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也不该这样学”——读者来信
今天接到一封读者来信,讲到母亲学佛、信佛对他们家庭生活带来的困扰,摘录如下:
尊敬的《净土》杂志的各位大德:
今天冒昧致信,算是病急乱投医,其实并不关投稿的事,求贵刊谅解!
作为佛化家庭的孩子,我迷失方向已有一阶段,企图开智慧,却很乏力无助,很痛苦,希望得到法师大德的点拨。
首先,我介绍一下事件的背景:
我的母亲……接触佛法后,便一门深入、十分精进,并带动了整个大家庭学佛,……力所能及的帮助大家改造命运。在学佛的路上,她坚持着两件大事:
1、……,她除了一日不落的正常净宗早晚课、十戒日《地藏经》等基本修行外,还要马不停蹄的赶供本的进度,整个人弦绷的很紧;
2、内退后,她一直致力于一个由当地居士共同发心建设的念佛堂,……,她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投入了全部精力,……,大事小事忙不停。……
其次,我说一下目前导致的现象:
1、对母亲自身的影响:……,把自己搞得像个苦行僧一样,……严重影响了个人的健康、……。
2、对父亲的影响:由于母亲一直比较强势,……除了要求家里净口素外,不允许父亲应酬(因为应酬会喝酒、吃肉),…… 当父亲要看看电视,母亲也都会十分生气,…… 父亲曾有一阶段觉得生活没有了意思,严重影响了家庭关系。
3、对我的影响:…… 被母亲要求看各种佛教相关碟片,每当我在她面前看电视时,就好像学生没好好学习一样,要看脸色;…… 结婚时,因为考虑到不杀生,所以顶着很大的压力没办婚礼,男方家里很不开心,但是这点我能认可;现在怀孕快……,……
4、对我老公的影响:老公也被要求皈依、学佛、看碟、念经,老公出于爱我,所以都照做。但是我怀孕后母亲的态度,让他不能理解,他很介意,认为学佛也不该这样学,心里十分排斥。
……目前,外公、父亲、老公、我都已经无法跟她沟通,她十分固执,甚至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架势,听她的才是硬道理,否则生活不顺后果自负。
……,我一直都很支持家人学佛,但是事到如今,我只想求解一点:请问我母亲的学佛思路对不对,这样学佛能真的幸福吗?
感谢贵刊百忙中,能帮忙开示。
佛弟子:释XX(合十)
------------------------------------------------------------------------------------
这封信反映的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许多佛弟子都曾经或多或少地犯过类似的错误,我自己呢,就非常反感老婆和孩子看那些“三俗”电视娱乐节目,不过因为没有专制心理,自己也看电影、打游戏,所以还没给家人造成困扰。
我能从信中感受到这位读者的困惑与无助,以及她对《净土》杂志的信任,给觉行师大体讲了一遍后,他嘱我回复。
回信如下:
XX居士:
承释觉行法师嘱,回复您的来信。
首先纠正您的一个小错误,在家居士是不能以“释”为姓的,只有出家人才能这样。
信中所述令堂由于参加佛教活动而对家庭产生的种种困扰,在下深表理解与同情。
以信中所述情景来看,令堂对家庭的影响,其根源来自于她的性格,正如你信中所述“由于母亲一直比较强势”,这种强势性格是造成你们家庭问题的最大根源,也就是说,即使不是表现在学佛上,她老人家这种强势的性格和做事方法也一样会对你们的家庭造成困扰。
如果你的家庭中大多数人对她老人家的做人、做事方式不认可,那只能说明她走偏了,正如你爱人所说“学佛也不该这样学”。
作为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比如您父亲、您,以及您的爱人,建议还是要从亲情的角度,多多包容老太太,不要造成太多的对立。
一般来说,比较强势的人,“我执”心很重,这种执着心正是造成她心灵痛苦的主要原因,也是佛法要重点对治的心灵障碍。
越是心灵痛苦的人越需要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也越需要家人的宽容和关爱。
我这里有一篇文章,可能比较适合你及你的家人,也比较适合给老人家看看,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惹老人伤心。
《净土》杂志编辑 贺怀民
---------------------------------------
附文章如下:
佛教,本不限于出家的。声闻佛教,有广大的在家信众,称为“优婆塞”、“优婆夷”。大乘佛教,在家菩萨比起出家菩萨来,无疑的占有更重要的一席。佛教不但是出家人的,信仰、修学、证得,无论从那一点去看,出家与在家,可说是完全平等。所以在家佛教的发展,决非是佛教的衰落。我们要促成在家佛教的发达,当然应向一般民间去着力,非增加在家的信众不可。而最有效的,最坚强的在家佛教,要从佛化家庭──由正信的在家弟子,从自己的家庭中去推动,再逐渐扩大组织起来。
…………
假使一位在家弟子,皈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的变为信实,怪僻的变为和易;在家庭中,对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夫妇,更体贴,更亲爱,更能尽着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这样,家庭因此而更和谐,更有伦常的幸福,大家会从他的身心净化中,直觉到佛法的好处,而自然的同情,向信佛者看齐,同到三宝的光明中来。这是佛化家庭的最有效的法门,是每一在家佛弟子所应遵循的方针。最要不得的,是不知道从自己的净化身心去努力,去表现佛弟子的精神,却急急的要求在家庭中设立佛堂,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去寺院的时间过多,无形中忽略了对家庭的应尽责任;或过分施舍而影响家庭经济的健全。这使得过着共同生活的家属,感到他的消极气息,或者觉得很浪费,这不但不能引起家属的同情,引导家属来信佛,反而引起恶感,弄得家庭不和。即使由于身为家长,做儿女的不敢说,不好意思说,而这种不良印象,种下了儿女他年反佛的因缘了!有些丈夫为了减少家庭的苦痛,多少将就他的太太,然而内心也永是隔碍着。为了爱护自己的佛教,为了引导家属得到佛法的利乐,正信的在家信众,应时刻检讨自己!使自己成为对佛教的报恩者,而不是负债者!
时常见到,有些信佛的父母,不能本着佛陀的教诲(也许是根本不知道),去造成优良和乐的家庭;教导儿女,使儿女在德性、知识、技能等方面,成为佛化的良好公民。但知命令儿女去拜佛、烧香,命令儿女在早晚做着冗长的课诵,或者要他们蔬食。不理解青年儿女的心情,不培养儿女对于三宝的景仰同情,而只是按着牛头吃草,以为这就是引他们信佛,使他们蒙受三宝的恩光了。儿女未成年,还会莫明其妙的跟着学;一成年,就一切都变了!佛法是真正的信教自由者,信仰是需要自发的。所以父母对于儿女,应有适当的引导,而不是命令、强迫。使儿女从父母的慈爱中,接触到三宝的光明,引发对于三宝的同情。这才能在进入成年的时代,成为一良好的正信弟子。
我们要发展在家的佛教,不能忽略佛教在家庭中进行的正常方法!还有需要注意的,带有隐遁的、独善的小乘佛教,对佛化家庭是并不妥当的。在家佛教,不能不是人乘的佛教,从人乘而直接菩萨乘的佛教。
----------------------摘自《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