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问:既然有漏诸行的自性就是苦,那还有什么必要去向众生演说苦呢?这不就像说阳光是温暖的一样,是多此一举的吗?
答:
当告异生说,汝苦不离染,
如来决定说,痴中最下者。
难词释义
染:被贪嗔痴等烦恼沾染。
颂文直解
凡夫由于愚痴,将苦执为乐,对于苦的有漏法不能离染。对于执苦为乐的一切凡夫,应该演说断除愚痴的方便,所以诸如来决定会说断除愚痴的方便,如经云:“长姊,诸障中之重障者,即彼无明障。”如是而宣说了痴为一切障中最下劣之障。
释义
虽然业报身的自性是苦,但是凡夫因为被无明障蒙蔽了,并没有认识到。因此就需要对凡夫进行引导。导师佛陀教导说,在一切障碍之中,最大的障碍即是无明障。
《四百论广释》中举了这样的例子:一位女仆拿到报酬后,只干了一半的活就离开了。她母亲告诉她说:无论抓到什么,都要紧紧地抓住。一天,她抓住了一头驴子的尾巴,尽管她母亲让她放开,还扇了她耳光,她仍然紧抓不放,因为她想:“我要牢牢地抓住一切”。同样地, 导师佛陀说凡夫也像这位女仆那样无知,将痛苦当作安乐,并牢牢地抓住,因此教导众生应该放下对乐的执著。
学了这一品,至少在道理上,已经知道了业报身的自性是纯苦无乐的众苦器,那么大家现在来反观自己一下,这么明显的事实,你活到现在这个岁数了,脑子也很聪明,为什么过去就一直没有认识清楚呢?
另外,现在学了后,接受了凡夫自他的身是众苦器了没有?如果还没有的话,那你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些理由,在圣天菩萨说的教言面前,能站得住脚吗?还有,即使你已经接受了,那么现在你的习气,是在追求现世的乐呢?还是要去摆脱现世的苦?(你可以想想这两个中,哪个是你现在的希望,就能够看出你的习气了。)这样思考之后,就会知道,这个世界一直都没有隐瞒苦的真相,它没有蒙蔽、欺骗任何一个人,在蒙蔽、欺骗的,并不是别的,正是每个人自己心中认为业报身是快乐的这种邪见,也就是每个人自己的无明愚痴。因为这么明显的事实都看不到,并且这种愚痴让众生产生了完全颠倒的追求,所以说这是愚痴中最为愚痴的。
所以能彻底地放下,这就是智慧,就是自在,就是自在境界中真正的安乐。放下也要有方法,这就需要闻思。
设问:虽然身体是无常的,但是依然可以有乐吧?就是无常的身体,又是存在安乐的。
答:
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
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
颂文直解
总之,有漏无常之法必定会有损害,而有损害之法,必定无乐。所以说凡是无常,一切皆苦。如经云:“生为苦、老为苦、爱别离为苦、怨憎会为苦、所欲求不得亦为苦,总之五取蕴皆为苦性”等,以此而作了广说。
释义
“损”就是损害,那么无常的损害表现在哪里?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四法印·有漏皆苦》中说:“行苦者,一经成为有漏五取蕴之后,无论暂时是苦、是乐、是舍,在这期间的一切刹那都成为后蕴的近取因,以此成为未来诸苦之源,因此这如同有毒之食、痈将会成熟以及按照走向刑场的脚步数逐渐趋近死亡。”就是说,有漏五取蕴形成之后,在每一刹那,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有苦乐舍,以不明显方式隐藏着的,即是未来苦、乐、舍的来源。这个就是“损”的具体含义。既然未来会导致苦,那么每一刹那的五取蕴,都像是有毒的食物、即将成熟的痈,和走向刑场的脚步。或者说,每一刹那的五蕴,就像是一颗颗的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爆炸。
这说明凡夫在轮回之中,就如同处在一个十面埋伏、草木皆兵的世界里一样。认识到了“无常定有损”后,一个人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全知麦彭仁波切接着说:“因此若对这遍行苦思量的话,比如,‘虽针尖许乐,轮回恒时无’,轮回的一切如火坑、如罗刹洲,成为内心厌离之处。”试想,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对于一个现在充满了苦,未来更是有说不清的苦等着的地方,还会去贪执,想去拥有吗?绝对不会的。这样的地方,就像一个有熊熊烈火的火坑,一个充满了吃人罗刹女的罗刹洲,是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地方。
那么出离了之后会不会继续遭受无常的损害呢?要知道证得了无漏境界的圣者,就不会再遭受无常的损害了。如《大智度论》中说:“问曰:若无常即是苦者,道亦是苦,云何以苦离苦?答曰:无常即是苦,为五受众故说,道虽作法故无常,不名为苦。所以者何?是能灭苦,不生诸着,与空无我等诸智和合故,但是无常而非苦。 ”这里的“五受众”即是苦乐优喜舍五种感受。圣道虽是无常,但没有贪着,具有智慧,所以不苦。
所以对于没有证悟功德,也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慈悲,但是又希望求得安乐的凡夫人来说,轮回真不是大家可以住下来的地方,因为过去遭受了苦,现在正在遭受苦,未来还将遭受更大的苦,一点真正的安乐也得不到。所以像我这样的凡夫,就应该出离轮回,到无漏的安乐境界中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求乐的愿望。那么现在大家最容易去的,也是条件最好的地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了,所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好好修学佛法、弘扬佛法,让自己和更多的人都能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都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里的“损”,是理解这个偈颂的关键,是学习整个第二品的关键,同样也是厌离轮回的关键,是修行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厌离轮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厌离五取蕴,厌离行苦,就是要厌离、舍弃、抛弃、脱离我们的有漏身心,才能获得没有任何损害的身心相续。否则抱着有漏的身心不放,就是在抱苦,这样永远不会得到自在安乐。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7-2 15: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