譬如心里耽著财物、地位、面子等,那就是悭贪的心。或者有嗔恨的心,别人不满自己的意,吃亏了,不平了等等,这是嗔恨心。或者有痴爱心,就是不知道眼前的五欲境界、男女、名利等等是虚假的,就会产生一种痴爱的心,比如爱儿女、爱丈夫、爱虚荣、爱打扮、爱享受等等,这是痴爱之心。或者见到别人的圆满,有功德、有长相,家庭美满等等,心里无法容忍,就是嫉妒心。或者有欺诳心,就是蒙骗自己和别人,装假样子。或者有吾我心,就是讲人我是非,他怎么样我怎么样,作比较竞争。或者有贡高心,只要自己有一项功德,就以为我如何如何,表现出一种高慢的样子。或者有谄曲心,就是心地不正直,心口不一,心里这么想,口里那么说。或者不正直,为了保护自己的虚荣、面子,绕着弯子说话。或者有邪见心,就是不正见,视这个世间为常乐我净,认为没有因果,认为可以随心所欲等等,都是邪见。或者轻慢心,就是瞧不起别人。或者能所心,总是心缘在境界上面,起各种的分别,境界如何,我的心如何,都是能所心。以及随着染缘生的一切不善心。这些全是生死根本,假使起来的时候不注意观照,就会常常落在烦恼里面,三十分钟、四十分钟,甚至由于我执面子受不了,长期陷在烦恼的心境里面,这样就不是修净土的心、修净土的人,完全跟着烦恼转,都是在增长生死。所以当烦恼心起的时候,就要立即高声念佛,把念头归在纯正当中,就是把邪念归到正念当中。不能随着邪念转,不能让恶心相续,这就像两军交战一样。一声佛号是心中的正念,要积极地提起,不断地相续,这样就能把恶念打拼干净,永不复生。

所有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慈悲心、谦下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禅定心、精进心、菩提心及一切善心,常当守护。

假使自身起了深信心、至诚心、发愿回向心,这是《观经》中的三心,如一心想趣向于净土,真心真意地在阿弥陀佛面前礼敬、持诵,或者以至诚的心发愿回向,就要支持它,这就是善的心、往净土走的心。如果支持它、滋润它,它的力量就增长,以后能够更强地现起,这是需要保护的地方。以及与圣道相应的大乘的慈悲喜舍的心,或者与真心相应没有我、很谦下的心,待人平等的心,给人方便的心,处处为人着想的心,或者遇到寒热病苦等能安忍的心,或者遭受辱骂能柔顺忍辱的心,又有坚持戒行、想持戒的心,喜舍的心、禅定的心、精进的心,乃至为利一切有情愿证菩提的心,以及一切利他的善心,当它起的时候就要好好守护。

更要离非梵行,断恶律仪,鸡狗猪羊,慎毋畜养,畋猎渔捕,皆不应为。当随佛学,应以去恶取善为鉴戒!

而且要远离非梵行,就是一切贪婪、淫欲、追求世法享受等等的行为,要断除各种损他损己的恶律仪行。不要畜养鸡狗猪羊,不要打猎、捕鱼,也不要上网作各种的五欲娱乐。这些都不应当做,否则会失坏净心净业,与净土不相应,而且会更加增长生死中的习气。如果这个习气增长多了,将来就会往恶趣里堕,往生死里堕。所以要保护好清净的心地,之后在这清净心中一心常随佛学,学佛因地的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以及各种菩萨行。应当这样一心跟佛学,应当以断恶取善作为一面镜子,常常警戒自心。像这样,念佛人要注意平时的修心,这是修行的根本。

真信修行之士,只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莫教失落,念念常现前,念念不离心,无事也如是念,有事也如是念,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如是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问人觅归程乎?

具有真实信心的修行之士,只要记得让这一句阿弥陀佛在念,它就像生命一样不可失落。它在就是希望,它在就是净土真因,它在就是解脱妙道。守住这一句阿弥陀佛,常常让这一句佛现前,也就是让“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历历分明,这样佛号现前,佛就现前,也就是佛的愿力现前,佛的加被现前,净土的真因现前,也就是觉悟现前。

要像这样来领会,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殊胜的般若,就是殊胜的净心法,就是殊胜的妙功德藏。要如同含着一颗如意宝珠一样爱护它,绵绵密密地护持,它就在潜移暗长。就像我们身上的毛发,虽然没感觉到它生长,其实刹那刹那都在生长。同样地,持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够转业识心为光明藏,它能秘密地转移根身器界,到了最终的确净土的根身器界,无量的功德,光明、相好、神通、智力,全部都会由此而现前。要这样了解一句阿弥陀佛,它的确是本师释迦佛在五浊恶世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它以无量光寿为体、代表着阿弥陀佛,更直接地说,它就是佛的正觉,就是十二光德所摄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海。把它秘密地放在自己的心田里,不断地念,就是不断地在滋长圣因。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有一种大的信心、欲乐来持念,这时就趣入了正行。由于信心和愿力生起了,就会非常珍重这一声佛,念念不离心,如鸡抱卵,如龙含珠。由于你有念佛的欲乐,你就会常常想念,没事的时候也是在念,有事的时候也是在念,紧紧地抓牢这一句佛,就像一个宝贝在自己手上不愿意丢掉一样。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安乐也这么念,苦恼也这么念,生也这么念,死也这么念,一直念到底,这样一念分明不昧,又何必向人问归程呢?这就是归家之路,就是见性之路,就是与佛相应之路,就是开花之路,就是成佛之路。


清蕅益智旭大师灵峰宗论节要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必一门深入,念佛为正行,余一切戒定慧等为助,正助合行,如顺风之舟,更加板索,疾到岸矣。

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叫大总持门,在这一门中圆摄了百千法门,而不是单举这一门废弃一切门,这个关系要认清。但也一定要一门深入,以念佛作为正行,其它一切戒定慧等作为助行,正行和助行配合好了,就像顺风的舟船,再加上努力地用板子滑动,就能快速到岸,这就是正助配合的道理。

修行的主线要分明,信愿要坚定,正行要突出,这样的话,一般以持名念佛为正行,再加上平常的持戒、修福等作为助缘,正助配合起来,就是心的方向以信愿摄持唯一趣往西方,又有众福滋润相续,以忏悔消除障碍,再加上发菩提心展开心量与佛相应等等,这样正助兼修就功效很大,能够快速到达彼岸。譬如船已经扬帆顺风,心已经特别顺地跟阿弥陀佛的愿海相应,一直往西方走了,这个心已经坚定了,就是具足了信愿。然后开动主力,就是一心念阿弥陀佛,直下跟阿弥陀佛相应,加上平常积资忏罪作得好,那一念上正行就会快速发生功效,这就好比旁边再加上船桨来滑,让这艘内心的大船不断地往西方进趣,快速到达彼岸,这就是能够把握缘起善加修持之人。所以要明白这件事怎么操作,之后方向就定了,而且事半功倍,因为缘起完全如理、相顺、顺应的缘故。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念佛之法虽多,持名最为简便,持名之法亦多,记数尤为稳当,真操实履之士,岂求异愚夫愚妇哉?

念佛的法门很多,观像、观想、实相、持名,其中以持名最为简要方便,口里六个字一出来就已经入了正修,一念接一念就可以相续,而且不妨碍日常的事,凡是做不用心的事都可以边做边念。走也可以念,坐也可以念,上厕所可以念,洗菜、做饭、洗衣服都可以念,只要内心安定、稳重,就可以配在事上来修。而且它极其方便,碰到繁忙的时候,中间有一些休息,都能见缝插针修这个持名法门,或者等车、买东西、排队等等,都可以念佛,即使出声不方便,心里还可以秘密地执持,所以它特别方便。

作为在家人,要懂得“废时利用”,有很多的时间没利用就过去了,但是用在念佛上,那就几分钟、十几分钟都成了很好的净土资粮。在家人上下班在公交车上浪费很多时间,如果能用于念佛,就等于上班的时候做了一堂早课,下班的时候又做了一堂晚课。过去在公门里的人常常这样干的,譬如有些诵《法华经》的人,他骑着马要上班的时候,在马上的一段行程里就诵完了《法华经》,或者诵《心经》、《金刚经》也是如此。如果懂得这样修净业,的确可以边做事边持名念佛,一点也不妨碍。所以它是极其简易的。

持名的方法也很多,计数尤为稳当,所以真操实践的人,他不会为了和愚夫愚妇不同故意地搞一点什么玄妙,而是踏踏实实地用计数的方式拴住自心,每天完成一定的量,一句一句地过,这样就能把稳了。很多人首先就学不著相,实际上他散慢、任性的习气非常重,如果不计数根本保不住,很快就不念了,而计数至少能保住一定的量,如果常年相续,质也在里面。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途:以自力断惑超生死者,名竖出三界,事难功渐;以佛力接引生西方者,名横超三界,事易功顿。远祖云:“功高易进,念佛为先。”经云:“末世亿亿人修行,罕进一成道,惟依念佛,可得度脱。”

出三界火宅有横竖两条路:凭自力断除烦恼超越生死,叫竖出三界,事情难,功夫要逐渐积累升进;以佛力接引往生西方叫做横超三界,事情容易,功行顿然成就。所以远公大师说:“功高易进,以念佛为先。”经中也说:“末世亿亿人修行,很少有人成道,唯一依靠念佛能够度脱生死。”

古人用小虫钻出竹子的譬喻来形容横超和竖出的差别。凭自己的道力需要经过资粮道、加行道、见道,然后断除从粗到细所有三界的烦恼,就好像虫子要从最下一节开始,向上逐节地咬破,最终才能出来,这比喻竖出三界。横超是由于有大方便门,这个虫子只要从旁边咬一个洞就钻出来了,不必要向上一节一节地突破。也就是这一生坚持念佛功行,一直以信愿把持住,不断地咬,咬到临终就出现了缺口,阿弥陀佛的大愿力一摄持就出了三界。这在常人容易办到,而且功行顿速,也就是在临终的时候一念间就顿超生死,从此不再落在三有的流转里,已经登上了出世间的胜妙净土,已经到了不退地,这就叫做事易功顿。

易,只要能念六个字就可以行持,下至于蜎飞蠕动都能成办,当然是很容易。不像其它的法门必须首先开解,有了见解以后才能修持,否则落于盲修,之后再通过不断地积攒功行,才能够一节一节地过关,非常不容易。而念佛无论士农工商、智愚贤劣,只要他有信心,愿意念、愿意生西方,一开口六个字就已经踏上了正途。而且它可以不废弃世事来修持出世间法,这就叫事易,只要愿意,人人都可以做到。所谓功顿,就是临终时一与阿弥陀佛相应,下至至心一念,就已经了脱了生死,所以是非常顿然,凭佛力直超生死。

功高易进,就是说念佛的功德高又容易升进,是一个首要的法门。再者佛在《大集经》里说,末世亿亿人修行,少有一个成道,就是因为很难,只有依靠念佛可以度脱生死。

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就像乘着船渡海,有船载托的力量,就不必费什么辛苦,如果要自己从此岸游到彼岸,中间有很多风浪,是很难度过的,而且路程那么长,体力有限,还没渡到中间就已经死了。同样地,在我们这一生,由于凡夫业障深重,道力浅薄,想在这一生以自力完成超越生死的路,恐怕还没满心愿的时候已经到后世了。

然而凭借阿弥陀佛愿力的大船,就像有一定的资金,买了船票,有船的载托的力量,那就可以很安闲、很平稳地到达彼岸。同样地,我们的心如果放在阿弥陀佛大愿船上,那这一生的确生也乐,死也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保障、有希望,安安稳稳地到了临终就直接上了西方,这都是靠着阿弥陀佛大愿船的力量。

夫能笃信西方捷径,至诚发愿,一心念佛求往生者,真大丈夫矣。倘信不真,愿不切,行不力,佛虽大慈为舟,如众生不肯登舟何哉?

虽然说是这么容易,但是也必须自己有一个坚信心,深信西方这条路是个捷径,这个的确是特殊法门,有了信心以后,以至诚心来发愿,特别有一种欲乐,想成办这个法门的利益。有这样的希愿之心,一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那正是大丈夫。假使自己信心不真实,愿又不切,行持又不努力,虽然佛有大慈悲作为舟船,但是众生不肯上船,也没有办法。

所以,这个法门是以信愿行为纲宗。的确相信这是特殊法门,能够即生超脱生死,一生了以后,就得了极其殊胜不可思议的出世间解脱、成佛的利益。对此深信不疑,相信佛的圣教量,相信佛无上的愿力,也即是智悲力,这样一心与佛配合。之后自己有一种真切希求往生的心,它已经成为自己希愿中的重点,已经把这件事情看成了就像商人求财、色鬼求色那样,占据了内心的中心,一心希求它,这样内心有一种衷心的愿望,那就是直接往西方走了。不但有信愿,还切实地实行,也就是真正开始干,真正往净土上走。这样具足信、愿、行,就把握到了净土大道的纲宗,这样子决定能往生。相反,如果没有落实到信愿行的三要点上,即使在外在如何作表面功夫,口里如何嘘吹等等,都是虚假的因,不可能往生的。

所以这个法门要自他二力合修,就弥陀本愿深重、有大力能够摄持业重众生往生净土的角度来说,我们高赞它为他力法门。但是实际上他力不离自力,在自力方面是必须要具足信愿行的。这样自他二力和合,达成相应就决定能够往生。但是如果光有他力,自身发不出真信、切愿和实行,那佛也没办法。假使不必要自身的条件就能够拉到净土去,那佛有最广大、圆满的大悲心,也有最无上的力量,应当把全法界的一切众生都拔济到极乐世界去了,然而现前十方六道里面还匍匐着无量无数的众生,可见必须众生自己肯,所谓“把手牵他行不得,唯有自肯始相应”。因此我们应当着力在自身上培养信愿行,以具足净土真因来达成往生。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欲决定生极乐世界,又莫如以信为前导,愿为后鞭。

要想快速脱离轮回苦,不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而要想决定生极乐世界,那就不如以信心作前导,愿作为后鞭,这样就能保证往生。

总之,信、愿、行三要道,持名念佛求生净土,的确就能快速脱离轮回之苦。发起了信心作为前面的导引,又有发愿作为后面的鞭策,时时引领自心往极乐世界走,那就决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信愿是缘起”的缘故。

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信不真,愿不猛,虽一心不乱,亦不得生。

这里指出“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信得决定,没有什么怀疑,信得过释迦牟尼佛的圣教、阿弥陀佛的本愿、十方诸佛的证诚,信得过不可思议的法门、缘起和利益。在这之上又能够愿得切,一心切愿往生,就像想脱离牢狱、返回家乡那样,这样即使是散心念佛,也一定往生。如果信得不真,愿得不猛,即使功夫上达到一心不乱,也不能往生,因为信愿缺乏的缘故。

信愿有了,心就在西方,就和往生的缘起接通了,就是真正地往西方走了,真正有了莲池中的席位。信得不真,愿得不猛,即使再怎么样,也不是生西方的人。就好比世间的某一党派,真有这样的信心和心愿,就属于党派中的人;如果没有信愿,即使其它再有怎样的能力,也不属于此党派中的人。就像这样要了解,有真切的信愿,死心塌地往那边走的,就是净土的铁党分子,功夫差一点都不成问题,决定会往生。如果不是净土党分子,没有入净土党,那就不能往生,因为不是真心的,是党外人士。

云何为信?一信阿弥陀佛愿力,二信释迦文佛教语,三信六方诸佛赞叹,此而不信,真不可救,故须先深信,勿起疑惑。

那什么是信呢?就是要信得过佛的愿、佛的话、佛的教导,因为此法门是极不可思议的行境,即使十地菩萨也不能全分测知,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证知,所以必须要信佛的话。首先是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真实不虚,只要我信愿求生,下至十念,一定拔济我生到净土,一生到净土,一定得不退转而成佛,要有这种信心。其次,要信释迦文佛的教语真实不虚,佛是想给予我们真实利益,所以教导我们念佛求生西方。再者,信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赞叹决定不虚,要知道诸佛怎么劝导,我们就依教奉行,随顺诸佛的教导来做,决定不会落空的。如果对这弥陀愿力、释迦圣言、六方佛赞叹都不相信,那就真不可救了,所以首先就要深信,不要起疑惑。

云何为愿?一切时中,厌恶娑婆生死之苦,欣慕净土菩提之乐,随有所作,若善若恶,善则回向求生,恶则忏愿求生,更无二志,是名为愿。

什么是愿呢?就是一切时中厌离娑婆生死的苦难,欣慕净土菩提的快乐。无论做什么,如果是善就回向求生,恶就忏悔求生,再没有第二个志愿,就是唯一地趣向极乐世界,再不选择其它刹土,更不选择在此世界投生,这样决定了志愿,就叫做愿。

信愿既具,念佛方为正行,改恶修善皆为助行。随功力之浅深,以分九品四土,纤毫不滥,只须自己检察,不必旁问他人。

信愿真切了、具足了,之后念佛才是正行,才走上了往生的正途。如果信愿不具,光是念佛,那就还不成为即生往生的具足因。也就是没有信愿而念佛,虽然可以种远因,可以修福报,可以得到很多好处,但是由于自身的心不愿意去,那就不可能勉强拉你去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愿意,自己想走这条路,才会走上这条路,从而实现它的果,自己不想走这条路,即使念佛也不会达成往生。

就像这样,有了信愿再来念佛就成了正行,改恶、修善、回向等都成了助行。随着自身修进功夫的深浅,就有九品、四土的果位差别,一丝一毫都不会错乱,这就是缘起无虚误的道理。怎样种因,就怎样得果,功行上有什么差别,果报上就有相应的差别,这叫做“果随因行,丝毫不爽”。这须要在自己的心地上去检验,不必去问别人,心上怎样起心修行是因,以这个因来决定果报,并不是通过别的方式来决定。总而言之,因缘全在自心上。

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故信愿持名念佛,能历九品,的确不谬。

那么怎么来检验自身的功行以及往生的品位呢?如果有深心切愿念佛,而念佛的时候心有很多散乱,那就是下品下生;散乱渐渐少了,就是下品中生;已经不再散乱,就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再被其它境缘所转移,不起贪嗔痴了,就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能够任运断掉见、思、尘沙烦恼,也能伏断无明,这就是上三品生。所以信愿持名念佛能够经历九品阶位,的确无有错谬。

这里所说的九品不能简单地等同《观经》的九品,这是大师在持名功夫上分成的九品,以及它所得到的果位差异。九品可以有多种涵义,这里是按照心上持名功夫的浅深而分成九品,和《观经》九品的分法不同。

又信愿持名,消伏业障,带惑往生者,即是凡圣同居净土。见思断尽而往生者,即是方便有余净土。豁破一分无明而往生者,即是实报庄严净土。持到究竟之处,无明断尽而往生者,即是常寂光净土。故持名能净四土,亦的确不谬。

信愿持名的法门不仅能够经历九品,而且能够证到四土,它的情形是:当信愿持名消伏了业障,而带惑往生,就是凡圣同居净土;如果断掉了见思两种烦恼而往生,就是方便有余净土;进而豁破了一分无明而往生,是实报庄严净土;持到究竟处,无明断尽而往生,是常寂光净土。所以以持名一法能净四土,也是的确不谬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警众

明 莲池大师

入道要门,信为第一,恶事非信,尚不成就,况善事乎?譬如世间盗贼,时乎败露,官府非不以极刑绳之,迨后释免,依旧不悔,所以者何?他却信得这条门路,不赍一文本钱,自获利无算,所以备受苦痛,决不退悔。

入道要门,信是第一,恶事如果没有信心尚且不能成就,何况善事呢?比如世间盗贼,等到败露的时候,官府不是不用极严厉的刑罚来惩罚他,但是等他后面释放出来,还是不改悔。什么原因呢?就是他信得这条门路,不费一分本钱,就能够得无数的利益,所以即使受很大的苦,也决不退悔。

今人念佛,再不肯真切用功,只是不曾深思谛信,不要说不信净土,只如世尊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话,于义理不是难解说。

现在人念佛,再不肯真切用功,只是因为不曾深思谛信。小偷只是认为我占了便宜,不必劳动,就能一下子偷到万两黄金,或者几万存款,他觉得这是一条好的门路,实际是堕落的路,但是由于他起了邪胜解,就一定要这么干,即使被关进监狱受很多的惩罚,出来后还是贼心不改,继续坚持。

如果我们真的对净土有信心,觉得真正归投了阿弥陀佛,是拜了一个全法界最大的父亲,之后以父亲的威德,能够一下子赦免轮回中的一切刑罚,顿时登到极高的地位,享受无数的荣华富贵和功德庄严。如果真正相信这条路,那哪怕刀放在脖子上也不会改变的,无论受怎样的苦都要争取这个利益,无论其它怎样的顺缘都不会希求、羡慕,就只认这一条路,认定它是最好的路。实际上,这条路跟小偷的选择有天壤之别,跟一切的求神、求仙、求天,也有天壤之别,跟求小乘阿罗汉果也有天壤之别,跟一般的三大阿僧祗劫凭自力来达到不退转而解脱等,也有天壤之别。而这全部都是真实的,这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以愿行所庄严的法门,也是释迦牟尼佛极度地劝导末世众生归心的法门。真正生了信心,认得这有无穷无尽的利益,感觉这是一条无比幸福的路,太幸运了,那的确死都不改悔的,一直会奔到底。所以我们现在缺的是真实信心。

不要说不信净土,就像世尊说“人命在呼吸间”这一句话,义理是不难解说的,谁听了以后都会重复、都会说,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相信。真正相信了,那还会贪图世间的享乐吗?还会执著现世的事吗?因为人命在呼吸间,马上一断气就到了后世,还留恋这些干什么?这些有什么意义呢?真正想到“人命在呼吸间”,才知道念念要为出生死多修法,而出生死的法门就是要依靠阿弥陀佛,那决定会一心在佛上。

现在就怪我们对于真正的法理没有切实的信心,连自己会死都相信不了,所以才导致与这么容易出生死的法失之交臂,丧失了无量劫来最好的机会,想起来是多么可惜!无数的珍宝就摆在面前,而且是这么容易,阿弥陀佛用了无数劫的心血就是要让你最方便、最容易地出生死,什么都想好了,他让出生死变得如此简易直捷,最容易上手了,但为什么往生的人并不多呢?就像佛在《无量寿经》里说的“易往而无人”,多么遗憾!它实在比做一个加法都简单,简单至极,凭这么简单的方法竟能超越无量劫来难超的轮回,这是何等奇特!就怪相信不了。所以,一般都是皮毛的信或者假信,真实的信并没有,真正地信了,那铁定是要去的。

你们眼里亲见,耳里亲闻,经过许多榜样,如今要你信得这句话,早是不能够也。尔若真实信得这句话,则念佛法门,不必要我费尽力气,千叮万嘱,尔自如水赴壑,万牛不能挽矣。

“人命在呼吸间”,你们眼里亲见,耳里亲闻,见过许多榜样,如今要你信得这句话,实在是不能够了。假使你真正信得过这句话,那么念佛的法门不必要我费尽力气,千叮咛万嘱咐,你自己就像水赴沟壑般,没办法停住一直要流到底的,也就是自身行持决定要往那边趣向,万牛也不能挽回的,还需要别人来督促、劝导吗?必定是一往无悔,直到净土而后已的。

予见新学后生,才把一句佛顿在心头,闲思妄想,越觉腾沸,便谓念佛工夫,不能摄心,不知汝无量劫来生死根由,如何能得即断?且万念纷飞之际,正是做工夫时节,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久后工夫纯熟,自然妄念不起。且汝之能觉妄念者,亏得这句佛号,如不念佛之时,澜翻潮湧,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

我见到新学的后生才把一句佛放在心上,结果发现闲思妄想更加沸腾,他就认为念佛的功夫摄不了心,没有什么用,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心上的事,无量劫以来生死的根由怎么可能一下子断掉呢?这是串习了多少劫、多少生,多少的人我是非、贪嗔痴慢的念头已经串习成性了,哪里一下子能断得了?而且实际上当我们内心万念纷飞的时候,正是念佛作功夫的时节。你不念佛发现不了,一念佛它就出来了,出来了怎么样呢?要有长远心,要有一个真正为道的志气,要长久地用净念来打扫,也就是“旋收旋散,旋散旋收”,以念佛一下子把妄念收在净念上,净念一下子又散掉,散掉再收回来,收回来又会散掉,散掉再收回来。要这样来精勤地净心,久而久之,功夫纯熟的时候,自然妄念就不起了。

所以,要用一句佛号换掉无量百千的妄想,这有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佛号绵密地提持,任何时处都不放舍,就不怕这些妄念,因为它只是一种习惯性,久而久之,佛号提得纯熟了,它就有力量了,占了主宰。那些妄念,不去支持它,过了多少次以后就越来越势力弱,它就由熟转生了,这有一个过程。如果一开始才念了几天佛,就觉得“怎么妄念越来越多”,就此放弃,那的确是根本不知道修道的途径。

再者你能觉得妄念,亏得这句佛号,比如不念佛的时候,其实心里妄念像波涛汹涌一般,自己能觉察到吗?这时一念佛,就好像屋子里出现了灯光,就看到灰尘不断地扰动,平常没灯光的时候,其实就扰动得很剧烈,只是自己毫无觉知。所以如今能觉知是好事,不是坏事。接下来,又像一桶浑水开始要澄清的时候,它有一个过程,逐步逐步地这些灰尘就会下去,但是在这中间有扰动的相,这很正常。总而言之,由于念佛心专注了安静了,就能看到妄念的起伏,这不是因为念佛反而更糟糕,实在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好的现象,久而久之,这些妄念会逐渐地打扫干净,心就会越来越清净。

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的妄念就心生恐慌,或者知难而退,这是没有长远心。学道是要敌过无始劫来的妄想习性,谈何容易?当然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一下子如何如何,必须得精勤用功。

念佛有默持,有高声持,有金刚持。高声觉太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绵绵密密,声在唇齿之间,乃谓金刚持。然又不可执定,或觉费力,则不妨默持,或觉昏沉,则不妨高声。

念佛有默持、高声持、金刚持三种。高声念太费力,如果念得久了容易伤气;默念容易昏沉,念得太久容易伤血;比较能够维持长久的念法是绵绵密密地金刚持,声音在嘴唇和牙齿之间,这叫金刚持。但是也不能执死了,觉得很费劲的时候,不妨默持,觉得昏沉的时候,不妨高声持。要像这样善于调心,不是固定的、死的。有的人说“是不是出声不行啊?我就干脆不出声”,有的人说“是不是默念不行?我要出声”等等,这些要配合好,不是死的。

如今念佛者,只是手打鱼子,随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必须句句,从口入耳,声声唤醒自心,譬如一人浓睡,一人唤云某人,则彼即醒矣,所以念佛能摄心。

现在的念佛人只是手里打着木鱼,随口叫喊,所以不得利益。一定要一句一句从心里发出,从口里传出,然后进到耳根,每一声都在唤醒自心。就像一个人浓睡,另一个人唤他“某某人,醒来醒来”,那么他就醒来了;同样,我们在昏迷倒惑当中,一句“阿弥陀佛”这样出来的时候,就唤醒了主人翁,唤醒了沉睡中的人。所以念佛是能摄心的,主要是真诚地从心里面发出,一句接一句清清楚楚地,它就把主人翁唤醒过来了,不停留在各种贪嗔妄念里。所以念佛念得好,一段时间心就清净了,又恢复到本来的状态。

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轻视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勾当,转娑婆成净土,不同小可因缘。

现在的人不肯念佛,就是因为轻视西方,他不知道生西方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勾当,这的确是很高贵的。

说大德、大福等,因为那是无数劫以来修集了无数的善根、福德,才能信受的不可思议的诸佛境界的法门,这实在是太超常、太奇特了!他能够使得凡夫凭着简易的功行,顿超无始劫来的轮回;他能够迅速地登上不退转地;他能够享有超过天帝、天仙无量无数倍的受用;他能得到如佛般的相好,得到极其广大的五神通,得到无碍辩才,得到光明,得到飞行自在,得到无量无数不可思议的受用等等。就像这样,没有大的福德怎么能相信呢?不是有大智慧怎么可能认清这一条路?这是唯佛与佛乃能证知的不可思议法门,只有具智慧者才能信受,不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是不能够信受的,不是大智慧的人是没办法走这条路的。

“他是大圣大贤的勾当”,上至文殊、普贤、马鸣、天亲、智者、永明,像这样的大菩萨、大祖师,他们都一致往生,世上有多少的圣人贤者都走这条路,所以是“大圣大贤的勾当”。不是这么贤善,是没办法跟这么广阔不可思议的法门相合的。所以他的确是很尊贵、很稀有、很殊胜的,他的功效是能够把五浊转成五清泰,把娑婆转成净土,把凡夫身转成圣人,把业惑之流转成无尽的无漏法流,把世间的这种纯苦的东西转成无漏的乐受。所以,的确它有化秽土为净土、转凡身为圣身、即凡心成佛心、从有生入无生的极其不可思议的功效,所以是“不同小可因缘”啊!

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却多少人不要说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无一个,其有自负修行者,只是不失人身而已。故我世尊大慈大悲,示此法门,功过乾坤,恩逾父母,粉骨碎身,不足为报。

你只要看看在一个大城市里一天一夜死掉多少人,这些人不要说生西方,就连生天,千百个人里面尚且没有一个,那些自负修行的人,也只是不失人身而已。所以世尊大慈大悲,指示这个法门,这种功用超过乾坤,它的确是最震撼、最不可思议的事了。这样给予的恩德超过了父母,粉身碎骨,不足酬报。

它的确让我们从轮回中直登圣地。这么简易方便,前一刻还在娑婆,后一刻已经到了净土;前一刻还是凡夫,后一刻已经成了圣人;前一刻还处在退转地,后一刻已经到了不退转地;前一刻还是业惑之身,一个苦恼的五蕴的相续,后一刻已经成了清净莲花化生,成了一个纯乐无苦的相续。所以,它的恩德的确是超过了父母养育之恩的无数倍,因为它给予的是法身慧命,生长的是法性身、智慧身、相好身,给予的是尽未来际恒享福德、无有诸苦,给予的是现前成满普贤行愿、开发自性功德,直至成佛而后已。所以,天地父母不足以比其恩德的万亿分之一,粉身碎骨也不足以酬报。

要像这样了解到法门功德之深、力用之大,它的这种普度的能力是不可思议的,它所达成的功效的确是佛的不可思议的智慧力和悲愿力所致,的确不是下面的声闻缘觉乃至菩萨所能测知的,真正能信受,那的确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人。


答张百户广湉

明 莲池大师

妄念是病,念佛是药,久病非片剂所能疗,积妄非暂念所能除,其理一也。

妄念是病,念佛是药,用念佛这帖药来治妄念的病,也就是念佛念得熟了,可以一念代万念,久而久之,心里的妄念会越来越少。但这是不容易的,就像长久的沉疴顽疾,不是一剂药就能治的,长劫以来所积累的妄念习气,也不是暂时念佛就能除的,这是同样的道理。

莫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字字分明,句句接续,极力执持,方有趋向分。所谓真积力久,而一旦豁然,喻如磨杵作针炼铁成钢者,定不诬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在念佛的时候不要管他妄念纷飞,只贵在念佛精切,也就是妄念任它起起灭灭,它只是虚假的一种习性,自然会泛起的,管了它,反而去一添两,只是一心认着这句佛一句接一句就可以了。所以贵在念佛精切,精是纯一,切是恳切。就像这样,字字分明,一句接一句下去,极力地执持,才有趋向分。所谓真积力久,一旦豁然。就像磨杵成针,不断地磨下去,终究有一天会成针;又像炼铁成钢,到了一定的量,它决定就成了钢。同样,这一句佛号不断地执持下去,到了一定量的时候,它的势力越来越强的时候,其它转动不了,那就一直是它在起主导作用,其它的妄念自然就逐渐地休歇下去了。所以要有磨杵作针、百炼成钢的心,不断地去炼它,到了最后就一定会成功。

入道多门,唯此一门最为捷径,不可忽,不可忽。

入道有很多门,只有这一门是最捷径的,所以不可忽,不可忽。要把它看成是一件大事,看成是一条很长远的路,如果能够坚持走下去,决定风光无限,越到后面,越有大乐受用。但是肤浅的人看到眼前有一点困难,就以为这是不灵的,“念佛怎么还妄想多,还治不了?”这是没有信心,所以稍微修修就改换题目,不能坚持,这样终究不会有成就。


与江阴冯居士

明 莲池大师

七十古稀,百年能几?今此暮景,正宜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宛如一场戏剧,何有真实?但以一句阿弥陀佛消遣光阴,但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我家舍。

人生七十古来稀,短暂百年,能有几天在世上活?现在已经到了晚年的光景,正宜放开怀抱,看破世间就像一场戏剧,哪里有真实呢?所以不要再执牢世间的虚假光阴,这上面一点也靠不住,马上就没有了,要给自己寻一条真实的路。
那么在世出世间想个遍,只有依靠阿弥陀佛是出生死的路,它是起死回生的灵丹,是得无量寿的妙法。这么看定了以后,就唯一以一句阿弥陀佛来消遣光阴,唯一以西方极乐世界为我家园,这样晚年就幸福了,有依托了,有奔头了。的确越想越欢乐,“逐渐就到了要去净土的时候了”,所以不要再去计较世间这些虚假的事,一心求取真实的利益。

我今念佛,日后当生西方,何幸如之!发大欢喜,莫生烦恼。

常常想到,“我现在念佛,过不了多少时间就生净土了,这是多么幸运的事!”发大欢喜,不要生烦恼。
在这世上随缘过,就像住旅店,还有几天马上就出发,坐大轿车到一个最好的地方去了。坐大轿车就是阿弥陀佛会拿大莲花来接我们,到时候一坐上这个最高级的轿车,就生到了法界最大的王宫里做王子去了,做佛子去了,之后就成了世上富贵无比的大圣人了。要像这样欢欢喜喜地念佛来度过晚年的光景,其它什么大大小小的事都不重要,忍一忍,马上就有好日子了。

倘遇不如意事,即便拨转心头,这一声佛急急提念,却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中人,奈何与世人一般见识?回嗔作喜一心念佛,此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法门也。

假使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比如身心病苦、别人虐待轻视等,这个时候要赶紧回转心头,把这一声佛急急地提起来念,再回光返照“我是阿弥陀佛世界的人,何必跟世人一般见识?没有必要跟他们去争什么、计较什么。”这样回嗔作喜,马上心里就欢喜了,一心念佛了,这就是智慧中人大安乐、大解脱的法门。
应当这样常常系念净土,想到殊胜无比的利益,再看世上的事,全部都是微不足道的,好的也不足以喜,坏的也不足以忧,因为我已经有了救命的灵丹,我已经有了无限的富足。可见这的确是欢喜法门,有无限的希望寄托,这就是大智慧人,就是住在智慧中的人,没有住在虚假的尘缘假相中的人。它是大安乐、大解脱的法门,这不是人天的安乐,不是小乘的解脱,一旦染上了这个法门的香气,就已经变得完全不同了。我们应当这样好好地度过晚年,一心靠近阿弥陀佛,那就有无限的富贵,无限的荣光,无限的快乐。


答弟行远

元 天如禅师

这是天如禅师写给弟弟的一封信,交待督策母亲修持净土法门,来完成这一世的解脱大义。

吾忝学禅,不能使父母发明生死大事,成就道业,此为可愧。然窃观二老,恐非禅学根器,犹发药不对病,则反病于药矣,故甲子秋之归,尝以系念法门,为当机对证之良方也。

我惭愧学禅,不能让父母发明生死大事,成就道业,这是很羞愧之处。但是私下观察父母双亲,恐怕不是禅学的根器,就像开药不对症的话,反而因药而成病,所以甲子秋季回家,曾经以系念阿弥陀佛的法门作为当机对症的良方。

尔后日迁月化,其操舍勤怠,及临终得力与否,皆非吾所能知。今幸老母尚寿,而寿将七十,余景几何,此又不容不再告者。

以后随着岁月的迁流,母亲的念佛是在修持还是舍弃,是在精勤还是懈怠,以及临终时能不能得力,这都不是我所能知道的。现在有幸老母还健在,快七十岁了,光景无多,这又不容不再次嘱咐你。

系念之法,不拘行住坐卧,不必出声损气,唯务至诚,默想默念,念念相继,心无间断,敢许现生肉眼,便能见佛,或见光明,或承摩顶等事,又岂定在临终时哉。

系念的法门不必拘泥行住坐卧,时时都可以修。也不一定出声伤气,唯一重要的是至诚恳切,心里默默地想佛、念佛,一念接着一念相续,不使间断,敢许现生肉眼就能见佛,或者见光明、或者得到佛摩顶等等的殊胜之事,哪里一定是在临终时才能够见佛和得加持呢?

此是一种径捷法门,至简至要,极灵极验,倘使得生净土,见佛闻法,不患大事之不明,生死之不了,道业之不成矣。

这是一种很直捷的了生脱死的法门,特别简单、特别要妙、特别灵验,因为一念佛就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一心承受佛的摄受、加持。以佛力不可思议故,当然是非常简要。它是殊胜的方便,以因心果佛互感应,只要自己有恳切的心能感,阿弥陀佛的大悲必应,如同磁石吸铁,又如孩子忆母,母当忆子,母子心心相吸不会分离。所以如慈母般的阿弥陀佛一定会加被,以佛的殊胜方便极其简要就能够得到往生。
一旦往生了净土就见佛闻法,“不患大事不明了”,也就是不怕不见本性。“不患生死之不了”,就是不怕不脱生死,决定一往生就横截生死,再也没有六道轮回的事了。“不患道业之不成”,因为在阿弥陀佛的加被下,就会很快开发心性,然后自性所具的功德自然会充分地显发出来。就像这样,一到了极乐世界后,能够现前成满普贤行愿海,得到无边神通力,毕竟到达一生补处,能够迅速地成佛,这是一个大事因缘。

其或不然,则虚生浪死,苦趣其能免耶?

假使不这样做,那一个凡夫人当然是虚生浪死,在这世上没有几天,不过就是起起烦恼,造造业,那还能免得了堕落恶趣吗?
所以在这样的厉害关头,一定要督促母亲一心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使她一了百了、永截生死轮回、得到无穷大利益的事。如果不这样做,那以凡夫的身份,就一定是堕在轮回或者恶趣里,不知道要漂泊多少年劫,受多少苦难,不堪设想!所以要把这视为一件最紧要的事,放在心上,要时时地督促母亲往西方行进。

烦吾弟以前说详告慈母,切不可以杂务关其怀抱,须旦夕曲施方便,令得专心致虑,倚靠这一著子,如照夜之炬,如过海之舟,不可须臾离也。诚能如此预备行缠,功无虚弃,则汝事亲之孝莫大于是矣。

麻烦弟弟以上面所说的这些详细地告诉母亲,切切不能以世间的杂务牵她的心,让她的心挂在上面脱不下,应当好好地去体贴,早晚用各种的方法、方便,使得母亲能够专一在佛号上,靠着这个法,就像黑夜中持着灯炬,在过大海时靠着舟船一样,不能须臾离开。暗夜里的这一盏灯最重要,在生死轮回里面,母亲就要靠阿弥陀佛这盏明灯,轮回的惊涛骇浪如何度过?就要靠这一句阿弥陀佛的舟船,否则是没有办法的,所以不能让它须臾离开。如果能够这样事先预备好行这条路的盘缠,那所做的功夫一定不会浪费,做一分得一分。你这样做,那就没有比这更大的孝道了。

吾母于禅门直指之道,既不能凑泊,旧尝劝其精进念佛,当照破世间,总是一场梦事。苦也是梦,乐也是梦,富也是梦,贫也是梦,莫被梦境所惑,起心造业,误赚平生,梦向三途苦趣中去,这场生受不可说也。

母亲对于禅门的直指之道凑泊不上,我过去曾经劝她精进念佛,要看破这世间总是一场梦。苦也是梦,就像梦中受一点寒热、辛劳等等的苦,是一场梦;乐也像梦中生子、富贵等得一点享受,也都是梦,没有实义;其它的,富也是梦,贫也是梦,总而言之,是个假的。不要被这暂时的假相所迷惑,在这上面起心造业,那就错过了这一生,就会在梦中往三恶道里掉了,那样的一种活生生的苦受没办法说的。所以不要被暂时的假相迷掉,应当找一个真实的意义,就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除此之外,世上的事都是没有意义的。

当此之时,亲父亲母,救尔不得,的子的孙,替尔不得,举眼看来,有谁可靠?唯有乐邦之佛,能救度汝,能摄受汝,能保护汝,能成就汝。切须趁此眼明脚健,全身倚靠,求哀乞怜,夙夜恳祷,不可斯须放舍。

所以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没有人能救,只有佛能救。这是生死的事情,父母救你不得,子孙也替你不得,举眼看来,有谁可靠?只有净土乐邦的佛能救度你,能摄受你,能保护你,能成就你,所以一定要趁现在眼睛还亮,脚还能走,全身靠到阿弥陀佛,一心求佛加被,早晚都要在佛前恳切地祈祷、哀求,一心投靠佛,那才能得救。否则谁也救不了。所以就不能够片刻放舍佛号,一直要放在心上。

你若靠他不稳,未免等闲蹉过,后悔难追,当念残生如草上露,水上沤,风中烛,石中火,变灭无常,匪朝即夕,不可不上紧也。

假使靠他不稳,那就马上失掉了机会,因为这一生没有几天,一死又到后世了。所以今生只有这么一点时间,用得好,仅仅靠着阿弥陀佛就能超出轮回,得到永生永世的快乐,一点苦也没有,然后就做佛去了。如果靠不稳,迷恋世间的这些事情,一下不顺心就生气,顺心的时候就起贪心,这样流落生死是很可怜的,所以要晓得这个厉害关系。如果这样子白白地错过,就后悔难及了,要想到这余留的残年就像草上的露水、水上的浮泡、风里的蜡烛、石中的星火,一下子就灭掉了,很快就没有了,不是早上死就是晚上死,不能不上紧啊!

此事非独吾母可行,凡诸见者闻者,皆当递相劝谏,同使发心,亦是一种大方便事。倘吾弟深鑑吾心,辅行吾言,信有乐邦之往,则母子弟兄之会可期矣,乡井之归,奚足念哉。

这事不但母亲可行,凡是见到的、听到的,都应当互相劝谏,使他们共同发心,这也是一种大方便事。但愿一切有缘者同生极乐国,要发这样的心,因为人人都有这个生死的事,有缘的人都应当知道阿弥陀佛救度的消息,的确生死的事没别的办法,要靠阿弥陀佛才能度过。既然一旦信了就会得到无穷的利益,那么凡是跟我们有缘的,有恩的、有怨的,为什么不把这个法门告诉他呢?如果你能够深深地知道我的心,辅行我的话,相信有极乐世界可以去,那么将来母子、兄弟后会有期,在极乐世界再见,至于回不回家乡,何足道哉?就是不必考虑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