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本经的观照智慧就是观照诸法的圆三谛理!

净界法师


本经的整个修学重点,就是修学《首楞严王三昧》,它的主要观念蕅益大师说,就是要我们能够正念真如。
      
蕅益大师把整个正念真如的过程,根据本经的经文分成六大科。这六大科最重要的就是前面二科,这二科就占了七卷的经文。第一大科讲到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这一科等于确定了本经的理观,所有的三昧它一定有个观照的智慧,本经的观照智慧就是观照诸法的圆三谛理。也就是说,我们对我们的五蕴身心世界,要生起空假中三观,空观照了五蕴随缘不变的体性,所谓的真谛理;假观是观察它不变随缘的相用,我们的循业发现;空观是观照我们清净的本性,假观是观察业力所变现的这些假名、假相、假用;中观等于是把空有二种观照,把它做一个平衡。

  空假中三观在本经当中,佛陀做一个总结,说是:观性元真,观相元妄。

  这个方法非常好,空假中,有些人听得不是很懂。但是佛陀说:我们怎么去观察我们的生命呢?你分成二部份就对了!

  第一个、我们的身心世界有它暂时的因缘。你看你过去的业力,变现你的色身,你内心有很多的感受,很多的想法。这种叫做一时的因缘,这我们不能否定,生灭变化的一时的因缘,这是假观所观的,假观观你现在暂时的因缘;空观是观察你永恒的功德,你的目标在哪里?你现在是处在什么因缘,你未来的方向在哪里?

  所以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观察生命是观察现在的因缘跟你未来的皈依处,二个同时观察。

  这是在第一大科当中,佛陀花了三卷半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圆三谛理,建立了整个三昧的观照智慧,其次当我们理观建立起来以后,佛陀讲第二科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这个地方讲事修。在事修之前佛陀提出二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个、所谓的二决定义,就是你的因地发心,我们修学空假中三观,能够破除种种的障碍,能够生起种种的功德。因地发心就是说:那你的目标在哪里,你为什么修空假中三观?

  这当中,佛陀一再强调,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我们在修《首楞严王三昧》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追求不生不灭的本性,不是追求有为的功德,这是大乘佛弟子,你刚开始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你不求人天福报,不求二乘的涅槃,只是追求无上菩提,追求开显一念心性的无上菩提。因为你一开始因地发心是生灭的,你不可能成就不生灭果。所以刚开始佛陀在讲事修之前,第一个确认我们因地发心,你要很清楚你的目标在哪里。

  第二个、你所对治的烦恼在哪里?这个讲过程。空假中三观是一个能观的智,那你所观境在哪里呢?佛陀讲六根,六根门头就是整个烦恼的活动范围,就在我们的见闻嗅尝觉知当中带动了很多的攀缘、很多的烦恼。所以你就是用空假中三观来照了六根,你就能够回光返照,你就能够正念真如,回到我们清净的本性。这个是整个《楞严经》第一大科的理观,跟整个第二大科事修的纲要。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十)

  
净界法师


    壬二、兼显六解一亡
    在第二大科,佛陀讲的二决定义,事实上把整个修习止观的目标跟过程,所谓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其实讲得完全很清楚。这个地方等于是一个兼显,一个兼带的开显。开显什么呢?开显六解一亡之义。既然空假中三观所对治的是六根门头,每一个当中又有六个结扣,所谓的动、静、根、觉、空、灭,有六种结。当根当中的结解开以后,到最后一也不可得。六解一亡等于是把前面的理观跟整个事修,做一个总结、做一个融通。我们到经文就很清楚,这一科的大意是什么,就是把理事圆融。

  (分二:癸一、疑请。癸二、答示)

  癸一、疑请(分二:子一、叙益。子二、请疑)

  这地方等于是阿难尊者听到佛陀讲前面的二决定义,以后他心中有所疑惑而请示如来。

  子一、叙益。

  首先先叙述与会大众,听了前面的二决定义以后所得到的功德利益。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澈,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在佛陀讲完空假中三观的一个依止处跟它对治的处所,所谓二决定义以后,这时候阿难尊者跟与会的大众,听闻如来所宣说的这种无上大悲心所流入的教诲,这当中包括了祇夜跟伽陀,祇夜是重颂,伽陀是孤起颂。

  这些的偈颂它是杂糅精莹,妙理清澈。杂糅精莹是约着能诠的教文来说,整个文义是互相的杂合融通的,古德说:什么叫杂糅呢?就是性德中有修德,修德中有性德。性德是空假中三观一个所追求的目标,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本性,这叫性德,但是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务实的去处理我们眼前五蕴身心的暂时的因缘,这就修德。所以一个大乘佛法他会很善巧的把暂时的因缘跟永恒的功德,能够把它加以平衡,性德中也兼顾到修德,修德中也兼顾到性德,空假的平衡点,这叫做杂糅精莹。

  妙理清澈是约着所诠的义理来说的,这个道理非常清澈而透彻,把整个结解不二的道理,开显得非常清楚。所以阿难尊者听完以后可以说是,心目开明,叹未曾有,内心的智慧完全的开通,没有障碍,过去未曾听闻过这么圆满微妙的法义。

  佛陀过去讲到追求不生不灭的本性,或者讲到怎么对治我们眼前的因缘,但是很少二个同时开显,这个可以说是叹未曾有,过去未曾听闻的,如此圆满微妙的法义。此科大意说明:

  阿难尊者跟与会大众到这个地方,已经建立了空假中三观,而且他也知道他三观所对治的处所是六根。而六根当中它的重点是分成二部份,一个是相,一个是性,相妄性真。所以我们在面对六根的时候,面对见闻嗅尝觉知的时候,你要知道一个问题,我们整个生死流转的痛苦根本,是从六根发动的,但是诸佛的安乐解脱也是从六根发动出来的。所以这个地方讲到六根是有二门,一个流转门,一个是还灭门。当我们放纵六根的时候,这个见闻觉知往外攀缘的时候,那是带动放逸造罪的力量;当我们六根开始收摄回光返照,开始正念真如的时候,六根所释放出来的是一种真如的功德,同样是六根,所以大乘佛法对六根你不用排斥,说:我现在开始眼睛不要看了,耳朵不要听了,问题不在见闻觉知,问题不在这个地方,问题是你可不可以生起观照,或者是你选择放纵你的妄想,问题在这个地方!

  这个地方阿难尊者是全部清楚了,叫心目开明,他已经知道六根当中烦恼也是它,但是解脱也是它,问题是向内观照,或者向外攀缘。这一部分,阿难尊者可以说是,心目开明。但是阿难尊者对于六根返妄归真的整个修学的次第,却还没有清楚,所以才有下一科的请疑的问题出现。这个地方是把前面的这一科六根的结解不二的道理先做一个总结,叙述与会大众听佛陀的开示以后的利益,这以下第二科,就请示疑问来带动六解一亡的观念。

  这地方先把前面的结解不二的道理先做一个总结,叙述与会大众听佛陀开示以后的利益。第二科就请示疑问,来带动六解一亡的观念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十一)



净界法师


    子二、请疑
      阿难尊者来请示佛陀他心中的疑惑。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沉垢!

  阿难尊者正式提出他心中还没有明白的这些疑惑。

  阿难尊者这时从座位起来,合掌顶礼佛陀说:我现今已经听闻佛陀从无遮的大悲心所流露的这些真实不虚的法句。什么法句呢?所谓的性净妙常,性指的是六根的根性,见闻嗅尝觉知,当它是回光返照的时候,所发明的一个见性、闻性等等。那么这六根的根性是什么相貌呢?是本净、本妙、本常。

  古德把本净判做是般若德,本妙是解脱德,本常是法身德。总而言之,当我们在六根当中,我们心跟境接触的时候,保持不迷、不取、不动,而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我们这一念清净本性所圆俱的诸佛的功德开显出来。这一部分阿难尊者是完全明白,但是内心当中对于以下二个观念却有所疑惑:第一个观念,所谓的六解一亡,第二个、舒结伦次。

  六解一亡,六根的结扣如果解开以后,其实一也不可得。这怎么说呢?因为六根的结扣当初也是依止一念的攀缘心而引生的。为什么六根会有结扣呢?就是一念的妄动。所以你六根解开以后,你的攀缘心到最后也就消失掉(这个观念佛陀在后面会讲得很清楚),六解一亡是偏重在理观。

  舒结伦次,舒就是疏通,疏通六个结扣的一个前后的次第,这个讲事修。

  理观来说,六个结扣都是依止一念的妄心而起,所以当六根回光返照的时候,同样的依止一念的攀缘心,所以六个结扣一破坏了,攀缘心也不可得,这是从理上说的。但是从事上来说,六个结扣却是有它一定的次第,你一个都不能错乱,你一定是破第一个结扣,再破第二个结扣,它的整个配套,是配色受想行识,配五蕴的,前后的次第是历历分明,不能错乱。当我们起修六根在观照六根的时候,它的一个理观跟事修的相互关系,这一科是讲这二关系。这二个互动关系阿难尊者有所不明白,所以唯愿如来能够依止大悲心,再一次的哀愍给法会大众,及末法的苦恼众生,能够施与微妙的法音,来洗除众生六根的尘垢。

  这一段的祈请,有二个祈请,第一个六解一亡,舒解伦次。祈请有二,但是佛陀的回答却是有三。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的回答是分成三大段:第一段、佛陀先讲到六根结扣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每一个根为什么会有六个结扣,就是烦恼是怎么生起的? 第二个、再讲六解一亡的道理。第三个、再讲解开六结的修学次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十二)

净界法师


   癸二  答示
  如来回答显示,六解一亡的道理,这当中佛陀分二段:

  (分:子一、结巾喻迷。子二、解巾喻悟)

  第一段是讲到我们放纵六根,所带动的流转的力量,叫做结巾,众生之迷。

  第二段是诸佛如来在因地的时候,从六根当中开始回光返照,正念真如而成就了诸佛之悟。同样是在六根当中,但是因为是向外攀缘跟回光返照,而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地方佛陀从流转跟还灭,这二个角度来开显六解一亡的道理。

  子一、结巾喻迷

  以打结的华巾,来比喻众生迷惑颠倒的相貌。佛陀先讲譬喻再合法。譬喻当中有五小段。

  显结次第

    开显我们众生成就这个结,是有它一定的次第的。

   实时如来,于狮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綰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阿难尊者请示佛陀以后,佛陀就坐在狮子座上,一方面整理自己的涅槃僧,涅槃僧就是五衣,穿在里面的,在南传佛教叫下裙,等于是僧众的内衣,一方面又收敛僧伽梨,僧伽梨是穿在外面的大衣,包括七衣九衣等等,就是大衣。整理衣服以后,佛陀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揽七宝几,引手于几,揽是用手把它拖过来,拖过什么呢?拖过七宝所成的一个小桌子(几一般是放一些杯子毛巾之类的),然后再伸手在宝几当中,取来劫波罗天所供奉的宝迭华巾,劫波罗天等于是夜摩天,夜摩天的天王曾经供养佛陀一个非常高贵精致的,以棉花所织成宝迭巾,来擦手或擦脸的。

  这时候,佛陀在回答阿难尊者的问题之前,他为了要解释众生的迷惑是怎么形成的,这时候将华巾拿起来,在大众中就绾成一结,绾是左右互相的交接,而打成一个结扣,打完结扣就问阿难尊者说:这是什么呢?阿难尊者就回答:这是一个结扣,这个巾本来好端端的变成结扣。

  绾成一结,这结扣的形成要左边跟右边的交叉。左边表示六根,右边表示六尘。众生当初为什么会有烦恼呢?自然是六根攀缘六尘,六根跟六尘互相打结以后,中间产生六识,产生了爱取烦恼,爱取久了在心中就留下一个痕迹,就是一个结扣。

  于是如来绾迭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迭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詶佛:此名为结。

  这时如来又取来宝迭华巾,又把它绾成一结,又重复的问阿难:这又是什么呢?阿难大众又回答:这也是结。如是的伦次,伦次就是先后的次第,由第一个结、第二个结、第三、第四乃至于总共成就了六个结。而这六个结是怎么产生的呢?一一结成是次第所成,我们的烦恼它不是突然间出现,它是一层一层,就像灰尘一样,你去年的灰尘跟前年的灰尘,那是有层次的。所以我们在擦玻璃的时候,是先擦外面灰尘,再越擦越里面。我们在对治烦恼也这样,你所对治的第一个是对治表层的烦恼,然后是中层的烦恼,最后深层的烦恼,因为它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就不同。

  次第结成以后,佛陀都把手中的结来持问阿难,而阿难尊者也都一一的回答:此名为结。

  这一段等于是把众生形成的整个结扣的过程做个说明。这个所表示的法,我们根据蕅益大师的批注简单的说一下。

  这个地方有三个重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宝迭华巾它的本质是棉花所成,棉花当然是没有相状。那么棉花表示什么呢?表示六根的根性,也就是我们说的如来藏妙真如性,我们众生本俱,诸佛所证的一念清净的本性,是圆俱无量功德的,这是宝迭华巾的一个本质,就是棉花,把棉花做成了线,然后左右的编织成一个毛巾。毛巾是什么呢?毛巾就表示阿赖耶识,因为它是生灭与不生灭的和合,左右的交叉所成的。这是我们众生所俱足一个非常微细的烦恼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当中,再依止这个毛巾打成六个结扣,就表示我们众生的前七转识的一个向外攀缘烦恼,这就是六识爱取的烦恼。所以首先你要先把众生他的一个烦恼的形成,是一念的清净心,然后一念的妄动变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再继续的动下去,变成第七识,再动下去就是前六识。烦恼的形成它是由细而粗,对治烦恼是由粗而细。

  明示结同

    佛陀把巾打完以后,就说明这个结扣,所依止的是同一条毛巾。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迭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迭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祗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祗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佛告阿难说:我最初绾成第一个结扣的时候,你说这叫结,然这宝迭华巾,实际上它的本质祗有一条,在这一条当中它却是可以出现第一个结、第二个结、第三个结。为什么在第二、第三个结出现的时候,你又称这个叫结呢?阿难尊者就白佛陀说:世尊!这宝迭华巾,它是由很多的棉线,编缉成巾,是左右交加,编织而成的。这华巾虽然本体只有一个,但是因为有左右的交加而成为一个结,假设你百次的交加,就形成百结,何况这华巾只有六个结,也不是七,也不是五。为什么如来只允许初结,而不允许第二、第三结的出现呢?

  这段经文当中的对话,古德说:其实佛陀是在明知故问,说:你打第一个结的是结,第二个结也是结,明知故问主要是要阿难尊者从这个事相因缘当中,能够明白回光返照,这个众生烦恼的形成是有次第的。同样一条毛巾打成六个结,绝对不可能同时出现,你一定是先打第一个结,然后再打第二个结,然后再第三个、第四、第五、第六次第完成。

  本经的主要意思,是在强调这六个结是同一个体。六个结同时依止同一个体,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前面说过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为什么?你看,有些人用眼根,他整个注意力在眼根,他看到什么色尘,他就观察这个色尘是虚妄的。从眼根当中回光返照而回到他的见性;有些人从耳根,他听到声音的时候,他知道这个声音是生灭的,回光返照,返闻闻自性,而回归到他的闻性。为什么从眼根进去,从耳根进去,最后把心带回家的时候,二个家是完全一样?六根不同,刚开始修行不同,你看他一天到晚拜佛,你一天到晚持咒,他一天到晚念佛,方法不一样,但是三个人成就以后完全一样,因为我们所对治的烦恼到最后都回归到这条毛巾,都是依此一巾成,都是依止一念心才会有烦恼。

  这个地方已经把六解一亡的观念,慢慢的把它开显出来。这地方先开显烦恼的相同点,从理上来说,六个烦恼是同一心而成,下一段讲到事相的差别。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十三)


净界法师


  从同而异
前面一段是把众生,六个烦恼的结扣,汇归到一念的妄心,所有的结扣都是依止华巾而成,这个是从理体上来说。这以下是说,华巾的六个结扣,却是历历分明的,不能有任何的差错,这是约事相来说。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我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佛告阿难:这宝迭华巾你已经知道事实上它只有一条,但是当我次第作六绾的时候,就形成了六个结扣的相貌,你应该从这样一个事相的因缘当中,好好的详细的观察,巾体是相同的,但是所成就的结扣,却是有前后的差异,你的意思如何?当我最初绾成结扣的时候,名第一结,乃至于我最后绾成的时候,叫做第六结。阿难尊者!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假设我现在要把最后绾成的第六结的名称改成第一结,这是第六结,我说这第六结就是第一结,这样子可不可以,把第六跟第一结扣的名称相貌对调,可不可以呢?它们有没有相同点呢?阿难尊者说:这是不可以的,因为这六个结时间点不同,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第六就是第六,你不能错乱。阿难尊者回答世尊说: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这六结的形成是次第而成的并非同时,所以这第六结的名称,它绝对不能够变成第一结。纵然我阿难尊者以我多生多劫所栽培的种种的智慧跟辩才,我也不能使令这六个结扣的名称、它的相貌能够产生前后的颠倒错乱,这是不可以的。

  理上来说,六结是同样依止一个的妄心,事上来说,这六结有它前后的差别次第。

  说明次第:假设我们从耳根上来说,耳根它的六个结是动、静、根、觉、空、灭,动静就是色蕴,最粗的,就是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种种的色法,如果表现在耳朵就是音声,动静如果是眼根就是明暗,如果是意根就是生灭。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这后面会讲到,动静二结所产生的是色蕴。说:我们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色身呢?因为我们耳根经常随外面动静的相貌,不断的变化,变化久了以后,我们的身相就出来了,所以我们要破色蕴就是破除耳根的动静二相。

  根结所带动的是受蕴,因为有根结的因素产生很多的感受。

  觉结产生了想蕴,就有很多不同的想法。

  空结,我们因为有空结的关系就产生了行蕴,有很多的造作迁流。因为有灭结的关系,而产生了识蕴,产生心中的了别。所以这六个结,有它对应的五蕴的果报相,这个地方是不能错乱的。

  结示异同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前面佛陀都是用阿难尊者来回答,是明知故问,由阿难尊者回光返照。阿难尊者回答以后,佛陀又做一个印证。

  佛陀说:你回答前面的问题都是正确的,六个结扣的确是不同,但是循顾本因,一巾所造。如果是从理上来说,我们追究它最初的原因,完全是一巾所成。也就是动、静、根、觉、空、灭,是一念的攀缘心所成,这个是它们所依止的共同点,但是它们的差别相,令其杂乱,终不得成,它们的差别是有它们的次第的,不能乱。

  一切诸佛的出世,宣说五蕴,一定是由粗到细,先讲色蕴,再讲受蕴,再讲想、行、识。这当中告诉我们要破除烦恼,一定先破色蕴,再破受,再破想,没有一个能够超越等级,因为它形成的过程,是由内而外,你要破坏烦恼,一定是由外而内进去,这是不能够改变它的次第的。

  以法合喻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蕅益大师再三强调这个地方的六根不是六结,六根门头当中每一个根,都有六个结(我们下堂课开始讲二十五圆通)。你从哪一个根观照进去,你都要建立六个结。

  这一段消文是说:

  则汝六根门头当中,所形成的六结的道理亦复如是。它是怎么回事呢?它是毕竟同中,它们都是依止一念的攀缘心所成,叫毕竟同,而生起毕竟异,但是形成结扣的过程,却是有它前后清楚的次第,有它的共同点,有它的差别相。

  这地方,佛陀从凡夫的迷真起妄带动了六结,已经把理跟事漏出一个消息出来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什么是修学的处所?什么是断烦恼的次第?(十四)

净界法师


总结
  《首楞严王三昧》这个空假中三观,它的所观境是六根。你在观六根的时候,你要知道六根的相同点是根性,所谓为什么修行人,越修行到最后个性会越来越接近,而世间人越攀缘,我相、人相越对立。

  你看凡夫,他从年轻到老,人跟人之间差别越差越大。刚出生的时候,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到了八十几岁的时候,二个人没办法相处了,越老越难相处。为什么?因为差别心越来越大,因为他向外攀缘嘛!向外攀缘它的性格,他的想法就越来越差越大。

  修行人不同,修行人你刚出家的时候,你跟我不太一样,我跟你也不太一样,但修了三十年以后,二个人修了差不多。为什么?因为大家都在回光返照,大家都在把心带回家。所以你发觉修行人,越修行他的心性越差越少,因为越来越淡薄、越来越淡薄。

  六根门头的相同点就是它的根性,就是一念的清净本性是相同的,它回光返照的时候是相同的,但是它在向外攀缘的时候,是各式各样五蕴的相貌产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方便有多门,但是归元无二路,回家的路是完全相同的。

  在律上,佛陀讲一个公案说:

  有一个比丘,这个比丘修四念处的时候,他一直不能破他五蕴的障碍,他随大众修苦行的时候,他的身心世界一直放不下。后来这比丘就很苦恼,就请问佛陀。当然,佛陀是无所不知,佛陀叫阿难尊者去跟国王借一个皇宫,说:你带这个比丘去住皇宫住三个月。这比丘在这华丽的皇宫住三个月以后,证得阿罗汉果。

  换句话说,有些人在苦行当中他生起出离,有些人他必须在好的环境当中生起无常观。

  佛陀在这公案讲完以后他说:悟道在心,不拘形服,我们很难清楚的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回家,因为你刚开始形成烦恼的过程,每一个人是不同,所以你回家的路,过程不可能完全一样。说:诶!他拜一千拜,我也拜一千拜。不必!这个法门适合他,不见得适合你,但是回到家以后,是完全一样。

  这佛法的修行很妙,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他修唯识学、你修天台宗、你念佛求生净土、他走圣道门,方便有多门,但是成佛以后,大家所证的真如,一如无二如。理事的圆融,大家要体会一下理观事修的一个相互关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