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千僧斋

千僧斋



“千僧斋”顾名思义是大众供养千僧的斋会。《大智度论》卷三载:“忆王舍城中,频婆娑罗王约敕常设千比丘食,频婆娑罗王虽死,此法不断。”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千僧斋亦相当盛行。如陈后主至德四年(586),诏请智顗大师于崇正殿为皇太子授菩萨戒,设千僧斋。唐太宗于贞观八年(634年),为穆太后建弘福寺,设千僧斋,懿宗于咸通十二年(871),于禁中设万僧斋。在日本,自孝德天皇于白雉三年(652年)举行讲经以来,亦盛行此千僧斋。但所谓千僧斋,并非限于千人之数,乃系泛指对众多僧侣的供养而言。

五种净德

“僧”者,比丘之通称,我国及日本,皆称比丘为僧,僧人具有五种净德,于三宝中称为僧宝。五种净德即是:(一)发心离俗,出家之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佛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二)毁坏形好,出家之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福田。(三)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爱之情,而一心精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四)委弃躯体命,出家之人委弃身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五)志求大乘,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出家修行,不务世俗营生,是故比丘亦名“乞士”,上乞无上菩提,下乞色身供养,众生供养得福故亦名福田僧。诚如昙延大师临终嘱咐隋帝,末代凡僧,虽未必如法,惟简善度之,自招胜福,倘随意毁之,则自招祸。帝闻之更哀恸不已,痛失良师,罢朝三日,设千僧斋以表其敬。

历史故事

唐太宗即位时非常拥护佛法,建寺四百多间,供养僧人无数。对出家人十分敬重,曾与人言:“出家真乃大丈夫,尤胜公候将相。”惟不久后,常见僧人不守法规,修行不如法,心生不悦,供养渐少。帝尝问玄奘法师,供养凡僧也能得福否?大师答曰:“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金容,毁之而有罪。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意即是说昆山良玉,难免混杂泥沙,丽水生金,难免有瓦砾,恭敬用土木造成的罗汉可以生福,铜铁铸成的佛像,虽然不是真身,但毁之都有罪,泥龙虽然不能降雨,如大旱时望天降甘霖,求龙王下雨,还是要焚香礼拜泥做的龙王。有假像方能引起至诚心,凡僧虽不是真罗汉,但有二百五十条比丘戒,三衣披搭在身,人天供养必获其福。

所谓三宝门中福可求,供养三宝,毋起分别心。佛说别请五百阿罗汉,不如以清净平等心依次供一凡僧,可得无量福,心无极限,则福遍十方,财无多少,则心该法界也。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祈愿天下所有的出家师父:法体永安康,六时恒吉祥,falun 常转动,正法久弘扬!

  世间有一种缘,是千百世修来的师徒之缘。

  世间有一种情,是历经沧桑后依然金刚坚固,师前座下聆听慈诲的心。

  世间有一种爱,是无私给予宇宙人生真相,悲心予以救度的大爱。

  打不破,分不开,难相弃,缘如海。

  承师恩,智慧启,真理明,道业成。

  轮转生灭无数次,每次都能重逢这场师徒的盛宴,因为心中有个力量在牵引着,无形中缘在作用着。



  不管在哪里,无论表法何种模样,与师之缘始终都像一颗成熟饱满的种子,只要机缘得当,一经触碰,便能迅速成长开花。

  世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财富、事业权位等各种名闻利养,而是那个能够带领我们走入觉悟圣地的人。



  师父就是这样的人,他无私的给予了众弟子智慧的光明;他无私的给予了众弟子宇宙人生的真相;他无私的唤醒了众弟子内在的佛性;他无私的从五浊恶世中救度了众弟子的心性……



  师父本可以不问世事,做个逍遥快活的世外之人。

  师父本可以不管人事沧桑,寂静光明进入涅槃。

  师父本可以远离红尘,身处净土极乐佛国!



  然而,师父选择了轮回,因为这个娑婆世界还有师父的亲人有缘,师父慈悲无量不忍弃亲人有缘于不顾。

  师父宁愿深入轮回不断地点化众弟子有缘,回心向善,回心向觉,脱离苦海,永别六道。



  师父悲心之切,只为苦海打捞自性迷失的弟子有缘。

  师父慈心之愿,只为救度红尘牢狱的众灵儿。

  师父无量光爱,默默给这个世间注入一股平衡祥和的正气。



  师父就像一块磁铁,弟子们就如铁沙,与师之缘正如这磁铁的磁场,无形中吸引着各处的铁沙。

  师父只要走一走,释放磁场,就能吸引弟子有缘们归来。



  师父与弟子有缘之间,有一座心桥,无论弟子们离得有多远,最终都会踏上这座心桥,回归师父的怀抱。



  师父行走天地间,默默地释放着光爱,不为游山玩水,只为某个区域角落中有个受伤的"灵魂"在等待慈悲的召唤。



  师父云迹山川河流,光爱一切,不为修身养性,只为某时某刻有个急需救度的心灵在等待师父的到来。



  师父行难行之行,忍难忍之忍,一切皆源于觉悟,无条件的爱,包容所有,度化弟子有缘回归光明,出离轮回,不再受苦。

  师父是大爱的化身,师父是慈悲的光明,师父是正觉的向导。



  当混沌的身心,在机缘运行下,遇到了这股多生多世的缘,内心忽然跟开了窍似的,往昔追随师父时的灵体记忆便深深地被震醒了,泪如洪水倾泄 难以抑制!



  心明白,这师徒之缘意味着什么,心明白,师父的出现代表着什么,心明白,师父的到来是为了什么。

  轮回至此,这一切都该有个圆满的句号了,不能再轮回了,不能再沉沦五欲六尘了,不能再造业堕落了,生命再也消耗不起了。



  师父,为了弟子们甘愿待在五浊恶世中,是为了什么?是,爱!

  爱是这一切的根源。是救济的全部。爱,是回归的力量。无我无为,顺道而行,造福苍生,普济亿灵。

  用心感应师父的慈悲,用心相应师父的大愿。心与心的交流,能量与能量的互动。

  一切都会越来越明白的。师父来带我们走,回归极乐,回归佛心性海,回归光爱。



  人生要体验的课程也该告一个段落了,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很多人已经彻底迷失了……



  轮回的惩罚教训也该结束了,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很多人已经身心灵俱残了……无论众生最初到地球上的目的是什么,到此刻为止,都已然变味了,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再下去"心"都没了……



  生命去向无形中在发生变化,善根深厚者、觉悟者正在转换升华,恶业昭昭者不思悔改者已经定向了去处。

  师父正在极力寻找弟子有缘,唤醒灵明,慈悲加持,觉悟真我,修心圣道,回天团聚。

  让自己静下来,心会明白的,真心自会指引自己未来的道路该怎么走。



  娑婆世界是否值得我们一再轮回体验?难道我们对此不该进行深刻反思吗?

  眼前的世界是一个由心造作出来的世界,我们的真心与妄心时刻在胶著着,当一方占上风的时候,世界就会倾向那一方。我们看看现在的世界,美好吗?她由多少真心构成,又由多少妄心造作。



  这是一个欲望的世界,她是在人们各种各样的妄念之下堆彻而成的。

  这是一个牢狱的世界,她是在人们强加给她的各种概念与定义之下形成的。



  这是一个迷幻的世界,她不是真实的,她只是在人们眼耳鼻舌身意活动下催生出来的。

  人们给她添加了太多的妄想,又给她制造了太多的麻烦,最后人们从中品到苦痛的滋味。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中阿含一八二,马邑经中说修行道程有下列十七阶段--(出家众适用)

  (1)渐愧具足:是对世间,对自己的内心要知耻而具足正确的良心,出家者的第一要件。

  (2)身行清净:八正道中之正业。

  (3)语行清净:‘正语’。

  (4)意行清净:‘正思惟’。

  (5)活命清净:‘正命’。

  (6)守护根门。

  (7)于食知量。

  (8)警寤精进:‘正精进’。

  (9)正念正知具足:‘正念’。

  (10)独住远离、五盖舍断。

  (11)-(14)初禅至第四禅。

  (15)宿住随念智。

  (16)天眼智。

  (17)漏尽智。

  (1)-(8)属于‘戒学’,

  (9)-(14)属于‘定学’,

  (15)-(17)属于‘慧学’。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