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阿含经随身辑

十五、四念处

四念处,是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环,所照顾的范围,相当广,也适于配合着各种其它修行方法,一起使用。

四念处的修行法,从「身、受、心、法」着手,如实而又绵密的觉察自己的身心,照顾自己的身心。如实,就是如其事实,仔细、确实、诚实而不加粉饰;绵密,就是不分「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时时刻刻地。

如实与绵密,是每一个修行者,都必须培养的特质,也是趣向解脱的必要方法,所以,有些经典说,四念处是趣向解脱的「唯一之道」,应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比较恰当。

能时时刻刻地觉察,就能够尽早地发觉问题(烦恼),相当于进入「四谛」中的第一谛──知苦。如果正见具足,觉察,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四谛」的第二谛──看到问题的起因了。如果信念、毅力又强过习性的牵引,知道不对,立即舍离,那幺,烦恼就平息下来了,「四谛」的第三、第四谛也相继完成了。

132.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过去、未来、现在如来、无所着、等正觉,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云何为四?

⑴观身如身念处:

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彼持墨绳,用□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齿齿相着,舌逼上□,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 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觉一切身息入,觉一切身息出。觉止身行息入,觉止口行息出。

离生喜乐;定生喜乐;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无处不遍。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

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忆所念,修光明心,心终不为□之所覆。

善受观相,善忆所念;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我此身中有发、毛、爪、齿、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痰、小便,犹如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蔓菁、芥子。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观彼死尸,鸟啄狼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骨锁在地,骨节解散,见已自比:今我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

如是,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

观身如身。

⑵观觉(受)如觉(受)念处:

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不苦不乐觉。

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

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

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

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

如是,观内觉如觉,观外觉如觉。立念在觉,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觉如觉。

⑶观心如心念处:

有欲心知有欲心如真,无欲心知无欲心如真;有恚、无恚;有疑、无疑;有秽污、无秽污;

有合、有散;有下、有高;有小、有大;修、不修;定、不定;

有不解脱心知不解脱心如真,有解脱心知解脱心如真。

如是,观内心如心,观外心如心。立念在心,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心如心。

⑷观法如法念处:

眼缘色生内结,内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是谓观法如法,谓六内处。

内实有欲知内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镇恚、睡眠、掉悔、疑。是谓观法如法,谓五盖也。

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舍。是谓观法如法,谓七觉支。

若有少少须臾顷,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彼朝行如是,暮必得升进。彼暮行如是,朝必得升进。(中·九八)(念处经)

※将专注力与念头,安住在或身体(身)、或觉受与情绪(受)、或心念(心),或观念(法)上面,随时随地,依着身、受、心、法,如实地觉察其变化,这就是经中所说的「观身如身」(或说「身身观念住」;「缘身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也就是四念处的内容。

身的觉察,涵盖了所有的举止行动,以及所有与身体相关的生理现象,包括对自己的身体、当下的身体(内身);别人的身体、过去身体的反省(外身)观察。依经文,大略列举了十三种观察内容。这是在四种觉察中,比较具体而不抽象的,一般认为,初学者比较适合从这里开始下手学起。对身体的觉察,如果对象是呼吸(「内身」),那幺,就可以和出入息念(安那般那念)相结合;如果观想着身体内的各个器官(可以是运用假想观,观想自己身体的「内身」;可以是如实地观察死尸的「外身」;也可以是由观察死尸到观想自己身体的「内外身」),那幺,就可以和不净观相结合。

情绪与觉受的觉察,经中以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为主要的觉察对象。其中,「食」,依《杂·四八二》的解说,应该还是偏重于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身接触等五欲来说的。「受」的觉察,个人以为,这是修行上,很适切的下手处了。推测过去,也有佛弟子特别重视从观「受」下手的吧!请参考本《剪辑》第十五条。心念的觉察,经中说,要明白心里是否有欲念;是否动了怒气;是否迷惑犹豫;是否有龌龊的念头;是清醒还是散乱迷糊;是沮丧还是兴亢;心量是大是小;是精进还是懈怠于修行;是否在定中;是否解脱。

法,其涵盖的范围很广,也比较抽象,是与心念相对应而生灭的。也可以比较狭隘地理解为:是一个观念;一个价值观;一个想法;这是起心动念的源头,经中举了五盖,以及七觉支作说明。

法的觉察,涉及了烦恼发动的根源,对烦恼的彻底解决,具有关键性的地位。所以,在实务与技术上,法念处是特别必要以「正见」为基石的。四念处的修学,经中形容是一种早上学,到了傍晚就有效果的好方法,值得大家都来尝试。

133.云何为正身自重,一其心念,不顾声、色,摄持一切心法,住身念处?

如是,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调伏世间贪忧;受;心;法法观念住,亦复如是。专心正念,护持油荨,自心随护,未曾至方。(杂·六三七)

※在一个有美色作歌舞表演的热闹场合里,被一个杀手,从背后拿刀押着,要求捧着一碗满满的油,走过这个人群。其间,只要稍有一点点油,从碗溢出,就会立即被杀而没命。在这种情形下,被威胁的人,必定会专心一意的注意着碗,注意着走路,再也不会被热闹的歌舞表演所吸引,而左顾右盼,分心失神了。

佛陀举这个例子,来说明四念处修习的要领,就是在下定决心,让自己的心念,能专注观察,不要受外界声色的干扰。

专注地觉察的目的是什幺呢?是为了「精勤方便,调伏世间贪忧」。如果四念处的修习,只学到了专注与觉察,而不能应用于对自己贪、镇、疑的淡化、烦恼的去除,那幺,还只是凡夫罢了(《杂·六三O》),还是无关于佛法,无关于解脱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34.云何修安那般那念,四念处满足?

如是,圣弟子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若长、若短;

一切身行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出息念时,如出息念学;

身行休息入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入息念学,身行休息出息念时,如身行休息出息念学。

圣弟子尔时,〖身身观念住〗,异于身者,彼亦如是随身比思惟。

若有时,圣弟子喜觉知;

乐觉知;

心行觉知;

心行息觉知入息念时,如心行息觉知入息念学,心行息觉知出息念时,如心行息觉知出息念学。

是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复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

有时,圣弟子心觉知;

心悦;

心定;

心解脱觉知入息念时,如入息念学,心解脱出息念时,如心解脱觉知出息念学。

是圣弟子尔时,〖心心观念住〗,若有异心者,彼亦随心比思惟。

若圣弟子有时观无常;

断;

无欲;

灭。

是圣弟子尔时,〖法法观念住〗,异于法者,亦随法比思惟。(杂·八二二)

※如何在以呼吸作专注的训练中,完成四念处的观察呢?

首先,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的方法,在传统上,是以空气吸入我们身体的起始点──鼻孔口为觉察点,借着觉察空气在鼻孔口流动时,所产生的摩擦触觉,来收摄心念,达到专注的目的。当然,也可以小腹等,身体上其它随着呼吸律动的地方,为觉察点,再配合不错乱地数着呼吸,念头就系在呼吸上了。然后,清楚每一个:

①长呼吸;

②短呼吸;

③清楚每一次吐(吸)气时,身体的律动过程;

④清楚每一次吐(吸)气时,身体放松、舒缓(休息)程度。

以上这四个阶段,是以身体的觉察为主,由粗浅容易而细腻困难,属于四念处中的「身身观念住」。

此时,如果心中因为专注于呼吸而有:

①属于二禅境界的喜;

②或进入属于三禅境界的乐;

③或有其它的觉受(心行)产生;

④或所有觉受都已平息时,都要能清楚地察觉,了了分明。

以上这四个阶段,以觉受的觉察为主,是四念处中的「受受观念住」。不过,对刚学盘腿而坐的初学者来说,有可能会因为无法放松身体,而有苦(疼痛)的感受,如果是这样,那幺,就去清楚地察觉苦的感受吧!再进一层,觉察:

①心念;

②心念是在趋于欢悦;

③还是已经收摄、专注于一境,而入定;

④或是已经没有贪、镇、疑等念头的清净解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以上这四个阶段,以心念的觉察为主,是四念处中的「心心观念住」。不过,对初学者来说,在数呼吸中,念头常常会随着随机冒出、或心中挂碍的主题飘离(杂念),而不自觉。如果是这样,察觉了念头的飘移,而将之拉回到数呼吸上,也算是学习中的「心心观念住」了。再进一层,去觉察心念后面法理的变化:

①观察无常;

②观察欲贪一层层地断除;

③息灭烦恼;

④舍离、寂灭。

以上这四个阶段,以法的觉察为主,是四念处中的「法法观念住」。初学者,常常会因为发觉专注力飘散了,而自责。此时,应当不要忽略了,去察觉这个自责,所对应的价值观吧!

以上,是在安那般那念的修习中,配合着四念处观察的修习。在每一念处中,都有四个层次,一共有十六个层次,《顺证理论》称之为「四门、十六种殊胜行相」(《大正·二九·六七五上》);《瑜伽师地论》称之为「十六胜行」(《大正·三十·四三二上》)。

135.何等为四念处集,四念处没?

食集则身集,食灭则身没。

触集则受集,触灭则受没。

名、色集则心集,名、色灭则心没。

忆念集则法集,忆念灭则法没。

随集、灭法观身、受、心、法住,则无所依住,于诸世间则无所取。(杂·六二三)

※在做「身、受、心、法」四念处的专注观察时,如果还能结合缘起法,观察、思惟这四个心念安住处的形成,以及消失的因缘,将会发现,它们都没有一个永恒的依住处。有了这样的体认,那幺,对世间的一切,就不会再想要执取什幺了。

食,指的是四食,请参考本《剪辑》第五三条经文。

触,是指根、尘、识三者具全后的认知,请参考本《剪辑》第一一四条经文。

心,经中说,是依于名色,与识缘名色意义相当,请参考本《剪辑》第一一八条经文。

法,泛指思想的对象,忆念一起来,法(忆念的内容)就随之而起,所以,法也可以泛说是各种观念与思潮了。

136.尊者阿那律语比丘言:若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离重担,离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彼亦修四念处也。

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证者证,为现法乐住故。(杂·五四二)

※就是已解脱的圣者,也都还不离四念处的实践呢!

137.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云何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依?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杂·六五二)

※舍利弗去世了,阿难很伤心。佛陀因而以这段经文,来教导阿难。走在修行的路上,只能依靠自己对法的把握,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异),可以作为依靠的。而四念处的修习,就是这个可以依靠的法了。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六、念佛

念佛,是净土法门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法。这种方法,最早,还可溯源到《杂阿含经》。

从了解《阿含经》中,念佛、礼佛与供养佛的含义,也可以有所温故而知新的吧!

138.汝等当行于旷野中,有诸恐怖,心惊毛竖,尔时,当念如来事:谓如来、应、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又念法事:佛正法、律,现法能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亲近,缘自觉知。

又念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乃至世间福田。

如是念者,恐怖即除。

过去世时,天、阿须轮(阿修罗)共斗时,天帝释告诸天众:汝等与阿须轮共斗战之时,生恐怖者,当念我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时,恐怖得除。(杂·九七二)

※在阿含经中,念佛、念法、念僧,早先是被用来作为去除恐怖的,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其所念的,隐隐然是归于以「法」为主的喜悦与依靠,而不在表面上的佛与僧。

除了佛陀(意思是觉悟者)的称呼外,在《阿含经》中,尚有十个称号,别展现着佛陀的德行,称为「佛陀十号」的。这「十号」分别是:

①如 来:或译为如去,意思是如实地来,或如实地去。引伸为能如实地知法、说法者。

②应 :或译为应供、阿罗汉,意思是已断除烦恼,值得被供养者。

③等正 觉:或译为正遍知、三藐三佛陀,是依四圣谛而觉了一切法的意思。

④明行 足:明,是消除了无明。行,是行为。足,是圆满成就的意思。

⑤善 逝:或译为好去(能完美的去逝者)、好说(善于说法者)。

⑥世间 解:了解世间实相者。

⑦无上 士:没有比他更好者。

⑧调御大夫:善于调教者。

⑨天人 师:天界、人间的老师。

⑩世 尊:或译薄伽梵、众佑。是具有德威,值得尊敬者。从忆念「佛陀十号」的含义,而获得修行上的帮助,是《阿含经》中,念佛的用意。

139.念如来、应所行法故,离贪欲觉、离镇恚觉、离害觉,如是,出染着心。何等为染着心?谓五欲功德。

于此五欲功德,离贪、镇、恚,安住于正念、正智,乘于直道,修习念佛。(杂·五四九)

※如同念佛,念法、念「初果向」以上的八种圣者(四双八士僧)、念戒、念施法、念天德,佛陀说,这是六种「出于苦处,升于胜处」,可以让人

们离苦恼;灭忧悲,得如实法的修行方法。

这是将包括念佛等「六念法」,进一步由去除恐怖,稳定情绪的平抚作用,提升为自身的砥励与观照,而成为离贪欲、镇恚、害心、染着的修行方法。这样的方法,是从一般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方便法教起,但又不忘再引导人们,继续深入趣向解脱道的典型。只有引导趣向解脱,方便法才发挥了功效,才有意义!

140.云何修行念佛?

正身正意,结跏趺坐,系念在前,无有他想,观如来形,未曾离目。

已不离目,便念如来功德:如来十力、四无所畏、颜貌端正,视之无厌、戒德成就,清净无瑕、三昧未始有减,已息永寂,而无他念、慧身智无崖底,无所□碍、解脱成就,诸趣已尽,无复生分。(增·一一)

※从集中精神,将如来的形体看个仔细,让如来的形影,活生生的留在脑海里,这是念佛的第一步了。

达到这个程度后,接着,还要想念着佛陀的成就,例如佛陀有十种特殊的过人能力(十力,《杂·六九六》),四无所畏(《增·二四O》)等。念佛,当以思惟佛陀的成就,由仰慕而激发效法为主。

141.善业以先礼,最初无过者;空无解脱门,此是礼佛义。若欲礼佛者,当来及过去;当观空无法,此名礼佛义。(增·三二二)

※佛陀从三十三天回来了,佛弟子们竞相以能成为第一个礼佛者为荣。其中,尊者优荨华色比丘尼,就以现神通,将自己化成转轮圣王的方式,来赢得大众的让路,而成为形式上的第一个礼佛者。

在此同时,尊者须菩提,正在远处的耆□崛山中缝衣。想到佛陀即将回来,也打算放下手上的缝衣工作,前往礼佛。但就在他挪动身体,跨出右脚时,想到:如来的形体,是什幺呢?眼、耳、鼻、口、身、意吗?往见的礼佛者,又是什幺呢?地、水、火、风的哪一种呢?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我、无命、无人、无造作亦无形。世尊不是说,若欲礼佛者,皆悉观无常;当观于法空;当计于无我吗?想到这里,尊者须菩提,实质上已经礼佛完毕,又坐下来继续缝衣了。

念佛亦同礼佛,当以念空义──无常、缘起为贵。

142.如来语阿难: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养如来。

云何名供养?受法而能行。阴、界、入无我,乃名第一供。(长·二)

※佛陀入拘尸城,在末罗双树间,准备入灭。当时,在双树间所有笃信佛法的鬼神,都以非时花,布散于地,供养佛陀。佛陀因此而教导阿难说:

真正的供养,是在实践佛法;

最佳的供养,是在五蕴、六界、六入──我们的日常身、心活动中,去体会无我,实践无我。

念佛,何尝不也是这样吗?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七、其它

143.如日出前相,谓明相初光。

如是,正尽苦边,究竟苦边前相者,所谓正见。

彼正见者,能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杂·七六O)

※正见的建立,是八正道中的首要基石,就像黎明前的曙光一样,具关键性。

144.鄙法不应近,放逸不应行,不应习邪见,增长于世间。

假使有世间,正见增上者,虽复百千生,终不堕恶趣。(杂·八OO)

※担心隔世之迷呢?还是担心邪见未除?

145.摩诃男白佛言:我自恐与此诸狂,俱生、俱死,忘于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我自思惟:命终之时,当生何处?

佛告摩诃男:莫恐、莫怖!命终之后,不生恶趣,终亦无恶。譬如大树,顺下、顺注、顺输,若截根本,当堕何处?

摩诃男白佛:随彼顺下、顺注、顺输。

佛告摩诃男:汝亦如是,所以者何?汝已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若命终时,此身若火烧,若弃冢间,风飘日曝,久成尘末。而心、意、识,久远长夜正信所熏,戒、施、闻、慧所熏,神识上升,向安乐处,未来生天。(杂·九二二)

※已经向东倾斜的树,如果截断树根,那幺,必然是向东倒下的。

修行者实在用不着担心来世的因缘,因为这一生习性的转变,才是关键,才是当务之急。

146.离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得初禅成就游。诸梵身天者,受离生喜、乐。此二离生喜、乐无有差别,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后生彼。

觉、观已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成就游。诸晃昱天者,受定生喜、乐。此二定生喜、乐无有差别,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后生彼。

离于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空,得第三□成就游。诸遍净天者,受无喜、乐,此二无喜、乐无有差别。二俱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后生彼。乐灭、苦灭,喜、乐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得第四禅成就游。诸果实天者,受舍、念、清净乐。此二舍、念、清净乐无有差别,二俱

等等。所以者何?先此行定,然后生彼。(中·一六八)(意行经)

※从初禅到四禅,由踊动的喜悦,到苦乐俱舍,有着不同层次的心灵世界。

如果常常进入这些禅定,但尚未能破除我见执着,得到解脱,那幺,命终之后,必然会出生于与这些禅定心境相同的天界去。这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相同习性与喜好的缘故。

四禅是这种情形,其它更深的□定,也是这样的。

147.游禅世俗通,至竟无解脱;不造灭尽迹,复还堕地狱。(增·八二)

148.戒律之法者,世俗常数;

三昧(禅定)成就者,亦是世俗常数;

神足飞行者,亦是世俗常数;

智能成就者,此是第一之义。(增·三八三)

※禅定,可以引发很吸引人的神通能力。然而禅定与神通能力,都还在世俗之列,解脱的圣者,是不必然要具备神通能力的。修行,切莫走入神秘的歧途里。

149.行八种之道,及七种之法:(等见者;)若一心念正见者,念觉意不乱也。

等治者;念一心一切诸法,法觉意也。

等语者;身意精进,精进觉意也。

等业者;一切诸法得生,喜觉意也。

等命者;知足于贤圣之财,舍家财,安其形体,猗觉意也。

等方便者;得贤圣四谛,尽除诸结,定觉意也。

等念者;观四意止,身无牢固,皆空无我,护觉意也。

等三昧者;不获者获,不度者度,不得证者,使得证也。(增·三六八)

※八种道,就是八正道;七种法,就是七觉支,都是三十七道品的一环。两者之间,可以有这样的关联,也值得参考。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150.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增·序品)

※修行,就是不断地净化内心,除邪颠倒,去愚惑想,这是内在的。而表现在行为上的,则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行为端正。

151.有世八法,随世回转: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当求方便,除此八法。(增·三八七)

※利、衰、毁、誉、苦、乐、称、讥,就是中国典故里的八风,笼统来说,就是名与利了。现在,想一想:

车子被偷了,让我到现在仍然心疼吗?

上司老板的责怪,让我心情恶劣了吗?

别人的赞美,让我感觉特别轻快了吗?

感冒头痛,浑身不舒服,情绪低落到极点了吗?

受到委屈,觉得郁卒难消,或愤愤不平了吗?

小心!八风吹动了?

152.舍利弗言:「云何焰摩迦!色为常耶?为非常耶?」答言:「无常。」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不?」答言:「是苦。」

复问:「色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问:「色是如来耶?受、想、行、识是如来耶?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焰摩迦比丘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杂·一O六)

※人们总以为,生命中应当存在着某种不会被改变的本质,那才是真正的「我」。人们在五蕴中寻找这个本质:就是色(受、想、行、识)吗?不是色吗?或是在色中呢?还是色在其中呢?然而色(受、想、行、识)等,都是无常、苦,是会变化的,都和这个要找寻的本质不符合啊!事实上这样性质的「我」,是不存在的!

在释尊的时代,「如来」这个名称的世俗解说,就有这样的含意(请参考印顺法师着,《如来藏之研究》∧第二章·第三节∨)。所以,经中接着以「如来」与五蕴作比较了。

今天,有什幺地方觉得不如意而郁闷吗?如果有,可能是「我执」在作祟,那就该做功课了!

153.云何见色是我?得地一切入处正受观已,作是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我及地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水、火、风、青、黄、赤、白,一切入处正受已,作是念:色即是我,我即是色,唯一无二,不异不别。如是,于一切入处,一一计我,是名色即是我。

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想、行、识)是我所,是名色异我。

云何见我中色?谓见受是我,色(想、行、识)在我中,是名我中色。

云何见色中我?谓见受即是我,于色(想、行、识)中住,入于色,周遍其四体,是名色中我。(杂·一一一)

※为什幺会以为色就是我呢?就像以十遍处假想观(请参考印顺法师着,《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十节∨)入定(正受)修学的人,以地即是我,我即是地一样,误以假想为真实。

为什幺会说色不是我呢?那是在色以外,如受、想、行、识等,去寻找我,而把色,当成是我所拥有的。

为什幺会说色是含在我中呢?那是在色以外,如受、想、行、识等,去寻找我,而把色,当成是我的一部份。

为什幺会说色中有我呢?那是在色以外,如受、想、行、识等,去寻找我,而以为,这是安住在色当中的。

154.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①住于净戒。

②少欲、少事、少务。

③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

④初夜、后夜,不着睡眠,精勤思惟。

⑤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杂·八一三)

※安那般那,又译为出入息,是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呼吸的修行方法,其目的,是在锻练自己的专注能力。专注能力强,才能进一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忙碌的生活,纷飞的思绪,奔驰的意欲,都不利于专注力的培养与锻练。

155.①当亲近善知识,②当闻法,③当知法,④当法法相明。此四法,多饶益人。(增·二一六)

156.流者,谓八正道。

入流分者,有四种:谓①亲近善男子,②听正法,③内正思惟,④法、次法向。

入流者成就四法:谓①于佛不坏净,②于法不坏净,③于僧不坏净,④圣戒成就。(杂·八六七)

※当珍惜善知识的引导,当多闻法,而更重要的是:多思惟法,一步步的实践法。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