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愿海心髓·普贤刹之明日讲记

二、为了在人寿百年时调伏人天众生,立愿示现八相成道,作各种殊胜利益。

世尊为了在人寿百年时,在这个世界示现成佛,利益无边众生,而立了各种大愿。

譬如佛说:在人寿一百二十岁,整个世界处在极度混乱、污浊,众生烦恼炽盛,造作各种恶业的时期,为了调伏浊世众生,成熟他的善根,愿我从兜率天降临人间,入到转轮王种性父王的王妃胎中。那时候,从金刚际到色究竟天之间遍满光明。愿这光明在一切时照耀,恶趣和人天众生都能见到。愿所有见到光明的人都能对轮回苦生起厌患之心,而希求涅槃,至少生息灭烦恼的心,应当播下最初的圣道种子。

又如佛发愿:愿我入胎十月期满,以自己所积福德等持力,使得娑婆世界六番震动,众生都得以觉醒。

愿我从母亲右胁降生人间后,娑婆世界光明遍照,所有众生都能了知。善根未成熟的众生能因此播下涅槃菩提种子;善根已成熟的众生能生起等持的苗芽。

愿我出生后,脚掌接触大地时,娑婆世界金刚际以上的大地六次震动,所有四生、五道的众生,水中、虚空中的众生都得以觉醒。愿这些众生的心中,没有生起等持苗芽的,我使他生起;已生起等持苗芽的,我使他坚固稳固,使他们都在三乘法里得到不退转果位。

(像这样,一直发愿在成佛的一段历程中,以各种示现来调伏众生,使他们相续中生起善根,生起厌离心,得到三摩地,或者都能行持出世间解脱道等等。)
又发愿:在成就菩提果后,所有与二乘道有缘的众生,都以我说法而得到阿罗汉果。

愿为一切众生宣说正见,具有无量法义的词句;愿众生都随其根性而得到果位。
愿以智慧金刚摧灭众生心中的烦恼大山。

愿宣说三乘法使众生趣入佛道,能够为下至一个众生宣说佛法,赐给他无畏布施。为了行布施而赐给无畏,愿我为了说法步行数百由旬。

愿在自己的教法下,人们出家没有障难;甚至各种脆弱、忘性大,乃至具邪见、因烦恼而心烦意乱的众生以及女人,都能圆满出家。

愿自己得菩提时,众生以前世冤业作各种毁骂、各种伤害,都赐给他们清净戒、等持、大悲,为他们宣说妙法,使他们得清净信心而行持善法。

自己成佛后,全身所有的毛孔每天都幻变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如来,这一切幻化的佛都能入到有佛住世、无佛住世、五浊炽盛的世界里。这些化佛每天都在各种刹土里,对造五逆、谤法、谤圣者、入声闻乘、戒律不净、毁戒、犯根本戒、毁坏自续、善心失坏、丧失善道、堕入轮回深渊,以及入恶道的各种众生宣说佛法。

(如此等等就可以看出,世尊为了在贤劫人寿百岁时成佛,建立三宝法幢,利益这段时期里的所有有缘众生,在因地发了无上菩提心,立下这些大愿。)

三、为了说法利益一切众生,愿自己具足一音说法的能力。

当时世尊在因地又这样发愿:我成就无上菩提后,要具足一音说法的能力。有的众生学声闻乘,他听我说法,就能听到声闻乘的法义而了解;有人学缘觉乘,他听我说法,就能解了缘觉乘的法义;有人修学无上大乘,他听我说法,就了解到纯一无杂的大乘法;有人修集资助菩提分的道法,想得菩提,听到我说法,就能舍财行布施;有的人远离功德,希求人天快乐,他听我说法就能持戒;有人彼此怖畏,有爱憎的心,听到我说法,就能相互生亲厚心;有人喜欢造杀业,听到我说法,他就得悲心;有人常常被嫉妒、悭贪覆盖自心,他听我说法,就能修喜心,不住在嫉妒当中;有人端正无病,贪著在色上,心生放逸,听到我说法,就能得舍心(舍开这一切贪恋);有人淫欲炽盛,内心放逸,听到我说法,就能观不净;有人学大乘法,被掉举盖所覆盖,听到我说法,就能得到身念处的法;有众生常常自己称赞,能够做大的议论,他的智慧像电光一样,闻我说法,就能解了甚深的十二缘起;有众生很少听闻,见识很短,听到我说法,就能得到不忘陀罗尼;有众生入了邪见山,听到我说法,就能解诸法甚深空性之门等等。

四、为了达成自他二利,愿自身成就各种功德。

任何没有谄曲心,秉性真诚,愿趣入大乘法的菩萨,愿我对他只说一句法,就能得到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等持、七万五千总持功德。

为成大菩萨,愿我能具足大精进、不可思议的发愿、智慧、殊胜菩提,身具足相好庄严、语言善
妙能满众生所愿;为了得到不可言说的等持,愿我能具足闻法功德;为了得到不忘失,愿我能具足正念;为了得到誓言坚固,愿我能具足思维;为了永不退失所发誓言,愿我能具足加行;为了增上地道功德,愿我能获得胜解;为了能舍弃一切财物,愿我具足布施;为了所闻法要融入清净心,愿我具足净戒;为了所有众生远离怨恨,愿我具足精进安忍;为了积累资粮,愿我具足精进;为了神通灭尽定现前,愿我具足禅定;为了断除烦恼习气,愿我具足智慧;为了救护一切众生,愿我具足慈心;为了不舍一切众生,愿我具足悲心;为了对一切法不生怀疑,愿我具足喜心;为了远离分别高下之心,愿我具足舍心;为了能起妙用,愿我具足神通;为了拥有无尽受用藏,愿我具足福德;为了了达一切众生心,愿我具足智慧;为了了解众生怎样证悟,愿我具足妙慧;为了得智眼,愿我具足光明;为了得法、义、辞、辩四无碍,愿我具足四无碍解;为了制伏一切损恼者和魔众,愿我具足无畏法;为了得佛功德事业,愿我具足各种功德;为了能长久、无所畏惧地为众生说法,愿我具足正法功德;为了广弘如来一切法要,愿我具足光明;为了能现前一切佛土,愿我具足光明;为了得佛授记,愿我具足神变;为了如实宣说真谛,愿我具足如来幻变;为了究竟四神足,愿我具足神变;为了趣入如来秘密,愿我得一切佛加持;为了独自获取智慧,愿我得法自在;为了能实践自己所言,不受任何违害,愿我具足精勤善法之力。

愿我即使宣说一句佛法,也能使入大乘的无量无边众生行持善法,而且得到满足。愿这些大菩萨都得到不退转智慧、佛法大光明,而且在极短时间内得到如来果位。

由以上简单的叙述,我们可以大略看到世尊当年为救度浊苦众生立悲愿的情形,也才知道上师总持金刚句的内涵,的确是一句话含了无数内容。

在这一愿中前一颂最重要,只有理解了这一颂,才知道第二颂的立意,也就是完全以本师为榜样,开始一点一滴地随学,重点就落在利他的悲愿上。像这样的五百大愿世尊完全做出来了,当年他的目标就是要在浊世里示现成佛,能够真实地摄受非常苦难的众生或者无善根、刚强难化的众生。今天这一切都实现了,在娑婆世界世尊的整个教法期,所出现的所有三宝事业都来源于世尊的悲愿。直到这个时代,我们自身上得到的一切佛法利益,都来源于世尊菩提心的恩德。

可见,如是发愿后,经过逐渐地运转,积累到量的时候,的确会按照这样来成就、来实现。我们对于世尊当时的用心,怎么起悲愿,由悲愿发菩提心,以菩提心摄持来修集一切福慧资粮,最终住持秽土,整个从因到果的过程都看清楚后,就知道自己该怎么随学。在方向、目标上怎么用心等等这些大的方面就会非常明确。

之后,就要对于本师有一种信心和随学的心,然后就要按照下面这一颂真实地发愿。不是口头上说一说、心里想一想,而是意乐和行为全部要有,这是最根本的学习之处。这里发的是最不可思议的利他愿。自己的善心苏醒了,能够随学世尊使劲地发愿,以大乘种性的功能力量,最初、中间和最终成佛时,都会出现不可思议的利益。
接着我们要按下一颂来发愿。

我亦遍空有情界未尽,不贪自利寂乐之圆满,
如饰依止利他胜意行,普门当入三有之城中。

“我亦”就是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也就是以佛为榜样,发起最广大的菩提心。菩提心的最终落点是利益众生,这是普贤行海的根源。所以说到“遍空有情界”,就是发誓度尽一切众生。
数量上是要度空遍法界虚空界无数世界中一切种类的有情。乃至一个众生没有达到佛位,我都一直行持这种不为自利、专求利他的行为。时间上是乃至众生界没有穷尽之间,恒时不贪著自利寂乐的圆满,像佩戴美饰那样依止利他的增上意乐和行为。不像小乘住于寂灭那样,而是从一切门类入到三有大城中,在一切种类的众生界里作最大的饶益。

总之,利他悲愿就是尽一切心专行利他,而不为私我求任何利益。所谓的私我,只是我们把色心假合的虚假幻影当成自己,其实真实的自己是法界心。法界心里的一切众生都与自己同体无二,因此应视一切众生为己,这样如同为自己一样来利益一切众生,就发生了极大的觉悟。之后念念都趣入菩提行海。以这种缘起就会真实展开无边的普贤行海,由此就会出现普贤刹的吉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从远离违品方面是“不贪自利寂乐之圆满”。这里的“自利”,指的是为虚假自我谋求利益的心,它是大乘道最大的违品,而所谓的“自利圆满”,是指法身功德全分地显发,这是两回事。两者在“自”上有极大差别。如果错认身心假合的幻影为“自”,认为只有这个是我,此外一切都是他,唯一要重视我,其他人另作考虑,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生生世世局限在自私心的圈子里,而引生一切衰损。

也就是说,如果短浅地为着自身的利益,而且不懂得因果善道,就会不择手段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各种伤天害理的事。这样,为了求自己现世的快乐圆满,导致我们堕在恶趣里无数次。
接着还是只求自身利益,来世要得到人天福报,拥有美貌、财富、名声、地位、权力等等;或者能够生天,享受更高级的五欲;或者生到更高的天,住在不受任何苦苦、坏苦干扰的禅定当中等等。这样为自己得到上界寂静、安宁的圆满也不究竟,是把有漏苦法错认成真实的涅槃或安乐。
进一步说,看清了轮回唯一是苦轮,是惑业性不断变化的法,这里没有任何真正的安宁,一直随业流迁转,没有丝毫自在,在这里始终解决不了离苦得乐的问题,只会一再地由于错认而陷在制造苦的缘起里。声闻缘觉二乘人看清了这一点,知道求轮回乐的自利行为完全是愚蠢的做法,而且看清了轮回的根源是我执,通过消灭我执,再不起任何引生轮回的惑业,从而真正住在寂灭安乐当中。他以为这就是我的圆满。但是对大乘人来说,这样住于寂灭是落在涅槃边上,障蔽开发如来藏,也无法在尽未来际救度无量无边的法界众生,所以这是不能行持利他的最大违品。

我们要知道,就像萨迦《离四著窍诀》所说的:“贪著自利非发心”,或者像《华严经》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小乘或者人天自利的心是菩提心最大的违品,因此要彻底拔除它。就像上师教导的这样,认清了只有以大悲行持广大的利他,并非为着一己之私,或者求小乘息灭自身惑业的所谓寂灭乐,才能开发出无量无边的菩提行海,和佛果的色身、刹土、事业等等。它的利益范围是尽法界的量,普化无量无边的众生。由此也会开发出自身无边的功德宝藏,真正实现无上的圆满。了解这一点后,就应该随学世尊,恒时把自利看成仇敌,一定要断除它。

这里的“不贪”,表现在我们的愿丝毫不贪著在自利的寂乐圆满上。为了利他,不会想:我要保住自己的利益,得一点清净、安宁、喜乐,我不愿意做那样辛苦的事,怎么能为了利益众生牺牲我的圆满?等等。正面来说,要像世尊那样,为了让一个众生心相续生一个善根,即使住在地狱十万劫受各种苦,都心甘情愿。为了利益众生,即使生在饿鬼道、旁生道,或者人天各种卑微的族群里,受无数苦,都在所不惜。哪里有众生,哪里就有利他行,而且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来做,这就叫做“不贪”。

所以,我们再也不要陷入到,为了虚假的自我,计较我的安逸、我的快乐、我的喜好等等,否则就直接障碍了利他。菩萨的利他是要完全舍弃自我的。虽然我们一时还做不到,但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愿力。只有这样不贪自利,我们才能恒时依止利他的胜意行。

为一己之私的自利是利他的违品。心里只要以自我为主,就不愿意利益众生,或者不能全心全意地发挥出心力来利益众生,这就是大乘道的障蔽。我们在自己心上就可以看到,当我们不再视这个虚假的幻影为自我,而是视法界一切众生为同胞的时候,就会把众生看成自己,把一切众生的离苦得乐看成自己最究竟的事业,此外再没有别的所作。那时会甘愿像释迦佛那样,想尽一切办法,积一切善根,具足一切能力,都是为着利益众生。我们日日夜夜怎么样闻思修行,怎么样积累福德,下至磕一个头、供一支香等等都是为着众生。为了利益众生,我们甘愿施舍一切跟他结善缘。愿意成就无上的语功德,应一切众生的机,让他们听到相应的法,使他的心得到调伏、救度。这就是大乘菩萨的悲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利他的胜意行看作自身最殊胜的庄严,此外没有别的庄严。而失去利他,就好像显现出极大的错乱,又暴露出非常大的自私、贪婪,念念计较自我的心理丑态。这一切都是因为保护一个小我,不愿意沾染任何利生的辛苦,不愿意行持难行苦行,不愿意为着众生心中的法身慧命,而日夜地献身献力。这都是自利这个魔头在障住我们。

但要注意区别,这里的“自利”跟法身显发的“自利”是两回事。这里的“自利”是指,由于执著自我,视我为第一,视一切众生为这之外,这样就只会为自己。我们从无始轮回直到今天为止,念念都是为自己考虑,为自己思维:怎么来利益我?到什么地方去能得到利益?等等。什么样的念头都会起,什么样的是非都计较,什么样的行为都做得出,什么有自利的地方都会趣入求取。

然而在利他方面,我们的善心却完全被障碍了,我们的大乘种性因此被覆蔽而无法开发。也就是我们竟然想不到利他;想不到尽虚空界的众生,是我们要发最大的悲心,尽最大的力量,日夜救度利益的对象;想不到怎么忍一切苦,我都要时时去思维怎么利益众生;想不到为了利益众生,要实际受生在各种众生界里,哪里能作利他,我就去哪里;也想不到由此怎么来出现无数利他的繁花硕果等等。这都是我们的心被自利障碍的缘故。

这样了解以后,我们一方面要消除“贪著自利寂乐圆满”这个最大的违品,同时在顺缘上,要全

分地提起利他的胜意行。也就是心心念念都想着众生的利益。之后发起决断,发愿随自己能力的差别,从一切门类进入到三有城中救度众生。这样的话,我们就会远离凡夫住著在轮回边的衰损、声缘住著在涅槃边的衰损,从而极快速地实现不著轮涅二边的无上佛果。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接下来解释后两句:

“如饰依止利他胜意行”。

“利他胜意行”,指利乐有情的增上意乐和增上加行,说的是悲心的自性。利他就是悲心,有意乐和加行两方面。

意乐里又有增上利的意乐和增上乐的意乐。“利”指因上的心行,“乐”指果上的受用。“利的意乐”,指让有情从不善业中脱离出来,安立在善业中,这就在因上做到了利益。“乐的意乐”,是说拔除他的三恶趣苦,安置在善趣乐中;拔除他的生死苦,安置在解脱的涅槃乐中,这是就果来说。总之,想让有情得到一切现前和究竟的利益、安乐,称为“增上意乐”。

意思就是,“利”,是让有情的心从不善中脱出来,安立在善上。如果他一直造杀盗淫等的恶业,作无义的行为,那就要把他安置在不杀、不盗、不淫当中,乃至能行殊胜善业,护生、布施、持梵行等等。不但要把他安置在世间善上,还要安置在出世间善中。也就是进一步让他从以我执出发而行善,转到以无我摄持来行善,这就住在了出世间善道里,是更大的利益。进一步说,不单是得到小乘住在寂灭边的利益,还要把他安置在不住轮涅二边的大乘道当中,这是更上的利益。总之,一直怀着让他在因上出现有利益的行为这样的意乐,就是菩萨增上利方面的意乐。

“乐”,是在果上希望有情能离苦得乐,这又有上下各层的差别。针对有情的不同阶段,希望他暂时能拔除恶趣的苦,把他完全安置在具有人天安乐的善趣果当中;进一步再把他安置在远离一切三苦的无漏涅槃乐当中;最后把他安置在不住有寂二边的无上佛果的大乐当中。这是菩萨增上乐方面的意乐。

不但要有这样增上的意乐,还要有增上的加行。也就是依止如是作利乐的意乐后,以自己身口意的行为,把众生真正安立在利乐当中,这叫做“增上加行”。

为什么要依止利他的增上意乐和加行呢?因为我们现在要随学世尊,发愿受生在轮回,在众生界里,手把手地教他、引导他,把他安置在现前和究竟的一切利乐当中,这是我们的心愿。而受生轮回,取决于我们的增上意乐。以这个意乐驱使,才能受生在轮回的各种生处;没有这个意乐的话,最多像小乘一样,住在涅槃寂灭边上,因为没有驱使的因。因此,我们恒时不能离开这个意乐。同时,为了实际达成让众生得到利乐的所愿,一定要做出实际行为来,因此,恒时不离利乐有情的加行。当然这也要随分随力来做,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做法。

那么,依止利他胜意行的情形如何呢?那就是“如饰”,像女人依止胜妙饰品那样来依止利他的胜意行。对女人来说,没有了鲜花、耳环、项链、臂钏等的装饰就感觉不美。那么对菩萨来说,没有利他的胜意行,就没有了菩萨的庄严,成了菩萨的衰损。也就是说,当内心的大乘善根被很强地激发出来时,就会唯一执持利他胜意行作为自身的庄严。会感觉:如果失去了利他的庄严,自己的身心就非常丑陋。如果堕在小乘唯求自利,或者人天只求庸俗世间果报方面,那是我最大的丑陋,羞得简直没脸见十方诸佛菩萨。我作为一个发心的菩萨,竟然丢失了最重要的利他胜意行,那当然就像女人失去了胜妙的美饰,而变得丑陋不堪一样。反过来,就像女人恒时不离美妙的饰品来庄严她的身一样,我要恒时不离利他胜意行来庄严我的心地。

这是表示自己奉它为最最庄严的心,也表达了对大乘道的深心渴仰。这样具足了利他胜意行,就能够“普门当入三有之城中”。

“普门当入”,指当我们入了大乘道,悲心、增上意乐坚固的时候,不会像声闻那样舍弃轮回,而是不舍轮回,为了利益有情,数数受生在三有的各种生处来成熟有情。

“入”是受生的意思,这有很多种,有以业力入、愿力入、三摩地力入和自在入。我们现在要发心,从初学阶段直到成就佛果之间,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恒时执持这个遍入的愿。以它驱使,就会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境界遍入到三有城当中。

也就是说,处在胜解行地时,多数是以业力受生。这时心还没得到自在,不能完全如自己所愿那样受生,但有时候也可以随缘受生。这时主要是以积福德资粮的力量,受生到利益有情的生处。之后到了一地二地,得到了一定的自在,就可以随着愿力受生在所欲之处。这时可以在人、天、旁生、饿鬼、地狱等处利益各类众生,如同自己发愿那样来受生。比如,为了解救众生的饥渴,自己受生成鱼、象等的身体,用肉体来让众生满足。或者到了疾疫劫的时候,受生成能遣除众生疾病的身体,众生通过食自己的肉,使得疾病消除等等。到了三到七地,是以三摩地的力来受生,遍入到一切有情生处。无论想生到哪里,都可以在三摩地中如愿受生,这样遍入到有情界,非常近地作利益。到了八地以上,就能真正地自在受生,这时可以示现化身,从兜率天降临人间入胎等等,显现各种受生。

“普门”是指我们要发愿受生各种有情的身相,以便以同类的身、语言等最近地摄取有情,对他作利益,以此来成熟他的相续。就人类而言,我们要发愿在人间现各种在家相和出家相。譬如时常现成在家转轮王的相,非常有力量地在生死里广大地成熟有情,把他们安立在善法中作利益。或者在胜解行地、一到十地等地位里示现出家相,在和尚、阿阇黎那里受得清净戒,以及以法性力得到无漏戒,或者以化身示现出家身等等。这样来普门遍入到人类世界各种区域里作利益。诸如此类推展开来,要在整个三有范畴里示现无数身相来利益众生。

“三有之城”是譬喻,就好像一个极大的城市,里面有各种街道、区域、族群、社区等等,这比喻各类众生的生处,他们有各种身体、意乐、苦乐感受、语言等等。对此普门地遍入,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达成利乐一切众生种类的愿望。所以要发愿像观世音菩萨一样,能够遍入到一切有情生类,随着他的根机、业感,现出跟他同类的身、说同类的语言、做同类的行为表现,来最切近地利益他。

这样来做,就能实现我们度尽一切有情界的悲愿。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随学世尊,念念唯是利他的心和行,不贪著任何自利的寂静、安乐等的圆满。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髓大愿的要义

分三:(一)以喻总说悲愿为本;(二)反证无悲余者不生;(三)正说具悲余者随生。
我们要依比喻和正反两面,来认定“随学世尊发利他悲愿”是无量愿海的心髓大愿。它处在根本的地位,从这里才能发生无量大乘的菩提行,以及最终实现利他的无数花果;没有这样的悲愿,一切普贤行都无从开展,一切佛果事业都无从达成。它是有则俱有、无则俱无的根本性大愿,因此放在首位。

(一)以喻总说悲愿为本

大悲为根→安忍为茎→利他思为枝→胜生愿为叶→胜生为花→成熟众生为果

就像一棵妙树,有根、茎、枝、叶、花、果六部分,都要次第地发生。先要深植根本,从中出现支撑的茎,再长出树枝,生出叶,开出花,最后结成果。同样,在自心的缘起上,一定要按照次第开发出大乘行愿,以及最终实现利他的无边菩提行海和它的结果。由此,我们就要以第一愿作为最根本的前导。

首先要扎下很深的大乘的根,要想到:尽虚空界的众生都被三苦严重地逼恼,如果不作救度,他们就会陷在无边际的苦流转中。这样就于心不忍,从而苏醒大乘种性。然后发起“我一定要救拔一切有情苦,直到众生界空尽为止”的大悲愿力。这时,大乘道就有了根本,或者说在我们心中就扎下了大乘的根。

由于有这个大悲,为着利他,就能安忍各种难行;由于能够安忍,就能够思维各种利益有情的方便;在思维利益有情方便以后,自己就会发愿:在一切生当中,得到能够作圆满利他的身体、受用、眷属和处所。以这个发愿力,无论在哪里都会数数地取能作利他的受生,也就会实际受生在三有各处,取得一个身来直接利益众生,这是由愿力决定的。以这样利益众生,最终就能成熟有情的相续,真正把他安立在解脱和成佛当中。这样才能实现度尽尽虚空界众生的悲愿。
这就知道,大悲是后五者的根本,也是菩萨一切功德中如根本般的前行。就像《无尽智慧经》所说:如同呼吸是一个人命根的前行,为了真实行持大乘的缘故,菩萨的大悲是一切大乘利他行的前行。又像《圣者嘎亚日经》上说的:菩萨菩提心的根本是大悲,有情是它的所缘境,最后成熟有情就像妙树成熟了殊胜果那样。

也就是说,依靠大悲的根,会出生为利益有情能够安忍种种苦恼的茎。依靠安忍的茎,会出生思维拔除有情苦的种种方便的枝。由思维利他方便的枝,就会发起主动入众生界而受生的愿——叶。也就是想到:我要利益遍虚空界的有情。如果我只凭这一生,那基本利益不到什么,因此我一定要一切生中在无数众生界里受取各种身,才能直接针对他作利益。这样,心量就已经打开,开始考虑到整个众生界的问题。就像世间人考虑要成办一件事必须先趣入那个场所,在那个情景、因缘下才能成办,不可能单单想一下,不趣入而能成办。这样的话,受生的愿就起来了。
以这个受生愿的驱使,就会为了利益有情,随着自己的意愿,不断地在三有一切处受生,这就开出了花。有了这个花,它一定会结果。也就是,已经遍入到三有各种生处,出现了这样的身,譬如为了度狗类示现狗身,为了度猪类示现猪身等等,直接跟猪狗等众生接触,就能让狗猪种善根,或者为了度各种各样的人而化出各种各样的身,这样就能直接利益到相关的有情。这就是以受生的花出生成熟有情的果。

只有这样,发起想拔济遍虚空界任何一个有情的大悲愿力;才会有尽一切时处安忍各种苦行、不贪著自利的心;有了这样的心,才会恒时依止利他的增上意乐和行为;这样才会发愿普门遍入一切众生生处,受取殊胜的能利益有情的身来利益同类;最后才能达成真实遍入到一切众生界,成熟任何一个有缘众生的果,这样才真正实现了大菩提。

相反,没有前面对于尽虚空界有情的关怀之心,又没有洞察到他们都陷在三苦极度逼恼、无穷无尽的苦流中的审察力,又没有我要平等拔济一切有情的悲心,就不会出现后后的一切事。这就根本没有进入大乘道,完全被一己之私、混乱理解苦乐的颠倒观念蒙蔽了。这样的话,大乘根本的大悲、大忍、大行、大舍这些种性就没办法苏醒,也不可能以这个心推动增上而发起菩提心,从此进入到肩负利益虚空界无边有情的重任,时时以这个悲愿驱使而运行。如此一来,所谓的大乘道就只是口头虚言,以菩提心为根本的菩提行海也就无法开展。这样我们才了解到大悲是根本的原因。

(二)反证无悲则余者不生

无悲→不具安忍→不具利他思→不发投生愿→不得利他身→不能成熟有情

从反面来看,首先,如果没有像树根一样的大悲,就不能为了利益有情,甘心安受各种难行苦行。就像母亲对孩子有悲心,她把孩子拉扯大的过程中要忍很多苦。比如孩子生病,为了治好他的病,愿意安忍一切难行,不会说到那里去找医生太艰难了,我不做等等。由于为悲心驱使,这个过程中的任何辛苦都忍受得了,甘心做各种行为。但是对于其他孩子就没这份心,因为缺少悲的缘故。同样道理,如果我们缺乏大悲,像声闻缘觉那样,那就没办法做利益有情的难行。如果具有大悲力,那为了利益有情,何时都不会舍弃难行,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能度过。就好像一位普天下众生的慈母一样,对待任何众生都如同独子,有了这样的悲心,就何时也不会舍弃难行。
其次要知道,如果不能为了利他而安忍各种苦行,就不会发起利益有情的思维。由于自利心过重,耽著自己得到怎样的享受、利益、安乐等等,就不愿意牺牲自己去利益众生,为了利他要忍受各种苦行的时候就会逃避,而不愿意承担,这就根本不可能发起利益有情的思维。只有发心要利益众生,之后才会为众生着想,才会想到:我要这样那样来利益他,采取各种各样的方便。如果不能做到为利有情而安忍各种辛苦,那就不会去思维怎么利他。而不通过悲心和忍力来发展利他思维的话,就无从开展出无量无边的菩提行海。这样终究是在大乘门外而无法进入,也不能出现最广大殊胜的佛果。

接着要看到,如果远离利益有情的思维,就不会发起“为了利益他,我要受取一个不杂恶业的殊胜身,而且受生的时候,不要被任何自利的发心所染污”的殊胜愿。不是再再地为有情考虑,就不会想要直接进入有情界,现一个特别好的、能够圆满成办利他的身。

然后,如果不能这样发愿,那就不会得到能利益有情的殊胜身,由此就不能利益有情。就像世间人,他是一个业力的身,就不能够利益有情,声闻缘觉不想受生在轮回的缘故,也无法利益有情。

诸如此类,由于缺乏大悲的缘故,后后的一切都无从生起,也就无法进入普贤行海。这样才知道,第一个心髓大愿就是利他悲愿。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三)正说具悲则余者随生

具悲→具安忍→具利他思→发投生愿→得利他身→能成熟有情

从正面来说,如果已经看到一切有情被三苦极度逼恼的状况,自己于心不忍,发起愿拔一切有情苦的悲心,此后对有情的看法就完全不同,会把他视为独子般,有特别想让他具足真实安乐的慈心。

之后心里就会想对他作利乐,看一切有情如同最疼爱的孩子那样。就像孩子生病时父母非常担忧,为了让他脱离病苦,会精进于一切方便。不会想这很难行,我这样做很苦等等,不会有这样的心。而是日日夜夜都可以为孩子做,只要孩子能得一点安乐,父母都特别欣慰。同样,他这时不以做利益有情的难行为苦,而是认为:这下又能利益到有情,让他种下善根、得以成熟等等,而发起极大的欢喜心。换言之,我们把有情看成极端缺乏安乐、备受诸苦的孩子后,自己的心就甘愿为利益他受一切苦,在任何情况下都想着他的利益。只要能对他作利益就不是苦事,而是一种殊胜的感受,自己会感觉:我现在因为利他,真正得到了安乐。

像这样,我们心里种下了大悲这个根本的话,就会使得做任何利他都无不安忍的树茎广大地增长。这时不会计较任何自利寂乐的圆满,为了利益有情,确实愿意做一切事。认为安乐就在这里,而不以个人利益为乐。

这样一来,由于安忍的茎不断增长,就会出现利他思维的枝。对于任何难行苦行都愿意忍受后,为了利益众生,自然会有各种利他的思维不断地发展。就像母亲,为了利益孩子愿意忍受一切苦。譬如让他的身体长得好,可以付出一切为他准备饮食、衣服、生活资具等等,只要孩子得一点快乐,她都无比地欣喜;能远离一点痛苦,她都甘心去做。有了这种安忍的心以后,就会不断地发展利他的思维。她会想:我这样做能利益到孩子,那样做能让孩子脱苦等等。在几十年里,会不断地这样思维,心心念念都考虑怎么利益孩子。同样,我们的悲心一旦坚固,为了利益众生就能安忍任何苦行,之后自己就有很大的心力,在这过程中会发展出无数利他的思维。

以此为因,就会出现在无量生死中不断利益有情的大愿相续。利他愿是从利他思维来的,如果没有起各种为众生着想的利他思维,就不会有这个大愿的相续;只有不断地起利他的思维,心才会逐渐成熟,直到尽未来际相续不断的利他愿力才会出来。而且,这个愿会辗转增盛,就像从树枝里发出了叶子,而且旧的叶子会不断地掉落,更好更增盛的新叶子——殊胜愿会不断地生长。

这样的话,由于利他思维的心已经成熟,念念都想主动到众生面前去利益他,而且拓展到了极广大的程度,愿意在一切众生界里受生,迫不及待地想给众生作利益。就像父母对孩子的事都会亲自去做。为了成办孩子的各种利益,可以充当各种角色,以不同的方式来利益他。比如要教孩子知识,他可以充当老师;孩子生病,马上充当医生、护士等等。像这样,菩萨为了真实利益到一切众生,会发起殊胜受生的愿,也就是会遍入到三有当中。

殊胜的受生愿起来以后,就像从绿叶里开出鲜花一样,他会以这个愿力,实际受生在各种众生类当中。

由于受取了能利益一类有情的殊胜身,而且心不被任何自利所染污,以这个菩提心驱使,就能实际去成熟有情的相续。因此,以受取殊胜身为因,能够出生成熟无量有情相续的果。

经过这样观察,我们会确认这一愿的确是心髓大愿。也就是说,我们最开始观一切有情都被三苦极度地逼恼,然后发起大哀怜心:我一定要走近他来摄取他,为了拔他的苦,我愿意不贪任何自利的寂乐圆满,甘愿牺牲一切。之后就做各种利他的思维,时时依止利他的增上意乐。随后就发出实际行为来,从而启发出要受生到众生界,入三有大城的愿力。以这个愿力,就会实际受生在无数世间界里,在相应的有情面前出现殊胜的身。以这个缘故,最终就能实现把有情都安置在现前、究竟利乐果位的愿,由此就达成了整个菩提行海的所愿。因此,这一愿是能够开启无量无边菩提行海的根本。

(以上是依据《大乘庄严经论》而作的解释。)

二、依文殊智成满普贤行海愿

愿世世为一父智慧藏,文殊勇士欢喜恒摄持,
从于普贤行愿品所说,无量菩提行海究竟成。

大家看《授课资料》,先要明确金刚颂每个字的涵义。
发愿的内容里,“世世、恒”,指一切生、一切时。也就是贯彻在每一念心上。
“一父”:“一”指不二、唯一,“父”是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指“智慧藏文殊勇士”,因为所有普贤妙行都是由智慧流出,所以智慧是唯一的起行的根本,称为“一父”。
“智慧藏”,指无尽的权实两种智慧。“藏”是无尽的意思,“智”有明照的意思。实智慧就是内证甚深法界的智慧,或者说证到实相的智慧。权智慧,指在起用的时候,了达众生的根性、意乐、度化的法门、各种世俗差别缘起的智慧。一切妙行都是由这两种智慧为根本才流出,因此称为“一父”。

“一父智慧藏”就是文殊勇士。“文殊”是妙吉祥的意思。“妙”是从断德上讲,“吉祥”是从证德上讲,也就是离过具德的意思。远离各种烦恼障、所知障垢染的粗涩,称为“微妙”;具足三身、五智、十力、四无畏等无边的自性功德法,称为“吉祥”。
“勇士”是从力用上说,它能断能行。也就是以见实相的智慧,能够断除我执、无明的命根;又以开启了根本的智慧,能够行持无数妙行,称为“勇士”。

“欢喜”有不同层面的涵义。就它的随顺分而言,如果处在信解位,那就是有了同分的对于实相、缘起等的信解后,就会有精进行道、乐于行道的心。已经对此发生胜解,了解了它有无比的意义,自然就有踊跃趣入的心,这叫做“欢喜”。就甚深义而言,当现证了义文殊时,自己心中开始以文殊为根本,最终不随分别迁变的苦而住在大乐中,以此来摄持一切万行,这叫做“欢喜摄持”。

“摄持”,有以见摄行、从智慧起用等的意思。
“普贤行愿品”,是总持章句,它是无量菩提行愿海的总摄。
“所说”,指这是普贤菩萨摩诃萨现证了如是的妙行境界,而宣流出来的。誓愿的最终目标是,普贤行愿所说的一切菩提行海或者普贤行海都达到究竟。

“海”是无量的意思。这里的一切菩提行,从时间、空间、种类等各方面来说,都超出了有局限的数量,所以是无量。譬如十大愿王或者“趣入”这一科判下许许多多的大愿,都是极其广大周遍、事事无碍的境界,当然是无有限量。之前所修证的任何方面,就世俗的心量而言也都是没有边际的,这些都叫做“海”。或者就它的种类来说,从因至果一切能够现证菩提的道行和果行都是无量的,这称为“无量”或者“海”。

“菩提行”,专指能够证到无上菩提的道位的修行,以及已经证到菩提的果位的修行。
“究竟”,指菩提行海里的任何一分内容都行到最彻底的地步,或者说穷深极广、完全现证。“穷深”是彻证到最深的法界,“极广”指开拓起尽法界量的行海;“完全现证”是说本性的体普贤、用普贤完全证到,无上果海的行境完全现前。这就是大愿的最终目标。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知道如何祈愿自己时时依止文殊智来成满普贤行海。

以上是字面解释,下面开始宣说金刚颂的内在心髓义。由于这一年来已经讲了《普贤行愿品》长行和偈颂的内容,所以对于普贤行愿所说的菩提行海就不再更多地叙述。总而言之,这两句话说的就是我们一年来讲的所有普贤行的内容。这就是我们发愿的地方,因此每天都不能缺少《普贤行愿品》的念修。

思考题

一、思维本愿文流现的缘起及殊胜性。
二、解释愿文题目。
三、思维世尊圆满的身、语、意功德,发起祈求垂念之心。
四、三苦是什么涵义?观察此方众生为三苦极度逼恼的状况。对此,佛是如何“以大哀怜悲心近摄取”的?
五、思维世尊因地所立的悲愿,尽力发起随学之心。
六、利他的违品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消除它?
七、什么是“利他胜意行”?我们应如何依止它?
八、为什么应当“普门入于三有之城中”?对此应如何发愿?
九、分别从比喻、正面、反面,认定“随学世尊发利他悲愿”是无量愿海的心髓,并对此愿数数作意而发。
十、细致思维“依文殊智成满普贤行海愿”一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心髓大愿的要义

普贤、文殊是华严上首,有表法义。华严三圣里,毗卢遮那为本师,普贤、文殊两大菩萨是胁侍。这表示以普贤、文殊为因,如来为果。为什么文殊在前、普贤在后呢?这表达了非常玄妙深微的涵义——行道的次第和证入果海的关键。
我们且用三对来解释:一、能信、所信一对;二、解、行一对;三、理、智一对。

一、能信、所信一对

“普贤”表示所信的法界,也就是在缠如来藏。在烦恼缠缚中的如来藏还不能显出,所以有而不见。众生本具如来藏,就像穷人家宅地下有无尽的宝藏,但是自己不见不知,这时候叫做“在缠如来藏”,所以《理趣般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这是表达自性普贤。

在最初位以文殊来恒时摄持自心最重要。这里的“文殊”表示能信的心,《佛名经》中说:“一切诸佛皆因文殊而发心”,意思是依于信心而发起觉悟。善财最初见文殊的时候就发起大菩提心,也是他正当信位的缘故,此后就被文殊所摄持。文殊的内义表示能信解的心。当我们信解了自身本有自性普贤或者如来藏,由此就会发起信心——我本来是佛,我要求佛果,我要开发佛藏中的一切功德,出现无边的普贤行。因此,正当信位的时候,一定要由文殊信解来相信本性是普贤,有体、用两分。由此就会顺着《普贤行愿品》发起真实的胜解,对于每一句都会在心上立出这样的行愿来。《佛名经》中又说:“文殊菩萨出生一切菩萨,无休息故。”这也表达从深信如来藏的信解里,出现了一切信位的菩萨,源源不断。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先得到文殊信解,被此摄持,才能够信受殊胜的行愿王。从此,才出现信位普贤或者位前普贤。

二、解、行一对

“普贤”表示所起的万行,各种上下经里都说“普贤行”故。“文殊”表示能起的解慧。
在这个地位时,同样首先要通达、解了万法的理体和事相,知道一切万法是从一个根源里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空性法界。而且要知道,从中依缘起流出一切事相,这就是要通达无数的差别现相。依于这个解,就能开始随顺普贤行海而发起相应的行持。也就是,《普贤行愿品》中,从一开始生生世世求出家、持净戒、发菩提心,然后依止善知识、修般若行等等无边渐次的行海,包括从因至果道次第上的各类修行,都要通过解得事理的文殊慧摄持,才能从中起行。这也表达了以见摄行、从解起行、依智住戒等等无数方面的内涵。

在《华严经》里,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说:“汝先得见诸善知识,闻菩萨行,入解脱门,皆是文殊威神力”故。又说:“文殊常为一切菩萨师”故。又说:“文殊师利心念力”故。外层的涵义是,弥勒菩萨对善财童子说:你见到诸位善知识,闻到各种菩萨行,从而入了解脱之门,都是文殊威神力加被你的缘故。从内层来说,是由于开了文殊的解慧,就有了能发起行的内因。解慧一开就能摄一切行,也就是它具有指导一切菩萨行的作用。在它的指导下能够闻信一切菩萨行,而且能在起定解后,入到种种解脱门中。因此说到文殊是菩萨之师,文殊的心念力指导着自己不断地依师、闻法、修行而入解脱门。

所以,我们第二个关键就是要依照解慧来发起普贤行。

三、理、智一对

“普贤”表示所证的法界,指出缠如来藏。经中说:“善财童子入其身”。这是指彻证法界,如来藏从烦恼客尘中完全脱出。换言之,一切虚妄、无而现的烦恼客尘消尽了,本来的如来藏如实现前了,因此叫善财童子入了普贤的身,实际就是证入法界。

又说:“得究竟三世平等身”故。得到了三世平等之身,这时没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平等的相。落在生灭心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不同的刹那,并不平等。然而实际中没有三世,因此一切平等。这时就入了无二的法界,任何一法都是法界,在一毛孔中有无边的世界,一刹那中有无尽的劫海,这时就证入了究竟的普贤境界。

“文殊”,表示这时与法界不二的能证的大智慧。文殊原本承事的佛就叫“不动智”,这也表达他深证到不动法界的智慧。弥勒菩萨说:“文殊师利常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的母亲”。这也是表达,最终以文殊智而彻证到普贤法界,成就了无上菩提,因此他是无量佛的母亲。

再者,就理或所证境界而言,有体和用两门;就能证智方面,有权和实两种。实智慧就是根本智彻见了法界,权智慧就是差别智了达了无数妙用。以文殊的两种智慧就能证得普贤的体和用,因此,最终是由文殊智而证得我们自性的体普贤和用普贤,究竟完成一切普贤行。

这就知道,最终的意义是,得到文殊智慧藏恒时的摄持,就是指刹那不离,不再落在分别心有能所二取的境界里。由此就彻底穷证了体普贤,流出了事事无碍无边的用普贤的境界。这就叫彻底地完成普贤行海。

第二、二圣融通

这是指必须融通文殊智和普贤行的关系。这也有各层上的融通。

首先,要以信心才知道法界。这个信要信在理上,不然就成了邪信、迷信。这非常关键,不信自心有如来藏,就无法信受普贤行海,所以一直要以文殊的信摄持来修学普贤行愿。从最初阶段开始,时时不能离开,所以说“恒摄持”。

我们一切生都不能失去这个信念。一直要信法界本身具有如是的体、如是的用、如是的本来远离一切客尘事事无碍的境界,才能从这信上出现希愿的力量。有了希愿的力量,才叫做自身有了初步的行愿力,这样再去行持,就是在信心的摄持下修行。

假使不信有如来藏,那这一切都无法解释。你可能认为:我离普贤行海的境界有无数亿里的距离,根本不是我能达到的。只有信了以后才知道:我现在只是被客尘蒙住了,而我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法界,无边的普贤行海都是自性中本具的。既然是本具,那我就敢发愿,既然本心的普贤含裹了十方三世一切法,一切无不在其中,那我就能随顺这样的法界发起行愿力,也能有符合它的初步观行。所以,十大愿王一上来就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等等,末尾又是四无尽句。意思就是,你必须相信如来藏、相信法界,相信你的本性一切圆满、一切融通,所以我们在一念间就可以起如是的愿——遍礼一切、遍赞一切、遍供一切、遍喜一切等等。

基于信心才有愿力,所以第一个关键就是由胜解信来起行愿力,也就是时时不离胜解而发起趣入普贤行愿的作意。前者是智慧所摄,一切生为依怙文殊摄持。后者是行为所摄,在初步的观行上就要趣入一切菩提行海,一点都不漏失,有完全趣入的堪能种性、愿力,因此以普贤来作代表。这也是初步普贤的行法。

其次,要借助解才能起行,没有解就无法起行。其实解、行是不二的,符合解来起行,所起的行无异于解。或者说,你解到的就是你要行的,你所行的就是你解到的。和解一样去行,所行的或要做的就是解到的,不是在解之外起行。也就是按照自身所定解的来修习,而不是在定解的以外去修习。因此,文殊智和普贤行必须联合。也就是解和行要达到一致,时时都要解行并运。

从这点来说,一切普贤行都要在文殊智的摄持下来修习,因此说到“为文殊智恒摄持”。就好比眼和脚一样。眼睛所见到的路就是脚所走的路,脚所走的无异于眼睛所见的;如果不是在眼睛明照摄持下行走,那就完全成了瞎走,所以,一切的走都要在眼目明照的摄持下进行。这比喻一切菩提行都要在文殊智的摄持下来行。懂了这一点,我们就更深刻地了解到上师金刚句的涵义。
“一父”,指出生行为的唯一根源。“智慧藏”是对于无边行法的了达。“文殊勇士”代表妙吉祥。一切都远离违品,远离无知、错谬,叫做“妙”;一切都成满义利,达成殊胜的结果,叫做“吉祥”。“勇士”是得了断定的见解,能够勇猛地行入,没有丝毫犹豫。或者远离了一切行道的愚蒙,具有勇猛慧照的力量。

这就表示,我们在完成普贤行海的过程中,时时都要以文殊智解来摄持菩提行海。从次第上说,《普贤行愿品》里,从出家、持戒、依师、发菩提心等逐渐升进,乃至达到趣入,完成十力、八海,特别地发愿求生极乐世界来圆成普贤行海等等,对这一切首先都要发起定解。为此,一定要对《行愿品》的字字句句认真地研习,一一地在自身上得到确认,之后毫不犹豫地趣入这样的行为,而不是在这之外另求什么行为。也并非在这些知解之外还有什么解行。因为它是所有菩提行海和趣证菩提的纲要总摄,也是以最圆满、最无谬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就知道,所谓的“文殊智”,初步是要求我们对于《普贤行愿品》一一发起如理的信解,然后在它的指导下,逐步地发起修行。这样的话,我们的心就能真实地、一步一步地在普贤行愿的道上前进。由这样的指导方针,最终才能真实度过一切菩提行海。离开了文殊的智慧或胜解,就只是一种盲目的行动,或者是在无明驱使下的妄动,是无法完成菩提行的。

最终,“文殊智”就是与普贤法界冥合不二的真实智慧,也就是智慧与法界完全无二了。当他丝毫不动出法界之外、落在虚妄分别当中,完全与法界契合时,就会在文殊智里起无边的普贤行。因为,所谓周遍的普贤行,穷尽十方三世、一一无碍遍入而发挥本性力用的行海,只有住在法界里没有一刹那动摇的情况下,才能真正显发。因此,最终要以真实的文殊智摄持,而出现“一念一切悉皆圆”——无边的普贤行海在一念间全部完成。那时没有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生灭的时间,达到了智慧和法界永远不二,这就叫“为文殊智恒摄持”。这时,本性力用无碍地发挥,所以说到“菩提行海毕竟成”。

我们要知道怎么从文殊智起现普贤行。究竟上还是要了解真实的文殊是什么,这样会知道,只有以文殊智摄持,才能真正完成无边的普贤行海。进一步也会知道,只有得了文殊智慧尊的摄持,加被在我们心上,才能使我们的心显现根本智,从而流现无边的普贤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