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净心与净土】

为什么说所受快乐如漏尽比丘呢?
                        净界法师

    我们看丙四的身心安乐。前面的每一愿,都是在描绘所受用的这些依报环境,这一愿是讲到,正报的身心。极乐世界所得到的果报体,是怎么回事呢?

    乐如漏尽愿:

    丙四、身心安乐(乐如漏尽愿39)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描绘说,因为临终的信愿行三资粮,感应阿弥陀佛的本愿接引,往生到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你会得一个果报体,这个果报体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一个五蕴身心。

    这个果报体的所受快乐,就是身心所感受到的快乐,假设比不上漏尽比丘的话,不取正觉。

    在《无量寿经》上说,极乐世界的果报体,祂的快乐是怎么回事呢?

    好比说,人世间的国王跟转轮圣王比起来,那是乞丐跟国王的对比;转轮圣王跟诸天的天王比起来,那也是乞丐跟国王的对比;那么天王的快乐跟阿罗汉灭尽定的快乐比起来,又是乞丐跟国王的对比;那么阿罗汉的灭尽定跟极乐世界的果报体比起来,又是乞丐跟国王的对比。

    所以极乐世界的快乐,它是胜于漏尽的安稳乐。娑婆世界的快乐,并不安稳。除非你修行佛法--拜佛、打坐,内心所产生的法喜,那种安定的法喜,才安稳。

    你说:我很喜欢吃面条,吃了以后感觉很快乐。不对,那种躁动相,有贪爱的烦恼在活动,不是真正的快乐。

    为什么说所受快乐如漏尽比丘呢?

    因为那种快乐是一种寂静相,随顺于涅槃相的一种快乐,不像娑婆世界跟贪嗔烦恼相应的快乐。极乐世界身心的快乐,是安稳性的快乐;安稳性的快乐不会障道,娑婆世界的快乐会产生障道,因为在快乐的过程当中夹带烦恼,所以佛陀才说:富贵求道难。

    富贵本身没有错,所有的外境都没有错,问题是你在富贵当中,会产生贪爱心,凡夫问题在这里啊。但是富贵求道难这句话,到了极乐世界就不成立,极乐世界的富贵还是可以求道,因为它那种快乐是寂静相;阿弥陀佛提供你充足的饮食、住处,给你身心很多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不会引生你的烦恼,是一种寂静的安乐。

    蕅益大师说:我们观察极乐世界,要知道极乐世界是好梦者也,极乐世界是醒梦者也,它是一种美好的安乐相貌,又是一种解脱相貌。

    娑婆世界的安乐道跟解脱道,二者很难圆满具足-- --你要是快乐你就放逸;要追求快乐,就必须要牺牲解脱;你要解脱,就必须要减少饮食、减少睡眠,就要牺牲安乐。

    这是事实。不管你福报多大,你选择了快乐,你就牺牲了解脱,因为你要快乐,你一定会放逸;你若放逸的话,就没办法都摄六根,就没办法修行了。

    只有极乐世界能够把安乐道跟解脱道结合在一起,可以让你在快乐当中,念念的念佛、念法、念僧,这个是很特别的,是我们娑婆世界是做不到的。

    所以从这一愿,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身心的快乐,还能够安稳的修道,这叫做身心安乐。这个地方是讲正报,身心世界没有老病的障碍,而且内心当中,经常保持一种安稳的快乐,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极乐世界是在一种很自然的情况下修学
                      净界法师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的衣食、住宅、正报身心的情况;这一愿是讲圣道,你到极乐世界不只是快乐而已,还要能够增上,增上的主要因素当然是听闻佛法。那么我们看这个地方,极乐世界在学习佛法的相貌是怎么回事呢?它是随愿闻法:

    丙五、闻法欢喜(随愿闻法愿46)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前面对于极乐世界的观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而且它的住处,都是七宝所成,经常放出光明、衣食自然、身心安乐,这些都是属于有为的受用。

    这里正式讲到无为的圣道修学。极乐世界的菩萨,当他心中希望、或者需要听闻佛法时,马上能够自然得闻。很自然的,在整个极乐世界的五尘当中,包括他眼睛所看到的色尘,耳根所听到的音声等等,都能够很自然的听闻到所相应的法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讲得很清楚,极乐世界的五尘叫作胜妙五尘。娑婆世界的五尘是业感缘起,是有漏的业。因为我们过去在造业的时候,心中有贪爱的烦恼,贪爱当来的果报-- --为什么要持戒?因为希望透过持戒,让来生得到尊贵身;为什么要布施?因为透过布施,让来生有福报…这个贪爱的因,种下去之后,等到来生得果报,这个五尘就引生放逸。

    诸位看看佛法止观的书就知道,一个修止观的人,都必须都摄六根。就像打佛七,眼睛不能乱看,一旦乱看,你的佛号就念不好;耳朵也不能乱听,乱听的话,佛号也念不好了。

    禅宗门下修禅者,到了禅堂,话头一提起来,经行的时候,要是眼睛乱看,那个纠察师,啪!打下去:看什么看,哪一个砖块是你的?对啊,哪一个砖块是你的?他的目的就是打掉你的攀缘心!

    极乐世界的修行,不用都摄六根,你眼睛看看这朵花…诶,你智慧增上;耳朵听听这些音乐…诶,道业增上。因为极乐世界的整个佛法,都在五尘当中,自然得闻,它是殊胜微妙的五尘说法。眼睛看到的,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耳朵听闻的,也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所以古德说,你往生到极乐世界,等于是进入佛的大般涅槃-- --即以凡夫心,投佛觉海。你到佛陀的功德海,还要都摄六根吗?。

    所以极乐世界是在一种很自然的情况下修学,我们在娑婆世界修学,就不是很自然,必须强迫自己:不能念要它念,不能专要它专。我们不能随心所欲-- ---我很想要看这个东西,不能看;我很想要听这个声音,不能听;修学圣道一定要把六根收摄,回光返照。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你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十方世界!
                       净界法师

    接下来看,具足五通。这个五通牵涉到我们整个果报的妙用。阿弥陀佛当初的规划是认为,到了极乐世界之后,有些人喜欢到十方世界去参学,所以祂提供这个果报体,除了能够身心安乐、道业增上,还给具足五通,方便你亲近十方诸佛,果报体的功能特别强大。
    丙六、具足五通(神足无碍愿9)
    经文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假设我成佛之后,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不能够在很短暂时间,(‘于一念顷’就是很短暂的时间当中),超越百千亿亿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里的五通,是以神足通做代表,可能要用对比的方式来说明,大家比较容易了解:娑婆世界的神足通,是由禅定生起的;一个具足三明、六通、大解脱的大阿罗汉,比方说目犍连、舍利弗尊者,他们的神通,能够飞越到一个佛国(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经典上说:目犍连尊者,有一次在听法的时候,想要测佛的音声到底可以传多远,就用神足通飞到另外一个世界,结果还是听得到佛的音声,但是却飞不回来,后来因为忆念佛陀的功德,才飞回娑婆世界。所以一个阿罗汉的神足通,只能够飞越一个佛国,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那么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它所提供的果报体怎么样呢?可以让你遨游百千亿亿诸佛国。
    古德解释四十八愿时,说为什么阿弥陀佛要规划这五种神通的果报呢?有二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坚固我们的菩提善根。
    古德解释说,你有神通,有天眼通跟宿命通,可以预先知道众生的苦果,而厌离苦因;预先知道众生的乐果,而欣求乐因。你从神通当中,看到某个人造恶,当下即堕落到三恶道去;你也看到某个人布施、持戒,没多久就升到天界去。这时候,你对因果的道理,会更加的深信不疑。当然我们相信佛陀所说的话,但是经过实际的印证,信心更加坚定,能够加强你的菩提心,对你修行的动力是有帮助的。
    第二层意思是:能够亲近十方诸佛,积集福慧资粮。
    有人批评极乐世界是狭隘的思想,说:十方诸佛的国土你都不去,单单往生极乐净土,这不是自我设限吗?
    蕅益大师说,这样的说法不对!你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往生十方世界!因为它的果报体,提供你遨游十方世界。
    为什么只选择西方净土呢?那是我们一个前方便,先到极乐世界去,但是极乐世界有神通力,可以提供你到百千亿亿诸佛国,所以蕅益大师说,往生极乐世界等于往生十方世界;表面上你是生到极乐世界,但是你的果报体,却可以到十方世界参学;
    《佛说阿弥陀经》有说:“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
    你去供养十方诸佛,十方诸佛当然为你说法。所以你到极乐世界,你的所缘境是非常开阔的,因为它果报体的功能特别强大,我们今天只举神足通,其它的神通力也都是不可思议。总之,具足五通,对于我们善根增长、亲近诸佛、修学法门,带来很大的方便。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一念明了的心跟佛号接触时,可以启动二种功德!
                       净界法师

    净土宗的修行者,当这一念明了的心跟佛号接触时,可以启动二种功德:

    第一个,启动阿弥陀佛现世的加持,所谓的他力门。

    第二个,启动果地教,临终接引往生净土。

    但是诸法因缘生,每一件事情的出现,都是要有条件的。

    也就是说,当我们具足了对名号的信心,相信阿弥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当你去接触名号的时候,阿弥陀佛确实能够用祂的无量的光明、无量的寿来加持你,让你消灾免难,福报增长,的确是可以的,你要信心具足。

    其次,你必须具足往生的愿力,如果这时候你又具足愿力,就可以启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有关往生净土的功德。

    如果你只有信心没有愿力,你念佛只是消业障、增福报。

    所以说,我们必须透过对极乐世界依正的庄严,来培养对净土的好乐、对净土的欣求,是这个道理,才能够把佛号的功德,完全的启发出来。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
                       净界法师

    丙七、寿命久远(寿命无量愿13)

    经文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祂这一愿是怎么发起的呢?

    说:极乐世界人民的寿命,如果是有限量(寿命是有为法,除了法身,凡夫的寿命皆是有限量的)。这个限量到底是多少呢?下至就是它不能够低于百千亿亿劫,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祗劫,假设不如此,不取正觉。

    这一愿对我们来说相当重要,所有东西的价值,必须以存在作基础,因为存在才有价值。

    好比这个讲堂,不错喔,灯光不错、空间也规划得很好,但是它所有的好,必须这个讲堂存在,一旦这个讲堂不存在,里面的灯光、格局、庄严全都不存在了。

    所以古人说:寿者,福之基也,寿命是所有福报受用的基础,虽然你福报很大,结果你死了,那等于什么也没有了!同样的,我们今天花了很多的时间,减少了饮食、睡眠,拼到极乐世界,这个果报体身心安乐、自然听闻佛法、具足五种神通…而我受用这个果报的时间有多长呢?这个很重要。不能说我还没有成佛,这个寿报就结束了。

    佛陀为什么不要我们生到天上去,因为寿命太短了;这个寿命对于我们娑婆世界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叫分段生死。资粮位的菩萨,从资粮位要修到加行位,这一关是最困难。

    蕅益大师说,整个成佛之道当中,三界生死,最难透脱,就是分段生死。三界生死如果能够跳过去,后面的成佛之道就一帆风顺了,所以修行最困难就在这里,就像被地心引力束缚着一样,无法脱离。

    为什么在三界修行这么困难呢?因为分段生死把我们中断了。

    诸位想想看,你能够坐在这里听闻佛法,没有相当善根,行吗?

    诸位是多生多劫听闻佛法栽培善根的,身为一个法师,我们的功能就像一个小闹钟,是在唤醒你的善根。

    诸位既然有善根,为什么到现在还是这样子呢?因为我们前生有很多很多的善根,被死亡中断了。

    比如你前生三十几岁遇到佛法,恍然大悟,原来生命是这么回事,开始用功到七十岁、八十岁…身心世界调得最好时,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结果死掉了。死掉之后,来生又是糊里糊涂,莫名其妙过日子,到了三十几岁又醒过来,在偶然机会听到法师说法,把你善根唤醒了,又开始用功用功…到八十几岁又死掉了。你要修到什么时候?

    所以我们的问题是,不能把每一世的善根都累积起来,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退转。为什么?因为寿命太短了,死了之后转世,就忘掉了前生--隔阴之迷!

    所以有些人发愿在三界里,生生世世历练,我要提醒大家,你要留意死亡的问题。

    其实,西藏有很多转世的la ma,转世后不见得比前世好,善根是会退化的,这是事实。在三界的生死当中,要累积善根很难;我们前生有些善根,可能还躲在阿赖耶识的角落,还没有启发出来。如果没有遇到相应的善知识,修行想增上是难上加难。

    所以死亡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相当无可奈何的障碍。

    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不同,极乐世界的寿命长,可以把你每天栽培的善根,点点滴滴累积起来。

    假如我这个人比较懈怠,走得比较慢,人家拜佛一百拜,我只能够拜五十拜,没关系,极乐世界的寿命足够我们使用;正常的成佛之道需要三大阿僧祗劫,祂给你无量无边阿僧祇劫,可以慢慢来,没关系,只要你不离开极乐世界,你迟早会修到等觉菩萨。

    所以说,我们在三界里流转,就是有死亡和退转的问题。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有增劫、减劫,佛陀不在增劫出世,因为增劫的人我慢心特重。减劫是什么?善根一代不如一代啊!

    你看你儿子很不顺眼,你爸爸看你也很不顺眼啊,没办法,一代不如一代,这是一个趋势,五浊恶世越来越深重。

    我们跟忏公师父比起来,我们很惭愧,但是我看到我的学生,我也觉得很不顺眼,这是没办法的事;所以诸位如果对现在的三宝很失望,我保证你来生会更失望!今生是你唯一的希望,如果现在这个环境,你都冲不过去,你来生更难啦;你来生学佛的环境,肯定比今生障碍还要多,不要期待来生啊,因为整个环境是往堕落的方向走,整个时代是往退转的方向走,不是随顺于圣道。

    所以求生净土你想要拖延,对你没好处,越早去是越好,虽然你善根强,也需要有善知识的启发,有内因也要有外缘力。所以说极乐世界所提供的寿命很重要,它能够让我们善根增长,不会因为死亡的问题而让修行中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到了极乐世界,最后的修行结果是什么?
                      净界法师

    看第八功德圆满,这一愿把极乐世界的整个功德,做一个总结。

    前面是讲在过程当中,你衣食自然、身心安乐、具足五通、寿命久远,那么到了极乐世界,最后的修行结果是什么?

    丙八、功德圆满(一生补处愿22)

    经文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是把往生极乐世界者最后的结果,做一个比较详细的描绘。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是说极乐世界以外的这些发心菩萨,以清净的信心跟坚定的愿力,临终时忆念我的名号,跟我的本愿功德感应道交,而往生到我的国土。他可以有二种选择:

    第一个,究竟必至一生补处:

    有些人希望能够长久待在极乐世界修学,一般来说,这是偏重智慧增上的菩萨,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达到一生补处的等觉菩萨;比方说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等,他可以修到这种果位。当然他应该也会亲近十方诸佛,又回到极乐世界继续修学,他以成就圣道为先,这是属于智增上菩萨。

    另外,大悲心特别重的菩萨,他是怎么样?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

    有些菩萨大悲心特别重,他到极乐世界,花开见佛悟无生后,就赶紧要回入娑婆世界,来度化过去一些有缘的众生;这种菩萨一回到娑婆世界,他是怎么回事呢?自在所化,他具足了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

    其实,教化众生要有二种方便力:不是你想教化,就有能力教化;第一个要有神通力,第二个要有辩才,二个缺一不可。

    对于邪见众生,先显现神通,来调伏他的高慢。对于比较理智的众生,说法度化他。这就是所谓的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他以大悲利他之心,依止菩萨四弘誓愿,入于生死的魔军当中,做什么呢?

    从自利的角度,积集自己的福德智慧两种功德;从利他的角度,广泛的度化众生,开启众生智慧之门-- --弘护正法,开人智慧,点亮众生心中光明。这个菩萨是怎么做呢?

    积累德本,度脱一切。这句话具体的实践是什么呢?以下就是解释这二句话:游诸佛国,修菩萨行,这个菩萨到极乐世界参学后,到十方诸佛国土去修菩萨行,主要是做两件事:第一个供养十方诸佛如来,亲近十方诸佛,修福修慧;第二个,到苦恼的众生世界,开示度化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把众生的正知正见建立起来。

    因此,你到极乐世界再回娑婆,不但可以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同时也教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当你在供养诸佛、教化众生的时候,你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就是说:从极乐世界回来的菩萨,超越一般其他菩萨诸地,就是跟其他十地菩萨相比,你有一个特点叫做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所有菩萨的功德最为殊胜、最为难的就是普贤之德-- --时空无尽的愿力,时空无尽的善巧。

    你看《华严经》赞叹菩萨的功德,它以普贤菩萨为根本:十方如来有长子,其名号曰普贤尊。十方诸佛菩萨祂的长子是什么?就是马上继承佛慧,普贤之德;祂的每一个愿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们菩萨道是有时空障碍的,我在美国弘法,就不可能到新加坡去弘法。一般的凡夫菩萨,行菩萨道,都有空间、时间的障碍,普贤菩萨没有这种障碍,祂是时空无尽。

    那么你到了极乐世界,回入娑婆之后,你能够很快的成就普贤之德,而普贤之德正是成佛的根本。

    所以,到了极乐世界,你有二个选择:

    第一个,一直留在极乐世界,继续修到等觉菩萨再回入娑婆,这种选择阿弥陀佛也尊重。

    第二个,赶紧乘愿回入娑婆世界,众生都等着你去度;在你回入娑婆的时候,一方面游诸佛国,一方面度化众生,而且你在极乐世界参学过,具足了其他菩萨所没有的普贤之德,你的愿力比别人强,你的神通辩才善巧比别人好,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

    这里等于是把极乐世界的整个依正庄严,做一个总结。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