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梦下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夫人,得这样称号;“作是念”,他心里在想;“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给姨妈都授记了,那些六千比丘尼都授记了,怎么没说到我?他并没说话,他心里这样想。佛就知道了,意思说你别着急,现在就轮到你了,就这样意思。佛就告诉耶输陀罗,“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你成佛那国,于善国中当得作佛,佛的名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在善国中当得作佛,叫具足千万光相如来。也是具足十号,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而且佛的寿命无量阿僧祇劫。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罗睺罗的妈妈及摩诃波阇波提高兴了,“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就是他的姨妈,他的夫人,乃至于他的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我们无所求了,都得了授记成佛了,就是心安具足。

【诸比丘尼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就是到无量世界宣说妙法莲华经,就是法华经。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这些比丘尼都授记了,旁边还有很多大菩萨,佛没有一一授记。“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就是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都是一生成佛的。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fa 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得不退转。同时这些菩萨都是转不退fa 轮的,得总持法,得了陀罗尼。“即从座起”,从他们的座位向佛,“一心合掌,而作是念”,念就是没说话,心里想。“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此经世尊没有嘱托我们,世尊没告诉我们、没嘱托我们、没叫我们弘扬法华经,我们也当宣法华经。“当如佛教”,就像佛教导一样,宣说斯法。就是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也是在会中发愿弘扬法华经。“复作是念”,心里想,又想。“佛今默然不见告敕”,佛并没有告诉我们,也没敕令我们。“我当云何”,我们这些大菩萨如何?那些阿罗汉都发心来弘扬法华经,我们也应当弘扬。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反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佛没嘱托,也没提名,他们都自己发愿做师子吼。吼什么?发愿弘扬法华经。“而发誓言,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在世尊你灭度之后,我们就往返十方世界。周旋,就是不止一次,旋回的。能令众生书写此经,能令众生受持此经,能令众生读诵此经,还得懂得它的道理。我们都解说法华经的义,教他们如法修行,正确的忆念法华经,想到佛的威力。希望佛你守护我们,遥见守护。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即时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惟愿不为虑”。世尊,你不要以未来的众生为忧虑。我们在佛灭度后,就在恶世恐怖当中,我们当广说法华经。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没有智慧,你跟他弘扬法华经,他还骂你、还侮辱你,或者刀杖加著你,我们都能忍受。遇到这种的反对我们弘扬法华经,我们也能忍受,照样的弘扬法华经。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
“恶世中比丘”,那个末法的恶世中出家人比丘。“邪智心谄曲”,没有正知正见,心不质直。未得谓得,没有成道说成道了,没有了生死,说了生死了,我慢心充满。

【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贪着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议。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比丘众。诽谤说我恶。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义。】
“或有阿练若,纳衣在空闲”。阿练若就是寂静处。又翻无事,不惹世事。又叫头陀,又叫抖擞,行头陀行的人,抖擞精神行道的,在空闲的地点。“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对世间轻视的,自认为很高尚。另有一批人,“贪着利养故,与白衣说法”。给白衣说法有利养,给比丘、比丘尼说法没有利养。愿意给居士说法,为啥?有供养。咱们说有红包,你给那出家人说法没红包的。含义就是这个意思。给世间人说法,得到世间恭敬。“如六通罗汉”,阿罗汉都证得六通,天眼通、他心通、神足通、天耳通、宿命通、漏尽通,这是六通境界相的。这些人心里怀着恶心,常念的是世间世俗事。在山里头修行,阿练若是假的,假名阿练若,不是真正修道者。“好出我等过”,这些个假和尚专门破坏真和尚。因为真的破坏了才能显出他来,让世间人真假难辨。

“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议”,真正的比丘,好比丘,说是贪供养,说他们说的都不是真实。这是那些贪着利养的阿练若,假和尚说真和尚。形容就这个意思。“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也假法华经的名义,说是说法华经,那是欺骗世间人的。但是他是为求名闻利养的。“分别于是经”,把这法华经分别了很多名相。现在有没有这样的人?真有,还不少,他把法华经讲的全是他身上的,跟那个道教说的一样的,把法华经给解释的邪见、邪解说,这是外道的论议。自作此经典,诓惑世间人,自己编了一部法华经来欺骗世间人。这些人是求名闻的、求利养的。“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假的毁灭真的,就是这个含义。“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比丘众,诽谤说我恶,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义”,就是外道毁谤正道。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轻慢言。皆当忍受之。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世尊自当知。浊恶世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恶口而颦蹙。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如是等众恶。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这些大菩萨发愿说我们在末世时候,弘扬法华经的时候,是有障碍的。什么障碍呢?那些假的,不是真的,假的阿练若,业障重的人,他来毁谤我们,我们都能忍受。他们自己又做了一部法华经,这个咱们不讲它了,就是把法华经很多的名词事相,他编了一套,都往他身上编。乃至于说真正发心的这些菩萨,行菩萨道的,毁谤他们。把正见说成邪见,说外道议论。我们为了敬佛,忍受是诸恶。毁谤我们这些恶的言语,我们都忍受。“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轻慢言,皆当忍受之”,对他们谤毁忍受了,不理睬。在五浊恶世的时候,就是咱们现在,浊劫就是五浊恶劫。在这个恶世的当中,恐怖的事太多了。这些人,“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毁谤菩萨。我等因为敬信佛,当着忍辱铠。忍受了,穿着忍辱铠抵御他们。“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在末法弘扬法华经,要有很多苦难障碍的事,我们都能忍受。“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把法华经看得比我身命还重。

“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在未来的末法当中,护持佛所嘱托的。“世尊自当知”,佛,你是一切智人,你都明白到五浊恶世那些恶比丘,他不知道佛的方便善巧,是随众生的机而说一切法。“恶口而颦蹙,数数见摈出”,把真正的比丘,真正弘扬法华经的,都把他摈出很远。“远离于塔寺,如是等众恶”,把我们驱逐塔寺之外。这些恶事我们都能忍受,“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这一段是说大菩萨到末世的时候,弘扬法华经,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不但不信,还要毁谤你。这些我们能忍受,弘扬法华经。这一段是最后大菩萨他们发的愿,劝你受持法华经。当你受持法华经的时候,遇到很多的zai 难,就是上头所念这段文,都能忍受。这是劝持品。在你受持法华经的时候,可能有些个zai 难。若遇到这些zai 难,你怎么办?忍耐、受持。另外说明凡是能受持读诵法华经的,都是那些大菩萨受佛嘱托的,都是那些受戒的大阿罗汉,他来弘扬法华经的。

法华经品类一共二十八卷,有很多的类,每一类每一类的情况不同。现在我们讲安乐行品第十四,法华经的一半了。按卷数说是一半了。什么叫安乐行呢?或者按事说,按这个法门说,按这段经文的文义说,来解释这个安乐行。按事来说,没任何危险,平安即是福。那就是安。心里什么烦恼都没有,一天总是法喜充满,这叫乐。安、乐。行,就是做。行是运动义,做。身业、口业、意业,三业都是愉愉快快的。弘扬经的时候要口里说,口业之行。你心要安,没有忧愁,没有顾虑,是心安。身,不遇到任何灾害,没有灾害恼乱,无病无恼,身口意三业都安乐。这按事来说。

我们讲法华经是讲理,安是大定不动,安是定,乐是无受,无受最快乐,什么都不受。咱们一些苦乐因受而引起的,五蕴当中的受蕴,不论你苦受乐受,乐受完了又变成苦。凡是有受,都不安乐。无受,理上,无受想行识,那就真正无受。身安,一切众生的恼害,因为你修忍辱波罗蜜就安了,不受众生恼害。安住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什么都无有,心安了。这叫身安。这就进入法身,法身不受任何恼害,任何恼害恼害不到法身。这是理,这是理安。

学佛,入了如来的解脱境界,快乐!入了佛的境界,还不快乐吗?没入佛境界,心得解脱。学了佛的,以佛的观想来观想自己,这是心乐了。身乐了,心乐了。经常地坐如来座,以般若行为行,行近般若,就是智慧行,最安乐了。坐如来座,行如来行,还有比这安乐的吗?都成就佛了。我们学佛的人一切以佛的心为心,以佛所教我们做的事业为事业,就是修行,一切都在安乐之中。现在法华经的安乐行,就法华经安乐行解释,安就是不动,不动就安了。乐就是无受,无受最快乐。行,虚空当中没有行,观一切法皆空,行无所行。这样的安乐行。你在六道生死当中都在动,不动就入了涅槃了,这就安了,安乐不动了,这样就能得大安乐。

不过在四教家讲安乐行,止,止是定,一切行无行,身口意三业,柔柔和和善善顺顺,寂静的,这是止。单讲观,这个观就是实相般若。咱们读心经,第一个字是观,观自在!谁观谁自在,那得有实相智慧。这种观,观实相的。经常的一清早晨,你上殿也好,你一早恢复知觉了,你要注意,观照!用你的心,就像镜子,照你一天的行动。这个不像照相机,照相机照的相。咱们那个心照的,照你那个心一举一动。早晨你一清醒,一恢复知觉的时候,你一个就用照。照!就是观照我今天我这心都干些什么事。千万莫离开照。这个照不是用这个眼睛去照,看什么事物。心里头,照着你自己的心里所有的念头。我们以前就靠光照,光来照,那个是分别的。这个从你心里所起的照,就是观性,照!照你一天所作所为。到晚上总结一下吧!看看你今天一天想的都是些什么?还不要发之现行,发之现行就晚了。刚你起念的时候,能够止心不起,这用观的功夫止住它不起。同时照你的行为,一起念就发诸于行为,是利人的?是利己的?利人的就是慈悲,慈悲喜舍!这一切经论上四无量心,这是最好的。我们经常说四弘誓愿,就是慈悲喜舍。你心里想的就是帮助别人,所谓度众生,你帮助别人就度一切众生。那你心里想的,你照你这个心没离开帮助别人,从没想到自己;要想到自己了,就错了。照的意思,就是照着它不要离开慈悲喜舍。当然照的时候就夹有思惟了,决没有为自己求安乐,愿一切众生都得到大安乐,安乐行!

安乐行是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安乐,不为自己求安乐。讲的安乐行,是让我们照了我们的心,来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都安乐,这就是我行的。我的行是慈悲喜舍,让一切众生安乐。

【尔时文殊师利法玊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希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说是法华经。】
文殊菩萨赞叹这些大菩萨,对佛说这些大菩萨甚难、希有。什么甚难?什么希有?顺佛,随顺佛,恭敬佛,这个甚难、希有。以什么表达来顺佛、恭敬佛?他发了大誓愿。在咱们看来,劝劝别人念法华经,或是我自己念念法华经。这才就是大誓愿了,这是真正誓愿了,所以文殊菩萨赞叹说这个就是希有。而且在后世的恶世,那个时代的时间不是好世,是恶世,不善顺的,在那个时候来宣传护持读说是法华经。就是在恶世弘扬法华经,这甚难了、甚希有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
文殊师利菩萨对佛说,世尊,若是发菩提心的、行菩萨道的大菩萨,在末法恶世之中,能弘扬是法华经,解释是法华经,宣扬法华经的修行方法,那很难得了。所以向佛这样赞叹。

【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
佛就答覆文殊师利菩萨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发大心的,发菩提心的大菩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在末法的恶世时代,想说这个法华经的人,应当安住四法。佛就嘱托谁要说法华经,就要安住四法。哪四法呢?自己先做,以身作则,自己行安乐行。都表现在什么?口里说的,口业当中说的是安乐行;身上所行的,身体所做的,安乐行;心里所想的,安乐行。要发大愿,发什么大愿呢?誓愿弘扬法华经,讲解法华经的安乐,讲解法华经的修行。那就表现在你身口意,身体所做的是安乐行,口里所说的是安乐行,心里所想的是安乐行,发大誓愿让一切众生都能做到安乐行。

【一者安住菩萨行处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
安住菩萨行处及亲近处,能为众生演说是经。安住四法的第一法,就是演说。没有宣扬,众生怎么能知道呢?第一个菩萨的行处,你自己做的,得给众生做表率,你所亲近的给众生作为亲近处,给众生作为行的表率,给众生说,演说是经。这就是菩萨行处。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若在后世宣扬是法华经,当安住四法。第一个,能给众生演说是经。安乐行!这就是菩萨行处。

【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同时佛又再进一步解释,“文殊师利,云何名菩萨摩诃萨行处”,怎么讲?什么是菩萨摩诃萨行处?“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忍辱就是安乐,忍辱就是修行。要柔和善顺,而不卒暴。我们出家人,不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二众,出家二众,就是你的态度,给人说话,给人家做接触什么事,柔和的,轻言细语,不要粗暴,或是大声语气,像打架一样的,那给人家印象就不好。明明是个好事,人家看你那个样子,不愿跟你谈了。这是柔和、善顺、忍辱。住在忍辱地,这是佛告诉我们的,柔和善顺,绝不粗暴。遇到任何的事,不惊。在家人,读书人,古来说,泰山崩于前而不惊。泰山在他面前一下子爆炸了,倒了!或者遇上大地震,在地震来时,把人都吓得不得了。你在地震来时没事。听到好大的声音,你像没事一样的,不惊不怕。心不惊。

“又复于法无所行”,法就是种种境界相,你不惊不诧。不论遇到什么境界相,你都不诧,像没那么回事一样的。这就住忍辱地了。怎么能做到呢?“而观诸法如实相”。实相是真空,本来没有一切法,用不着去分别。你观实相用不着去分别,这就是菩萨摩诃萨行处。但是你最初开始是做不到的。行久了,习惯了,这就近于理性;近理了,就是近行处,处处都合乎理。开阔讲,就是空假中三观,空谛、中谛、俗谛,这是三观三谛。这就是忍辱地,这就是菩萨的行处。遇到任什么事,降伏你这个心,把心先降伏,很柔和,很善顺。知道一切境界相没有,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因此说诸法无生,这个忍,忍诸法无生。一般说叫无生忍。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什么相,不理它,就叫寂灭忍,都寂静下来,不躁动,不粗暴。有人跟你说话,做什么事,又跳,又扳,声音又大,你给他安然处之,就是不理他,尽他跳吧!他跳跳没劲了,他就不跳了。假使你跟他对吼对闹,他愈跳愈有劲,安然忍。有人跟你大声说话,像我现在聋了,我听不见,愈大声,我愈听不见。没听见,他白说。他骂我也好,说什么也好,我听不见。听不见有什么好处呢?人家送你个礼物,你不接受,那他就拿回去了。如果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又骂回去了,收回去了。他骂的是你,你不接受,他不是就拿回去了吗?你经常这样观想,那你就得安乐了,这叫安乐行。人家非礼相加,恼害你的时候,你给他个不接受。说打到身上是痛,也不接受,这个不容易了。说话还容易,打到你身上,你说我不接受;不接受,还是痛。但是不对打,不跟他对打。这叫忍。关于这个问题还多,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下回再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若菩萨摩诃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心亦不惊。又复于法无所行。而观诸法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菩萨的亲近处、行处,两个合而为一。什么叫菩萨的行处?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应以佛所教诫的。菩萨有菩萨戒,依着佛所教诫的戒就是行处。久习成熟了,能够住在忍辱地。忍辱地,就是菩萨地所行的行处,能够达到柔和善顺,不粗暴,这就是菩萨的行处。遇到任何的境界相,菩萨心是不动的,那就是不惊。依着佛所教授的行菩萨法,行即无行。不是假用行,骄揉造作,而成自然的。为什么?菩萨观诸法如实相。能够观诸法如实相,不但观,而能进入;进入,而能证得。在他修行利益众生的当中,没有我见的,更不起分别。那就是菩萨的行处。这样的久久的成熟了,能够达到实相理。如果不能达到实相理的,不叫近处。

菩萨的行处,就是菩萨的因。行处是因,近处是果。同时行的时候是表菩萨的智慧,近处是菩萨他所对的境界相,利益众生的时候对的境界相。因此称为住忍辱地。菩萨能够住忍辱地,就是他行处都能够合乎理,合乎实相的理。以他的智慧对境的时候,能够在境上不错乱。我们对境的时候,容易错。就是当你心对外边一切事的时候,处理一切事务的时候,那你会不得当的。为什么?你没有智慧,处理不好。菩萨他所行的是因为依理实际实相,他没有起分别念。这就是菩萨的行处。行处,就是菩萨在他利益众生的时候,对一切境界相的时候,不论逆的顺的他都能忍受,住忍辱地。

又者,忍辱地是认可,对于一切法能够认可,能够降伏一切法,能够随顺一切法的生长。为什么?因为他证得无生了,知道一切诸法无生,能够忍受一切法。知道一切法是寂静的,那就叫寂灭的忍辱。柔顺、降伏、无生、寂灭,这是忍的形相,菩萨能够做到。那这位菩萨不是因地菩萨,证了果地菩萨。果地菩萨就是他证得寂灭的境界,对于一切法的动相静相他能深入了,动静二相都能契合如如的实相理,所以他遇事不惊,都能达到适当。所以不粗暴,心地柔软,见一切法平等平等。这是住于中道的菩萨,能随顺一切境界相。所以菩萨于法无所行。无所行,没有任何造作,没有任何运动。为什么?因为他能观到诸法的实相,他在一切法上不起分别,。这就是菩萨摩诃萨的行处。因为这是总纲,这个你明了了,以下的文你就容易懂;这个不明了,就很不容易。约菩萨的因果。不过以下还要加以解释。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亲近处”,菩萨要利益众生不能不接触人,但是接触的他不亲近,这里有分别。不论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多么豪恃富贵,他不依附他们,就是不亲近的意思。菩萨不失于正道,什么是菩萨的正道呢?不因为一切的小益小害,而丧失了行菩萨道。这叫离的意思。凡亲近国王大臣的,例如我们现在亲近一些官吏,比丘不亲近国王,不跟他们来往,国王、大臣、有势力的人,不跟他们来往。为什么?容易失正道。看跟他们交往会得到现世的利益,但是你的损害就大了。菩萨摩诃萨他的亲近处,亲近是法,亲近是四众弟子。

所以菩萨摩诃萨他不去亲近国王、王子、大臣、官长,为什么?因为亲近他是非法的。有十种非法。因为跟国王交往,国王要叫你做这个做那个,或者要做些事,那麻烦!咱们看过去的历代祖师,有些参加政治的国师,那国王就找他商量事什么的,这是非法的。佛法的内非法,非佛的弟子。阴谋王命,含着跟国王的勾结,商量事,王要欲诛大臣的时候,杀大臣的时候,跟这些国师,或是亲近的,同时国家的宝库里头,要有什么失盗的行为,你要受牵连的;跟国王接近的时候,宫中有些个妇女,王宫的女人有怀孕,都疑你这个出家菩萨了;或者王身中毒,或大臣互相竞争,国家两国交兵。这些都是非法的。所以说菩萨摩诃萨不近于国王、王子、大臣、官长,因为这些人都是邪人,远离一切邪人邪法。

【不亲近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笔。赞咏外书。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
同时对于外道、梵志、尼犍子等,乃至世间相,造世俗的文字,做文章的,写传记的,歌咏赞叹的,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恶解义叫路伽耶陀,就是儒教之类的,都是这一类的人,不要跟他们接近,非菩萨行。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不去接近这些人。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相扠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
“亦不亲近诸有凶戏”,演打斗的那叫凶戏,做战争的,这都叫凶戏,也不得与亲近。“相扠相扑,及那罗等种种变现之戏”,就是戏剧,菩萨不得亲近,不得跟他们交往,因为这是放逸行为。

【又不亲近旃陀罗。及畜猪羊鸡狗。畋猎渔捕诸恶律仪。如是人等或时来者。则为说法。无所希望。】
又不得亲近旃陀罗。旃陀罗就是屠刽,就是杀猪宰羊,做杀业的屠门屠户。“及畜猪羊鸡狗”,菩萨不能养猪羊鸡狗。乃至“畋猎渔捕”,一切诸恶律仪,自己不做,也不跟他来往,不跟这些人来往。换句话说,不给他们说法,“无所希望”,这是菩萨不许做的事,叫恶律仪。什么叫恶律仪?恶律仪是对着善律仪说的,菩萨戒就是善律仪。凡是这些人所有他们的规矩、他们的行法,都叫恶律仪。

【又不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亦不问讯。若于房中。若经行处。若在讲堂中。不共住止。或时来者。随宜说法。无所希求。】
同时学法华经的人,不得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对他们问讯也不要打,亦不问讯。换句话说,你诵法华经发菩萨心的人,不跟这些人交往。前头那是恶人,可以说不交往是对的。这下头的不是了,下头不是恶人了,不亲近求声闻比丘,他发的是小乘心,学的是声闻法,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众弟子,亦不问讯,不跟他们往还。或者在房里,或者经行处,或者在讲堂,不共住止,诵法华经的不跟这些人共同的居住。有时找到菩萨了,来的时候,随宜说法,以方便善巧说几句应付话就是了,无所希求。因为这些人不发大心,远离菩提,容易杂乱菩萨之心,容易把你大心退掉,接受小法。这是菩萨应该注意的。

咱们只知道学法华经、诵法华经一面,成就那一面。相反的一面呢?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学法华经的,诵法华经的,不得亲近求声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就是跟他们不往还,亦不问讯。换句话说,跟他们断绝关系,不要跟他们交往。为什么要这样?怕你回堕小乘。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亦不乐见。若入他家。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
“文殊师利,又菩萨摩诃萨,不应于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为说法”。法师要说法华经的时候,你特别注意,跟女人说话的时候、说法的时候,千万莫有欲想相,欲望的想相;意思是不要给他们说法。“亦不乐见”,不要见女人。“若入他家”,你要到在家俗家居士家去,“不与小女处女寡女等共语”,这个欲想相是杀害菩萨菩提心的,深着五欲境界的人就叫欲想。同时对于人、龙、修罗、四天王,四天王就是所有这些不论约人、约天、约神、约鬼六道众生,凡是女性的都不跟他们来往,乃至于不共语。若入他家,遇见小女人,小孩,女孩;处女,没有结婚的;寡女,结了婚的守寡的人,丈夫不在了;不能跟他们说话,就是不共语。这个不要详细讲,大家可能明白。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
同时“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非男非女,不能跟他们做亲厚的关系想。哪五种不男不女呢?这在我们中国有,佛说这个法,当然印度也有了,或是一切人类都有。一生不男。生下来就不是男,没有男根,这是生不男,从他生以来就是男根不具足。就是生、犍、妒、变、半这五种;二犍不男。他生下来是男的,但是把男根去掉了,就是太监,在宫里当太监那个,那不是男人了,没有男根了;三妒不男。妒是嫉妒的意思,没有男根,看他初行淫的时候,他就有了,见淫而生的,就是妒,叫妒不男;四变不男。变,见女的他是男的,见男的他又是女的,他是起变化的;五半不男。半个月是男,半个月是女。就是生、犍、妒、变、半五种不男。佛说的,对这五种人不跟他们交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大菩萨,法华菩萨,不近这五种人,不跟他们交往。

【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心念佛。】
同时最好“不独入他家”,菩萨不要一个人上他家去。若有因缘逼迫,你非去不可。那你就一心念佛,不要生其他想。这叫危害难处,去了很有危险。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你要注意!这主要是说读法华经的法华菩萨。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
能不能菩萨为女人说法呢?可以给女人说法,不许露出牙齿来,不许笑,对女人不许笑,说话不许露出牙齿来,就是不露齿笑。同时衣服要穿,不论多热,胸臆不能现,乃至说法不要多。不是说法,其他的事根本佛就不许了,这样容易引起讥嫌。

【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
同时不许畜年少弟子,法华菩萨不许收小孩,沙弥、小儿不能跟他们共住。应当常好坐禅,在于闲静之处,修摄自己的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的,教他说这些都不能做。特别注重心,修摄其心,好好收你的意念,收心。

【复次菩萨摩诃萨。观一切法空。】
法华菩萨修观的时候,观一切诸法皆空。就是从凡夫到佛地,十法界之法全是空,修法空观。这个观是观中道的道理,就要修法空观。单独讲这个空是空无所观的智慧观察,观一切法显现的都是空义。用这个空来显现什么?显现实相。如实的观,一切法的境界相,不存在。

【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这样观实法,法不颠倒,法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一切法无有,无所有性。语言道断,心行处灭。一切诸法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这是诸法实相。实相就是无相,就叫实相。随缘而起一切相,相即非相,实相无相。为什么?不颠倒,不动,不退,就是心心寂灭,入萨婆若海,永远不退。不转,凡夫常时随着生死轮转,转生死,死了生了、生了死了;不转,一身。也不会像二乘人凡夫转凡成圣,凡夫转二乘。不转,就是不能转二乘,同时也不为凡夫小乘所转化。指着法华菩萨说的,菩萨不被二乘、凡夫所转,性定如虚空。虚空是形容词,形容菩萨证得的实相。一切诸法无所有相、无所有性,这就是咱们经常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法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这都是显示法性的实相。

以空来破诸法之相。不转,就是空空,空转还是空,所以就不转了,空即是空。以空来破诸法。诸法是所破的,空是能破的,以空来破一切诸法,连这个空也空,这是般若义。就是形容一切言语道没有,就是言语道断,一切法不生,不生就是空义。一切法不出,无为,无为就不出,不出就是空义。观一切法只是和合,因缘和合,缘起而生诸法,诸法因缘和合,因缘不和合了,不和合不就不生了。不出叫无为空,什么都没有,无所作。不是断灭的,我们要理解断灭,这叫出离的法空。出离的法空,所以说不出。不出,本身就是空的,就是这个含义。总起来要形容什么呢?性空。但是所有一切法的生,所见的法都是缘起的。我们上回讲了性空缘起,因为缘起才显性空。一切诸法无相,所以相空了。一切诸法无所有,无所有就是不可得,什么也得不到,叫不可得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那不是一切法没有了吗?有。“但以因缘有”,这个有是因缘,是缘起的,这个生是颠倒生。“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让你这样来观一切相、观一切法,一切法是颠倒生的,一切法是因缘有的,这就是菩萨亲近处。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知道诸法是因缘,因缘有,从颠倒生。这个生就是生死。一切诸法的生灭,颠倒生。两种含义。经常观如是法,就是观空假中三谛,空观、假观、中观,这是法华经最主要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无怖畏心。欲说是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完了,佛又用偈颂体裁再说一遍,当然这是为了要教化众生,文殊师利菩萨都知道了,闻于此法。跟文殊师利菩萨说,“若有菩萨,于后恶世”,末法那个时代,那个世间上是恶的,没有善。一切众生他在这个恶世之中不产生怖畏,没有恐怖感。于后恶世,他没有怖畏心。“欲说是经”,欲想要说法华经,“应入行处,及亲近处”,佛讲菩萨要想演说法华经,你应当入于行处,及你亲近处。上面佛把这个分别很清楚,什么是行处,什么是亲近处。寂灭是你行处。若在事相上说,找那清净的、不愦闹的地方。

【常离国王。及国王子。大臣官长。凶险戏者。及旃陀罗。外道梵志。亦不亲近。增上慢人。贪着小乘。三藏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到菩萨所。为闻佛道。菩萨则以。无所畏心。不怀希望。而为说法。寡女处女。及诸不男。皆勿亲近。以为亲厚。亦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为利杀害。贩肉自活。炫卖女色。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

你不要亲近国王、大臣、一切财富长者,不要跟他们接近。乃至于二乘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们是贪着小乘的,不要跟他们接近。国家的国王、大臣、官长,他们那个环境里头凶险,完全是戏论。屠刽,杀猪宰羊的,乃至于外道梵志,都不要亲近。这些是增上慢人。千万莫贪着小乘,莫贪着三藏的学者。“破戒比丘,名字罗汉,及比丘尼,好戏笑者,深着五欲”,财、色、名、食、睡他们离不开的。“求现灭度,诸优婆夷,皆勿亲近。若是人等,以好心来”。若是这些人发了大心来,就是以好心来。来到到菩萨所,来闻你说法,为了要闻佛道。那菩萨怎么办呢?菩萨则以无畏的心,无所畏惧的心,对他们不希求,一点希望心都没有。就是不贪求名利,不贪求利养,也不要他们来赞叹你,说好话。这样的可以给他说法,但是不要多。

前头讲寡女、处女,还有这些不男不女,皆勿亲近,不跟他们交往,不要以为他们是亲厚,切莫亲近。“屠儿魁脍,畋猎渔捕”,打猎的,捕鱼的,他们都为了求钱而杀害众生,为利杀害。“贩肉自活”,卖畜生肉,鱼肉、猪肉这些。“炫卖女色”,专对女人说的。“如是之人,皆勿亲近。凶险相扑,种种嬉戏。诸**等,尽勿亲近。莫独屏处,为女说法”。在僻静处,人家看不到的地方,给女人说法,这是佛所制止的,不行。“若说法时,无得戏笑。入里乞食,将一比丘。若无比丘,一心念佛”。你要去求食去,找个同伴的,不要一个人走。没有人陪你,怎么办?一心念佛,观想佛。这个我们都体会到的,这是重颂的,避免一些过错。“是则名为,行处近处。以此二处,能安乐说”。避免这些,你就安乐了。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又复不行,上中下法,有为无为,实不实法”,不去做三乘法,这是说学法华的法师。上中下三法是指着三乘法,有为法、无为法,实法、不实法,不要去学;要学法华佛菩萨。“亦不分别,是男是女。不得诸法,不知不见,是则名为,菩萨行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安住不动。如须弥山。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处。】
一切诸法,空无所有,无有常住,亦无起灭,是名智者,所亲近处。颠倒分别,诸法有无,是实非实,是生非生,在于闲处,修摄其心。不要贪着那些法上去,你自己应当住到空闲之处,把你的心收摄好。“安住不动”,安心于法华。像须弥山那样,“观一切法,皆无所有,犹如虚空,无有坚固”。一切法不生不出、不动不退,常住一相。这是近处。常住一相,这个是指着常住一乘,法华乘。一相就是无相。唯此一是实,余二则非真。就是一乘无二,唯一解脱。唯此一是实,余二则非真,就专是法华义。

【若有比丘。于我灭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佛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若有比丘在我灭度之后,入是行处,及亲近处,说斯经时,无有怯弱。要演说法华经,一切没有恐惧,若是这样子就对了。说斯经时,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以正忆念。随义观法。从禅定起。为诸国王。王子臣民。婆罗门等。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
“菩萨有时,入于静室”,菩萨有的时候到那清净的禅室。这时“以正忆念,随义观法”,这个忆是指着第一义,以第一义心观一切法。一切法都从禅定而起的。若这样给国王、给王子、给臣民、给婆罗门,开化演畅,说斯经典,其心安隐,无有怯弱,这叫安乐行。这就是安乐的因。修禅定,什么过恶都止住了。为什么?无我了。这样能得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内外两益。修行智慧,离一切取着。修智慧对任何法都不取着,知道一切法无我,内无颠倒,心不怯弱,不怯弱就叫安乐,这叫安乐行。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安住初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应住安乐行。】
这样子才能说法华经。“又”,佛又再说。“又文殊师利,如来灭后”,佛又称文殊师利说在如来灭后,“于末法中,欲说是经”,你想要演说法华经,“应住安乐行”。要说,你先观修口安乐行,你口要说。

【若口宣说。若读经时。不乐说人。及经典过。】
若是口宣说此经的时候,你千万注意,不要说人及经典的过。不论哪部,凡是佛说的经典,不要说经典的过错。前头佛说对小乘经典干啥,那你演法华经的时候,佛又关照你,你不要说这个经那个经不对。那不是安乐行了。也不要说经,也不要说人,不批评别人,不批评其他经典,你就说法华经好了。应住安乐行。不管你口里宣说此经,要读法华经的时候,千万不要说人家的过错,说哪部经的过错,说那是小乘法,不了义的,千万不要这样说。也不要说哪个人的眼睛鼻子怎么歪了斜了的,不要说!随他去好了。你听到别人有过,就像没听见一样。佛所说的什么法没有过错,无论什么大乘小乘,那是分辨,七方便法,佛是随他语意。佛不是善巧方便吗?但是对于不了义的法,你也不要说。法没过错,是行的人有错。你这样说就恼他人了,你就不安乐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亦不轻慢。诸余法师。】
这对法上入手,对演说其他经论的法师,你不能轻慢。这个很难得选择的,学法的人要注意,不轻慢任何的说法法师。但是前头佛说不与一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来往,他是说小乘法的,不是说法华经的。那这个地方又跟你说亦不轻慢诸余法师,是不是矛盾?你怎么来解释?佛前头说你跟那些个学小乘法演说的,你不跟他来往就是了,并没让你轻慢他。这是怕你受影响,你跟小乘的法师来往久了,你要转大向小了,含义一定要懂。佛在说很多法的时候,实际上是权巧方便,注重是法华,行权的时候他是以方便。佛有这种方便,用助道法显示正道。应能顺教,顺佛的教导,不去违背。不批评任何人,不轻慢任何法,不轻慢诸余法师。

【不说他人。好恶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
同时还不说他人的好恶,不管别人的好坏,不要去评论,也不评论他们的长短。“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某某人学小乘教的,不要理他。这就不对了,佛不许你这样做。但是“亦不称名,赞叹其美”。既不说他过,也不赞叹他。你赞叹他,那你就赞叹小乘教了。对于演其他教的法师,既不说他过,也不赞叹他。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诸有听者。不逆其意。有所难问。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为解说。令得一切种智。】
菩萨对那些人和法,好像妨碍大乘法、妨碍大乘道有个怨心,不可以的,不要有怨嫌之心,这样你才安乐。不要召是非。“善修如是安乐心故”,这样你演法华经才安乐了。“诸有听者,不逆其意”,听经的人来问你,或者有问难,有什么问答。你都以法华经的意思答,不以小乘法答,单以大乘而为解说,令他们都得到一切种智;不许说小乘法答,凡是他有所问,你答,都以大乘法法华经的意思答,不说小乘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菩萨常乐。安隐说法。于清净地。而施牀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着新净衣。内外俱净。】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这种道理佛又再说一遍,还是前头长行,后头偈颂。“菩萨常乐,安隐说法”,对于来请法的、来求教的,都以这安稳的道、安稳的法而给他说,让他得到安稳。单以大乘法说。“于清净地,而施牀座”,空旷闲野,或者室内,或者室外,给人家座位,供养来闻法者的座位,而施以牀座。“以油涂身,澡浴尘秽,着新净衣,内外俱净”,说法的时候还是要有仪式的。不过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习惯,拿油抹身上,或者拿香水,这个习惯没有。在印度要说法的时候,要香油涂身,要洗澡,把这垢染除掉;要着新衣服。心里要清净,身外还要清净,内外俱清净。这叫安乐行。

【安处法座。随问为说。】
然后安处法座。不是主动说,他问什么,给他解说什么,随问为说。他来请教你,问你什么,给他解说,但是注重是以大乘教义,以法华教义。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义。和颜为说。若有难问。随义而答。因缘譬喻。敷演分别。以是方便。皆使发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诸优婆塞,及优婆夷,国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义,和颜为说”,对他们说的事不要正言厉色的,要欢欢喜喜的、和颜悦色的来阐说微妙义。“若有难问”,他不理解,就随那个道理来答覆他。同时假因缘、假譬喻给他分别解说,这是方便善巧了。使他能发大心,渐渐增益,入于佛道,引诱他渐渐的入佛道。说的是佛的大乘教义,让他入于佛道,不是小乘教义。

【除懒惰意。及懈怠想。离诸忧恼。慈心说法。】
在你说法时候,说法要注意,不要有怨心、有嫌恨心、有不满心。求法者都要来求个欢喜,你要以这个心给他说,不是增加他的烦恼吗?应该要以慈悲心,说的没有怨嫌法。不要说大乘的,你正言厉色给人解释,你学那些小乘法,完了批评人家干什么,这人家不烦恼了?给人家增加烦恼。菩萨说法要使他精勤修进,不要懈怠,让他断烦恼的。以慈悲心供养,说法的时候都要以慈悲心让人家欢喜。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以诸因缘。无量譬喻。开示众生。咸令欢喜。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但一心念。说法因缘。愿成佛道。令众亦尔。是则大利。安乐供养。】
“昼夜常说,无上道教”,这是专指法华说的,无上道的道教。道是菩提道,无上法所显说的道理,就是菩提道的道理。同时假很多因缘,假无量的譬喻,开给众生的佛之知见,示给众生的佛之知见,开示众生,让他们都欢喜,咸令欢喜。衣服卧具,饮食医药,而于其中,无所希望。不要你给人一边说法,一边贪求,让人家供养,没有这些贪求,除了贪求心。“但一心念,说法因缘”,说法得有因缘的。缘,人家或来请问。因,就靠你来观察。说法得知机,对机说法,就合乎说法的因缘,但是希望他们都能成佛,愿成佛道。令一切大众,不论谁来请法,都应当希望发愿,愿他们将来成佛。“是则大利,安乐供养”,这菩萨修菩萨道、行菩萨道就成了,以法供养。以什么法呢?安乐行,以安乐法来供养一切众生。

【我灭度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
佛又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灭度了以后,佛不在世灭度以后,“若有比丘,能演说斯,妙法华经”。我若灭度以后,若有比丘能演说这妙法莲华经。

【心无嫉恚。诸恼障碍。亦无忧愁。及骂詈者。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
“心无嫉恚”。那要注意了,心里没有嫉妒、没有瞋恚,也没有诸障碍,也没有诸烦恼,没有忧愁,没有骂詈。说法的过程当中,“又无怖畏,加刀杖等。亦无摈出,安住忍故”。这一段两个偈子,一切法不生,哪有这些事物?什么都没有,无垢无染,安住于忍。这叫安乐行。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乐。如我上说。】
有智慧的人,“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这个善修其心,跟我们讲华严净行品那个善用其心,这都是文殊菩萨教导的,也如是,佛也如是跟文殊菩萨说善修其心。若能把心修好就安乐了,最上的安乐,“如我上说”,我以前说过了。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能尽。】
“其人功德,千万亿劫”,这个说法人功德经过千万亿劫,算数譬喻说不完,说法功德殊胜。若能这样说法,才是功德无量。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
“又”,佛又再说,还没说完,意思还没完。“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我的教法在我灭度之后,那个法已经快灭了,法欲灭时。“受持读诵斯经典者”,如果有人能够读诵这法华经者,应当注意两件事:一个是不让做的事把它都止住,一个是止行。还一个观,观以智慧指导你的思想。

【无怀嫉妒谄诳之心。亦勿轻骂学佛道者。求其长短。】
不要有嫉妒心,不要有贪欲心,还不要有瞋恨心。嫉妒谄诳之心,包括这个了。嫉,嫉妒别人,是瞋,是瞋恨心的。谄,谄媚,就是见,邪见,不正确的知见。这两种都不是慈悲心。要发起慈悲心,要想帮助别人,教化他人,这两种都是违背了智慧,违背了慈悲心的。因此佛又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在末法的时候,法要灭,若有人能受持读诵这个经典,千万要除掉嫉妒谄诳之心。切记,不可以轻骂学佛道者。凡是学佛的人不要轻视他,也不要侮辱他。凡是轻骂学佛道者,来求他的长短,就是找他的过错,找他的毛病,完了看他有善根没有,这是佛所不许可的。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
佛又跟文殊师利菩萨说,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是求声闻者。发的不是大心,只想了生死。或者以因缘法,求辟支佛者。或者求菩萨道者。这是三乘道法。或是学三乘法的人,千万无得恼之,不要伤害他们,不要恼害他们。给他们说,不要令他们产生疑惑。对这些人说,“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怠故”。佛教导说法者,对这些人应该教导他们说,你们没有发大心,不是大的根机。这样来批评他,他不是烦恼了吗?不要这样批评他。

【又亦不应戏论诸法。有所诤竞。】
同时跟他们说对法没有什么诤竞,也不要有戏论,就是见、爱。在三界之内,很容易我喜欢的、喜见的就赞叹,我不喜见的就批评,爱发议论。现在咱们可以到处都看到,遇到什么问题先发表一篇议论说他的看法,各个说各人的看法。这要不得!这是戏论佛法!那就有诤竞了。佛说我的四众弟子,不论他求小乘也好,求菩萨道,求三乘的,不要恼害他们,也不要批评他们。终不得一切智智,得不到成佛。对于放逸之人,对于道是懈怠的,对法有戏论,有所诤竞。对人这种说,不对。

【当于一切众生起大悲想。于诸如来。起慈父想。】
怎样来治你的嫉妒跟狂妄呢?当于一切众生生大悲想。你对一切众生以慈悲心,大悲心,慈悲心,给他们作慈父想,治他们的心里不舒服。

【于诸菩萨。起大师想。于十方诸大菩萨。常应深心恭敬礼拜。】
于一切菩萨要起大师想。凡是说法的,行菩萨道的,对于十方这些大菩萨,要深心恭敬礼拜。不论说小乘法、说中乘法、说大乘法,都是菩萨化度一切众生的,这是众生的老师,对他们应起老师的想,赞叹他们,不要说他们的过患,不要找他的短处。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以顺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
“于一切众生,平等说法”,没有区别的,平等心,都能成佛。“不多不少,乃至深爱法者,亦不为多说”。给他们说法要知时、知机,不要演说很多,也不要三言两语;不多不少,让他们对法上生起信心,以慈悲关爱心,也不要说太多了,太多了他领受不了。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说是法时。无能恼乱。】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成就是第三安乐行者”,这就是成就第三安乐行者,说安乐法的人。“说是法时”,说法华经的时候,没有恼乱,不会使众生有恼乱。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听已能持。持已能诵。诵已能说。说已能书。若使人书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得好同学,共读诵是经”,得到很好的道友、同学,大家共同读诵法华经。“亦得大众而来听受”,这样可以感召有很多的大众共同来学习,听了就能受持,受持了就能够诵,诵是背,不是读。“诵已能说”,能背会了,就能演说了。“说已能书”,能说就能写出来。不能写出来,就使人家说,找别人写出来。写出就是经卷了,供养经卷,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不轻蔑于人。亦不戏论法。不令他疑悔。云汝不得佛。】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欲说是经,当舍嫉恚慢”,不要贪、嫉妒、障碍,起这个慢心,把这嫉妒的慢心去掉。“谄诳邪伪心,常修质直行”,质直,不只说话,乃至心里想,身体所做的,就是质直,不加假伪的。“不轻蔑于人”,对别人都不要轻视,对法不要戏论。也不令别人怀疑,或者悔恨。“云汝不得佛”,不能说人家不能成佛。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慈悲于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应生恭敬心。是则我大师。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是佛子说法,常柔和能忍”,这就是安乐行,要能柔和,要能忍可。忍字代表承认的意思,就是对于此法能够认解、恭敬、供养,柔和的来给人家说。同时要发大慈大悲心,这个慈悲心永远不能懈怠。演法不懈怠,慈悲心不懈怠。“十方大菩萨,愍众故行道”,这是十方一切大菩萨行菩萨道的时候,利益众生的时候,这样的尊敬法,给众生说法,对一切众生都应当生恭敬心。“生无上父想”,当成自己的父亲。“应生恭敬心”,是指着佛说的。“是则我大师”,能说此法的像佛一样的,我们应当恭敬他。“于诸佛世尊,生无上父想”,把佛当成父。“破于憍慢心,说法无障碍”。

【第三法如是。智者应守护。一心安乐行。无量众所敬。】
这才真正的安乐行法,一切大众都尊敬的。这是口安乐。第四的誓愿安乐,我们下次再讲。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于后末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这是安乐行品第十四。誓愿,发誓愿,为未来世界的时候利益众生。佛,又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我的法在后世,法欲灭时,法不大啥存在了,佛所说的教法逐渐的就消失了。在法欲灭还没灭尽的时候,有持诵是法华经者,那个时候还有能受持法华经,不论是在家人、出家人,对他们都应当生起大慈心。在末法的时候能受持法华经的人,应当发誓愿。证明他能发誓愿,才能在末法时候还能够受持法华经、听闻法华经。发誓愿得有对象,就是缘。誓愿的发愿,发誓要利益众生,那你在这个时候对于在家的菩萨、出家的菩萨,对他们生起大慈心,这是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于非菩萨人中”,这个跟前文已发菩提心的人不同,对菩萨不同。以前是慈悲所对的境,慈所对的境,把慈跟悲分开。非菩萨人中,就是生起怜悯心。合起来说,就是发大慈悲心的方便善巧。对于那些未出三界的,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这些众生,在人间,欲界、色界、无色界,或者在六道,都把他们包括在内吧!就是三界了。没能够出离三界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超脱的,就是还没有证得二乘果位的人,这叫在家。不是问你比丘、比丘尼,这样出家、在家,不是这样分的。你这个大慈的境界,对待哪些个人?所缘的境对待那些未出三界的,在家的。出了家,断了三界的欲,那叫出家,以断惑证真来分的。这两种人,无论出了三界的、没出三界的。出了三界的,就是二乘菩萨跟初发意的菩萨。二乘的声闻、缘觉,初发意的菩萨,因为他们还有无明,还有尘沙,就是对他们要生起大悲境界相;但是他们是发过心的。

这是说诵法华经的人,具足大菩萨行的人,对你所缘的境,一个是对待二乘人或对初发意的,没有能闻到圆满的法,没有行圆满的道,所以生起大慈心。但是对于已发心的人,他发的心不大,是偏小的,不能如实理,对他们就生起悲心。把慈悲两个分开,一个是菩萨人发了心的,入了佛道的;一个是还没有入佛道的,就要生大悲心。为什么?因为在大菩萨行菩萨道、行方便行的时候,对于非行菩萨跟这已发心行菩萨道的人,他教化的方式、度脱的行为不同。本来是把这些人合在一起,就是发大慈悲心。这是说持是法华经发心的人是有分别的,因为咱们讲是安乐行。

佛又跟文殊菩萨说,文殊师利,凡是行菩萨道的菩萨摩诃萨,发大心的、大愿的,在如来灭之后,有成就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要成就四法才没有过失,这四法下文要讲。

【应作是念。如是之人。则为大失。如来方便随宜说法。不闻不知不觉。不问不信不解。】
“应作是念”,就是把识对于的一切缘的境,对的一切人类,就是菩萨之类;“如是之人”,就是指着不会圆道的人,没这种圆道的人,指这一类人说。如果应以法华经教授他,以方便善巧引诱他,这是如来的方便随宜说法。随宜,就是对的这个客观现实的境界起慈心之宜。为什么要起慈心?因为对于这些人应该给他们随宜说法。因为他乐于小乘,不愿意接受大乘,佛就给他们说大乘的方便真实法,得用善巧的方便。因为他不能领会圆道的道理,所以则为大失,不能成佛;不依佛所教授的去学,如是之人则为大失。这是发慈心的原因,就应当给他随宜说法,令他能够信、能够解。因为这些人他不发圆满心,他不闻不知不觉法华含义,乃至于不问不信不解,就是对这一类。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随在何地以神通力。智慧力。引之令得住是法中。】
其人虽不问不信不解是经,专指法华经说的。这类人对于法华经他也不问、他也不信,你给他说,他也理解不到。佛跟文殊师利菩萨说,在我成到正等正觉的时候,我是用种种方便,不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处所,我以神通力、智慧的力量,引诱这些人让他入到法华会,学法华经;“令得住是法中”,令他们都能够住在法华当中。这是一类。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
以慈悲没有瞋垢的过失,如来成就这些众生是从不懈怠的。因此说于如来灭之后,成就四法。一个是座,一个是衣,一个是三行,一个是如来没有瞋垢这个过失,使一切众生都能成就,不懈怠,无谄曲。

【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
“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这以下就分类,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就是常随佛跟前的来供养尊重赞叹,赞叹此经。“虚空诸天”,这是上界诸天,无色界天,都住在空中的诸天。这些所有的人类天众为了要听此经,“亦常随侍”,常在佛的身边随侍于佛。不论在聚落、在城邑、在空闲林里头,这些人要来问难、问法的,这个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上来这些人为了听法都来常时卫护,能令所有想要闻法的,都能使他们生欢喜心。这就是佛的大慈,乃至行菩萨道的行大慈的菩萨,摄受这四众供养来听法。因为以慈故成就众生;这里是四众的众生,前头所说的四类众生;为供养听法,发誓愿成就,给一切众生做拥护。

【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所以者何”,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一切经都没有此经殊胜,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加持的、所守护的。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这是读说法华经殊胜的含义。这个法华经在无量国土中,不是人间,连这个妙法莲华经的名字都听不见,不用说学习内容了。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戒如坚甲。定如营垒。慧如利器。七贤中方法为前军。须陀洹斯陀含中方法为次军。阿那含阿罗汉中方法为后军。所破者是三毒等分八万四千之寇盗。能破者是八万四千法门之官兵。】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这个转轮圣王力量很强盛、威势很强盛,能降伏一切其他的国家。例如金轮圣王,没有敢叛逆他的。拿这个做形容词,形容一个强力转轮圣王,那些小国王都得听他的命令;不听他的,就被他给摧伏降灭掉了。我们一切众生的烦恼、无漏的习气,佛就像转轮圣王一样的,降伏一切众生的烦恼、习气。有些个还没得调伏的、还没顺其命的,佛就强力的摄受他。这是慈悲的由来。对于不听话的,不随顺佛教的,佛就以降伏力量断他的烦恼等。就像轮王,有些恶劣的国家不听他的话,出兵就讨伐他、降伏他。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
在世间相上,那个国王见他的兵众有战功的、有表现的,能够摧伏强敌的,那个国王就欢喜了,随功赏赐他;或者给他田园、给他住宅、给他聚落,让他到某某县去当官,乃至一个省去当官,管那省。或是奖励衣服,或是严身资具,或是珍妙的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或是奖他象马车乘、奴婢人民。七种宝,行菩萨道。佛利益众生就给他说种种的,七宝变成法了,说七觉支、八正道这些法。象马车乘,就比做二乘人,他还不能达到圆满,但是他能了生死,能做一半。乃至舍给他奴婢、车乘、象马,那都表示菩萨以法而得到神通力。

【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但是转轮圣王法髻当中有个明珠,不以与之。这种形相在我们汉地没有。我以前在西藏那个时候,看见凡是四品以上的都给他一个珠子。不是珠子,是嘎乌,就是佛盒。佛盒装着一尊是佛像,现在都是佛像,并不是**赐给珠子。一定要顶在脑壳上。你看西藏人他梳两个角髻,当中是佛盒。四品以上许可,四品以下的没有。经典上经常形容这个意思。转轮圣王别的都可以舍给,髻中明珠不以与之。再有功劳,再大,也不肯把这给你,不能奖励你。“所以者何”,什么道理?独王顶上,这个国王只有这么一颗珠子,他要给了别人,等于把他权势都给别人了。他不拿以此为奖励,都给其他的奖励。如果要把顶珠奖励这个大臣,那他所有的眷属必大惊怪。这是比喻,比喻什么呢?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就是轻易不说法华经的,比如顶髻不给人。以禅定智慧的力量修诸道,像国王得到国土,能够王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因为那些魔王不能顺伏。

【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
就是降伏魔怨的意思。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槃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对于有功的人,佛就给他说各种法门、各种经论,令他们得到修行,得到心里满足。依着经,佛所说的教法依着修,就能得到解脱,就能得到禅定,就能得到五根五力,得到七菩提八正道,得到诸法的时候。乃至赐与涅槃,这是二乘人所证得的涅槃。说你就得度了,如果你证得此果就安定了,不受生死轮转了。不过是让他得到欢喜而已,令其得灭度、得欢喜,但是而不为他说法华经。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
文殊师利,如转轮圣王见诸有大功的,生欢喜,奖励他,给他们说诸教法。但是不给他说法华经,就像国王不与顶髻一样的。

【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一切法教化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就是降伏五蕴了,转五蕴都成了法身。五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烦恼魔、死魔。咱们对死魔没有力量降伏它。你得了禅定智慧了,死魔就降伏,得生死自在了。对这些有大功勋的,能够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如来对这些弟子生大欢喜,但是只给他说三乘法。三乘法就是让他知道苦、知道乐,能破一切的蕴魔,能够断一切烦恼,不再计一切烦恼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证得涅槃理了。但是不会给他说法华经的,为什么?还认为他机缘没成熟的意思,就是他不能接受的意思。“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佛说若学法华经,能可以令你达到究竟成佛。因为一切世间对此经多怨难信。多怨难信,多怨你可把它解释就是业障很多的,没办法信此法华经之法。因此如来我以前没有说,“先所未说”,以前没说。以前没说,为什么现在说呢?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法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尊重法华经。在一切经中之上,于诸法之中的最深,因此没有给弟子们说。现在末后赐与,到了因缘成熟该说的时候才说。就像那个强力之王,他久护的这个顶上明珠,现在可以赐给那个最有功的人。“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咱们大家都想学密宗、学密法,一学就成佛。现在这法华经公开跟你说,法华经就是密法,你学了法华经才真正的无上密,一切经中最上的,一切法最上的,是诸佛如来长夜守护,不随便就说的,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现在机缘成熟了,才给大家说。这是一乘教,圆满无碍教,这是教密。理呢?法华经就是说大家都能成佛,都给你们授记成佛。这是理,这叫密藏。以前佛没说过众生都能成佛,说二乘人焦芽灭种;但是现在都给他们授记了,他们也都发芽了。这个芽是佛芽,佛的根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佛从此又跟文殊师利菩萨说,把这个道理用偈颂体裁再说一遍。“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忍辱,佛在前面譬喻像衣服一样的,着上这个戒衣能够忍一切的。就像我们披这个三衣,这是忍辱衣、理忏衣、般杂衣。般杂衣,翻过来就是忍辱衣的含义。哀愍一切众生,因为哀愍一切众生,现在让他们都能成佛,给他说甚深的法华经法,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入如来室、坐如来座、披如来衣,就是前头所说的四种成就了。等到坐如来座,他修行就修行成了。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