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身心世界呢?(三)



                     净界法师


  
    《楞严经》前面三卷经文,佛陀等于是讲到大乘佛法当中的胜义中的真胜义性。也就是在整个大乘的教法当中,对生命的解释是一个最圆满的解释。这当中有二个重点:

    第一、相妄性真,相状就是我们整个五蕴的身心,这个身心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比方说我们前生可能是一个天人,今生变成一个人的相貌,这样的一个相状是变化的,不管是色身,不管是内心的感受想法都是不断的在变化。一般来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种种的相状都是一种虚妄相,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是变化的。

    第二、现前一念心性,它是真实不变,我们讲说是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你前生做一个蚂蚁的时候,你的心性也是这样子,你变成一个人、变成一个菩萨乃至成佛,你那一念心性永远都没有改变,都是如此的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这心性是一种真实的。

    佛陀刚开始是把相状跟心性做一个很明确的说明,所谓的相妄性真。到第二大段的时候讲到性相不二。也就是说真实的心性跟虚妄的相状,是不能分开的,相状当中有心性,心性当中也有很多的相状,这二个是不可分的,永远分不开的。

    讲了这些道理以后,其实阿难尊者已经是大开圆解了,发了菩提心了。但是富楼那尊者跟这些二乘的无学,这时候对性相不二的道理产生了质疑。

    其中第一个问题是说: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我们这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怎么就产生了虚妄相呢?为什么产生这些山河大地出来呢?

    佛陀的回答很简单,主要的重点只有四个字迷真起妄。

    我们这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生死,这个观念很重要,本来是没有生死的。那么没有生死怎么就有生死呢?一念的迷情,一念的妄动,就在清净本然的心中,产生很多很多的虚妄相出来,蚂蚁的相状产生了、人道的相状产生了、天人的相状产生、阿修罗的相状产生,这个就是一念的迷情妄动而有。

    所以我们在观察人生的时候要知道真本无妄,因迷故有。心性本来是没有虚妄相,后来怎么有呢?只就是一念的迷情而有。

    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整个《首楞严王三昧》它的一个对治的重点,重点不在相状,重点在心中的那一念的迷情,那一念无明的妄动,那一念向外攀缘的心识。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

    我们在这一科当中讲到世界的相续,这个世界就是依报的器世间。分成三段:第一、生成四大,第二、结成二居,第三、辗转相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身心世界呢?(四)
                        净界法师
    结成二居
    前一段是讲到一念无明的妄动而使令四大的生起,这一段是说明四大的相互作用,而产生二种的器世间,水地跟山林,或者我们可以分成四居,详细来说分为水居、地居、山居、林居。
    水地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潬;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这个地方是就着我们一般说的,高山跟平地,约着平地来说。平地当中有水居跟地居二种。
    火腾水降,交发立坚
    (总说)火的体性是温热的,所以它是往上升的,水的体性是湿润的,是往下降的。火、水二种的一升一降当中,产生了交互作用,而生起的一种器世间。
    立坚,坚指的是一种依报的器世间的产生。
    为什么会有大海,为什么会有平地呢?就是水火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湿为巨海,干为洲潬;
    (个别说明)假设水大的势力强,湿润的力量大就变了大海;如果是火的势力强,就变成一种干燥的洲潬。洲潬,泥土积聚的地方,比较大的叫洲,比较小的叫潬。也就是说火大比较强盛的就转为大洲跟小潬。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
    因为整个水火二种体性的交互作用,所以我们看到在湿润的大海当中,也经常会有火光产生。表示说在整个水当中,是有火的体性的,比方说我们烧热水,这水为什么会转成滚热呢?这水当中有火的体性,水火是互相含摄的。
    彼洲潬中,江河常注。
    在大洲小潬的陆地当中,也经常会有一些大江小河恒常的在那个地方流动,也就是说明了地大之中有水性。
    这一段是说明在整个水火二种体性的交互作用,而产生了江河,产生了陆地,这个都由地水火风的作用产生的一种器世间。
    山林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焰,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高山树林生起的因缘。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高山呢?
    水势劣火,结为高山。
    水火的相互作用,假设火的势力强大。我们前面讲过,火的势力是上升的,所以水火在作用当中,假设火的力量大,这时就把陆地抽拔成高山,因为火是一种上升的力量。我们从这个道理可以看得出来,山中的石头,你用铁器去敲击的时候会出现火焰,你用火去烧它这石头就转成水。可以看得出来地大之中是有水火之间的相互含摄。
    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遇烧成土,因绞成水。
    树林的产生。假设水的势力强而土的势力弱,这时候土就随着水的势力而成为一种湿润的力量,这时候这湿润就抽拔去滋养草木的产生。
    我们看这一切的树林当中,遇到火烧就成为灰土,遇到扭绞就成为水分。
    这地方是说明整个地水火风四大,基本上都是互含互摄交互作用,而产生器世间的生起。
    这样的生起是一个什么样的力量,让它相续下去?
    辗转相续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总结)前面我们讲一念的妄动,基本上还是阿赖耶识的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它变现出一个水的山林的器世间。那是什么的力量让这个器世间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们的清净本性当中出现,乃至于相续呢?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
    交指的四大的交互作用,而产生了水地、山林这四种的器世间出来。妄指的是我们第六意识,妄心的一种执取。
    我们这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了一种爱取的力量,爱取的力量就会产生一种造业。你看到这书很喜欢,或者你看这个东西很讨厌,就会很多种种的造作,就有业力,业力的力量就使令递相为种。递相为种就是外境去牵动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当中对外境又产一种执取,又创造另外一个外境。因为这样的一种辗转力量的因缘,使令整个有情的器世间,就因为这业力的因素,就成住坏空,周而复始相续下去。
    我们刚开始这世间上是没有这些环境的,没有山河、没有大地,那怎么就有呢?就是我们无量劫当中一念迷情的妄动,就把这世界创造出来。
    创造出来以后,为什么这个世界会在我们生命当中不断出现呢?你看有些人他经常会出生在海边,他经常就出生生长在海边,有些人就经常出生在高山,有些人就经常出生在都市。为什么某一种的环境,在某些人的心中会不断的出现呢?这地方讲到交妄发生,递相为种,其实我们对它产生爱取的力量,所以这个环境会不断的在我们心中产生出来。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但是你内心的感受跟想法是你可以决定。所以我们常说:心境决定处境,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刹那是一种直觉的感受,这个时间很短暂的,大概在十秒钟左右,我们就产生一种想像,名言的分别,这时候我们内心就会被外境牵动。而其实这外境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经过我们的想像而产生。
    比方说你看到半杯的柳橙汁,我不知道诸位想法会怎么想,有些人会说:真是感恩啊!还有半杯柳橙汁存在。这种人大部分是做正面思考的,他的生命当中充满了快乐;有些人说:糟糕!
    剩下半杯,他看到的是空的这一部份,他做了负面的思考,这个环境对他产生一定的伤害。
    其实外境在伤害我们的时候,大概只有十秒钟而已,就是你的直觉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其实最早的那个十秒钟,是真正外境在伤害我们。但是当我们开始想像力生起的时候,是我们的想像力在伤害我们,我们产生很多名言分别。这时候外境就产生二种方向:第一个是正面的力量,第二个是负面的力量。而这个力量是我们自己可以决定的,境无好丑,损益在人。说是一个珍宝你拿得不好,你会被它割伤,但是你好好拿,你可以欣赏它美妙的光采,它对你产生伤害、它对你产生一定的加分,其实是我们的心态,我们的想像决定出来的。这地方是讲到外境生起的因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身心世界呢?(五)


净界法师


    子二、明众生相续。


    众生指的是我们五蕴的正报身心世界,它的生起跟相续的因缘。


    迷真起妄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佛陀再一次告诉富楼那尊者说:明妄,明当动词,就是我们一念无明的妄动,而生起了种种虚妄的相状,而这样的虚妄相状的生起并没有其它的原因,主要的是以觉明来当做它的过咎。


    也就是说在我们清净的觉性妙明心中,突然间想要有所发明,而这种有所发明的心,就是无明的妄动,也就是一切虚妄相生起的一个主要的过咎。


    这个地方是说明,这虚妄相是怎么来呢?就是清净心当中一念的妄动而有的,真本无妄,因迷故有。


    能所对立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一念妄动是很微细的,这个地方讲到一念妄动以后产生了一种三细,也就产生阿赖耶识。


    既然有一念的妄动,就有所明的无明业相生起。所妄既立指无明业相的生起,三细的第一个。明理不踰,理者体也,无明业相之体。既然有无明业相,当然就有能见的相状生起。能见的见分去发明无明业相的时候,就产生六根去攀缘六境,这时候我们就产生一定的限制。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整个活动范围就不能超越阿赖耶识,不能超过无明业识。也就在一念无明妄动的因缘当中,产生了三细,使令我们听闻的功能不能超越音声,见的功能不能超越色尘。


    到这个地方,其实都是一念的妄动,产生了阿赖耶识的三细,这个地方都还没有产生业力,因为第六意识的爱取还没有活动,只是一个依他起性。


    下一段就产生业力的力量


    心境分隔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其实是把前面的观念重复一次,就是有色身香味触法,六种妄尘的成就,就使令我们这一念清净的心性,这精明之体就分成了,见闻嗅尝觉知,在眼睛叫见,在耳朵叫闻,产生了六根的作用,本来是一念心性,元依一精明,因为外境的牵动而分成六和合,产生六根的作用。


    这一段是把前面阿赖耶识的依他起,六根、六尘、六识的生起做说明。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这地方就产生业力的问题,第六意识的爱取力量生起,就是我们说的境界为缘长六粗。


    同业相缠,六根去攀缘六尘的时候,这时候会产生六种识,这六种识就产生一种爱取的心而生起造业,而造业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合离成化,就产生所谓的胎卵湿化四种众生的身心。


    同业相缠指的是胎生跟卵生,因为胎卵二生都必须要跟父母有共同的业力而招感。我们要胎生要卵生一定要有个父母,有父母的因缘才能够生起,你必须跟父母有某种的共业,因为你起码要有二十岁乃至于三十岁的时间,要跟父母住在一起,所以有一定的共业。


    湿生跟化生,因为它生起的时候不必假借父母,所以它跟父母就没有什么共业。湿生为什么叫合呢?因为它合湿而成形,有的动物它是在水沟自然生起来的,只要有水它就能够生起来,它是因为合湿而成就它的身形。有的化生,什么是化生呢?离旧而成化,它离开旧有的体而成化,比方说蝴蝶,蝴蝶本来是毛毛虫,它是化生,它从毛毛虫化生成蝴蝶,它离开旧有的形体变化而成。


    这地方是讲到,四生因为它心中爱取的不同,就形成不同正报的受生的相貌。这地方是简单的总说,下一段就详细说明:


    四生成就


    详示胎生  


    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因为我们人道都是胎生,所以佛在讲四生的时候把胎生讲得详细一点。


    见明色发。这个明就是我们众生在中阴身的时候,本来是一片黑暗,你跟有共业的父母亲,父母亲在交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道光明的色相。中阴身见的一种光明相状,而光明相状生起以后,会产生什么事情呢?明见想成。中阴身这时候看到光明相状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情爱之心。而情爱之心是怎么生起呢?这个情爱是什么相貌呢?


    异见成憎,同想成爱。异指的是同性,比如说你这个中阴身,你要投胎做男众,而做男众的时候,你看到父亲,看到父亲叫做异;如果你要投胎做女众,你看到母亲也叫做异,同性见到同性的时候,内心产生一种忌妒嗔恨。反过来异性相见,你要投胎做女儿的你看到父亲、或者你要投胎做儿子的你看到母亲,就产生内心的一种爱着,看到父亲看到母亲的心态有所不同。


    流爱为种,纳想为胎。因为这种爱着心不断的在心中流动,来当做是一种受生的因种,然后再假借临命终一念的情想为助缘就入胎了,这就是我们整个入胎的过程。


     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增上缘)你的投胎,除了我们心中的爱取烦恼以外,还要有父母交媾的因缘发生,才能够吸引跟自己共同业力的众生来投胎。因为有这样的因缘作用,包括我们心中的爱取,包括父母的交媾就有羯罗蓝。羯罗蓝是我们投胎的的第一七的时候,翻成中文叫凝滑,是我们最早投进去的父精母血叫羯罗蓝。第二七叫做遏蒲昙叫做水泡,它在母亲的胎当中,吸收养分,慢慢长大变成水泡,总共有七七,最后六根成就长成人形。


    这是以人道的胎生做解释,这以下广泛的说明四生的生起因缘。


    略示四生


    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


    整个六道众生包括了,胎卵湿化四种受生的因缘,随其它的情想合离的不同而互相的感应。比方说卵生的众生,主要是因为它受生的时候,有一个很愚痴的妄想,卵生的大部份都是动物、畜牲道,它心中有愚痴的妄想;而胎生的大部分都有一定的男女的情感;湿生的它是闻其水中的香气,而产生一定的感应;化生的是因为内心一念的喜新厌旧,而产生彼此的复合,这是所谓的情想合离,创造了胎卵湿化四种受生。


    辗转相续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


    (总结)这个地方,就把我们为什么有些人会做人、有些人会做畜牲、有些人做鬼道的主要的因缘讲出来。在这因缘当中主要的亲因缘,我们要看第二段所有受业,逐其飞沈,我们在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就是我们心中的善恶的业力,这是主要的因缘。善业强的就飘生为三善道,恶业强的就堕落到三恶道去,为其善恶的业力,有些是飘生,有些是下沉。


    所以说众生的五蕴身心,它的一个主要的主导性,其实我们的业力是主导。而它的助缘是临终时候那一念的情想合离,那一念的情感,那一念的想像,那一念的合湿、离化的心情在心中的变化,看哪一个力量强,就产生不同的受生的力量。


    我们的受生当然业力是主导性,但是增上缘,情想合离这是约临终来说,约平常来说就是爱取烦恼。


    有些在大乘的方便教法当中,讲到菩萨的留惑润生。他说菩萨对烦恼应该全部断除,但是这菩萨有大悲心,他不能离开众生,他必须在人道里面继续的广度众生积集资粮。那他把烦恼断了怎么办呢?菩萨要保留一定的情感,你要跟众生保持一定的情感,否则你没办法受生,你跟众生完全没有感觉,那你就没办法来三界,一定要有一定的情感,情想合离。


    我们看高僧传有很多例子:有很多高僧他不求生净土,特别是禅宗的,修行得非常好,很有德行,他的信徒给他很多的供养,彼此间师徒有很深的感情,后来来生他投胎到信徒的家中,做他的儿子、做他的孙子去。这个就是所谓的互相的感应,因为彼此间有一份的情感。我们受生除了你的业力以外,你跟父母亲那一份的情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助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身心世界呢?(六)

净界法师
    子三、明业果相续。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最主要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所谓的果报的相续。业果相续的业,指的是我们善恶的业力;果报指的是世界众生的依正二报,也就是说世界跟众生,固然是由一念的妄动而生起,但是它要相续,它必须靠业力的支持,第六意识要有种种的造业才会相续。
    业果之因   
    欲界受生的业因
    欲贪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
    我们会在三界不断的相续,主要的心态就是男女的欲望。
    佛陀称呼了一声富楼那说:想爱同结,想就是我们对外境接触的时候产生一种的情想,这个情想就转成一种男女的贪爱。这种情想跟贪爱彼此互相的吸引,时间久了以后,就产生一定坚固的力量,产生结。这种坚固的力量到最后是爱不能离,彼此不能分开。
    我们说情爱就好像枷锁,牢牢的把二个人给绑住,没办法分开。也就是这种情想跟彼此的贪爱,所以这世间上父母生儿子,儿子生孙子,使令世世代代彼此相续不断绝,这样一个相续的力量,主要是贪爱男女的欲望为根本。
    有一个禅师他在参学的时候,刚好经过一个结婚的喜宴,他讲了四句话,其中第一句话他说:孙子娶祖母。为什么孙子娶祖母呢?因为祖母她在世的时候,特别喜欢这个孙子,感情很深,每天都逗着他玩,日久生情,情久生爱。结果祖母死掉以后,她前生有这样的一种想爱同结,爱不能离的力量,看到彼此间感应就非常的强,所以二个就结婚。
    在美国也做了实验,发觉家庭的组合有一种冥冥的力量,比方说二个兄妹,他从小的时候,另外一个被领养,时间久了以后,突然间见面以后。他们本来没有见过面的,兄妹从小就分开了,但是他同为一家人的时候,他感觉就特别亲切,一种莫名的亲切。身为一家人,他有一定的情感,有一定过去爱的力量,这个就是一种父母子孙,彼此相生有一种不断绝的力量。
    杀贪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胎卵湿化,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
    杀,断有情生命。杀生也会构成我们来三界的力量,因为你杀人家的命,欠人家的命债,来生要去还的。
    贪爱同滋,贪不能止,说这杀生的因素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我们在世间有一个色身的时候,我们很惯性会爱着我们的色身,我们想要有一种共同的希望要来滋养我们的色身,使令我们的色身变得健康美貌。而这种贪爱色身的心,是很难克制的,很难调伏的。也因为这样的缘故,在世间当中胎卵湿化四种众生,他们就随着他们个人势力的强弱,彼此间可以说是弱肉强食,互相的吞啖,就造成了一种杀生的力量,也造成了一种轮回的力量。
    我们的六道轮回除了贪欲以外,这个杀生也是一种力量。
    盗贪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
    盗,不与而取他物。
    以人道来食羊来做一个例子。因为在印度的时候,古代印度吃都是吃羊肉、牛肉为多,羊肉特别的多,所以佛陀在举例子的时候,就以人来食羊做例子。
    羊死为人,人死为羊,你平常经常吃羊,但是身为一个羊,它也不是很喜欢被人家吃的,所以你把它杀死的时候,它内心基本上有嗔心,而想要去报仇,只是它的力量不够,但是它报仇的心是存在的,所以它临终的时候,结下一个很强烈要报仇的恶心。而这种恶心,我们知道诸法因缘生,那什么叫因缘呢?就是彼此内心的动作,心一动就是一种因缘。所以羊死为人,等到它羊的业报尽的时候,它善业的力量跟它报仇的心结合,这个时候它变成人。吃羊的这个人,他把福报享尽变成了羊,所以彼此间就互相的来吞啖。
    如是乃至十生之类,不但是人跟羊的互动,这十生可以说是死死生生,彼此之间杀害对方的生命来啖其肉。
    古人说,你今生吃他半斤,你来生要还他八两,跑不掉的!
    所以这种互相啖食的恶业是俱生的,说是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的时候,果报还自受,是如影随形的,而且是穷未来际的,这就是以盗贪为本。盗qu他人的生命,来当作轮回的根本。
    所以我们在整个业因当中,佛陀把它会归成主要三个,欲贪、杀贪跟盗贪,这是我们会不断的在三界轮回的三大因素。

    辗转相续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杀盗淫,佛陀在总结的时候偏重在杀生跟淫欲。
    杀生:汝负我命,我还汝债,其实这个地方是有四句,四句有二种因素:第一个是命债,第二个是肉债。命债有二种:比方说负则欠也,你今生欠我的命,汝负我命,你来生就汝还我命;如果是我负你命,来生就是我还你命,这个就是命债。第二个、肉债也是一样,你欠我的肉债,你来生还我的肉债;我欠你肉债,我来生我就还你肉债。总而言之,欠命债就还命债,欠肉债就还肉债,因为这二种命债、肉债的二种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这个跟杀生有关系。
    淫欲的生起有二种,一种是爱,爱他的心,第二个爱他的色。说汝爱我心,我爱汝心,这是一种情感的作用;我怜汝色,你怜吾色,这种欲望,我们讲日久生情,情久生欲。在整个男女结合当中,就是情感跟欲望结合,因为这样的缘故,也经百千劫常在三界轮回当中。
    总结,整个生死的业力就是杀、盗、淫三种业力为根本,因为这样的因素,使令整个业果相续。也就是说因为有杀盗淫三种业力,使令前面的众生世界二种果报,就不断的一次一次的出现,众生跟世界是靠业力来支持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忏悔我们重大的罪业,有十个法门!

净界法师
    这个地方讲果报是指的众生跟世界二种的果报。那么这个果报为什么相续呢?主要是一种生死业力的推动,而使令它相续。生死的业力在本经当中讲到杀、盗、淫三种业力为根本。所以我们在持戒的时候,佛陀不管在家出家,都是以杀盗淫妄来当做根本重戒,因为它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在修学当中持戒为本以外,印光大师还提出了一个忏悔的重要,因为我们杀盗淫的业力,今生即便不犯,但过去生还是有累积很多的业力,应该如法的忏悔。
    智者大师在《小止观》当中,讲到忏悔我们重大的罪业,有十个法门,这十个法门俱足的话,一切的重罪都可以消灭。十个法门我们把它分成三大类:
    一、修前方便  
    修前方便有三段:
    第一、深信因果。我们忏悔的人,第一个要对因果深信不疑,我们要相信罪业决定会招感痛苦的果报,对这样的道理深信不疑,要有一定的信仰。
    第二、生重怖畏。我们对于当来的果报,这种痛苦的果报要生起怖畏之心。
    第三、生起惭愧。我们在忏悔的时候对已经做的罪业,要有后悔诃责的心情,要惭愧。这个就是在修前你内心的准备。
    二、正修仪轨有三段:
    第四、求灭罪法。你不是只有心态,你要有一个法门,比方说八十八佛,比方说大悲忏等等,要有一种灭罪的法门来修学。
    第五、发露罪过。我们在忏悔之前,要在佛前把自己过去所造的罪业发露出来。
    第六、断相续心。我们要发愿从今以后永不再造作,要有断除恶念相续的决心。
    这个是在正修的时候,三个重点。
    三、增上,功德增上有四段:
    第七、起护法心。我们忏悔以后要对佛陀的正法,要生起护持的心情。
    第八、发大誓愿。发大誓愿等于是悲悯众生,发大悲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离苦得乐。
    第九、念十方佛。忆念诸佛的功德而生起好乐。
    第十、观罪性空。观察我们无量劫所造的罪业,其实就是一念的心性当中,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所谓一念的迷而生死浩然,假设这一念迷情消失了,整个生死的因果就全部消失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心性本来没有生死,也本来没有这个业的。观罪性空就是回归到清净的本性。
    这十个法门,如果如法的修学,一定可以灭除一切的重罪,这个就是在减损生死的业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身心世界呢?(七)





净界法师


    壬三、结果归因

    这一段是总结前面的,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把它归于我们内心一念的迷情,这样的一种虚妄的因缘。

    缘  生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

    这三种相续是怎么来的呢?这三种颠倒相续都是我们在觉明;觉明就是在清净的觉性当中,我们又强加一个想要有所发明的力量。而这有所发明的力量也正是一念无明的妄动,叫做觉明。也因为这样的觉明的明了之性,这种虚妄力量的一种明了性,因了发相。也因为这样的一种无明功能,而发动了无明业相、跟能见性、跟境界相。发相这个相就产生阿赖耶识的一种三细的力量,这个就是依他起性。前面的因了发相就是一念不觉生三细,从妄见生是境界为缘长六粗。我们从虚妄的三细当中,又产生了第六意识的爱取,而造作了业力,就产生了很多很多的痛苦果报出现。

    从妄见生,这个见就是指的第六意识的爱取。刚开始是迷真起妄,在一念清净的心当中有一念的迷情,而产生一种虚妄相,最后执妄为真。第六意识再把这个妄把它当做真的来爱取,来造作业力。迷真起妄再加上执妄为真,就产生三种相续的力量出现。

    相  续

    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因为前面一念的妄动三细六粗,而形成了一种生死业力,才使令众生的依报的山河大地跟正报的五蕴身心,这种有为诸相次第的迁流,终而复始,而这种虚妄的力量也就没有停止的时候。

    这个地方,当然我们刚开始是透过持戒,透过持戒来断除生死的业力。但是你根本上你内心的止观,就是我们讲的正念真如,你要不断的从妄想当中去回光返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回光返照这一念心性。

    师父要讲一个小故事诸位好好体会一下,什么叫做回光返照。

    水精柱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考古学的大学教授,带着十几个学生去探讨一个千年古洞,去探险这千年古洞的时候,当然之前很多准备动作,准备手电筒,准备很多饮食等等。教授带着大家一路往前走,到了山洞的过程当中,果然这个山洞可以说是迂回曲折,过了一层又一层,过了一层又一层,好不容易大家走到山洞的尽头。哎呀!看到了这山洞里面,有很多很多漂亮光彩的水精柱,大家真的是叹为观止,就觉得不虚此行。

    大家对千年所形成的水精柱,欣赏的欣赏,把它采收的采收,放在包包里面。大家就坐下来吃吃东西,喝喝水休息一下。大家起身要走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糟糕了!看看那个洞,我们来的洞有七八个,长得几乎都是一模一样,我们已经不知来时路,不知道哪一个洞是我们来的路了。这时大家都很紧张,生死遇到了威胁,来的时候是想到水精柱,不知道怎么回去了。

    这个大学教授就说:不要紧张,我们只要循着古人的印记,古人来到这个地方一定留下很多记号,我们只要找到古人的印记,就能找到回家的路。这大学教授就在这七八个洞当中,看到某一个洞,有一个小小的白色粉笔做的白点。这个地方就是古人的印记,大家就选择这个洞。

    在很多选择的叉路当中,都是一次又一次的透过这大学教授,透过古人的印记而找到正确回家的路,最后全体安然的离开那千年的古洞,走出来看到阳光,大家可以说是喜极而泣,重见光明。大家在欢呼的时候,这大学教授从口袋里面,拿出剩下一半的粉笔说:其实没有古人的印记,是我去的时候做好了印记,这是一个绝境,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我们每一个人去追求外境的时候,就像追求水精柱,我们没有想到回家的路,你看我们现在离家越走越远。我们一念的清净本性,一念的妄动产生了爱取不断的轮回,我们现在真的是不知来时路!

    本经的好处,《楞严经》的特色它是从根本下手,直接要你正念真如。凡是你遇到事情,你念头一动的时候,你一定要找到你回家的路。怎么回家呢?你只要问一句话就好:你从什么地方来?

    我们烦恼活动的时候,攀缘心活动的时候,你只要问它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所有的烦恼最怕你回光返照,它最怕!它不怕你对治它,因为你不是它的对手,它无量劫来薰习而成,你怎么对治了它,你念佛压它也是暂时的。但是你只要问它一句话说:你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蛋了!因为它没有根源,一个没有根源的东西,你问它从什么地方来,它就完蛋了!

    你直接从根源下手,把它的根照破,它的力量就薄弱了,这时候你再提起佛号,那就不一样了。

    这个地方它讲到说,其实这三种的颠倒相续,其实就是我们一念的迷情而生起的,只就是一念迷情而有,不是说真实有业力可以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