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由此计度,自他依正,及阴等。各执不同,总不出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以此双计,故成颠倒。所以堕落外道,如僧佉论师等。

《智论》云:诸法不应执常。常即无罪无福,无所伤杀,亦无施命,无缚无解,则无涅槃;若执无常,即是断灭,亦无罪福,亦无增损功业,因缘果报亦失;是皆足以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此偏言一分者,以二分中,以常为胜,显独重故。三四种颠倒竟。
  
癸四 四种有边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又三摩中,文同上可知。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温陵曰:分位有四,谓三际分位,见闻分位,彼我分位,生灭分位。于四种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文虽双计,有边无边,理实但是邪计。边见而已,非真得无边理体,故以正教判之,但名有边。
  
子二 详释其相 分四  丑初 约三际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一者、是人约分位计有边无边也。心计生元者:谓见行阴为十二类生,生灭根元,而现在迁流业用,循环不息。计过去已灭,未来未至,名为有边;计现在相续,曾无间断,名为无边。既取现心续处,为无限际者,为无边;则必以过未断处,有限际者,为有边。然心无限际者,以当念观心,浩渺无涯岸之谓也。
  
丑二 约见闻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二者、是人约见闻以计有边无边也。以定力能观八万劫,则见众生,生灭灭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前,寂然无有闻见。彼但见无闻见处,冥然莫辨,邈无涯涘;不知惟是自己见闻不及,遂名为无边之性。又但见有众生处,生灭相续;不知惟是业缘,虚妄现起,遂名有边之性。
  
丑三 约彼我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三者、是人约彼我以计有边无边也。此由行人,观己行阴,执为真我。遂计我能周遍了知,于诸法之中,得无边之性。而彼一切众生,皆现我知之中,我曾不知,彼知之性;名彼不得,无边心性,但名有边心性耳。
  
丑四 约生灭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四者、是人约生灭以计有边无边也。穷行阴空者:谓想阴既尽,行阴迁流,今以定力研穷,欲求其空即灭也。以在定中,觉得行阴灭,出定之时,觉得行阴生,不知是定功未至,若定功至,则行阴自空。如波澜灭,化为澄水。今以其所见,用妄想心路筹度,谬谓一切众生,一身之中,咸皆半生半灭。以一例诸,明世界所有一切皆是一半有边,一半无边,以生时觉得有边,灭时觉得无边故。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由此妄心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成其伴侣,以其边则非中,故迷惑中道,菩提正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四四种有边竟。
  
癸五 四种矫乱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又三摩中,文同上可知。于知见中,生计度者:谓以彼定中,所知所见,不能决择明了,而妄生周遍计度也。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之见。不死者:外道计无想天,为不死天。一生不乱答人,死后当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词,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诃云:此真矫乱。《灌顶》云:邪分别性,故名遍计;都无实义,故云虚论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7 19:3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子二 详释其相 分四  丑初 八亦矫乱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一者、是人以生灭行阴分别,而成八种邪见。观变化元者:以想尽行现,进观行阴,为变化之根元,其体即是迁流。既有迁变流转,故即名为变。虽有迁变,而却前后相续,有相续则无断绝,故即名为恒即常也。此变恒一对也。 见所见处,名之为生者:于八万劫内,能见所见之处,似为众生生,故即名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者:于八万劫外,不能见所见之处,似是众生灭,故即名为灭。此生灭一对也。 

相续之因,性不断处者:此又于生灭之中,别起有因之计,如前行阴已灭,后行阴未生,中间必有相续之因,然相续即中有身,其体即是识阴,以彼不知,行阴之外,别有识阴,但见其性不断处,似多出一法,名之为增。正相续中,必有缺乏之处,如出入之息,相续而缺中交是也,缺少即名为减。此增减一对也。 

又各各生处,名之为有者:因观众生,各各生处,以生为有,故遂名为有。见互互无处,以灭为无,故遂名为无。此有无一对也。如上八种,虽则以行阴之理,统而观之,而行人用心,差别而见,前后不一,无有正知正见。有求法人来问修证之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盖亦者,两可之词,显其不堕偏执。殊不知,中无主宰,于一切时,皆乱其语。正堕矫乱论议,文少亦变亦恒一对。令彼前人,遗失章句者:指前来问话之人;答者既两可莫决,而听者自然遗失章句也。
  
丑二 惟无矫乱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者:于生类中,谛观行阴之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者:谓悟得一切法皆无也。有人来问,惟答其无,除无之外,无所言说也。
  
丑三 惟是娇乱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因有得证者:念生后必有灭相,灭后必有生相。从此证得,一切皆有;是即有也。余可知。
  
丑四 有无矫乱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四者、是人观察行阴,有无俱见。既见其念念生处,又见其念念灭处;其境如木分为两枝,其心亦复不定乱也。有人来问,即答,见亦有即是亦无者:以生者必归于灭。亦无之中不是亦有者:以灭者不定更生。

一切矫乱,无容穷诘者:矫者:执拗不顺于理。乱者:心无主正。《宝镜疏》云:此中第一、第四,言皆两可,乱义为多,而终非顺理,亦兼于矫也。第二、第三,言惟一偏,矫义为多,而终非主正,同归于乱也。故总结云:一切矫乱,无容穷究诘问者也。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虚无者:虚妄邪计,无有实义。堕落外道,迷惑菩提真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迷正知见,立邪知见,故曰四颠倒性。结名遍计虚论者:此人周遍计度,如执绳为蛇,皆至虚至妄之论也。五四种矫乱竟。
  
癸六 有十六相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又三摩中,文同上可知。于无尽流者:行阴相续无尽,迁流不息。生计度者:即计此行阴,为诸动之元,将来能生诸动,遂计色、受、想三,即现前已灭,将来必生,故曰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正脉》云:真悟无生,了知初生即有灭,是知生尚空洞无相,何说死后,岂可妄计有相耶?
  
子二 详释其相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
  
此即外道,六十二见中四计也。一者:或自坚持,固守此身形,云四大之色,皆是我故,此计即色是我也。二者:或见我性圆融,含遍十方国土,云我有色,此计我大色小,色在我中也。三者:或彼前缘,即谓眼前之色。随我回复者:咸皆随我回旋往复,即运用也。云色属我者:色既属我,显是我所,非即我矣,此计离色是我也。四者:或复我依行阴之中,迁流相续,云我即在色中;以行阴相续之相,即是色阴,此计色大我小,我在色中也。
  
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谓色身虽死,我犹现在,色阴既尔,余三亦然。如是循环,四四共有十六相。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上因见行阴无尽,遂计前三阴,亦复无尽,同成有相。此更转计,一切诸法,无不皆然。烦恼摄尽染法,菩提摄尽净法,则烦恼菩提,理亦如是。烦恼毕竟是烦恼,菩提毕竟是菩提,决无更改。由是真妄两性并驱,即并行不悖,各各不相抵触也。二详释其相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7 19:34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死后有相,所以堕落外道,有十六相,真到底是真,妄到底是妄,真妄各立,无有转烦恼之妄法,成菩提之真性,故曰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通结五阴,惟在前四;虽在前四,义惟行阴耳。依斯立论,从心颠倒,正所谓心魔作祟,其奈之何?六十六有相竟。
  
癸七 八种无相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
  
又三魔中,文同上可知。于先除灭,色受想中者:见前三已灭,生妄计筹度,前三先有今无,例知行阴现有,将来亦应灭无。因计死后,终归断灭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正脉》云:此与上敌体相翻,故变有成无,盖上睹未灭之行阴,见其无尽,而因前三,并万法,皆当无尽。此睹已灭之前三,见其无相,而因计行阴,并万法,皆当无相也。发心颠倒者:违佛教修因证果之诚言,成外道虚无断灭之妄论,故曰发心颠倒。
  
子二 详释其相
  
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销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
  
色,四大之色;形,一身之形。形因色有,见其四大之色灭,则形无所因矣。想为意识之想,心为意根之心,心因想系,观其意识之想灭,则心无所系矣。色居受阴之前,心居受阴之后。有受居中,则色心可以连缀;知其受阴一灭,则色心无复连缀矣。据此前三阴之性,既已销亡散灭,纵有行阴,虽是生理,而无受想,则无知觉,与草木同。温陵曰:阴性销散,谓色、受、想灭也。生理即行,谓无受、想,则行亦灭也。
  
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此质指现阴色心,非独指色阴也。今在定中,见四阴现在皆无相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耶?因之勘验已灭,而知现在未灭,比校将来,死后阴相,一定是无。如是循环,往复推检,每一阴生前死后皆无相,而色、受、想、行四阴,共有八无相。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
  
现前质空无修因,死后相空无证果,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世出世法,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终无实体,究竟皆归于断灭也。断灭是大邪见,拨无因果。以一切诸法,皆不离因果。所谓豁达空,拨因果,莽莽荡荡招殃祸。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七八种无相竟。
  
癸八 八种俱非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又三摩中,至常扰动元,同上可知。《正脉》云:于行存中者:见行阴未灭,区宇宛在也。兼受想灭者:见前三已灭,体相全空也。双计有无者:于存计有,于灭计无也。自体相破者:以行阴之有,破前三之无,以前三之无,破行阴之有也。末言坠俱非者:以破无则成非无,破有则成非有也。起颠倒之论矣。
  
子二 详释其相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
  
此正释成自体相破之义。谓前三已灭,故色、受、想中,见行阴之有,亦即同灭,而非有矣。后一犹存,故行迁流内,观三阴之无,亦即同有,而非无矣。
  
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如是循环,穷尽阴界者:谓如是循环,由后观前,由前观后,穷尽色、受、想、行,四阴界限,有无俱非,成八俱非相;即非有色、受、想、行,非无色、受、想、行也。随得一缘者:随举一阴,为所缘时,皆言死后非有相非无相也。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诸行是指万法,非独指行阴,此下例成,万法之性,悉皆迁变淆讹,有既非有,无亦非无,于此尽知尽见。心发通悟者:非真通悟,增长邪知见解,有无俱非。设有人问曰:孰虚孰实?亦莫能施对,故曰:虚实失措。二详释其相竟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7 19:33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由此计度,以生前例之死后,皆是非有非无。后际昏瞢,即是杳冥,无正理之可说,道有不得,道无不得,此明有无俱非,皆不可道之故,堕落外道,惑菩提之正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真是从心颠倒,而立论矣。八八俱非相竟。
  
癸九 七际断灭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又三摩中,至常扰动元,同上可知。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温陵曰:见行阴念念灭处,名后后无;由是妄计,生人天七处,后皆断灭。此与第七无相,而起计不同。彼由前三,此由行阴;又彼推过去,以定死后,此观未来,念念成灭。故计处处,有断灭处也。
  
子三 详释其相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
  
七处断灭:或计身灭,即四洲、六欲二处。或欲尽灭,即初禅,离生喜乐地,已离欲界之生,欲染已尽故。或苦尽灭,即二禅,定生喜乐地,极喜无忧故。或极乐灭,即三禅,离喜妙乐地,乐有终尽故。或极舍灭,即四禅,舍念清净地,舍觉观喜乐故。并四空天,舍色质之碍故。
  
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消灭,灭已无复。
  
如是循环,推穷极尽七际,现前悉归消灭,是七处皆现断灭,则知死后未来,更无复生之事。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九七际断灭竟。
  
癸十 五现涅槃 分三  子初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
  
又三摩中,至常扰动元,同上可知。于后后有者:此与上科相翻,前以行阴,念念迁流不住,因不住则后必有灭。此以行阴,念念相续无间,因无间,则后必是有,故曰于后后有。当有实果,必不灭无也。是人坠入,五涅槃论者:不待灰身泯智,而入涅槃,即于现在所计五处,即是涅槃。
  
子二 详释其相
  
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
  
此计五处,现在生处,即为涅槃。显非一人,遍计五处,各随所见,或计一处而已。欲界指六欲天,非指一天也。为正转依者:妄计为真涅槃之境,以涅槃乃佛教,转生死依涅槃之号也。此如仙家,计六欲天上,无生死耳。此句应通后之四处,每处皆当有之。何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以前想阴既破,圆定发明,以初得天眼,普观天光,清净庄严,迥超日月之明,且离人间之秽浊,以故心生爱慕,遂计此境,为现在涅槃也。

或以初禅,离生喜乐地,苦恼不逼,计为现在涅槃也。或以二禅,定生喜乐地,忧愁不逼,计为现在涅槃也。今谓初禅无忧,二禅无苦者,疑翻译之误倒耳。或以三禅,离喜妙乐地,极悦随者:谓极喜悦,得大随顺,计为现在涅槃也。或以四禅,舍念清净地,修舍定,双舍苦乐,二者皆亡。遂谓三灾不到,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计为现在涅槃也。
  
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五处,皆在有漏天中,今迷有漏天,竟作涅槃无为解。五处安隐者:以五处既误作涅槃无为,遂以为安隐之家乡矣!为胜净依者:为最胜清净者之所依处,最胜清净,即佛也,佛依涅槃故。如是自下向上,展转推观,有循环义。五处究竟者:推观五处,谬谓皆是无上极果也。 

《正脉》云:初于六欲,乍离人间之尘秽,而妄谓真净。次于初禅、二禅。乍离下界之忧苦,而妄谓真乐。次于三禅,乍得随顺自在,而妄谓真我。次于四禅,暂得三灾不坏,而妄谓真常,不生灭也。此正于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中,而妄计常、乐、我、净也。二详释其相竟。
  
子三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五现涅槃者:计此五处,皆现在涅槃,现受寂灭之乐,不待将来者也。堕落外道,惑菩提性者:菩提、涅槃二种,是如来智、断二果。今既认妄为真,将必以真为妄,故曰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乃是从心颠倒,妄计而立论耳。二中间十计竟。
  
壬三 结害嘱护 分三  癸初 示因交互
  
阿难!如是十种,禅那狂解,皆是行阴,用心交互,故现斯悟。
  
温陵曰:前云禅那现境,乃天魔候得其便;此云禅那狂解,乃心魔自起深孽;凡见道不真,多歧妄计,皆即狂解,是谓心魔,最宜深防也。 皆是行阴,用心交互者:皆是想破行现,用定慧力,趣真断妄,正当真妄交攻之时,互为胜负,故现斯悟。斯悟:即狂解也。
  
《正脉疏》云:然通论十种狂解,不出断、常、空、有,四字而已。且前五属断、常,后五属空、有。第一断见,第二常见,第三双亦,第四、第五,皆充广双亦也。问:何无双非?答:断常皆过,若双非,则为离过正见,非外道也。第六执有,第七执空,第八双非。问:此何不为离过正见?答:有空不定是过,因偏方始生过,且此双非,盖指后阴昏瞢,不定有无,非是双遮之中道,故非正见。第九推广毕竟断空,第十推广毕竟滞有,若更以空有,摄入断常,仍惟断常二见而已。
  
癸二 迷则成害
  
众生顽迷,不自忖量,逢此现前,以迷为解,自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
 
 顽迷者:谓顽痴成性,难入正悟。迷惑覆心,易生狂解,由其不自己思忖量度,我何人斯,逢此现前,以迷惑为解悟,未证言证,自言登圣,僭称果位,大妄语之业既成,其必堕无间地狱矣,诚为可惜!夫修行而至想破行现,外魔无可奈何,不知几经岁月;如穿衣者,脱却面上三层,只剩二层,功已过半,而乃妄言,登圣致堕,岂不悲哉!
  
癸三 嘱令保护
 
 汝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后,传示末法,遍令众生,觉了斯义,无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护,消息邪见。
  
此嘱作摧邪知识,盖令未起者勿起,已起者速灭。嘱阿难云:汝及在会众等,必须将如来语,于我灭度之后,传示末法,以去圣时遥,魔强法弱。遍令众生,觉了斯义者:谓觉察了然明白斯十种狂解之义,既能觉了,自能辨识,邪正分明。妄念才萌,即当以正定拒之。无令者:禁止之辞。心魔自起深孽,心魔:即十种狂解,谓外魔虽不能扰,无令自己心魔,自起深孽。孽者:祸之萌也,以能为地狱因故。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今云自起者,正是自作孽耳。上是教未起者勿起。保持覆护,消息邪见者:是教已起者速灭也。保持禅定,覆护进修,消息边邪之见矣。
  
教其身心,开觉真义,于无上道,不遭枝岐,勿令心祈,得少为足,作大觉王,清净标指。
  
此嘱作趣真导师,是教其未生正智令生也。身心体察,真如实义,回然不属于断常空有;但一念不生,回光照性,中中流入,于无上佛道,不遭枝歧。木旁出曰枝,路曲分曰歧,皆非正直之本。勿令心中祈求,得少为足。盖遭枝歧,即堕外道;得少为足,便入小乘。故嘱当机,作大觉王,清净标指。一念不生曰清净,疾趣无上菩提,为大觉王,标榜人天,示作成佛指南而已。四行阴魔相竟。

楞严经讲义第二十三卷终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经文
         勘误表及说明(上)
                            ●会性法师
   前  言    大佛顶首楞严经,自唐中宗神龙元年(西纪七○五)译成中文,流传自今。已千数百年,作疏注而释之者,无虑数十百家;而近代圆瑛老法师所著之讲义,半世纪来,流通最广,印行最多:一九五一(民四十)年,上海出版;流传至民国1971年,台北十普寺编印「圆瑛法汇」,讲义排在第一,用新标点,此后印行者即据此本。至1996年,大乘精舍重排印行,精装一厚册,一七○五页。笔者存有此三种版本。
   细校三种版本,经文之字,有些错误,兹列表如下:
   一、一九五一(民四十)年,
                     上海初版经文勘误表:
 

次 第

(一)103 此心之体此之心体
(二)5034 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阿罗诃三耶三菩
(三)599613
(四)6548 紫金光紫光金
(五)899114
(六)118093
(七)11869 贤  圣圣   贤
(八)1188118
(九)126588
(十)1266 生  死死   生
(十一)126710 精 真真 精
(十二)126710 演若答多演若多
(十三)1285118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初版经文勘误说明: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一九五一年(民四十)初版,约二千一百五十部(据功德芳名)。
   其次:佛历二五○七年(民五十二),香港据初版本影印一千二百部。内容全同初版,其正误,例初版可知。
   民国六十年,台北市十普寺「重印」一千二百部,用新标点,经文点在傍,注解点在中,但初版之误仍旧。如一二五页末行「此之心体」,亦误作「此心之体」。
   所谓「民国二十七年初版」,「二十七」应是笔误,据「圆瑛老法师事略」谓:「辛卯四月」才完毕。辛卯,是民国四十年。
   事略原文:「三十八年春,法师整理旧稿,将一吼堂文集、住持禅宗语录、弘化纪念册、盂兰盆经讲义,付印流通,广宣法益。更有楞严经讲义,已编十六卷,尚余三分之一,大愿未偿,遂从事续编,闭门谢客,专一其心,于是编至辛卯四月,佛诞前三日编毕,全部共廿四卷,装成五册。」

   而卷末亦说明是「辛卯五月初版」,可知「二十七」是笔误。
   (一)103页末行误作「此心之体」,据大正藏、古本楞严经应作「此之心体」。
   (二)503页4行「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据古本楞严经(以下简称古本)「非阿罗诃三耶三菩」,多一「非」字。
   看古本,可知「诃」下无「非」字。此误,一直延续至今,所有讲义版本,皆同此误。
   (三)599页6行13字「汝今声不」,据古本应作「尔今声不」。
   经文「闻」中三「汝」,「声」中三「尔」。
   (四)654页8行「紫金光」,据古本「以紫光金涂佛形像」,应作「紫光金」。
   金之光,无质,怎么能涂?应是紫光金。
   (五)899页1行14字「摄授亲因」,据古本应作「摄受亲因」。
   诸本皆作「摄受」,惟讲义作「授」。
   (六)1180页9行「其人原不觉知魔着」之「原」,据古本应作「元」。
   (七)1186页9行「十方贤圣,潜匿之处。」之「贤圣」,据古本应作「圣贤」。
   (八)1188页11行「越牖透墙曾无障碍」之「墙」,据古本应作「垣」。
   (九)1265页8行之「未蒙如来,微妙开示。」之「妙」,据古本应作「细」。
   (十)1266页末行「非留生死。及诸尘垢」之「生死」,据古本应作「死生」。生死、死生,内含不同。
   (十一)1267页10行「斯元本觉。妙明精真」之「精真」,据古本应作「真精」。精真、真精,内含亦然不同。
   (十二)1267页10行「演若达多」,据古本应作「演若多」。
   演若达多,意虽无误,但经文成为四字一句,所以略去「达」字。
   (十三)1285页1行「佛土充满。」第18字「满」,据古本应作「 」。
    二、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民国六十年版)经文勘误表:
 
次第
(一)11012 不眼对不对眼
(二)125 此心之体此之心体
(三)60112 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非阿罗诃。三耶三菩
(四)715

13 

(五)75445
(六)75710
(七)7813 紫金光紫光金
(八)96543
(九)10715 
(十)109911 天子、雨师天子、风师、雨师
(十一)135312 仔 细子 细
(十二)139256
(十三)142813 
(十四)143610 贤 圣圣 贤
(十五)143949
(十六)15367 
(十七)15383 生 死死 生
(十八)15391 精 真真 精
(十九)15391 如演若达多如演若多
(二十)15614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民国六十年版经文勘误说明:
    版权页仍作「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初版」,初版是民国四十年,「二十七」误。
    (一)110页12行误作「不眼对」,应作「不对眼」。
    民四十年初版作「不对眼」,初版没错。六十年版开始错误,凡依此本影印者,同此错误。乃至依此排印之经文,亦同此误。
    如台中瑞成书局印的,亦误作「不眼对」。瑞成书局印行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后文不载印行年月。
    另有高雄市隆峰寺印十六开本,国语注音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同有此误。
    (二)125页末行「此心之体」,据楞严正脉(以下简称正脉)应作「此之心体」。初版亦同此误,在一O三页。
    (三)601页12行「非阿罗诃,非三耶三菩」 ,「诃」下「三上」,多一「非」字。据正脉经文无此「非」字。
    (四)715页末行13字「汝」,据楞严文句、易解疏应作「尔」。
    经文原是:「闻」中三汝,「声」中三尔。讲义则「声」中一汝二尔。虽是「汝」「尔」互通,不算错误,但与诸本不同,作此说明耳。
    (五)754页「此结若存」的「若」,误作「无」。据正脉应作「若」。
    初版没错。「此结若存」误作「此结无存」,是从六十年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六)757页末行「偏牵其左」,应作「偏掣其左」。
    初版没错,作「偏掣其左」。
    (七)781页「紫光金」,误作「紫金光」。如初版654页中说。
    (八)965页「声无既无灭」,「既」误作「即」。
    初版作「声无既无灭」,没错。
    (九)1071页「摄授」,应作「摄受」,如初版899页中说。
    (十)1099页「天子,雨师」,「「子」下「雨」上,脱「风师」二字。
    初版作「天子。风师。雨师。」没错。
    (十一)1353页「子细」作「仔细」。
    初版本,原作「子细」,讲义引用正脉,正脉亦作「子细」,看来是六十年本排印者改「子」作「仔」,连正脉都改,未知何意?
    初版、正脉原文、大正藏皆作「子细」。
    (十二)1392页「则有忆魔」的「有」,误作「众」。
    初版作「若作圣解,则有忆魔。」。
    (十三)1428页,原、元,如初版1180中说。
    (十四)1436页,贤圣、圣贤,如初版1186中说。
    (十五)1439页4行9字,垣,误作墙,如初版1188中说。
    (十六)1536页7行「微妙」,应作「微细」。
    (十七)1538页「生死」,应作「死生」。
    (十八)1539页「精真」,应作「真精」。
    (十九)1539页「如寅若达多」,应作「如演若多」。
    (二十)1561页「充满」,应作「充 」。
    皆如初版说。(待续)
    案:(一)「大佛顶首楞严经圆瑛法师讲义」经文的勘误及说明,作者在每条勘误下,引用多种版本说明,并以各版影本呈现,可资对照,本刊已另行编印成书。
    (二)为使读者皆得勘误校正,一睹楞严正文,本文谨将原书引用各版影本处改以文字叙述,分期刊出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經文勘誤表及說明(中)
会性法师
三、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1996年)大乘精舍版經文勘誤表

次 第

備 註
(一)1171 為不眼對為不對眼與六十年版110同
(二)1292 外非不相知不相知「非」是小注
(三)1334此心之體此之心體與125同
(四)25710  還塵還塵字不清
(五)38411迷、生死迷悟生死脫「悟」字
(六)41811名聞性聞性脫「」字
(七)420

7

(八)423

漏掉「若從空出」一段

(九)42387
(十)424121若冷劫多若冷勢多
(十一)55410  周法界周法界脫「」字
(十二)6524 

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

非阿羅訶三耶三菩

多一「非」
(十三)733「如意默容」等兩行,是經文,誤作注解
(十四)77215與715同
(十五)81559
(十六)819512
(十七)843
844
末1紫金光紫光金
(十八)1039103
(十九)1120218
(二十)1154217
(二十一)1184雨師風師雨師脫「風師」
(二十二)145185
(二十三)1455311
(二十四)146056
(二十五)1490923
(二十六)149637
(二十七)152856
(二十八)153763
(二十九)15461賢  聖聖   賢
(三十)1549316
(三十一)156211佛破律儀破佛律儀
(三十二)1655915
(三十三)16576生  死死   生
(三十四)16585精 真真 精
(三十五)16585如演若答多如演若多多一「達」字
(三十六)16811滿

「大佛頂首楞嚴經圓瑛法師講義」大乘精舍版經文勘誤說明:

大乘精舍,於民國1996五年,重排印行講義,精裝,一厚冊,計一七○三頁,一千六百一十四部。

1971年版,改用新標點,但經文點在字旁,今本則點在中間。錯字也增加,故須另編勘誤。

「仍存原文」的經文: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舒金色臂,摩阿難頂,告示阿難及諸大眾:有三摩提,名大佛頂,首楞嚴王,具足萬行;十方如來,一門超出,妙莊嚴路,汝今諦聽!阿難頂禮,伏受慈旨。

「大乘」版排成與前後經文字體相同,殊非所宜。

初版,此段「仍存原文」的經文,字體同講義。

1971版,(即是改用新標點的初版)。「仍存原文」的經文,字體也和經文不同。

(一)大乘版116、117頁第一行的「為與眼對?為不眼對」「為不眼對」應是「為不對眼」。

1951年的初版,正確。六十年版開始錯誤。

(二)129頁第二行「內無所見,外非不相知」的「非」字,是小註,與經文字體相同,誤。

初版原本的「非」,字體比經文小。1971年版本的「非」,亦比經文字體小。

(三)133頁第四行「此心之體」,應是「此之心體」

「心」「之」顛倒,從初版開始錯誤,直至今日,不見改正。

初版原文作「此心之體」。

(四)257頁第十行「 」字不清。1971年版作「鬱還塵」。

(五)384頁第十一行,「迷」下,「生死」上,脫一「悟」字。

1971年版作「迷悟生死」。

(六)418頁第十一行末,「名」下,「聞」上,脫一「」字。

1981年的「大乘」版,作「名聞性」。

(七)420頁末行「鼻人」的人,誤,是「入」。

(八)423頁,漏掉「若從空出」一行20字,及注一行。

1981年版:經文「若從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注「此破不從空生,三無所從來竟。」

(九)423頁第九行「舌人」人誤,應作「入」。

1981版作「舌入虛妄」。

(十)424頁第一行「若冷勢多」,勢,誤作劫。

七十年版作「若冷勢多」。

(十一)554頁第十行,「然」下,「周」上,脫一「」字。

1981版作「妙覺湛然,周法界」。

(十二)652頁第四行「訶」下,「三」上,多一「非」字。

初版亦作「非三耶三菩」,因此,所有版本皆有此「非」。

1981年版「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有「非」。但大正藏無此「非」字。

大正藏,「非阿羅訶三耶三菩」為一句,無「非」字。以此為正。

楞嚴文句同作「非阿羅訶(應供)三耶三菩」

(十三)733頁,意的經文「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誤作註解小字。

大乘精舍1981年版,意的經文字體,同前後經文。

(十四)772頁末行,「汝今聲不」的「汝」,諸本皆作「爾今聲不」。

楞嚴文句、易解疏皆作「爾今聲不」。

(十五)815頁第五行「此結無存」的「無」,誤,是「若」。

上海初版,是「此結若存」。1971年版才誤作「無」。此後,所有版本皆同此誤。但1981年本卻有改正。

(十六)819頁第五行「偏牽其左」,應是「偏掣其左」,「牽」誤。

初版原本:「偏掣其左」。

(十七)843、844頁末一行「以紫金光塗佛形像」,應作「紫光金」,諸本同此誤。

大正藏作「以紫光金塗佛形像」。

(十八)1039頁第十行「聲無即無滅」,「即」,誤,是「既」。

初版本作「聲無既無滅」,1971年版作「聲無即無滅﹂。1971年版開始錯誤,延續至今。

(十九)1120頁第二行「阿門」,門,誤,是

1981年版作「彌勒阿彌陀」。

(二十)1154頁第二行「攝授」,應作「攝受」。

大正藏作「能於十方攝受親因。」

(二十一)1184頁最後一行,脫「風師」二字,看初版原文可知。

上海初版作「日月天子。風師。雨師」。1971年版脫「風師」二字,延續至今。

(二十二)1451頁第八行「再來賃倚」,「賃」,誤,是「」,「再來倚」。

1981年版作「再來倚」。

(二十三)1455頁第三行「仔細分別」的「仔」,初版作「子」,1971年版開始作「仔」。

上海初版作「子細分別」。1971年版作「仔細分別」,注中引用正脈,但正脈原文亦作「子」字,初版本亦是「子」,此本刻意改用「仔」,未知何意?

正脈、大正藏皆作「子細分別」。

(二十四)1460頁第五行「心精通胎」,「胎」,誤。應作「」。

大正藏作「心精通」。

(二十五)1490頁第九行「觀見蚊蟲」,「蟲」,誤,應作「」,「觀見蚊」。

1971年版作「觀見蚊」。

(二十六)1496頁第三行「則眾憶魔」,「眾」,誤,是「有」,「則有憶魔」。

上海初版作「則有憶魔」。1971年版作「則眾憶魔」。六十年版開始錯誤,延續至今。

(二十七)1528頁第五行「心愛 沼」,「沼」,誤,是「」。

1981年版作「心愛 」。

(二十八)1537頁第六行「其人原不」的「原」,大正作「元」。

大正藏、科會本、楞嚴文句皆作「其人元不」。

(二十九)1546頁第一行「十方賢聖」,藏作十方聖賢。

(三十)1549頁第三行「越牖透牆」,「牆」,誤,應作「垣」。

大正藏作「越牖透垣」。

(三十一)1562頁第十一行「佛破律儀」,誤,應作「破佛律儀」。

(三十二)1655頁第九行「微妙開示」,「妙」,誤,是「細」,「微細開示」。

大正藏、楞嚴文句皆作「微細開示」。

(三十三)1657頁第六行「非留生死」,應作「非留死生」。

大正藏、楞嚴文句皆作「非留死生」。

(三十四)(三十五)1658頁第五行有二誤:

一、「妙明真精」,倒作「精真」。

二、演若多,作演若達多,多一「達」字。

大正藏、楞嚴文句皆作「妙明真精」、「演若多」。

(三十六)1681頁末行「佛土充滿」,「滿」,誤,是「」,佛土充

大正藏作「佛土充遍」。(待續)





[ 本帖最后由 普见 于 2013-5-18 00:25 编辑 ]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