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净界法师】【愣严与净土】

我们这一念心性怎么开显它呢?




净界法师



    我们在探讨心性的时候有二个内涵:一个理论的探讨,一个是实际的修正。我们讲理可顿悟,事要渐修;理是圆融的,事相它是有次第的。在理体上我们先建立现前一念心性,一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心性出来,来取代我们过去的生命经验,所累积的我相法相,先把过去这种我相法相慢慢的放掉,建立一个清净的心性;而这个心性它有随缘跟不变,不变跟随缘二种功能是同时存在的。

    在理论不变跟随缘是同时的,但是你修正的时候你不可能同时,没有人那么厉害的。所以当我们把一念心性建立起来的时候,这性德现前的时候,接下来是修德,修空假中三观,先空次假后中。空观开显它不变的体,假观开显它随缘的妙用,中观再把它结合起来,修行一定有次第的。

    但是你一谈到理论的时候,古人讲: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你没有话讲的,你说现前一念心是什么?你道一句你就错了!因为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方动乌云遮。你看!才动眉毛即犯祖师的规矩,眉毛一动表示你仁者心动,所以在禅宗最忌讳就是你心动,所以你不对。禅宗你看他打你香板,你从什么地方来?

    你说我从那个地方来,他一定打你,你怎么回答都打你。问你为什么出家?我爸爸叫我出家。打三个香板,你爸爸叫你出家,你自己都不想出家;第二个再来,你为什么出家?前面的说我爸爸叫我出家被打,现在说是我自己要出家的。也打三个香板,你自己要出家,你爸爸没叫你出家你就出家。为什么禅宗你刚开始的阶段一定被打,为什么?其实不是你讲什么话,是他看到你心动,他打你那个念头。

    所以古人说:你开悟的时候讲什么都对,你没有开悟讲什么都错。

    有人问赵州禅师说:狗子有没有佛性?赵州禅师说:有佛性啊!你怎么知道有佛性呢?你看狗它饿的时候它知道饿,它饱了时候知道饱,它冷的时候它也知道冷,你说它没有佛性,它怎么有这种感觉呢!

    另外一个禅师问赵州禅师说:狗子有没有佛性?赵州禅师说:没有佛性啊!怎么没有佛性呢?你说有佛性,那拿出来我看看。觅之了不可得。

    那有人就问赵州禅师说:你为什么对他说有佛性,对他又说没有佛性?

    赵州禅师说:我是从修行的角度,从对治的角度这样讲。

    因为他执著有,我就说没有破他;你执着空,我就说有。所以中道的实相是不可以开口的,因为你一开口不是左边就是右边,所以他到最后入不二法门的时候,他是不能讲话,就是你不能动念头,你就是一念不生全体现。你念头一动那就是祖师的方便,但是你都不讲话也没人知道,所以只好讲出一个即空即假即中。

    我们这一念心性怎么开显它呢?

    先修空观,再修假观,再修中观。但是不管空假中三观,它整个所观境就是现前一念心性,只是他用空假中,把心性的不变性跟随缘性开显出来。

    我们前面的三卷半是建立一个心性,先把这个心性现出来,先把性德,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心性在你的心中先现出来。到三卷半以后,示不生灭为本修因,妙三观门,佛陀告诉你要修观,入空观的时候开显不变体,入假观的时候显现它的妙用,入中观的时候保持平等。但是你在修空假中三观之前,你要先建立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现前一念心性,先现出来。这一念心性总而言之,它是离一切相而即一切法,它是不变而随缘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净界法师



    丑二、结责滞著名相  结示诃责阿难尊者,他一向以来就停滞执着于佛法的名相,而不能随文观照,所以还是活在妄想当中。佛陀对阿难尊者的诃责。

    执著名相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

    阿难尊者你为什么到现在,还是用攀缘心来加以攀缘推测这一念心性,而不加以回光返照,用种种世间的戏论,而没有真实义理的假名假相,什么外道的自然,佛法的因缘来作虚妄分别,不能够产生微密的内心观照,只是向外分别而没有向内观照。

    喻明无益  

    如以手掌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这种情况就好像一个人以双手来撮摩虚空,一个人分别名相而不观心,就像搓摩虚空,这样子只有增加自己的劳累,徒劳而无功,因为虚空怎能够被你去执捉呢?你怎会捉得到虚空呢!

    《首楞严王三昧》它这一念心性,你先找到你本来的面目。那要向哪里去找呢?莫向外求。初学者最怕你产生攀缘心、最怕!

    我听说 忏公师父他要派一个人去买东西,你不喜欢去他就叫你去,你很喜欢去他就不让你去。为什么?因为你心动,仁者心动,你一动他就不让你去,这是有道理的。

    修行我们常讲要找到定位,譬如说你修行三十年、五十年,修行的定位不是都一样的。其实你每一个阶段的修行内涵不一样,正常人是有一定的规划,没有人一出家就是这样修行,你修行了五十年还是这样修行,那你就不对了,那你应该不是走大乘法,可能你走的是小乘法。

    修行它是有三个阶段:第一、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般对初学者我们比较不谈空性的道理,先讲有,先讲随缘的有相,有相行。思惟业果,造罪招感痛苦的果报,造善招感安乐的果报;皈依三宝,三宝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佛陀的功德是随时存在的。从深信业果皈依三宝当中,来忏除罪障积集资粮,所以刚开始的修行一定是有相行。他这个阶段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没有什么样的含糊笼统,善恶的相状,三宝就是三宝,世间法就是世间法很清楚的,所以这个阶段它是有相行。

    第二个阶段是关键、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前面的阶段他的生命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因为你整个生命它的内心当中的我法二执,心中建立一个自我意识是很坚固的,这个阶段叫作积集资粮,叫做跟三宝结缘。一个人真正要产生广大的突破,我们讲脱胎换骨是在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他这时候开始修我空观、法空观来破坏他心中的妄想。

    我们心中累积很多的相状,我有很多的看法、我喜欢怎么样、我的个性是怎么样、我习惯性是怎么一个想法,这时候用空观来全部扫掉,扫得一丝不挂,干干净净的,清净本然。

    所以你看这个人本来很正常,忽然间什么都搞不清楚状况,他有可能进入第二个阶段。你看禅宗的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他在修空观现前的时候,他就走走走,走到海里面去他也不知道,还是人家把他拉回来,因为他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个阶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他开始在改变自己了,把他以前无始劫来习惯性累积的相状一一的开始消灭,而这时候他的罪业也开始消灭了。这罪业的消灭它是从根本消灭,他开始观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

    我们在第二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对内心讲话是用否定的。所以你看你的修行是什么阶段,你怎么面对你的自我,你经常是用肯定话,不错啊,你做的不错啊!那你还是第一阶段,肯定的。到否定的时候,我们开始对自己的想法否定,不行,不能这样做!我们用我们的愿力来主导自己,不是用我们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全部加以否定,重新洗牌,这时进入到一种空性的智慧,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第三阶段、经过这一番的洗涤以后,你又开始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那时候是从空出假,但是你的心态不同,青山依旧在,但是这个夕阳跟昨天的夕阳已经不一样了,几度夕阳红,换一个夕阳,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心态不同。所以禅宗为什么一定要说: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

    我们讲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两句话是同时的,但是它在修学的时候是有次第的,先求离相再求随缘。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番显见之九约二妄合明显见性非见(一)




净界法师



    癸九、约二妄合明显见性非见。十番显见第九科。

    二妄是约着别业的妄见跟同分的妄见,这二种妄见来相互发明,来开显见性它不是一种见分。
  
    我们从前面的八科,佛陀在开显见性的方法,都是借用显体,因为见性是离一切相,你没办法讲话,你一讲话就不对了,就不是见性的本质了。所以我们只能够从作用,你能够看得到光明,能够看得到黑暗,所以我们知道见性的存在,从作用当中我们可以推理,见性是存在的。

    但到第九科的时候,佛陀开始否定见分了,见分不能代表见性,因为见分它是依他起,身为一个作用,它毕竟有它业力的因素,有它环境的因素,它有因缘的因素,但是身为见性它是圆成实性,它没有因缘的因素。所以到这一段的时候,佛陀的口气跟前面不太一样,前面是假借见分来开显见性,这个地方就开始说明,其实见分还不是见性,它还是因缘法,开始将见分摄用归体。

    分三:子一、引昔致疑。子二、对理征破。子三、正示见性。

    子一、引昔致疑。阿难尊者引用往昔的教法,而生起疑惑。

    领佛今教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

    阿难尊者在前面的经文当中,他得到一个结论说:佛陀!假如我这一念微妙的心性,它不是因缘所生,因为它有一个不变的体性,它变中有不变,所以你不能说它绝对因缘生。这个地方跟佛陀所说的道理是有点冲突的,怎么说呢?

    引昔生疑  

    世尊云何尝(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世尊你曾经在成道以后跟诸比丘宣说,说我们这能见的见性,产生一种见闻嗅尝觉知的功能,它必须具足四种因缘,才能够生起它的作用。身为一个见分,它必须有虚空,包括虚空的相状跟它一个所缘缘,它的距离跟所缘境。光明:有光明相。因心:心有五种缘,有过去业力的种子,有第六意识的作意,还有第六意识的分别依,第七意识的染净依,第八识的根本依。因缘要有眼根。

    总而言之,我们眼睛见的明了功能现前,要眼识九缘生,要有虚空的距离,有一个所缘缘,有光明相,有种子,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跟眼根。如此一来这心性的了别功能是假借九缘而生,那佛陀你说我们这念心性是非因缘而生,那岂不是前后矛盾吗?

    解释这段经文的疑情:

    佛陀在《唯识的方便教法》当中,曾经明确的说明眼识九缘生:我们能见的见分,所谓依他起性,要假借内在业力的种子跟外在环境的因缘(光明、虚空…),才能够生起了别的作用。阿难尊者就用《唯识》的教法,用《唯识》所谓的心,跟《楞严经》的心,这二个产生矛盾。

    《唯识》的心,要假借因缘才能够生起,你要有内在的种子,有外在环境的刺激,你的根境的和合,才产生心识。

    《楞严经》的心,它是众生本具,不生不灭的,它不需要外在的因缘和合。

    《唯识》所谓的心跟《楞严经》所谓的心性,岂不是产生矛盾吗?阿难尊者把《唯识》的心法跟《楞严经》的心性法产生矛盾,提出他的疑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番显见之九约二妄合明显见性非见(二)




净界法师



    子二、对理征破。分二:丑一、直明昔说随情。丑二、正显见性非缘。

    丑一、直明昔说随情。佛陀先直接的说明,过去《唯识》的教法是随众生的情执而宣说的。

    佛言:阿难!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佛陀说:阿难尊者!我过去在《唯识》当中,讲到我们这一念心的生起,是假借因缘而生,有根境的碰撞,才产生心识。所以这一念心是在因缘当中,是不断的因为不同的环境而产生不同的心态,这种因缘所产生的这种生灭心相,不是我这个大乘圆满第一义谛的教法,是一种方便的教法。

    佛陀讲到心有二种情况:第一、随情说。随顺众生的情感而宣说的,凡夫是有情感的,所以佛陀讲到我们的心…。你看!你为什么会产生高兴的心呢?产生悲伤的心呢?因为你过去有这样一种习惯的种子。第二要有人刺激你,你才会高兴才会快乐,才会痛苦。这种心佛法也承认,这叫生灭心、《唯识》的心,过去的种子跟现前因缘的和合。但是这样的说法是佛陀为了随顺众生的情感而说的。

    佛陀在讲到《楞严经》的时候,就撇开众生的情感随智而说,以佛陀自己无分别智慧所照见的心来说,就是我们这一念心是不生不灭的,它是迥脱根尘的,它不需要根尘就存在。只是你有根尘的因缘让它表现出来而已,你没有根尘它还是存在,只是我们错过这个机会没有直下承当。

    前面的《唯识》教法,佛陀所宣说的是随情而说的,这个地方佛陀开始开显我们本来面目,是随智而说的,讲到了义的教法。
  
    丑二、正显见性非缘。我们这一念心性,是不假借因缘而生的。

    以喻发明  

    阿难!吾复问汝,诸世间人说我能见,云何名见?云何不见?阿难言:世人因于日月灯光,见种种相,名之为见。若复无此三种光明,则不能见。

    佛陀为了把凡夫所谓的生灭心跟不生灭心作一个对比。佛陀举出一个譬喻说:阿难!我再一次的问你一个问题,一般的世俗人说我现在能够见到一切万物,那在什么情况才叫做见?什么情况叫做不见?我们这一念心能够见闻嗅尝觉知,我们姑且用色法来说见的功能,到底在什么情况叫做见现前?什么情况是见不现前?

    阿难回答说:世间人要能够看东西,要假借太阳、月亮、灯光三种的光明,才能够使令见的功能现前而照了万物万象,这个叫做见。假设没有这三种的光明,就不能见到东西了。

    生灭心要假借光明的引导才能够现前。以下是生灭心跟不生灭心加以对比。

    例成不见
   
    阿难!若无明时名不见者,应不见暗。若必见暗,此但无明,云何无见?阿难!若在暗时不见明故,名为不见,今在明时不见暗相,还名不见,如是二相俱名不见。

    这时佛陀告诉阿难尊者说:假设没有三种光明的因缘现前,叫做不见,那你就不应该见到暗相。那你既然能够见到暗相,就是光明不现前的时候,你还是有见到暗相。也就是说这个只是缺乏光明,你不能说它没有见的功能出来,不可以这样讲。因为我们的生灭心有时候见光明,假借黑暗的因缘见到黑暗,假借光明的因缘见到光明,这个只是一种一时生灭的作用。阿难!如果在黑暗的时候,我们见不到光明叫做不见,叫做见性不存在,那你现在有光明的时候你见不到暗相,那你也应该说不见,因为你没有见到光明。如此光明跟黑暗二种相状相互作用,那你都叫不见,因为你见到光明的时候你没有见到黑暗,你见到黑暗的时候没有见到光明,那这样都叫不见!

    结申正义  

    若复二相自相陵夺,非汝见性于中暂无,如是则知二俱名见,云何不见?

    事实上光明黑暗二种相状,是互相的侵夺,你落入因缘法本来就是对立的,有光明就没有黑暗,有黑暗就没有光明。但是在整个因缘变化当中,不表示你这一念见性的体性在这当中暂时消失掉,它永远存在,只是它随顺光明的因缘见到光明,随顺黑暗的因缘见到黑暗,它的体性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不管是光明跟黑暗,见性都是存在的,都能够叫做见,怎么能够说不见呢?见性是恒常现前的。

    生灭心是假借因缘而有的,你看我们有时候道心很强,有时候我们道心很羸弱,任何一个人都离不了生灭心,再大的善根,这个人也会起烦恼,善根再差的人他偶尔也会起惭愧心。我们是活在生灭心当中,问题是你怎么样能不被它所转而已。为什么你一路走来能够始终如一呢?其实每一个人都会起烦恼,只是他烦恼现前的时候,他能够摄用归体,他观照烦恼的生灭,烦恼起来烦恼灭,它不随妄转而已。

    烦恼并不可怕,问题是你不能被它转。那你要怎么才能不被它转呢?你一定要回到你的现前一念心性。

    它这地方讲,我们的生命心是随因缘变化的,我们的业力会现起很多因缘,有时候会让我们快乐、道心很强,有时候心里悲伤。如果一个人能汇归到你不生不灭的本性,你就看到整个心它道心强、道心弱,但是你永远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安住在不生灭心,所以你要脱离妄想。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十番显见之九约二妄合明显见性非见(三)




净界法师



    子三、正示见性。分二:丑一、直示真性。丑二、腾疑细释。

    就着修行这一段是很重要,我们在修不生灭心的时候有三个次第:第一、先脱离外境,不随境转;第二、脱离你的妄想,不随妄转,脱离生灭心;第三、回归本性。

    丑一、直示真性。

    先述离缘  

    是故阿难!汝今当知!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见塞之时,是非是塞,四义成就。

    身为一个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你一个人要能够依止现前一念心性,你要知道一个观念:当我们的心性遇到光明的因缘,我们见到了光明,但是你不要被光明所转,因为见性它不是光明;见暗之时,这个见也不是黑暗相;乃至于虚空现前的时候,我们随时看到虚空,但是见性也不是虚空;见塞之时,我们随缘看到阻塞的相状,但是见性也不是阻塞相。我们修不生灭心的人,第一件事情,你随缘吃饭、睡觉、过堂…,你随顺生命的因缘有种种的相状现前,但是你要知道它只是一时的因缘,你过堂不是真正的过堂,你也不是真正的在吃饭、睡觉,那只是随顺因缘而已,你的心性当中都没有这个东西。

    所以我们在修行心性的人,第一个先脱离外境,离外在的四种境缘。

    离境是比较容易。第二个要离心,离你的生灭心。离心就比较困难。

    次述离见  

    汝复应知,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云何复说因缘、自然,及和合相?

    前面是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性是离外境的,外境不管怎么变,你就以不变应万变。但是我们在外境变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生灭心,应该怎么办呢?

    见见之时。圆瑛法师的解释:第一个见是我们的见性;第二个见,是讲我们见的生灭作用见分。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见性遇到外在的因缘而产生一种见分,产生一种作用的时候,当见性转成见分的时候圆成实性,这我空法空的见性,已经不是见分,因为见分它是变化的。

    你说这念虔诚的心去拜佛,为什么会拜佛?当然拜佛的心也是从见性而起,但是它已经不是见性了,它已经不是本来面目,它只能说我们借假修真一个一时的因缘,所以见性已经不是见分了。为什么呢?因为见性它是无分别智所亲证的,尚且要远离有分别的见分,是我们这个能分别的见分所不能攀缘的,所以见性是要离开见分,是见分所不能攀缘得到的。

    当我们在修学的时候,我们在忆念佛陀的时候,当我们在念佛的时候,其实这个只是一个方便,真正你要找到你的本来面目,要以无分别智,不能有分别。但是你完全无分别,你又不能积功累德。所以为什么我们讲修空观还得修假观,假观就是无念中要起念,但是起念头的时候你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一时的方便,借假修真。

    所以讲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见性还要脱离你所作用的见分,有所分别有所作用的见分,它不是见分所能够到达的。所以身为一个见性,它连见分都见不到,只要有分别就见不到,还有什么样所谓的因缘(和合相)跟自然(不和合相)有这么多戏论可得呢?

    诃责勉励  

    汝等声闻狭劣无识,不能通达清净实相!吾今诲汝,当善思惟,无得疲怠妙菩提路!

    身为一念心性可以说是,动念即乖,开口便错,你不能用你的分别心去攀缘的。

    佛陀跟阿难尊者说:你身为一个二乘的声闻人,一向以来只是接受生灭因缘的教法,心中狭劣没有广大的智慧,所以你不能通达大乘的不二法门!我今以大乘了义这种不二的法门告诉你,你应该要好好的回光返照,先找到你不变的心体,再以不生灭的现前一念心性,生起种种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妙用,不要对广大无上菩提的功德生起疲怠懈怠之心,要生起勇猛精进的心,完成你广大的无上菩提之路!

    这是佛陀对阿难尊者跟所有弟子的勉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净界法师



    我们在研究《楞严经》以后,其实你《唯识学》还是要学,因为它在讲生灭心。我们不要完全否定生灭心,我们只是不要随它而转,如果你完全不要生灭心那就是禅宗说的,你这个人是一滩死水,没有什么用,你就什么都不动,那你就偏空了。

    不动是先求不动,然后再依体起用。

    所以研究《唯识学》你会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这个时候还是要动念头,但是你动念头你是依止不生灭心做根本: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你还真的从百花丛你走过去了,但是你片叶不沾身。

    我们刚开始要把大乘佛法那个心地法门先抓到,你怎么操作,至于你做多少,这个我们可以慢慢来。但是什么叫做要无住又要能够生心,生心又能够无住,道理你要把它先参透,要不然你怎么修行?你完全无住也不对,完全生心也不对。

    我们的一个消息是这样子,先找到无住,刚开始先离相,刚开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想法,先用否定的思考来破自己的相,先求无住,然后一段时间以后,再重新的把你的心门打开,从空出假积功累德,广度众生,广结善缘。

    无住它的次第,佛陀讲得很清楚,先远离外境,然后再远离你的生灭心,最后回归你的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然后再从这一念心再重新出发,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时候你该做什么,你还做什么,但是你心态完全不一样。

    这个就是我们整个大乘佛法的消息,要认清楚它的路头,它是先从否定门入,再重新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以成之佛,其体无别。依止一念心性开始从空出假,彻底承当。所以刚开始是彻底的放下,放下过去的这些妄想,放到最后的时候还有重新彻底的承当,这个就是大乘的不二法门。

    这个道理大家都要想想看,你要往内去想,往心中去想,它是一个心的法门。到这个地方,佛陀就直接的开显心性修学的次第。这段经文大家要好好的参一参。

    我们刚开始修行先把修行的路头先抓到,你不要走偏,因为你一旦走偏,你要回来就很难,这是一条不归路,那以后你是非常麻烦。我建议大家,修行大乘佛法你一开始就走对,不要后来再来后悔再来调整,那非常麻烦,你一开始就走对,你可以走慢,但不能走错。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