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澳洲佛七答问
问:如何就近方便帮助一个毁谤三宝、不信因果报应的家亲眷属?
答:这要有智慧、有耐心,要自己做出修行的好榜样,让你家里人很明显的感触到,你学佛之前跟学佛之后,确确实实是不一样了,他自然就会赞叹,自然就能够感化。换句话说,家亲眷属还毁谤三宝,不相信因果,还要侮辱你,还要说你的闲话,他也是菩萨,他也是善知识,说明自己修行的功夫不够,德行不能够感化他们。
过去,我们在《印光大师传记》里面看到,印光大师居住的寮房,里面有苍蝇、有蚊虫、有跳蚤。他的侍者,想方法把这些小动物清出去,他说不要,留它在此地,它是我的善知识,它们在我这个房间,证明我的德行不够,不能感化它。印祖到七十岁之后,有人发现,他所居住的地方,这些小虫、小动物,一个都没有,迁单,搬家搬走了。无论他到什么地方,别人住的时候,有苍蝇、有蚊虫,有这些东西,印光大师到那里去一住,都走了,都没有了,一个也找不到。你看看,连蚊虫、蚂蚁、苍蝇、跳蚤,都会受感动,你现在家亲眷属不能感动,要学印光法师,真修实践,这个事情就能做到。
这两天,你们也看到杭州东天目山齐居士给你们做的报告。她上山的时候,住在那个破庙里头,有蛇、有蚂蟥,她都跟你们讲过。蚂蟥叮在身上吸血,她让它吸。她说我欠你的,等你吃饱了,你自然就掉了,就离开了。到以后,她就跟它协商,我到山上来护法,恢复道场,请你们也发慈悲心,也帮助我。以后这个都没有了,一个也找不到,现在在她居住的环境,一条蛇都找不到。真诚心就能感动人,决定不能够有责备的心、不满意的心,不可以的,他也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把一切人看作自己父母,看作是佛菩萨,最恭敬、最清净、最尊敬的心,久久一定能够感化。
问:如何帮助有轻微精神病的眷属?
答:除了劝他,他要能够接受佛法,劝他念佛。凡是有精神病,这都是业障。佛给我们讲,众生疾病三个来源。第一个,生理的疾病,是饮食不留意,造成生理的病,这个可以看医生,医生能帮得上忙。第二种,冤业病,诸位也有见到过的,说著魔了,魔鬼附身,精神不正常,有这一类的。他常常听到人讲话,听到人扰乱他、干扰他,这种病医药没办法,他不是生理上的病,这是精神上的病。在佛法里面,请法师来给他做佛事,希望调解,法师是调解的。做佛事给他回向,给他诵经,他如果接受,就走了,你的病就好了,这是调解。你们看《慈悲三昧水忏》,悟达国师得的人面疮,是他前世的冤家,那是来报仇的,迦诺迦尊者给他调解,《慈悲三昧水忏》调解,他接受了,就走了,病就好了。第三种,业障病,这个没有办法,不是冤家,又不是生理上的毛病,这种病唯一的方法是忏悔。知道自己的过失,痛改前非,断恶修善,行!他病能好。但是怎么能叫他知道自己的错,怎么能叫他自己真正发心来忏悔,这需要别人帮助他,他真正能够接受,能够依教奉行,这个病可以恢复,没有问题的。
问:若自己诚心精进念佛,当前就有实际的帮助,何须待往后?
答:当前就有。真诚恭敬念佛,但是你念佛要有成就,你要把你的成绩回向才行。如果你念佛没有成就,你拿什么回向?拿什么帮助人家?《地藏经》上有证明,婆罗门女念佛一天一夜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是功夫、是成绩。把一心不乱回向给她母亲,她母亲就生天了,从地狱生忉利天。如果她念佛,念七天七夜都得不到一心,都得不到功夫成片,那就没有用处。所以你念佛要有成绩拿出来,这个成绩,上等成绩是理一心不乱;中等成绩是事一心不乱;下等成绩是功夫成片。没有成绩不行。别说是你念一天,你念一年、十年都没用处,没有成绩拿出去。
这个成绩是什么?因为他逼著我精进,逼著我努力,说老实话,婆罗门女要不是她母亲死了堕地狱,她不会精进,她哪里会有成就?她一天一夜在那里勇猛精进,为了什么?就为了要救母亲。一念,没有第二念。所以她得事一心,她不是得理一心。事一心,就是菩萨,不是凡人。她到地狱,无毒鬼王看到她,合掌称她菩萨,超凡入圣。一天一夜,完全转变,从凡夫转变成菩萨。她为什么转变?因为她母亲堕落,她才会转变。她母亲不堕地狱,她才不会转变。所以她的成就,她的母亲是增上缘,母亲是因为这个功德生忉利天。你在这里念佛,诚心诚意念佛,也像婆罗门女一样,念一天、七天,你就得事一心不乱了。事一心不乱,一般讲的话,小乘跟阿罗汉的境界一样;大乘,十信位的菩萨;换句话说,你已经超越六道轮回,你不是凡夫了。这个功德,你回向给别人,他得真实利益。所以自己修行,照本宣科,照著这个去念,有口无心,念一辈子都没有用处。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这是什么?超度的道理。《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是这个道理才超度的。这是现前实际的帮助,或者是往后的帮助,《地藏经》上都有很好的例子。
问:「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弟子应如何修行,才能令妻子、眷属皈依三宝,不再谤佛?以彼名义做功德,有效吗?
答:有效,用她的名义来做功德,有效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修行,必定得感应。只要你真修,与佛陀的教诲相应,你就得诸佛护念,你就得龙天善神保佑。所以天目山齐居士那种感应,听了之后,值得我们效法。我们有真诚心,让佛菩萨、让护法神来度他,我们度不了,求佛菩萨、求护法神。如何能够跟佛菩萨、护法神沟通?真诚。决定是为利他,不是为自利,就能感动诸佛菩萨,就能感动鬼神。
问:我代表佛七同修及四众弟子,恳请师父於澳洲净宗学会开幕前,再来让各同修聆听开示及亲近。
答:我想我在新加坡时间没有冲突的话,我会来参加。
问:经上说:「若一日至七日,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则得往生。」是否表示至少须有二十四小时,持续念佛不断的功夫,才算往生有希望?因为一睡觉作梦,功夫就夹杂间断了。
答:这个没错,功夫确实不能间断,而且这个心愿要恳切,深信切愿。只有这一个希望,把世间所有一切的缘,统统断掉了,统统放下了。心里只有唯一的一个愿望,求生净土,决定不能再掺杂第二个愿望,这个样子才能往生。
《净土圣贤录》里头,宋朝莹珂法师,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莹珂法师是出家人,这个出家人犯戒,不守清规,道场人也都瞧不起他。不过古时候的道场跟现在道场是不一样,古时候人的心能包容,只要不犯大戒,都可以原谅你,大家就是不理你就是了,默摈,不跟你讲话,并不赶你出门。有一天,他算是觉悟了,知道自己所作所为必堕地狱,想到堕地狱他就恐怖了,向同参道友请教,有没有办法救他?同参道友也不给他说话,给他一本《往生传》。他自己看看,看了之后,他有信心。他就把自己房门关起来念佛,三天三夜不睡觉、不吃饭,一句佛号念到底。念了三天三夜,居然把阿弥陀佛念来了,阿弥陀佛告诉他:只要你能够忏悔回头,改过自新,你的阳寿还有十年,十年之后,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听了阿弥陀佛这个话,就跟阿弥陀佛祈求,他说:我业障重,禁不起诱惑,十年我又不知道要造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去可不可以?佛就答应了,佛说那也好,三天之后我接你往生。他三天之后念佛往生了。这是很好的例子,很好的榜样,那是真的求往生,有求必应。我们今天念佛,念得消息都没有,是不肯往生,如果说佛七天之后来就往生了,恐怕念佛堂一个人都没有,那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这还得了!所以我们的愿不恳切,似有似无,不是真的,佛知道不是真的,佛就不来了。真的,他真来;假的,就不来了。
问:法师提倡诵经,专诵一经即够,是否表示其他经亦不必求理解?例如听讲他经的录音带之类的。
答:听讲经帮助你开智慧,可以听讲,不必去读诵,也不必去求深解,懂多少就算多少,全心全力在念佛就好。但是诵经,专诵一部你容易得定。如果你念太多的话,确实有障碍。开悟之后就没有关系,没有开悟的话,一定要以修定为主。开悟之后,那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一点障碍都没有;没有开悟的人,是要从一部经上得定、开悟。这是祖祖相传的老方法,这个方法很有效果。专诵一经,随便你诵哪部经都能得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可是你涉猎太多,决定分心,对於修定就产生障碍。
问:新加坡那位六十二岁预知时至的老菩萨,因为要迁就李木源居士而提早往生的日期。为什么他不在家往生,而要到医院?而从医院运回家,岂不是移动他的身体吗?
答:这是各人缘分不一样,他预知时至,他的家人不相信。他做不了主,儿女作主,儿女把他送到医院,不是他要到医院。可是到医院,缘好,把整个医院的人都度了。他到医院,没有叫医生给他打针、给他做什么,他到医院念佛,大声念佛。医生给他治疗,他不接受,就是一句佛号,大声念,念到底,念到医生也跟他念,护士也跟他念,病人也跟他念,到五点钟,他准时走了,跟他讲的一点没错。医院是他的道场,最后他度了不少众生。这种人一往生,你把他身体抬动没有关系,他走了,他到极乐世界去了。为什么别人死的时候,八个小时、十二个小时不能动?靠不住,不晓得是不是真去。他真去,没事,立刻动他都没事情。如果不是真去,他的神识要八个小时到十二个小时才离开,你碰他,他有痛苦,他会有瞋恨心,他会堕落。他是真往生,他一断气,立刻就把他抬动,怎么样动他都没有关系,人家已经成佛去了,这个跟一般人不可以相提并论。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他真的作佛去了,身体不相干,他已经丢掉了。
问:弟子刘桂莲赞叹佛陀教育的伟大,更赞叹净空上人的恩惠,全世界若各个首脑都能显出佛心,来干一切事业,世界还会有战争吗?社会还会有动乱吗?人民能不安居乐业吗?
答:你所提的这三个问题,就是现在讲的多元文化。很难得在澳洲这个地区很多地方的首长,宗教里面的领袖,学术界的领袖,都有这个认识,都在认真努力去做,而且这几年做得都相当有进步。我这次来,昨天去拜访昆士兰多元文化局的局长,今天你们看到,我们推选的新会长GRAMA,他是澳洲人,这么多年来,也不断的在推动多元文化的工作。我听他们两个人给我讲,都有进展,都有进步。所以我们要更努力来宣扬,尤其是《大方广佛华严经》,能够多有一点时间,在澳洲各个地区去介绍一下,这是好事情。
问:助念一位老居士,不识字,念佛一年,临终甚至昏迷,弥留时佛号仍旧字句清楚不断,最后指方立位,拜佛预知时至,当晚九点佛来接引,多次询问,回答都一样。但最后於隔早七点,眼睛张开时,劝请往生而断气,相差十个小时。他说:请问师父,此人是否有往生西方?
答:如果照你这个所说的,他决定往生。
问:「一饮一啄,皆是前定」,此人今生会往生西方,也早注定好的吗?
答:也可以这个说法。但是善导大师讲得好,人一生的成就,总在遇缘不同。这个人有善根有福德,如果没有闻到佛法,他就不能往生。他有机会闻到佛法,有机会听到净土法门,能信、能愿、能修,他这一生就决定得生。得生与否,关键是在你能不能放得下。果然能把世出世间法统统放下了,那就是祖师讲的「万修万人去」。凡是不能够得生的,念佛不能生净土的,都是自己放不下,这是关键,非常重要。人在世间,最麻烦的是人与人的相处,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八苦里「爱别离」、「怨憎会」。你要真正能觉悟,真正能够了解,样样都不放在心上,心地清净无有牵挂,念佛往生肯定成功。有一丝毫的牵挂,都是麻烦,都是障碍。
问:人死后才帮助他助念,亡者生前不一定是念佛人,助念后,身体非常柔软,如何判断他是往生西方或生天上?
答:生前不念佛的人,临命终时劝他念佛,他肯念,他有很好的瑞相,可能是往生。如果这个人生前不念佛,临终的时候也不肯念佛,不相信往生西方;但是死了之后,你给他念佛,念几个小时,身体柔软,这是消除他的业障,决定不堕恶道,这是肯定的。他能不能往生,我们不敢讲,决定不堕恶道。
问:有些人瞋恨心很重,经常无来由的发火,即无明火,请老法师开示,这是什么原因?如何化解?
答:瞋恨心重,说明这个人的业障习气很重,很容易生瞋恚心,看人也不顺眼,看事也不顺眼,这是他的业障。但是对真正修行人,他是我们的善知识,为什么?忍辱波罗蜜要在这里修。没有这些人天天来找麻烦,天天来恨你,天天来骂你,天天来侮辱你、欺负你,你的忍辱波罗蜜到哪里去修?所以遇到这些人,我们一切承受,合掌。他骂我,恭恭敬敬在听,接受教训,一句话也不要回。说完了,谢谢他,阿弥陀佛!每一次他骂,都是这个态度,久而久之,他会觉悟,他会感动。不可以对骂,对骂没完没了,让他一个人骂,骂累了,他就不骂了。他在那里骂,我在这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让他骂,消我的业障。他替我消业障,我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修行,就是修这个。赞叹我们,不要生欢喜心,未必是真的。人家恭维你的,我哪有这个德行,让人家赞叹?要生惭愧心。遇到瞋恨心重的,他替我消业障,我感谢他。他造业,我消业,我应当要感激他;他不造业,我业消不掉。所以应当感激他,应当要念阿弥陀佛回向给他,感他的恩。
问:人神识脱离身体后,才念佛为亡者回向,或教他念佛,这样还有机会往生西方吗?
答:比较困难。所以念佛最重要的,是在他没有断气之前,这个时候最重要。他在病重的时候,七天当中,或者是三天当中,关键时候,念佛的效果比什么都殊胜。这时要开导他,要给他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劝他要把这个世间放下,这个世间没有什么可留恋的,提醒他,那个就有效。如果他业障习气深重,断了气之后再给他念佛,就刚才讲的,只能够消他一些业障,帮助他不堕三恶道。
问:佛七期间,守六斋日,不吃,饿得发慌,这时没力气念佛,吃了是否犯戒?
答:不犯戒。在必要的时候,我们暂时开缘。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就持午,晚上这餐饭不吃,很多年了。我去受戒的时候,我就开了,我晚上要吃。为什么?受戒很辛苦,工作量很大,晚上要拜佛,要拜忏,也是怕没有体力,所以我受戒的那一个月,我每天晚上都吃。有很多人平常他不干,他到持戒的时候装模作样,搞两、三天不行了,体力不够,那何苦?所以一定要衡量自己的体力,现前修学的时间、分量有多少,必须要有好的体力,我们才能成就。所以念佛堂、禅堂,禅堂一天有八、九顿,他不是吃三餐。我们现在在新加坡的念佛堂,因为日夜不间断,夜晚都有点心,二十四小时的供应。修行人要守这一个原则,不饥不饱。饥饿了,发慌,你念佛念不下去了;饱了就昏沈,要睡觉了,都不行。所以一定要不饥不饱,觉得自己饿了,就吃一点点心,决定不能够吃饱。所以真正用功的人,五分饱,七分都不行,五分。保持这种状况就很好,不饥不饱,这是古人几千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