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佛与工作

学佛与工作

学佛与工作的关系
昨晚与好友在聊天时,好友告诉有位先生为了学佛,竟然放弃现有的工作。听后,我为这位为了学佛而放弃工作的人感到十分高兴之余,不免再反思一下,这位先生仍然没有能正确处理好学佛与工作的关系,将两者脱节啦,实在有不妥当之处。

 对于在家居士来讲,工作占去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了解自己在公司、单位里如何待人处事,起心动念对于学佛非常重要,从工作的表现中就可看出自己的修行功夫如何,贪嗔痴去掉多少,财色名食睡五欲是否减少?

工作就是修福,工作就是修行,工作正是历事练心的好机会!什么是工作呢?狭义上就是职业,如上班上学;广义上,凡是必须要做的事情,都可看作工作,如家庭主妇的工作是做家务,照顾好家人,退休后也有要做的事情,也是工作。学佛必须工作,为什么呢?

  首先,如我们觉得工作障碍了学佛和修行,而想放弃工作是错误的!放弃工作而专门在家修行,烦恼也未必少,而且可能根本承受不住那种寂寞,修行反成了懒散的逃避。如果现在有烦恼,换个地方也同样会有烦恼。莲池大师说过:“畏寒时欲夏,苦热复思冬,妄想能消灭,安神处处同。”就是说,冬天寒冷时,希望夏天赶快来,到了夏天,我们受着炎热的苦,又希望是冬天,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苦恼着,如果真正消灭了心中的妄想,身在任何环境都是清静安详的。我以前也常常想不工作该多好?我会专心修行,很精进的,其实我错了,我是以修行为借口而逃避现实!心不安,要先安心,挑环境的毛病又有什么用呢?环境不可能因我而改变。工作当中,碰到逆境时,最能检验我们的修行。大乘佛法要自利利他,积极入世助人,不能纵容我们享受舒适安乐而助长自己的懒惰心和懈怠心!

  其次,工作就是修福,消业障。我们都是业障深重的凡夫,不工作就失去了修福的好机会,如果把烦杂的工作转变为修福消业障的实际行动,念念想着利益别人,就会越作越快活,越作越轻松。也可把日常工作当作修苦行、做义工。广钦老和尚尤其重视修苦行,他说:“我们修苦行是在藉各种事境,磨练我们不起无名烦恼,洗除习气,锻炼做人做事的各种能耐,并不是要做什么”劳力士”,才叫修苦行。”所以,要把所有大工作,小工作都当作修苦行而努力去做,不用分别好坏,不能争名夺利。修苦行,可以帮助我们消业障,开智慧!尤其现代人的工作压力都很大,如何战胜压力而不为压力所累,就需要智慧了,压力其实就是烦恼,我们要把烦恼要彻底放下,完全放下,放下后怎么办?还要再提起来,自自然然的,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决定不放在心上,更不能把工作的烦恼带回家里,向家人发脾气,甚至做梦都会梦到单位里的事,这都是修得不好的表现。我们真放下了,对工作态度从容,工作自然能做好。

  学佛与工作并不矛盾,初学佛的人很容易把二者对立起来,学佛的人更要掌握好过生活、服务众生的本领,做好本职工作,以便更好地应事利人!

 工作中还有几点要注意:

 第一,要去掉计较心和得失心。

 现在的时代,是斗争坚固的时代,公司内部、上下级之间、同事之间,与客户都是在对利益的争执,什么事都要分个你我对错,大家都很小心,怕承担责任,好事揽到自己身上,坏事推给别人,做任何事都要回报,否则就算吃亏!多处是自赞毁他,到处是诱huo和陷阱。我说的一点也不夸张,这正是我们很多人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熏习八小时之后,满脑子都是妄想分别,非常痛苦!那么如何对治计较心呢?方法就是布施,不想自己得失,只问是否利益他人就行了!要常常吃亏,刚开始不容易做到,因从小我们就习惯了自私自利,马上改过来不容易,但只要我们坚持每天做一点,做错了发觉并忏悔,久而久之,我们就能恢复本有的清静心。

 第二,不被名闻利养所骗,不贪好名声。工作中,不要希求别人的认同,不要希望别人赞赏自己、尊重自己,这些都属于贪名。贪名的人听不得不好听的话,别人说自己不对,就认为是别人总在找自己的麻烦,总是看自己不顺眼,对别人的评价耿耿于怀!其实,能说我们过失的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说我们好、恭维我们的人反而要警惕、远离!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就算别人侮辱我们,冤枉我们,也要忍辱,不挂碍在心上,当看到别人过失时,马上提醒自己错了,提起正念,看别人的优点好处,反观自己的过失。把看别人过失的习惯改过来,改为看别人的优点,经常赞叹鼓励别人,你会发现同事关系融洽了,人人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无论在多忙碌的工作当中,都不忘学佛。一切待人处事,工作应酬都是围绕着学佛这个中心展开,将工作和学佛完全融合起来,把佛教思想运用到生活中去,工作是“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真正把工作做好了,学佛也就学好了,即学佛先做人,真正达到现在所提倡的“人间佛教”的思想。

TOP

在佛教伦理思想中,是提倡出世与入世相结合。禅宗南派第六祖惠能禅师就曾提出出世和入世的关系,他认为,在入世和出世的关系上,应以中道方法处理,不离入世而出世,表现形式是出世的,内在的本质是入世的。

“法之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入世间。”

一个修行人如何从人道起修呢?就是应该遵循太虚大师的教导,为创立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作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万丈高楼从地起,学佛是出世间DA法,但其基点是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一个人呢?人生世间人事关系千丝万缕,千变万化,应该善于处理好人世间三种关系:家庭关系、工作关系、社会关系。

如何处理好周围的人事关系,全看自己的修养功夫,这是学佛成功与否的关键。

入世修行,困难是很多的。自古以来,佛祖圣贤没有一个不是从逆境中走过来的 .目前许多信众不明白佛教真正宗旨,把信佛作为向佛菩萨索取的手段,一旦遇到挫折,反而怪佛菩萨不保佑他,一下子就退心了,这样的人怎能是真正的佛弟子呢?

佛教已经明确地向我们说明了三世因果的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

因此,入世修行,就必须坚定信心,积德行善,逐渐迈向生命的圆满。有言道:“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修行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古德提出修行“十不求”念身不求无病,处世不求无难,究心不求无魔,谋事不求易成,交情不求益我,于人不求顺适,施德不求望报,见利不求沾分,被抑不求申明。在生活中,做到了这“十不求”,那就是真正的菩萨行者了。

佛理是人生之理,学佛首先要学会做人,所以佛法在于;净心第一,利他至上。有道是,出世做人,入世做事,天下之至理也。

如何做?要明白人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一辈子,世间的劳苦烦愁、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就算再不能化解,不能消受、不也是短短数十年,或者百把年的烟消云散了吧?

把这一点看透了,抓住眼前的每一刻,以有限的时间,做些有益的事。

佛门的为人之道,空吗?不空,实得很。

入世做事,就要勤勤奋奋、实实在在、遵守法纪、不干坏事、只作好事。你尽可以希望获得什么,但要知道利义的是非之分;你可以追求自由,但不要扰乱别人危害社会;你可以事事为家庭为自己着想,但要明白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

这佛门的做事之理,空吗?不空,精得很。

一个足以表达心灵理念的词语,就是‘放下’!‘无欲则刚’不错的。但你会认为当今之世,人之为人完全没有一点欲求,太苛刻了。

然而,聪明人的人生准则总该是放下,放下即自在!

——放下已经失去的。

——放下已经错过的。

——放下已经违逆的。

——放下幽怨和骂言。

放下昨天、享受今天、创造明天。

TOP

贪嗔痴是佛教认为障碍道业的三毒。因为如果有了这三毒,一个人便会整天为世间各种不如意的事情而痛苦。一个人只有远离贪嗔痴等三毒的困扰,才能够生活得安乐自在,才没有忧愁烦恼,从而就能享受人生真正的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够看破贪嗔痴的实质,并且远离这些魔障。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通常都是以嗔心来对待别人,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同时也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说法、看法,一旦这些说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样,就生气发火;要么在为钱为财蝇营狗苟,贪得无厌,很少能达到无欲无求的境地;贪心与嗔心说到底都是一个人痴心的显露。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和情绪。佛教认为对违背自己心愿的他人或他事物生起怨恨之情,会使众生身心产生热恼、不安等精神作用,对佛道之修行是十分有害的。因而佛教把嗔看作是修行的大敌。对佛教修行所言是这样,如果是对他人或社会而言,则嗔的危害更大。因嗔怒他人而起仇恨之心,便会发生争斗,或导致互相残杀,轻者危害一家一村,重则使整个社会,乃致使整个国家陷入zai 难,因而《大智度论》卷十四中说,嗔恚是三毒中最重的、其咎最深,也是各种心病中最难治的。

在现实生活中,嗔心的一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当别人超过自己时,油然而生的一种酸溜溜的感觉。别人长得比自己漂亮,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健康,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比自己穿得有品位,心里酸溜溜的;别人的成绩比自己高,心里会酸溜溜的;别人的乌纱比自己的大,心里会酸溜溜的。……总之,只要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心里就难过。

嗔心不仅是一种负面的、消极的、有害的心态,而且是一种心理疾病。嗔心越强,说明其心理越脆弱。他不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目标,总是把自己同别人相比,无法从生活和工作中发现自己真正的价值。因此,常常处在压抑、焦虑不安、怨恨烦恼、患得患失的心境中,得不到片刻的祥和、宁静。因此,嗔心就像一把双刃刀,既使别人受到伤害和痛苦,也使自己处在频繁的心理刺激和压力下,造成神经系统失调,影响心血管及许多脏器的功能,进而导致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神经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严重的还将诱发某些精神病,出现早衰。

那么如何对治呢?人得如己得,随喜功德——恭喜、祝贺超过自己的人,进而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这样,岂不皆大欢喜?关键是要有真诚的爱心。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慈悲;爱是不妒忌,不做害人的事;爱是但愿你过得比我好,爱使灰冷的心田温暖,使无望的沙漠中放出一片希望的绿洲;爱是付出,也是得到。

嗔心在民间还有一种名称叫骱心。骱心也是一种负面、消极的、有害的心态,是一种伤害身心的火气,是一种渗透到内心深处的对立情绪,它令人对微不足道的事情剑拔弩张。正是这种对立情绪导致心血管病的爆发。人经常生气、发火,会对人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导致动脉免疫系统受损。

因此,近代印光大师告诉我们:“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躁,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大师还说:“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皆以海阔天空之量容纳之”。

与嗔心相应的对人有负面消极影响的心态还有贪心。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是指的这个意思。佛教认为,众生生活于世间,以眼、耳、鼻、舌、身等器官与外界相接触,产生色、声、香、味、触等感觉。这些感觉能引起众生的利欲之心,因此叫做五欲。于此五欲执著并产生染爱之心,就成为贪。因此又以贪与爱为同体异名。《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通俗地说,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成唯识论》卷六中则说“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有”和“有具”是指三界众生以及众生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并认为贪著这种心理能障碍无贪,并且因其执着于由五蕴和合的众生之体,导致生命处于不断地生死轮回中,长受三界流转之苦,所以说以生苦为业。

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将贪列为根本烦恼之一,并将贪与嗔、痴等一起作为有害众生修行的“三毒”。小乘有部以贪为“不定地法”之一,大乘唯识学派则以此为“烦恼法”之一。《俱舍论》依贪著对象区别,将贪分为四种:一显色贪、二形色贪、三妙触贪、四供奉贪。《瑜伽师地论》中则分为事贪、见贪、贪贪、悭贪、盖贪、恶行贪、子息贪、亲友贪、资具贪、有无有贪等。

在现实生活中,因贪所造成的祸患无处不在。造假行骗是因为贪,受骗上当是因为贪。圈套、陷阱、笼子都是为贪得无厌者而设。如果不加适宜的引导和制约,小则害人害己,大则害国害民。医学家指出,贪得无厌者往往是极其虚伪的人,自欺欺人的人,使自己的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处于焦虑不安和烦恼中,加重了身心的负担。长此以往会造成肌体生化代谢和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造成内伤,损害健康,损福折寿。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大”不可贪,“小”亦不可贪,贪小则失大。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在世时曾劝告我们:不要贪小便宜,如用学校或公司的电话打私人长途,多报销出租车票等等。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些细节、小事,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小事,成为塑造人格和积累诚信的关键。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的行为,只会把自己定性为一个贪图小利、没有出息的人的形象,最终因小失大。中国有“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很值得记取。

三毒中的最后一种是痴。痴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俱舍论》中说:“痴者,所谓愚痴,即是无明。”佛教认为,众生因无始以来所具之无明,致心性愚昧,迷于事理,由此而有“人”、“我”之分。于是产生我执、法执,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之纷纷扰扰,均由此而起。因此痴为一切烦恼所依。《唯识论》卷六中说:“于诸理事迷暗为性,能碍无痴,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又说:“诸烦恼生,必由痴故。”痴既为一切烦恼之所依,因而自然也就成了根本烦恼之一。而且它是随顺其他诸根本烦恼共同起着作用。《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五又将随烦恼中覆、诳、谄、昏沉、妄念、散乱、不正知等作为痴的具体表现。佛教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灭无明,断灭痴愚。

从本质上来说,痴是由贪和嗔而引起的无明烦恼,假使我们都没有贪心与嗔心,所谓的痴心自然就会烟消云散。因此,要远离贪嗔痴,首先就要从贪嗔两方面来下手。

贪嗔痴不仅是佛教修行的障碍,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这“三毒”也是给自己和别人带来痛苦烦恼的根源。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贪嗔痴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才能对症下药,远离贪嗔痴带给人的各种烦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