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别着相

别着相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就是真心,自性就是大光明藏。释迦牟尼佛在经教里头,说这桩事情用了几十个名词。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名词?这是教学的善巧方便,教你不要执着名字相,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别着相,你才真正懂得意思,才知道他说些什么;你着了名字相不行,你见不到事实真相。

但是不用这些名词术语也没法子说,无法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你。传递给你,你决定不能执着。这是《大乘起信论》里面教给我们的,无论是听讲,听讲不要执着言说;读,读诵不要执着文字,不要执着名词术语;还不可以想象大概是什么意思,别去想。明白就明白,不明白没关系,不要去理会它,第二遍再学、第三遍再学,遍数多了自然就明白了。

不准我们用起心动念去想,为什么?起心动念是自己的意识,那是妄心,不是真心。绝对要用真心,佛所说的、佛所行的是从真心流露,我们用真心就能够跟他通气,就能够体会到他的真实义。我们用妄心不行,妄跟真是两桩事情,妄只能够见到妄。阿赖耶是妄的,所以妄心可以研究阿赖耶,不能研究真如、大光明藏,不行,一定要用真心。

这是大乘教里头难就难在这个地方。说容易也是容易在这个地方,只要我们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六根所看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我们迷了,怎么迷的?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就搞错了,全用的是妄心。用妄心就见不到真相,真相佛经的名词叫诸法实相,真实相,你就见不到。

因为见不到真相,凭我们凭空去想象,或者是有很多差误,于是造成思想上、见解上错误,我们说的错误了,做也错了,麻烦就大了,这就叫六凡,六道凡夫。如果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放下,这一放下就成佛。凡夫成佛在理论上讲一念之间,一念真能放下,惠能做了样子给我们看,释迦佛也做了个榜样给我们看。

他们非常难得,那叫什么?顿舍,他能够同时把这些烦恼习气一下断掉,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我们学了这么多年,道理都懂,就是放不下。但是多少是放下一些,放下一分有一分的好处,放下两分有两分的好处,好在哪里?智慧现前。放下一分,一分智慧现前;放下两分,两分智慧现前。智慧是真心里面东西,不是外头的,你放得愈多,你的智慧透得就愈多。佛法里面讲功夫不是别的,功夫就是放下,明了就是智慧。


第七这叫意,意是执着。你看缘藏识等恒审思量为我等故,恒,永恒,它不改变,非常固执,审是审察,思量,有一个我。就是末那识的四大烦恼,第一个我见,没有我一定要执着有个我,这是末那的根本,其余三种是从这根本生出来的、延伸出来的,是枝干,那就是我爱、我慢、我痴。这什么东西?三毒,贪瞋痴。爱是贪毒,慢是瞋毒,痴,痴是什么?怀疑,怀疑是痴毒。

如果我们从爱慢疑这个角度来观察,那就把贪瞋痴的核心看到了。断贪瞋痴要从哪里断?要从这里断。放下我爱,为什么?我是假的,我爱的那个也不是真的,全是假的,搞错了,不应该执着。我瞋、我痴亦复如是。

佛教导我们转烦恼,就是转贪瞋痴,就变成什么?戒定慧。转贪心成就戒,戒德,转瞋恚成为定德,转愚痴成为慧德,戒定慧三学。也可以说,三毒跟戒定慧三学是一体,迷悟起了差别,迷了就变成三毒,觉悟了就变成三学。佛菩萨转了,把末那识里面的三毒转变成三学。


现在我们比较上有一个概念,一切法不生,那就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有形,形皆有识。这个念,这个形跟识,它存在的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样高的频率,生灭可以划等号,这个等号就是说明,你说它生、说它灭都不可得。

我们想想,我们想到,或者是念头想到它生、想到它灭,一秒钟里头又能想几次?一秒钟一千六百兆次,你想不到,想不到是什么?生灭不可得,那就是不生不灭。每一个念是一个画面,前念跟后念的画面不一样。所以念头不是相续相,而是相似相续相,这是真相,真相不可得。

那我们人明明在面前,你知道那是多少个微细念头纠缠在一起让你看到的假相,单单一个相你见不到。我们从电影的底片上就很清楚看到。从前的电影是幻灯片、是动画,一秒钟二十四张画面,动画的画面,在放映机里头一秒钟二十四张,我们看到好像在动,认为它就真有了。

如果我们把二十四张只留一张,其他的抹黑,你在放映机上看,你看到什么?二十四分之一秒,看到了。看到什么?光闪了一下,光里头什么东西没看见,它太快了,看不到。二十四分之一秒你都看不到,现在这个频率加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看到什么?就在眼前,完全没有觉察。眼前什么?眼前一切法。

所以佛说,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你以为它是真的,你得不到。真得不到,一切法不可得。包括身体,身体也是在这个频率振动之下出现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就是无生法忍,别教地上菩萨他见到了。像我们看电影画面,假的不是真的,决定不可得,整个宇宙是个立体的电影,没有一法你能得到



如果真能依照六祖能大师的这个四句话,我想我们大家都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善果。能大师说「圣人求心不求佛」,为什么?心就是佛,佛就是心。

求佛向外了,求心是向内的,心本来是佛,不是心外有一个佛。所以求心是求真佛,求外面佛往往着相了,是妄想当中去立了一个佛,未必是真的。

所以下面这句话说得好,「愚人求佛不求心」。我们今天到底是求佛,还是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

《佛名经》云,这个云字,现在很多地方都把它搞错了,要注意把它修正过来,这是简体跟正体的混淆,混淆不清了。

这一段是我们眼前修行重要的开示,我们大家,我不说外人,真的疏忽了。我们不是不用功,不是不努力,为什么效果不彰,原因到底在哪里?这都是感应。云南同学在《坛经》里面看到这四句,供养我们大家。

经教里头像这些话世尊真的常常说,大乘经里头到处都能看到,可见得这是佛陀重要的开示。佛法就是心法,离开心没有佛法,哪来的佛法。佛是觉悟,大彻大悟,觉悟是心。六道凡夫迷在妄想颠倒之中。妄想,大乘经又称它作无始无明,迷了。

要知道心本来是觉悟的,心是真的,真的永远不会变,它怎么会迷。佛对愚人说迷,不说迷他不懂。怎么迷的?一念不觉。佛说得很多,但是一念不觉不容易懂。佛没有说错,只是我们听不懂,什么叫一念,这个概念我们没有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