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
净界法师
第四卷
前文: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如果一个修行人能够建立起这样的观念,未来的果报就可以改变。比方说:我们现在很贫穷,没关系,贫穷的果报是无我的,从现在开始你去修布施,用布施的业力去熏习你的第八识,你的果报就会转变。乃至于你对世间的果报没有兴趣,想要成就阿罗汉、辟支佛、佛陀的圣果,你用戒定慧的因缘,来熏习你的阿赖耶识,也能够转变果报,让你转凡成圣。你说我是业障凡夫,造了很多的罪业,也没关系,只要有信愿持名的因缘,就可以让你带业往生。因此龙树菩萨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一切因果原理,才能够建立起来。
换句话说:既然一切法体性是毕竟空,那表示我们的生命是可以改造、可以成就佛道的。这是我们在学习色、心二法之前,一定要清楚的观念。
你现在的身心状况,透过你心识的造作,都是可以改变的!
天亲菩萨在讲以下的《百法》之前,先要我们确认这些法都是因缘而有,可以经由修行而转变,所以说一切法无我,这正是本论的宗旨。
乙二、设问答以明宗二
以下提出一个问答,来广泛的解释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当中分二科:丙一、举百法无我合问,丙二、列百法无我分答。先提出简略的问题,然后再广泛的回答,是以问答的方式来发明本论的宗旨。
丙一、举百法无我合问
这当中有二个问题:第一何等一切法?第二云何为无我?就像前文解释经题一样,问说什么是百法、什么是明。这里也提出二个问题,以下分别来解释。
丙二、列百法无我分答二
这一科列出百法跟无我,并分别来回答。
丁一、答百法二
先回答百法─何等一切法?什么是百法的内容?这当中又分成:戊一、略举五位总赅百法,简略的说明百法;戊二是详细的说明。
戊一、略举五位总赅百法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
天亲菩萨把一切法归纳成五类:第一个是心法,第二个是心所有法,第三个是色法,第四个是心不相应行法,第五个是无为法。先把五位百法的内容标示出来,下文还会详细解释。我们看蕅祖的批注有三小段:
法既称为一切,则何所不摄?
既然称为一切法,那么当然包括十法界染污的因果、清净的因果,十法界染净的因果都包括在里面。
设欲广说,穷劫莫尽,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为略。
一切法虽有千差万别,但可以略分为五类,为什么要加一个略字呢?若欲广说,穷劫莫尽。因为一切法的差别相,佛陀要是详说的话,那是穷劫莫尽,这里只以五位百法来收摄一切法,所以叫做略。
略虽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罄无不尽。
虽然是五位,但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假法、实法、色法、心法、主伴,罄无不尽。罄就是满、全的意思,全尽无余地都包含在里面,这是总标,以下各别解释什么是百法,再解释无我。
何者
为什么说这五位包含了一切世、出世间假实、色心、主伴呢?
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为诸法。第五无为,收世出世无为法性。
蕅益大师把五位百法,由粗到细,分为二类:前面四个,包括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属于有为、有造作、有活动的,第五个无为,是属于无为法,它是一种寂静、没有造作的状态。譬如虚空,我们在地面向虚空造一间房子,地震一下子就把房子给破坏掉,我们种了一棵树,一下子就把这棵树砍掉了,树跟房子都是变化的,但是虚空本身不变化,不管多大的地震,虚空依旧没有任何的变化。但是你不要以为虚空就是空气,空气会流动,虚空不是一种动相,它的相貌不是造作出来的,这就是有为法跟无为法的差别,有为法是因缘造作之法,都是造作而生起的,也会因造作而灭掉。
就前四中,前三是实,第四是假。
前面的四个有为法又可以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是实法,不相应行法是假法。
在《唯识学》里面,假法跟实法的定义是说:假借业力所变现的,也就是阿赖耶识的业种子所变现的──你去造善业就创造一个善的果报,你去造恶业就得一个恶的果报,这是实法。假法它不是业力,它是由于你的分别心而安立的,也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第六意识去分别─喔,这是一个好人、坏人,这是一个大人、小孩……由分别心而安立各式各样的名词,这就是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