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法语:生死疲劳,来生比这生一定更苦!
1 现在的人,为五欲六尘所障,烦恼习气太重,面对外界的诱惑,天天在造业,天天在搞轮回。
2 世间人的烦恼、无明、邪见无量无边,招来生生世世生死轮回的果报,佛经里面常讲“生死疲劳”,没休息的,非常苦,来生比这生一定更苦!
3 世间人迷惑颠倒,把“名利”这两个字看得太重,起心动念都是名闻利养、贪嗔痴慢;可是要晓得,只要有这个意念,有这种行为,没有不堕恶道的。
4 堕三恶道容易,出三恶道很难!《因果轮回录》里面,印光大师讲,在前清的时候有人杀猪,猪身上有“曹操六世身”这几个字,这说明那只猪是曹操第六次变猪身,而且不知道还要变多少次!
5 畜生愚痴,在畜生道愈久就愈愚痴!当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祇树给孤独园有一点工程,工地旁边有一窝蚂蚁,佛看了笑笑,弟子们就问佛,为什么看了这些蚂蚁发笑?
6 佛说,这些蚂蚁很愚痴,七尊佛出世,它还没有脱离蚂蚁身。我们不说多,说一尊佛出世,三个阿僧祇劫;七尊佛出世,二十一个阿僧祇劫,它还作蚂蚁,你说这时间多长!
7 不是说蚂蚁有那么长的寿命,而是蚂蚁死了之后,还堕蚂蚁身,生生世世都做蚂蚁,为什么会这样?它前世造不善业,堕畜生投胎作蚂蚁;今生也不晓得能换个身体,这是愚痴!
8 我们今天这个世间,众生很可怜,为什么?堕落恶道的机会太多,非常苦!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接受圣贤教育,在一生当中,起心动念说是不堕恶道,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1 十年前,我在新加坡讲经,我特别邀请许哲居士到台上来跟大家见面。她有什么长处?她没有私心。一般人念念都为我,她没有为我。
2 我们访问她,她只有一个念头——念一切苦难的众生、病苦的众生、年老的众生、无依无靠的众生,她天天念这个。
3 她把她自己完全忘掉了,全心全力为社会这些苦难的人服务。一百零一岁了,还天天去帮人家忙,她没有休息。
4 你问她年纪多大,她说:我才一百零一岁!她的话很可爱!她那一年是一百零一岁,她念念为众生,没有忧虑、没有烦恼,常生欢喜心。现在物质发达,人不快乐,为什么?被自私自利害了,害得太深,害得太苦!
1 许哲居士,她是十年前才看到佛书,看到很欢喜,天天在读。她之前虽然没有接触过佛教,她的一生,起心动念、生活行为,佛家所讲的,她全做到。
2 我们访问她,她问我:“我可不可以作佛弟子?”我说:“你是标准的佛弟子。”五戒十善要打分数,她应该得一百分。所以她发心来皈依,我不但把皈依证送给她,连五戒证都送给她,她圆满了。
3 这个人是口里没有念阿弥陀佛,心里全是阿弥陀佛。她一生吃长素,一生没有发过脾气,一生没有怨恨过一个人。
4 有一个居士问她:你看到别人作恶,你是怎么想法?她说她看到这些恶人、恶事,就像看到街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没有放在心上。这就是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有没有看到?看到了,没有放在心上,视而不见。所以她的心行纯善,儒家讲“止于至善”。
在佛门里面,我们最敬仰的印光大师,菩萨示现,不是凡人。他的示现针对社会大众的通病,社会大众哪一个不追求物质的享受?他示现粗茶淡饭,粗布衣裳。
2 他的信徒多,皈依弟子当中大富大贵之人不晓得有多少?那个供养收入绝对不是一般世间人能够跟他相比的。可是他自己还是吃粗茶淡饭,寺庙里大众吃什么,他就跟着吃什么。
3 一件衣服穿几十年,没有说做几件新衣服来穿,没有!所有一切供养都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
4 尽量在物质生活降低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福报布施供养一切苦难众生,这是菩萨行,我们要学。
1 我们这个世间是凡圣同居土,在我们中国,很多学佛的人都知道观世音菩萨在普陀,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普贤菩萨在峨嵋,这很多人都知道,几个人见到?见到的人太少!只有很少有特殊缘分的人遇到。
2 凡人见不到佛菩萨,什么原因?不同空间维次。除非得到佛的威神加持,或者是自己修行有功夫,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你才能见到。最明显的例子,法照法师,唐朝时候人,他朝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大圣竹林寺,这个历史上有很详细的记载。
3 法照法师,他见到文殊、普贤在讲经说法,听众一万多人,他听了一座,还向文殊菩萨请教,末法时期众生根性劣,应当学什么法门最为稳当?菩萨就劝他念佛,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菩萨很慈悲,还做了示范,念几句给法照听,法照就学会了。
4 他本来是禅宗的大德,从此以后他就专弘念佛法门、专修念佛法门,成为净土宗第四代的祖师。他传念佛的音调就是文殊菩萨教给他的,叫五会念佛。所以那个时候人家叫他五会法师。这五会念佛是文殊菩萨传下来的,但是现在这个声调已经失传。
5 我们最近那个五会念佛,是最近的人听说有五会自己就编了一个谱来念。那个念佛音调我听了一听,恐怕有问题,为什么?如果是菩萨传的念佛音调,我们一听应当是心地清凉自在;这个音调听起来,就像唱歌一样。你用这个方法来念,你的心定不下来,所以绝对不是法照法师传的,绝对不是!这我们要认识清楚。
6 但是,现在这种五会念佛拿去表演很适当,接引初机,表演可以,宣传佛教可以,真正用功,那个声调还是有问题。哪一种声调好?哪个声调念得心清净,念得心会定下来,这个方法就好,这是我们选择念佛方法的标准。
7 法照也很用心,临别的时候,走的路上都做上标记,希望下一次来再见到文殊菩萨。这个标记还没做好,回头一看,一片荒山,那个道场没有了。这个缘分就不够深,只能让他见几个小时,以后就没了。
8 像《三昧水忏》里面记载的迦诺迦尊者,在四川,都是有缘的才遇到!没有缘的到那个地方,看到的是荒山、看到的是野树。菩萨或阿罗汉的道场,不是有特殊的缘分,你见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