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与弥勒菩萨的一问一答
佛法里面讲得非常微细,微细到我们无法想象,要跟科学家谈,科学家都吃惊,从来没想到过。你看佛跟弥勒菩萨对话,释迦牟尼佛问弥勒菩萨,因为弥勒菩萨是法相专家,法相唯识的祖师爷。释迦牟尼佛问他,「心有所念」,这个心是凡夫,凡夫起了个念头,这是我们每个人能觉察到的,我起了个念头,动了个念头。佛问弥勒菩萨,这一念里头有多少细念,有几念、有几相、有几识?问几念是问动,念头是动的,就是动心了,我们一般人讲起心动念,问这个,这一动里面它就产生物质现象跟精神现象。再问几相,就是几个相分。几识,他问几识,识是什么?受想行识。物质,物质就是色。你看,色受想行识,大小乘经论所讲的五蕴,五蕴说在什么地方?说在起心动念之处。弥勒菩萨回答,其实他们一问一答是说给我们听的,让我们觉悟,这不能不知道,他们是在教学。弥勒菩萨说一弹指有多少念?「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百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我们中国人讲三百二十兆,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佛问了三桩事情,多少念?三百二十兆个细念。多少相?弥勒菩萨说「念念成形」,相就是物质,物质现象,每一个念头里头都有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见闻觉知。用唯识来讲,因为他迷了,从自性上讲是见闻觉知,在阿赖耶里面讲是受想行识,精神现象。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我可以弹四次,但是我相信有比我弹得快的。他身体比我好,年岁比我轻,他弹得快,他要弹五次的话,一秒钟多少个念头?三百二十兆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叫一念。这就说明什么?会变,所以它不是真的。
如来,众生有感,这个感不可思议。什么叫感?用佛法来说,缘成熟了。什么叫缘成熟?能够接受佛陀的教诲就是熟。佛示现教导他,他能信、他能理解、他能依教修行,这个条件只要一具足,不管他动不动念头,他动念头,我想学佛,当然这个感应非常快速,他不动念头,自己没想到,没想到佛就知道了。为什么?你不是不动念头,念头动了,念头太微细了,你不知道。你看弥勒菩萨所讲的,要是一秒钟咱们五次弹指,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波动,你自己怎么会知道?不知道。可是这个信息佛收到了,佛收到他就来了,他就现身给你说法。所以要晓得,这是佛无尽的慈悲,「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个话千真万确,一点都不假。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现在是什么样的身分,你只要一想,我真想学,他就真来了,他就真帮助你。这个里头与业障习气有关系,业障习气重,是来,感来了,感来怎么样?佛示现不同的身分,应以什么身分得度,他就示现什么身分,他没有一定的形相。来跟你说,你听了半信半疑、似懂非懂,这种人占绝大多数,应该可以说十之七八都是这样的。佛舍不舍弃?不舍弃,帮你加强,慢慢加强,跟你在一起混个十年二十年,慢慢的从半信半疑就变成全信不疑,慢慢变成真的学习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你成就了。
这种状况之下,佛来现的时候是现应身,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到这个世间来投胎,示现跟我们大众一样的。释迦牟尼佛的缘殊胜,当年在印度,亲近他的就有几千人,这个缘太殊胜了,但是你记住,不舍一人。一个人,你真发心,佛都不舍弃你,你说佛的恩德多大,超过父母!而且佛对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从来没有把你忘掉,无论你在哪一道,你在人道、在天道、在修罗道、在饿鬼道、在地狱道,统统照顾你。我们觉得我们背离了佛菩萨,佛菩萨没有背离我们,这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有的时候讨厌佛菩萨、瞋恨佛菩萨,不相信他,说他是迷信,佛菩萨对我们慈悲照顾,从来没有间断过。等你哪一天明白了,生惭愧心,「我以前所做真对不起佛菩萨!」世间人心无常,都靠不住,只有佛菩萨靠得住,人家是真心对你,可是我们是用妄心对他。他不会怪我们,为什么?他对我们太了解,六道里轮回太久,习气太深、疑心太重,哪有那么简单?所以他不会舍弃,他来是讲经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