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观四百论讲记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
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偈颂直解
若观察时,对于不随顺自己的孩子,则根本都不会有所谓的爱,因为这并不是自己贪爱之处的缘故。如果子女随顺了自己,那么这时对他们的贪爱也不合理,因为这种贪爱,实际上是对于子女随顺自己的酬报的贪爱。这就完全像一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一样,故对子女的贪爱贪执毫无实义。

这个比喻很形象,人的心态就是这样的。不责怪自己的孩子,哪怕他再不好,再丑陋,再调皮,再不随顺自己,不报恩,他都像菩萨一样对待他,世间的父母是没有做到这样的。纯粹就是他随顺我,他报恩,他喜欢我,所以我对他怎么怎么样。纯粹就是这样的贪爱的执著在搞鬼的。世间人因为没有佛法的智慧,非常愚痴,辨别不了这些;一说爱就认为是好的,不知道贪爱和慈爱的区别,其实世间人的爱仅是贪爱而已,而不是慈爱。

贪爱就是自私的心在搞鬼,没有别的任何有价值的因素在里边。所以这个偈颂也是非常殊胜的一个教言。我们要抓住这里所说的随顺与不随顺的问题,不随顺怎么样,随顺怎么样。然后就能看出父母对待子女的真正的心态。

释义
随顺,就是众生满足了“我”的贪心,因此,众生都喜欢那些能随顺自己的人。父母也一样,不例外的。偈颂中的“唯”字,说明父母贪爱的生起,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希望子女以随顺作为回报。这说明父母真正爱的,其实并不是子女,而是那种从子女那里得到的被顺从、被重视的满足感。这样的贪爱,就是父母将爱卖给子女,子女则用随顺进行支付,这和做生意有什么区别呢?圣天菩萨太有智慧了,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开导我们,让我们断除颠倒的执著。

那么做生意呢,自然就会有赚有亏。父母从子女的随顺中得到满足,就感觉是赚了,这样就很高兴。如果子女不随顺父母,父母的愿望没有得到实现,那么父母就会觉得亏了,觉得付出的爱不值得,这时心中对子女的贪爱就会消减,甚至会演变成嗔心。

这次4·20雅安地震中的一件事情,就很说明问题。地震发生时,雅安市雨城区的小李先跑到二楼救下了9岁的儿子,然后再跑去对面的房子救年迈的父母,这时父母已经被坠落的砖块砸伤了。父母对儿子不先来救他们感到很生气,很长时间都不和他说话。尤其母亲,不管小李如何激动地解释,都背对着他,不理不闻。这就是父母觉得没有被随顺,没有被重视而产生了极度的失落,由贪爱不满足而生嗔的结果。当然,儿子马上找车把父母送到医院,并在医院里嘘寒问暖,端茶递水,并且不断激动地向父母作解释,这都慢慢让父母相信自己是被儿子重视的,是被儿子随顺的,这样他们受到伤害的对“我”的贪心又会渐渐得到了恢复,获得了满足。

父母的爱,是被称为人世间最伟大的,但如果连父母的爱都是一种交易,那么其他的一切贪爱,比如男女的爱恋,朋友的友情等等,就更加是一种交易,是一场买卖了。男女的爱恋,交易的是什么呢?主要的当然也是随顺,另外还有相貌、家庭背景、财产、性格等等。朋友的志趣相投,其实也就是相互之间的随顺,除此之外,朋友还会作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的交易。

现在世间上所颂扬的爱,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是贪爱,二是慈爱。贪爱的本质纯粹是贪心,贪心是我执所产生的烦恼,是为了满足我的需求,因此是需要对方付出的,这就是一种贸易。而慈爱的本质是清净的慈心,慈心是消减我执而利他的表现,是真正地利益他人,并不希求回报。
但是现在世间上所颂扬的这个爱,不管是手足之情,还是友爱、母爱、父爱、恋爱、爱情等等,都唯一是贪爱。贪爱是自私的。自私说明你主要考虑的,是自己的感受,而并不是被爱者的感受。

比如父母都说爱孩子,但是通常都会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在孩子头上,希望掌控孩子的一切,会对孩子乱发脾气,而不习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感受。即使是像穿衣服这类小事,父母也要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更不用说一些重大的决定了。男女之间的爱恋则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是爱对方,其实是想要占有对方、控制对方、利用对方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这种所谓的爱,会对对方造成压力和负担,最后变成累赘,从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悲剧。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中讲到一个公案,曾经有一个国王,他非常宠爱的一个儿子死了。大臣们不敢直接告诉国王,只得婉转地说“他变僵硬了”。而梵语中僵硬这个词,又有反叛的意思,国王误解了这句话,以为是儿子要叛乱,因此勃然大怒,要前去捕杀。这时大臣只得说“他已经死了”。国王因此就感到很欣慰,高兴地敲起了一面大鼓。

大家应该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与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同事等之间的关系,有多少是出于贪爱,有多少是出于慈爱。如果是出于贪爱,那么应该放下贪爱,改变交易的性质,使它们逐渐改变成慈爱。所以现在不是要加强贪爱,而是要学会放下这个贪爱,这个相当重要。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佛法的引导的的确确就是让人们真真正正地离苦得乐,真正地开智慧,断除烦恼。佛法的引导都是以大平等心做指导,让自他在内的一切众生,包括在世的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及亡者,所有的众生的身心相续上,今生来世以至于生生世世,不出任何损害,不出任何苦恼的问题。

佛法的引导完全是自利利他的,是用智慧开导我们,让我们真正修离苦得乐的法义。所以我们要让自己的善良心和慈爱心生起来并得以坚固,一定要压制自己的贪爱心。尤其要学会放下贪爱心。不管是对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还是同事道友等等,彼此因贪心引起的贪爱一定要放下。放下贪爱才会有修行,放下贪爱才会有真正的自在快乐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设问:但是不管子女是否孝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连绵不断的,因为父母的爱,并非是观待子女的随顺才有的,而是在自性上就坚固存在的。

答:
由离所生苦,人心速消失,
可观由离苦,表贪不坚固。

难词释义:
离苦:与苦远离,第一句中的离是与子女分离的意思。

颂文直解
与孩子分离所生的苦,在人们心中没能住多久,就很快消失了。可见,作为果的分离之苦如此不坚固,充分表明了作为因的贪爱,其自性也是不坚固的。

释义
苦的根源,是众生的贪爱。苦和贪爱是成正比的,贪爱越深,苦就越重,贪爱越浅,苦就越轻。如果一个人的苦在减少,那就说明他的贪爱也在减轻。

父母在贪爱子女的时候,总以为自己的爱是深刻、长久的。如果子女去世,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父母会痛不欲生,感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巨大伤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子女的执著自然而然地会减淡,伤痛也没有那么严重了,而且这时新的目标,比如说工作、旅游,比如说其他新的烦恼,占据了他们的精力,引起了他们的贪执,这样伤子之痛也就减轻了很多,甚至会开始破颜微笑,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悲剧一样。

凡夫的贪爱,根本不是佛教所讲的修行人佛菩萨那种的慈悲心和利他的菩提心。凡夫的心会有变化,他心里之前的伤痛都会消失。后面新的情况,新的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几乎不会在乎之前的事情了。我们想一下,自己前一世再前一世这样不断往前推,自己曾经无数次做父母亲,孩子死的时候,当时还是很伤痛的。可是今天,在天上、在地上看见多少人及非人,都没有伤心,没有想到这些曾经都做过自己的孩子,没有想到当时孩子死的时候很可怜,非常悲惨。

一个原因是已经换成了新的人身了,再一个原因是他对之前的贪著淡了些,对新子女的贪执重了些。因此在新的子女上面又去贪著,所以对之前的事情不再悲痛,好像没有发生过任何悲剧一样。人们的贪心不断不断地坚固,不断不断增长,贪著不同的东西,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世间。就像人换新衣服一样,贪心换一个新的对境,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种种不同的贪爱。

这种贪爱纯粹就是一种烦恼,在产生烦恼的六种因缘中,最主要的是众生在阿赖耶里的烦恼种子,而对境等其他的五种,则是起到辅助作用的俱有缘而已。拿贪爱来说,如果在阿赖耶识中没有了种子,则子女再多,也不会让他产生出贪执,比如像圣者阿罗汉,对有缘的众生,产生的完完全全是慈悲喜舍之心,佛菩萨们,则对一切众生都产生出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都根本不会有贪爱的烦恼。而如果相续中贪爱的种子没有被消除,那么只要有合适的对境,加上其他的俱有缘,这个烦恼就会被引发出来,而至于这个对境具体是哪一个众生,则并不重要,今天可以是张三,明天可以是李四,可以这样一换再换。

在凡夫的贪爱中,最深的就是父母对子女的贪爱了。连这种最深的贪爱也会无常而消失,那么其他的如夫妻、孩子、朋友及同事等等,对彼此的贪爱执著就更加会无常而消失的。

曾经有一位国王乘船的时候,遇到了非人的作难,这时同船的一位大臣先将他的几个儿子托付给国王,然后便跳进河里,让非人抓了自己,放了国王。大臣的儿子们知道父亲遇难后,都很伤心,但是当国王按照诺言,赐给了许多他们中意的财物后,丧父之痛就消失了。他们甚至把父亲的亡故,看作是使他们好运到来的原因。

想一想,众生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时间长了,不但没有伤心,反而很开心,还会有很多新的贪执的对境让他们来继续过日子的。
讲到这个时候,初学者还是不会对上面的内容,完全心服口服地接受,他心里还会有下面的疑问。

设问:因为贪爱并不稳固,所以我们确实也不必沉湎于悲伤之中,但是为失去的孩子悲痛,是世间的规矩,所以还是应该做的。他认为起码作为一个人,世间的规矩还是必须要做的,这是他固执的地方。其实就是他说不出来别的任何道理,只能说这是世间的规矩,他还是找了这样的一个借口。

答:
既知自损恼,都无少功德,
汝自为诡诈,此亦不应理。

难词释义
功德:这里是益处、好处的意思。
此:按照世间规矩所作的拔头发等假装痛苦的事情。

颂文直解
你明明知道,无论你按照世间的规矩做多少损恼自己的事情,比如拔头发,为了表现出很悲痛的样子,而不肯吃饭等等,都不会对自他的今生来世带来任何的好处。你这样故意装出痛苦的样子,不但是利用身体的欺诈行为,而且也是不应理的。

释义
我们需要知道,佛法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真实的事情,而且非常符合实际情况,也是为了让人们得到离苦得乐,是一种智慧和慈悲。佛法平等对待众生,从暂时到究竟,让自他眼前所做的事情,包括一举一动全都符合规律,能够让你得到安乐,让你行持得安乐的根本因。佛法的殊胜开导,是让你明白,让你觉悟这样的殊胜道理,来给自己创造光明,达到一种修行的境界。佛法的目的不是为了跟世间的凡夫辩论,不是天天去破斥世间凡夫,这一点大家需要特别辨别清楚。

家里边孩子或者说可爱的家人离开后,在别人面前装这样的那样的种种悲伤的行为,这个是非常不好的,对自己和对亡者都非常不利。这些我们以前在学印光大师讲的《临终三大要》时也学过,这里也是一样的。对亡者非常不利的,对自己心里面没有慈悲心,善良心,然后对自己拔头发啊、不吃饭啊,甚至严重的还会表现得象要自杀一样,做种种不好的事情。

这些是毫无利益的,毫无功德的,而且对自己有损伤,对亡者有害。而且这是在世间大众面前做一种狡诈的行为,也是欺骗他们的一种手段和行为,从方方面面观察都是没有利益的。

当今五浊恶世,黑白颠倒,社会习俗虽然影响很大,但是并不都是正确的。现在汉地很多地方,家里死了人之后,需要大操大办,饭桌上吃掉很多鸡鸭鱼肉,农村里为了热闹,甚至还请人唱戏,这对死者一点好处都没有,而且有害处的,只会增加他们投生的业障而已。

但是人们还是要这样做,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做给活人看的,说白了图的就是一个排场,讲究的就是一个面子。真正一个明白因果道理的人,是不应该去附和这些习俗的,否则面子上是好看了,但是也因此种下了非常不好的恶因。

比如曾经有一个女人,答应了教别人自杀的方法。她对此很自鸣得意,但是在教的过程中,她自己也就死了。同样那些跟着习俗办事的人,也就像这个女人一样,在做事情的同时,让自己受到了损恼。

讲到这里,世间人没有真正的智慧,别的不是很合理的想法又会冒出来,所以他又有提问。
设问:虽然对自己做这些损恼的事,确实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因为一直希望与喜爱的子女聚合在一起,所以和他们分离的苦,也就难以避免。
答:
如为分布苦,世间遍流转,
于已苦众生,布苦复何为。

难词释义:
分布苦、布苦:散播、增加苦。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颂文直解
与喜爱的子女有多少相聚的欲求,就会产生多少分离的苦。这是必然的规律。而且在世间数数流转的过程中,和不同众生产生的这种分离的苦,已经遍满了世间。对于这些自性即是生老病死苦的众生来说,为什么还要去增加他们的爱别离苦呢?这纯粹是没有任何必要的了。

释义
众生在流转过程之中,频频遭受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这八苦。仅仅爱别离苦,就受了很多很多。众生在历世转生过程中,互相做过多次的父子、兄弟、姐妹等等。而且每次的分离,都经受了很大的苦,那为什么还要再给他们增加苦呢?如果是他们主动要求的,那还说得过去,但是凡夫众生谁都不想遭受苦,因此不应该给他们再增加苦了。

尤其对于自己喜爱的子女,以及其他的亲人,应该断除让他们产生苦的机会。因此一方面自己要学习并串习合际必分等的无常法则,放下对他们的贪执;另一方面也要劝导他们学习并串习合际必分等的无常法则,使他们也能主动地看破、主动地放下,远离痛苦。

所以在活着的时候彼此要沟通,彼此要这样讲合际必分的无常法则,这是自然的规律,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不要让大家现在增加痛苦的因,不要遭受苦苦的这样的悲痛的、无意义受苦的结局。而且要学习后数数串习。这样到了各奔东西的那一天,不会有很多痛苦,不会有要不吃饭、拔头发、要自杀等等的日日夜夜无意义、悲惨的苦果。

比如有两兄弟,他们的父亲在其中一家去世了,母亲则在另一家去世了。他们都前去报信,互相告诉这个情况。其中一位见到另一位后,开始哭泣,另一位也就开始哭了起来。这样他们互相增加了苦。父母都已经去世了,正确的做法,是应该为父母的后世做种种的善法超度才对,哭得再多,除了增加兄弟俩的苦以外,对父母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毫无作用,没有任何好处。

就这样通过这个公案,我们将心比心的,让比喻的内容推到自身上。不管是父母亲,还是子女,或者是师徒之间还是道友之间,或者是夫妻之间等等,都要来首先要学习串习这里的法义,这样的话,到了各奔东西的时候,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就不会特别无意义地执著而感受种种无意义的苦,所以这也是离苦的一种修法。

这以上我们学习了合际必分法则当中的“由分离无常法则断忧之方便”,那么接下来要学修的是合际必分法则中的第二部分,也就是说“由集聚无常法则断贪”。下面我们来看科判。

己二、由集聚无常法则断贪之方便分三:一、思惟集聚分离法则而断贪;二、思惟分离长无始终而断贪;三、思惟集聚为刹那灭法则而断贪。

大家要清楚,这是专门针对我等凡夫所贪爱的集聚进行观察,而且是如理观察,符合真实的情况。这样如理观察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说明集聚是和分离连接在一起的,所以追求集聚,其实就是在追求分离,由此断除对集聚的贪心;其次说明分离的时间远远长于积聚,由此而断除贪心;最后说明集聚是刹那迁变的,会耗费时间,因此是自己的一个怨敌,所以要放下对集聚的贪爱。

因此要如理思维和串习这三个修法方便。如理思维,如理串习。思维好了,串习好了后,就能认识到贪著集聚所包含着的巨大过患,从而对积聚断除贪爱,增上念死无常的修行,这样上上的修行也就有易于成就的机会了。

庚一、思惟集聚分离法则而断贪

这个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一种疑问呢?下面来看。
设问:如是对于合际必分的自性,确确实实不应该悲痛,然而集聚是快乐的因,因此喜欢集聚也是合理的。

答:
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离,
集聚与分离,岂非俱时有。

颂文直解
如果因为集聚是快乐的因,所以你喜欢集聚,那么为何不喜欢积聚的分离呢?因为凡是集聚,都是分离的自性,因此集聚与分离,难道不是一起存在,形影相随的吗?

释义
积聚,或者说聚合,是众生业力的成熟,而业是有为法,是注定要消失的。所以有聚合也必然会有分离。众生因为喜欢快乐,把能与贪爱的人相聚合,当作是快乐的因。但这是不合理的。为什么呢?因为聚合的时候虽然看起来很快乐,但它是坏苦,必然会带来痛苦的分离。这个坏苦必定带来的是苦苦。这样,聚合就不但是有漏快乐之因,它也是分离的痛苦之因。

因此,有修行有智慧的人,还不如一开始就断除对聚合的贪求,否则对聚合越欢喜、越贪求,意味着要遭受的分离痛苦也越严重、越悲惨。自然的规律就是这样的。那种只想贪求相聚,却不想要分离的想法,是非常愚痴的一种想法,是非常愚蠢的,从无始时来到现在,根本没有在轮回中实现过,完全就是颠倒的一个妄想。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的。永远贪求相聚,不出现分离,这是不可能的。

《四百论广释》《涅槃经》中,都讲了这样一个公案。一天有一个美丽富贵的女人来到一户人家,她告诉主人,她叫功德天女,能给人们带来充裕的财富。于是主人非常高兴,马上烧香、散花、供养、礼拜。这时候门外又来了一个女人,相貌奇丑,衣衫褴褛。她告诉主人,她叫黑暗女,会让人财产耗尽。于是主人立即想赶她走,但是这位黑暗女说:屋里的功德天女是她姐姐,她们姐妹俩一直同住同行,如果自己走了,姐姐也会走的。主人赶忙回到屋里,问功德天女,功德天女对他说:她们姐妹确确实实同住同行,从不分离,要么对两个都恭敬,要么对两个都放弃。这个主人还是有善根、有智慧,于是让她们都离开了。

这个公案非常能说明问题,人们都希望得到世间上的安乐,但是世间上的一切安乐,都是有后果的,有代价的,都会变坏,也就是会产生痛苦,必定会产生苦苦的。所以有谁得到了世间的有漏安乐,就等于他也得到了世间上的痛苦。家庭也好,财富也好,名声地位也好,相聚也好,它们的自性都是这样的。就像人们喜欢能带来好运的功德天女,不喜欢会带来厄运的黑暗女。

但是功德天女和黑暗女是形影相随,一起出现的。大家如果像公案中的这个主人那样,索性把功德天女放弃掉,这样黑暗女也害不到自己了。也就是说,只要放下对相聚的贪爱,这样分离也不会再产生伤害了,也就没有任何分离的痛苦了。这样再多的分分合合,对你来说也都是无利无害的了。这时候是比较自在的。

《四百论广释》当中还讲了两个公案。
一是有人吃了带毒的食物,就必然痛苦地死去。同样地,所有相聚的快乐,也都和分离的痛苦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这个比喻我们必需要清楚这一点。

二是有人吃下了带鱼钩的食物,那么他在拉出尖锐的鱼钩时,必然会伤及到他的喉咙。这种带鱼钩的食物,就是被当作是快乐之因的相聚,拉出鱼钩时的痛苦,就是在分离时的痛苦。这鱼钩与食物确确实实就成了形影相随一体出现的,只出现一个,另一个不出现,这是绝对在凡夫身上不可得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这以上讲了聚合的自性就是和分离形影不离的,因此不值得贪恋。下面接着指出,在轮回中,聚合的时间很短,而分离的时间很长,因此既不值得为那么短暂的聚合而欢喜、贪恋,也不值得为聚合的失去而伤心。

庚二、思惟分离长无始终而断贪

设问:尽管与子女等亲友注定是要在某一个时间分离的,但是一起相聚的时间很长,对此难以断掉耽著,这该怎么办呢?

答:
过去无有始,未来无有终,
何故汝见合,不见长时离。

颂文直解
此具有无明众生的轮回,过去无有开始,未来也无有终点,聚合相比于轮回,仅仅只是一刹那而已,你以什么原因把那么短的聚合见为很长,却不见在无始无终的轮回中,那么漫长的分离呢?因此,应思维分离漫长,而对暂时的相聚不应耽著。

释义

合与分离的时间长短,到底该怎么看待呢?如果眼光只局限于当前的一段时间,那么几天、几个月的相聚就显得很长,显得很重要。因此与子女或者爱人等的相聚,当然就高兴;而如果与他们分离了,也难免为此而悲伤。但是眼光如果放宽一些,从整个一生来看的话,那么几十年的相聚,才会显得很长,才会很重要;而几天、几个月的相聚,就显得很短,不那么重要,也就不会太执著。

在生活中,还会有很多更重要的人会遇到,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如果眼光再放宽,把相聚放在整个轮回的大背景下来看,那么轮回中的过去是没有起点的,已经流转过了无数次了,将来呢,在获得解脱之前,也是不会停止的,也会流转无数次的。这样的话,现在的相聚,即使有几十年那样长,但是和漫长的过去和将来相比较的话,也都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已。在轮回中,遇到过和将要遇到的人和事会多得不可计数,因此眼下的的这点相聚,就更不重要了,更加的不值一提,与他们的分离,也完全不需要伤心了。可见,如实地进行观察非常地重要。

而且,正当你在感受和某个人相聚的快乐的时候,你们的相聚在不停地迁变,你们的快乐也是在不停地迁变的。这样的迁变,说明快乐是没有常有自性的,也不可能长久的,甚至还没有分离,就已经变成痛苦了。经常可以见到的情况是,人们久别重逢,第一天还感觉很高兴,互相有说有笑;第二天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开始看对方有些不顺眼了;第三天就已经在考虑要重新分开了。

所以一方面来说,在轮回之中,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暂,而分离的时间非常的漫长;而且,即使相聚时是快乐的,快乐本身也受着太多的各种因缘的制约,并不稳定和持久。因此如果一直贪执这种相聚的快乐,必然会带来像夏天的雨点那么密集的烦恼和痛苦。坏苦必然会引起苦苦,轮回中的缘起规律就是这样。所以只有看破它,对它产生厌离,才能带来安宁,也才是最有智慧的选择。

庚三、思惟集聚为刹那灭法则而断贪

设问:尽管分离是如此的痛苦,但是人们又会被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等等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导致人们会很快淡忘痛苦。

答:
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
故于彼怨害,汝都不应贪。

颂文直解
正在刹那刹那消失的春夏秋冬等的时间,就像自己的怨敌一样,必定会伤害到自己。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存活也在刹那刹那地灭尽,死主在一步步逼近,所以对于这样的怨敌,不应该产生贪执。不管已经过去的时间是长还是短,我们都应当忆念死亡而不放逸、精进修行。

释义
凡夫的心是无法自主的,一直被各种因缘所左右,被各种外境所吸引,加上人道是三善道之一,因此痛苦都不会太长,没多久就会被淡忘,人们又开始过新的日子了。宋朝的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著名的禅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禅师的本意是说,如果放下执著,那么无论春夏秋冬,当下都是解脱。


但是凡夫俗子是怎么做的呢?凡夫俗子心中充满了常执等各种执著,因此心中被闲事占据,当然也会对本是虚幻的春夏秋冬等等的事物产生执著,虽然淡忘了痛苦,但是虚度了时光。之后大家会发现,自己突然变老了,死主马上要出现了,已经没有多少在世的时间了。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众生的寿命越来越少,因此时间是众生真正的怨敌,就像是一刀一刀在切割众生的刽子手。

众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消耗时间。而南瞻部洲众生的寿命不定,并且很短,并没有多少时间可供消耗。因此众生的寿命,很快地就在各种俗事中,不知不觉地消耗完了。俗话说,岁月就是一把杀猪的刀,这就是一般的人,看到了时间流逝很快之后,发出的一种无奈的感慨。

尤其对于学佛人来说,大家拥有的时间是暇满难得的,可以用来闻思修行,因此比不学佛的人更加地珍贵。如果将本可以用来学佛的时间,去做了其他没有意义的事情,这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就好比是一个聪明健壮的青壮年,不去好好挣钱养家,反而整天去和一群不懂事的小朋友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这是非常荒唐的。因此无论做各种事情,都要知道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都在减少自己的寿命。

即使是学佛,也要认识到,学了一个钟头,就少了一个钟头的寿命,学了一天,就少了一天的寿命。但是学佛和做世间俗事不同。世间俗事在浪费寿命的同时,人们往往造下了恶业,最好的也只是造下了有漏的善业,而学佛虽然也减少了寿命,但是积累了出世的功德,这是今后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殊胜资粮,是离苦得乐的资本。

即使是以散乱心来念佛,以散乱心来闻思修行,也远远要比去做世间俗事要好得多。当然,越能保持正知正念,就越能获得殊胜的功德,那么所用掉的时间就越有意义。这样到了临命终时,就会对往生到极乐世界很有把握,那就是真正成功的人生了。

己三、教诫如是断贪而依静处

以上从分离和集聚两个角度学修了合际必分的无常法则,这样有理智的人,就应该断除对现世的贪执,前去寂静的地方修行。但是对此闻思和串习不到位的人,就会产生下面这样的疑问。
设问:即使是这样,与亲人的分离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很难做到现在就辞别亲人,前去寂静的地方修行。

答:
恶慧怖分离,不能出家者,
智者定应作,谁待于治罚。

难词释义
恶慧:指邪慧。
定应作:必定要做的事,即与家人和亲朋的分离。
治罚:指死主的惩罚。

颂文直解
如果你以恶慧的原因,害怕与亲友分离,因此不敢舍家,出家前去修行。然而和家人分离是确定无疑的事,所以有智慧的人,现在就应当去做。在现在自由的时候不离家,死主惩罚后也是要被迫分离的,迟早都是分离,因此,应该在尚且自由的此时,离家前去寂静之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释义
与亲友分离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如果现在不分离,那么许多的时间,将浪费在亲友身上。因为按照世俗的规矩,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有许多必须要完成的义务。有的是应该完成的,比如说孝养父母,但是更多的,则是人来客往的客套和繁文缛节。

不但是一般的在家人,包括一般的出家人,如果不专注闻思修行,就会找出很多散乱的借口,跑来跑去,去做世间一般的事情,浪费了时间,非常不值得。

就像前一颂说的,“刹那等诸时,定如诸怨害”,在做这些世间俗事的时候,损失了自己的寿命,浪费了本可以用来解脱的暇满人身宝。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呢,因为心中没有一点修行,也没有积累清净的功德,因此就会陷入到巨大的恐惧之中,后世也将面临黑暗与痛苦。因此虽然之前没有离开亲友,但最终还是会被迫离开,而且是在受到死主的惩罚下离开的。

如果将眼光放远,考虑到这一世结束时,不管迟分、早分,反正都要分离;而且即使迟分,使今生的欲求得到了满足,对后世又能有什么用呢?一点好处也没有,而且如果今生造了杀盗淫妄等罪业,反而对趣向后世光明的道路作了严重的障碍。再看看这一生剩下的时间,与漫长的轮回相比,也只是沧海一粟,那么就不难做出正确的决定,那就是辞别亲友,前去修行。身清净,具有出家的身份,心清净,放下了世间的贪嗔痴,这样身心都清清静静地,前去阿兰若修行,这是最大的福报,这就是一个有头脑的人,该做的选择。

如果只是因为工作有很大的压力,生活有很多痛苦,要做很多复杂的事情,心里其实还没有厌离生死、厌离娑婆世界,没有希求解脱的无伪的出离心,这样虽然跑去一个寺庙,穿上出家人的僧衣,在寺庙里混吃混喝,睡懒觉,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身虽然出了家,心还没有出家,还没有舍弃家。如果从因果上看得远一点,这就有可能是在自己害自己。

不管做什么,都要看自己的心。心里要能做得到真正的出家人,真正有出离心,能够闻思修行。最好还能在闻思修行的基础上,有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利益现世跟自己有缘的众生。有这样的出离心和大愿菩提心,这样去出家,那是非常不得了的。

远离红尘,出家修行,当然是最有智慧的选择。但是如果出家的心还没有成熟,因此害怕出家之后,不能严谨持戒、如理地闻思修行,这样就难以消受十方的供养,对后世造成很大的障碍,那么先选择离家,到寂静的地方去,以居士的身,去闻思修行,作为过渡,也是一个理智的选择。因为只要离开了家,就远离了很多烦恼的对境,远离了俗事的羁绊,也就远离了部分修行的障碍。因此即使以居士身,也能获得很大的进步。等到心相续成熟后,可以再考虑出家。

还有一个现代特殊的情况,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比起古代来说,现在的互联网非常发达,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网上的资讯越来越丰富,微博、微信等的功能越来越多。这样不但是世间上的人,就连不少学佛修行的出家人和居士,也深受网络影响,每天在网上浏览新闻,寻求刺激,在这些垃圾一样的信息上,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

不管是寺院,还是寂静处,只要能够上网,能够用电话,能够看电视,那么各种导致散乱放逸的因素就会诱惑大家,这样寺院和寂静处就失去优势了,就会变得世间闹市一样了,不是阿兰若了,不是寂静处了。这是对闻思修行非常大的一个障碍,大家要好好反思,要下决心,要加入每年都有的《珍惜暇满》的誓愿,把这种网瘾、打无意义的电话等散乱因素坚决戒掉。

设问:虽然应该尽早离家去修行,但是应该在生下孩子,并且等孩子成家之后,再去做离家修行的事情。

答:
汝思作此已,后当往林间,
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

颂文直解
你想把现在还没做完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去寂静的地方修行。但是如果这些事情在做完之后,还是要舍弃的话,那现在做它又有什么用处、利益呢?所以应当断除懈怠、放弃拖延,应该去到寂静处修行。

释义
大家要好好想想啊,提婆菩萨这里说的是非常有智慧的教言啊。如果现在让有些人放下工作,放下家庭,估计他会举出很多理由,说现在的工作、家庭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不能缺少他的,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这种理由,他可以一个接着一个地说,这时他就像一个学识渊博的班智达那样了,思维很敏捷,口齿也很伶俐。但是,这只是说明了他的常执是多么的厉害。

不管他说出多少理由,提婆菩萨用一个偈颂,就一下子全部回答了。提婆菩萨说:“若作已后弃,作彼有何德”,意思是现在放不下的这些工作、家庭,不管你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在做完了之后再回头去看,无论你做的那些具体的事情,还是做那些事情的目的,都是留不住的,都是要放弃的。既然要放弃的,那和没有做又有什么区别呢?而且不但没有功德,还造下种种不善业。大家仔细想想这句话,想通了,很多深重的执著马上就会放下来了。

已经过去了的事情,就像变成了一具尸体一样,不需要去执著了。比如工作,做完之后,大家就会舒一口气,就想着要早点下班回家,不会再去管它了。又比如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的各种辛苦快乐,也都已经随时间消失了。

但是有的人想,工作的目的是赚钱,养育孩子的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材,这些目的如果最终实现了,说明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报,这不是很有意义吗,怎么也说要放弃呢。

大家想一想,赚了钱之后,做什么呢?你所做的任何事情,在做完之后,不是也都要放弃的吗?至于要养育孩子成材,请你想一想,即使孩子很随顺你,媳妇也孝敬,孙辈也懂事,你的晚年很安乐幸福,但是在死主到来的时候,这些幸福也都烟消云散了,都没留下什么东西,这些往事在死主面前什么作用都没有。

而且,前面学过了“如父爱其子,彼则不如是,世间向下行,故难生天趣。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尤其在现在的五浊恶世,孝顺的子女并不多见,那么他如果不随顺你,你还会觉得自己的辛苦得到了回报了吗,还会觉得那样做有意义吗?对今生、对来世,有意义吗?

另外,世间上很多事情,工作也好,家庭也好,不但对解脱没有利益,而且离开了自己,那些事情别人一样也能做下去,而且很有可能做得比自己还要好,那为什么还一定非要你去做呢?没有人能给你下这样的命令,你去做,就是因为自己的贪执放不下而已。

所以,世间有为法刹那迁变的自性,决定了世间人们所做的,都是注定要放弃的事情。这就像小孩子玩游戏,玩的时候很高兴,结束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小孩子愚蒙不懂,所以第二天还是照样去玩。但是有思考能力的大人,在听了提婆菩萨这么殊胜的开示之后,大家就应该考虑考虑自己所做的这些事,到底有没有必要了。

大家熟知一句话:“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说明世间上的一切事做完后都没有了,但是唯有业力在做的过程中留下来了。所以应该注重的是业力,而不是所做的事情。除了维持必要的生存之外,其他的时间,都应该用来精进地修学佛法,这样才能逐渐放下执著,创造福业、不动业,以及无漏的功德,获得增上生和决定胜的殊胜果报。相信因果的话,确实一点都没有错,种下如是因,收获如是果,会成就很好的果报。

月称菩萨在《四百论广释》中,对此作了下面这样的譬喻。

就像一个赶路的人,捡了一块石头,在路上磨了起来。同伴问他干吗不赶路了,而去磨一块石头。那人说,没有什么目的,就是想把它磨平。众生在轮回中的很多事情,就像这一样,没有什么意义的。

还有一个人,看到一个芒果沾上了污秽,他于是去捡了起来,清洗干净。旁边人问他清洗后干吗,他说还是要扔掉。既然最终都是要放弃的事情,现在又何必去费力做呢?

学习以上的这些教言,并且深入思维,思维后再数数串习,就能辨别清楚,是留在俗世过懈怠的日子好,还是去到静处精进修行好,是找出各种理由一拖再拖好,还是当机立断,现在就动身好。只要是有头脑的人,真正是在为自己将来的利益考虑的话,就肯定能找到让自己心服口服的答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己二、广说其性

接下来的四个偈颂,圣天菩萨进一步对“身为苦源”进行了详细的引导。

首先,圣天菩萨进一步引导说,有漏身体的自性是苦,这种性质,是不可能被改变的。


身虽久享乐,不能成乐体,

谓他胜本性,此定不应理。


难词释义               

他,自性之外的因素,此处指乐;胜,指胜伏、压制、压服;本性:此处指身体的苦器之本性。他胜本性:自性之外的乐,胜伏了自性的苦。


颂文直解

凡夫的业报身体即使长久地享受饮食等安乐的来源,它的自体也不能以此变成了安乐。说本性之外的乐,能够胜伏身之本性的苦,这必定是不合理的。


释义

在上一科“略明身为苦源”中,大家已经知道了业报身的自性就是众苦之器。既然是苦器,那么即使享乐很长时间,即使尝遍了各种欲乐,也不可能改变性质,变成了乐。就像金银铜铁等金属,它们在常温下是固体,只有在高温状态下,他们才会变成液体,但是不管它们变成液体的时间有多长,只要温度一降低,它们马上就又变回去了,成了固体。这说明,即使在高温下保持多长的时间,也不能改变它们在常温下固体的性质。同样,由身外的因素所带来的乐,不管持续时间有多长,仍然改变不了身体苦的自性,就算正在感受外境带来的乐的时候,身体的自性依然是苦的。《四百论广释》中说:一只杜鹃鸟被乌鸦养大,那它会不会变成乌鸦了呢?当然不会的,杜鹃鸟就是杜鹃鸟,它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同样,再多的有漏享受,也不会使身体的自性变成乐的。

现代社会,滋生出了物质至上、金钱万能等的思想,以为只要有足够的钱,就能去掉身体的苦,就能买来快乐。所以世间上的人,就以挣钱的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挣钱多的,即使来路不正,也会被世人推崇。这其实就像是归依了钱一样,把钱当成了衡量一切的正量。

但是这种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因为身体生老病死等苦的自性,是相伴终生的,而金钱带来的乐,只是一时的。为了获得转瞬即逝的乐,而以毕生的精力谋取财富,那最后只能落得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结局。而且在死苦降临时,金钱就不能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在死的那一刻,这一生的名闻利养,都将彻底化为灰烬,那时候就会明白,这些钱财、名誉、地位等等都是靠不住的,并且因为浪费了积资净障,以及修习解脱道的机会,使得在今世出离轮回的希望彻底落空了。

能衡量一切的正量,并不是有漏、无常的钱,而是智慧、慈悲,和度化众生的方便力,这三者才是真正成功者的标志。所以真正聪明的人,就不会去重视金钱,而会把佛法看作无比殊胜的无上如意宝,去精进地修行解脱道。所有学佛的道友,包括出家僧人在内,也都要反思,在自己的见解中,有没有把金钱当老大的这种想法,有的话必须要遣除掉,否则这对闻思修行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那么有人想,虽然这个业报身体确实是苦,但是也有人没有感受到苦啊,下面他们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设问:即使苦存在,只要幸运的话,也不会感受到。比如,有的人从生到死,生活条件一直都很优越,他们并没有吃到过苦。因此,怎么能说他们业报身的体性是苦的呢?

答: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

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颂文直解

如果善加观察,那些拥有巨大财富等的胜者,遭受的是无法随心所欲的意苦,而那些劣者,遭受的是饥渴、疲劳等的身苦。因此,这身苦与意苦二者天天都在折磨有情世间,所以乐完全不是身体的本性。

释义

苦有两种:身苦和意苦。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身苦者,身痛、头痛等四百四种病,是为身苦。”因为这个身体是由四大所形成的业报身,所以必然会感受种种苦,除了身痛、头痛之外,还有饥渴、寒热等等的苦。现在人上下班高峰时要挤地铁、挤公交,还有上班时过多的体力劳动,和过高的工作强度,都会造成身苦。所以很多上班的人都在喊累啊,很累啊。

意苦也被称为心苦,《大智度论》中又说:“心苦者,忧愁嗔怖嫉妒疑,如是等,是为心苦。”《瑜伽师地论》中说,心苦是由“于自体执我我所,愚痴迷闷生极怨嗟”造成的。我执越强,所生的怨嗟(也就是怨气)就越大,这样就会造成忧愁、惊怖等苦,并且会带来嗔恚、嫉妒、怀疑等的烦恼,而这些烦恼,因为不寂静的缘故,本身就是极大的心苦。

在这个世界,生活水平低下的家庭里,住房、家具、穿着、饮食等等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很差,比如住的房子经常漏雨、漏风,吃的上顿不接下顿等等,所以需要承受很多身苦。而富足的人拥有了各种优越的条件,所以遭受的饥渴寒热等身苦相对较少。但是他们越富足,贪欲就越大,当那些贪欲无法实现时,就会生起难以抵御的心苦。这种心苦,对他们的煎熬程度,并不比劳苦大众的饥渴寒热等苦要轻。还有,当看到比他们更富足的人时,他们心里产生的嫉妒、嗔恚,也会让他们度日如年。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种嫉妒、嗔恚的苦,也是不容小看的。这样不管生活条件好,还是生活条件差的人,谁又能够找到自在享乐的机会呢?所以,意苦和身苦天天都在折磨着这个世界的人们。可见,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安乐的。所以说啊,这个乐绝对不是有漏身体的自性。

在中国,曾经把佛法及儒家等的传统教育全部都丢失了,于是人们就拼命去追求物质生活,想去发财,想从物质上让自己得到彻底的满足与安乐。现在人们生活条件是变好了,但是心里面始终还是不踏实,没有安全感,没有真正的快乐,再加上那种贪婪的充满欲望的心越来越增强的缘故,所以在这个时候他内心里面特别苦恼。现在人的心太复杂,追求的太多,生活要求太高,什么都要更新,要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是吃的东西多了,就怕身体会胖,所以又不敢多吃;穿的呢,想多穿一点,但是太热了,也穿不了多少;住的方面呢,一个人的身体不能分成三份或四份,同时住到三、四个房间里去。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