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海涛法师:你要做到让阎罗王都尊敬你,你就厉害了,德重鬼神钦

海涛法师:你要做到让阎罗王都尊敬你,你就厉害了,德重鬼神钦


贵要怎么修?要修忍辱、谦虚、破娇慢,不凸显自己的优点,各位,很重要。你很会唱歌,然后你一直想要凸显你很会唱歌的优点,然后让人为你鼓掌,下辈子你就很可怜,在菜市场在叫卖、在卖衣服的,那就是你了。你喊得要死,声音也很好听,但是就是贫贱,声音很好听,所以有时候你会觉得说,同样一个人,歌星,她也长得不美,他怎么那么出名;这个,你去随便看一个也美美的,怎么都出不了名?他唱歌也很好听;他这个唱歌又不好听,大家都要捧他。因为一个没有修贵的因,一个没有修贵的因,这个贵就是从谦虚、忍辱,所以尊敬别人,你就能够贵,富从布施来的,所以大富大贵。要布施,而且布施的时候,还不能骄傲,布施的时候要下心含笑,亲手布施,他布施完以后,这个功德都回向给大家,都得到这个功德,你又富又贵了。

  但是你布施的时候,“师父怎么没念到我的名字”,有的人会来抗议,我说:“抱歉,抱歉!”赶快,赶快,再为你念一下,你的心很痛苦。有的不是他自己,因为我替别人收钱,师父你若没有念他的名,他会很痛苦,两个都很痛苦,因为一个怕没念到名字,一个说“对啊,我来就是要听某某人,捐十万”就很高兴。(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可以回去了,因为大家都听到,这样你以后有钱,但不贵,有钱也不快乐。所以,因为你有一个强烈的我执,所以各位,今天你捐钱,没有念到你的名字,你还能够忍,你准备贵了,你要忍很久,所以尽量地要让自己(调整到如法的状态)...

  像我们修菩萨道,生生世世要做国王,各位,没做国王,你想想看,一个法师坐在上面,他没有国王的威德,可以带领大众吗?不可能。请记得这句话,一定要有国王的威德。国王的威德从哪里来?忍辱、慈悲,你才能够统理大众,不得不如此,不然怎么办,你就没办法推动佛教。所以,在这一点,各位要学,你眼前的快乐,不要跟人争,如果你眼前为争了一个组长、做一个主任,我现在是教授,我现在是董事长、总裁,很高兴,你就在损福报,了解吗!损福报,因为你在享福了,我们修福,不享福。不想要得到这些,尽量做好就放下,不执着,这样你就有福报,所以我们佛教里面,为什么要讲回向,一切功德,一切都不执着,叫做「三轮体空」。

  没有一个我,没有一个你,没有一个布施,马上就放出去,而且我们现在一直观想地狱道、鬼道,一直故意布施给他们,下午要放生之前先召请、先召请,带他们去放生,带他们去,都要做功德给他们。各位,你要做到让阎罗王都尊敬你,你就厉害了,德重鬼神钦,所以你要得到贵,这个都是我们菩萨道的清江贵公子、恒河贵公子,谁?释迦牟尼佛。各位你看,你看电视,大宝法王随便坐上去,大家就好像大臣拜,让他摸个头就已经发亮了,为什么他会这样?你仔细观察他的生活,大宝法王之谦虚,在拜佛比我们认真,对南传比丘,他也跪在那边跟他们顶礼,给他们洒净,我(这里指大宝法王自己说)不会说我是什么,我只是顶着这个名字的人,我是个凡夫。

  事实上,他就是真正的噶玛巴,但是他永远顶着噶玛巴。所以越谦虚,越替众生想,别人越尊敬他,很奇怪,尊敬得不得了,成为这个世界的精神导师、心灵导师,超越政治,只管慈悲,他这个力量可大,所以现在这个世界都在评估这个人,这个力量怎么这么大,只念噶玛巴,世间有什么活着的人,让人念著名字会感动、会哭的,还有第二个人吗?没有,没有第二个人,你念他的名字会掉眼泪的,噶玛巴的力量有多大,因为他的大悲心,他的谦虚,所以各位要去研究他的历史,要有机会去了解,这是我们学佛,佛示现给我们看,不然我们离开佛那么远,不知道佛长什么样子。所以这里的佛菩萨都在示现给我们看,他没有凡夫的这种一点点习气,没有,世间人一点点出名,他就会有习气了。

  所以各位不要享受现世的快乐,我们都只讲的是来世,乃至回向,这就是八关斋戒的意义。你付出很多,然后希望别人孝顺你,这都是,你在享受现世的快乐,这样,你的福报就一直损失掉了,这样意义就不大了。

修行就像与烦恼战斗,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战斗力”,才能战胜敌人。

  如何提高战斗力呢?唯有靠不断地实践,反复地用功,这就是我们常讲的“对境缘法,历事练心”。就比如军队里的训练,除了基本功的学习之外,能够快速提升技能的方法即是实战演习。

  如果我们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个人修行的话,常常会造成错觉——好像自己内心很安静了,没有什么烦恼和问题,但其实缺少了发现问题的外境,自己的烦恼被覆藏起来了。

  没有外境,我们自然也就失去了强大自己的机会。

  而在团体中,同事就是我们最好的对境。在与他们共事中,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锻炼的机会:做事面临困难时,发现自己智慧的欠缺;彼此的知见不同、习气相异,乃至对问题考虑角度的种种不同都容易引发我们的烦恼,但却能让我们发现偏执的存在,发现自己慈悲的不足。

  有了这些修炼自己的对境,我们才有机会不断认识烦恼,发现问题。看到了问题,体会到烦恼的痛苦,我们才会痛下决心改正,否则烦恼不断。

  在体育竞技场上,尽管运动员努力程度不输他人,但比赛结果如何,只有与他人的成绩相比较才能了知,否则就容易自以为是、停滞不前。

  一个人修行很容易产生自高自傲的心理,自我感觉良好,看不起别人,自然难以深进。但如果在团体里亲眼见到那些比我们修学好、经验丰富、能力强的人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方法,就能迅速发现自身的不足和用功的方向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