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炳南老师解释带业往生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习,不断思惟观察,用这个无常的道理在心中不断地熏习。

  诸位!佛法的道理绝对不是说你学佛以后把门一关,双腿一盘,两个眼睛一闭一直念佛,你就能够想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概念,因为你不熏习。你只能靠你的生命经验,而生命经验很容易被你的感受跟妄想误导,这第一个;第二个,你得到的无常无我的概念也不全面。你要厌离娑婆,厌离的不是痛苦的娑婆,更重要的是你要厌离人天快乐的娑婆,人天的这种概念,你不可能从生命经验里面得到。

  所以,很多人为什么在临终,只要中阴身现出快乐境界的时候他就过不去?因为平常操作时,他所谓的厌离娑婆,他的所缘境,是厌离痛苦的娑婆,他对快乐的娑婆的厌离这一块是生疏的。所以中阴身快乐果报现前,他就过不去了,卡在那里,心随妄转,结果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诸位,这个无常无我的概念很重要。我再讲一次,你要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包括痛苦的娑婆世界,也包括快乐的娑婆世界,因为它们两个有三个共同的相貌,就是:第一,不安稳;第二个,不能主宰;第三个,贪着娑婆世界的快乐,你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们之所以离开娑婆世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它的后遗症太大。你为了吃刀锋上的蜂蜜,结果被刀子割伤了,就是说,娑婆世界是得不偿失。你今生享受快乐,本来是合情合理,你说:“欸,我这快乐,是我前生好不容易去做义工,辛辛苦苦的善业得来的,我应该享受!”当然,你可以享受,但是它矛盾就矛盾在哪里呢?当你享受时,你又破坏了来生,问题在这里!因为它带动过失。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要我们放弃娑婆世界,就是说你辛苦得来的快乐,它里面有很多问题。这个快乐,“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你没办法住在这里。最后你只能把过去的快乐,换成极乐世界的功德,这快乐我不要了,把所有的资粮回向到净土那种无过失的快乐。

  所以,这个无常无我是很重要的操作。也就是说,你凭什么拒绝你的快乐?我想每一个学佛人,多少今生都积集善业吧?你肯定善业比罪业重,所以临终时,你来生的快乐果报一定会先现前的,中阴身一定先现前的,你会看到你来生的快乐。

  问题是,你怎么走过去?你不走出娑婆,就不可能面对净土。道理很简单,就是娑婆世界的快乐你要付出代价,牢记这句话你就能走过去。你必须说服自己:我必须把来生的有漏的快乐换取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在临终之前你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教育。就是你要先打预防针,因为你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

  所以,你如何看待娑婆世界,用什么角度来看它,你智慧的层次就影响到临终时怎么面对你的中阴身。这个道理你自己想不出来,只有透过对圣言量的学习,不断地熏习,知一切法因缘生,皆悉无常无我,而看到娑婆世界的过失。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