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道前基础 - 归敬颂 洛桑陀美仁波切

道前基础 - 归敬颂 洛桑陀美仁波切


道前基础 - 归敬颂

  照我们汉地的习惯,经文分序、正、结三分,结或者叫流通分。序是简单的序幕、序说;正说就是最重要的内涵;最后说完了有一个简单的结论。《广论》一开头就是序,序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论前归敬」,就是造论前面的皈依礼敬;第二部分是「造论宗旨」,说明为什么要造这部论;第三部分「谆嘱听受」,谆是谆谆教诲,嘱是叮嘱我们怎么去听,怎么去受持。现在讲序当中的第一部分「论前归敬」。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

  【敬礼尊重妙音(汉译)】

  「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实际上它是梵文的藏音,这里我们把藏音用中文表达。就像汉系佛法中有很多名词,写的是中文,可是它实际上保留了梵文的发音。我举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南无阿弥陀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几个字是中文,只是把印度梵文的发音用中文表达出来。「敬礼尊重妙音」就是「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的汉译,翻成汉文的话,「南无」二字就是敬礼,「姑如」就是尊重,有的时候称为上师,就是最尊贵的老师。「曼殊」是妙,「廓喀耶」是音,实际上这就是文殊师利菩萨。

  凡是造论前面一定有归敬,为什么要这样呢?有几个意义:第一,在西藏对佛法最有贡献、最了不起的藏王,第一位是松赞冈布,他的年代相当于我们初唐时候,他曾经娶汉地的文成公主。再传了几代,又有一位王叫持松德贞,论前归敬就是这位藏王订立的。佛法真正进到西藏是在持松德贞王的时代,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都是在那个时代入藏的。他们制定了一个轨则,对于造论,论的前面应该归敬哪一尊佛、菩萨,规定得很清楚。因为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而「论」是专门辨别经义内涵、增长智慧的,所以归敬文殊菩萨是依着藏王遗下来的制度。第二,因为佛法要留传下来,多少都会有障碍,所以要祈求佛菩萨加持,消除一切的障难,使所造的论能够圆满。因为它有几个意义,所以论前面有这样的归敬。

  像这样了不起的大师们还要去归敬,祈求能净除障碍,加持使他造论圆满;现在我们凡夫要去学、去听,是不是更应该祈求净除障碍,使我们学得圆满?从这地方我也体会到,我们学的人更应该在一开始时很至诚恳切地归敬,祈求大师(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加持我们,使我们的学习能够免除种种障碍,步步增上,达到究竟圆满的程度。至于到底会有些什么障碍、要学些什么,后面学下去我们会渐次地了解。一方面祈求佛菩萨的加持,一方面我们自己要努力,这样的话,障碍会渐渐净除、资粮会集聚。

  以上是归敬自己的上师。本论是宗大师造的,之所以归敬文殊菩萨,一方面固然是藏王留下的规矩,实际上宗大师造论完全是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在他的广传上面有说明。这是值得我们效学的,修行要到这种程度才算是安全了,只要一祈请,佛菩萨亲自现前,所有的问题都会指点我们。

  【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 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

  【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 于是释迦尊主稽首礼】

  这四句是礼赞我们本师释迦世尊身、口、意三业的功德,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法、报、化三身。佛具什么样的身呢?「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俱胝」是印度的数目,相当于我们汉地一千万。印度的数目有好几种,有小数、中数、大数,小数是十进制,从一到十、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中数是百进位。小数到了十万,印度话就叫一个「罗叉」,一百个「罗叉」印度话就叫一个俱胝,所以一个俱胝是一千万。不过因为印度的各个地方不是完全统一的,就像我们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之时分成很多国家一样,印度当年也有很多不同的国家,它们的「罗叉」所代表的数量就不太一样。玄奘大师当初在印度的时候,十万也叫一个「罗叉」,百万也叫「罗叉」,千万也叫「罗叉」。这里我随分随力地说明,是因为「俱胝」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圆满」的意思就是说他造了种种善净之业,这个善净之业是无量无边,以俱胝计,而达到最究竟圆满的程度,才能感得佛这个「身」。佛身跟我们凡夫身有什么不一样呢?他是妙善所生的;我们凡夫的身体是杂染之业所生的,这两个是完全不一样的。平常我们造的业分成恶业、善业、净业等,而佛因地所造的业是善而且妙。妙跟善有很不一样的内涵,我们说做好事要空三轮,平常我们做了好事会很执着,而他做了好事不会执着,恒常处在空性当中;另外有一种执「空」的人,他又不去做好事,这也不对。这里的「妙善」是由智慧摄持的方便,这才是真正的妙善,在本论后面会有很详细的说明。积累了无量无边的妙善之业,所感得的最究竟圆满的身,那就是我们世尊的身。

  然后是「语」的功德,平常我们所讲的,大都是随自己高兴的话,嘻嘻哈哈随便开人家玩笑,一开起口来若不是随顺自己的习气放逸,就是去伤人;佛不是这样,他要嘛不开口,一开口一定满众生的希愿。我们众生愿些什么?两样事情—离苦、得乐。世尊开起口来无非是为了这个,而且不只是成满一个众生的愿,而是要成满所有一切众生的希愿。接下来是意功德,我们对世间的真相都看不清楚,因为我们都在无明当中,世尊是「如实观见无余所知」,彻底地圆满,他能如诸法的实际状态而看清楚,丝毫没有半点遗余。这样的身语意究竟圆满的人就是我们释迦世尊,所以,在这里我们先对他至心地敬礼。我们现在教法的来源,是世尊经过了无量阿僧祇劫精勤修持,才究竟圆满地成就的,所以世尊是我们第一个要敬礼的,再下面是菩萨祖师等。

  【是无等师最胜子 荷佛一切事业担 现化游戏无量土 礼阿逸多及妙音】

  无等师就是佛,佛有各式各样的尊号。所谓「无等」,就是说再也没有能够跟他相比的,是世间出世间最殊胜、最究竟圆满的,即使是等觉、妙觉菩萨都比不上。现在所赞的是无等师最殊胜的弟子,通常我们称为心子。实际上,他能够负荷佛一切的担子,佛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称为深见,一部分称为广行,这两部分后面会很详细地说明。以我们现在的概念去说,将来我们所需要集聚的资粮有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就属于广行部分,这是行的方面;智慧资粮属于深见部分。

  世尊最殊胜的心子,他能够承担佛深见、广行两方面的事业,化现各式各样的身体,在无量佛土教化众生。这里的「游戏」,实际上是指教化众生。为什么称它为「游戏」?这个游戏不是指好玩的游戏,经论上面说「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他证得空性以后,虽然了解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如幻如化,就像变戏法一样,但他不会停滞在空性当中,有这样的特点。普通人由于看不清事实的真相,心里面引起很多烦恼。菩萨因为有智慧光明,有正确的认识,所以不再有热恼,很清凉,他在毕竟清净的空性当中现种种的幻化,这个幻化对他来说,就像是我们所说的游戏,而这无非是救度众生,也可以说:他是在报佛恩、增长他的资粮。

  这里所讲的最胜子是哪两位呢?一位是阿逸多菩萨(阿逸多就是弥勒菩萨的梵文),他是广行派的;另一位妙音就是文殊菩萨,他是深见派的。佛是究竟圆满的,再下来是稍微差一点点,他们两位是等觉菩萨,尽管比起后面的人已是超胜太多,不过示现告诉我们,世间只有佛是究竟圆满的。阿逸多菩萨、妙音菩萨以下分两派传承,这是佛出世要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两个特点。

  【如极难量胜者教 造释密意赡部严 名称遍扬于三地 我礼龙猛无著足】

  世尊传下来是阿逸多、妙音两位大菩萨,再下来特别是又有龙猛菩萨(或称为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他们也是分别传下深见和广行二派。我们礼赞,一方面是敬礼,一方面是赞叹,把他最殊胜的成就、功德简单扼要地说出来,使我们衷心仰望,也从其中了解佛法最主要的纲要。「如极难量胜者教」,胜者(就是世尊)传下来的最殊胜的教授,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他们不仅了解,而且能够解释。这个教授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秘密,并不是说他不让我们知道,而是说我们的程度不够,像小孩子,大人即使很明白地讲,小孩子也不了解。经过他们两位大菩萨把世尊乃至于传到阿逸多、妙音两位大菩萨的重要内涵再作解释,把世尊最深密的意义阐释出来,让后面的人了解,而能长久留在世间,所以说「造释密意赡部严」,赡部就是南赡部洲,他们是南赡部洲中最重要的顶庄严。因为这样的关系,他们真正达到「名称遍扬于三地」,三地是天上、地上、地下,这些是佛法流传的地方,只要佛法流传的地方他们都会去弘扬,阐释世尊最深奥的教法。实际上这两位菩萨对大乘的弘扬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是传承当中最重要的中心人物,这是第二部分。

  【摄二大车善传流 深见广行无错谬 圆满道心教授藏 敬礼持彼然灯智】

  世尊是究竟圆满的,下来就分方便跟智慧,方便部分先是等觉菩萨—弥勒菩萨,再下面就是无著菩萨;深见也是先等觉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实际上文殊师利菩萨早就成了佛,乃至于是诸佛的老师,但是他为了辅助我们世尊弘扬教法,而这也是文殊师利菩萨的本愿,所以来这个世间传法。文殊菩萨再下面就是龙树菩萨,他们之后自然有跟他们相应的传承。在古代传承是最重要的;因为众生条件不够,不能圆满接受世尊的教法,在世尊的教法中与他相应的部分,有最精要的内涵,有理论、有修证的方法,经由祖师把它传下来,这就是传承。可是后来就慢慢地变了,不但不再保持最严密的见、行两个内容,反而拿这个来互相攻击。学到了法赶快修行都来不及,我们却反而增长烦恼!认为自己很不错是骄,认为别人不如我是慢,我有而你没有,互相争论,最后最好的东西变成宗派的争斗,这个我们要了解,将来我们一路学下去,这个地方应该注意。我们应该如何去避免呢?并不是等到我们学好了以后才去注意宗派的问题;现在我们学习的过程当中,自己学会了,对于还学不会的同学,觉得他太差劲,实际上这个因已经根本错了。你学到什么?你成佛了吗?没有呀!只学到很有限的一点点,自己还觉得洋洋得意,请问是不是骄心?阿底峡尊者这么聪明,他跟随过这么多老师,还觉得自己不够,我们现在听见了一点点,就觉得知道了,以为自己有什么了,这是最大的障碍,最可怕的烦恼就在这里,还拿这个东西看人家不起,认为人家不对,这是骄慢。这个情况将来演变下来,就变成宗派的互相争执。所以我们必须在现在下脚第一步就注意,即使我们一时不能帮助别人,可是应该很战兢惕励地净化自己,发心我好好学,将来才能够帮助别人,那个时候所要学的内涵就是二大车轨,这样才真正能够渐次增上,跟上祖师的脚步,乃至于成佛。

  从阿逸多、妙音两位菩萨,到龙猛、无著两位菩萨传下来,这两个大车,也就是大乘的两大流派,一个是深见,一个是广行,最善净地传下来,丝毫没有错误,那是最究竟圆满的修菩提道的心要。这个心要,我们说教授藏,就像库藏一样,有一位伟大的、了不起的祖师,他把这一切学到了、统摄起来,那就是燃灯智(通常我们称为阿底峡尊者),他把这两个传承合而为一。在阿底峡尊者之前,两个传承是分开来的,传到他又合并起来了,这是非常殊胜的因缘。佛涅槃一千多年以后,到阿底峡尊者时代,在他身上又达到最高的成就。实际上,宗大师所学的最重要的内涵,就是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将来我们好好地把《阿底峡尊者传》、《宗喀巴大师传》仔细地看就会了解。以上是归敬直接的传承—世尊、两位大菩萨,然后是真正振兴大乘的无著、龙猛两位菩萨,最后到阿底峡尊者,这个是一代一代直传的。

  【遍视无央佛语目 贤种趣脱最胜阶 悲动方便善开显 敬礼此诸善知识】

  接着是礼敬其他有关的祖师们,「遍视无央佛语目」,祖师们的特点是能够广博地摄取所有一切的教理。他们在见解方面能够全面地了解世尊所有的教授,也能够行持,达到最殊胜的阶段,这些都是贤圣之种,是最贤善的种性。「趣脱」就是走向解脱之道。「趣脱最胜阶」是指他的见而言;「悲动方便善开显」是指他的行而言。这些「遍视无央佛语目」的贤善的祖师们,他有这样的见、这样的行,具足方便智慧,能够善巧地开示、显发世尊最究竟、最殊胜的教授,现在宗大师一一对他们礼敬。

  从这个地方我们晓得,世尊的教法传下来真不简单,我们也应该发心效学,从内心当中礼敬从世尊以来所有的祖师们。世间一般所敬仰的是世间的成就者,一般人心目当中总有一个崇敬的目标,觉得某人很了不起,不知不觉就变成自己崇拜的偶像,有意无意之间就会缘着这个对象。现在我们真正最崇敬、最仰望的就是这些从世尊传下来的祖师,不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目标,也是我们行持上真正应该努力效学的。所以除了归敬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要学习的对象就是这些菩萨、祖师。以上就是序分当中归敬的部分。

  下面是造论的宗旨。归敬了以后,说明他为什么要造论,造论的目标何在。造论宗旨一共有两个颂:

  【今勤瑜伽多寡闻 广闻不善于修要 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

  【故离智者欢喜道 圆满教要胜教授 见已释此大车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颂文讲的是指宗大师那个时代,我们也看一下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同时策励自己应该如何做,这是非常重要的。瑜伽是梵文,意思是相应,什么叫相应?我举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现在学《菩提道次第广论》,这个文字你原先不懂,教了你,你知道了,这是一种相应。我晓得这个字念作菩提,我原来不会念,现在会念,会念了以后,文字讲的是什么,我也了解了,菩提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觉,诸如此类,不管学到哪里,你都会有一些了解。我们做任何一件事,你原先不懂,学过以后就懂了,换句话说,你本来对这件事情不了解,现在你了解了。我们学《广论》也是一样,先了解文字,然后了解文字的义理,进一步了解义理当中的内容,要层层深入。我们容易犯一个毛病—才学了一点点皮毛,自己就以为行了。所以真正要想学上来的话,藏地、印度、汉地的祖师,没有一位例外都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净罪、集资。障碍没有除,不可能学得进去,资粮不够亦然。因此有一点要注意:平常我们总觉得好像我是来学的,应该住在这里,你该来教我。你有这个资粮吗?你们仔细想想自然就了解,不要以为住在寺院里是理所当然,做点常住的事情也不愿意,觉得不相应。实际上是有几种情况:不应该做的事当然不要做,应该做而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我们要去了解,这就是最好的集聚资粮的机会。资粮不够而想学习佛法,绝无可能学到的。这个内涵不是语言能表达的,我只能简单地说,当你们慢慢深入的时候,自然会感受到很不一样的内涵,而且这种事情绝对不是文字相。

  我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前天我到台中探视一位出车祸的同学,他的命差一点送掉,小腿上一大块肉不见了,说不定这条腿要废掉。换成我们一般人都会抱怨,除了抱怨车子撞他以外,还有其它的抱怨,还会觉得怎么我学了佛,佛没有保佑我,反而还要受这个障碍!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心态,把佛法看成像做小贩的,我付你十块钱,你得给我价值十块钱的东西,把学佛法想成像交易一样,好像我现在供养你三斤香蕉,等一下你就应该来加持我,让我发大财,就这么荒唐!对佛法深厚的内涵都不清楚!佛法教我们一切都是业所感来的,果的前面一定是有非常深厚的因缘,绝不是眼前所能看到的。我所以特别讲这件事情,因为一般人会抱怨我学了佛怎么不灵光,那位同学不但不抱怨,而且还说:「师父!真对不起您,还劳您驾,我业障很重,这次是净了我的罪障。」我听了非常赞叹。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业所感的,了解了业以后,应该清楚,这一件事情所以发生,跟眼前学佛不学佛没有关系。如果你造了这个业,它一定会感果,没有感果之前这个业就不会消失。进一步来说,当它感果的时候,是不是同样又再造新业?譬如我以前伤害过某人,今天被怨家碰上了,我就会被他伤害。被他伤害的时候,你采取什么态度?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好端端的,为什么你要来伤害我,我们难免会抱怨。学了佛以后告诉我们「观业忍受」,如果我安心忍受,这样一来前面造的业到此为止,你将来不会再受。可是我们平常都受不了,会抱怨,所以前面造的业到现在固然是感果了,但是同时又造了新的业,将来再感果,永远辗转而越缠越紧。而那位同学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业,不但不抱怨,还告诉我:「《广论》上面说无常,以前学到时觉得很有道理,可是对无常没什么感觉。今天碰见这件事,才晓得无常是这么可怕,心里面胆战心惊,不知道我这个性命能不能保持到下一分钟。啪!一下子撞上去,人就昏倒了,等到醒过来已经躺在医院里很长一段时候。」他现在有机会醒过来,假定当时车子撞上去压在他身上,他有机会醒得过来吗?醒不过来。所以他说:「我现在才晓得无常原来是这样。」他不但不抱怨而且还感激。这两个差别大家分得清楚吗?我们平常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抱怨,讲了很多道理,拿这个道理增长自己的骄慢,还要造很多恶业;我们到底是学了什么啊?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个特点,这个也叫相应。透过这例子,可以反省自己相应在哪里,是相应在增长烦恼,还是相应在真正地净除罪障集聚资粮?这个对我们才是真正重要的。但愿各位同学学习时,能真正懂得这个特点。

  修行本来是要跟所学的道理相应,所以一定要先懂得道理,可是有些人却寡闻。但是虽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不能真正跟着法理层层深入,只有停滞在增长骄慢上头;反过来,假定能不停滞在骄慢上,一定能真正地深入;这两者之中,没有第三条路。有很多人糊里糊涂,那根本不相应,只是白浪费时间。所以大师说当时勤于瑜伽的人,很不幸,不了解道理。正规来说,刚开始应该广学多闻。不幸广闻的人又不善于修要,学了很多道理,修行却不善巧。在我们学的过程当中,本来应该是懂得了道理以后随分随力照着道理去努力行持,并不是等念完了再行持。有人会说我现在还没有懂,怎么去做?虽然书本上的理论不太了解,可是每个人周围有父母、兄长、师友,他们多多少少会告诉我们,应该随分随力地在这些圈子里接受好的概念,尽量把坏的渐渐净化,这是我们做得到的。特别是学《广论》这样的教授,后面非常强调这个特点。我们能够做到了就能够渐次改善增上,如果做不到,始终会停滞在错误的阶段。

  「观视佛语多片眼,复乏理辩教义力」,我们对于佛告诉我们的话,原先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以后又「多片眼」,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实际上佛要告诉我们的是无限广的,我们或者是根本没学到,或者学到了以后停滞在某一个阶段,对事情看不清楚。「片眼」就是一只眼睛,一只眼睛是看不清楚的。你们可以试试看,把一只眼睛闭起来,然后你两只手的食指一上一下去兜,明明是自己的手指头,却怎么兜也兜不上。也许有人会说「我兜上了」,这不必谈,你仔细一点是有可能,一般就是兜不上。你张开眼睛一定兜得起来,一只眼睛闭起来的话,要花很大的劲才兜得上。眼前这么简单的事,手还是我们自己控制的,闭上眼睛都兜不上了,佛法这么深远的内涵,我们就懂了吗?片眼的毛病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拿自己错误的概念去衡量,这是我们的致命伤。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能力是这么差。至于理智,「复乏理辩教义力」,我们的心识当中,前五根识固然不行,意根是从理论上面认识的,但我们对教理真正深刻的意义也一样不懂,因为没有在理论上好好下过功夫,所以对正确的内涵就不认识。

  既然眼前的、深远的我们都看错了,结果是「故离智者欢喜道」,我们远离了智者(从佛菩萨到祖师)所欢喜的这一条道路。我们现在欢喜的跟他们欢喜的不一样,所以说是颠倒。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比起佛菩萨来是颠倒,可是比起世间来说我们算是好一点。世间人看我们是颠倒的,我们很乐意接受人家这种看法,但愿我们能够慢慢地从世间的路转而靠近佛菩萨。下面说真正的圆满教(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世尊给我们的教诫是最究竟圆满的)需要最殊胜的教授。平常我们对佛经的确不容易了解,真正殊胜的教授,就是能阐释世尊讲的内涵中真正重要的精华。经论上佛菩萨祖师都告诉我们一个特点—「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了」,但愿各位记得这一句话,将来你从一生的经验当中会体会到。现在我们所看的《阿底峡尊者传》是法尊法师翻译的,他是汉人,后来到藏地跟了一位老师很认真地学,法尊法师那个时代比起我们大概早了七十多年,那是民国十几年的事情。他在尊者传里边附注了几句话:等到接触了真正有传承的好老师,回过头来,看没有传承的是味同嚼蜡,一点味道都没有。而且这里特别说,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来教传承的教授的话,我们根本不可能懂。也许你的条件很高,随便一听就懂,可是真正重要的内涵,都是要很深细地好好去学才能体会,绝对不是随便听一下自己就能懂了,这是绝不可能的;如果可能,大概你就是佛菩萨了,这一点我们慢慢的愈深入应该愈了解。真正圆满不错的、不离智者欢喜的这些教法,需要真正殊胜的教授才能体会。宗大师在那个时代看见了这个内涵,「见已释此大车道」,所以内心感到特别喜跟勇,做这件事情他有很大的欢喜的力量。

  以上就是造论的宗旨,它告诉我们,这本论当中会把修行人的缺失很清楚地指出来—应该要广闻,而广闻的人的缺点也在这个地方指出来。因此我们在学这部论的时候,不是把文字学会了以后到处去讲,这是一面镜子,学会了以后要反省自己哪个地方有了问题,然后好好努力,如果属于罪障部分,就净化它,如果属于教授部分,好好努力增长它,如果资粮不够,那么努力去积集资粮,这个才是学这本论的真正要点,也不辜负文殊菩萨、宗大师的教诫,更重要的是不负自己的善根。

  藏地通常在正讲之前,很强调暇满人身非常难得,我们今天得到了,居然又能够得到圆满的教授,如果不好好地学,那真是浪费了自己宿世积累的暇满资粮。这个学,并不是坐在那里听听,听完了就讲,增长自己的骄慢,那根本错了;应该学会了以后像刚才说的拿来净化自己。这一部分就是大师造论的宗旨,指出我们学的人应该走的方向。最后是谆嘱听受,大师非常慈悲地告诉我们,我们有幸来学,应该以什么心情学习。

  【诸有偏执暗未覆 具辨善恶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诸具善者专励听】

  我们凡夫都犯了这个毛病—心中有所执取,这个执分人我、法我两种,也就是无明暗,不是偏于断边,就是偏于常边。断常是相对于中道而言,将来在《广论》当中会有正确的说明,现在我们先了解名词就可以。简单来说,真正讲缘起的叫中道。一般人通常执着在断边,就是认为人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譬如现在科学上面一般的见解就是属于断见;平常一般的外道就是属于常见。这些都是不顺于因果缘起法则的,都是有所偏。普通人都被这个错误的无明所覆,要不被它所覆,需要有能够辨别善恶的妙慧力,也就是所谓的资粮。这一点就比较不容易,我们无始以来,不是没有脑筋,可是都用在坏的地方去了。有的人脑筋比谁都好,想歪事情特别灵光,这不能算是智慧。现在我们要具的妙慧力,是要能够辨别善跟恶。如果做了这件事情,将来果报是快乐的,这叫做善,将来果报苦的叫做恶。佛法当中不是看眼前的好坏,后面有它深细的内涵,我眼前可以做得很好看,但是将来的果报是根据我的意乐以及行为而定。能够具足这种妙慧的力量是不容易的。妙慧通常就是对空性、缘起有正确的认识,具足妙慧力才能够离开这种偏执的束缚。

  不但要具足辨别善恶的妙慧力,而且还要有一个强烈的希望—欲。欲是善恶都共通的,就是「我要这个」,一般世间人强烈地贪著名、利、吃、睡,这是坏的,现在我们这个欲是善法欲,就是想要学佛、要力争上游的希求。想学佛的话,精进极其重要,「资粮善中进第一」,不管你脑筋多好,如果不精进,绝不可能有佛法上面的成就。那么精进要靠什么呢?要靠善法欲,一心一意要得到这个东西,有了这种对善法强盛的好乐之心,自然会愿意努力克服种种的难关。就像在座的预科班同学,大家去背书、写字虽然蛮辛苦,可是因为有善法欲,有所依的理念,所以愿意去拔草,乃至于去打扫厕所,因为觉得必须要集聚资粮,于是很认真地去做,那都是善法欲,这是必不可少的,将来愈深入愈是需要。所以眼前很多事情是锻炼我们意志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绝对不愿意做的时候拖拖拉拉的,反正时间到了,我就不管了,那完全是伤害自己。如果养成了偷懒的习惯,将来要真正修行的时候,绝对不可能走得上去。不做则已,要做我就全部精神去做,先在这种小的、简单的事情上培养,有了这个能力,将来愈深入时才能够有强盛的意志力。不但内心有意志力,而且你的精力、体力都够,才能够做最了不起的伟大的事情。现在这个欲是什么呢?「欲令暇身不唐捐」,我们得到这个难得的有暇之身,这是如法修行必需的条件。所以很多条件优越的在家人反而羡慕我们,因为他无暇,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来修行。「具善者」就是真正具足善根的人,他不会让暇身白白地浪费;不具足善根的人不一样,他宁可跑去玩,绝对不愿意坐在这里听、写、读、背。所以要学法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我们应该专心努力地来听闻这个教法。

  以上就是序分,下面是正说,正文之前,有一段文。

  【此中总摄一切佛语扼要,遍摄龙猛无著二大车之道轨。往趣一切种智地位胜士法范,三种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无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门中,导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谓此中所诠诸法。】

  「此中」就是指本论,本论的内涵包含了一切佛语,不仅仅是我们释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无一例外,佛佛道同,所有十方三世佛所了解的正确的内涵,完全一样,没有一点缺少。本论并不是把佛所有的话都包含在里头,而是把佛语的精要都含摄在内,这是第一部分。法要传下来,要有一定的传承,本论把广行、深见这两个大乘流派的传承全部含摄了。这两大流派,一个是龙树菩萨传的,一个是无著菩萨传的,这两大车轨就是我们要走的。这条道路像轨道一样,所以称为「道轨」。这个道轨是往趣一切种智地位(就是佛地)的胜士的法范。胜士就是殊胜的人,如果儒家来说就是君子,不是普通的小人。现在把这个方法分三个次第,依着这个次第学的就是三种士夫:下士、中士、上士,依着这个次第,我们应该修习的所有内涵(一切行持),没有一点缺少。这整个走法含摄了菩提道所有的内涵,现在依照着次第排出一条路来,以这样的菩提道次第门,引导具足善根的人。

  没有善根在这个时代绝不可能听到这个法,听到了以后,还要看个人善根的深浅。对我来说,谈不到是在讲课,我只是愿意尽我的力量集一点资粮。昨天的法会上面,我跟大家讲到二十岁的人说他自己已经老了,我今年快七十岁反而说我自己年轻。这不是说笑话,因为我感觉到自己条件太差,你们条件好的人高高在上享受,小的事情我来做,为什么?我要集聚资粮。这是真的,你愈到后来愈会感觉到自己资粮不够,会尽我们的力量,能做的地方就努力去做,不一定要做什么才算,哪里欠缺什么我就做什么,总之对整体的学习、对佛法能够产生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之下,善根能具足固然好,我们现在能听闻教法大概多少也有一点,如果希望依此再增上,还要靠自己的努力。但愿我们凭借着已经有的善根,继续不断增长,若能百分之百跟大师引导我们的条件相应,我们就能走上去了。所以说导具善者趣到佛地,能够一直达到佛这个地位,这就是我们的目标。虽然还有蛮遥远的一段距离,但是我们有机会,只要我们认识了,能够不断地在这个环境之下好好净除罪障、集聚资粮那就对,这就是本论主要的整个内涵。

  【此中传有二派释仪,胜那兰陀诸智论师,许由三种清净门中,诠释正法。谓轨范语净、学者相续净、所说法清净。】

  宣讲佛法的时候,根据各派不同的传承而有不同的方法;对于阐释佛法时所应具备的仪则,一共有两派传承。第一种是那兰陀寺所传的。那兰陀寺是印度最了不起的一座大庙,世尊涅槃不久就有了,沿传了一千多年,现在整个废掉了,遗址还留着。寺院范围非常大,如果拿我们的标准来算的话,大概要几个乡,甚至于可能比上一个县,到底怎么样我不太清楚,如果诸位将来有因缘可以考察一下。现在一所大学有一百甲就很大了,它何止是上万或几十万甲。那兰陀寺历史悠久,当年在印度是佛法最盛的地方。那里主要的最有智能的大论师们所承许的、所应用的是:具足三种清净就可以解释佛法了,也就是轨范语净(轨范就是老师),老师讲的内涵清净;学生的相续(就是身心)也清净,这个清净的内涵很重要,后面慢慢地细说,我们现在真正要学的,就是怎么清净我们的相续,做一个好的学生;然后说的法清净。这是一种,另外一种呢?

  【后时止迦摩啰室啰,圣教盛行,彼诸智者,则许三种而为初要。谓正法造者殊胜、正法殊胜、如何讲闻彼法规理。今于此中,应如后释。】

  后来兴起的止迦摩啰室啰寺(这个就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圣教在那里很盛行,那里的大成就者们认为,最重要的三种就是:造论的人要殊胜,所造的法也要殊胜,此外,这个法传下来的时候,讲、听两方面应怎么样做才能够相应。这个法是阿底峡尊者传的,而宗大师是得到阿底峡尊者的传承,此处引用的,就是表示这个传承的根源,所以「今于此中,应如后释」,宗大师说,这两种当中,我采用的是后者,表示这个法有一定的传承。另外还有一种意义,我也不妨说一下。那兰陀寺这么殊胜,后来为什么重心会慢慢变到止迦摩啰室啰寺呢?一方面世间本来就是无常相,因缘一直会变化的,以前的人根性具足,条件都很好,所以简单说明他就能懂了;后来的人条件差,简单说明对他而言还不够,需要更确实的内容。因此了解了以后,不必拿我们的眼光去评判哪一个好、哪一个坏,世尊说的法没有不好的,只是为度化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说不同的法而已,这种根性的人以这种方法,那种根性的人用那种方法。从整个时代来说,以前跟世尊相应的那些人的条件好,所以不妨为他说得简单一点,如果要让后来的人得到同样的内涵的话,就应该为他说得更多一点,但是这也并没有一定的特征。总之,从多方面思惟观察,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相应的才是真正重要的。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