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二十五圆通--阿难请问圆根



净界法师


    己二、别显修证

  前面的几科都是在讲,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一些理观的观念。这个地方就正式的开显它一个修学事相的因缘。别显修证,分别的显示二十五位圣人,所修证的圆通法门。这正式讲到它的事修的过程。

  (分五:庚一、阿难请问圆根。庚二、如来垂询圣众。庚三、众圣各说证门。庚四、放光现瑞总印。庚五、佛敕文殊简择)

  庚一、阿难请问圆根。

  本经的当机众阿难尊者,前面所有的理论听完以后,他就起立来请问佛陀来如何选择圆通的本根,来当作我们修学三昧的一个下手方便。

  自述迷情

    阿难尊者把他修学的心情表达出来。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阿难尊者跟法会的大众,承蒙佛陀在前面二科的开示,这时他的内心可以说是慧觉圆通,得无疑惑。慧觉指的是能观的智慧,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叫慧觉;圆通是他所观之理,圆三谛理。能观的智,如何去照了所观之理,这个地方已经完全通达,而且没有任何的疑惑。这是把他对前面的学习,做一个总结。

  这时他就合掌顶礼佛陀的双足来白告佛陀说:我等法会众生,听到前面佛陀讲到《首楞严王三昧》的一些理观的思想,可以说是身心皎然。对我们眼前的身心世界这个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是非常的清楚明白,我们的生命是怎么由业力的熏习而显现出来,这样的一个空假中三观的思想非常的清楚,说是快得无碍,快是通达愉快,而没有障碍。

  现在又听到了,所谓一六亡义,六结一旦解开,其实一念的妄心也不可得,因为六结是依止一念妄心而起的,所以它们之间有相互的作用,但是现在却还没有通达如何来选择自己的圆通本根。

  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对于整个《楞严三昧》的观念非常清楚,但是真如本性是一个无相的,一个清净圆满的真如。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一个门,从哪一个点悟入,会比较好呢?你说六根、六尘、六识,这么多的方便门,哪一个会比较适合我们?修学的下手方便,到这个地方阿难尊者还没有明白,是把他自己修学的整个心情表达出来。

  依解起修

    这个地方就赞叹法门救拔的一个力量.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阿难尊者说:世尊!我们这种生死凡夫,飘落于生死轮回当中,我们可以说是积劫孤露,多生多劫孤露,孤露就是孤苦无依的意思;何心何虑预佛天伦,何心何虑就是何等的庆幸,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在这生死轮回当中,能够遇到这么殊胜的法门,并不是自己能够事先预知得到的,而且能够预佛天伦,又能够生为佛陀的堂弟。这个情况就好像一个如失乳儿,失去乳母的小儿,假设没有人救护的话是生命不保,这时候突然间遇到慈母的保护,表示一个生死凡夫,我们一直在根尘识中打转,我们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我们的家,一次的根尘识消失了,又现出另外一个根尘识,我们永远被根尘识所牵引。这时候佛陀在《首楞严王三昧》开始告诉我们要破根尘识,要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才能够解脱生死。这时候就好像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儿子,遇到了慈悲的母亲一样,得到生命的救拔。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假若我能够把握这个殊胜的因缘,际会就是《首楞严王三昧》殊胜的因缘,我肯定能够成就无上菩提的道果。因此际会道成,成佛是要有际会,当我们能够把握这个际会去修学的时候,是什么相貌呢?

  所得密言,还同本悟 。这段较深,诸师批注不同,我们根据蕅益大师的比较清楚。

  蕅祖说:这所得密言是约着因地的观行来说。为什么说我们在因地修学的时候是所得密言?因为行起解绝。《首楞严王三昧》在讲道理的时候,佛陀依止名言来发明三谛理,但是真实在修止观的时候是离开一切名言的,是没有相状的,观察因缘法是即空、即假、即中,它当体是无自性的、是无生的,但是它有它暂时的假相,但是在观的时候心中是没有名言的,叫所得密言。在因地的时候是行起解绝,在果地的功德,可说是自心本具,当我们破妄显真,把六根、六尘、六识的相状破坏以后,回归到一念心性的时候,这个心性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

  还同本悟,本来就俱足的,只是我们过去一时间把它疏忽了而已。

  这个地方等于是说明这个法门的殊胜,跟法门修学的过程。

  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如果不能够好好的把握这个际会来修习观照,就跟没有听闻是没有差别的,徒闻无功。际会难得,这是讲到法门的殊胜。

  请问圆根

    这一段就正式的来请问圆通本根。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惟愿佛陀能够依止大悲心,来教授我成就无上菩提道果的方法,如何来选择圆通本根,来当作修学的方便,成就如来最后的开示。因为整个《首楞严王三昧》的理论,佛陀该讲的都讲过了,只有修学的下手处还没有开示,所以这是整个修学三昧最后的开示。说完以后五体投地,退藏密机。退,退回本位;藏,就是心中保持默然;密机,心中默默的期待佛陀的开示;冀佛冥授,希望佛陀能够在暗中,能够用间接的方式来教授;冥是昏暗的意思,或者说是间接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从古德的批注是说:因为佛陀在回答圆通本根的时候,佛陀并没有直接宣说,而是请弟子们来宣说,佛陀一一的认可。所以这个地方等于是冥授,佛陀不是直接的教授,而是透过弟子们的修学经验来传授,叫作冥授。

  这一段等于是说明阿难尊者请示佛陀圆通本根的过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如来垂询圣众



净界法师


    庚二、如来垂询圣众

  释迦如来正式的来询问与会的大众,他整个修学圆通本根的过程。

  所成之果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即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

  这时佛陀在阿难尊者请示以后,就普遍告诉与会大众诸大菩萨,菩萨加一个大字,大字是俱足广大殊胜功德的意思,所以我们一般讲大菩萨就是指的法身菩萨,才有资格叫大。即诸漏尽,漏尽就是断除三界见思烦恼的大阿罗汉。这个地方的大阿罗汉跟我们一般讲的大阿罗汉不太一样,我们一般讲大阿罗汉是俱足三明、六通,八解脱的阿罗汉。这个地方的大阿罗汉,蕅益大师解释,是俱足大乘功德的阿罗汉。也就是说以下的整个阿罗汉,他们都是外现声闻相,内密菩萨行,他们久远劫来都是已经成就菩萨果位的,只是为了帮助释迦佛陀来宣扬佛法,而是示现做声闻相状。所以到了整个经文二十五圆通,蕅益大师他解释的时候,他习惯用迹门跟本门。迹门是为了度化众生所示现的因缘;本门是他本来修学的功德,我们讲本地风光。到经文的时候,我们会把有关小乘的修学,它的迹本二门来个别开示。

  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得成无学。

  你们在整个修学过程当中是生我法中,这个生不是我们讲的色身的受生,是一个佛法,法身的受生。
《法华经》上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少分。

  你们内心当中本来都是烦恼障、业障、报障,怎么能够生起清净法身的功德呢?怎么能够得成无学(学是成就圆通的功德)呢?你们的果地功德,是怎么来的?

  佛陀提出这个问题。

  能成方便

    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你们在我佛法当中成就法身,你们当初最初的发心,修学圣道的时候,你们是如何来觉悟十八界的?其实这个地方应该包括七大,二十五圆通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再加七大,地水火风空根识。那为什么没有列入七大呢?因为七大就包含在十八界里面,开合不同。

  你们是怎么样觉悟十八界的,这过程当中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首先讲到整个修学的目标,你们所证的圆通是什么相貌呢?第二个讲到修学的过程,从何方便,你们当初是依止什么样的方便之门,而能够悟入《首楞严王三昧》?

  阿难尊者请示佛陀圆通本根以后,佛陀并没有直接来回答,而是请大小乘的二十五位圣众,来说明他们的修学过程。

  这一段的经文,蕅祖说:为什么如来要垂询圣众,而不直接回答呢?

  有二层意思:第一个、显示方便有多门,因为真如本性是绝待圆融,但是悟入真如的方法是很多的。你一天到晚扫地,如果你能够修止观,也能够从扫地当中悟入圆通;你一天到晚拜佛,你也可以从拜佛当中悟入圆通,可以说是方便有多门。这是第一个,二十五个圆通他们悟道的方法都不同。

  第二个、显示归元无二路,显示门门皆能通达众生本俱的如来藏性,是绝不虚妄的,当我们从这个门进去以后,所得到的真如本性是绝不虚妄的。

  这二句话的意思简单的说,蕅益大师后来做一个总结说: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

  我们现在的生命现象,是活在根尘识,一个意识的分别心。意识的分别心当中,生灭心要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么一个遥远回家的路,你一定要问过来人。说:把心带回家,这一定要有过来人亲自的描述,才能够更加的贴切。

  这个就是佛陀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而要二十五位大小乘的圣众来回答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实际上走过来,所以他们描述起来更加的贴切,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一 陈那观声



净界法师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

  大小乘的圣众,在佛陀的垂询之下,就各别的说明自己当初,所修所证的法门。

  (分五、辛一、观六尘。辛二、观五根。辛三、观六识。辛四、观七大。辛五、观耳根)

  辛一、观六尘

  观指的是能观的智慧,就是本经说的空假中三观的智慧;六尘是所观的境,色声香味触法这六个尘境。
  
   (分六:壬一、陈那观声。壬二、沙陀观色。壬三、香严观香。壬四、药王观味。壬五、贤护观触。壬六、迦叶观法)

  壬一、陈那观声。

  陈那,就是憍陈那,他是观察声尘,从声尘当中去回光返照而成就三摩地,而证得圆通。

  音声悟道

    憍陈那五比丘,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

  先说明他成道的过程。

  憍陈那有些地方叫憍陈如,翻成中文叫做火器,因为他在家的时候是一个祀火的外道,所以叫作火器。这当中其实是五个比丘,这五比丘是很有名,因为这五比丘当初佛陀出家的时候是做佛陀的侍者,在佛陀成道以后也是最先得度,可以说是整个娑婆世界,最早成就的僧宝,就是这五比丘。这五比丘有哪五位呢?一、憍陈那尊者,二、马胜尊者,三、跋陀尊者,四、摩诃男尊者,五、十力迦叶尊者。

  这五位比丘首先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而白佛言,这段是经家叙仪,以下就正式的来陈述它的因缘:我们五位比丘,过去曾经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还有鸡园修学禅定及种种的苦行。

  观见如来最初成道,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以后,最初是来到了鹿野苑,来度五比丘,所以他们就看到佛陀成道,这时候佛陀为五比丘于佛音声悟明四谛宣说四谛法门。佛陀成道以后,观察过去的因缘先度五比丘,而三转四谛法门。透过了示相转、劝修转跟作证转,来发明整个世间上跟出世间的因果,所谓的苦集是世间有漏的因果,灭道是出世间无漏的因果。

  蕅益大师说:四谛法如果汇入到圆教的时候,是一念的迷就落入了苦集二谛,一念的悟当下就是灭道二谛。所以说,世间因果、出世间的因果,只就是一念的迷悟,而各自显现,这是比较深的四谛。

  这个地方是说明,憍陈如五比丘,他们最初学道的因缘,以下正式的说明,他的修学的过程。

  蒙印命名

    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佛陀在三转四谛法门以后,就问五比丘说:汝等解不?在最初解的时候,示相转的时候,佛陀讲出四谛的相状。这时候憍陈如比丘就称解,当下在初转四谛的时候,憍陈如比丘就证得阿罗汉果,所以我初称解,在初转的过程当中就完全通达四谛法门,就真实的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这时候如来就印证憍陈如叫阿若多。阿若多翻成中文叫最初解,因为他是整个佛陀弟子当中,最初开悟的,最初成就果位的比丘,也就是一个最早僧宝的出现。

  妙因密圆。

  这地方要注意:我们前面说过,这地方只要是谈到小乘的修学都是有迹门跟本门。从憍陈如比丘示现的迹门来说,他是观四谛,当然他观四谛是观生灭四谛。四谛法门主要从声闻法说是四念处,主要还是无常无我。他从四念处当中去观察他的五蕴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而这变化当中没有一个真实的主宰性,因为它要怎么变你控制不了。

  你说:我现在要变好,或者变坏,你身体要变得更健康,或者变得更虚弱,你作不了主。你只知道它会变,但是怎么变是由业力决定。所以我们从五蕴身心的变化当化中,我们知道没有一个真实主宰的自我来主宰,所以他证得我空真如而成就阿罗汉,所以阿罗汉的最初证得是我空真如,他只就是知道在整个根尘识当中没有一个主宰的我。

  但是根尘识本身是怎么回事,这个法是怎么回事,它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完全不知道!这个只是一个声闻的迹门。

  但是妙因密言讲到憍陈如的本门,讲他正式证得圆通。他不但是从四谛当中,观察无常无我证得我空真如,而证得阿罗汉,他更能够观察这个音声,它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音声是个假相。为什么?因为它会变化。

  我们只是看到这个假相,而被这个假相所转,那就是标准的生死凡夫,从这个地方起烦恼造业。

  那么一个修《首楞严王三昧》的人,看到一个假相,他马上会做一个观照,就是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一段我们在前面的三卷半讲得很多,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我们会探本求源,这怎么会有声音呢?它从什么地方来?我们就顺着开始去找,这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从嘴巴中来,嘴巴也不会讲,怎么会有声音?身体也没有声音啊!当然我们一直观进去的结果,得到一个答案,就是觅之了不可得。

  所谓的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这个声音只就是一个因缘的和合而虚妄的显现,当因缘消失的时候它也就消失的,而它的本质就是众生本俱的现前一念心性。所以他从相中,能够从相里面悟入到性,这是一个关键,破妄显真。

  我们从它一个表相,而看到一个真实的体性,这个就是妙音密圆。妙音指的是它的一个假相,音声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但是你能够回光返照的时候,你就能够看到它的本质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蕅益大师说:这也是正式说明性因真空,性空真因,清净本然周遍法界,随众生心而循业发现。

  说是怎么会有音声呢?音声的本质,只就是一念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随着众生的音声而各自循业发现。所以你看一个音声,一百个人去听这个音声,一百个听到的音声都不一样。

  这表示什么?表示音声这个法不真实。

  如果音声是真实的,每一个人听要完全一样,因为它有真实的法。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福报大的人他听到的音声都是悦耳的,苦恼的众生听到的音声都是刺耳的。这个就是说明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因为我们的心性是受业力的熏习,而各自循业发现。所以我们能够从假相当中把心带回家,就是从妙音当中而悟入了密圆。

  这是说明他成就圆通的,当然他成就圆通就不是阿罗汉了,至少是圆教的初住,别教初地。

  我于音声得阿罗汉。

  我最初是从佛陀的音声的教法当中,而悟入了四谛法,证得我空真如,断除见思惑,证得阿罗汉果。

  这地方迹门,妙音密圆讲本门。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佛陀问我修证圆通的法门,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的过程,我个人是认为,以音声为所观境,是最为无上、最为殊胜的。

  憍陈如比丘,自己从凡夫到最初成道的一个修学过程,把它表达出来。

  这地方有一个地方是值得我们注意,在整个二十五圆通,本来这六尘,应该色声香味触法,应该色尘排第一,怎么声尘排第一呢?

  蕅益大师说:为什么把声音排在第一个?

  蕅祖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此方就着娑婆世界的根机来说,音声对我们的影响是特别的重大。所以释迦牟尼佛出世,是以音声来作佛事,把所有的圣道放在音声当中,你看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个音声里面有很深的道理在。所以二十五圆通最初是以音声,所谓的所观境,所闻的声尘排第一,而以耳根为最后,以能闻的根排在最后,以音声当作最初,以耳根为最后,这表示一前一后的互相呼应,而相契于娑婆世界的根基,有这一层意思,也有暗示其实圆通本根就在声音。

  你看我们的净土宗完全靠声音,所以我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那么谁代表阿弥陀佛?当然很多方式,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他要变现什么相貌都可以,如我们现在画一幅阿弥陀佛的画像也可以,用玻璃纤维做一个佛像来代表阿弥陀佛也可以,但是最简单的就是音声,你能够念南无阿弥陀佛,诶!佛陀就出现,最简单、最明了,最直接、最了当,然后你把这个声音再听回去,你就跟他相应,跟本尊相应。

  临命终的时候这种操作的方法最简单、最直接,因为娑婆世界整个佛法的功德,都是靠音声来传递。你看我们中国为什么发展出这么殊胜、广大的梵呗,有多少人是唱《炉香赞》而启发善根,它的音声就在传递一种圣道的力量。

  这个当然娑婆世界很适合,因为我们习惯性在六根门头当中,我们喜欢从耳根来吸收圣道,这地方佛陀也就顺众生的根机,把音声排在第一个,把耳根排在最后,是这个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 沙陀观色(一)



净界法师

壬二、沙陀观色  


优婆尼沙陀尊者观察色尘。
依色悟道

优婆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迹门的修学过程。

优婆尼沙陀翻成中文叫色性空,因为他最初成道是观色尘的本性是空的而证得无我的真理。他从座位起身,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为什么说他也是观佛最初成道呢?佛陀最初成道是到了鹿野苑去度五比丘,接下来所度化的就是优婆尼沙陀,这是第二个因缘。所以他相对其他比丘来说,他是非常的早,除五比丘以外就是他,所以他也说是我亦观佛最初成道,我也是在佛陀最初成道的时候而见佛的。那么佛陀教他修什么法门呢?观不净相,生大厌离。佛陀当初在教导优婆尼沙陀的时候,不是讲四谛法,而是讲不净观,使令他对色身产生重大厌离。

解释不净观:


不净观在古德的批注当中提出了五种不净:

第一、种子不净,就是我们的色身当初它的一个受身的因缘,是由于我们临终一份的爱取烦恼,一个染污的心识,然后有父母的结合,所谓父精母血的一个杂秽的和合体。所以我们当初色身的成立,就是一个不清净的心法跟色法的结合,这叫种子不净,色心皆不净。

第二、生处不净,当我们一念的爱取烦恼而投胎以后,所谓的胞胎所依止的处所,是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生脏就是我们说的脾胃消化系统,熟脏就是把饮食消化以后,便成了大粪,蕴藏在大肠当中叫熟脏。我们的胞胎就处在这样一个污秽杂秽的地方,这叫生处不净。

第三、相不净,当我们出生以后,我们的色身是九孔,二个眼睛、二个鼻子、嘴巴乃至于大小便处,经常流出不净,外相是不清净的。

第四、性不净,我们色身的本质本来就不清净,乃至用大海水把它洗涤到剩下一个微尘也是不干净的。就是说我们的色身其实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处所,这叫性不净。

第五、究竟不净,前面指的是受生,这个地方讲死亡。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身体,慢慢的膨涨、青瘀,然后慢慢慢慢的破裂,流出脓血,然后虫噉,然后变成白骨,最后风一吹又回到虚空,究竟不净。

优婆尼沙陀他最初见到佛陀,佛陀所说的法门是这五种不净。他次第的观察以后,对男女的色身生起深重的厌离。

当然这个地方还不是圣道,成就圣道要观察诸法的总相,不净观只是个别相,它只是对治爱烦恼,真正对治我见颠倒的是以下的道理。

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

这个地方就真实的悟道,看到诸法的总相。

乃至于能够觉悟色身的本质,从最初的种子不净乃至于最终的究竟不净,最后显现白骨而变成微尘,最后风一吹而归于虚空。

他从头到尾的思惟整个色身的生老病死的过程,他觉悟到一个道理空色二无。色法它有一定的生起跟还灭的过程,看他色身出生,最后死亡了,最后变成白骨,最后变成灰尘,最后完全消失掉,所以色尘当下是觅之了不可得。那么虚空为什么是不可得呢?因为虚空是假借色尘而显发出来的,色尘既然不可得,虚空也不可得,因为这二个是互相的依存的。所以他看到了色法跟虚空二个都是不可得,它的体性都是毕竟空寂的,而证得无学道。他从这个地方,证得无我的道理,在生命当中没有真实的自我,当然就证得阿罗汉果。

这一段是讲到他的迹门,第二段就讲到他的本门。

蒙印命名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到这个地方,佛陀就正式印证我叫做泥沙陀,或者讲色性空。

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这一段又讲到他的迹本跟本门的二种情况。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二 沙陀观色(二)


净界法师


    壬二、沙陀观色
  我们在学习二十五圆通的时候,主要的观念就是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方便就是我们刚开始从相中来观察的时候,这六根、六尘、六识的相是不一样的。你看每一个人他所依止的六根也不太一样,有些人耳根很好,有些人眼睛很好,有些人鼻子很好,所以他所依止的根是不一样。他所受用的六尘也不一样,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不一样。我们的根跟尘接触以后,产生了心中的感受,产生了想法,这个所谓的心识也不一样。所以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我想没有一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等到他从相悟入到法性的时候是完全一样的,因为我们成就圣道一定是要证得诸法的总相,所以证得实相的时候是完全一样,没有差别的,因为那个时候大家是入于一种真实的心性,所谓清净本然,周遍法界,回到一念心性的时候是无差别的。所以我们整个修学的过程当中,是从有差别的过程,而进入到无差别的心性。

  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优婆尼沙陀过去的修学过程,刚开始佛陀教授他的是观察整个色身。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观,就整天注意你的色身就好。他从一个不净观,而观到最后尘色既尽,从有相的分别产生厌离,到最后观察这色身当体即空,本自不生。再进一步妙色密圆,优婆尼沙陀在观察色身的时候,他是二个过程:第一个他先观察,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从一个表象上的生灭而证得无我。

  所以我们在观,这都是给我们一个经验,先从无我,然后再回归到毕竟空。

  他从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明灭,就观察到我们的色身,是假借心中的爱取烦恼跟父精母血的结合而虚妄的生起,最后也是因缘的结束而在虚空中消失掉。

  他看到我们最初的生老病死的过程当中,他体验到一个尘色既尽,一个我空的真理,这当中没有一个人能够主宰我们的色身,没有主宰性。接下来他就进一步的观察妙色密圆。

  妙色密圆,蕅益大师的意思就是说:其实这一个色身不但是观察它的生灭相,进一步观察它的所来之处。说:来无所从,去无所至。这个色身到底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它消失了以后又回到什么地方去?

  前面的尘色既尽只是从它一个存在的现象,观察它的生灭变化,而没有一个主宰的自我;而妙色密圆更进一步观察,它色身一个最初的根源,你从什么地方来。最后的结论是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只就是一念心性本来俱足,而循业发现。

  这个地方它从一个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探讨色尘的本源当中,他就悟入了众生本俱的如来藏妙真性,所谓的妙色密圆。

  我从色相得阿罗汉。

  迹门我刚开始是从色尘当中,从它的生灭变化而证得我空,而证得阿罗汉果。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总结)现在佛陀问我修学圆通的法门,正如我自己所修所证,以色尘为所观境,我个人认为是最为殊胜,最为无上。

  这个是观整个色尘的过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二十五圆通之三 香严观香
净界法师


    壬三、香严观香。

  香严童子他观的是一个香尘,前面二位比丘都是先证得我空,然后再入到二空,最后再回归到一心性,它有它一定的次第。但是香严童子跟药王、药上,就不太一样,他们这些大乘菩萨就直接的正念真如,直接的返妄归真,没有经过小乘的迹门。

  静处闻香

    香严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闻如来,教我谛观诸有为相。我时辞佛,宴晦清斋,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这地方讲到过去他修学圣道的一个因缘。

  因为他过去在因地的时候,他是观察香气而成就圣道,所以叫做香严;童子指的是他这个人的内心特别的纯洁而无邪叫童子。

  香严童子从座位起,顶礼佛足,来白告佛陀:我曾经听闻如来的教诲,佛陀叫我要如实的观察诸有为相,你要成就圣道,你绝对不能够离开有为的假相,虽然真理不是相状,但是你的过程一定要借假修真。所以佛陀说:你要修学圣道,那么圣道在哪里呢?圣道只就是在你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有为诸法当中去观。这是佛陀一个总相的观察,拢总的说明整个有为相状,都是我们的所观境。

  前面讲总相,这以下讲他个人在有为当中,他所选择的一个别相。

  我时辞佛,宴晦清斋。

  我听到佛陀说,原来这圣道的真理并没有离开有为相,我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就知道怎么用功了。佛陀教诲以后我就辞退于佛陀,辞退以后干什么呢?宴晦清斋,宴,安稳的意思,放下一些尘劳的事物,找一个地方安稳的静坐;晦,指的是处在一个没有吵杂的寂静处所叫晦;清斋指的是内心显现一种清净而无杂念,禅定现前。

  就在一个安座寂静的地方,内心屏除一切的杂念。就在这一念寂静的心中,他观到什么事情呢?

  见诸比丘烧沉水香,香气寂然来入鼻中。

  香严童子他在寂静的心中,突然间有一个所缘境现前。在旁边的比丘烧沉水香来供佛。沉水香是一个世间的宝物,它烧一小块,就能够熏习整个南阎浮提这么大的范围,香气能够传播得很远。香严童子在这个比丘不远的地方安座的时候,香气就悄悄的,因为它是无形无相,所以说是寂静的、悄悄的,飘来香严童子的鼻根,来当做他的所观境。这是他过去在修学的一个过程。

  即香悟道

    我观此气非木、非空、非烟、非火、去无所著,来无所从,由是意销,发明无漏。

  他遇到这样的香气他应该怎么去面对?

  香严童子他是离开了大众,来到一个寂静的茅棚,在那个地方打坐,而且禅定的心现前,没有任何的杂念,突然之间这个香气悄悄的来到他的鼻根。他的明了的心跟香气一接触的时候,他突然间生起一个观照,香气你从什么地方而来?

  他就生起一个回光返照的智慧,来探讨这香气的根源。说是:非木,香气不应该说是从沉水木而来,因为你要是不去烧它,它是没有香气的,所以你不能够说它是从木头而来;这香气也非空,它也不是从虚空而来,因为虚空常存而香气不常有,所以它不是从虚空而来;它也不是从烟而来,因为烟所飞的地方很有限,香严童子离比丘烧沉水香的地方有一段距离,这个烟根本没有飘过来,但是它香气就过来了,所以它也不是从烟而来;它也不是从火而来,因为你用火去烧其它的木头,它就不会有香气。所以他能够知道,这香气只就是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假相。所以我们一定是先看到假相,先看到无我。假相当中我们就看到一个没有实体的东西,一个如梦如幻的烟存在,进一步再观察它的体性。

  去无所著,来无所从,

  来无所从,因缘和合的假相,它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它没有一个来处。无所从来表示它不生,去无所著表示它不灭。从不生不灭当中它就能够知道,原来这香气的假相,只就是一念心性的循业发现而已。所以这个时候,由是意销,既然所缘的香气不可得,那我能攀缘的心自然也觅之了不可得。因为我们的能所是互相依靠,所缘境破了,你能缘的心也就不存在了。

  这时由于前面的香气觅之了不可得,也就使得回光返照,我能分别的心也不可得。这时候能所双亡,发明无漏。

  这个地方的无漏是证得我空的真如,而证得阿罗汉果。这个地方是讲他的迹门。

  蒙印命名

    如来印我得香严号,尘气倏灭,妙香密圆,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我从这么一次的修证经验以后,佛陀就印证我香严的名号,因为因香而成就圣道叫香严。

  尘气倏灭,妙香密圆:

  我刚开始是观察香气的本性,是当体即空,是本自无生,从无生当中进一步探讨它的根源,最后知道它只就是我们的一念心性,本自俱足,而循业发现。所以这个时候,从妙香当中,而悟入了如来藏妙真如性的一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一个体性,我从香严得阿罗汉。

  妙香密圆是指本门,我从香严证阿罗汉是讲他的迹门。

  结答圆通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香严为上。

  现在佛陀问我修证圆通的法门,正如我所修所证,我是香尘来当所观境,是最为殊胜无上。

  这地方讲到香严童子,他成就圣道的过程。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