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唯识与净土】

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果报呢?


                       净界法师

    看下一段:

    ◎相由心生(过去…现在)…承受果报(应无所住)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成唯识论》─

    这种承受果报、造作业力的道理,我们分成二段来说明,这是指过去跟现在这二部份生命的互动。当我们在承受果报时,其实我们现在深受过去的影响。

    那承受果报这个地方,请大家括弧写一个应无所住,我们把这个大乘的道放下去,这个承受果报是要无住的,你不能太在意。

    下一段相随心转、造作业力这个地方写一个而生其心。

    这里要注意了,我们是怎么来承受过去的果报?

    第一、相由心生

    先看第一段: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

    佛陀说我们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们已经经历了无量无边的生命,而这些生命,凡是走过的生命必定留下痕迹,这个痕迹就是所谓的界,这个界就是种子的意思。

    你虽然生命死掉了,但是在你这一期生命当中,你所造的善恶业力的种子,都被留下来了,而这些种子一切法等依,都被谁留下呢?被阿赖耶识所留下,就依止阿赖耶识而住。所以我们每一次生命都留下很多很多的痕迹,有善的痕迹、有恶的痕迹。

    当这个业力成熟时,就创造了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有些人到天上去了、有些人到人间去了、有些人到三恶道去了、有些人到涅槃去了。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为什么会有果报呢?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很多很多的业力,这些业力就不断不断的出现这些差别的果报,就是这个意思。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


                      净界法师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摄大乘论》─

    说:这六道的众生,像鬼道、或者是畜生、或者是人、或者是天,为什么有这么多差别的果报呢?因为各随其所应─各随其心中这些业力的种子,而出现它相应的果报;这个果报是由你自己的心,把它创造出来的。

    怎么知道果报是由心所创造出来的呢?它讲出一个例子─等事心异故。你看同样一件事,每一个众生所受用的感觉却不一样。

    比如说水:今天人去看是水,是一个湿润的水;但是鬼道众生看到这个水,变成一个很可怕的火。如果说这个水是真实的,应该人去看是水,鬼去看也是水嘛!但是因为人跟鬼心中的业力不一样,所释放出来的东西也不一样──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一切法的义相,它的真实相是不真实的,我们说一切法空─法空观就是这样。

    你看你们住在寺里,你们住了一百多个人,吃同样的饭菜、做同样的早晚课,但是你们每一人感受会一样吗?不一样啊,是不是!

    虽然相逢就是有缘,大家过去生一定有很多的因缘,今生才会在一起;但是大家一起造业,共业中有别业。

    比如说:大家都来寺里,你一定是哪一天在盖庙的时候你有出钱;但是有的出三百、有的出五百,还是不一样嘛,对不对。

    所以你看有些人在寺里,他活得很快乐,义德寺非常好,环境也好,各式各样;有些人就觉得还是有些缺点。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你的心去接触的时候,你会有不同感受呢?

    因为每一个人的福报不同。

    没有真实的义德寺存在,诸位要知道──没有真实的义德寺!每一个人都产生心中的义德寺,去受用你心中所变现的义德寺。

    ──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心中的影相!

    讲实在话,没有真实的义德寺存在;那没有义德寺,我在受用什么东西呢?你受用你阿赖耶识自己变现的东西!

    我们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什么是没有真实的法:

    你看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阿罗汉,他成就阿罗汉以后,他以禅定看他过去的母亲堕落到饿鬼道。

    我们讲过事出必有因,他母亲以前就是悭贪,什么东西都要抓住不愿意施舍,所以到饿鬼道去了。

    阿罗汉有慈悲心,看到自己的母亲堕落到饿鬼道,就赶快去托钵拿饭菜给他母亲吃,拿了很多饭菜。他母亲旁边还有很多鬼道众生,都要来抢,他母亲悭贪的思想没有变,还是要把别人拨开,结果她把饭菜吃下去的时候,变成了火焰,把她的喉咙烧坏了。

    为什么目犍连尊者明明看到的是饭菜,跑到他母亲的喉咙变成火呢?诸位怎么解释?

    就是没有真实的饭菜可得。你看是饭菜,他看到是火,因为他业力跟你的业力不一样,你的阿赖耶识跟他的阿赖耶识不一样的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不要在这个果报上、成败上浪费太多时间!


                     净界法师

    认命、无住: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认命、忏悔,就是这样子。我们不要在果报上做太多的努力,因为这个都是于事无补,因为这个跟我们过去有关系。

    我发觉我们很多人花了太多时间在承受果报、在不能改变的事情上,结果浪费很多的生命。

    因为当阿赖耶识在释放果报的时候,不会因为你讨厌它,它就停止释放;也不会因为你喜欢它,它就释放多一点,它跟你的想法完全没有关系的。阿赖耶识是没有意见,它该放多少就放多少,放到完,它也不会多放一秒钟的。

    所以我们在面对果报的时候,只有二个字认命,就是应无所住,你不要把心血放在这个地方,因为它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改变的,不可能。

    我们在忏悔业障的时候,你要知道:那是业力还没有变现果报,你忏悔有用;一旦它变现了,你很难忏悔。

    比如说你今生是个女众,你忏悔成男众!不可能嘛!那是成熟的嘛。这个米已经成熟了,再怎么变它就是一个米。

    我们忏悔是怎么样?这个业还没有成熟,赶快忏悔,有用。它已经变成果报了,这个很难忏悔了,那你只有认命─改变心态比较快!

    所以,我们在承受果报的时候,大乘之道是怎么样?以应无所住来面对,不要在这个果报上、成败上浪费太多时间,因为它是不能改变的。诸位,它不能改变,你怎么弄就是浪费时间,你还自己起烦恼。

一个人经常生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你自己在伤害自己!


                        净界法师


    第二、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的!相随心转这个很重要了。

    当这个相出现的时候,我们又会去造一个业,这个时候你的想法就很重要,你要培养一个正确不颠倒的想法。

    ◎相随心转(现在…未来)…造作业力(而生其心)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八识规矩颂》─

    当第六意识在面对果报的时候,它情绪的变化是很复杂的。怎么复杂呢?

    性界受三恒转易,三性是讲善性、恶性、无记性;或者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时候是讲苦受、乐受、舍受,这个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当中,有时候是跟根本烦恼相应,有时候跟随烦恼相应,有时候到了佛堂又生起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它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身口二业产生了引导的作用,你看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它的情绪不但变化,等到它力量大的时候,它会驱动你的身体、驱动你的嘴巴去讲话,最后造了引业跟满业。

    引业就是强大的业力,会影响总报的;满业就是薄弱的业力,会影响别报的,那么就创造一个来生的果报。

    所以这个地方你的思想是很重要的,你第六意识的情绪变化,会带动你的身口去造业,而这个业又会影响到未来。

    思想跟果报的互动关系,如第二个偈颂:

    名事互为客,其性应寻思,于二亦当推,唯量及唯假。

                   ─《摄大乘论》─

    名是指名言,就是你的思想、你的想法;这个事就是你外在的果报。我们的果报会影响我们的想法,想法也会影响我们的果报,这二个是互相影响的,这样的性质,身为一个菩萨应该好好的去体会。

    不同的想法.不同的作用--- 在这个名言跟外境当中,你要知道一个观念:唯量及唯假,每一件事情是无自性的,你产生一个什么样的量、什么样的想法,它就会产生一个不同的作用。

    这个果报到底是伤害你?还是变成帮助你?

    果报本身是不能决定的,是你的想法决定的。

    比如说:你这个人身体多病,我们只能够说多病是痛苦的果报,但是我们不能说生病就障你的道,那是你自己认为的。

    病痛叫做痛苦的果报,但是它不是障道。

    蕅益大师说:你对病痛产生正确的想法,它可以是一个正面的力量。你看──消灭我们的妄想,增长我们苦、空、无常、无我的观门。

    你为什么知道无常呢?因为生病,你就知道人生不能久住,来生不能再轮回下去。

    所以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看我们无始劫来,结了很多很多的善缘,也结了很多很多的恶缘,这个是不能改变的。佛法讲改变,很多人总是觉得改变改变…

    ──是改变你的想法。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么想法?



                      净界法师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么想法?

    你说,诶,我听到佛号都没有想法。

    那你没有办法往生!你没有想法,你就没有好乐心、没有归依的心。

    我跟你讲: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完全没有想法,这个佛号你念不住啊!

    你看打佛七,有些人这个佛号一念下去,佛号在心中,一句阿弥陀佛念诵听,它跑不掉,它跑掉自然会拉回来。有些人佛号念念念念不住,就跑掉了,跑掉以后拉不回来,拉回来又跑掉。

    因为你们之间没有一种──意乐的心,祂跟你没有关系嘛。你对佛号没有思惟说:哦,这个佛号是功德庄严,它有种种安乐的功德、清净的功德,无量光、无量寿…

    我另外再举一个浅显例子来比对:

    你今天想到巧克力,你有什么想法?你说我没有想法,你没有想法,你一辈子吃不到巧克力,你跟它没有交集,因为你没有正确的忆念它。

    你说:这个巧克力很甜美哦,吃下去有一种幸福的感受,它还会给你种种的能量。你想想看,当你巧克力的想法是甜美的感受、给你能量,它是可可亚做的、它有安神的作用…你这样子,把巧克力的功德联想在一起,你就有一种意乐的心,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你就很可能跟巧克力再一次的相遇。

    我们讲忆佛─为什么你要忆念阿弥陀佛?因为这样,你才能够跟他建立一种因缘,这下一堂课会说明。

    其实你的生命跟你的想法是有关系的,如果你不善用其心,你来生还有很多问题要处理。

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

                        净界法师



    我们今天在面对果报的时候,你要注意而生其心,这个是你该注意的,因为它影响你的未来。是怎么个影响呢?我们看──

   (二)业果差别:

    富贵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
    庄严从忍辱中来,丑陋从嗔怒中来。
    高位从恭敬中来,卑贱从憍慢中来。

    我们讲生命是由你的思想所创造的,如果你很想知道我来生是怎么样呢?这边有一套公式,你把它带进去,你就知道你来生是怎么样──

    一、财物:你来生会不会跟财物相遇?会跟很多、还是很少财物相遇?我们从自己的思想检验一下。

    富贵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

    布施,假设你想到财物的时候,你要想想看,当你今天有五仟块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想法?先看你的直觉,你直觉的想法,不要去对治它,就是直接看你的想法。

    你说:诶,五仟块,我要把三仟块拿出来供养常住、二仟块留下来自己用:你来生还会继续有钱,一定还会有钱。因为怎么样?你有布施的心,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你有富贵的果报。

    贫穷从悭贪中来,你看到五仟块,你就把它藏在你的床铺底下,你的有钱到今生结束就没有了。

    一切法因缘生,生命事出必有因的。

    一个人你财物不想跟人家分享,受害的是你自己。

    所以你要想想看来生的问题,一个人不能只想今生,想到来生的话,你就会强迫自己改变自己的思想。

    二、前面讲到财物,这个地方讲生命:我来生的生命是健康呢?还是多病呢?这个地方也可以检查一下: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

    慈悲,你今天遇到人事的时候,你习惯性用慈悲心来面对,我起码不损恼众生,不管他对我怎么样,我不想伤害他、我不忍心伤害他。你经常起这个想法,我保证你来生活得比谁都长寿,你也不用找医生,因为这个果报都美好嘛!因为这个慈悲的思想是创造健康果报的身体。

    如果你今天的想法是经常要去触恼对方、去伤害对方的想法,有这种攻击性的想法,那你来生可能是短命多病,这跟别人都没有关系,跟上帝也没有关系。

    三、庄严从忍辱中来,丑陋从嗔怒中来。

    这是讲到一个人的外表长相。说我这个外表,是长得庄严?还是丑陋呢?如果你遇到事情的时候,别人刺激你的时候,你习惯性的想法是:啊,算了,退一步海阔天空,你经常生起这样的想法:宽恕、包容。
有些人是嗔怒,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以牙还牙,你经常有这种想法、嗔恚的想法、报复的想法,你来生可能会长得很丑陋。

    四、最后讲到地位的问题,我来生是做高位的?还是低位的呢?

    高位从恭敬中来,卑贱从憍慢中来。

    假设你今天是谦卑,你经常保持很低调,总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那你来生就容易生长在高位的地方,来生来到寺院,方丈和尚该你做,因为你有这种因地嘛!

    所以我们和尚尼前生是修谦卑的,所以她今天有这个果报体。

    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因地──事出必有因。那我们前生没有做好没有关系,我们来生有希望;因为今生的你是前生的你创造的,你要怪怪前生的你没有把它弄好;但是没关系,问题是来生你还有希望、你还有机会。

    那卑贱从憍慢中来,如果你什么事情都高高在上,总是觉得别人比不上你,你来生会生长在一个卑贱的地方,很容易让别人看不起你。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想知道你来生是什么样吗? 【续】


                        净界法师

          富贵从布施中来,贫穷从悭贪中来。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
    庄严从忍辱中来,丑陋从嗔怒中来。
    高位从恭敬中来,卑贱从憍慢中来。
   

    所以我们从这个表格,可以检查出二件事情:

    第一个、你可以知道你过去做了什么事情,对不对!因为你现在的情况,你就知道过去的你是怎么回事;你也可以知道来生的你是怎么回事。

    当然我讲过:来生还没有出现,还没有出现的东西都有希望、都可以改变,只要你设定目标。

    所以我们讲生命是有无量的可能性,未来有无量的可能性。

    善用其心─可以扭转人生

    你说我来生想要有钱,一个菩萨没有钱,我都不能做慈善事业、做什么事情都不行,那很简单,你从现在开始培养布施的心情。

    培养布施的心情不一定要很多钱,我现在有十块钱,我布施五块、布施六块,可以嘛,重点是培养那个思想。你可以从这个表格去检查过去的你─是做什么事情;从这个表格你也可以预测你未来─是一个什么相貌。

    这个表格非常有用,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生命就是这样子出现的,跟别人完全没有关系。

    你自己把自己创造出来,然后你自己再去受用;过去的你创造现在的你,现在的你又创造未来的你。

    我希望大家把这个生命的缘起好好的了解一下;了解以后,你开始发愿你来生要到净土去,那你怎么去培养一个跟净土相应的思想?我们讲到事出必有因,你要往生净土,要有净土的思想;你今天培养一个求生净土的思想,净土就跑不掉了,这个到下一堂课我们会说明。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说,这是从生命的缘起来探讨生命是怎么出现的,到目前我们都还没有把这一套理论,运用到净土上去;但是这个理论你先了解,你要能够善用其心,未来的生命就在你的掌控当中。

    问题是:你愿不愿意改变?那就看你自己了。你要不想改变,那来生的你跟今生的你,差不多就是这样子,所以要先发愿,发愿以后培养一个美好的想法,你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这个意思。

修行人你要善用你心灵的力量!


                      净界法师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现过很多痛苦的果报,也出现过很多安乐的果报,这些痛苦的果报跟安乐的果报,是怎么产生的呢?

    这个不是上帝创造的,完全是由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

    这句话的意思,如果严格的来说,其实这个心不是诸位现在的心,是你过去的心所变现的果报,所以我们讲一切唯心造。

    当我们对现在的果报不满意的时候,那你应该怎么做呢?

    你应该善用你心灵的力量──只有你的内心,能够改造你现在的环境,你不必向外追求!

    那我们怎么利用心灵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生命呢?

    首先,你要发愿!

    你希望你未来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先有一个目标。

    我希望我以后变成一个有福德资粮的菩萨,一个人没有福报,障碍很多的。

    其次,我希望我以后要有智慧,一个人没有智慧,你看修行再怎么修,心有千千结,打不开,没有办法化解你内心的障碍。

    那么你设定目标以后,你开始要去培养一个随顺于你目标的思想:你要培养福报,你要有布施的思想;你有随喜赞叹别人的思想,别人有好处,你要勉强自己去赞叹他。

    因为你要得到福报,你必须培养一种随顺于你目标的思想;你要有智慧,你要培养经常读经、思惟法义的一个思想。

    总而言之,你未来的生命是可以创造的、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你要先做好你心理的准备。

    所有佛教的修学,都是从内而外的,先做好心理建设,然后再付诸行动。

    你心理建设没有做好,你外在的修学根本就是沾不上边,这个叫做心外求法。

    你未来的生命,其实是你现在的心来决定!

    你可以设定目标,可以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来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个是我们前面说的,修行人你要善用你心灵的力量,这个力量是非常广大的、非常广大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到底哪一个力量最强?怎么判断呢?


                      净界法师


    我们心中有很多的力量,心灵有很多力量,那我们现在来探讨:我内心有很多思想、有很多的愿望,到底哪一个力量最强?怎么判断呢?

    我们就来判定这个业力的强、弱:

   (三)业果强弱

    在《唯识学》上说:我们未来的果报是由业力来决定的,而业力受三种因素影响:

    第一个你的心力;第二个境缘;第三个相续。

    第一、心力

    就是你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坚定的愿望,你今天做这件事情是充满了意乐、坚定。你看有些人做这件事情是犹豫不决的,那这样子的业是很薄弱的。

    比如说我们刚刚去拜一部《八十八佛》、刚刚拜了阿弥陀佛,我们今天在一起做了一堂功课,其实虽然大家一起做功课,下了殿以后,每一个人的功德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是主动的去拜佛;

    有些人是没办法,常住排的功课,不去还不行,勉强行之,这样的心就是犹豫不决。你这一堂功课做下来,功德很有限的,花同样的时间,我们所缘的都是同样的所缘境,但是你心力薄弱。

    你说:我要往生极乐世界。

    我想要往生极乐世界跟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二个人未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你想要往生,那你还有很多很多的空间;那你一定要往生,那你是没有退路了;这二个人往生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所以你的心力决定你业力的强弱。

    第二、境缘─即你的所缘境:

    一般来说所缘境有三品:

   (一)上品你的所缘境是父母、师长、三宝,这种所缘境,你在那个地方造业,这个力量是很强的,上品境,父母、师长、三宝。

   (二)中品的是人道的众生,所有是人道众生所造的业,不管是善业恶业都是第二强的,是中品的。

   (三)是诸天、鬼神、畜生,这个叫下品境。

    所以你在造业的时候,你心中所想的东西、你所想的这个境缘,也会影响你业力的强弱。

    第三、最重要的是相续:

    其实你来生会去哪里,你不用问别人,你一天当中起的念头,哪些念头是特别坚固的,而且这个念头是经常出现的,它出现的时间非常的多,那这个念头不管是好、不管是坏,它对你的来生有很大的牵引力量,因为它是你的熟境界,它对你是特别熟悉的。

    除非你现在开始用止观,把它扭转,否则你的生命已经受了某一种力量在牵引了,因为它次数很多,这个就是一种征兆出现。

    我们讲事出必有因,每一个结果要出现之前,其实有很多征兆的,最容易的征兆就是──观察你的念头,这是最好的征兆!

    我们在戒律里面讲到忏悔,这当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法门叫责心忏。

    责心忏就是说,当你起一个恶念的时候,诸位你生起恶念的时候,不要放过它,你一定要诃责它。因为你放纵它,它以后一定会再出现,而且势力愈来愈大,所以你应该诃责它:这个念头是不对的,这个念头会带引我承受痛苦的果报。你用过失来诃责它,那它的势力就薄弱了;我们生起一个好念头,我要为常住做事、我要多拜佛,这个念头你应该要赞叹它,这个时候它的势力就强。

诸位知道你们生命真正变化是什么时候吗?


                    净界法师


   (四)结示法要: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

    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倒的众生。

    觉悟的众生我们叫做菩萨,颠倒的众生我们叫众生。

    一个菩萨跟众生在面对生命的时候,他们二个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菩萨:他是活在未来,他是着眼在未来,所以他要的是他内在心地法门,他每一件事情,重视他心中所造的业力,他重视他的资粮。

    而众生:是活在现在,所以他把果报看得很重要,他为了追求现在的果报,可以牺牲未来去造恶业,你看这种人是这样,他可以不管未来,他要的是现在快乐。

    所以菩萨跟众生这二个心态不同,当然我们从心态也可以看得出来未来的结果不同,所以我们讲生命的相貌你有二种选择:

    一、如果你心随境转─做一个生死凡夫,即成生死轮回、无尽流转果报。

    二、如果你境随心转─做一个菩萨,即产生一种还灭之解脱。

    我们的生命受了二种力量的影响:

    第一个.外境的影响;第二个.心灵的影响。

    前面讲过,佛教是重视心灵力量的,所有的戒定慧都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如果你放弃了心灵的力量──那你一生当中完全由外境来主导──你活在业力当中。

    所以你这个人一出生,你的业就被算的准准的,你什么时候怎么样、什么时候怎么样、什么时候死掉,清清楚楚的,标准的生死凡夫─心随境转,因为你完全没有培养一种心灵的力量,你对未来没有一个愿望,没有培养一个好的思想来对治自己,这种人叫做活在过去,顶多活在现在。

    身为一个菩萨,他心灵培养一种美好的力量、去创造未来。

    我们前面讲过,我们今生是由很多的过去所累积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很难摆脱过去的,真的是如此。我们内心当中很多是过去的等流习性,直到有一天,诸位知道你们生命真正变化是什么时候吗?
对了!受戒的时候──

    一个人产生最大方向改变的是受戒!你看你受戒的时候,你面对三宝的境界,发自内心的许下你心中的誓愿:我从今以后: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而这个愿望的可贵,他是面对十法界的有情无情,也就是说不管什么境界出现,不影响我断恶、不影响我修善、不影响我度众生。

    你说:一般人他也可以断恶,也可以修善啊?但是一般人断恶修善,那是靠外在的环境,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伤害我、我就伤害你,一般人断恶修善是心随境转。

    受戒人不是这样,我不管外境怎么样的变化、别人怎么样的刺激我,我心中是断恶、修善、度众生,一点也没有改变,由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他不是用外境来引导,这个人生命开始变化。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你怎么知道是外境来引导你?或者心灵来引导你呢?

                           净界法师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

    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的未来;如果你日常生活完全是由心灵来引导外境的,你现在可能不是很满意,但是我保证你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你的生命当中不断的在进步、不断的消业障。

    所以你一定要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不能用外境的力量来引导你,这个很重要!

    你怎么知道是外境来引导你?或者心灵来引导你呢?

    我们之前也讲过,一个人一天当中都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跟着感觉走,你就是外境给你刺激什么,你就做什么,你经常做你喜欢做的事,你就很难有美好的未来,要做你应该做的事情,这就对了!

    改变生命的最大力量是心念!

    我们讲一个佛在世时的小公案给大家体会一下:

    诸位知道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做鸯掘摩罗,这个人以前在家是杀人魔王。他为什么杀人呢?因为他受了他师父的误导,他拜一个婆罗门的外道做师父,他师父告诉他说:你要生天啊,很简单,你先去杀一千个人,杀死以后把他们的手指剁下来,串成一个像花鬘一样的项炼,挂在身上,然后我再告诉你种种的修学法门,怎么样持咒、怎么样观想,你很快就生天了。

    这时候鸯掘摩罗产一个邪恶的思想,以杀人为功德,就拿着刀子去杀人。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把整个城里面的人几乎杀光了,不是被杀死、就是逃走了,几乎没有人住了。这时候鸯掘摩罗心想:我的功德没有圆满,还差一个啊。他就想到家里面还有一个母亲在等着他。一个人起颠倒的时候,什么事都敢做,就要去杀他母亲。

    这个时候大慈悲的佛陀现前了,鸯掘摩罗看到佛陀就想要杀佛陀,但是他不管怎么追佛陀,佛陀都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鸯掘摩罗追得很累,说:沙门啊,你停下来,停下来,不要跑那么快!佛陀说:我早就停下来了,你的心没有停下来,我早就停下来了!

    鸯掘摩罗这个人善根很深厚,他一回光返照:诶,心停下来──把心带回家。他的心马上寂静下来,他的嗔心邪见就消灭了,就觉得自己不对,向佛陀忏悔,之后跟佛陀出家证得阿罗汉果。证阿罗汉之后,他还修慈心三昧,来忏悔他过去杀人的罪业。

    有一天他去托钵的时候,看到一个妇人在生小孩,释放出那种很痛苦的叫声,鸯掘摩罗觉得很感动,就问佛陀说:我要怎么做才能够帮助这个妇人,减轻她的痛苦呢?

    佛陀说:你可以做一件事,来减轻她的痛苦。你把你从出家以来,你内心当中,你对一切有情众生,完全没有生起一念的伤害之心,你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她。

    不容易啊!对众生完全没有伤害的心。这个蚊子怎么叮我、怎么咬我,我完全没有想要伤害他,这不容易。他把那个完全无嗔的念头回向给她,对这个女众产生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今天讲到鸯掘摩罗,说是:诸法无自性,一切从缘起──鸯掘摩罗这个生命体是没有自性的,你看他以前是嗔心、看到人就杀,经过佛法思想的栽培以后,他变成一个完全没有嗔心、没有伤害心的念头。
所以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他的生命彻底的改变过来。

    一个生命改变的原点,一定是从心灵发动出来的。

    从心灵的改变,才有你行为的改变,最后才有结果的改变。

    所以整个修行是从内向外发展的,所有的修行都必须作好心理建设,才有资格修学,这是整个唯识的思考。

   《唯识学》认为说:你心理建设没有作好,你整个修学不可能产生太大的变化,这个叫做积集善业。积集善业,你的心还是随境转,你要成就解脱,你一定要先培养你心灵的力量,包括你心中的誓愿、愿望,跟你一个美好的思想。

    以上讲到生命的二种力量:第一个、誓愿力;第二个、观照力。

    总之,你要创造美好的未来,一定要培养一个美好的思想!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