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愿海同归

愿海同归


智圆法师 讲述


从今天起,我们开始学习《愿海同归》。这主要是为了大家更好地学习《普贤行愿品》,首先讲一些必须了解的重要问题。

首先,要了解普贤行愿的缘起。从它的远缘起来看,就是普贤菩萨摩诃萨自身在多生累劫当中修学的不可思议的广大行愿。

从近的缘起上说,就是“八十华严”中《入法界品》里讲的,善财童子一直寻求菩萨道以及圆满普贤行,在文殊菩萨的指示下,历经百城烟水,遍参诸善知识,最后来到了普贤菩萨那里。普贤菩萨为他显示了普贤果地不可思议行为海的境界。当时,他受到了极大的加持,身心踊跃,顿时证到了与诸佛同等的境界。之后,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和当时在场的菩萨众,宣讲了诸佛如来果地不可思议的功德。并直接指出,要想成就如来不可思议的功德,就应当修学普贤十大愿王。这样就引出了《普贤行愿品》,并在人间广泛流通。

更近的缘起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取出《华严经》,带到人间,此后,《普贤行愿品》极其广泛地在世间宏传,凡是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无论主学哪种教法,都以它作为大乘行愿的根本,千百年来一直遵循、沿袭,讲修不断。

最近的缘起,就是当今时代善财童子的化身——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以自身的宏愿力,使我们这些传承弟子同入普贤愿海。这样就初步了解了普贤行愿的缘起。

其次要讲的是,受持《普贤行愿品》的利益,以及如法受持的方法,包括应当避免的各种不如法的情况。

最后讲讲,修学普贤行愿跟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最终要以导归极乐来完成普贤行愿。

首先,进入第一个主题——宣讲大教缘起。

在正式讲解之前,还要交代一些必须注意的事,以便大家能更好地学习、理解普贤大愿。

这次,我准备直接讲述《华严经》里的相关经文。考虑到时间非常短促,再加上现在大多数人阅读古文有障碍,所以不做过多的分析、抉择等等,直接按照经文进行白话解释,同时会加入一些本人的感想,为大家作一点启发。

大家听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些不可思议的修行、得果等的境界,一定要生起信心、欢喜心。在学习的方式上,首先需要了解经文的涵义。尤其是最后一卷,纯粹是在讲普贤菩萨果地的境界,一定要通过学习,清楚地了解它的内涵。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学习普贤大愿缘起的关键所在。

因为,如果你不了解普贤果地的境界,不了解发愿随学的背景,就不会知道普贤行愿的内涵或者它的深度所在。这样的话,每次念发愿文回向的时候,往往会处在一种盲目的状态当中。虽然口里念的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经文,但自己心里,也许只有跟人天善法差不多的内涵,好像就是发愿做一些礼拜、供养、赞叹、帮助众生等的世间善法。

但事实并非如此,发愿修学礼拜、供养等的事,跟一般世间的礼拜等完全不同,这些都要有法界一多相即、广狭无碍、重重无尽、念劫圆融等无障碍解脱境界的内涵。我们发愿要入的是不思议解脱境界,所以,一切的修行都要以普贤行来印定,通通升华成无穷无尽、圆满周遍、不可思议的境界。

如果不讲解《入法界品》的最后一卷,我们就很难对这些产生认识。这样,就会以你自己的想法,去诠解所要发愿、希求的境界。结果,整个《行愿品》念下来,可能只是字面上懂了几个句子,还只是狭隘地理解成了人天善法境界,曲解了经文的原义,其他的可能连字面都理解不了。这样就很糟糕了。

我自己也是在看了《华严经》之后,觉得这次必须要讲。否则,随文入观,发普贤行愿的内涵始终没办法显出来。如果对于所发愿的境界没有胜解心,甚至根本不了解这种不可思议的果位普贤行海的境界是怎样的,就很难对它发起希求心,这样,受持《行愿品》的欢喜心、信心、恭敬心也就很难生起了。

总之,发普贤行愿,唯一是希求证得最无上的普贤行海。所以,最初一定要确定好我们所希求的事或者所愿境是什么。

其次,在讲述过程当中,大家会发现,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离我们凡夫妄识的状况实在太遥远,根本不是我们语言、思维所能触及的事。但是,你在听到这些的时候,一定要相信,这就是自己本具的毗卢性海的行境,我们最终必定能够真实趣入。因此,在整个过程当中,要非常有恭敬心地,来听受无上经王的篇章、句子。如果你有信心,就知道这里字字句句都是最极微妙的章句,完全是普贤刹光明的一种文字显现。

听闻讲解之后,大家还要再三地去看《华严经》的原文。如果有能力讲,最好自己发心去讲。从我自身的感受来看,自己把经文讲解一遍,整个前前后后就是受了一次熏染,心里就有了大致的轮廓。如果不通过反复地看、听、讲等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心力来,那就差得比较远了,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这到底是怎样一种境界、轮廓。虽然,我们暂时还没办法现量见到这些不可思议的境界,但通过不可思议经文的加持,多去念几遍,有能力的话,最好多跟别人讲几遍,其实也不是很难,只要按照这些文字,直接讲下来就可以,结果你会发现,自己内心里的善根,像是信心、欢喜心、希求心等等,自然会开始发动了。

这回差不多要用两、三次,把所有相关的经文讲完,然后我们再进入下一步。

下面开始正式讲解,这又要从《华严经·入法界品》讲起。

话说文殊师利菩萨辞别佛前往南方,当时舍利弗尊者也告别佛,带领着六千名比丘徒众。到了中途,舍利弗劝导六千比丘共同皈依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如同象王回旋那样,观察诸比丘后,为他们开示了十种无疲厌心,而作了成熟。并且劝导这些比丘安住普贤行,然后入大愿海,成就大愿海。以成就大愿海的缘故,心清净;心清净的缘故,身清净;身清净的缘故,身轻利;身清净、轻利的缘故,获得大神通无有退转;获得大神通的缘故,不离文殊师利菩萨足下,普遍在十方一切诸佛处都化现色身,具足成就一切佛法。

这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劝导诸比丘发起无上菩提心后,渐次地往南方行进。他们经历了人间很多地方,来到了福城东边,住在庄严幢娑罗林当中,往昔诸佛曾经居住过,并教化众生的一个大塔庙那里。

那时,文殊菩萨和他的眷属们来到这里之后,就在这座塔庙里宣说了一部名叫“普照法界”的大经,有无量亿那由他的修多罗作为它的眷属。

当时,福城的人们听说文殊菩萨住在庄严幢娑罗林中的大塔庙里,于是,无量大众都从城中出来,来到文殊菩萨所在的地方。当时以大智优婆塞为首,有五百优婆塞前来文殊菩萨这里,顶礼、右绕,之后退坐一边。又有以大慧优婆夷为首的五百优婆夷,以善财童子为首的五百童子,以及以善贤童女为首的五百童女,也来到文殊菩萨这里,顶礼其足,右绕三圈,之后退坐一边。

那时,文殊师利菩萨知道福城的人都已经到齐了,就随着人们心里的欲乐显现自在的色身,威光赫奕,映蔽了在场所有大众的身光。并且以自在的大慈心,使得在场的人内心都得到清凉。又以自在的大悲起了说法的心,以自在的智慧知道众生内心的欲乐,以广大的辩才即将为大众说法。

又在这个时候,文殊菩萨观察善财童子,是以什么因缘得到这个名字的?他看到这位童子在最初入胎时,在他家的舍宅里,自然现出七宝楼阁;七宝楼阁的下方有七种伏藏;这些伏藏上方的地面自然开裂,出生七种宝芽,即:金、银、琉璃、玻璃、珍珠、砗磲、玛瑙(七种宝物所成的芽)。善财童子在母胎里安住十个月后降生,出生时,身体的各个肢分都具足端严。而且,长、宽、高的量各是七肘的七大伏藏,一时间从地中涌出,光明照耀。又在舍宅里自然显现五百种的宝器,每一种宝器里都自然盈满了各种各样的宝物。也就是:金刚器里盛有一切妙香,在香器当中盛有各种美妙衣服,美玉器里盛满各种具有上等妙味的饮食,摩尼器里盛满了各种奇珍异宝。而且金器当中盛有银,银器里面盛着金,金银合成的器中盛满了琉璃和摩尼宝,玻璃器里盛满了砗磲,砗磲器中盛满了玻璃,玛瑙器中盛满了珍珠,珍珠器里盛满了玛瑙,火摩尼器中盛满了水摩尼,水摩尼器中盛满了火摩尼……。如同这般情形,善财童子降生时,五百宝器自然出现。又从虚空之中降下了各种宝物和诸多的财物,他家的一切库藏顿时全部充满。以这个缘故,他的父母、亲属,以及善于看相的相师们,都称呼这个孩子为“善财”。

文殊菩萨又见到,这位童子过去世已经供养过很多尊佛,种过相当深厚的善根。他有广大的信解,常常欢喜亲近诸善知识,身口意的各种行为都没有过失。并且清净地行持菩萨道,一心寻求一切种智,已经成为了修持无上佛法的法器。他的心特别清净,就像虚空一样没有垢染。并且常时回向菩提,无有障碍。

那时,文殊菩萨这样观察了善财童子诞生时情形和往昔的因缘后,就安慰、开导,为他演说一切佛法。

文殊师利菩萨给善财童子和当时的大众宣说法要后,又殷勤地劝导,增长大众大乘善根的势力,使他们都以欢喜心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又让大众忆念往昔的善根。这样做了之后,又在那里给众生随宜说法,之后就离开了。

当时,善财童子在文殊师利菩萨面前,听闻了佛的如是种种功德,一心精勤地寻求无上菩提,并且随着文殊菩萨说了一些偈颂。

说完那些偈颂后,文殊菩萨就像象王一样,回过来看善财童子,并这样说到:“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已经发起了无上菩提心,并且特别想要亲近各位善知识,向善知识们请问如何修行菩萨道。善男子!亲近供养善知识,是具足一切种智的第一个因缘,有了它才会有后面的一切,所以在这件大事上,你不要心生疲厌。”

善财童子启白文殊菩萨:“唯愿圣者为我广说,菩萨应当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行?如何趣向菩萨行?如何实行菩萨行?如何清净菩萨行?如何入菩萨行?如何成就菩萨行?如何随顺菩萨行?如何忆念菩萨行?如何增广菩萨行?如何使普贤行迅速得以圆满?”

(从这里就能看出,善财童子当时一心思维如何修学菩萨行,最后就归结在怎么使普贤行迅速圆满。)

这时,文殊菩萨就为善财童子说了以下的偈颂(现在请大家拿出发的资料《华严经(选)》,看第1页的偈颂):



善哉功德藏,能来至我所,

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

已发广大愿,除灭众生苦,

普为诸世间,修行菩萨行。



善哉!功德藏,你能来到我这里,并且发起了大悲心,精勤不懈地寻求无上菩提。你已经发起了广大誓愿,为了除灭一切众生的苦难,你是为一切世间众生而来修行菩萨行。



若有诸菩萨,不厌生死苦,

则具普贤道,一切无能坏。

福光福威力,福处福净海,

汝为诸众生,愿修普贤行。



如果有菩萨不厌弃生死中的各种辛苦,那么他就能够具足普贤行的妙道,一切都不能摧坏。而且,他具有福德的光和威力,有大福德而安处,具有清净的福德海。你现在就是为了一切众生,而希求修行普贤行。

(善财童子最初就是在文殊菩萨的指导下,开始遍参善知识,最终在普贤菩萨那里得圆满的。)



汝见无边际,十方一切佛,

皆悉听闻法,受持不忘失。

汝于十方界,普见无量佛,

成就诸愿海,具足菩萨行。

若入方便海,安住佛菩提,

能随导师学,当成一切智。



你见到了住于十方世界中的无有边际那么多的一切诸佛,并且在每一尊佛的座下,都以恭敬心听闻法要,听了之后都能在心里受持不忘。你在十方世界里,普遍地见到了无量诸如来,并且随学种种清净的愿海都圆满成就,具足了菩萨恒河沙数的万行。如果入于方便海,安住在佛菩提当中,你将随学导师佛的殊胜之行,一定会成就一切智智。



汝遍一切剎,微尘等诸劫,

修行普贤行,成就菩提道。

汝于无量剎,无边诸劫海,

修行普贤行,成满诸大愿。



你遍在一切刹海里,在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数当中,恒常修行普贤行,而成就最殊胜的菩提道。你在无量的刹土中,在无有边际那么多的劫海里,为了成满诸多大愿,而恒时修行种种的普贤行。

(这就是文殊菩萨赞叹善财童子具足普贤行的功德,具有遍修普贤行的真实意乐。从这就能看出,从始至终,善财童子都以修普贤行作为自己修行的核心。

这是周遍在一切广大刹土中、在佛刹极微尘的劫数里,一直念念相续地修习普贤行,以此来成就最殊胜的菩提道。这也就是大恩法王上师身为善财童子,所做的极伟大的修行。也是我等承恩弟子须要尽未来际随学的地方,念念不能忘记的地方。这里讲的最后三个偈颂的法义,每位道友都要再三思维。)



此无量众生,闻汝愿欢喜,

皆发菩提意,愿学普贤乘。



无量无边的众生,闻到你的这种行愿海,都会生起欢喜心。而且,你的这种力量,能够带动无量的众生,让他们都发起无上菩提心,并且都发愿修学普贤大愿。

(这次,我首先讲这一段经文,就是因为这里涉及到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的前世。我们知道,善财童子就是大恩上师的前世。上师自身圆满修学普贤行愿,并带动无量无边的众生发心随学普贤行愿,比较远的因缘,就是《华严经》里记载的这些。从这里文殊菩萨对善财童子作的赞叹来看,上师确实是在未来(观待当时文殊菩萨宣说偈颂时)的无量无数大劫里,一直行持普贤行海,并且得到了究竟圆满。以他巨大的感召力,必定有无量无数的众生发心随学普贤行。也就是说,会有不可计数的众生,在听到善财童子的传记,以及他的行愿海后,生起欢喜心,并且都能发起无上道心,开始发愿修学普贤行。当然,这些不可思议的功德,在今生也表现得非常充分,它们都是一脉而来的。)

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宣说了这首偈之后,告诉善财童子说:“善哉善哉!善男子!你已经发起了无上菩提心,以至诚心寻求菩萨行。善男子!如果有众生能够发起无上菩提心,这已经是非常难的事了,如果能在发心之后求菩萨行,更是难中之难。”

“善男子!如果你想成就一切智智,就应当寻求真实的善知识。善男子!求善知识的时候不要生疲厌心、懈怠心,不要对于见善知识生厌足心,对于善知识的一切教诲都应当随顺而不违背,对善知识的各种善巧方便都不要见为过失。”

之后,文殊菩萨就指示善财童子,参访南方胜乐国土中一位名叫“德云”的比丘。像这样,善财童子就从依止德云比丘开始,渐次经过了五十三参的历程。

后来善财童子来到弥勒菩萨那里,请问菩萨该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弥勒菩萨告诉他,入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中,就能了知如何学菩萨行,以及所成就的无量功德。当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并祈求弥勒菩萨打开楼阁之门,使他得以进入。那时,弥勒菩萨就向前,来到楼阁处,弹指一出声,门就打开了,让善财童子进入。之后,善财童子见到毗卢遮那庄严藏楼阁里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并且得到了弥勒菩萨的加持和开示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最后,弥勒菩萨说:“善男子!你应当去文殊师利善知识那里请问:‘如何学菩萨行?如何入普贤行门?如何成就?如何得以广大?如何随顺?如何达到清净?如何达到圆满?’他会为你分别演说。为什么呢?因为,文殊师利的所有大愿,并不是其他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所能具有的。”

“善男子!文殊师利童子的行为极其广大,他的愿力无有边际,以文殊师利的加被,能够不断地出生一切菩萨功德。善男子!文殊师利长时成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的母亲,长时成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的师长,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他的名称普遍地传闻在十方世界里;常常在一切诸佛众会当中作为说法师,一切如来共同赞叹;他住在甚深的智慧之中,能如实照见一切诸法,通达一切解脱境界,究竟普贤所行的一切行海。”

“善男子!文殊师利童子就是你的善知识,他使你能够生在如来家,令你长养一切善根,发起一切助道法,值遇真实善知识;他使你修习一切功德,入一切愿网,住一切大愿;他为你宣说一切菩萨秘密法,示现一切菩萨难以思量的大行;而且他过去曾经和你同生同行。”

“所以,善男子!你应当往诣文殊菩萨那里,心里不要生疲厌。文殊师利会为你宣说一切功德。为什么呢?你先前拜见了诸位善知识,听闻菩萨行,入了解脱门,满足种种大愿,那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加被所致,文殊师利对于一切处都已究竟证得。”

当时,善财童子顶礼弥勒菩萨的双足,再右绕弥勒菩萨无数圈,殷勤瞻仰弥勒大士,之后告辞而去。

那时,善财童子依于弥勒大菩萨的教导,渐次地往前行进。经过一百一十多个城市之后,来到了普门国的苏摩那城。善财童子就站在城门口,一心思维文殊师利菩萨。然后,随顺观察,在这个周围到处寻觅,一心希求能见到文殊菩萨。

这时候,文殊菩萨从遥远处伸出右手,经过一百一十由旬,按在善财的头顶上,并这样对他说:

“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果心远离了信根,心性下劣,怀有忧悔之意,功行不具,又退失了精勤;这时候,就会对于一个善根心生住着,对于少分功德自以为满足,不能善巧地发起行愿;这样的话,就不能被善知识所摄护,也不为如来所护念;由于得不到善知识的摄护和如来的护念,就不能了知如是法性、如是理趣、如是法门、如是所行、如是境界。像是周遍地了知,产生各种了知,穷尽法的根源,或者要解了法、趣入法、解说法、分别法、证知法、获得法等等,全都无法实现。”

(所以,得到善知识的摄护和如来的护念非常关键。而要得到善知识的摄护、如来的护念,就需要自身具有广大的行愿,时时不退精进,不满足于修集少分功德。要有这样的信根,有这样一种宽广的心胸,或者求法的勇猛才行。)

那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宣说了这些,开示教法,使善财得到利益和法喜,并且使他成就了阿僧祇的法门(那是无量无边的法门)。具足了无量的大智慧光明,使得他当即证得菩萨无边际的陀罗尼、无边际的大愿、无边际的三昧、无边际的神通、无边际的智慧,使他当即入于普贤行道场,并且安置善财童子于他自己所住之处。之后文殊师利菩萨就收摄回去不再显现了。

在这个情形下,善财童子思惟观察,一心祈愿能见到文殊师利菩萨,以及见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诸善知识。他一心想着:我要见到无量无数的善知识,以无疲厌的心对他们尽心尽力地亲近、恭敬、承事,受行他们的教导,不做丝毫的违背。我一定要如法地依止善知识,来增长我的心,趣向寻求一切智慧,增广大悲之海,增益大慈之云,我普观到无量的众生,心中生起如母爱子般的大欢喜心,安住在菩萨的寂静法门当中。我愿普缘一切广大境界,学一切佛的广大功德,入于一切佛的决定知见当中,成就一切智的所有助道之法,善修一切菩萨的深心(指非常深的菩萨的愿心、行心),了知三世无量佛如何出兴的次第(即在广大的劫海当中,每一尊佛出兴于世的情况等)。我要入于一切法海,转一切fa 轮,受生在一切世间当中,入于一切菩萨愿海,安住在一切劫里,常时不倦地修持菩萨行,照明一切如来所有境界,长养一切菩萨的信心、精进、正念、禅定、智慧等无量善根。我要获得一切智的清净光明,以此普照十方世界,消除十方世界里的一切黑暗障蔽,使得众生的智慧都能遍周法界。我愿在一切佛剎、一切三有当中,凡是有众生处、有世间处,都普遍地示现各种身,无不周遍,为众生做大饶益。我要摧灭一切障碍,入在无碍的法门海里,住在法界平等之地。

当时,善财童子观察了普贤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当即就闻到了普贤菩萨摩诃萨的名字,以及他不可思议的行愿,各种的助道法、正道法,所证入的各种地、方便地、入地、胜进地、住地、修习地、境界地、威力地等这些行愿所证到的相,同时就安住在一种渴仰心当中。(这就是《行愿品》偈颂说的“求胜菩提心渴仰”的内涵。他当时一心希慕仰求,祈盼能证得跟普贤大菩萨一模一样的境界。)

他当时就特别想见普贤菩萨。这时,在这个金刚藏菩提场,毗卢遮那如来所安住的狮子座前面,一切宝莲花藏的法座上面,善财童子就起了等同于虚空界的广大心,并且出现了各种无碍心。包括舍一切刹离一切取着的无碍心、普行一切无碍法的无碍心、遍入一切十方刹海的无碍心、普入一切智境界的清净心,又出现了观道场无量庄严的明了心、入一切佛法海的广大心、化导一切众生界的周遍心、净治一切国土的无量心、安住一切劫的无尽之心,以及趣入如来十力的究竟之心。

善财童子正发起这些殊胜心的时候,由于他自身的善根力,一切如来的加被力,以及普贤菩萨同等的善根力的缘故,当时就见到了十种瑞相。是哪十种瑞相呢?那就是: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一切如来在这些清净佛刹中成就了无上正等觉;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没有各种地狱、饿鬼、旁生等的恶道相;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以无量的微妙莲花作为刹土的严饰;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一切众生的身心本自清净;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全都以各种微妙众宝做为庄严;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一切众生都以各种微妙的相好严饰色身;见到了一切佛刹清净,有各种庄严云覆盖在刹土的虚空之中;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一切众生彼此起慈愍的善心,互相利益,不做任何恼害;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具有各种的道场庄严;见到了一切佛剎清净,一切众生常常心里念佛,无有间断。这就是当时见到的十种瑞相。

同时,他又见到了十种光明相。这又是怎样的境界呢?那就是:见到了一切世界所有的微尘,每一个微尘里,都出现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光明网云,这些光明网周遍照耀;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光明轮云,这些光明轮云现出各种奇妙色相,每一种都周遍法界;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一切佛刹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佛色像的妙宝云,每一种宝云都周遍法界(也就是从每一个微尘里出现的无量微妙宝云,这些宝云都显现为佛的色相,每一个佛的色相又周遍一切法界);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光焰轮云(指如来极炽盛的光焰轮),每一种都遍满法界;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了一切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妙香云,这些妙香周遍十方一切处,并且都在称赞普贤一切行愿的广大功德之海;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了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日月星宿云,都放出普贤菩萨的光明,遍照法界(意思是每一个微尘里,都显现出无量无数的日月星辰的相,每一个日月星辰的妙相,都放出普贤菩萨的大光明,每一个光明都遍照法界);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了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众生身色像云,放出佛的光明,遍照法界(指每个微尘里都现出各种众生身体相状的妙云,每一个众生色身的相都放出佛光,每一个光明都遍照法界一切处);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了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佛色像摩尼云,周遍法界(也就是每一个微尘里,都现出无量无数的显现为诸佛色身相状的摩尼宝云,其中的每一种相都遍满法界);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了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菩萨身色像云,充满法界,使得一切众生都得以出离,他们的愿望都获得满足(也就是又在每个微尘当中,出现了一切世界微尘数同等多的,显现为菩萨色身相的妙云,一一菩萨像都充满法界,所现的每一个菩萨身相,都能使一切众生出离苦海,让他们心中的一切希愿都得到满足);每一个微尘里,又出现了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如来身的色像云(指现为如来色身相),这些如来色身相,都在宣说一切佛的广大誓愿,遍满法界。这就是当时出现的十种光明妙相。

那时,善财童子见到这十种光明相现前之后,他心里这样想:“我现在一定要见到普贤菩萨,来增益我的善根,之后使我普见一切诸佛;让我对于一切无量菩萨的广大境界,生起决定的知解,获得一切智。”

当时,善财童子怀着这样一种希求的心,收摄一切眼耳等的诸根,心不散于其他任何处,至诚一心地希求见到普贤菩萨。他当时发起了大勇悍的精进心,没有刹那的退转。那时,他以普眼观察十方一切诸佛、一切诸菩萨众所见的境界时,都作见到了普贤之想(也就是在任何处见到任何佛、任何菩萨、任何境界,他都想:这就是普贤,我现在就见到了普贤,是这样的一种心)。并且,以智慧眼观普贤行海的妙道,那时他的心量广大如同虚空一般,大悲坚固就像金刚一样,他一心地祈愿,尽未来际恒时跟随普贤菩萨,念念随顺,修普贤行。(也就是每一念都要随顺普贤菩萨,下至一刹那,都要修持跟他同等的普贤行愿,把一切普贤行都纳入到我的身心之中,没有丝毫违背。可见,当时善财童子有极深的心、极大的愿力,他一心要常随普贤行。其实,这就是《行愿品》里说的“普贤慧行亦复然”,也就是发愿念念跟随普贤菩萨,念念修习普贤行,让普贤行成为从始至终刹那也不违越的修行。)当时善财童子想:我一定要成就这样的智慧,入于如来不可思议的境界当中,住于普贤果地。这就是他的行愿。

善财童子正在这样深切发心的时候,当时就见到普贤菩萨在毗卢遮那如来前的众会当中,坐在宝莲花狮子法座上,周围有无量的菩萨众共同围绕,那时的景象最极殊胜,世间根本没有与它相等的境界。普贤大菩萨的智慧境界无有限量、无有边际,难以测度思量,等同三世诸佛,一切菩萨都没有能力观察到他的行境。

这时,只见普贤菩萨色身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世界微尘数那么多的光明云,这些光明云周遍尽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世界,除灭了一切众生心中的苦患,使得无量菩萨生起大欢喜心。又见到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剎微尘数那么多,各式各样,具有妙色德香的光焰云,周遍地熏在法界、虚空界,以及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当中。

(当时普贤菩萨显现出的不可思议广大行境,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止于至善”。这在世间只是一种理想,只有在佛法里,达到了普贤的果位时,才能真正实现。

这里讲到,普贤菩萨要拥护一切道场,所以他从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里现出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色香焰云。这一切都遍满法界、虚空界,意思是没有任何遗漏。一切都在普贤菩萨心中,所以,他称性发起的普贤行都是广大周遍的。而且,这一切色香焰云普遍地熏在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当中,也就是在十方世界之中,哪里有佛在宣演妙法,众会眷属围绕,普贤菩萨就从每一个毛孔里现出极微尘数的色香焰云,现在那里来做供养。

这就是普贤行,是大乘佛子最伟大的行愿。大家因地的时候就应当对它怀有强烈的希求心,并按照这种称性的普贤行来发愿,那么,将来誓愿成熟的时候,自然会按照大愿显现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普贤行海。

有善根的人听到这些话之后,心里自然会踊跃希求,会至心地这么来发愿。所以,这种称性的教法来了之后,就会使得众生的善根界无限广大地熏发、滋长。大家现在的缺点是,对这些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首先给你讲一讲普贤行愿海的缘起,让每个人都种下很好的善根。大家听到这些的时候,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心力,发起欢喜心、希求心,在往后的一切时处当中,效仿善财童子,至心地随学普贤大行。也就是说,善财童子当时是怎么身心渴仰,发大勇悍心,发愿生生世世刹那不离地跟随普贤菩萨,念念随顺普贤行,毫不违背,我们也要尽力地发起这样的心。要知道,法王的前世就是善财童子,而我们作为法王的传承弟子,就应当随学上师,像上师那样来发愿。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讲、学这个法就有很大的意义了。)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杂花云,同样是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当中,普雨众多妙花做供养。

(像这样,没有任何偏私,普遍地护持遍法界、虚空界里的一切佛法,就是“普贤”的内涵,也就是一切时处之中,心都达到了最极贤善的地步。要知道,这并不是在世间虚妄分别的境界里供几朵花,而是从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妙花云,这些妙花各式各样,具足庄严,而且全都是尽法界、虚空界的量,普遍地降在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中做供养。

我们现在尽力地发普贤行愿,最终必定能彻证到普贤果位,安住普贤地,真正入到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当中。所以,有善根的人一定要这样随学,就要以这种最广大的心来做供养,护持尽虚空界的一切佛的事业。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当尽未来际的一切佛示现成道或转法 lun等的时候,我都要入在诸佛众会道场当中,普遍地做供养、赞叹等等[1]。

我们现在随文入观地来念,其实就是在随学最甚深、最圆满的普贤行愿。这是百千万劫以来最难值遇的事,也是最稀有的因缘,大家应当为此感到十分庆幸,要生难得想、尊重想、不可思议想。比如想:我的心竟然能够缘这样甚深、广大解脱境界的普贤行海来作意、发愿,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像这样,尽量让自己生起欢喜心,发起像善财童子那样希求、渴仰的心。

我现在不断地强调,就是要让大家注意,一定要把心调动起来,现在就要随学善财童子发普贤行愿。善财童子今生就化现成我们的大恩上师,来到这个世界引导我们。所以,在法王上师的著作里,处处都有随学普贤,尽未来际行持普贤愿海的内容。)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香树云,也是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当中,普雨众多妙香做供养。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妙衣云,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当中,普雨众多妙衣做供养。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宝树云,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切诸佛的众会道场当中,普雨无数的摩尼宝做供养。

(这是多么妙善、庄严的心!它不仅仅是一种美好的心愿,而是已经充分地显现出来。这就是称性大愿所现出的本性的力用。其实,每个人都有自性的普贤,只是需要一些因缘,才能让它显发出来。现在通过熏习这样不可思议的法,就能使我们的善根迅速增长广大,开显出自性普贤之德。所以,大家如果能按普贤行愿来发愿,确实能以因地无量的善德来庄严果地,毕竟成就普贤果位,圆满所有功德。《普贤行愿品》讲等流果时也说:“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现在缘普贤行作意、发愿,不久必定能成就普贤菩萨那样的愿、行、功德等等。

所以,每一个人都要效仿善财童子,他是所有后学者的榜样。我们就要像他那样,随学普贤行,一心一意地在自己的心里发普贤行愿,每一天都按这样来学习、模仿。虽然完全像善财童子那样发愿、随学普贤大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暂时还做不到,但我们只要缘着这些庄严文句,一念一念,至心地在自己心里作意、发愿,也能极大地显发自性功德,从而很快地圆满普贤行。

这样一种因极其不可思议,《普贤行愿品》后面也说,以深信心,对于此大愿受持、读诵等,就能迅速除灭五无间罪。所有身心上病患、苦恼等,乃至佛刹极微尘数的罪业,都能消除[2]。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过去由于执我而发起的各种惑业生杂染的状况。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以普贤行愿来庄严心地。

这样就知道,为什么所有讲闻、修法等的前后,都要以普贤行愿来摄持。就是因为离开了普贤行愿,无法成为速疾证入如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的圆满因。知道了这一点,今后无论做哪种善法,哪怕只是很微小的一些善根,也一定要以普贤行愿来印持,从而让它成为无尽广大。要知道,《普贤行愿品》是最不可思议的扩大器,心一旦跟它的意义相合,立即就会随着愿文同分地展开来。如果不这样随学而发愿,即使经过无量百千亿劫,我们也根本想不出这么甚深广大的行愿。现在普贤菩萨已经直接为我们宣说,能够速疾证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出现果位普贤行海的发愿。而这种愿文,已经成为十方无数世界里,无量菩萨共同遵行的愿海,所有菩萨都要通过发普贤愿,行普贤行,而速疾成佛。所以,大家也一定要尽快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借助普贤愿海,迅速开发自身本具的佛性,同归普贤果地。

对于这些道理,我要反复地重复,重复少了大家的心就不容易有反应,所以再强调一遍。我们所有人类最好的心愿,一切世间界最好的心愿,包括一切菩萨最好的心愿,全都摄在普贤行愿里了。普贤菩萨以果位的境界作加持,已经出现了遍法界性的无量无数的行愿海。“十大愿王”是大愿海的总纲,实际上,那是无量无数阿僧祇的行愿之海。对此,一定要发起一种猛利的希求心,这样,大乘的欲乐就能很快开发出来了。)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显现为色界天身的妙云,周遍整个法界,每一个身都在赞叹菩提心。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显现为梵天身相的妙云,都在劝请所有世界中刚成道的如来,为了利益众生广转法 lun。

(“请转法 lun”是指,在十方世界当中,每一尊佛最初示现成就正觉的时候,我都立即现在他面前,以至诚的心,劝请为了利益众生转甚深广大的fa 轮。

这里讲的“请转法 lun”的修行极为广大,也就是一一毛孔都遍现出无量无数的梵天身,充满法界,对于在任何处成道的如来,都请转法 lun,从而使十方世界里出现佛法明灯,照破一切众生心中的无明黑暗。这是贤善至极的心,这里面根本没有“我”,法界就是自己,一切佛就是自己。我们就要以这种平等心,遍法界一切处,为一切众生永恒的利益安乐,至心地请佛广转法 lun。)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显现为欲界天主(指帝释天)身的妙云,每一个欲界天主身,都在护持一切如来的fa 轮。

(以上三种是说,为了佛法在十方世界兴盛,为了一切众生获得最大的利乐,周遍法界地显现无量无数色界天身来赞叹菩提心;又示现无量无数的梵天身请诸佛转妙fa 轮;再现出无量无数的帝释天身护持一切佛的教法,由此使佛法在所化众生前顺利地开展。)



--------------------------------------------------------------------------------

[1]《普贤行愿品》:“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盘,我皆往诣而亲近。”

[2] 《普贤行愿品》:“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剎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
。”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三世佛刹云,遍法界、虚空界,给一切没有归趣的众生作归趣,为没有护佑的众生作护佑,对无有依止的众生来作依止。(也就是,由于愍念十方世界海之中,那些漂流异地,孤苦伶仃,没有归依处、没有救护处,没有人依靠、没有人保护的这些可怜众生,从每一个毛孔里,在每一念间,都现出无量无数的三世佛刹土,来为这些有缘众生作归趣、作护佑、作依止处。)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清净佛刹云,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都在这里出兴于世,每一尊佛出世的时候,都有随从的菩萨众会出现,遍满其中。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净不净佛刹云,都是遍法界、虚空界,这些佛刹云都能使杂染众生得到清净。

(十方世界之中,有些世界是充满菩萨众的净土,有些是很多杂染众生居住的秽土。这里,对于这些不清净刹土里的众生也普遍作救度,所以显现出净不净刹土,顺众生当时的心使他得以清净。

从这里就能看出,普贤行海没有任何遗漏,最极圆满。普贤大愿里的每一愿,都是尽法界、虚空界,都是以全法界心,遍法界量,起周遍法界的妙行。因此,它深到了极点,广到了极点,遍到了极点,妙到了极点,也因此,成为一切愿海之王,此外再也找不到更高、更深、更殊胜的愿海了。

大家现在心里就要如是决定下来:从今天开始,一心随学普贤菩萨的广大行海。就像善财童子那样作意、随学、熏习、念念希欲这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以这种胜解心、希求心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决定会出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另外,我们也不要小看自己,所谓“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虽然太子刚降生时只是个婴儿,还不具备各种做事业的能力,但是他的心愿不小,他有最广大的志愿,所以能超过很多功勋卓著的耆旧老臣。同样,我们现在就要对于普贤行愿深心信解,一心渴仰。

这样之后,从你至诚的心里发出的普贤行愿的音声,就像蛋壳里的迦陵频伽鸟一样,虽然尚未破壳而出,但它发出的妙音已经超过了群鸟。与此相同,任何一种愿跟普贤行愿相比,都绝对是百千万亿分也不及其一。或者说,依照普贤行愿来作意、发愿,它那种不可思议的加被力,自然会使得你的心顿时跟它成为同分。虽然现在只是凡夫,但是,能够对于这种称性的法具有胜解,随学普贤大愿来发心,那么,随着愿文一句一句地从心里念出来,就已经是不可思议了。这是那些没有机缘遇到这种圆顿大法的人,像是行持人天善道的众生,或者声闻缘觉二乘道的行者,乃至权乘的菩萨,都无法企及的。)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不净净佛刹云,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使得一切杂染众生都得以清净。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不净佛剎云,都是遍法界、虚空界,使得纯粹染污的众生都得以清净。

(从这就能看出,普贤菩萨的大愿就像大地,平等地承载一切众生,又像虚空,普遍地覆盖一切众生。它永远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对于每一个众生,都以最适合他的根性意乐的方式,现出各种各样的刹土,使他得以清净。

我们的心性就像虚空一样广大周遍,这里有无量无数的妙德,可以显现出一切清净不清净的相。所以,现在因地的时候,你也不要局限它。其实,一旦明白了本具的佛性如来藏,它的体大、相大、用大,那时必定敢于发起最广大的誓愿。而且,正因为我们的本性就是如此,所以这绝不是虚愿,也因此,称性发起的普贤行愿,就是最充分、最甚深、最广大、最微妙、最平等、最清净的发愿。)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众生身相云,也是遍法界、虚空界,随着当时的各种因缘、状况,按照最合适的方式来示现,教化众生,让众生都能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也就是显现出各种各样、无量无数的众生的身相,以同类的身来摄化众生。要知道,有些众生可以通过佛身度化,有些能由菩萨身来度,但是还有非常多的众生,需要示现为众生身才能度化。比如,示现为士农工商等各种各样的人,甚至是妓女、屠夫、猎人等的下劣相;或者现为一些旁生、地狱、饿鬼等等;包括各种贫富、善恶、贪嗔、贤愚、高低等的众生相。总之,这是全普贤,不是半普贤,不会偏于善恶、自他、高下等的任何一边,只要能利益众生,任何相都可以示现。

从这就能看出,普贤行愿的确到达了至善之地。其实,如果不是当时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和在场的菩萨众示现、宣说这样甚深、广大的普贤行,然后我们现在看到了华严经教,肯定连做梦也想不到这么不可思议的境界,又怎么可能发起这种随学的心呢?下至在心里作意一下,口中念一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现在遇到了这么殊胜、难得的普贤大愿,大家一定要有一种无比尊重、珍爱执持的心。要认识到,现在自己有因缘念其中的一个句子,也是千生有幸的事。)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菩萨身相云,也是遍法界、虚空界,称扬赞叹诸佛名号,让一切众生增长善根。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菩萨身相云,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切佛刹里宣扬一切诸佛菩萨从最初发心所生的善根。

(也就是,从普贤菩萨色身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出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像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弥勒、地藏、虚空藏、除盖障等各种各样的菩萨身。他们都在遍法界、虚空界的一切佛刹里,宣扬一切诸佛菩萨从初发心起所生的一切善根。

这里没有任何小我的偏私,不会只赞叹自己,其他佛菩萨就不宣扬等等。因为已经没有了“我”,尽法界、虚空界同是一个普贤菩萨,所以发出的是一种同体的随喜心。其实,这也就是随喜愿王的果地表现。七支里第五支随喜愿王,就是随喜一切从凡夫到佛之间,所有因行果德的善根,这里普贤菩萨就亲自显示给我们看,真正到达普贤果地的时候,是怎样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而这一切解脱境界都是随着普贤行愿王而任运显现的。)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菩萨身相云,遍法界、虚空界,在一切佛刹的每一个刹土当中,宣扬一切菩萨愿海以及普贤菩萨的清净妙行。

(这种宣扬也是尽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没有任何时间、空间、处所等局限的量。也就是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刹、一切众会当中,对于一切菩萨的大愿海都普作宣扬,对于所有普贤菩萨的清净妙行都同等称赞,是这样极其圆满广大的行为海。这就是以全法界心、尽法界量,周遍地显现普贤行海。

要知道,心性本来是圆满的法界,所以,现在发愿回向的时候,也不要有任何局限,否则只会自障心量。虽然现在修习善法的力量仅仅处于一种初学的状况,但要知道,做完任何善法之后,都要有结行殊胜。这也不是指别的,就是要立即用普贤行愿来印持回向。当你真正懂了普贤行愿,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极其殊胜的方便。我们现在还没有安住果地,或者圣者菩萨的地位,所以,暂时还没办法真正行持普贤行。但是,每次做完善法后,一定要用普贤行愿来作印持,使得它无限地增长广大,也就是一切处都要归到普贤行愿海里,因地就要时时如是学、如是作意,这样才不违我们的本性。)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现出普贤菩萨的行云,让一切众生内心都得到满足,并且具足修习一切种智的正道。(这也是普贤大愿真实现前的果相。也就是在每一个毛孔里,念念当中,都在显示普贤菩萨如何修行,为十方众生作轨范,使得一切有缘众生见到后,都得到满足,并且由此具足修习一切种智的正道。)

又见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毛孔里,现出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正觉身云,在一切佛刹之中,示现成就正觉,使得一切菩萨都增长大法,成一切智。(这主要是针对根性成熟的菩萨,在他们面前示现成佛。也就是在法界的任何处,只要有需要,就应时示现成就正觉来摄持菩萨。即在每一毛孔里,示现无量无数成就无上菩提的佛身,在一切佛刹里显现成就正觉。每一尊佛示现成正觉的时候,都会有无量无数的有缘菩萨前来亲近。之后,示现出的每一尊佛就成为诸菩萨的依止处,亲自摄受菩萨,使得诸菩萨增上大法,成一切智。)

当时,善财童子见到了普贤菩萨如是大自在的神通境界,受到很大的震动,整个身心都充满了法喜,兴起无量的踊跃。

(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之处。所谓成佛,就是出现这样不可思议的普贤行,而华严大教正是阐明一生圆成佛道的捷径。所以,无论学禅、净、密哪个法门,要想即生成就,迅速圆成佛道,发普贤行愿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发普贤行愿的关键,就是对普贤行要有极大的胜解信,这样自然会身心渴仰。虽然大家不像善财童子那样,直接见到普贤大菩萨示现的果地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但是我们通过佛经的文字,包括前面的讲解,也会开始认识到:“原来果地的境界是如此不可思议!”你只要对普贤行发生了信解,有了欲乐,在今后的每一天里,就一定会非常用心地受持普贤行愿,在心里一次又一次地作意、发愿、随学。

当年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最后就是在普贤菩萨这里得到加被,一生圆成佛果,完全证入跟普贤菩萨同等的境界。这既来自于他的信心,也来源于他求法的欲乐,还包括生生世世恒时随学普贤菩萨,一刹那也不离普贤行的这样一种大愿。其实,我们的心上如果有了这些条件,不久也能成就同等果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因缘。

我们具体要学的,就是善财童子当时的“身心遍喜,踊跃无量”。真正说来,善财童子当时的感受,我们是没办法体会的。“遍喜”,就是指整个身心的任何处,下至一个毛孔都充满了法喜。“踊跃无量”,就表示他对于普贤行,有一种强烈的希求、仰慕之心,这就是真正的“身心渴仰”。有了这种对普贤行的希求、渴仰之心,就根本不会希求任何人天小果,或者二乘的果位等,唯一至心希求达到与普贤菩萨同等的果位。

这种心就来源于对普贤行的胜解信。普贤菩萨当年亲自给善财童子显现果地普贤行的境界,就是要让他成就这样的普贤行海。就像当年世自王佛给法藏菩萨示现数以亿计的佛刹庄严,就是让他看到后。来成就总摄这一切刹海庄严的极乐世界。

普贤菩萨摩诃萨亲自给善财童子示现了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这种一即无量,念劫圆融,《华严》事事无碍,最极微妙的普贤行海。这样我们才知道,菩萨的所有愿行,最终都以普贤行来总摄。也因此,整个佛教里,就以普贤菩萨代表大行;在行愿上,就以《普贤行愿》表示愿王。它总摄了一切佛菩萨的修行海,此外再没别的。一旦你对普贤行生起了胜解,那你的心就已经趣向了最殊胜的普贤行了。)

这时候,善财童子再一次看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身分,每一个毛孔里,都有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显现。包括风轮、水轮、地轮、火轮;以及世界里的各个大海、江河;各种宝山、须弥山、铁围山等大小山峰;还有在这个范围里,人类居处的各种环境,像是村庄、城市、宫殿、园林;以及人类之外的一切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天龙八部、人与非人,欲界、色界、无色界处;还有日月星宿、风云雷电;以及这里的时辰、昼夜,一个个月、年、四季、劫数,包括整个三千大千世界范畴里的各种成住坏空;以及这个世界里一尊尊佛出世的情况,包括他出世的时候,眷属菩萨众会的状况,道场的各种庄严等等。诸如此类的事都明明了了地现量见到了。

就像见到这个娑婆世界这样,十方所有一切世界也都在普贤菩萨的一一身分,一一毛孔里,毫无杂乱地明了显现。就像见到了现在十方世界的情景,前际、后际一切世界的状况,也都这样明明了了地现见,各种差别都没有丝毫紊乱地呈现了。

(这就是《华严》广狭无碍、一多相即等的玄门境界,根本不是分别心的行境。在真实中,确实一个毛端里能够包容刹海,一个毛端就能显现十方刹海里无量无数的现相。

不仅如此,就像在一个毛端里,见到现在的十方世界那样,这里有多少世界,每个世界里有多少地水火风四轮,以及江河湖海、高山日月、六道众生,包括诸佛如何出世说法,菩萨众会情况如何,当时的道场庄严等等。像这样,过去、未来的一切世界里的景象也都如是现见。这就更难思议了。

我们知道,时间有四层,第一、外层:指现在时,这个大家都能理解;第二、内层:指现在显现过去时,也就是过去的现相能够在现在的一念间顿时显现。比如,一个有宿命通的人,现在就能见到过去无量劫里的事;第三、密层:指现在显现未来时,也就是现在就能知道未来的情况。比如,具有天眼通的人,能知道未来无量劫即将发生的事;第四、密密层,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在一念间全部显现。这已经透到真如法界的层面上了。

当时普贤菩萨亲自示现的时候,就在一个毛孔里,不仅是现前了现在十方刹海里的一切显现;往过去的方向看,即此前的百年、千年、万年、百劫、千劫、万劫,乃至无量劫海里出现的一切世界的一切情形,全部都在毛孔里显现;不仅如此,未来的百年、千年、万年、百劫、千劫、万劫,乃至尽未来际的无量劫,这一切未来劫海的一切世间情景,也无余地在一个毛孔里显现。

这就是“一一毛端三世海”的真实成就。我们现在就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起胜解信,深信果位的功德的确如此,这样才好发愿。《普贤行愿品》的偈颂说“我于一念见三世”,以及“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等等,这些就是我们每天要发的愿。大家从现在起,就要随学普贤菩萨来发愿,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再没有比这个更大、更殊胜的愿了,也因此称之为“愿王”。对此哪怕只生一念信心,也会出生无量的功德。)

如同在毗卢遮那如来那里,普贤菩萨示现如是的神通力,在东方莲花德世界贤首佛那里,普贤菩萨也同样现出这种神通力。如同在贤首佛那里示现的神通力,在东方的一切世界里也是如此。如同在东方世界这样,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的一切世界,一切如来那里,普贤菩萨也都如此显现神通力。

就像在十方一切世界示现神通力那样,在十方一切佛剎的每一个微尘里,也都有法界一切诸佛的海会,在这里的每一个佛那里,普贤菩萨都坐在宝莲花狮子座上示现神通力。每一尊普贤菩萨的色身当中,也就是他的每一身分、每一毛孔里,都现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境界,一切佛剎,一切众生,一切佛出现的情形,以及一切佛座下的菩萨众会,并且能够听到一切众生的语言,一切佛的语言,一切如来所转的各种fa 轮,一切菩萨所成就的各种布施持戒等菩萨行,以及一切如来在尘尘刹刹里的各种游戏神通。

(意思就是,十方世界海里的任何一个毛端当中,都有法界众会,重重无尽,而每一个微尘里出现的法界无量诸佛海会的任何一个佛那里,都有普贤菩萨现身,坐在道场当中,显现不可思议的无碍神通力。

所以,我们不要把普贤菩萨想成空间里的一种形相,其实,普贤菩萨早已彻证法界,彻证毗卢性海,究竟证入华藏玄门,他就是华严长子。大家知道,《普贤行愿品》的全称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所入的就是普贤果位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因此要知道,我们发普贤行愿,就是为了迅速证入毗卢性海,证得无上毗卢遮那佛的果位。)

善财童子一见到普贤菩萨如此无量不可思议的大神通力时,得到极大的加被,当即证得了十种智波罗蜜。(“智波罗蜜”是十度中最后一个,也是十地的时候成就的功德,这就表示智已经达到究竟了。)是哪十种呢?

那就是:在每一念当中,都能周遍一切佛的刹土。(也就是一念间,就能入在十方无数佛的众会道场当中。)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往诣一切诸佛所在之处。(指不必间隔到第二念,十方刹海里有多少尊佛,一念间就能普遍地往入。)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供养一切如来。(并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必须按时间次第,一尊尊地来供养,而是在一念之中,就能普遍供养一切佛。)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对于在所有如来处闻到的法普皆受持。(这就是已经证到了不可思议的圆顿境界,不像我们现在,要次第性地一个一个受持。依靠分别心积累多少劫才能完成的事,他在一念间就成办了。也就是在一念间,对于在一切如来那里闻到的法,都能受持不忘。)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思维一切如来的fa 轮。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了知一切诸佛不可思议的大神通变化事业。

在每一念当中,即使只说一句法,也能一直演说到尽未来际,辩才永不穷竭。(比如,解释一个“心”字,可以说到尽未来际不会穷竭,或者讲解一个“苦”字,谈一个“妙”字等等,总之,以任何一句法为主题,都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一直说到尽未来际,也不会有辩才穷竭的时候,念念中都能显示无量的辩才。)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以甚深般若观一切法。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入一切法界的实相海。

在每一念当中,都能了知十方刹海里一切众生的心念。

在每一念当中,普贤慧行都显现在前。

(这就是善财童子见到普贤菩萨无量不可思议大神通力的时候,当即证得的十种智波罗蜜。)

善财童子已经现前了如此殊胜的成就,普贤菩萨当时伸出右手,摩触善财童子的顶。摸顶之后,善财童子当即获得一切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三昧门,每一个三昧都以一切佛剎极微尘数的三昧作为眷属。

(他在一念间证得了无数的三昧门,也就是一念之中圆满无量,所以叫“圆顿门”,而且这无量无数三昧门里的每一个,都有无量佛刹极微尘数的三昧作为它的眷属,因此完全超情离见。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件事,当时普贤菩萨为善财童子摩顶的时候,他顿时证得一切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三摩地门。这就是因为得到了极大的加被,所以一刹那就超过了无量百千亿劫的修行。)

住于其中每一个三昧的时候,都见到前所未见的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佛大海,并且能积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智的助道品类,又能生起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智的上妙法,又能在一时之间圆满地发起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智大誓愿。

(“一切智大誓愿”,指求证一切智的誓愿。它的数量也是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就人类的情形来说,一般说“十大愿王”,其实十大愿王是根本愿,这里的任何一个,都有无量无数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支分愿作为眷属,所以一展开就叫“大誓愿海”。这次的题目叫“愿海同归”,其中“海”,指的就是无量无数。

当时普贤菩萨一加持,善财童子在一念间就发起了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要圆证一切智的大誓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正是为了这个目的。《普贤行愿品》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意思就是,一生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以果地的大威神力加持你,由此使你顿时证入无量的三昧门,开发出无量的誓愿,而且全都能够趣入,能够成证。长行文[1]上也说,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见到自己生在莲花之中,当时阿弥陀佛一摸顶,得到佛的授记,立即出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也就是立即现前成就普贤愿海,分身尘刹,在无量百千万亿劫当中,于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里,以智慧力任运利益众生。)

善财童子当即入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大愿海(这不仅仅是一种发愿,而是当即趣入),并且住在一切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智出离要道当中,又修集一切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菩萨所修行的法类,又兴起一切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智的大精进,得到一切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一切智的清净光明。

如同在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这里,普贤菩萨伸出右手摸善财顶这样,在十方所有世界里,以及这无量无数世界里的每一个微尘当中,又出现了三世一切世界,在每一个世界的每一尊佛那里,都有普贤菩萨坐在宝莲花座上,同时以右手摸善财童子的顶,当时就证得与上面所说同等的法门。

这时候,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诉善财说:“善男子!你见到我的神通力了吗?”

善财童子回答:“确实是这样!我已经见到了。大圣!这样不可思议的大神通事,只有如来才能知道。”

(这是彻证果地的境界,只有如来才能了达它的量,其他人都无法彻知。所以,一提到华严大教,常常说二乘人“有耳不闻圆顿教,有眼不见舍那身。”因为这根本不是二乘的境界。小乘解脱只是断了烦恼,脱离了三有轮回,但对于这么殊胜不可思议的解脱境界,既不能见,也不会赞叹,常常被呵斥为“焦芽败种”。他们当初只有为求自身解脱这样下劣的作意,才走入小乘,这对于速疾成佛来说就是一条弯路。所以,我们要具足二乘共道的内涵,但不要有只求自己解脱的下劣作意。)

之后,普贤菩萨告诉善财童子,成就这样不可思议大神通事的甚深无量的因缘,他说:“善男子!我在过去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当中,一直行菩萨行,求一切智。”

(意思是说,我修持了无量无边的菩萨行,积集资粮,心中唯一的愿望就是要证得一切智,证穷毗卢性海,因为这就是我的本性海。

普贤菩萨这种求一切智的心,就叫“无上道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菩提心”。只要翻开佛教经典,就会看到诸佛菩萨往昔因地的时候,都是这样发起了无上道心。以此作为起点,之后的生命历程,就会完全纳入到求取一切智的无上道当中。他念念不断地修集资粮,就是为了最后彻底证入法界,完全成就这样不可思议的普贤大行。

这种无上的志愿,不是求人天果位,也不是要成就小乘阿罗汉果,也不是求得权乘菩萨果,而是完全集中在求证一切智上面。什么时候这种心真正生起来了,就表明已经有了菩提心。以这种志愿摄持,往后所有的功德、善根就会全部回向在这一点上。而且,这种志愿、希求自然成为你念念不忘的事,在一切时处当中,心心念念要求得这个果位;这样就会发起一种长劫殷重、坚固、恭敬的精进;从这里就会出现果位普贤的境界。)

普贤菩萨继续说:“我在过去无量无数劫里的每一个劫当中,(一心想着怎么来清净菩提心,)为了想清净菩提心的缘故,承事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佛(每一尊佛出兴于世的时候,我都以尊重、恭敬的心作承事)。”

“又在每一个劫当中,为了修集一切智的福德具的缘故,曾经设立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布施大会,使得一切世间有情都能听闻、知道这个消息,凡是有所求,我都让他们心满意足。”(为了求得一切智,需要有福德具,为了修集福德,普贤菩萨当时发最大的心,设立了无量无数的布施大会,把各种各样的资财都拿来普皆布施。)

“又在每一个劫当中,为了求得一切智大法的缘故,曾经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各种上妙财物进行布施。”

(这样就知道,学习普贤行愿绝对不会舍弃万行,而且念念都如是行持,如是回向。只要一心想着求证大菩提,心里有了这个内涵,那么在菩提心的两个重点上面,一个是回向众生,一个是回向菩提,就会自然具足后面这一个了。)

“又在每一个劫当中,为了求得一切种智的缘故,曾经以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那么多的城市、聚落、国土、王位、妻子、儿女、眷属、眼、耳、鼻、舌、身、肉、手、足,乃至身命来作布施。”

(当时,普贤菩萨在每个劫里都在想:何时能证得一切种智?为了尽快证得,所有的布施都尽心尽力地去做。

大家学过《普贤行愿品》就知道,毗卢遮那如来因地所行的布施等,跟普贤菩萨因地做的一样。长行文[2]里讲:为了证得无上佛果,从初发心起一直精进不退,曾经以不可说不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身命来做布施。其他的王位、城市、村庄、宫殿、园林等一切所拥有的事物,全都用来布施。

布施有外、内等很多种。外的方面,像是人们珍爱、执著的那些很好的东西全都能布施。比如,菩萨往昔做过高官、富豪,或者各种帝王、小王等等,那时候就把自己所拥有的城市、村庄、国土、王位都做布施。内的方面,指自己非常执著的妻子、儿女、眷属,这些也全部可以布施。进一步,自己身体上的眼、耳、鼻、舌、脑髓等各个支分,也可以奉献。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可以布施。总之,为了求得一切种智的无上大法,一切都可以用来布施。)

“又在一切劫当中,为了求得一切智首的缘故,用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头部做过布施。”

“又在一切劫当中,为了求得一切智的缘故,在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诸如来那里,对于每一尊佛恭敬尊重、承事供养,并且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等一切所须物,向诸佛奉献、供养。并且在这些无量无数诸佛的教法下,亲自出家学道,修行佛的教法,护持佛的正教。”

“善男子!我自己回忆,在往昔漫长的劫海当中,从没有一个念头不随顺佛的教化,从没有一个念头起过嗔恚、害人的心,也从没生起过狭隘的执著我和我所的心,没有起过一念比较自他差别的心,也没有一个念头远离过菩提心。我自己回忆,过去从没有一个念头在生死里起过疲厌心、懒惰心、障碍心、迷惑心,唯一安住无上不可摧坏的修集一切智助道之法的大菩提心当中。”

(意思就是,普贤菩萨在过去的无数劫以来,一直住在大菩提心里面。他那种求证大菩提的心,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再没有比它更大、更猛利的心了。这种心在任何时处,都绝对不会被破坏。一切时处都以这种心来证得一切智的各种助道法。在过去的无量劫海当中,一直这样行持。)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以大悲心救护众生,教化无量众生都得以成就。并且一直供养一切诸佛,承事善知识。为了求得正法,之后广大地弘扬正法、护持正法,我对于一切内外的事物都能施舍,甚至对自己最爱惜的生命也无所吝惜。即使在一切劫海当中,昼夜不断地宣说我往昔行菩提行的因缘,以致于最后劫海都穷尽了,往昔修菩提行的因缘也说不尽。”

(意思就是,在过去无量无数的时间当中,普贤菩萨确实一心为法,不计较什么,这里只是简略地为善财童子讲一点。从这就能看出,通过无量无数阿僧胝的因缘,才成就如此不可思议的普贤行愿海。知道这一点后,每个人都应当格外珍惜这个因缘,至心地随学普贤行愿。这是我们每一个大乘佛子,都要发心随学,时时不忘,时时要追随的地方。)

普贤菩萨又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在我的法海里,没有一个字,没有一句话,不是舍弃转轮王位而求得,不是舍弃一切所有而求得的。善男子!我所求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过去我恒时都一心思维:‘愿法界当中的无量众生,都能闻到这个法;愿以我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世间;愿我能为众生开示出世间的智慧;愿我能让众生都得到安乐;愿我能够普遍称赞一切诸佛的所有功德。’像这样,我往昔世修行的因缘,即使在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海里不断演说,也是说不完的。”

“所以,善男子!我是以这样助道法的力量,无数善根的力量,大志愿欲乐的力量,修广大功德的力量,如实思维一切法的力量,智慧眼的力量,佛威神的力量,大慈悲的力量,清净神通的力量,善知识护持加被的力量的缘故,证得了究竟三世平等的清净法身,(普贤菩萨前面示现的,一一毛孔都显现三世无边刹海,就是从证得三世平等清净法身所流现。)证得了清净无上的色身。超出一切世间,能够随着众生心中的欲乐或希求,为他们显现各种相应的色身,入在一切剎土,遍于一切处,在无数的世界里显现无量的神通事业,让所有见到的人无不内心欢喜。善男子!你可以看看我这样的色身,我这个微妙不可思议的色身,是在无边劫海里积聚的无数因缘所成就的,这是在无量千亿那由他劫里也难见难闻的事。”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没有种过善根,以及只种了少许善根的声闻、菩萨,尚且闻不到我的名字,何况见到我的色身!善男子!如果有众生能闻到我的名号,他将在无上菩提道中不再退转。如果曾经见过我,或者与我有过接触,或者曾经迎接、欢送过我,或者暂时跟随过我,乃至在梦中见闻过我的人,也都是如此(于无上菩提得不退转)。有的众生在一天一夜当中忆念我而得以成熟,有的是七天七夜、半个月、一个月、半年、一年、百年、千年、一劫、百劫,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忆念我而得以成熟。有些是一生,有些是百生,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生,忆念我而得以成熟。有的众生见到我放大光明,有的见到我震动佛刹,有的是生起怖畏,有的是生起欢喜心,这些众生都已得到成熟。善男子!我以这样等同佛刹极微尘数的方便门,使得无量众生于无上正等菩提得不退转。”

“善男子!如果有众生见闻到我的清净刹土,那么他必定能生在此清净刹土当中。如果有众生见闻到我的清净身,他也一定能生在我的清净身里。善男子!你应当观我的这个清净妙身。”

这时,善财童子开始观普贤菩萨的色身,这里的各种相好、肢节,每一个毛孔当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诸佛刹海,每一个刹海里都有诸佛出兴在世间,当时许许多多的大菩萨共同围绕。又从每一个毛孔里,见到了一切刹海的种种建立、种种形状、种种庄严、种种大山周匝围绕,种种色彩的云弥满虚空。这里有种种佛兴起出世,为众生演说种种妙法,像这样的事,各各不同。又见到普贤菩萨在每一个世界海当中,都现出一切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化身云,每一个化身云都周遍十方一切世界,在那里教化众生,使得众生都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时,善财童子又见到自身在普贤菩萨身内的十方一切诸世界里教化众生。

而且,善财童子曾经通过亲近佛刹极微尘数那么多的善知识,所得到的善根、智慧光明,比起见到普贤菩萨所得到的善根,那是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百千亿分,乃至算数譬喻也不能相比。(也就是过去亲近善知识所得的无量善根,比不上现在见到普贤菩萨所得善根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亿分之一、亿亿分之一,乃至无数分之一。)善财童子从初发心,直到见普贤菩萨,在此期间所入的一切诸佛剎海,现在于普贤菩萨的一个毛孔之中,一念间所入的诸佛剎海,超过了前者不可说不可说佛剎极微尘数倍。(所以,现见普贤菩萨的功德极其不可思议。)就像在一个毛孔里所入的无量无数的诸佛刹海,在一切毛孔里也都是如此。

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的毛孔剎当中,往前走一步,就已经越过了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那么多的世界。像这样不断地行进,尽未来劫为时期,还是不能全部知道这一个毛孔当中剎海的次第、剎海藏、剎海的差别、剎海普入、剎海形成、剎海灭坏、剎海庄严等的这一切事的边际。也不能知道这个刹海当中诸佛海的次第、佛海藏、佛海的差别、佛海普入、佛海出生、佛海谢灭等的这一切事的所有边际。也不能知道这里面菩萨众海的次第、菩萨众海藏、菩萨众海的差别、菩萨众海普入、菩萨众海云集、菩萨众海集会、菩萨众海消散等一切事的所有边际。也没办法了知入众生界、知众生根、教化调伏各种众生的智慧、菩萨所住的甚深自在、菩萨所住的各种地道,这一类事相海的所有边际。

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的毛孔剎当中,在一个剎里经过一个劫这样前行,乃至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那么多的劫数如是地行进,然而就在行进当中,也没有在此刹土隐没,在彼刹土显现的状况,而是每一念都同时周遍在无边剎海之中,教化无量的众生,使他们都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

就在这时,善财童子次第地证得了普贤菩萨的一切行愿海,与普贤同等,与诸佛同等(此时已圆满成证)。并且以一个身充满一切世界,剎土同等,兴起的一切妙行同等,证得的正觉同等,显现的神通同等,所转的fa 轮同等、施展的辩才同等、流出的言辞同等、音声同等、十力四无畏同等、佛所安住处同等、大慈悲同等、不可思议解脱自在等全都同等。

(这就是善财童子参访善知识,最后参访普贤菩萨摩诃萨,见普贤身,得普贤加被,最后在普贤一毛孔中,次第证得了普贤菩萨行愿海。这时已经证成佛果,圆满一切功德。)

这时候,普贤菩萨摩诃萨以偈颂劝大众应听闻如来功德。当时,诸菩萨听到后,一心渴仰,唯一希望能闻到如来世尊的真实功德,他们都这样想:“普贤菩萨圆满修集了一切妙行,体性清净,他的所有言说都真实不虚,也都被一切如来共同称叹。”这样想了后,诸菩萨都生起深深的渴仰心。

这时,普贤菩萨功德智慧具足庄严,就像莲花一样不著三界一切尘垢,他告诉诸菩萨说:“你们谛听,我现在要给大家宣说佛功德海中一滴的相状。”然后以偈颂宣说佛功德。最后说:“纵然佛刹里的微尘和众生的心念,都可以计算了知;纵然大海里的水可以饮尽;纵然虚空可以测量,风可以系住,也没办法说尽佛的功德。如果有人听闻到如是的佛功德海,生起了欢喜信解心,那么,如同我所称扬的佛功德这般,此人未来一定证得,慎勿对此心生任何疑念。”

(普贤菩萨这样宣说佛功德之后,接着就是四十《华严》最后一卷——《普贤行愿品》。也就是,当时普贤菩萨这样称叹如来殊胜功德后,告诉诸菩萨众和善财童子:“如来的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地演说,也无法说尽。要想成就这样的功德门,就应当修持十种广大行愿。”像这样,引出了普贤愿王的正文。)





--------------------------------------------------------------------------------

[1]《普贤行愿品》:“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2]《普贤行愿品》:“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这次法会快结束了,有很多人要下山。念《普贤行愿品》是很多人的功课,比如每次上课的前后、修法的前后都要修持,所以我在这里把修法当中最容易犯又最难以觉察的问题,提前做个交待。

不如法的念诵,就像过去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转的圆盘或圆筒上的螺纹中移动来放声的装置),它的机关不紧,只是借一个余留的势力在出声,虽然唱片还在滑动,唱针也算稳,但是没有力量摩擦出一种清晰的声音,只是那么滑过就算了。

同样,念诵的时候,如果心不能很紧凑地提起来,只是借助一点心的余势诵出来,意思是,由于念诵的内容串习得很熟,所以稍微起一点念心所,以它那种余留的势力,就可以使得口上不断地诵下去。但是,正在念诵的时候,心根本没有缘着法义,由于内心当中没有一种随文入观的内涵,也就发不出一种有佛法内涵的声音。这样的话,只是口里溜过去,就很难直接产生修法的利益。

现在很多人的毛病是,对于一部经或者一种仪轨,没念熟的时候,都还很认真,念的时候,心里也觉得很欢喜。而一旦念熟了,马上就出现一个问题——口里念着文句,心里打着妄想,它们两个掺杂到一起去了。意思就是,念诵的时候,并不是一字一句地在心里过一遍,而是念文句的心,跟此起彼伏的妄念夹杂在一起。如果忽然警觉起来,妄想中断,就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在念什么,或者念到哪儿去了。

这种人的特点是,按次序可以滑下去,单提其中一个就记不得。因为,从来不注重通过念诵,心里所要发起的法的内涵,只是习惯性地顺口溜下去,所以每次必须从第一句开始念,一、二、三、四、五……这么按着顺序倒是可以滑下去,但冷不丁从中间抽一句出来,就不知道下面该念什么了。这种情况就像留声机,一开口就像机器那样很顺地往下滑,但从没真正用心地念过一句。比如现在讲的《普贤行愿品》,大家都念得很熟了。如果我现在问,供养偈怎么说?很多人可能摸摸后脑勺,两只眼睛瞪着,根本没办法回答。一定要从“所有十方世界中”开始,一句一句地往下滑,一直滑到我问的句子为止,这样才答得出来,成了这种病相。

这是现在非常普遍的情况,如果去调查,十个人里面估计有九个都是这样。现在大多数人懈怠心重,刚开始因为不熟,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专注地看才念得下来,所以这时候会念得认真一些。而一旦念熟了,就开始偷懒,懒得专注、用心地念,就只是随口往下溜,根本不会一字一字地在心里过,最后只是每天口里滑过去,心里一点痕迹都不留。

这是什么原因呢?

病因有三:一、自己态度的问题。因为不是真的用心,所以念熟了以后,就成了口头敷衍,把这一段念下去就算完成任务,再也不肯专心致志地随文入观。由于不是真心去念,所以不会出效果。

很多人往往不检讨自己的心,这都是很有问题的地方。比如看书,真正有自觉性,肯用心去看的人很少。本来应该在自己心里一句一句、反反复复地思维,这样才有效果。但大多数人刚开始很听话,会用心地看,认真地思考,如理如法地学习。但是,时间一长人就懒了,谁还肯去用心思维?多费脑细胞!结果,每次看书时,眼睛溜过去就算完事,最后变成,有感觉的地方我就看,没感觉的时候就不看。所谓有感觉,也不过是讲得比较有意思,或者很合自己的口味而已。我们常说“学佛如初,成佛有余”,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会非常认真,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就越来越有一种老油条的味道了。

在念诵上,很多人也是这样。就是不肯专心致志、老老实实、一句一句地把每一个意思都观好。如果让每个人写一份真心的检讨书,就会看到,一千个人里面,也很难找到一、两个人,每次都是真正尽心尽力地随句观义。很少有人肯下这种功夫,大多数人都好高鹜远,谈起来好像很了不起,但真正落实到笃行上,连一点点都做不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顺口溜下去的时候,好像都能诵得下来,但要问他后面一句是什么,比如《普贤行愿品》里的利益有情愿是哪些,他就不知道了。再问,披精进甲愿怎么说?还是不知道。护持正法愿是什么?不清楚。可见,每次都是从第一句开始,顺口溜下来的,根本没有真正入到心里。相反,如果一年几百遍,每一遍都能认真地念下来,那再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但是,很多人心里根本就没有《普贤行愿品》,念是念了很多次,但心里熏得如何呢?根本没发现有什么效果。

就像一个世间人,让他读政治书、读《青少年修养》,结果看完了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因为他对这些一点兴趣也没有,根本没往心里去,所以里面讲了些什么,全都不知道。但是,对于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比如喜欢的明星,对于明星的生日、血型、身高、体重、成长经历、出道过程、经纪公司、代表作品,喜欢的食物、颜色、运动等等,都能记得相当清楚,就是因为他追星的心很真实。或者,如果是一个对政治学科本身就很感兴趣的人,对这些都非常有意乐,会诚心地去研究,那他对这方面的事也会非常清楚。所以,一切都在于人的心。

也因此,大家现在不要尽做表面功夫,口里随便念过去就完事,这样的话,念多少遍也无济于事,不过是在数量上完成任务而已。如果对于《行愿品》的每一颂,你都没意识到这是诸佛愿海,是普贤菩萨摩诃萨通过多生累劫的修行,所成就的不可思议的大行,没有发起一种极其尊重、殷重的心,对于经文的每一个字都视为如意宝,特别诚心地想把它们都深深地刻在自己的心版上,那就完全是随口溜过而已。

你想想,《普贤行愿品》里到底讲了些什么?很多人虽然过去念了百遍千遍,但仍然是一无所知,这是很大的问题。就凭你的这种态度,这些年虽然口里念了很多,但真正在心上熏习过多少次普贤行愿?善根又有多深厚?

既然如此,现在该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到底怎样才能在自己心上真正出生发普贤行愿的功德呢?

就像前面的比喻所说,世间人对某种事物很感兴趣的时候,就会刻意地在心里记住它,一说出来就有那种内涵,就是因为他心里熏得很深,所以在心上发生的影响、变化就很大。像这样,无论什么事,只有非常深的熏习,才能真正影响到你的心,你的心才会跟过去不一样,才能真正开始跟普贤行愿结合。

“熏习”,这里就是指通过念诵,把它深深地印在自己心里,在心中留下很深的烙印。就像做饭时的油烟,每次都会熏在墙壁上。因为它是黑色的,染在墙壁上的印记就是黑色的。

真正熏习普贤行愿,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胜解信。《行愿品》长行里讲到“深信心”,后面的偈颂也说:“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生菩提心渴仰”,意思就是,对于凡夫来说,关键在于要有胜解信。在胜解信的基础上持诵文句,才能胜过极广大的财布施,才能远离恶趣、恶友,迅速灭尽五无间罪,诸魔无法作障,以及迅速见到阿弥陀佛,成就普贤行……真正出生这些不可思议的利益。

所以,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你对于《行愿品》有没有真正生起胜解信,出生真实意乐?是不是真的非常尊重?真正认识到诚心地念《普贤行愿品》,就是在随学普贤菩萨的行愿?是不是真的有欢喜心、希求心,想尽办法要把每个字印在心里?什么时候你真的有了这种心,从那时起就不会再随口溜了,每一次念诵都会非常珍惜,非常殷重,如果发现自己哪几句打妄想溜下去了,没在心里印过,还会回过来再念一次。

普贤行愿的光明海极其不可思议,它就承载在《行愿品》的文字里,其实,这些光明文字本身就是无限深广的境界。当然,对于我们初发业的凡夫来说,现在见到的只是文字,所以,首先就要把这些文字熏上去,一天不离地熏,把它深深地印在心里。虽然现在还不能彻底通达文字所表诠的意义,但至少要尽自己最大的心力,对于所表诠的不可思议境界发起胜解信,并且对于这些词句要熏得非常熟悉,这样,将来你的心才能跟它的意义完全合一。

至于现在,做每一种善法之前,无论是讲闻经论,还是共修念诵等等,都以愿王里七支的文句来修集资粮、忏除业障,这是令善根无尽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缘。做完之后,就要用发愿的文句来作印持、回向。之后,愿海就会在一切时处之中引导你,它就真正成为你修行历程中的导师。久而久之,必定会串习成普贤菩萨,之后无边的愿海就会从你的心里现出来。

虽然大家现在也这么在做,这主要是出于良好的传承,使得每个人都会习惯性地按这个规矩来做,这当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你自身要真正发起这种意乐。不像过去,也许只是碍于上师、道友的情面,不得不在表面上应付一下,一旦你真正明白了用普贤愿王摄持善法,发愿回向的重要性之后,必定会内心非常欢喜,主动、自愿地发起这种行为,在任何法事当中,前后都以《普贤行愿品》来积资净障,摄持回向。

有了胜解信,之后就不会敷衍了事,会使得你把这里的每一句都尽力地从心里念出来。要知道,自己当下念的文句,就是表示普贤行愿海,所以,对于每字每句,心里都要如实地作意,如实地发愿,这样,你的心自然会被引入普贤行愿海当中。

现在凡夫地的时候,我们只有依照经文,以胜解信作意、发愿。虽然暂时还缘不到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但是,依普贤菩萨的大行愿海来庄严自己的心,就能逐渐地跟它靠拢。要知道,现在发的这些大愿,根本不落在狭小的心量、范畴里。因为,普贤愿海是全法界心、遍法界量,一切都是尽法界、虚空界,无不达到至善的境地。这种大愿就是让我们直接入于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或者说要我们彻证法界,从中任运流出无尽的普贤行海,这正是每个人最终要证到的无上果地。

你一旦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明白,每天按普贤行愿来摄持、回向,实在是一生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想一想,为什么所有讲经说法、各种法事活动,无论是僧众共修,还是个人独修,统一都规定念《普贤行愿品》?其实,这根本不是我们个人说的,而是各大教派的祖师都在这样倡导。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

所以,每个人一定要对它的意义,有一种深刻的了解,之后,你这一生大的方向就完全定下来了。从此,每天都能修集不可思议的功德,临终顺利往生极乐世界,真正现前所发愿的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而且,真正了解了普贤行愿的内涵后,每次念诵的时候,再不会觉得是实在没办法,大家规定要这么念,我也不得不跟着一起念,口里念着,心里甚至生厌烦心,只想快点结束,再不会是这种非常糟糕的心态。而是会非常主动、迫切、真心诚意地去念。会觉得,即使念一遍,也是千生有幸的事,会认识到,大家能这样一起念它,那是非常稀有、难得的因缘,所以,一定要好好地把它念下去,用心地熏习一遍。有了这样的心,就再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念了千千万万遍,天天都是有口无心。每次念它,就像在世间上应酬一样,心里非常不情愿,就想赶紧念完,敷衍过去,这样的话,即使念上几千、几万遍,也没什么大的利益。

如法诵持的情况,就如同写字的时候,一笔一笔都送到,每一笔都如它的笔法写到位。这样就有很大的力量,能够力透纸背。(“力透纸背”,不是说手腕的力度很大,而是指每一笔都不散漫,线条有力,气势如虹。)

同样,《普贤行愿品》里的每一个字都有它的意思,一句一句都有它的运想、作意,以及所要诠表的普贤行愿海的无比深广的内涵。我们要做的,就是随文观义,如法地按照文字去用心,一句一句地把相应的心态引发出来。比如,护持正法的心愿是怎样的?利益众生的善心要怎么发?一念见三世愿,往生净土愿,依止善知识愿,不离同行道友愿等等,每一种善心都要准确地发出来。也就是依靠这些词句,引出内心相应的行相。总之,要非常清楚文字要诠表的所愿境,在念诵的过程中,每一种愿心都要发到位,也就是每一种心态都要到位地引发出来。

像这样,如果字字句句都在内心当中运作得很好,点点到位、句句相应,那么,从内心激发出来的善心状况,就不只是形容为“力透纸背”,那是能加持整个身心,甚至对于全法界都有极其不可思议的缘起。它就像由各种美妙的愿心音符组成的内在的交响乐,与它的庄严相比,世间最美的赞词都显得太浅。

如果能这样从前到后,字字句句都非常如法地,把整篇《普贤行愿品》诵读一遍,那确实不叫顺口溜了。能这样念念用心,与法融合,就是真正的念念精彩、句句庄严。这样就能极大地激发你内在的善根,使你的佛性迅速苏醒,让你的心开始真正进入到不可思议的普贤行愿海当中。也因此,经文后面说的那些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一定会在你的心上实现。

如果不这样,只是随口溜过去,心不在焉、散散漫漫,念得也是有气无力,软绵绵的,那完全是一种形式主义。就像很多现代人,从上小学开始,就在接受道德品质的教育,但心里从没有一点触动,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用来应付考试。连最起码的真诚、正直、孝顺父母、勤劳俭朴,以及基本的文明礼貌都没有。那么同样,天天有口无心地念很多经,学很多法,也不会对内心有多大的影响,对于改变自心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甚至可能念了很多年,连一点善心都培养不出来。出现这么糟糕的状况,就是因为没有用心地去念、去学,既然你自己不肯用心,那佛法又怎么可能在你身上出现效果呢?

不仅没有好的作用,时间一长,还很可能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就像有些人坐禅,刚开始的时候,出现昏沉不注意调整,结果后来不坐还好,一打坐就开始打嗑睡,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禅病,这就很不好。同样,每次念诵的时候,如果不好好调整自己的心,任凭它随意发展,像是边念边打妄想,或者从不随文入观等等。这样时间一长,就会出现一些病相,比如,一念诵就开始妄相纷飞,根本停不下来,或者一看到熟悉的经文,心就完全处在一种麻木的状态,一点也入不进去,根本没办法随文观义等等,这就相当麻烦了。

总之,态度有问题,不是真的用心,就不能如法地念诵。这是第一种病因。

第二、心不清净。 身体虽然坐在那里念经,但心里仍然攀缘很多世间的俗务,或者贪著名利恭敬等等,因为没有出离世间的意乐,心就不清净,也就不能如法地念诵了。

如果不是一心为法,全心全意希求佛法,那么,心的重点必定在世间的各种名誉、恭敬、地位、钱财等上面。心底深处追求的就是这些。有很重的贪著世间名利等的心,就没办法安心修法。一出现这方面的境缘,立即会现起竞争心等等。得不到的时候心里就不满足,就会有很多的妄想,或者一直思量着怎么夺过来。

由于内在的重心没有变,还是在希求世间法,所以一遇到有关的人、事、物时,心马上就专注在这上面了。这样一来,念普贤行愿是假的,心里想世间是真的。也就是说,为了完成任务,还是要坐下来念,但心里一直想着张家长李家短,这个人好那个人坏,今天要吃什么,一会儿去买个什么东西,中午要跟哪个人见面,晚上看什么电视剧……像这样,整个心一直缘着世间法转。由于心一直攀缘世间的事物,就会不断地想这方面的事,也就没办法专注念经了。

所以,没有出离心,就没办法修道。一碰到什么事,心立即就贴上去了。结果,常常是口里念着佛经,心里想着柴米油盐、名利受用等。心里想的都是这些,就根本不会想愿海的内容,不会一念一念地起大善心,作意尽虚空、遍法界那么广大的礼敬、供养等等。因为,任何法行都是由心来做的,心专注才能成办,心一分散,就没办法跟法义相合。这样时间一长,也就习惯马虎了事,口里溜过去就算数。

第三、对自己没有要求,只是完成眼前的任务而已,根本不希求未来的果德。这既来源于对因果律的愚昧,也跟懈怠的习气有关。

由于没有希求果德的心,所以根本不会珍惜当下。也因此,放逸、熟溜的毛病会不断地滋生蔓延。虽然说不必要在耕耘之外,非份地去妄求。但是这个耕耘也必须是认认真真地实做实修才行。耕耘的时候没落实,到时候也不会有收获。相反,我们只要当下认认真真地做,果自然能得到。

另外,很多人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份诚心,会认认真真地去念、去修,对于善法功德还有一种欢喜心、希求心。但时间一久,人就成老油条了。他懒得让心缘着经文作意、希求,调动起善心等等。就像小学生,老师一说,就会认认真真地去做,他会按要求办事。但是四十多岁的人,早已成老油条,谁都使唤不动,都是随着自己的习气在做事。所以,你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修行的年头多,就应该进步很大。但如果你一直不肯用心,虽然口里念了很多,也未必有什么进步。甚至学佛几十年,变成了只是混日子而已。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可能很多人内心的真实状况是越来越糟糕了。

单单从嘴巴上念过去,当然很轻松。但要克服惰性,每次都竭尽自己的诚心,专心致志地随文入观,这就非常不容易了。毕竟我们不习惯这样用心,所以一开始,必须用善法控制住自己的心,强制性地把心引入到如理发愿的正道当中。但很多人都不肯这样踏踏实实地用心实行。

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内在的我执习气很重,而且无始以来串习成的恶劣根性太强。心里一直要克制恶劣习性,改造自心,如理如法地调整心态,这就很受约束。现代大多数人都崇尚“自由主义”。所谓“自由”,就是随自己的恶劣根性,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任由懈怠、散乱等的烦恼增长,不加对治。当然,这样很轻松嘛,随便念念就完了,不用费力地往心上去作意、运转等。而且面子上也说得过去,我今天念了多少多少,在自己和别人面前表现出一副精进修行的样子。

相反,真正肯用心的人是很少的。每一次念诵都能认认真真、一字一句地运心、作观,如果心不够专注,或者作意的不到位等等,就重念一遍,这种老实修行的人实在太难得。

事实上,真想修行的话,必须有这种真诚心才行。现在的人都想求捷径,其实,做钝功夫就是捷径。你可以去观察,没有在自己心上认真做基本功的人,都没什么成就。不必说佛法上的事,世间俗话也说:“练武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意思是,不肯苦练基本功,尽搞些花拳绣腿,看上去有模有样的,真上场的时候一点用也没有。相反,如果你肯练基本功,老老实实地在心上用功,那么坚持下去就会熟能生巧,自然能获得成就。

《影尘回忆录》里讲到一位“晒蜡”法师,他天生愚笨,但通过三年专精用功,把《楞严经》和《法华经》的两本注疏背得滚瓜烂熟,结果三年后就开了智慧。就是因为他肯下苦功。

现在大多数人不肯如法如理地用功,不愿意在当下一念上练心,结果全都落空了。这个就很可怕,长期发展下去,最后全成了放空车。最多像唱歌一样,念得声音比较好听,但嘴巴上唱的时候,心里根本不肯认真缘法义作观,真诚地从自己心里祈愿,这样是没太大效果的。

现在,很多人还没认识到这是病,他认为,我每天念得很好,哪里有毛病?岂不知念了三年五载,结果就念成那个样子——每次翻开书,都是有口无心地溜下去。看上去好像每个字都念了,但实际上,心里什么法的内涵也没有。如果每次都是作表面文章,以一种敷衍了事、完成任务的心态,散散乱乱地念过去,或者一直处在一种很盲目的状态,那就很不好。这些毛病都要改,才能真正发生念诵的效果,才有日新月异的进步
佛法独不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的。佛法不但不消极,而且是积极的。佛法不但不逃避现实,而且是舍己救人的。而且是要你发愿入世度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