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二十五圆通之八 继道观鼻
净界法师


    壬二、继道观鼻。

  继道尊者他所观的是鼻,鼻根嗅的功能。我们看他过去的因缘,就知道他为什么以鼻根当所观境。

  因缺诵持

    周利盘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周利盘陀伽他过去的因缘。周利盘陀伽翻成中文叫继道。就是古代印度她们女众生产,不能在自己的家生产,要回到娘家去。因为继道尊者的母亲,在回家之前,因为事情的忙碌来不及回家,所以快要生的时候,才匆匆忙忙的赶回去,就在这道路的小道的旁边出生,才叫做继道,是这个因缘。

  继道尊者他出家以后,是怎么回事呢?我阙诵持,无多闻性,也就是说他的本性是愚痴暗钝,没有忆持诸法的功能,所以他没有这种多闻强记的功能。因为这个周利盘陀伽他过去生,在迦叶佛时代是三藏法师,但是因为他在教导弟子的时候,因为悭法的关系,对佛法有所保留,就招感生生世世愚痴,到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这种业报还没有结束。所以说,他是缺乏忆持的功能。

  最初值佛,闻法出家,我最初看到佛欢喜,而且也听闻佛法,他毕竟是有善根,听闻佛法而出家。佛陀曾经要他受持一个伽陀,四句偈。

  这地方蕅益大师讲到说:是什么四句偈呢?说是: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这就包括戒定慧。

  尊者对这个偈诵,只有这四句偈,在一百天当中,记到前面一句就忘了后面一句,记到后面一句又忘了前面一句。《唯识学》说的心于所缘明记不忘的念力,非常薄弱。所以他哥哥(他哥哥也出家)就非常的恼恨,就要他回家还俗。周利盘陀伽他在回家的路上,他走到了半路遇到慈悲的佛陀,佛陀当然明知故问的说:你要干什么呢?周利盘陀伽就如是如是的报告,佛陀说你不要回去,我来教你一个修学的方法。

  奉教调息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剎那。

  佛陀怜悯尊者的愚钝,教我安居,调出入息,你现在这念力这么薄弱,没关系!修习的方法多的是,这根尘识,这个部份弱没关系,你找你强的部分出来。你现在先把万缘都放下,你要安居静处,到一个闲静的地方住下来,然后调和你的出息跟入息,修习止观。他怎么修?

  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剎那。

  周利盘陀伽因为他念力薄弱,他就不能用念力来修学,那怎么办呢?

  佛陀说:你注意你的呼吸。这个地方就是随息,数、随、止、观、还、静,不是数息是随息,只是知道而已、知息出,知息入,你知道你的气息从鼻端到丹田,又从丹田到鼻端,你知道它进,知道它出。经常有事没事就注意自己气息的活动,慢慢慢慢的使令内心达到微细禅定的境界。

  禅定现前的时候是怎么回事呢?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剎那。

  他可以看到他的身心世界,他内心的世界那种生住异灭的四种相状,他的念头生起、相续、变化、消失。他这时候看到他的诸行,诸行指的是前面生住异灭这四种相状,这种剎那剎那生灭的相状。

  到这个地方只是说明尊者成就了禅定,还没有说他成就智慧,但是他至少已经把心静下来了。

  开悟得果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

  其心豁然,豁然指的是开启他心中的智慧。因为他心静下来,他看到他内心世界的生住异灭种种的变化,他就体悟到我们内心是一个无常无我的道理。因为它生灭变化,所以没有常依主宰的我,所以他成就一种大无碍的智慧。依止这个无碍的智慧,就断除三界的见思,成就阿罗汉果,安住在佛的座下,安住在佛的座下,指他成为佛的常随众,而成就小乘的无学。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现在您老人家问我圆通的法门,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我就在观察我鼻端的出息跟入息当中,而我回光返照,观察这个出入息,问他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不随这出入息的相状而转,色相归性,从外表的假相,而找到它一个不生不灭的嗅性,见闻嗅尝觉知的嗅性,这个地方对我来说是最为殊胜无上。

  我们在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你看周利盘陀伽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过去的业力是不完整的,我们曾经造了很多很多的善业,但是也造了一些恶业,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跟缺点。

  所以在整个修学的假观当中,假观最重要就是找到你的定位。我们中国最高的哲学说叫易经,整部易经就在讲定位的问题,人生的趋吉避凶就是你的位置,你找到你的位置没有。当然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二十岁的时候,你二十岁的位子、你现在刚出家有刚出家的位置、你出家十年你有你的定位,到了二十年你又有你的位子,出家到了五十年,到了老和尚了,你又有你的位子,有些话你就不应该再讲。找到定位你才知道进退,才知道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才不会进退失守。

  你看周利盘陀伽,他念力很薄弱,你一天到晚要背东西,他越背越没有信心,这一条门过不去嘛!过不去你硬要过,你今生就是空过了,到最后只有还俗一条路而已。你看佛陀说:没关系,转个弯,你不能够背东西,你注意你的呼吸,诶!从这个地方,方便有多门,成就圣道。

  我讲实在话,世间上没有利根跟钝根的差别,你觉得你很钝根,那表示你那个门还没有找到,你那个最有利的门还没有找到。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特质,你看周利盘陀伽,他四句偈一百天背不起来,但是他找到他的定位以后,很快的成就禅定,很快的证得我空,最后变成一个三明、六通、八解脱的大阿罗汉。

  所以首先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你应该做什么事,我们讲就路还家,你适合做什么?解门、行门,什么适合你就做什么。我们不能够抛弃过去的束缚,你过去生当中串习产生一定的力量。为什么有现在呢?有过去才有现在,怎么会有今天呢?因为有昨天。

  你看《唯识学》,阿赖耶识恒转如瀑流,生命就是一个水流,我们因为有很多的过去、过去,才有现在,你不能够说把过去一刀二段,全部否定过去,你否定过去,你就没有现在,也就没有未来。

  诸位你看看二十五圆通,他都有一段过去,然后他跟什么因缘特别熟,佛陀就教他怎么修行。这个叫做顺势而为,你的过去这方面特别厉害,你就从这边下手,没关系!方便虽然有多门,目标是一样,结果是一样。

  这个地方周利盘陀伽的修学值得我们深思,找到自己的定位,比你的努力更重要,你找到你的定位,你的努力才有效果。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九 牛呞观舌


净界法师


    壬三、牛呞观舌。

  这个地方的所观境是舌根的尝,见闻嗅尝的尝,从尝当中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

  口业招报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

  憍梵婆提翻成中文叫牛呞,什么叫牛呞呢?因为他过去的罪业,他从小他那个嘴巴,他吃饱饭以后就会不由自主在那边空嚼,嘴巴就是动来动去的空嚼,养成习惯了,乃至于证得阿罗汉果,都经常保持这空嚼的习惯。佛陀看到他这个样子,害怕众生毁谤,请他到天上去,因为天人都有神通,不会毁谤他。

  尊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我过去生口业很重,特别是恶口跟绮语,过去生特别重。这当中最重的就是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他过去生曾经出家,做一个小沙弥的时候,看到一个老比丘,这老比丘没有牙齿,他吃饭的时候在那边嚼来嚼去,他就讥嫌说:你这个老比丘吃饭就像牛在吃草一样,非常没有威仪。这老比丘就跟他讲说:你要赶快忏悔,你这样毁谤我,我是一个大阿罗汉啊!沙弥听到以后非常恐慌,当下跟他忏悔。虽然忏悔的力量灭除了他地狱的果报,但是他也有剩余的果报,堕入五百世牛的果报。他做五百世的牛,他出世以后还有这种咀嚼的习气,所以叫牛呞。他脱离牛的果报今得人身,在世世生生当中,仍然在嘴巴有空嚼的习惯。

  这是他讲到他过去的业报,当然这个业报也启动了他修行的转机,因为他这方面经常咀嚼,他就会注意他的嘴巴。注意他的嘴巴,诶!这就有希望了。一个人开始注意某一种东西的时候,就是他回家的时候。看经文就清楚了:

  教修止观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

  因为他嘴巴经常嚼来嚼去,他很自然就会注意他的嘴巴。所以佛陀就始令他就路还家,说:你过去依止舌根造恶业,现在还是依止舌根来修观。

  教他怎么修呢?修一味清净的心地法门。

  这一味清净怎么说?

  我们的舌根去接触食物的时候,是很多滋味的,有酸甜苦辣很多滋味。但是很多滋味是你向外攀缘的时候,你有很多滋味,当你回光返照的时候,你问这舌根的尝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你有这么多的滋味呢?你为什么能够知道这么多滋味呢?这时候回光返照,他能尝的尝性,那是一个一味的,那是一个清净的,一个心地的观照法门。所以我得灭心,灭就是灭除根尘的障碍。

  你看我们一般人,六根一定要跟六尘相结合,那个力量是拔不开的,根尘一结合就完了!这个识就产生了,识一产生,颠倒的心,造业的心就出来。

  所以他这个地方一味清净的回光返照,就灭除了根尘的结合,而因为灭除根尘而入了法性,依止法性的智慧来修三摩地。在三摩地当中,观味之知非体非物,这时他观察我能够尝味的功能。我怎会知道这个酸甜苦辣呢?这酸甜苦辣非从根有,也不从尘出。你说根会产生酸甜苦辣吗?当然不可能,也不是从色尘而有。这时候迥脱根尘,而证得我空的真理,那是非体非物,非体,它不是从根而有,非物也不是从外面的尘而有。这时候他把根尘的障碍破坏掉,破坏根尘的和合。

  超离得果

    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

  依止我空法空的正念,就超越了世间的见思烦恼,向内脱离身心。这身心包括了六根跟六识。外面潜伏六尘,所以远离三界业力的系缚,如鸟出笼;笼子的意思是说,我们明了的心,它本来是无障碍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但是我们一念颠倒的无明以后,就产生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明色,就产生了根尘识。所以我们这一念心是被根尘识所障碍,你看你眼睛看到一个色,你很自然就心光外泄,就跑出去了,耳朵听到声音,你也习惯的心随境转。所以我们平常的问题就是,被这六根、六尘、六识给障碍住了。

  这个尊者他一回光返照。我们讲你从什么地方来?这时候脱离了身心世界内在的根识,也脱离了外在的六尘。离垢销尘,远离根识的污垢,也消灭了对外尘的执着,所以法眼清净,法眼是空观的智慧,他能够了知一切法了了分明,但不为一切法所系缚,内心是一味的清净,而成就阿罗汉果,如来亲自印证我成就小乘的无学道。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还味旋知,味指味觉;内心的舌根接触滋味的时候,不随外面酸甜苦辣的滋味所转,而回光返照能知的是谁?为什么我能够知道酸甜苦辣呢?知道酸甜苦辣是谁?他这时候他悟到这个谁的时候,他的心,他本来是向外,现在开始向内,向内以后就悟到了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如来藏妙真如性。他依止这样的法门,斯为第一。

  其实《楞严经》就是在破根尘识,因为所有问题都从这个地方来。六根跟六尘一接触的时候,一碰撞的时候,就把六识创造出来。你看《唯识学》它是事后才处理,已经产生六识了,我才来对治。你把问题创造出来了,我再把问题慢慢慢慢把它收拾起来;你垃圾已经创造出来,我把垃圾好好扫干净,你再创造,我再扫一次,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唯识》的观念就是这样,它是从识来对治。《楞严经》就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你把垃圾创造出来,那你垃圾为什么会来?它看的问题看得更加的深入。

  《唯识学》是根尘碰撞以后产生了六识,六识里面带动了我执、法执创造烦恼,所以他从六识当中去对治;《楞严经》是根本你在根尘碰撞的时候,它就把根尘破坏了,连识都没有出现,它的圆顿止观是从这个地方下手。这个止观你要是能够掌握它的方法,掌握它的技巧,对我们临命终的时候的正念非常有利、非常有帮助。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 余习观身(一)
净界法师


    壬四、余习观身。

  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有一句话是非常重要的,说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一个修行人,你要找到你的方便门,你过去生的因缘,你在六根、六尘、六识,哪一个门是你特别熟悉的,你修起来会事半功倍,甚至于日劫相倍,找到你的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点掌握到门的时候,你要掌握它一个修观的方法,空假中三观是怎么观的,它的一个操作的过程,你要很清楚。

  你若掌握你的门又能够掌握修观的方法,那你这个人就上路,虽然还没有达到目标,但是你已经知道你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你的生命没有空过了,每一天对你来说都是在增上。所以我们在修止观,第一个掌握你的门,第二个掌握你的智慧,这二个重点。

  听闻苦谛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

  毕陵伽婆蹉翻成中文叫余习,因为他过去生五百世的婆罗门,身份特别的尊贵,所以他养成一种贡高我慢的习气。比方说,他要过恒河的时候他不坐船,就在恒河边叫河神出来,说:小婢断流。当然他身为一个阿罗汉,讲话有威德,河神乖乖就把河水断掉,让他走过去。经常这个样子,河神就非常生气,就去禀告佛陀,说:某某阿罗汉,经常要我去断流,他对我也很不客气,叫我小婢。佛陀就请毕陵伽婆蹉,如是如是的告诫,说:你不应该对河神这种态度,你要向他忏悔。毕陵伽婆蹉跟河神忏悔的时候,他还说:小辈莫瞋。这时候,佛陀就出来打圆场说:其实他没有这种意思,他是阿罗汉,他觅之我都不可得,他怎么会贡高我慢,这是他过去的习气,所以叫做余习。

  尊者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讲他过去的一段因缘,说:我刚开始发心随佛出家修道的时候,佛陀经常开示什么道理呢?佛陀经常的来开示世间苦谛的道理,不可乐事。佛陀经常告诉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观世间呢?

  用三个角度来观世间:

    第一、这个世间有很多苦恼的事,比方说老,衰老的时候身体虚弱,病痛的时候,死亡的时候,这种不安乐的果报现前的时候,会产生苦恼,观察苦恼的事情是逼迫的,叫苦苦。

    第二、你观察世间上有一个安乐的果报出现,但是安乐的果报它有一个问题,它容易变化,你看昨天是这样,今天马上改变了,你根本捉摸不定。所以快乐的果报会让我们产生一种不安稳性,你没有安全感,你明明花了很多时间掌握到它,但是它又变来变去的,所以这不安稳本身就是苦,安乐的果报叫坏苦。

    第三、行苦,这个不苦不乐的境他有迁流之苦,它就整天在那个地方扰动,对我们寂静的心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叫行苦。

  他平常就经常思惟无常、苦的道理。

  这是他出家,他所学习的法门。

  专思伤足

    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

  有一天他在城中乞食的时候,因为内心专心思惟苦谛的法门,所以他不知不觉当中,就被路中有毒的刺伤到了脚足,整个毒跑到他的筋脉的时候,全身疼痛,非常的疼痛。

  疼痛是一个刺激的感受,就产生他修止观的契机出现,因为他的疼痛也就带动他的专注力。我们看他怎么利用痛的感觉来就路还家。

  参究身觉

    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

  这当他疼痛现前的时候,也就带动他全身的专注力,他就正好于此色身的疼痛的感受来当作所观境。这时他并没有被疼痛的假相所转,反而是生起观照。他说:为什么在我的色身当中有一个了知的功能,能够知道疼痛呢?我观照我的身心当中有一个了知的功能,这个了知的功能,能够去觉察我色身的疼痛。这时候他就回光返照,问这了知的功能、知道痛的功能:你从什么地方来?

  这个地方他发觉了,这了知的功能有二个相貌:第一个、虽觉觉痛,在我的色身当中有一个了知的功能,它能够很清楚的知道疼痛的感受,也就是说他跟疼痛是相应的。第二个、觉清净心无痛痛觉,但是他又找到另外一个了知的功能,这个功能它是安住在清净心,它是没有疼痛感觉。所以当他内心感到疼痛的时候,他观察那疼痛的感受,发觉他的内心当中有二种功能:第一个是感觉到疼痛,第二个是没有感觉到疼痛。

  这时候他就深入的思惟,为什么在我一个身根当中,有二种知觉存在呢?一个是疼痛所能到达的,一个是疼痛所不能到达的;一个是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一个是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为什么在我色身当中,这二个功能都存在呢?

  他这个地方就产生这样的一个疑情,也就值得他深入的去观察,探讨他生命的真相。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 余习观身(二)
净界法师


    入空得果

    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

  摄念指的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智慧现前。

  他发现二个感受,一个知道疼痛,一个是没有疼痛。那他找的是谁?找的是那个没有疼痛的是谁。因为你疼痛那是你随相而转,那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他找的那个是离一切相的,没有疼痛的感觉,到底它是谁?

  所以他就观察,疼痛所不能到达的那个身的感受到底是谁?他顺那个方向观进去的时候,根身识心,突然间就空亡而不存在了。在三七日中诸漏虚尽,一切的见思烦恼都消灭穷尽,证得我空的真如,成就阿罗汉果。佛陀亲自印证,成就小乘的无学。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纯觉遗身,我依止身根的觉了之性,而消灭根尘识的障碍是最为殊胜。

  他从慧相入性,从有感觉的疼痛,进入到没有感觉的疼痛,最后回归到一心真如。

  在这个地方值得一提,就是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恼都要修空观。但是小乘的空跟大乘的空观的确是有所不同,他们在思考模式有所不同,造成不同的结果。

  小乘的空观,古人的形容叫灭色起空,他是从无常无我切入。我的色身会变化、会死亡,所以总有一天我会消失、总有一天,叫灭色,当色法消灭以后,它显现空的真理出来。灭色起空的道理,他是从无常切入,有个问题,就是说,小乘的空观他是从作用上来空,所以他空了以后他出不来,小乘一旦是假相因缘回归到偏空涅槃以后,他就跑不出来了,他是单向的思考。他可以从假相到空性,但是他不能从空性又回到假相,所以小乘的教法,没有从空出假这四个字,没有这四个字,他的思考是单向的。所以你看《阿含经》他的思考模式就是无常故苦。

  为什么是苦呢?

  因为我们身心世界是变化的,所以我没有安全感。我没有安全感,我经常感到忧虑不安,所以这就是苦。苦即无我,为什么苦呢?那表示我不能主宰我的身心。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让自己痛苦,但是我痛苦就是不断的出现,表示我没办法控制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没有一个自我来控制它,是业力控制,所以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无我即空。他从这个地方切入空性,但是这样的空切入以后有一个问题,他这样的思考是单向的,他出不来!

  大乘佛法的空,叫缘起性空。它是缘起无自性,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他是从体性上,他不是空它的作用、相状,他空它的自体。所以大乘佛法观一切法空是不坏假相的,他把假相保存得非常好,然后从体性上空。他是从假入空以后,再从空出假,这个假相从空出来以后还可以再用,还可以依止假相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依止假相积功累德,求生净土。

  小乘佛法是破坏假相,灭色起空,他对因缘所生法的身心世界是,你看小乘的经典是全盘否定,没有价值。在小乘的观念,人生没有价值,一个阿罗汉大概证得涅槃以后,他的生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等待涅槃的到来,就这个想法而已,他不会主动的为诸众生不请友、广泛的度众生,他没有这种事。所以基本上他比较悲观,他对人生的认为,他认为这人生是多余的,早一点离开早一点好。

  大乘佛法对人是双向思考,他认为我不能够执着这个色身,但是我也不能没有这个色身。他是从假入空,这是一个思考,我要跟色身保持距离,身心世界靠太近,你会被它的因缘所生法所系缚,但是你不能靠太近,你不能没有它,没有它你用什么来拜佛念佛?你还得要借假修真。

  诸位要好好体会,灭色起空跟缘起性空的差别,灭色起空是单向思考,缘起性空是双向思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诸位你看大乘经典在讲话,很少讲一句话的,除非佛陀在对治你。犹如莲花不着水下面一定有句话,亦如日月不住空,佛陀基本上讲话是空有双照的,大乘佛法你翻开经典,基本上都是二句话、二句话的。

  这是训练一个菩萨,你的思考模式是双向思考,你不能过分喜欢它,但是你也不能没有它。当然这跟我们的凡夫思考的有关系,因为我们习惯单向思考,但是我要提醒大家,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要慢慢训练自己双向思考,不即又不离,不取又不舍。初学大乘佛法会觉得,哦!这心你很矛盾,不取又能不舍,但是你习惯了以后你就知道,哦!原来佛陀的意思就是这样,是中道。

  所以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从身根当中它会产生一种觉了的功能,这个觉了的功能当它向外攀缘的时候,带动了根尘识的因缘和合,当它回光返照的时候,就回归到一个清净本然的觉性。这个就是双向,一念迷生死浩然,一念悟轮回顿息,只就是一份的觉,同样一个东西,你用得好你就是解脱,用得不好它就伤害你。所以问题不在色身,问题是你的观照力有没有现前。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一 须菩提观意(一)
净界法师


    壬五、须菩提观意

  宿命知空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离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须菩提尊者他所观的是意知,见闻嗅尝觉知,知的功能。须菩提翻成中文叫空生,因为他出生的时候,他家中的财宝突然间瞬间消失掉,等到他出生不久以后,财宝又再出现,因为有这样的瑞相,所以取名为空生。

  尊者在这时候,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说:我多生多劫以来,我这一念第六意识的心是很特别的。为什么呢?因为心得无碍,心指的是第六意根,我第六意根去分别种种心中的法尘善恶的时候,我就了知这一念分别的心,是本自空寂,所以对一切法尘所产生的假相,我是不生取着,无障碍的。(这个地方就是有空观的意思。)

  自忆受生如恒河沙,这是空观的智慧产生的宿命通。而且我自己能够悟知我每一次受生的种种的状态,我到天上受生,我到人间受生,我到各式各样的因缘受生,他都能够很清楚的去预知。就着今生来说,我今生初在母胎的时候,我就知道五蕴身心本自空寂的道理。(这个地方古德的解释是一种我空的智慧现前。)

  如是乃至出胎以后,我能够了解这外在的一切色声香味触法,这一切依正二报的世界,也是当体即空的。(古人解释这一段是法空。到这个地方是二空自调,以我空法空的智慧调伏自己的见思烦恼,这地方讲大悲利他。)

  亦令众生证得空性

  而且我能够有善巧的方便来开导众生也能够悟入空性。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解释说:是在般若会,佛陀要须菩提尊者来转教菩萨,来破除菩萨的法执。

  蒙教证果

    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

  今生承蒙如来的种种慈悲的教授发明,发明二个道理:第一、性觉真空,觉指的是第六意识觉的功能,我能够了解我现前一念觉知之性,是缘生无性当体即空的,所以我知道我这一念心是,心即是空,从这一念心而明白我空法空的真理,从假入空。第二、空性圆明我也知道,空即是心,空性当体就是我一念的觉知之心。他能够知道这一念心当体即空,又知道这空性的真理,当体也能够衍生这一念心。他能够因为这样子的因缘,在迹门当中成就阿罗汉果,从本门当中能够顿入如来宝明空海。

  宝明空海就是大乘的第一义谛空,我空法空的真如理。大乘的空是能够显现妙用的,我们前面讲过,大乘的空性现前,是不坏假相的,跟假相在不在没有关系,它是体空观,它是性空观。小乘的空观是不容许假相的,所以小乘的空观现前,不容许有因缘所生法的假相存在,不可以的!小乘的空观是汉贼不二立,有色就没有空,有空就不能有色。

  大乘佛法的空叫作宝明空海,是一种第一义谛空,所以能够同于佛陀的知见,印成小乘的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在空性当中得到入、住、初的这种自在,这是最为殊胜无上的。

  须菩提尊者对于空性,是有很深很深的体验,看过去的因缘就知道。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须菩提的空他的切入点是从意,第六意根切入的。

  现在佛陀问我圆通的方便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是诸相入非,非所非尽。

  这一段蕅益大师解释是说明:诸相指的是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入非它能够入于非相,非相就是空性,把假相的因缘回归到我空法空的体性,乃至于非所非尽,非指的是能观的智,所非指所观之境,乃至于能所双亡,诸相颇得,唯是一心。

  蕅益大师说:他把因缘所生的我相法相,回归到一念清净本然空性的心性摄用归体。

  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又能够把这一念,缘生无性的心当下承当,它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斯为第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十一 须菩提观意(二)


净界法师


    这地方我们解释:

  须菩提尊者在观空的时候是以一心为根本,他这个观法跟大乘起信论非常接近。大乘起信论的观法它是以一心为中,所以它叫一心真如,它的真如在一心中表现出来。

  这个观法其实非常好用,你不管看到什么事情,你就观想它是唯心所现,思诸法如梦,外境都是一念心显现出来,外境是空,先把外境空掉,然后再观,观心性无性,能分别的这一念心,最后也觅之了不可得,思诸法如梦,观心性无生。第三段再肯定,这一念清净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先否定再肯定。

  诸位你看大乘经典,你看佛陀对心的描述,你说:诶!佛陀讲话怎么一下讲这个,一下讲那个,一下说心是罪业的根本,你不能随顺它;一下子又说,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是一样的,要肯定!

  佛陀对心有时候是采取否定的状态,有时候是肯定。这怎么办呢?哪一个是对呢?它这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刚开始你要否定,刚开始我们这一念很多颠倒,你一肯定就完了,你肯定你就被它带着走。

  大乘佛法,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刚开始先否定自己的心,你所有的作用,你内心释放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告诉你自己这都是假的,不要被它骗了!你打你的妄想,我修我的止观。所以刚开始我们对心性是否定的,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诸相入非,非所非尽,完全否定;但是否定到最后的时候,你要转成肯定,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你要重新肯定。

  大乘起信论它说:观一切法离言说相,离分别相,离名字相,唯是一心。到这个地方,把一切万法回归到一念心性,最后还有一句话很重要,是名真如,重新肯定这一念心性当下就是真如。你看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唯是一心,这个地方是完全否定,然后是名真如,叫一心真如。所以我们在调心的过程当中是否定、否定、否定、否定、最后肯定、肯定、肯定、肯定。

  但是《楞严经》的角度是完全否定,《楞严经》基本上它是从假入空,《楞严经》从空出假讲得很少,它是让你把心带回家。但是真正肯定你的自它不二的本性,开始从空出假,那你要读《法华经、华严经》,都是这样。

  所以你看为什么经典要判教,这一部经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它的定位是什么,有五味,它的滋味是什么?的确每一部经的效果不一样,佛陀讲话的口气不一样,产生的身心世界的效果是不一样。

  《楞严经》它偏重破执,它这一部经的目的,就是在根尘识的因缘当中把你拉回来,把心带回家,《楞严经》就达到目的了。至于你从家里面再出去,那你就研究《法华经》、研究《华严经》怎么样发菩提心,怎么从假相当中建立如梦如幻的因缘,从如梦如幻当中积集如梦如幻的功德,那你得读《法华经、华严经》。

  所以它这个地方就是,我们讲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把一切法汇会归到一念心性,然后再旋法归无,在一念心性当中来重新肯定,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我就从这个地方成就圆通,斯为第一。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