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此世现相厌患歌

此世现相厌患歌
   ——初机导引

法王如意宝 造
益西彭措堪布 引导

此世富乐诸法诳如梦,众生困苦昼夜常耽著,
意中现彼无义诸所作,厌患觉受难止流为歌。

我们错在哪里?错的根源是什么?

现在要看到,此世富乐的法全是虚诳的,像梦一样,我为什么要去追求它呢?我以为它有意义,但它实际虚诳如梦,寻找时什么也得不到。只是面前的富乐景象太迷人,引得我昼夜不断地耽著。

现在我们就想:我究竟能求到什么呢?我就是一只渴鹿,面前的财富、地位、爱情、名誉等等,就是阳焰般的假相,我就在这里上当了。无数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上面,昼夜不断地耽著、拼搏、攫取等等,做的全是无意义的事。首先按照这样想,来发现自己的错误。

魔王变出的诱惑人的假相

我们这样观想:现世的法完全是虚幻的影子,是魔王变出的假影在诱骗我们,而我却一次又一次地想在里面寻求意义,一次又一次地被幻影所迷惑,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追求幻影上。

大家想想看这种做法有没有错误。如果错了,错的根源在哪里?错的根源就是把虚假的法当成真实,而且认为在假相里能得到意义。但假相里能找到实义吗?借助比喻想:阳焰里能得到水吗?在梦的假相里能得到金元宝吗?水里能捞到月吗?当然都只是幻觉,费尽千辛万苦也得不到丝毫东西。这样就看到所有追求假相的行为都是无意义的。

这样了解后就知道,我不能再把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上面,我要寻求具有实义的大道。

下面大家跟着我这样想:现在心前现的这一切相全是假的,而我不断地缘着这些相起各种好和坏的分别,昼夜不断地耽著在上面,好的就求取,坏的就躲避。而所做的行为都是无意义的。要想到这一生所有的心都放在了耽著现世法上,做得毫无意义。一直要在心里现出各种无意义的所作为止,按这样观修2分钟。

在总的观修以后,接着重要的是结合在具体的事物上观修。特别是那些最牵制我们心的地方观修,要把原来的乐此不疲转成心生厌患。
大家观想:现在整个屋子里的东西只是一堆假相,比如家具、电器、衣服、饮食、电脑、电视、手机、各种妆饰品,除了只是个假相外,没有别的意义。而我却以为这些法都很有意义,昼夜不断地耽著在这上面。
下面要针对具体的现世法来做反省:

衣服、饮食、住宅

就像梦里的衣服什么也得不到,只是妄想现出的影子。而我们一直被这个假影子欺骗,现在大家跟着我的语言在心里想:我这一辈子确实在衣服上费尽了心思。为了穿上一身好看的衣服,我总是进时装店,费那么多的心去挑拣衣服,选择这样那样的料子、款式,非常讲究。穿上去体面就生贪心、慢心;不体面就起自卑感;总是和别人比较,总是要显示自己。天天在镜子前照来照去,总是给这个假影子当奴隶,总是做无意义的事,还当成是最有意义的事。要想到,所作的一切全是无意义的追求,浪费多少时间!现在想起这种生活,真让人厌患!

又跟着我想:饮食也只是个影子,为什么我会那么执着,对这个影子有那么多讲究,用的心那么精细。为了它,天天付出那么多的精力,这样制造一个个假影有什么意义?曾经做过的菜,吃过的美味,还留下一点点吗?伸出手来,到底手心上得了什么?自己不是一直在捕风捉影吗?
零食也是虚假的,天天喜欢吃,一看到心就整个耽著在这些假影子上。吃完了什么也没得到,却骗自己“真正得了快乐”。要想:我这一生为了饮食,付出了多少精力,什么意义也没有,为什么还要死死地去追求影相呢?

接下来还要这样想:这满屋子的摆设也全是假的,而我却认为每一样都有意义,一个不够还再加一个,浪费了多少精力。再多假相加起来还是没有意义。整个房子就是一个大的假相,有很多假相的支分。我的心竟然这么傻,不断地耽著在这些假相上,这个错乱很严重!
最后总的问自己:我还把意义建立在假相上吗?这是虚诳的,为什么我还放不下呢?为什么我还要坚持错乱下去呢?我应当厌患这种做法。像这样结合在最近的衣、食、住上反省:自己是怎么陷入了颠倒错乱?(观修2分钟。)

下面还要推广这个观念,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不过就是把它扩展到更大的领域里,生起更大的厌患。
也就是,不但满屋子的东西是假相,整个生活环境里的东西也全是假相,因为整个显现是一场梦。既然是梦,无论小范围的显现还是大范围的显现,就全是一样的假相。看起来像有个东西,找起来什么也得不到。我们错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入错觉,感觉样样是真的,就想在里面追求好的来给自己享受。这是我们最大的毛病。

现在一直要保持清醒。事先就要想好,整个城市的景象就是一个大的梦境,这里的各种五欲享乐,各种声色娱乐,各种物质、男女,全是假影。如果我把意义建立在假相上,就会完全落空。我还要去捕风捉影吗?那只是加深错乱,只是重复疯子般的行为,没有必要了。

这样想了以后,就要反省到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是怎么颠倒的。要看到,以前从早到晚精力全都浪费在追求假相上,日夜不断地耽著假相,这样可以细致的看到自己的颠倒处。比如:眼睛一直被色法的假相所迷惑,嘴巴也一直被各种味的假相所迷惑,一天动多少心思耽著在饮食上面,有多少精力浪费在享受食物上。身体一直被触觉的假影所迷惑,比如特别挑剔地选择衣服的质地等。总之,日日夜夜都在假相里追求、在假相里营造,还特别有理由地说:我是在过有品位的生活!

这里要看到:既然只是个假相,就没有任何东西,还要去耽著、追求,不是错乱吗?一天到晚做无意义的事情,不应当改正吗?制造的全是恶趣的因,不应该停止吗?要反反复复地想明白这个道理,直到完全否认自己的做法为止。之后就能让自己的方向彻底转变,也就是以后不再追求现世的法,而是一心投入修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修《此世现相厌患歌》要有很广阔的视野,不仅要知道世界各国历史上的事件,也要知道现前发生的很多事。我们真正从很广大、很长远、很完整的视野去看世界,就会得到很多了解。
譬如阅读史书,就会知道历代王朝的兴衰存亡,也会知道曾经出现过的那些事都只是幻化光影。这会直接促进我们的修心,也就是在无常上会得到很多具体和感性的了解。再知古观今,看看现在的时代是怎么变化的,从财富、权力、爱情、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去观察,对无常会有很深刻

的认识。对轮回状况无有实义、完全是苦性,也会有透彻的了解。

这里上师举了很多譬喻,我们没有去观察这些具体的现状,就很难发现譬喻里蕴含的深义。譬如第七颂里讲到,往昔的轮王富有四洲一切财富之乐。譬如顶生王,他拥有四洲的快乐,财富显现得非常厉害,但也只是像空中的彩虹,显现一下就没有了。再对比自身所在的处所,就好像一个虫穴那么渺小。这里面不过是一辆车、一间豪宅,一些高级电器,还有一点时装,再加上一点精美菜肴,我们却对此非常耽著。

我们要把视野放大,扩大到一千倍、一万倍、一亿倍,看看那些富比天人的轮王。他们拥有四海之乐,整个南赡部洲加上北俱卢洲、东胜神洲、西牛货洲所有的财富,全部是他私家占有的。他所乘坐的轮宝不是现在的波音飞机可比的,现在配置最高的飞机也比不上它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他出现的青春美饰,不是我们现在用化妆、整容来掩饰自己的丑陋,他是福报的显现,永远是青春福乐,身上佩戴的美饰也不是我们特别贪恋的一些装饰品。他一出来,那真正是人间的天王。如果把现今世界上所有的豪富、贵族、高层权势人物放在过去的轮王身边,那简直就像一块黑炭一样。把所有明星加起来放在轮王身边,简直是丑八怪一样。但我们对这些却非常执著。

我们要常常想一想,过去出现的转轮王,是人类历史上最最耀眼的人物,整个四大部洲一致尊敬,所谓“轮王所在之处,万民拥护”。他能自在地享有四洲的一切富乐,他只要一祈祷,天上就能降财富雨,应有尽有。但是,这样的显现又如何呢?它也是无常的,毕竟无法改变世俗苦的自性,这是谁也没办法保留的。既然是因缘生的,就不可能多住持一个刹那。不但是刹那灭,连相续也在因缘耗尽时无法挽留,所谓“毕竟东流去”。今天我们只是在佛教史书上知道过去曾经出世过轮王,但实际上也只不过是稍微长一点时间,稍微大一点的彩虹,一现就没有了。

对比来看,咱们的受用就像草头的一点露水,何其渺小!何必去耽著呢?在轮王面前,我们就是一只小蚂蚁;在轮王的大宫殿面前,我们就是执著一个小的蚂蚁窝;在轮王高级的享受面前,我们就好比一只小虫在吃一点树叶子,就像这样。我们营造的这些东西的确非常微小。

这样就知道,它像草头露一样,过不了多久马上就消失。我们想到它的无常性,何必去耽著呢?应当把宝贵的时候用在修法上,这才能够实现未来无尽的利益,乃至彻底从轮回中解脱,得到永远寂静的安宁,以至彻底地回归法界,到达无迁变的金刚大乐之地。

所以,每一个有智者,都应当如是地立愿。应当看清什么是小义,什么是大义。有智慧的人,看到过去的轮王一个个这样闪现以后,都归于乌有,他就想:我不要再重蹈覆辙,何必重复这种无意义的事呢?他看一个事例就能看破一切。轮王都是如此,那以后出现的三皇五帝,后来历代的霸王,以至于现在的总统、富豪等等,越来越小,当然他们的显现也就更加脆弱。而我们这种显现就像水中的泡沫一样,只是暂时的一个泡泡,过一下就没了。

懂了这些后,心里一直要记住这个比喻,一直要记住这个修厌患的方法。每当我们看到自己耽著的地方,就要用对比来把自己显得渺小,这样才会看到自己的愚痴之处。如果不通过对比,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是世上最高的人,自己所住的房屋是世界第一豪宅,因为众生有一种非理作意,内心会夸张化,总是把自己这一点像细菌一样的生活看得无比重要,对草头露水一样的受用耽著不已。要像这样来修厌患。

去年富比龙王多数人,今年已居贫穷乞丐列,
虽非梦境实如梦境现,于轮回乐不禁生厌离。

去年跟龙王一样多数的富豪,今年已经住在贫穷乞丐的行列里了。尤其这个时代,无常显现得非常迅速,比如每年都有福布斯中国百名富豪榜的公布,但是一年以后会发现,大多数富豪都落下来了,可见这完全是一种幻化。就像上师前面跟我们说的,“富乐诸法诳如梦”。由于因缘的偶现,梦里一下子暴富、发财,忽然之间财富上升到多少亿,但忽然之间又倾家荡产,沦落成街头乞丐,有些甚至跳楼自杀,或者到处躲债,又有一些被关押入狱,这种事情屡屡出现。

我们要看到,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假的舞台,后面是因缘在掌控,因缘和合时,忽然间显现是个富豪的相,因缘一消失,马上就变成贫穷的乞丐。我们要这样观想:这是一个富豪,忽然之间就变成一个面目憔悴、衣衫褴褛,拄着竹仗沿街乞讨的乞丐,这不是轮回的幻化剧吗?就好像我们在梦里一样,忽然之间发现那里可以追逐到财富,自己拼命地起追求的心。如果交了好运,忽然间发现我已经变成富翁了,但是一瞬间习气一变,财富马上就消失了。实际上梦中得到的财也是假的。你只要去想想梦,完全都是这样的。想到梦里一刹那间就变掉了,就要知道这的确是很可生
厌离的事。

那么这里也要知道,你要从一个角度去深入,然后拓展到一切处,对整个轮回乐都要生起厌离。轮回就是我们一直在随着习气力不断地幻变,它是一个轮转循环的相,我们一直没办法摆脱这样的状况。轮回只是以心的习气力现的,实际上就是梦。对于梦我们都知道,不论梦里显现多少快乐,都感觉是虚假的,如果你去追逐它,最后就会发现完全上当受骗了,因为一醒过来什么也没得到。既然如此,何必在那儿患得患失?何必在那儿得而欢喜失而忧呢?没有什么必要。但是,世人对于虚假的乐一直看不破,所有心力全部寄托在追求现世所希求的世间快乐上。

只要你看到现前是个梦,众生同处在相似的梦境里,他们把一个个梦境视为真实,在上面建立意义,从而不断去追求它,不断为它起各种心,这时你就看到整个轮回虚假的面目,也看到整个众生界全部陷在追求无实义、幻化的苦的轮转当中。我们要生厌离,不要继续这样生活了,为什么还执迷不悟呢?已经跟你说了是个梦,既然是梦还有什么可得?继续在这里追求下去,以习气力就还会变出下一轮的梦,也就永远脱离不了错觉。这样,自己就不得不生厌离心。

据说在罗马帝国时期,大将在战场上打了胜仗,步入凯旋门的时候,两边的群众欢呼如潮。这时候按照惯例,会有一个仆人提醒主帅说:“这一切仅仅是过眼云烟。”我们的现世生活与此情境完全一样。在世界虚幻的舞台上,会不断地出现财富的明星,他们一时间非常闪耀,拥有以财富、权势带来的风光,非常阔绰体面,可以呼风唤雨。但实际上的确是过眼云烟,它是因缘法的缘故,并不是自身的意志所能左右的,因缘一变瞬间就没有了。

我们一定要把目前的世界看成一场梦幻,这里面显现的各种东西一瞬间就都没有了。我们时时得保持“这是梦”的警醒,时时得有“梦中物一切无实”的正念,之后就会发现,这里面没有东西可取,得到了也是一种非常大的苦因。再看世人对虚假的东西那么迷恋,的确就像疯子一样。这样结成的贪欲,会使得他在无数世中重患疯病,每一次都有非常强的追求欲,得到的时候还不满足,还想拥有更多更好的。但是因缘不久长,像世人所说的:“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这就可以看到,一旦衰落下来,心里必定无法承受。像这样,人们只是在一种梦境里面,痴心想求取到真实的乐,这本身就是一种错乱,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最大的悲剧,这样的所作本来就是毫无实义的,我们对此要生起深深的厌离之心。

地位崇高大名扬于众,不坚无常浮云之兄弟,
实是夏日无义彩虹景,思之思之岂不增厌离?

人们都羡慕崇高的地位、非常大的名声,实际这些也只是因缘一现。尤其这个时代非常明显,很多地位高的人一夜之间就锒铛入狱。像现在打击的“大老虎”,都是声名显赫的人,处在权势的上层。当时地位非常崇高,前呼后拥,排场很大,但转眼间就锒铛入狱,为众人所耻笑。这就可以看到,名誉、地位就是秋天浮云的兄弟,也就是属于同类的意思。

古人说:“富贵于我如浮云。”我们知道,浮云忽然在虚空中显现的时候,看起来非常高、非常白,成为上空的一道风景。但我们都感觉,风一吹或者天一变的时候,顿时浮云就消失了,所以浮云是不坚的、幻化的,不能恒常永住。同样的,在人类的上空里面出现的权势人物,他显赫的声名跟这个一模一样。这些都变的很快,几年甚至几个月,忽然之间就变化了。

我们要想到,它实际就像夏季无义的彩虹那样。夏天一出彩虹,大家都会欢呼雀跃,那里出现非常绚烂的彩虹,但这只是一种幼稚小孩的心态和期盼羡慕的心,对于成熟的人来说,他觉得实在没有意义。因为那只是个幻相,何必把心思投注在幻相上耽著不已呢?为什么在这一点上看不破呢?其实,一切都是虚假的影子。这里法王用各种譬喻来启发我们,在哪一个譬喻上相应了,都可以一下子看到整个世俗法的真实面目。我们要去研究夏日无义的彩虹,通过它就会知道世上一切名声、地位与此完全一样,只是一个虚假的彩虹。

我们要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我就看不破这一点假相呢?为什么我会在假相上建立意义呢?实在只是个假影。我们开着飞机到虚空里找彩虹,找得到吗?那只是阳光和水汽等因缘偶合现出来的一幕美景,只是一个相。本歌说的是“此世现相”,它属于一个好看一点的相,但实际上你去追索的时候,一点都得不到。

现在还不明白吗?吕洞宾做了一个梦就完全清楚了。他在梦里考取功名,入相出将四十年,最终吃了官司,被拉到午门外处斩。梦醒后知道人生和一场梦一样,结果就放弃仕途,一心投入修道。实际上就是这样,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这很简单,一模一样的,什么样的法都是因缘生,因此什么样的法都是幻化,它只是一个欺诳性的相。当它显现的时候,我们误以为真,以为那里面有真实的东西,实际寻找时什么也得不到。

智者一旦识破了是假相,就不会再把意义建立在这上面。真正能断定就能彻底放下,对这一切相根本不会恋著,不会像幼稚小孩一样,拼命地在这上面追逐,得到的时候非常兴奋,失去的时候非常悲伤,一直都在寻求幻化的假影。所以这样想来,一切世间的功名富贵,全是夏日无义的彩虹。我们只要这样不断地想下去,就会逐渐增长厌离之心。

我们现在要知道两点:一、自己是佛;二、世俗里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假相,就像梦里的一个相、水中的一个影相、镜子里的一个像,或者电影上的一个像一样,都是具有欺诳性,正现的时候似乎有一个东西。总之要记住两条:第一、我本来是佛,不必外求;其次,世俗里全是假相。因此,在这上面去希求、追逐是毫无意义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2、名声地位厌患观

地位崇高大名扬于众,不坚无常浮云之兄弟,
实是夏日无义彩虹景,思之思之岂不增厌离?

我们被现相的美景给欺诳了。人都看不清暂时因缘一现的假相,结果在上面迷执,贪恋不休,没得到就拼命地求取,得到的时候格外有一种成功感、荣耀感。现在我们要通过比喻,看到崇高的地位、显赫的名声只是乍现的假相。

就像秋季天气好时,虚空中忽然出现一朵朵光洁清净的白云,人们都感觉这是上空的美景,但倏忽之间就消失无余了,先前全是浪费感情。对于这样无实有的东西,倾注心力去执著、追求它,有意义吗?我们知道,浮云是不坚实的,名声地位就像它,我们去营造它没有意义,因为它只不过是一个假相;我们寄托于它没有意义,因为它终归荡然无存;正现的时候贪著它没有意义,因为它是现而无有的。

像这样,从白云要看到世间的一切尊贵相都无有实义。白云在非常高的天空里,这表示他处在非常高的地位上;而且白云为四方所见,说明处在高位时会得到人们的羡慕、赞叹,有好大的名声在人群中传播,这是人们最贪恋的地方。但是这里上师指示,这上面是常坚不存的。也就是,你看这白云,它是因缘偶现的,所以不会有恒常性,甚至一个刹那都保不住,就像电影银幕上出现的白云影像一样,第二刹那就没有了,因为一个刹那只能投射一个影像,不可能再投射到第二刹那。同样,因缘投射出来的地位、名声的相,也不会住第二刹那。不仅不会住第二刹那,连相续也保不住。虽然同类的因缘聚合时,白云在同类地显现,但是因缘一耗尽,白云就会彻底消失,虚空里连一星星的假相也保不住。

同样,处在崇高地位上的人,有大名声的人,都是因缘偶现的,终究会消失一空,人们不再承认他有这样的地位或者名声。更长远来看,他死了以后,还能留住名声吗?名声不过是一时的假相,以后谁来说他呢?他自己已经改头换面,或者变成驴马了,哪里来的名声?所谓地位,即使已经坐到了帝释天王的宝座上,当死后投生为牛脖子上的一只小虫时,它的地位何在呢?或者再高地位的人最后变成了奴仆服侍别人,地位又在哪里呢?不必说后世,就连这一世因缘也是瞬息万变的。头几年还在人类舞台上最走红的、最显赫、最崇高,甚至做到首相、总统的级别,但是他下台以后就沦为平民,人们不再以为他有什么地位,甚至取笑他、讥讽他,而且再不谈他了,他走到哪里也没有了过去的风光。所以,权势的风光只是一时假相,不要在它上面迷执。在迷执的过程中造了很多业,将来只会收获无数的苦。名声只是个假相,你不要陶醉在被众人吹捧、宣扬的感觉里。如果你这样迷执名声,一旦受损就会受不了。人生本来是平淡的,没有这些假相,每个人都是平常的。

我们这样想了以后就知道,它的确是无实义的,就是夏天的彩虹。我们想了再想,哪里不增厌离?这是上师教导我们生厌患的诀窍。你就去想:那个看起来好的东西一下子就没有了,正现的时候,我们却被它欺惑了,以为里面有东西。就像夏天的彩虹七彩绚丽,它就比喻此世的名誉、权势的风光。人们仰头一看认为那很好,实际就是一幕假相。想到是假相,怎么做也是一场空,我们就会生厌患。特别要看到它后边际的相,名声一旦消失,那时什么赞叹也没有了,有的只是耻辱,只是默默无闻。就像天地间的任何一个景象,它是因缘和合的物,不是像我们心里想的那样,一定有在众人之上的名声,有很多人来宣扬,那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痴想。

这么想一下就知道,世上出现的一切名誉、权势等的风光都是骗人的,一点实义也没有。人世间最高、最好的东西全是假的,只是现相,哪里有什么实义?众生却在昼夜不断地耽著,做的都是无意义的所作。我们想来想去,就觉得这的确毫无实义,真是让人生厌患。

我们更多地要想到,世上的人飞蛾扑火般地寻求这些,一辈子的心血全部花在这上面了,他们的喜怒哀乐全是围着这些在转。想想看,他们得到荣誉的时候那么兴奋、狂喜,是多么可怜的一种痴呆态!当他们失去的时候,又是那么悲伤、失落、沮丧,好可怜!他们花费那么多心血去追求知名度,去搞名誉的宣传,何等愚痴!做那些无意义的所作,只是堕落恶趣的因。再看看人为了追求权势,想在权力的台阶上一步步走上去,但是走到最高的时候,忽然之间倒塌,一下子掉到了权势的低谷下面去了,这时就感觉无脸见人,多么悲惨!

众生真是可怜,这些东西全是泡沫般的假相,只是一种幻影,却不断地在这里拼命求取,把心都寄托在这里,跟别人争夺,唯恐保不住,这是极其可怜的事。这样错误的心理和追求是酿造无数悲苦的因素。我们这样想来想去,就会感觉世上一切的说法、做法毫无意义,非常可怜,这样一定会增上自心的厌患。

3、非法权势厌患观

示解脱道师僧心搅乱,无过民众以律作辱掠,
自诩善状倨傲如毒蛇,来世险道彼时汝状何?
今自部族似现崇高身,待见阎罗狱卒似非此,
难脱三恶趣中受苦时,乡民受用再多亦无益。

人在有权势的时候,就想以个人的意志对别人作侵略、镇压、压迫、榨取等等。他这样颐指气使、仗势欺人,自以为非常好的状况,其实就像毒蛇一样倨傲。到了后世往恶趣险道里走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呢?要想一想。

人要考虑后世,不要只顾一时拥有权势肆意妄为,对于那些真正指导解脱道修行的上师和僧人,使他们的心被扰乱,这就犯了极大的过失,因为对境非常深重的缘故。就像过去在非常的年代里,很多官员破坏佛教。他们搅扰纯正僧侣、上师、法师等的心,做各种打骂、束缚,把他们关进牢狱,控制他们的修行生活等等。或者制造各种律令、政策,对于无过的人民做侮辱、抢掠。也就是,对富有的人夺取他们的财富,给关系不好的人取各种坏名,想办法惩罚他,或者暗中使拌,用各种阴谋诡计来打击异党。像这样,外面装一种非常好的样子,其实心里像毒蛇一样狠毒,非常狂傲,不可一世,这都是人被此世的权势给迷惑了。

一定要想想,后世在险道里是什么样子。那时不但傲不了,而且会变得非常可怜,你还有什么权势?到了中阴界受阎罗王惩罚时吓得心惊胆战,业镜里已经显现一生做的极重罪业,那时跪在阎罗殿下,披枷戴锁,判官发判以后,就要被关进苦不堪言的地狱,还有什么狂傲可言呢?这样一想到滥用权势后世的凄惨,就要提醒自己,目前拥有权势时一定要用在维护正法、为人民谋利益上面。否则一旦滥用权势,所造的罪量比平民百姓重过百倍千倍,那真的是在用权势做自杀的行为。

又有在自己的领域里,感觉高高在上,这也是一时的假相,是自心被此世现相迷惑了,误以为自己真的成了老大。其实,所谓的“老大”并没有真实的自性,只不过是因缘偶合时,由过去的福业力,大家称呼你为老大。暂时好像能指挥这个、指挥那个,在自己的领域里感觉是个无上的人,其他人都在自己下面。但实际上见到阎罗卒的时候不是这样的。那时处在长劫难以解脱的恶趣深处,受的是惨不忍睹的痛苦,一天一天地煎熬着。那时一想才知道,在世时拥有再多的属民、再高的地位、再多的受用,也是没有任何实义的。

很多人追求地位、名声、权势,一心投注在这上面,用各种手法,巴结、拉拢、讨好、使用各种诡计,使得自己能够登上权力的高座。他的欲望很大,想拥有更大的地盘、更多的眷属人民,得到更高的受用。就像这样,人们对于权势的迷恋是非常大的,他基于要创造一个非常伟大的“我”的想法,在任何时处都想做出一个非常高大的我,认为我一定要做到老大,坐到第一把交椅上,呼风唤雨地指挥一切。结果这个人就被现世权势的现相给欺诳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毫无实义,都是依于强烈的我执发起各种贪嗔在求取,所换来的一定是来世跪在阎罗殿下披枷戴锁,遭受深度的惩罚。那时就会感觉,都是因为当了这个官,我才这么惨,受的报应才这么大,那时非常凄凉悲惨。在世时,手上握有再大的权、手下有再多的人、拥有再多的受用,也就像今天这些“大老虎”被打下来关押在狱那样,十分可怜。之前的那些权势对于他的结局没有任何利益。

4、此世享乐厌患观

蜜蜂童子花精中享用,于悦意园心中不忍离,
秋末寒冷迎者骤然至,悲厌萦心无法不分离。
如是众人贪恋现世乐,死主阎魔怒目现见时,
思及一生放逸散乱相,心生大悔懊恼岂非迟!

颂中的“蜜蜂童子”比喻我们的青春时代,“花精”指五欲的生活,“享用”就是在这里面尽情地享受人世间的各种快乐。当时感觉人生很美好,就像花园一样,里面充满了悦意的景象,片刻不想离开。但是,很快秋末寒冷的迎者突然间降临,这时不想离开也没有办法,心情非常悲凉、哀凄。往日的快乐景象已不复现前,迎来的只有寒冷、肃杀,一切美景都要消失,最终不得不在无依无靠、孤伶漂泊的状态中离去。

这个譬喻是表达我们对此世现相贪恋的结果。我们年轻时就像这些蜜蜂童子一样,在各种声色、男女、权力、财富、享受等的美景里面流连忘返。我们把人生的大多数精力投注在这上面,但这没有任何实义,因为毕竟无法抗拒无常的法则。这些因缘现的景象也只是一场春梦而已,倏忽间已经来到了老年。之后诸根衰败,内心寂寞痛苦,各种疾病等纷至沓来,人就在这样身心苦恼的折磨中逐渐走向死亡。

到了死主阎魔的怒目现量见的时候,心里会想:我一生都是在放逸中度过的,身心全部散乱在五欲的欲尘里,没有执取到任何实义。以贪婪心享受五欲不会给后世带来任何利益,只会引生莫大的悔恨。但这时已经晚了,来不及了,到阎罗王面前算总账时,这一生没有好好使用暇满人身摄取到正法的实义,功德的账簿寥寥无几;而贪著现世享乐所造下的贪嗔痴等的恶业,堆起来却像山一样高。所以,现世的享乐毫无实义,只会把我们扔到三恶趣里。

我们这样思维以后,就要对于此世现相生起厌患之心。不要只看一时的假相,它不是真实的安乐,完全是坏苦的自性,与之相连的是无尽的衰残、凄凉,以及各种心里难以接受的忧苦。如果我们在此世能够为来世以上的利益,每天都好好修法,累积功德,善愿回向,那么我们在临终时就会感觉这一生真正摄取到了实义。如果我们只是在五欲当中不断地放逸、散乱,最后必然会发现它就像空谷壳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5、亲眷身财厌患观

生即伴已一生勤养护,此身欲携尚无自在力,
亲眷受用耀如繁星夜,终弃此世独行唯如此。

自己俱生就带来的一生守护的身体,在临死的时候也没有带走的自在的话,那么,亲人、眷属、受用即使像虚空中的繁星那样显耀煊赫,但是到了最终也全部要留在现世,一个也带不走,是这样的。

这是教导我们思维无常,死的时候一切无依,唯有正法可以依靠。那么想:我们这一世从投胎时起,就获得了一个身体,我们也执取它为自己,从此直到死亡之间,我们一直在呵护它、守护它,形影不离。其他东西感觉会离开,在因缘不聚时,最亲的妻子儿女就不在身边,各种东西都会脱离,唯独身体,从生至死之间一直守护着。这是自己最爱惜的地方,谁打了这个身体,就发起嗔恨:你为什么侮辱我,损害我的尊严?有一点好东西,我们就拿去养护它。稍有点不舒服,马上知道调整,赶紧寻求办法等等。这就是我们一生爱得最深的身体。但是,临终的时候能带走吗?我们的身体会被人从床榻上拖到火葬场,之后一把火一烧就灰飞烟灭了,什么也没留下。

这样看,身体都带不走,何况之外的东西呢?我们平时有很大的执著,把心全部放在最亲的儿女、妻子、眷属,以及日常非常贪著的衣服、饮食、电器、豪宅、小车等的受用上,感觉这一生过得非常快活,也特别成功。认为我所拥有的亲人、眷属、财富、事业等等像虚空中闪烁的繁星那样光耀,自以为这是成功的资本,也以此而自豪。但实际上这都是我们的愚痴,浪费了一世的心力。临终时会发现:这些东西一件也带不走,我完全用错了人身,走的时候心识离开身体,只有业随着心前往后世。

所以,我们这一世应当专心修持对后世有利的业。如果我们的善业积得好,死后就会有三福的光明照耀中阴的前程,甚至不必经过中阴就能生到净土,乃至得解脱、得成佛等等,那才是真实的利益。这唯一要在心上修法才能得到。此外,执著身外的亲人、眷属、名誉、受用、地位、财富等等都毫无实义。花了那么多心思,以为那上面有实义,拼命地想摄取到,想拥有它,得到一分还不满足,还要更多地去求取,但是这样求到的东西最终都会离你而去,没有丝毫利益,而为此积下的业全都成了把我们拖向恶趣深渊的刽子手。

我们不要看错了,只有正法有利。那些世上看起来非常荣耀、煊赫,感觉有实义、有真实乐的东西,实际全是欺诳。我们这样审视之后,应当对此世的现相发起深深的厌离,体会到这些全是杀自己的凶手,这样就会一心寻求对于后世解脱成佛有实义的正法。那么大家在这样思维以后,一定要专注在法上,一心修法行法来度过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6、欢愉之处厌患观

高广妙色粉饰诸华屋,不坚崩裂倒如沙土聚,
于此现相若能详细察,于欢愉处贪著当松弛。

这里要从一个譬喻观察到此世现相的本质。智者都能举一反三,从一个现相看到一切现世现相的本来面目。我们受欺诳之处就是以为这是真正的好东西,当种种因缘聚合起来现起有为法的时候,我们以为真的有实义、很美好,觉得在这里面得到享受才是人生的成功,才真正实现了意义,但其实完全受蒙蔽了。

就像一个高广壮观,用很多颜料彩绘的华屋,我们要看到它是不坚的,一下子土崩裂的时候,倒下来就是一堆沙土、一个瓦砾堆。知道这一点后要猛然反省:过去我以为它非常稳固,那里有坚实的意义,怎么一下子荡然无存,只是一堆瓦砾?实际它本身就是一堆瓦砾,只是我们在假相面前迷惑了,以为它经过了堆砌、装修、粉饰以后,真的是一个具有美好自性的东西。就好比一个美女,当因缘和合出现了美丽的幻境时,我们就被她迷惑了,到她老了、死了的时候,才看清受了欺诳。原先以为这个美女上真有所谓的妙丽,现在看来,那不过是火葬场里的一堆灰。实际上她本身也只是一堆灰,只是因缘暂时和合时,我们误以为真的有个美景。

世间的相全是一堆灰、一堆沙,当它崩裂时什么也找不到。阿罗汉就很清楚,这些微尘聚合出来的假相全是欺诳,他知道世上没什么可贪恋处。同样,当我们观到只是一堆瓦、一堆沙子的时候,就感觉整个建筑物没有什么实义,只是骗骗小孩的。就好比小孩堆雪人,他用雪堆成了一个很好看的人,之后就在这个现相里迷惑了,不断地欣赏、赞叹、留恋、贪著。又好比东北的冰雪节,用冰雪造出很多造型来,人们在这里面流连忘返,以为有多么好的美景,再加上一些灯、一些娱乐设施,大家就在这里迷惑了。但是到了春天,天气变暖都融化了,那时一切荡然无存。这时会很深刻地感觉到,原来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为什么我当初浪费那么多感情,那么贪著它,自以为实现了意义呢?这不是蒙骗自己吗?

这里上师教导我们:你对于这样一类现相详细观察的话,对于欢愉之处的贪著就会松下来。一个现相代表了一切,有智慧的人马上会看到,任何东西都是这样合成的。就好比我们住的屋子,它是由各种建材合成的,如果你对它特别贪著,就会在这上花很心思。你会在建材、造型、通风、通光等上考虑很多,里面的设施、彩绘、壁画、家具、挂灯等等,每一样都很考究。当它们组合成了一个华美的屋子时,自己也感觉非常不错,像住在皇宫里一样。在这上面花了好多心思,起过好多贪著,浪费了多少精力,我们的时间就这样失去了。而过去的修行人,在看到无常的本相后,就断然弃舍了现世无意义的法,一心要去修法。而这个是内心的事,一定要智慧深远,认识到只有法有利益,外相是没有利益的,如果把人生大部分精力放在这上面,哪里还有修法的机会呢?人很快就老了,而你为此付出的努力不是白费辛劳吗?最后终究掩饰不住无常法倒塌的结局。

古往今来有无数华美的屋子,建筑、宫殿、楼阁等等,到今天为止,有哪间剩下了?那么为什么不能长存呢?这就要想到,它只是因缘合成的假相,因缘不可能长存。就好比世上出现的一切美人,不都一个个死了吗?死后都是归于尘土,只有她的心识被牵引到了后世,而当初我们都被这些美女的相给诳惑了。美女代表这世上的华屋、小车、电器,乃至各种现世的欢愉之处,它是因缘合成的假相。当你用高度的透视眼去看的时候,只是一些微粒。当它合成的时候,好像魔王变的戏法一样,结果我们就迷惑了,看不清它只是一些沙土,就在这里起了好多贪嗔。

一般人最贪房子了,比如父母有一套好房子,兄弟之间就为这个财产而争夺,父母还没断气就在争吵。为什么呢?他们认为这个是最好的。实际上,当它碎成一堆沙子时,你就看到这里面根本没有往日的房子。那么,当时组合起来就有吗?也没有,只是个假相。会搞排列组合就很清楚,设计师、美术家都清楚这件事。譬如用笔画很多个点,就能勾勒出一个图案,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东西,就是那些点合成的假相。同样,整个世间法全部是因缘暂合时,在人心前出现的假相,这就叫此世的现相,我们就在这里面迷惑了,完全被它欺诳了。之后,你就像贪恋美女一样一直贪著不舍。当你看到贪著的对象是本来没有的,只是自己心前的一个妄相,就像渴鹿追阳焰那样,这时才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我为什么要为它贪、为它著呢?没有任何意义。

像这样,我们一定要看到现世的法——一幢楼房、一个家具、一个电器、一台电脑等等,全都是假相,不要贪著这个造型。衣服也一样,它只是一块布染上一些颜色,由布的微尘合在一起,而我们也被这个假相迷惑了,认为这件衣服很新,穿在身上很显眼。这样的话,我们就为这件衣服浪费很多心思,衣服成了我们的欢愉之处了。现在断贪的方便就是,一直要看到它的后边际,看到它的结局。当我们看到衣服最后变成一堆微尘时,就要想:这些现的微尘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以为有真正的衣服,在上面贪著,但实际上一点也没有。

同样,家具也只是各种尘合在一起,木匠刨光,涂上油漆,出现一个家具的造型。我们就非常贪著,非要这个家具不可,在这上面花好多心思。屋子里的各种电器,样样我们都追求好的、高档的,满意的形相出来时,我们就会对它贪著,会盯着它看,捧在手上欣赏。譬如你的手机是苹果的,造型很好,就很喜欢,那些老土的手机通通不要,其实它只是一点材料的造型,没有别的。其他的欢愉之处,譬如我们到一个建筑物前,就要知道这只是沙子堆成的假相,一旦倒塌就是一堆沙子。让你观倒塌的一堆沙子是在提醒你,目前的东西本身就没有什么坚实义,你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这里,不然就浪费感情了。

我们的眼光要看到这一切都没有实义,面前无论显现多少美景,都一概不要贪恋。譬如一个长年在火葬场焚尸间工作的人,他天天看到人送进去后,过一会就是一堆灰。这样的观念很深的时候,看到面前的人也感觉是一堆灰,就是很多微尘合在一起的。但世人由于没有看到它的本相,就被眼前的现相迷惑了。而那个人由于不断看到最后烧成灰的情况,就知道面前的人其实就是一堆灰堆起来的。像这样,我们的观感要跟世人完全不同,感觉这些相全是假的,为什么去贪著?无论现什么相,心里都认为是一堆沙子,没什么好贪的。这样放下以后,人生就轻快多了,一下子就把所有现相无常或者微尘堆聚的本面看清楚了。

上师说,你这样详细地观察,对欢愉之处的贪著就会松下来。我们的心一直要想这就是一堆沙子,没有任何实义。比如一个美女,最后就是一堆灰,什么美女的相也没有了,其实当初也没有。或者,想到世上所有的建筑物最终全部崩塌,变成了一堆沙子。然后想:当初人们花好多心血,设计师倾注好大的心力,设计得特别壮观美丽,豪华式、江南园林式、歌特式等等的各种建筑,然后花大量的人力,使用大量的建材,组合成这样的建筑,实际就是一堆沙子。而人类正是为现世这些假相倾注了无数心力,这样实在太让人生厌患了,因为毫无实义。我们站在出世法的立场来看,就知道现世法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你不经过这样思维,对于现世法的面目就还是看不清,还是恋恋不休,还是拼命地营造追求,感觉有非常多的实义,我一定要创造,一定要争取,一定要欣赏,一定要怎样等等,这些都叫做现世的耽著。我们现在学的是《此世现相厌患歌》,一定要看到它的本相,看到上面毫无实义,为此倾注的努力都跟渴鹿追阳焰,小孩追肥皂泡一样,都是在追索着没有任何意义的意义。难道我们还想过这种追逐无意义假相的生活吗?

最骗我们的就是此世现相,因为它此刻就现在面前,我们以为这是最现实、最有实义的。过去和未来想不到太多,对此世的现相却有非常浓厚的心。一见到心就耽著在上面不肯离开,大量的心思全部投注在上面,起的各种烦恼都是因为它,各种竞争、拼搏也都是为了求取它。快乐和不快乐全部在这上面转,得意和失意也都在这上面转。然而,最终发现这是一个莫大的骗局,只不过是沙子堆成的一个个假相。

就像哈尔滨到了冬天,人们用冰堆出各种形相,有桥梁、宫殿、雪人、动物、植物等等各器界情界的相状,它们一概只是冰堆成的假相。如果见到了它只是一个一个的冰块,心里的耽著就会松下来。看到在冰雕世界里非常迷恋的人时,就感觉他们全是幼稚的小孩,看不清真相。他心里是很淡然的,不会一下子激动地说:啊!那里有个冰人,那里有座冰宫殿等等。他没那样的心。那么同样,我们要看到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假相,由此就脱掉了贪著,自己会轻松起来。
有人说:这样不是没有意义了吗?我们本来对现世的现相有非常大的热情,现在经你这么一说,心里都没兴趣了,这不是很可怕吗?

其实不是,贪著是紧张,有贪著才过得不快乐。有贪著就是被绳子绑住了,一旦离了贪,身心快乐得很,到哪里都悠闲自在。我们要看清楚这样的道路,不贪恋现世以后,就会有全副的心投入到为后世求取实义的法道上,乃至于尽未来际都一心修法,寻求解脱和成佛,最终实现一切有情的利益。

7、营求此世厌患观

我等父祖曾祖世代中,恒求此生悉无成办术,
吾纵如何努力不外此,修持甚深正法岂非善!

这里上师教导我们,要回想一下自己的父辈、祖辈、曾祖辈等等,在他们的时代里,也跟我们一样,心里一直追求此生。可以说从懂事开始直到死亡之间,从未放弃对此生的追求,下至一饭一衣、一房一田,都在不断地追求,用最多的心思来营造此世。但是,他们成功了吗?他们并没有出现成功的方面。而我也不例外,再怎么精勤,除了像他们那样,此外不会得到别的结果。那么,我何必重蹈覆辙,重复他们的错误呢?

可以这样想:我父亲这一辈子对于此世的现相特别贪著,把人生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上面,用最大的心去营造人生中的一切。譬如他在抗战时期出生,战争结束到了和平年代,他想好好读书,好好经营自己的学习、家庭、事业等等。现在我们替他想想:他真的成办这些了吗?他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相,所拥有的并不真实,而且这个假相也维持不了,必定以失败告终,所以他实际上没有成功的方便。

譬如他年轻时拼命学习,营造知识。但到了老年,人越来越糊涂,所学的都记不得了,来世更是忘得精光。那么他的学习成功了吗?没有成功。成年后他开始营造家庭,以为娶个妻、生几个儿女,就有了圆满的家庭,可以永远幸福地在一起。结果儿女长大后因种种原因各奔东西,到老还是无依无靠,在孤独无助中走向死亡。想一想,家庭营造成功了吗?最后都分散了,哪里还有什么家?他经营一生,到头来还是失败,没办法保住家庭。而且他很努力地营造事业,非常用心地做,想得到提拔,升官、发财等等。但是,他真的成功了吗?人老了就退休了,什么官职也保不住,什么事业都荡然一空。最后无非是坐在家里靠回忆来了此残生,他真的得到了什么吗?真的成办了吗?没有!他没办法维持这个假相。

我们要看到这里有好多的苦。很多事情不能如他想象那样出现,有求不得的苦,虽然他用尽心思去追求,但因缘不具时,终究无法实现。或者,他马上要得到时,却被各种意外的因缘摧碎了,根本抓不住。从究竟上说,即使他拥有了那些自己比较满意的事,然而也不是真实的成功,因为这是个假相,假相哪里能维持?哪里能牢牢地抓在手里呢?最终死的时候什么也带不走,两手空空到了后世,那时更是彻底的失败。今生的一切无一能带走,忙了一世,到底得了什么呢?到底做成了什么呢?最后发现什么也没做成。

然后想:我父亲这样白白浪费一世,所做的都是无法实现的幻影,那么我还要这样白费力气、白费感情,走这样的错路吗?世间相的本性没有两个,无常法的本质从古至今都一样,我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呢?我再怎么精勤努力,像我父亲那样从小忙到老,日夜心心念念去投注,最终除了跟他一样空无所有外,不可能实现什么意义。但是,如果我修法的话,那就修一分得一分。法上的利益在自己相续中存留,不会有任何坏失,这是最坚实的法财。

这样思维后就想:我今天就去修甚深的正法不是很好吗?上师是这样劝我们的。也就是,当我看清了此世现相的面目后,就一心投注在修正法上,这是最聪明的选择。这样走的话,时时都在摄取实义,时时都在心里装入一个又一个如意宝。它是在自心里起的,所以没人能偷走;它是在自心上修持的,所以一定跟自己形影不离。不但是今生,到临死、到中阴、到后世,到什么时候法都是管用的,都是有利益的。真正能利益我的就是法业,因此我要一心修正法的事业。

如果还要多想的话,就想我的祖父、曾祖父他们是怎么过来的?也是一样的。虽然时代不同,但人们对于现世的贪著心完全一样。因为他看不到前生后世,就以为目前出现的荣华富贵等非常耀眼、有实义,所以一心为此而希求。

我们可以想:我的祖父可能生在民国初期,那时也是充满了战乱。他从小就想着要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争取得个一官半职,出人头地。他也是十年寒窗苦读,但他实现了利益吗?可能很不幸,他一生都没得到什么功名,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或者他有幸得了一官半职,自以为实现了利益,但最后还是要从官场中退出,什么也没成办。而且,他一生费尽心思去营造家庭、儿女、事业、财富,乃至于日常的衣食、住宅等等,但是,到临死时有哪一样能带走吗?他去往后世时,又有哪样东西帮了他呢?

真正成办了利益是不会丢失的,应该能带走、能维持得住,但最终一个都带不走,那当然是一无所有。因此,从真实意义上说,能成办现世法的方便并没有在他身上出现,最终还是两手空空,失望地到了后世。那么,难道我还要重复他的错误吗?我还不肯觉醒,还要走他的老路吗?那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必然以失败告终。因此,我应该走对自他真正有利益的道路。我们这样决定以后,一心投入修法,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

那么再往前想,我的曾祖父可能生在清朝末年,很快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到处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想一想就知道,他跟我的父亲、祖父完全一样。也是怀着要实现此生理想的美梦,一辈子费尽心思来求取。读书、盖房、组建家庭,或者做事业等等,无不是投入了大量的心力。但是,他真的抓到了什么吗?实际上,此世现相只是假相,再怎么寻求也得不到实义,怎么可能保有它呢?最终一样是两手空空去往后世,不都是完全失望的结局吗?

其实,他们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误以为假相有实义,认为因缘一现的假相能够保有。但是,影子能抓得住吗?有阳光就出现了影子,阳光一消失影子就没了,你还能抓住什么?这不是我们凭意志就能抓到的,它是因缘力所变现的。再说,它正现的时候就没有利益,我们何必在上面耽著呢?这样白白浪费感情、浪费精力值得吗?有什么意义呢?这么一想:的确,此世的现相都只是假相,为什么我还被它迷惑,被它欺诳,还想着要营造这样那样的生活而不死心呢?我应当彻底歇下来,一心求取对后世有真实利益的正法。

这样想后自己就一心决定:我一定要寻求真实的正法,我人生的分分秒秒,一定投注在修甚深正法上,这才是最有实义的!我已经看到,世上的一切法都是虚假的、欺诳的、骗人上当的,浪费我的暇满人身和宝贵精力,所以我今后再也不做那些愚蠢的事了。我们要像这样,在厌患今生以后,一心投入修法当中。这就是修厌患最关键的两个要点。

8、怨亲厌患观

上半生敌下半多为友,今时爱惜之友于明朝,
反目成仇断命亦可能,怨亲无定贪嗔有何义?

这里上师举一个例子,我们要从中举一反三,看到一切人情世态,看到自身神经质的表现,从而放下耽著。

上半生是敌,下半生就成了友,这在今天尤其快速。可能今天是敌,明天就是友;今天是友,明天就成了敌。为什么呢?因为人和人相处时一言不合,或者自心稍微感觉不能接受等等,这时心上的设立顿时就变掉了。尤其现在的人,有更多自私的观点,我执我见越来越强,所以情意很难久长。那么我们要采取的态度,就是看清它的真相,然后放下此世,这才真正成了修道的行者。
首先看,我们是怎么把人建立为亲和怨的?那就是,他起的一个分别对我有利,觉得他利益了我,我就执他为亲,然后起贪;他起的一个分别不适合我,觉得他损害了我,我就立他为怨,然后起嗔。其实这只是双方白费感情。整个世间都是虚妄分别的幻影,他今天对你好,过两天可能对你不好;今天觉得他很合适,就执为是友,明天觉得不合适,就执为是敌;今天符合心情,就觉得他蛮好,想永远跟他在一起;明天关系闹僵,就执为怨敌,连见个面都不舒服,坐在一起比跟一张桌子相处难受得多。这样贪嗔有什么意思呢?一点意义没有。

我们要从境和心两方面来看。比如我反省自己,站在我这方,跟我有相同的观点、习性等的人,我就执他为友,我们的关系就很亲厚,无话不谈。但是这靠的住吗?我的分别也靠不住,对方的分别也靠不住。当时他起了一个分别,我把这个执为是好的,然后就判他为友,对他特别贪爱,付出很多感情,做各种的呵护、帮助等等。其实,这无非是在耽著此世的现相,也就是贪恋对方现在所起的一个分别。但这有什么意义呢?其他的桌子、椅子、石头、瓦块等是无情法,不会起分别,所以我不立它为友,也不立它为敌。其实这样才好,何必把一个假的分别立为友呢?

人很容易上当。譬如男女之间,如果对方给你一点好的表示,说几句好听的话,你马上就上当了。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实际就是在上自己当,也是上影像的当。怎么说呢?他当时心里的一种分别,做出的行为、表示、态度等就是跟影像一样的此世现相,比如他比较体贴,两个人合得来,或者口味一致、观点一致等等。而我心里在乎这个分别,就执著这是我的友。两人在一起无话不谈,什么秘密都要说一说,什么样的事都要为他袒护,或者愿意帮他等等。实际上,这就是适合我分别识的一个显现。从唯识的道理来说,对方也没有别的,他就是一个心。从世俗谛来说,也没有别的心,就是一个虚妄分别。而这个虚妄分别,就是在我的感知里觉得他适合我、对我好,属于我这一方等等,我就把他立为是亲。

但是,这个靠得住吗?他在一刹那间就可以变的。尤其现在的人,三天就可以变脸。分别心是不稳定的,比如遇到一个境缘,他马上就可以起别的邪想分别,然后翻脸成仇,或者对你不乐意,态度马上就变了,这个多脆弱啊!譬如人和人本来好好地在一起,忽然碰到一件小事,马上就变脸了。想一想,过去付出的贪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对于一种心上假的妄相在分别执著。

就像面前出现一个适合你心意的幻境,你对它起贪,这当然没意义。现在是说心法,这也是一样的,现出的只是一个假的分别心的幻境,只是对方所起的一个心。譬如我们两人在火车上相遇,一开始互不相识,看对方跟看面前的一张桌子差不多,心里不起贪嗔。过了一会儿开始聊天,谈来谈去觉得他适合我的心意,聊得很投机,他还能看中我、欣赏我,或者愿意来帮我,对我很好等等,这样我就开始把他执为友,开始起了贪。然后就说:留个电话吧,以后常联系,有事尽管找我,咱哥们儿是讲义气的人!等等。我们看,当时就是他心里起了一个虚妄分别,这就是内在的美景,这是我喜欢的,所以我就立他为友,就起贪。

再说,遇到另一个人,我感觉他不适合我,他的态度、语言、观点我不喜欢,不想跟他靠近,或者想远离。这就好像脚粘到了牛粪一样,结果我就把他判为敌方,然后起嗔。但后来这个人变了,变得很殷勤,我也发现他有若干优点,之后觉得他还不错,挺适合我。然后你的态度又变了一下,想要执他为友,脸上也笑嘻嘻,手也握起来。你看,人多虚假啊!

我们的心时时都在这样分判,起各种的耽著,在这里面不断地起贪嗔。但这有什么意思呢?面前只是个假相,为此做的一切不都是浪费感情吗?现在听懂了吗?法王上师教我们,一定要看到他只是基于一种分别,这是靠不住的。他不是金刚般的智慧或者本性,那个是可靠的。而此世的现相都是因缘生的幻事,是分别心的魔王在投射出各种影像来诳惑我们,使得我们神经质一般地见到乐境就起贪,见到苦境就起嗔,适合自己就想要,不适合自己就排斥,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对于假相做贪做嗔全是一种愚痴。

这一点在人上面比较难看清,在物上面还好一些。但是,如果你有智慧,就会一以贯之,在任何事上都能看到对此世现相生耽著的过患。我们还要归到前面法王说的:本来现世诸法诳如梦,而众生却昼夜不停地在这上面耽著,对人也是如此。比如你跟一个人聊天,谈来谈去觉得很合得来。他要走的时候就很不舍,你就劝:坐下来咱们继续谈吧,我来给你包饺子,你就多留一会儿吧。然后对他付出很多的关心、很多的爱,这个就叫做贪。到了哪一天,两人吵翻脸,那时一提到他就恼火:我还给他包饺子?我给他吃牛粪!这就是心里把对方立成怨敌了。这时候就会有一种愤恨、怨尤。这就是人的分别心。

我们从这一个偈颂,就要看到整个世间的人情世态。我们在家庭、单位、社团等中处处会发现,人们的贪嗔在不断地变,敌友关系也在不断地变。这都是人的心立的,所以没什么稳定的。两个人今天还手拉手,明天就眼瞪眼了。今天感情好,就说咱们在一起吧,永远不分开,因为对自己有利益,心里舒服嘛;哪一天闹矛盾,那是恨不得永远看不到他,再也不想见面。

人的心很假,他不是清净的慈悲心。如果是慈悲心,那个是没有差别的。就像佛说的:我对罗睺罗和提婆达多心里没有任何区别。或者一个人在左边用栴檀很恭敬地涂抹,一个人在右边拿斧头劈,自己对他们也是一样的心。这种平等心是真实的,可靠的。而我们以分别心假立的就一点不可靠,一下子立为亲而起贪,一下子立为怨而起嗔,这是不是一种神经质的表现?这样起贪嗔有什么意义呢?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9、儿女厌患观

出于己身成群儿女聚,如心几瓣珍爱恒养护,
何时身力已圆望报恩,不作利益岂非增失望?

儿女也是幻相,只不过是以人的形态来表现,跟一棵树、一张桌子一样,都是因缘法,了无实义可得。然而做父母的却是一番痴心,像心的几瓣一样养护膝下的儿女,发很大的心,一厢情愿地想:我很珍爱地养护他,将来他会有所回报。但面前的儿女只是他自己业力的显现,把希望寄托在一个虚假的幻影上,必将以失望告终。到了儿女长大成人,有了能力,可以给父母报恩,那时父母也年老了,当然很希望儿女能报恩,但是儿女却丝毫不作利益,这不是增加失望吗?

我们首先要看到,儿女只是虚假的幻相,很难如你所愿那样显现,与其把希望过多地寄托在这上面,不如心胸开阔一点。儿女以业缘到来时该养就养,同时淡然处之。如果感情系得很深,希望抱得很大,最终只是增加失望而已。当然,这种感情也是出自天性的爱,会对儿女投注很多,但同时也要知道,它和我执、我所执结合在一起,所以必然只会产生苦的结果。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人总是希望孩子按自己想的那样取得成功,或者实现自己未尽的理想,总是把自己对现世的妄想加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也有他自身的业,到时候未必按照自己的心愿那样来实现。而且,这种爱里面掺杂了很多对现世的贪著,这样怎能不苦呢?

做父母的心里总是想,儿女长大了能像从前一样围绕在他身边,关心他、照顾他,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儿女只不过是暂时同林的一窝鸟,母鸟生了小鸟,盼望着小鸟一直留在身边,但小鸟羽翼丰满时,必定按照自己的业力高飞而去。尤其当今时代,很多子女都在外地求学、工作、经商,甚至农村里的人都跑了一大半。现在这种无常性特别明显。儿女都是随业风漂泊,他也只是一个烦恼、欲望的产物,有他自己的很多欲望、情感。尤其成家以后,基本不怎么看父母了,他(她)的心全都在妻子(丈夫)、自己的儿女身上,能过年过节回家看一眼,平时偶尔打个电话就算好的了。

很多人都觉得孩子白养了,还不如一般的人。从小照顾他将近二十年,一长大就跟鸟飞了一样,再也不在身边,没有一点报恩的心。这样看来,对儿女寄托的希望太多,不是不断地增加失望吗?你能用自己的想法去勉强业缘吗?孩子是好是坏也还是自己的业所感,前世行了善,就会感得孝子来;前世造了恶,也会感得讨债鬼来。父母对于这个现相,一直用自己的第六意识来做各种寄托,但这些都是让人生厌患的。要知道,这里面每一分痴心的投入、冀望、要求,希望未来如何等等,都是苦因,都叫坏苦。整个世界就是一场苦剧,里面任何跟我执、我所执,以及对现世法的耽著、期望等相连的,都只会造出苦来,这就是苦的机制。

智者以明眼去看,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养很多儿女,心里的爱执那么大,认为这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比对世上任何事都要爱执。宝宝舒服了、开心、长得好就很高兴,念念都投注在这上面。好吃的给他吃,好穿的给他穿,花好多的心思。还想着孩子大了怎么上学、接受教育,将来会很有出息,能赚大钱、当大明星等等,他心里寄托很多。当时的痴心就以为这是自己的所有物,所以有很多的愿望,希望孩子能永远听他的话。不用说别的,连看着孩子心里都欢喜,觉得是世上最大的宝贝。

但要知道,这样心心念念耽著在现世的一幕假相上,是一种很大的迷惑,哪里不增失望呢?曾经的爱越多,到了爱不得满足时,失望就越多。这个爱实际是一种自私的烦恼,你以为这是我的孩子,把他建立成我最亲爱的,因此我愿意付出。一旦孩子违逆了,不愿意听你的话时,就生很大的嗔恚。所以亲子关系有非常多的苦,非常多的求不得和无奈。

想一想,从前喜欢抱着孩子不愿意离开,稍大一点也是手牵手,在一张床上睡,尤其母亲,对孩子特别疼爱,结果他稍微有点磕碰,你的心就牵在上面,有好大的坏苦。从前特别耽著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叫一声“妈妈”,都开心得不得了,他那红扑扑的脸蛋、灿烂的笑容、乖巧的模样,自己全部系在心上,但这些全是坏苦。或者孩子很聪明、很懂事、学习好、有能力等等,你就为之欢喜不已,贪著心很大。

其实,孩子只是一幕一幕的幻相在不断地变化,而你却一心贪著在这个幻相上,以为他永远会按自己的设想来出现。然而,孩子长大以后另有所求、所爱,他的业缘把他锁定在另外一个空间、时间的范畴里。这以后,父母平时几乎见不到孩子,对他也会失望、灰心。或者偶尔回来就特别欢喜,走了以后又伤心落泪。如果孩子不来看、不来照顾,就觉得白养他了等等,有很多心里的苦。再加上有很多不满足,心就更苦了。等到年纪越来越大,孩子又不在身边,就更加孤独寂寞了。

这样就知道,儿女都是一些幻相,日夜耽著在儿女身上是很悲苦的,这就是酿成未来无数苦的因素。法王说的“现世富乐”包括亲情、儿女等等,也是诳如梦。实际没有,只是一幕幻相,如同梦里生的孩子一样。梦中的孩子得不到,梦中对孩子的寄托也只是一场空。因为梦里的一切全是虚假,不是说山河大地、桌椅板凳是虚假的,你的孩子就是真的,一念心现的相不全是假的吗?这一切全是心的作品,是虚妄分别的投影,是它制作出来的幻境,哪里是真实的呢?

我们不要以为器界是假的、物质是假的,而有情是真的,这是不对的,下至有情身上的一个分子也是假的。这些都叫做“此世现相”,你在这样的梦里对孩子这么耽著,还做各种计划等等,不苦吗?你一见到梦中的孩子,就认为自己真的生了一个天下最可爱的心肝宝贝,这个宝贝比谁家的孩子都强,有好大的满足感、自豪感。然后整个心都放在孩子身上,一心贪著,好东西都给他吃,好衣服都给他穿,整天用很大的情去爱护等等,这些都是苦。因为这是一个假相,你对他又特别贪爱,而贪爱本身就是苦,这样的话,孩子稍微有点磕磕碰碰,你心里就难受,别人欺负或者骂了他,你马上就起嗔恚。这都是基于对一个假相的维护,使得你生那么多的烦恼,造那么多的业。而且有那么多的期待。

但你想一想,冀望在一个孩子的假相上,怎么可能真正如愿实现呢?假相毕竟会坏灭,而且他唯一随因缘力而转,不是随你的意愿转的。所以孩子大了以后,变化就更大了。比如他离开家乡到大城市或者出国等等,最开始会给你写几封信;后来觉得写信麻烦,就寄几张明信片;再后来寄明信片也嫌麻烦,就打几个电话;最后电话里也没啥说的,干脆一年打一个电话,而且没说两句就挂了。他的心早已放在自己的家庭、孩子、事业、各种名利、追求、享受等上面了。但父母是很痴情的,对孩子永远是小时候的那种要求、执著,就算八十岁了也还是关心孩子,一直问:你现在身体怎么样啊?衣服穿得暖吗?等等。还是那个心。

人的确很可怜,这不过是现世的景象,却执著得那么牢固。我们无数世以来也组建过无数家庭,每一世都有一群儿女,但今天他们到哪里去了?曾经付出的情收获了什么呢?不是彻底失望吗?任何一个家庭都以破裂而告终,任何一个子女也只是暂时的业缘,扮演一个角色,这也是轮回幻化剧里的一幕假相。所以不要执得太真,也不必投注太多。对自己的孩子爱护得不得了,别人不小心碰了一下就生气得不行,对这个孩子百般爱护。你这样心系在上面,一天见不着,心就慌得不成样子了。你一定要让孩子实现你的愿望,但他只是一个业惑的假相,他有他的缘起、他的想法,结果一次不顺你的意,你就气得要死。

我们应该随缘而过,对子女要好好尽教养之责,至于结果如何都是由因缘定的。你说:我要孩子孝顺。那你就要行善。过去结了不好的业缘,就会感召孽子投生,这种家庭会有好多的烦恼、悲剧,不如当初不要孩子,心里还轻松、快乐一些。如果你在孩子身上系的太牢,那的确全是苦,每一根绳子都会把你拉向失望、担忧、伤心等的苦当中。一个执著就是一个苦,对幻相执著只是以苦而告终,不会有任何真实的乐。

这样想一想,怎么不生厌患之心呢?我们还要迷执在这样的假相里吗?退一万步说,即使面前显现了世上最有天伦之乐的家庭,每个孩子都很孝顺,然而到死的时候不还是一场空吗?来世有什么影子能剩下?所付出的那些情感、辛劳,有哪样能得到实义呢?所以,我们要把一切心投入到真正有实义的法道里面。而且要有平等观。他今生来做自己的子女也有一分缘,当然要尽到责任,然而太多感情上的投入、耽著,起各种贪嗔也是不值得的。无非是互相增上生死的业缘,没什么实义。而且越是溺爱、疼爱、贪爱,苦就越多。

那些家庭,孩子小时候当然听话、很乖,父母也非常开心,等他长大以后,父母一提到孩子,真是鼻涕一把泪一把,老泪纵横,非常苦。为什么呢?就是心里不满足,想想就苦。一想到孩子不孝,不理睬自己,心里就很苦。这些都来源于过去像心肝宝贝一样爱护他的那个坏苦,那里埋藏了多少苦的因素。当时一心耽著在子女上面,一点一点把孩子养大,但那只是出于私情,是烦恼性的行为,所以会导致无数的苦。

我们分析一下,看一看你那时是不是起了一个贪?把这个幻相执为真实,以为这是我的孩子?“贪”,就意味着自己曾经的付出,都是为了得到更多适合自己心意的结果。所以,人说到底还是自私的情,如果不是自私,为什么这上面一有变动,不符合心意,你就反爱为恨、反乐为苦呢?可见这完全是坏苦性,是一种出于无明的对于幻相的耽著。尤其建立我所以后,那真是身上扯不掉的一根绳子,这根绳子就牵系着你的心。你不断地有所期望,就不断地收获失望,曾经付出的越多,到不得满足时就越是感觉白养了,白费心血,落得一场空,那更是增加你的苦。如果你能放得开一点,当尽的责尽了,不做过多的幻想,苦就会小一些。如果你真正能豁然大度,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别人的孩子,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平等心,那的确没有很浓重的私情、亲情,也就能洒然解脱。最多碰到一些事情,当时哭一哭、笑一笑就完了,但是他最终能够看透。

现在懂了吗?现世法里面,连子女也是个幻相。所以我们要记住一以贯之的纲领——这只是“此世现相”,是现相博物馆里的一个假相。不过这种假相特别迷惑人,让你特别愿意投注心力、投注希望。但是,凡是缘着假相的希望,必然以失望而告终。这就明白,我们在随缘尽了教养之责后,应当一心趣入法道,不要系得太深,只要尽了本分就行了,过多的痴心妄想完全是苦因。
比如一个父亲,过去把希望全放在孩子身上,觉得有个奔头,拼命地赚钱,希望孩子将来能像他所想那样实现。但是一旦孩子走了,或者不能满愿,他就会非常灰心忧苦。比如孩子出家了,他就想:我做这些干什么呢?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现在孩子没了,干什么都没劲。

从这里就能体会当父亲的很苦。这不像做一笔买卖,亏损以后可能几天、几个月想不通,过后也还能放开,这是几十年用最大的心来投入,希望未来得到满意的效果,后来却发现全都白干了。这时候他就想不通,陷在思维的死角里钻不出来,始终没有开心的时候。有的人十几年都走不出来,一想到这事就灰心、闷闷不乐,在别人面前也觉得丢脸,这种苦一直抓着他的心无法摆脱。然后,他就把气发泄在孩子母亲身上。天天念叨着:白养了,一切都没希望了!等等。反正怎么都不开心。

像这样,产生失望感以后,就陷在非常大的悲苦当中。因为过去的执著力太强,一旦彻底失望,之后就陷落在里面,一直转不过来。所以人很苦,当初没那么执著的话,失去时心里的苦也会小一些,失望小一些,还能够缓得过来。尤其在孩子身上,产生的失望感特别强,结果整天就处在一种很苦闷的状况,实在烦闷难过。男人就不断地抽烟、喝酒,坐在那儿生闷气,想不通,女人就不停地流眼泪,一想起来就流泪,有的人真是不晓得流了多少泪。等到了老年,身体也不行了,各种疾病都来了,这时候连生活起居都很困难。如果两个老的还在,也只是每天四目相对,默然无语。如果一个走了,那就更加苦了,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儿女的尽孝,他的心非常凉,很多人想不通最后就变成了痴呆。

这就知道,过去的爱全部转成了恨、遗憾、伤心、失望,全都是苦。尤其现在这种现相非常明显,不要说到七八十岁,到了五十岁以后,父母就开始苦,他所付出的一切一点收获也没有,一点如他心愿的也没有。儿女也太自私了,只知道组织自己的小家庭,把心力全部倾注在他的所爱上面。父母期望他给予很多的孝养,而他所给予的连百分之一也没有。这样一看,心里就觉得很凉,还不如养一只狗,它还能天天守在身边,看着更舒服一点。

像这样,身体已经衰了,再加上失望的苦,这种伤心令身心更加衰落。或者一想起过去做的一切都白做了,孩子这么没良心,火一上来,身体就更加出问题。这就是当时的念头上充满了幻想,现在不能如愿,结果就出现了很多的失望、灰心、忧苦、闷闷不乐,一想起来就满眼的泪,到哪里都不开心。这么重的苦,都是从当初很大的情执来的。

我们想通了这一点就知道,儿女同样是个假相,为此付出很多的爱、希望,不断地奋斗等等,也只是浪费精力和感情,最后不但一无所获,还会得到很多的悲伤和忧苦。智者看清这一点,就要放下对虚假子女的贪执,在随缘尽份以后,一切心力都应该投注在对自他有真实利益的法道上。这就是儿女厌患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10、情爱厌患观

青春韶华同龄少男女,彼此对视含笑情状中,
心心相契唯愿常相聚,未知来日苦乐兴悲悯。

这是讲青春少男少女彼此之间有好感,由因缘的牵系,产生了绵绵的情谊,在相互对视含笑的情状当中,心和心非常相契,他们唯一愿长相守,永不分离,但不晓得来日会有多少的苦乐,兴起这样一个悲悯心。

这里的情爱厌患观,同样要配在前面总修法的原理上来观修。也就是“现世情爱诸法诳如梦”,他只是梦中的相,所谓可意的对象只是个虚假的形、虚假的影,连同他的心也都是假影,所以是诳如梦,没有任何东西,全是假的。而相恋中的人却是“众生困苦昼夜常耽著”,时刻耽著对方。最初相恋的时候,好像天地间只有两个人,他(她)是我的唯一,之后发誓两人的爱情要天长地久。但这只是“无义诸所作”,两个人不断付出情,这样耽著、寄予希望,实际都是无意义的,毕竟只是假相,什么也没有,所以爱情都是悲剧。

人们的痴心太大了,世间都在歌颂爱情,认为这是人生中最大的事。成家的时候都会挂上红红的灯笼,放着鞭炮,敬着美酒,他们以为迎来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但实际上,来日有多少的苦、多少的乐!这里的“乐”指乐苦相连。两个执著的心在一起,都冀望在一个假相上面,满我的意就高兴,不满我的意就悲苦,像这样会发生多少的苦!由此不得不兴悲悯。

我们要抓住“此世现相诳如梦”一句,尤其“诳如梦”三字。这些全是梦,忽而现有,忽而现无,心一直耽著在这上面,其实都是苦。

上师说:“未知来日苦乐兴悲悯。”有人就问:这个“乐”字怎么解释?乐不是好的吗?
实际上这里说的乐和苦全是苦性,梦里出现了自己的所爱就乐,一下子没了就苦。乐和苦相连,每一次出现可意境时,他就觉得是在乐中,实际已经埋藏苦了;假相一消失,他就认为真的没了,心里非常悲苦,不愿意接受,或者有很多寂寞难耐、撕心裂肺等的苦,都是从乐来的。

现在要细致来了解,“诳”是说本来没有,而你却以为有,等会儿又以为它没了,但这两个都是错觉,只是在缘起上会让你产生不同的心。好的有了,你马上就起乐感,但这是假的,一下子又没有了,抓不住、得不到,这时候马上起苦感。两人相处时,这种苦乐的连续剧时时都在上演,爱情里出现多少苦,我们从这一点上就要全部窥破。反过来说,忽然间出现一个自己不愿意、不想接受的,这时就产生一种苦感,忽然间又消失了,感觉升起新的希望,又会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就这样不断地相连。

要知道,以为它有了,这是诳;以为这个有的没了,也是诳,真正了达了本相,这两种心都没有。所以一放下对爱情虚诳的耽著,人的心就从苦乐两边出离了,对于现世爱情耽著分别的迷雾一下子会消失。这一切都是假的,然而人却倍受困苦,一直困在里面走不出来。尤其是爱情剧,里面有那么多的悲欢离合,那么多的爱恨情仇,都非常苦,而且毫无意义。除了自己的心在一念念地缠绕之外,什么也没有。所以上师说,一看到这种无意义所作,厌患的觉受就难止,这就是一种悲怜之心。

有一种说法:爱情是轮回永不落幕的戏剧,它是人们最珍视的主题。但它其实“诳如梦”,如果心里不能消掉这种情,它的发展就会无穷无尽,从无始一直到今生,再从今生延续到来世。这就是我们众生在轮回里剪不断的一根最长的丝,它一直缠绕着心,让你在爱恨里打转出不来。

所以,两个人立了爱情的契约,想长相厮守,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在智者看来实在很可怜。因为这就是充满了苦的戏剧,他们却还在那儿海誓山盟,这种幻想多么幼稚!这本来就是一个假相,假相怎么守得住呢?这本来也只是一时显现的适合自己心的梦,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只会有无数的失望、无数的破灭。

这里说,人在错觉里会觉得爱情非常美,尤其到了花样的年龄,男女间有了爱慕之心,总是期望遇到自己喜爱的人。一见到可意对象,虽然还有一定距离,但眼睛已经不由自主被对方吸引,内心的分别也在不断地打量着。这时彼此对视着,脸上自然就喜悦起来,眼神间已经在传递情感了,感觉心和心已经接近了,自己遇到可意的人了。然后就幻想:如果我能和他永远在一起该多幸福!之后,随着恋情的发展,就感觉彼此情投意合,时时都想和对方在一起,以至于立下海誓山盟。

这就是人对于眼前虚诳假相的一种幻觉,非常难看破。从局外人的角度去看,其实就是一个假相,没有别的东西。但是,由于心投合的缘故,会把对方执取得非常紧,一定要拥有他。一旦两心相契就想永远在一起,天长地久。

但要知道,建立在假相上的爱情是脆弱的,更彻底地说,它本身就没有意义。然而恋爱中的人十个有五双是白痴,他一心立这个假相为实有,想得到他,所发出来的心、执著和各种追求的行动等等,都是从这一个念头上出来的。当这个念头不能实现时,爱情的美好、幸福感、欢愉顿时就没有了,转成了悲苦。比如有一方不再适合对方心意,那另一方马上就会变心,马上就出现了苦的一面。实际上前面也是苦,后面也是苦,迷恋一个假相怎能不苦呢?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这里,怎能不苦呢?这意味着后面有接连不断的各种内心不满足的苦。

所以说,爱情的真谛是自私的,我爱自己所以才爱你,你适合我所以我要你,不适合我我就不要了,这就能看到人心的虚诳。而这样的心在不断地幻现出各种美景,其实全是从一念虚妄分别出来的。人陷在爱情的耽著分别的雾里,这时候就看不清爱情的本面,所谓雾里看花,越看越以为里面有东西。所以说,爱情是一个高度的幻想症。

苏东坡有一首悼念亡妻的词,名叫《江城子》,道出了爱情的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只是一念虚诳的心,立了境是有,好像出来了一个人,正是自己所爱的妻子。妻子死了以后,夜里做梦又回到故乡,看到她正在小轩窗前对镜梳妆。但实际上只是虚诳的心入梦后不自知,还以为这里有个真正的人,当她消失的时候就无比伤感。十年生死两茫茫,因为很难忘情,一旦失去就倍感伤痛。

现在要知道,整个现相诳如梦,你以为有,等他无的时候就苦。以为有是一个虚诳的心,以为无还是一个虚诳的心,始终耽著在一个念头上去不掉。人对这些很难看破,总是执著在情上面,牵连出来的全是苦。乐是坏苦,苦是苦苦,人一直为情所累,为情所苦。想到当年情义缠绵,后来就感觉生死两茫茫,眼前没有这个人,除了千里孤坟什么也没剩下。但其实本来就没有。

“没有”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本来有,后来没有了,所以前面是乐后面是苦,前面是欢后面是悲,这就是凡夫的情态,全都被现相诳骗了,心还是一直耽著。有的时候他耽著有,无的时候他耽著无。耽著有的时候充满了幻想,甜蜜、温馨或者情感上的乐受,当它无的时候,就感觉过去的都没有了,很悲苦,一想到心里就很悲凉。这个情谊缠绵悱恻,有乐、苦两方面的作用力,使得人一直陷在苦中。

另一种,超出了苦乐两边,不认前面为有,也不认后面是无,所以认有认无全是虚诳的心,只是一个分别。我们为这个分别付出了很多的情,这有悲欢喜怒等各方面的妄动,而且有各种的付出、做法,但这些都是无意义的所作。心整天耽著在这上面,确实是万劫缠绕。人的心一直断不了这个情,所以始终被困在里面。如果你能看破世情,那就没有挂碍了,什么有、无都是假的。
现在清楚了吗?连有和无这一对都是假的。这种虚诳法里的苦和乐,就像《涅槃经》中说的功德天和黑暗两姐妹形影不离那样。


功德天出现时,你以为真正出现了美好的爱情,或者现世的欢愉、喜乐。但要知道,这只是个假相,怎么可能在你心前永远保持不变呢?忽尔间就没有了,又出现了黑暗。所以,爱情总是在充满阳光和漆黑一片的错觉里交替度过,你老是想着与对方相聚,但终究难免分离;你总是希望出现所喜爱的境,但往往事与愿违。这就叫功德天和黑暗形影不离。

而世人往往只看到一面,当他受苦时,也认识不到就是前面的享乐招来的;现在的不满足,就是原来的贪欲招来的;现在感受的寂寞,就是原来相聚之乐引出的,这一切都是由执著力来的,都是由乐生悲,所以上师说“未知来日苦乐兴悲悯”。恋爱中的人都要饱尝一个个的苦味,这就是贪著现世法的悲剧。

现在还要体会一下“诳如梦”。在恋爱中,对方的美和丑、好和坏、善和恶都是诳,都是从一念心发出来的,是一念心所感觉的,这就非常不可靠。

《聊斋》里有个“画皮”的故事。书生迷上了一个美女,但她实际是个鬼,每次都要把人皮画一画,披上后打扮得美美地出来,书生一看就心神荡漾,完全被她迷惑了。后来有一次看到了她的真面目,吓得简直要昏过去了,因为去掉人皮以后,就是一个青面獠牙的鬼。之前书生感觉她很美,其实是个假相,这就叫“诳如梦”。

人在恋爱中时,那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感觉所爱的人是世上最美的、最可爱的、最洁净的。但实际上通过分析法来看,那无非就是三十六种不净物堆在一起,你到底喜欢哪一个呢?只是这些聚合在一起时,就现出一个诳如梦的美的相,但实际上我们分析一下,把他的鼻子割下来你喜欢吗?把舌头切下来你要吗?你喜欢吗?或者把他给分解了,你要哪一块肉?哪一根骨头?割下来的人肉跟砧板上的猪肉有什么两样?看着都恶心。人皮跟猪皮又有什么两样呢?再看里面,都跟猪肠子、猪心、猪肝、猪肺等等一样,非常臭秽,而这些组合起来感觉是个美女,可见所谓的美也是诳如梦,是心变出来的虚诳的假相。

对方的善恶美丑等也是诳如梦,只是贪欲者前现的一幕假相,实际在事物的体上没有这些,所以对此付出的耽著都是徒劳无益,反而成了召感苦的因素。对方的身体只是无数聚沫般的微尘的合聚,这里并没有一个美丽,就像《画皮》中所讲的美女那样。然而人的心总是耽著在这上面,眼睛看着,心留恋着,不断浮想出这样的相。为此茶饭不思、辗转难眠、魂牵梦绕,做各种盼望,目的就是要和这个假影守在一起,认为彼此的情意缠绵是一种美好。但这些都是非理的妄想,他终究是假相,一旦这个假相不复存在或者离自己而去,就会产生很多求不得的苦,或者假相变了,也会产生非常多的厌倦,就想另寻新欢。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人心的虚假,境是假的很容易了解,但恋爱中的心是假的就难以窥破了。我们就要想到,恋爱双方的心都是假的,所以常常说爱情是假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观感就是自心缘着境起了一个假影,然后不断取那个相,就像阳焰一样没有实义,这里取相的心是假的,如梦,各种的感受也是假的。

譬如悦意境在前,只觉得无限美好,沉浸其中,认为有各种乐受。其实,这不过是自己的识跟境接触时所起的虚假幻受,根本没接触到什么,也没拿到什么,面前就是一个空花幻影。那么究竟得了什么呢?不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象吗?不只是一个虚诳的感受心吗?然而人们在这里耽著不休,认为彼此在一起非常甜蜜,有多么美好,以非理的想象编织成一个个美丽的童话,这无非是内心现出的一个个幻影。但是人当时不了解这是自己的心在骗自己,反而沉陷其中。所以恋爱中用的心思非常多,也非常苦。

这就看出,不仅身是假的,连心也是假的。然而在这样的假相上还自我欺骗,而且欺骗对方说:“我爱你爱到老”“我永远爱你”,或者彼此结下契约要长相守,甚至来世还要做夫妻等等。这在名言上也只是因缘生的一幕幕幻心、幻境、幻觉,哪里有什么恒常性呢?刹那间就没有了。如果一直把著这个、留恋这个、营造这个,那多苦啊!最终收获的就是一场空。以那种沉甸甸的爱,失去时会造成内心极大的忧苦。如果对方不满足自己的心,随人而去,那就有撕心裂肺的苦。或者对他恨之入骨,认为曾经付出的爱不值得,自己受了最大的伤害等等,这些都是爱的反弹。品尝了一杯杯鸩毒般爱的美酒后,会发生剧烈的疼痛,每一个爱的后面都是苦。这样就会明白上师说的:“未知来日苦乐兴悲愍”。

在恋爱里发生的事,通通都是一种执著性,是出于人自私的心理。人心非常自私,对方满足我的心意我就爱,一直希望得到这样的境。但他也只是因缘生的幻境,哪里会随你的意识转移呢?这样死死地执著,又怎么不是苦呢?暂时得到的一点满足,背后潜伏着极大的危机。

人的想象太荒唐了,这本来是无常,他却想要永远保有;本来是虚假的,却以为里面有实义;那只是因缘生的假相,却以为一定要按我的方式来显现。或者把他视为私有物,这就是最大的自私。一旦面前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或者表示一点好感,马上就醋劲十足,是这样一种贪婪的表现。像这样,哪里能维持一个虚假的乐境呢?他是不堪一击的,因缘稍有变化,内心剧烈的苦就会迸发出来。想一想,这多苦啊!可怜世人还一直认为它是世上最美的事。

当初两人一天到晚待在一起如胶似漆,发誓说:“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实际是在蓄积非常大的离别之苦。一切所谓恋爱中的幸福感、快乐感都是苦的自性。想一想,如果一方远走他乡或者去世了,弃自己而去,另一方是什么感受?过去想永远在一起,现在人去楼空,想相聚也难以实现的时候,怎么耐得住这寂寞凄凉之苦?这样的苦全是由长相守的痴心所感,全是由当初相会的乐引出来的。

要知道,这全是被一个虚假的相诳骗了。当初爱执得那么深,离开时苦也是非常深。但这只是假相,有一些让自己满意的,也只是因缘暂聚的结果,而它基本上是保不住的。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人有一种非常大的执著,不肯放手,这会让他的心一直陷在得到时喜、失去时忧的苦的状态。

爱有特别强的附著力,一到了那个点,就开始渴求、盼望,因缘聚会时整个心都陷在里面,贪著那种感觉、那种氛围,想取到所爱境的色、声、香、味、触等等,这样就完全陷在假相里了。这种串习力使得整个身心处在非常大的执著里,一旦得不到,就会陷得非常深,难以自拔。
我们一定要知道,乐和苦是相连的,这叫做“悲欢离合”,叫做“乐极生悲”,叫做“乐中有苦”,每一个乐都是苦的前兆。人们以为爱情中才有平常得不到的那么强的体验,那么多的感受,恋爱给了我那么多,但其实这些全是剧烈的坏苦。这意味着一旦失去,陷在失恋中时,就会有拔除不了的苦。那时的苦比现前的乐要强上几十倍、几百倍。所以,世人误以为的乐在智者眼里看来,都是绵绵无尽的苦。

要知道,不必说胜义谛,连世俗谛也只是一些破散的、坏灭的虚假性的法,根本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好。我们想象的都是假的,受想行识上去分析一下,那无非是以因缘力现出这个法那个法,而且他是无常性的,一刹那就没有了,贪这样的假相就是苦的根源。

你要看这里是很危险的,会一脚踏空落在深渊里,把希望寄托在这样危脆的假相上,你的心就被锁在里面了,这样心一直牵在这个境上,境稍微一动心就乱,非常不安,这当下就是苦态。刚刚境界现的时候,贪心就想著在上面不愿离开,这已经是苦。那个东西一离开,境一变就紧张,不愿意脱开,想他一定要属于我。当他移情别恋的时候,那简直都要疯了、只想自杀。人在爱情失意的时候就备受打击,整个人就懵了、傻了,呆在那里神色茫然,不知道往后的日子怎么活,他已经没办法过了。这时,内心的思绪非常复杂,曾经的美好时光到如今都转成了苦,有那么多的痛、怨恨,那么多的于心不甘,那么多的留恋,这一切都是从当初的乐引出来的。缘起是这么残酷,每当你去贪著一个假相,到一定时候它就会反弹给你不得满足的苦。
像这样可以看到,爱情纯粹是苦剧,而且都是自己一念心给上演出来的。

一念缘起的力会繁衍出无穷无尽的苦,这是出于当初彼此有好感,希望永远在一起,然后就组成一个家庭。然而这是两种烦恼心的结合,双方都在捕捉假相,不断地发出要求,发出错乱感受,之后就在彼此间碰撞。妄想满足时似乎有点希望,不满足时就发现有层出不穷的冲突、怨尤、苦恼、嗔恨。两人之间不是人和桌子在一起,分别心互相作增上缘,这里发展出多少苦啊!所以法王上师说:“未知来日苦乐兴悲悯”,就是从两人虚妄分别心的缘起链里面,不断地发生各种苦乐、贪嗔、怨尤等等苦性的事,人心就被困在这里,幻想不停,造作不停,烦恼不停。好的生贪,不好的生嗔,全部会从心里出来,哪一样是真实的乐?人们所冀望的爱情之乐,实际全是苦。

上师说:“此世情爱诸法诳如梦,众生困苦昼夜常耽著,意中现彼无义诸所作,厌患觉受难止流为歌。”的确,全世界的爱情剧都是苦剧,体性是苦,结局是苦,任何一点都是苦。我们只要对世上谈过恋爱的人做个普查:当你恋爱结束或者到垂暮之年,再去回顾过去的爱情,你以为那是真正的乐吗?我想多数有理智的人都会回答:原先我以为很美好,结果陷入了爱的牢笼,被锁进去几十年,什么也没得到,有的只是满满的苦。

人一旦中了爱情的圈套,就像牛被架上了牛轭一样。自从成了家,人就被关进苦的牢狱,他一直要为这个家而奔忙,有妻子儿女等各种家庭琐事,都只是一大堆的苦。哪里想到当初一念爱的妄想是酿成后面无数苦的前因。即便是世上最美的爱情故事,也终究难逃生关死劫。当死亡来临时,所谓的爱情剧就彻底坏灭了,只留下两具赤祼祼的尸体和两个漂泊在中阴里的游魂,他们各自随业风而去,哪里有所谓永恒的爱情呢?

这样看清楚了,世间本是苦的真相,现相本来虚诳无实,所谓的爱情从始至终的真相,以后我们就要生厌患之心。也要知道,世间的各种影视、文学都是欺诳性的说教。正是由于人们的痴心太重,对此充满了各种愚痴的幻想,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同时,就把它寄托于各种文学、影视作品或者歌曲当中。这样,爱情就成了人世间永不衰落的主题,这实际是莫大的荒唐。

情爱是欲界中最大的错觉,也是人心最抱有幻想的地方,这是把我们永劫锁在生死里的最大因素,我们还想这样继续做下去吗?那只会迎来无数的悲苦,从无始至今已经有过无数次的男女恋爱剧,每一次都是以破灭的苦而结尾,而人还是看不透这一点,这就是可悲之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