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二(别说与理证相违)分三:一、观察一体异体;二、所破不成;三、文字纠缠无有实义。
癸一、观察一体异体:
柱与成实柱二者,一体一遮另亦破,
他体虽破非柱实,柱体不空堪观察 。
格鲁派说“柱子不以柱子空,以其上实成空”,即柱子的实有空,但是柱子不空。那么现在问你们:柱子和柱子的实成,二者是一体的还是异体(多体)的?
“柱与成实柱二者,一体一遮另亦破”:如果柱子和柱子的实成二者是一体的,那么破除实成的时候,实际上柱子也被破除了。因为他们两个是一体,不是多体。它们两个好比火和火的热性,水和水的湿性。火有了,火的热性也有了;热性没有了,火也没有了。因为是一体,所以若是有就都有,若是没有就都没有。同理,如果柱子和实成是一体的,那么破除实成的时候,柱子也破除了;实成无存在,柱子也无存在了。
“他体虽破非柱实,柱体不空堪观察”:如果柱子和柱子的实成二者是异体(多体)的,是两个法,虽然破除了柱子上的实成,但是柱子的本体没有不空。若是柱子本体没有空,那么柱子本体成为实有了。即在胜义谛的观察量前面,柱子也存在了。如此一来,实际上就存在了一个经得住胜义量观察的法了,那都是实成。若是世界上有一个实成法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万法都要断灭,都不能存在。这一点是格鲁派自身也不承许的。
若谓成实未有故,不必分析一异体,
虽无实法凡夫前,瓶子执为实有故。
“若谓成实未有故,不必分析一异体”:格鲁派说,柱子的实成不仅在胜义谛上不存在,在世俗谛上也不存在。所以,不能用这样一个不存在的法与柱子一起,采用一体、多体的方式来分析。因为什么?柱子的实成在名言上也不存在,若是它就像柱子这样在实际上存在,那么可以和柱子用一体多体的方式分析、观察。它是根本不存在的一个法,所以不能和柱子分析一体、多体,也不必要这样分析。若是这样分析,我真的是不能回答了。
“虽无实法凡夫前,瓶子执为实有故”:那么,虽然实成本体在世俗谛上也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凡夫的境界中,将瓶子等这些不存在的法都视为实有而去执着。对凡夫来说,破除这种实执的观点的时候,必须要采用一体多体的方式来分析,最后才能破除。所以,这里可以将柱子实成和柱子进行一体多体的分析。
对凡夫而言,将人执着为我,将法执着为实有,我和实有都是实成。所以,在凡夫的境界里,破除实执时必须通过这样的逻辑和方法去分析,才能破除他们的观点。比如,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中,用七相推理法来破除人我执。将不存在的“我”和“五蕴”进行一体多体的分析。若是一体的,那就变成五个我,“我”就不是实有的法了;若是多体的,那“我”就不是五蕴,五蕴之外还有一个“我”,但是无论佛的境界里还是他人的境界里都找不到这样的“我”存在。通过这样分析,最后破除了人我执。同理,也可以将不存在的“柱子上的实成”与“柱子”进行一体多体的分析,以此破除柱子实有,破除万法实有。世俗上的凡夫是执着万法为实有的,是这样认为的,所以要破除他们的观点,就得必须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否则根本无法破除。这种方式是可以的,是允许的,因为佛在经中也是这样破除的,月称论师等著名的论师也是以这样的方式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的。
癸二、所破不成:
不空瓶子之外法,所成实有为何法。
汝等了知所破相,实为荒唐可笑处。
若认为“宝瓶本体不空,其上的实成空”,那么除了这个不空的宝瓶之外,哪里还有一个实成的东西?你们认为的瓶子之外的“瓶子上的实成”法是个什么法呢?你们自以为自己非常正确地已经认定了所破相,即宝瓶上的实有,真是荒唐可笑。
“不空瓶子之外法,所成实有为何法”:瓶子本体空,除了瓶子、柱子本身之外,哪有“瓶子上的实成”、“柱子上的实成”这个法?对于凡夫而言,都是直接将宝瓶视为实有,将人视为实有,没有将别的东西视为实有。除了宝瓶为实有的实成、柱子为实有的实成,此外没有别的实成法。
“汝等了知所破相,实为荒唐可笑处”:“所破相”,格鲁派认为,在破除万法的时候,首先应该认定所破相。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非常正确地认定了所破之相,即柱子上的实有、宝瓶上的实有、房子上面的实有等。这实在是荒唐可笑,根本不是这样的。
佛在《般若经》中讲,眼以眼空,色以色空。一切法皆空,就是本体皆空,本来就是清净。佛没有说上面以他法来空,没有这样宣说,没有这样抉择。很多大德高僧也有这样的教言。所以你们(格鲁派)已经违背了教证,违背了理证,根本是不合理的,根本是不成立的。
我们现在这样讲一讲、听一听,都认为自宗很有道理。但是要真正建立自宗、破除他宗,还是有一定难度。遍知麦彭仁波切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他是以无漏的智慧来抉择和说明自宗观点的。所以,在佛理上是不会有任何差错的。但是从词句方面要去跟格鲁派辩论,有一定难度,不是轻易就能推FAN他宗,立下自宗的。
宗喀巴大师仅仅研究中观就花了四十多年的时间,最后才建立自宗的。他们的宗规和观点都有很多教证、理证作依据的,对无论是胜义谛的法还是世俗谛的法,分析得特别细致,都不是轻易做出的承许。
而且,格鲁派特别着重因明,精通因明的人辩论能力都强。辩论能力最强的标准是:能把“是”辩成“不是”,能把“不是”辩成“是”。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论能力都非常强,有很多辩论的方式与方法,所以若是要仔细分析,真正辩论,我们也很难取胜。以前萨迦派也出现过很多智者,辩论的能力都非常强,但是也很难胜过格鲁派的这些学者,尤其是克主杰和甲曹杰。当时萨迦派有一位非常有威望的大德荣敦班智达和克主杰辩论,他实在辩不过克主杰就跑了,克主杰就在后面追。他跑到一座庙里,庙里有一尊弥勒菩萨像,他就融入弥勒菩萨的像里了。这时克主杰把披单缠在腰上,手里拿着念珠,继续对着弥勒菩萨的像辩论,最后弥勒菩萨像都出汗了。格鲁派和其他派之间的辩论直到现在都还在进行,他们始终还是承认自宗观点。
这些大德高僧为什么这样互相辩论呢?彼此为什么这样破除他宗,建立自宗呢?这是为了我们这些后学者能在相续中生起定解。定解有相似定解和真实定解,此处强调的是真实定解。通过看书,听别人讲而生起的信解是相似定解。通过自己的思维、观察,通过自己的修行,最后得到的定解、正量才是真正的定解,才是真正的智慧。
为什么这样破除他宗,建立自宗呢?这也是生起真实定解的一种方法。若不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很难真正领悟诸法的真相真理。除了极少数利根者仅通过信心、加持就能证悟外,大部分人是不可能这样成就的,必须要通过观察、分析,获得智慧了,才能成就。必须要这样先去了解他宗的观点,再去破除他宗一些不了义的观点或不究竟的说法,最后才建立自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生起定解,否则不可能!随随便便地听一听,看一看,大概地了解一下,这只能是纸上谈兵、鹦鹉学舌,没有彻底明白。这都是相似的了知,实际上没有了知;相似上生起了定解,实际上没有生起定解。远离了定解,你无法能够从轮回中解脱,无法能够从烦恼中解脱。真正生起定解了,才能对诸法的实相和真理通达无碍,不再无明颠倒,你自然就解脱了,自然就圆满了。
大家不要心存疑虑:这是不是在赞叹自宗、诽谤他宗?是不是分别?都不是!无论是自空派还是他空派,都有一些不究竟、不了义的观点,这不是他们没有精通真理,没有通达实相,而是为了部分有缘众生,根据所化众生的根基和意乐而进行的暂时的抉择。我们必须要通过全面了解各宗的观点,然后破除这些不究竟、不了义的观点与说法,才能明了究竟了义的实相和真理,才能生起真正的定解。否则,不可能!
我们很多人都学佛好长时间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修行也好长时间了,也学了一些东西,但为什么始终没有获得成就呢?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生起定解。在百日共修期间,我讲了那么多天,讲了那么多道理,但是我们对因果、轮回有没有生起定解?对六道轮回是不是毫无疑问?对三世因果是不是毫不怀疑?大家好好问问自己,有吗?我们在大概上似乎明白了,在字面上似乎理解了,但实际上还是没明白,没理解。否则还会这样懈怠懒惰吗?还会继续造业吗?轮回多可怕啊,因果多不虚啊!这些都是真实的!恶有恶报,造了恶业就要遭受恶果。你看看自己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将来要遭受恶果的。善有善报,仅仅生起了一刹那的善心,也会获得不可思议的善果。你真相信这些道理了吗?若是相信了,你也不是不想解脱,你也不是不想具有福慧,那你为什么不取舍善恶呢?你也不是不想脱离痛苦,你也不是不想解脱烦恼,那你为什么不取舍因果呢?原因就是对因果没有生起定解,对轮回没有生起定解。这都是世俗谛上的真理真相。对于胜义谛上的无我和空性的实相,就更不用说了,更没有生起定解了。说得都好听,“万法皆空”、“四大皆空”,这样说是没有用的。你得仔细观察、仔细领悟,最后证得了这些道理,才是真实的定解。
见地对于修行者来说是很重要的。我们也要通过宗派之间的这些辩论,仔细地去分析、思维,最终才能了知真正的最究竟了义的见解。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