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菩萨在做的事

菩萨在做的事

 我们常说要利益众生,到底什么是利益众生?很多有意愿要学习菩萨道的人都很热情,但是技巧需要调整一下。如果真实的去思维,「为利益众生愿成佛」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知道,利益众生的标准,不是把每个人都变成佛教徒,把别人变成佛教徒不一定就是利益众生。

  菩萨道的精神所讲的利益众生,不是外在头衔的改变,而是能够或直接或间接的,让这个生命能够和慈悲智慧的精神更贴近,这个叫做利益众生。

  如果可以圆满这个事情,即使要放下许多已经习惯的自我观点,菩萨都是愿意的,因为他知道对方适合这样子的方法。

  虽然每一个众生都想要离苦得乐,但是在不同的阶段的精神世界,对于离苦得乐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像很多人跟我说,其实我也没有想要解脱,也没有想要成佛,我只是想要跟我的先生成为七世夫妻,今生好好相爱,来生再继续爱。以前我会觉得这真是业障、没有善根,你怎么会发这种愿呢?后来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沧海桑田之后,我发现菩萨是会愿意祝福她的。

  因为在现阶段,她的精神世界所需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即使跟佛法的精神不那么相应,菩萨也愿意利益她,帮助她成就这件事情。至少她可以因为这样的因缘,或是在和菩萨互动的过程中,积累更深厚的善根。

  而不是只要这个人的生命愿望,和佛教徒的想像不一样,就拼命的想改变他的愿望,符合我们的概念,这是一种精神暴力的菩萨。

  在经典里面形容菩萨的愿力:如果众生需要一阵凉风,菩萨愿意化做那阵凉风;众生如果需要一座桥梁,菩萨愿意化做那座桥梁;如果需要苹果电脑,菩萨也愿意化做苹果电脑。菩萨的愿力是如此的宽广,并不局限于佛教的概念。

  今天用什么方法可以让众生暂时地离苦得乐,菩萨都愿意放下他的主观意识,用对方能接受的方法去帮助他。这也是菩萨最伟大的地方,毕竟,还有什么是比能放下自我,成就他人还要更难的事呢?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一个人如果特别痛苦,大多是心胸狭窄所致。 之所以心胸狭窄,又是因为自私。

  从古至今,无论是家庭中的矛盾,还是战争中的血泪,几乎都是自私自利所引发。同样,人们今天的情绪问题,也都来源于此。

  大乘佛教有一种慈悲观,正是对治它的妙药。慈悲就是包容,是放大心量。有了它,再大的痛苦也不值一提。 没有慈悲的人,对很多事情都看不惯;具有慈悲的人,看什么都很顺眼。

  比如一个小孩调皮捣蛋,你可能觉得很讨厌。但他如果是你的孩子,再调皮你也不会厌弃他。 同样,对众生也要有这种心,要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孩子。若能如此,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会原谅、忍让和包容。 尽管这难以被一般人接受,但这个世界确实需要它。

  我特别喜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佛教中记载,这位菩萨为了关注更多的苦难众生,化现出一千只眼;为了帮助更多的苦难众生,化现出一千只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并尽量去做,这个世界应该会让人快乐。

  当然,对于动物,也需要如此。放生、吃素、为其念观音心咒等,就可以实现这样的目的。

  有了这种非常广大的慈悲,自己的痛苦会像雪花消融于大海一样,与大悲心融为一体。这个时候,不会有痛苦,只有快乐。这才是真实的幸福。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