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观经精华导读】为菩提道而求生净土!

十六观之七——华座观(二)

净界法师

  再看莲华上的种种庄严,我们看经文:

    台上庄严

    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

    幢上庄严

    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珠光德用

    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此说明莲华台上有三种庄严:首先看第一个台上庄严: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释迦是能胜的意思,释迦毗楞伽宝是说这个宝特别的尊贵殊胜、晶莹剔透,来当作莲华台。所以我们说莲华是清净义,连台座都特别的晶莹剔透。这个莲华台,有八万金刚的甄叔迦宝,红色的宝石、清净透明的摩尼宝,以及美妙庄严的珍珠网,在莲华台周围的边缘,来做点缀装饰。

  再看台上的幢上庄严:于其莲华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这个宝幢,古德解释:表示四无量心,是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一念清净庄严的心性,以慈、悲、喜、舍四种愿力,来摄受众生,所以叫做四柱宝幢。一一宝幢,有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个宝幢就像百千万亿须弥山这么高大。其次,看宝幔的庄严: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宝幢是比喻菩萨的四摄法,当他付出行动的时候,菩萨的调柔犹如宝幔──有布施、爱语、同事、利行,四种方便来摄受众生。这个宝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别殊胜,形容就像夜摩天宫的宝幔这么的庄严。

  第三个、宝珠: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这个宝珠是比喻菩萨的波罗蜜妙行,除了有四无量心、善巧的四摄法,还有实际的利他行动。就是在这个宝幔当中,镶了很多很多的微妙宝珠来做装饰。

  简单说:极乐世界的莲华台上面有宝幢,宝幢旁边挂了很多宝幔,宝幔上面镶了很多的宝珠,有这三种庄严。那么,这么多的宝幢、宝幔、宝珠,有甚么好处呢?先解释它的德用──这每一个宝珠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有八万四千种不同的颜色,每一金光处处变化,各作奇异之相,以下举出三种:能够变出金刚台、或是变现出真珠网、或是变现各式各样的华云。于十方世界,随众生的欢喜而变现,来施作佛事,宣扬菩萨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种种波罗蜜,显现给众生看,令发无上道心;换句话说,就在宝珠的光明当中,来宣扬菩萨的种种佛事。这是极乐世界莲华台的庄严相貌,跟它的功能德用。

    总结观名

    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

  这个叫第七观华座观、华座想,也是正报的前方便。

    结示本愿

    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那么,这个莲华座的微妙庄严,是怎么来的呢?它是法藏比丘愿力所成就的。

  这一段的总结经文,在《阿弥陀经》有出现过四次─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是由无量功德之所庄严出来的。极乐世界的庄严,当然是弥陀本愿所成就的,这个没有话说。因为,没有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尘点劫的实践,就没有极乐世界的庄严,我们也就得不到祂的摄受。但关键是:阿弥陀佛所成就的功德庄严,是祂老人家自己受用;身为一个凡夫,我们比较在意的是:怎么跟祂的功德相应?也就是如何转他成自呢?在《阿弥陀经》当中,蕅益大师解释三力,其中佛力不可思议,这个没有话说,由于阿弥陀佛的发心,才能帮助我们末法众生去恶生善,如果没有阿弥陀佛发心,修行必须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种漫长辛苦的菩萨道,所以我们感恩弥陀的发心,带给我们一个希望!

  但是,我们怎么契入祂的功德,跟祂感应呢?这个地方,就有两种差别──《阿弥陀经》是强调名号功德,它是从音声契入。本经也有讲到在临命终时,如果你真的无法观想了,那就提起音声。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话,相状是很重要的!你看后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从相状契入的,是品位比较高的。当然,我们也知道阿弥陀佛是法界身,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可以从音声契入、也可从相状契入,当然也可以两个兼修。虽说这个莲华是阿弥陀佛成就的,但是我们在观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成就我们自己的莲华;就在我们观想莲华的时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莲华,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有佛陀的莲华跟我们众生的莲华,这两层意思。

  好,看最后的总结:

    重显观仪

    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

  结观成益

    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这是说我们要忆念阿弥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莲华观,这是观正报之前的准备。所以在作观的时候呢,不能够混杂其他的观想,要很专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么次第呢?

  先观莲华的华瓣,每一华瓣当中有宝珠,每一颗宝珠都放光明,那么莲华观完之后观华台,宝台上有四个宝柱,宝柱旁边有华幔,华幔上有很多的宝珠。你要一个一个都观得很清楚,就像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颜面一样,那么清楚分明。有什么好处呢?能够灭除五万亿劫的生死重罪,而且临终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依上所说而观,与经文相符者,就叫正观;否则,那就是邪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

净界法师

    关于佛陀的法身,下一段马上讲到,事实上跟小乘人的法身不一样。前面有讲过,小乘法是以空性的无常观成就了法身,也叫清净法身,但是阿罗汉的清净法身啊,叫素法身,吃素的素,他不能够他受用,也不能救拔众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祂是一一理性具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有救拔众生的力量。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来比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到底有甚么差别: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女儿,这个女儿生出时很奇怪,她的头顶上长了一颗宝珠。这颗宝珠白天看没有什么特别,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显。所以大富长者,就取这个女儿名字叫宝光。当然这个是善业力,而且这个女儿善根很强,父亲去听法的时候,她就跟在身边,长大之后,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属于那种善来比丘,根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说:善来比丘尼!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她自然能感得戒体,所以在修行当中很快证得阿罗汉果。

  那么,弟子们就问佛陀说:这个宝光比丘尼,为什么一出生,头上就有一颗宝珠呢?乃至于出家之后,那颗宝珠都还在呢?佛陀回答说:这个比丘尼啊,毗婆尸佛入涅槃后,到了末法时代,她是一个在家女居士,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礼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便非常感动痛哭流涕,拜完之后,就把身上非常喜欢的一颗宝珠,供养毗婆尸佛的佛像,而且还咒愿:愿以此布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贵家。她因为这种供佛和咒愿的力量,感得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间的大富长者家,而且头顶上都有一颗宝珠放大光明。

  我们要说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业力、咒愿力,所创造出来的这种宝珠庄严,它本身没有自在力!

  我们必须把凡夫的业感缘起,跟佛陀的法界缘起,作一个说明:事实上,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也一定施舍过宝珠,乃至于施舍过祂的身体。但是为什么祂的功德有自在力呢?而且能够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呢?因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见,祂是以无所求的心去做布施,所以所成就的庄严,我们看经文就知道──处处变化,各做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

    同样一件事情,比方说你现在去做一个财布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态去做,来生所感的福报是固定的,是一颗宝珠永远就是宝珠了,而且别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灭恶生善的效果,顶多起欢喜心,甚至起贪心,想要偷你的宝珠都有可能。如果你是以无相的菩提心──以无所求的心去做,而且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那你以后得到这个宝珠,那是不可思议啊!每一个人看到都会起欢喜心、都能够生起灭恶生善的善根、都能够施作佛事。

  我们要知道:同样一件事,你的心态不同,结果就不同!我们现在除了仰仗佛力来帮助我们之外,也要知道为什么佛陀都有这种功德。其实观经虽然是他力的加持法门,但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提醒你──自己要发心!所以观经还讲到──托彼依正,显我自性,就是说: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为什么不把它开显出来呢?所以我们在观想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时候,虽然要生起皈依之心,但是也有自我勉励的意思。

  这个就是讲到莲华的庄严,这种庄严能够起各种变现,而且在变现过程当中,能够宣扬佛陀的功德,让众生能灭恶生善、施作佛事。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一)

净界法师

    辛二、第八佛菩萨像观

    这一科是一个总像观,是把佛跟菩萨合起来观。到下文再把它分开来,做个别的、微细的观察。我们看经文,先看前面三段的总说:

    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在修观时,如果这段经文不懂,你就没办法修了,这个道理非常重要!

  我们依经文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你能够把极乐世界的莲华座观,观想成就之后,就可以观想佛了。当然是观想佛坐在莲华座上。所以者何?为什么要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庄严呢?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这是讲到佛陀的身-以法性为身。这里,再解释一下,佛陀的救拔有两种:一种是应化身的救拔,一种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么叫应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说,诸位有幸生长在佛陀时代,能够亲自看到佛陀,整天跟在佛陀的身边,这个时候佛陀就可以主动救拔我们,而且是无条件的救拔,这个叫做为诸众生不请友。

  诸位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办法去改变他,而且不用你去祈请佛陀救拔你,只要善根成熟,佛陀就主动救拔你,所以叫做为诸众生不请友。但是有一个条件:你要生长在佛世,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可以毫无条件、主动积极的救拔你,这是应化身的救拔。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应化结束了,佛陀涅槃了,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佛陀了,这时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应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别,是有条件的救拔,祂有一定的道路,必须跟祂的道路相应,佛陀才有办法救拔你,所以佛陀灭度之后,祂就不能主动救拔你。

  但是:诸佛如来是法界身,这是针对像法、末法时代来说的,就是我们出生的时候,佛陀灭度了,那怎么办呢?没关系!还有希望。因为佛陀应化身灭度了,佛陀的法性身──遍一切处,恒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么好处呢?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关键在这个“入”。智者大师解释说,就是一种自在力。

  其实我们凡夫也会造一些功德,对不对!我们也曾经布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业,那么这些功德我们想要输送给我们的亲友。比方说你的父母亲、你的子女,你要怎么做呢?只能够回向,是不是?你不能说:某某人啊,你在美国,没关系,你观想我的形状,我就能够入到你的心中哦,我们做不到。他观想你的形状,他还是依旧苦恼,因为我们不能入众生的心中!所以我们凡夫的功德,只能够透过回向来输送,当然这中间的过程,障碍重重,问题就比较多,因为彼此之间的因缘浅深都有问题。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灭度了,剩下法身,都能够入于众生的心想当中,所以即便佛陀没有在我们身边,我们还是可以跟佛陀感应道交!为什么?因为佛陀的法性身,祂有能入的功能,能透过我们的妄想,进入到我们的心中,产生一种感应加持的力量。

  但是,这个地方要有条件,我们说过佛陀灭度之后,佛陀对我们的救拔,是有条件的救拔,不是无条件的救拔──必须我们准备好了,佛陀才能够产生入的力量。怎么准备呢?这个地方说来话长,我们等下一堂课再来说明。总而言之,生长在末法时代,让我们感到很遗憾,虽然得到人身,佛却灭度了;我们还有很多的烦恼、很多的业障在,谁来帮助我们呢?其实,虽然佛陀应化身已经灭度了,但是佛陀法身还在,只要你有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跟正法时代一样的效果、得到佛陀的加被,而这个方法当然就很重要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透过心中的想象,去创造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

    本经的修学宗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阐明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的理念。作为一个佛弟子,大家心中同一个目标,当然是要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庄严海。那应该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下手方法,就是:透过心中的想象,去创造佛的功德!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佛陀还没有出世之前,我们凡夫用心中的想象,那叫颠倒妄想。《唯识学》上说,一个人会起烦恼、去造罪业,一定要有想象力。比方说:如果我们走路不小心踩到蚂蚁,这个没有透过想象所造的罪,是无记业,没有犯杀罪的,虽然你跟牠有误杀的因果,但是你没有杀牠之心,这个是不能结罪的。所以结罪一定要经过想蕴的想象──一种错误的想象,推动你的身口去造业,才能构成罪业。

由于我们以前习惯性用自己的想象,去贪求五欲,累积了很多罪业,大智慧的佛陀出世之后,知道众生有这个问题,所以在《法华经》上说: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意思是说:众生执着有一个相状,一定要有一个相状让他去攀缘,否则他没有一个下手处,因为他一定要有个住的方法。所以佛陀说:没关系!众生喜欢想象,佛陀就用众生习惯的思考模式,安立了很多的相状,但是这种相状是趣向于解脱的。佛法所说的大乘不二法──以前起惑造业的是谁?是我们的想象;现在创造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是谁?还是我们的想象。不过这个想象是透过佛陀圣言量的指导,如理如法的想象。

那么,应该怎么想象,才能够成就诸佛的正遍知海呢?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引导我们的想象方法,是由粗到细有一定的次第。比方说依报庄严就有三个次第,首先讲到三种基础的想像。哪三个基础呢?

第一个、落日观:从落日观去做一种光明的想象,当然这个光明是温和、柔软、不刺眼的想象。第二个、水观:看到澄清的水,它是这么的清澈、调柔,启发我们清净、调柔没有任何杂质的想象。第三个、瑠璃地:它的瑠璃地充满了七宝黄金,瑠璃地的下面有很多珠宝放光,瑠璃地的上面,从光明当中,现出莲华台,还有种种的楼阁,显现种种的庄严想象。

我们从以上三种基础的想象,得到极乐世界一种光明想、清净想跟庄严想,这是要进入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的三种基础。那么透过这三个基础,佛陀就带入了主题。极乐世界依报有三个主题:

第一个宝树:我们都知道树跟我们的自然环境有关系,因为它能够调节温度、净化空气,对我们人类有很大的帮助。你看佛陀的八相成道,其中有四个跟树有关系,是在树下成就的:第一个出生,佛陀在树下出生;第二个降魔,佛陀在树下打坐,调伏所有的魔王;第三个成道,佛陀成道不是在房间,是在树下成道;最后,佛陀入涅槃,也在树下入涅槃。佛陀的八相成道之中,就有四个是在树下完成的,所以佛陀必须把极乐世界宝树的情况,跟我们说明一下,因为树在依报环境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二个楼阁:就是我们居住的环境有地上楼阁、树上楼阁和空中楼阁,各种楼阁有各种庄严。楼阁是第二个主题。

第三个跟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莲华。我们到极乐世界,第一个受生的环境就是莲华化生,当然那里的莲华不是在污泥中,是在八功德水中,而且这八功德水是流动的,它是从如意宝珠流出种种的八功德水,这些莲华就漂浮在流动的水中,当这个水在流动时,边流动还边说法,这是莲华的庄严。

佛陀讲完依报的三个主题之后,开始强调三种功德,就是极乐世界除了相状庄严之外,有什么内在功德呢?当我们去受用极乐世界的宝树、楼阁、莲华,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本经佛陀讲到有三种功德:

第一个,身心安乐:极乐世界的人民没有痛苦的感受──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不管你是带业往生、还是圣人去的,你在极乐世界受用种种的依报环境,不可能出现痛苦,因为它不是业感的环境,它已经超越我们的业力了,它是法界缘起,所以在生命当中没有任何痛苦的感受,这叫身心安乐。

第二个,极乐世界的环境是随意变现。它不是固定的,它会随你的心情变现,你现在的心情想要一个复杂的环境、想要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极乐世界的庄严、光明就变得多元化;你现在的心情喜欢简单的,它就变成简单化。所以极乐世界的环境不是固定的,能随意变现。

第三个,最为重要,极乐世界的庄严能够施作佛事──它能够演说妙法、增长我们的善根。

所以,极乐世界的庄严当中,含三大功德:第一个它能够身心安乐,这个是共诸天的,天人也是没什么痛苦,身心安乐;世间的安乐是共于诸天的,但是不共于诸天的是后面两个:随意变现、施作佛事,因为天界的快乐,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放逸颠倒。

这个地方,佛陀引导我们极乐世界的想象,是透过三种基础,然后进入三种主题,最后进入三种功德,当我们把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想象过一次之后,接下来,佛陀就开始要介绍──极乐世界正报的庄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十六观之八——佛菩萨像观(二)

净界法师

    这一科是一个总观─佛菩萨的像观。事实上,它这个像观也是一种假想观,就是先找一个娑婆世界的佛菩萨像去观,虽然它不是极乐世界的一个真实相,但是可以作为我们一种方便法门,叫做佛菩萨像观 。

  我们先看前面的三小段:

  结前启后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

  想佛缘由

    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结归一心

    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这段经文很重要!整个极乐世界观想的理论基础,都在这段经文当中。

  我们解释一下: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当我们观察极乐世界整个依报庄严之后,接下来做什么呢?次当想佛,就要开始观佛陀的正报了。

  为什么要观佛的相好呢?观佛的相好有什么好处呢?

  佛陀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是以什么为身呢?凡夫的身叫业报身,是受业力的主导,但是佛陀的身是法界身。什么是法界身呢?

  祂是以一切法为身,所以能够入于众生的一切想象当中!

  比方说你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跟他想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不可能大家对莲华的想象都一样,一百个人去想象极乐世界的莲华,依止同样的文字,但是心中出现的莲华肯定不一样。但是没关系,佛陀有自在力,祂能够入到你的想象当中──你的莲华比较小朵祂也进得去,你的莲华比较光明祂也进得去,只要你虔诚恭敬,照着佛陀的文字相来想象,佛陀就有办法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这个入是什么意思呢?智者大师说:佛陀有大自在力!当然这个自在力,是祂因地修学善业的时候,祂有菩提心、利他的心、有空正见,没有我相、人相的对立,所以得果报时,有这种救拔一切众生的自在力。这一部份是约佛来说的。

  那众生要怎么做呢?看下一段:是故汝等心想佛时,虽然说我们是一个生死凡夫,当我们依教奉行来想象佛陀的依报、正报庄严,我们这一念心、这种想象的心,当下就能契入佛的功德庄严──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叫作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这两句话是整个观经的重点。观经的重点,就在是心作佛这个作,按本经的意思就是想象,透过对佛陀功德的想象,我们的内心就能够生起佛的功德,所以是心作佛是──约因,是心是佛是──约果。

  当然,关于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智者大师解释的比较详细,他从两方面来说:

  第一个,从自力的角度─三昧能成己之果佛。这是说你在想象的时候,成就一种禅定的三昧,这个三昧力能够开显我们的自性功德。

  第二个,从他力的角度─净心能感他方应佛。当我们以一念至诚皈依的心去想象佛陀,就能招感他方应佛,这地方特别是指阿弥陀佛的功德,他力的加持。

  我们把想这句话再解释一下。整部观经的修法就在这个想,它有两个相貌:

  第一个是于境取相:比方说我们看这朵华,这朵华本来跟我们没有关系,它是我心外的华,但是透过你的想,就可以从外境的华,变成心中的华。怎么办呢?就是透过想去取这个境,当这朵华在你心中出现时,你的心中就有这个相状了。

  第二个是施设名言:所谓名言,它本来是一种概念,但是讲概念一般人听不懂,简单说就是指心态,看你用什么心态来面对。

  所以想有二个内涵:第一个是你心中的相状;第二个是你内心的心态。

  比方说我们观想极乐世界的莲华,这个地方以智者大师来说,他有二个心态:第一个,是从莲华当中的专注,成就三昧能成己之果佛,可以从莲华当中,去启发你内心清净的功德,因为莲华表示清净,所以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换句话说:你能够从相来修心,从自力的角度──莲华看久了,你的内心自然会清净,那是用一种专注的心态来看莲华。第二个,你是用欣求皈依、好乐的心来看莲华──能够感应弥陀的功德。

  从自力的角度,叫做藉相修心,开显自性的功德;从他力的角度,生起皈依的心去感应佛陀,可以叫做感应。就是说:当你心中出现极乐世界的相状时,第一个向内开显你的真如本性,第二个向外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二种心态不同,一个是摄心专注,一个是至诚皈依,二个心态不同。

  所以说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作有一种专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一种皈依的意思。专注能启发自性的功德,皈依能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功德,这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净界法师

    最后,我们将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做一个总结:

  一切诸佛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是我们心中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这个思想佛陀在《法华经》讲得非常详细。佛陀临灭度之前,到了晚年,在《法华经》中说:为什么我要出世说法?我是怎么说法?正如法华所谓──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佛陀说:我觉悟的真理─诸法实相,是没办法言说的,怎么说你们都听不懂。佛陀没办法言说、我们没办法想象,那我们就永远没有希望,因为真理是离言说相,但有言说就错误了,因此佛陀必须怎么做呢?慢慢的引导众生──开方便门、施设方便。佛陀就说:真如是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你就可以想象了──哦,它有一个相状。它的本质是清净的,它的量是周遍法界的,这就是这一个相。

  但是,这中间你有一点着相,你就没办法得到真如啊!没关系,你可以先着这个相,我们凡夫都是带妄修真,可以先假藉佛陀所安立的妄相来修真实,慢慢、慢慢的,把其他的烦恼调伏之后,最后这个相也把它舍离掉,这样就契入真如了。刚开始肯定要有一个相状来引导你,所以才说──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比方说我们今天藉相修心,想象孔夫子──于境取相、施设名言。我们想象孔夫子是什么相状呢?诸位读读《论语》就知道孔夫子是什么相状──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孔夫子讲话很温和,用很多道理、譬喻,来发明人际关系必要的礼节。但是,你看孟子的相状就不一样了。我们读《论语》如沐春风,读《孟子》如闻战鼓,孟子讲话是咄咄逼人,他讲浩然正气,强调行侠仗义啊。所以孟子在批评一个人,那是非常尖锐的,所以我们看到孟子的相状啊,就是很有气势。那么你再看《老子》也不一样,老庄的思想是强调与世隔绝、自由自在,老庄认为生命的价值就是自由自在,没有比自由自在更重要,所以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相状。

  总之,我们去读不同人的思想,会有不同的相状、不同的引导;你读孔子的相状,他的语言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个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你读孟子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个很有正义感的侠客,仗义直言;你读老庄的文字相,会引导你变成一种清净无为的隐士。那我们今天看佛菩萨的相状呢?当然会引导我们进入慈悲跟智慧,所以叫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

  我们以前起烦恼,就是用这个打妄想的心胡思乱想,现在学佛还得靠这个想象,来想象佛菩萨依正庄严的相状!

  你看外道跟二乘人的方法就错误了──以前打妄想靠这个想,现在什么都不想,结果变成一滩死水。如果你一天当中的功课,就是拜佛,还有念念佛、持个咒,然后什么都不想了,完全没有解门只有行门,那你的修行叫做如石压草。我发现很多在家居士的修行,都是如石压草,好比我现在跟人家吵架、烦恼很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就好了,功课做好了、就去睡觉,第二天再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再去睡觉……都没有培养一种想象,那你的生命只是吃止痛药,缺少一种增上的力量来引导你,因为你的心都没有创造想象。

  我发现很多居士都是这样,做完一天的行门功课后,他就得到心里安慰,功课做完就可以睡觉了,但是心中的想象,依旧停留在过去的想象。可是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想象,智者大师说有多重要啊,这就是你的种性啊!如果你的种性没有改变,以前是一个葡萄的种性,还是生葡萄,就算做了很多善心加行,只是长出比较好的葡萄而已,葡萄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如果没有听闻佛法,你就无法产生高层次的想象,你就永远活在凡夫的想象,就不能超越三界!

  所以说不能只做行门定课,还要听经才能够提升你的见地、提升你的想象,这个叫做返妄归真。如果没有听经,你的生命就很难进步,单靠做功课来调伏你的烦恼,然后第二天烦恼又起来、再做个功课再调伏下去,这个叫做吃止痛药,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透过佛陀语言文字的引导,做出正确的想象,才能够灭恶生善,这个地方包括了开显自性的功德,以及感应佛陀的本愿,这两个都是一种想象的方法,你有这个观念,你才会知道为什么要修观。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