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三种不正确学佛心态

三种不正确学佛心态

许多人在学佛的初期或多或少都会犯一些毛病,有些人所犯的毛病,一辈子也没有纠正过来,所以终其一生不能成就。在所有的毛病当中,不正确的心态尤为突出,而且障碍自己修学,甚是可惜。现列举三种最普遍的不正确的心态,以作警觉。
   
一者,交换的心态。
   
今天念了多少经,拜了多少拜,又念了多少佛,心中得意洋洋,好像自己为佛菩萨做了什么了不起的事,很对得起佛菩萨似的。然后,心中要求佛菩萨保佑这保佑那。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潜意识就开始作怪,以为佛菩萨怎么没有保佑啊!这样的学佛心态就是一种交换,与不学佛的人没有什么不同。学人应该明白,佛菩萨又不是凡夫,干吗要与你作交换!
   
二者,希求感应的心态。
   
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往感应上想,往感应上求,把本来平平常常的生活搞得古里古怪的。时而觉得这里有征兆,那里又有神秘;这儿觉得对,那儿又觉得不对。凡此种种都是对感应一事的误解。其实,做了一点不如法的事,马上晓得警觉,痛心悔悟,更加精进,就是感应。日常的起居生活,平平安安,稳稳当当,无病无恼,就非常好。你还要求什么感应?
   
三者,“我”在学佛的心态。
   
看到没有学佛的人,就觉得他们不对,罪孽深重;比一比,仿佛自己很有善根,很了不起。殊不知,一有这样的心态,早就犯了贡高我慢,你还学什么佛?
   
真正的学佛,就是不断地去掉这个“我”,谦虚、恭敬、平等、没有分别地为一切众生服务。
转载

TOP

逃避和出离有什么不同?

通常,初学佛的人,必须要有厌离心,才能够真正体会到修行佛法的重要和必要。要厌离什么呢?是对于来自心理、生理、人际关系、自然环境的种种矛盾、摩擦,而引起的许多烦恼、痛苦。如果能够转变,那么对这些现象的感受就不须厌离;无物可厌,也就无处可离了。所以,厌离是修习佛法的初步,就是知苦而求离苦的意思。 

一般人总认为厌离人间的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就是否定了人的价值和意义。其实恰好相反,正因为要提升人的价值和意义才要暂时厌离。就像商人出外经商,是为了赚钱养活眷属,维持家计;孩子出外求学,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谋他日成家立业和自利利他。所以,佛法所讲的厌离是修行的初步过程,而不是终究的目的。 

逃避就不同了,逃避是不想负起应有的责任,不敢面对现实的生活,而抱著逃债,甚至于逃亡的心态远离他所处的环境,这种人就像处于逃亡状态的犯人一般,心里经常充满著恐惧、不自在、不安全,永远承受著无处容身的心理压力。这和修行正信的佛法以厌离烦恼的世间,安全不同。若能厌离烦恼,他就能逐渐地离开烦恼;多离一分烦恼,便多得一分解脱和自在。自在的程度愈深,烦恼也就愈轻,最后便得究竟解脱。如果已得解脱,当然也就没有厌离和不厌离的问题了。 

逃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逃避是知苦却不敢面对苦,反而逃苦的意思;厌离是知苦、避苦因而学佛脱苦,乃是为了疏导问题。逃避既违背佛法所说的因果律,所以也不为佛法所许;厌离也不一定要离开人间,而是透过佛法的指导原则及其修行方式,提起对于世间现象的彻底认识。《中观论颂》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首先是厌离世间,结果既已知道诸法空幻,也就不起烦恼和执著,也就不需要厌离。不过,仅仅通过知识的认同未必能够离苦,所以要暂时离开世俗的环境,专门修持佛法的戒、定、慧三学,就比较容易达成离苦的目的了。因此,上上根器的人,一旦接触佛法就能顿悟,悟后或以出家身,或仍以在家身于人间行化;一般根器的人,则以离俗出家最易得力。不过,出家是大丈夫事,并不是世间多数人可以做到的。因为第一、一般人不知厌离;第二、许多人虽知厌离却无法厌离。

转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