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说八大人觉经

诸位试想一下,离开现实当下这一刹那,你的生命还有什么呢?这不是你的全部吗?恐怕我们咬不定,如果你咬定了,真是如此。咬定了之后,在一切十方三世诸佛面前,在一切时间空间当中,时时刻刻你就是最圆满最究竟的,与佛无二无别。所以慧能大师说:弟子此心常生智慧。这是体相用回归到诸法实相的境界,是真正的“大人”。到了究竟处就成为佛,佛就是“大人”。正在修行过程中,体大、相大、用大,这三大随便哪一种你证得了,你起用了,你证到诸法实相了,那么你都成为大人。

那么这里面,分开菩萨的各种修行状况,这个修行状况的各个证悟层次,我们在下面还要详细地说。

下一个字是“人”,大人的人。这个“人”是什么意思?就是“有情”。我们人,为什么称为人,不称为木头呢?就你这个人有人情,有情感,有感性,有理智。那么这个“情”有三种:第一是凡情——凡夫的感情;第二是圣情——圣人的感情;第三是至情——至高无上的感情。

凡情是指我们没有证得真如本体之前,我们对于自己所喜欢的任何事物都会有感情。对佛法有感情,对世俗也有感情。凡情有好有坏。凡情为什么有好有坏?在凡夫的心中,追求完美,追求真善美慧的人生,这是好的。那么坏的在哪里呢?坏的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我有利益了我才愿意,我如果没有利益了,我就不会去干。没有把这个我,自私的这个我彻底解决掉。所以世间带着自私的情很容易使人堕落。

实际上这个凡情,本来是有好有坏的,看你如何利用。如果能利用得好就是往好处走,如果利用得不好,那就会互相的牵扯纠缠而堕落。《楞严经》里面说过这样一句话:“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我们凡夫怨怨相报,情情相牵,相互纠缠。在纠缠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情升华,反而因此带来烦恼痛苦和无奈等等,这就是一种堕落的情。

现实的社会,我们看过太多太多的人情冷暖,凡夫众生不知道人何之为人?不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身有多少生命的内涵没有开发出来?习惯于过去无量劫的烦恼娇弱的那种习气。很简单的一点,比如说两个人有感情,有了感情理应互相照顾、互相理解、互相帮忙,可是,如果对方帮不到自己,或者对方去帮别人了,自己心里就会忌妒,就会怨恨。象这样一种本来是好的感情,凡夫愚痴啊,就把它破坏掉了。

佛法,真正的菩萨圣人乃至凡夫众生要学习它、弘扬它,修学正见,树立正确的知识和眼光。我们所谓的世间的好人,怎么去衡量他?最好是看到这种世俗价值观的真相,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做不到彼此只有上进,只有更加欢喜而没有破坏,这一点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也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教育受到很大局限的情况。

我们这种顽固的思想没要开拓,我们的宗教理念、道德理念和追求真理的这样一种理念没有树立起来,那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出的问题,那就是互相纠缠,终必堕落。

如果说是好的人情,那怎么样才能好?讲世间凡人的好,如我们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儒家思想,那是最好的。儒家是入世的思想,他非常有人情。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你看,三人行必有我师,取其好的,我们见到好的人,见到好的事情,看到与人交往,对方有优点的,我们吸取,我们互相提高;看到对方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自己改正。所以,好事坏事,到你这里就都成为好事,都是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重要支柱,珍惜缘分。

凡夫很可怜啊!佛菩萨不一样。所以凡情有好有坏。

那么圣情呢?只有好,没有坏。诸位,不要以为学了佛之后就六亲不认了,学佛真正是懂得生命内在的这种非常有益的情感。所以这个“大人”的人,就是觉悟的有情,菩萨就是觉有情。他自己觉悟了,还要让别人去觉悟,自己得到快乐了,还要赶紧让别人去得到快乐,这才是真正的菩萨。

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尤其重视这一点。凡夫的凡情,会把好事变坏事,把善缘变恶缘,把福缘变成逆缘。圣人的圣情不是这样。比如说我们现实的这个凡夫众生,两个人在一起交往,一起生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由于感情的产生和升级,然后象世俗上的人就结婚了,结婚的目的是要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这个可谓是福缘,有福报啊,过世间的洪福了,大家都来祝贺啊。可是结婚不久又要离婚了,为什么?这个缘被破坏了。这个缘他们不能珍惜,破坏掉了。

佛菩萨呢,我们拿释迦佛来说,他能够把这种逆缘变成福缘。比如有一次,有一个外道来骂释迦牟尼佛,说:“你讲法讲了那么多,我的很多弟子都跟你去学习了,我要找你算帐。”他不高兴了就来骂佛。骂了三天三夜,释迦佛一直坐在这里微笑着听他骂。骂完之后,他自己看了反而着急了,这个释迦佛都没有开口,他就问释迦佛:“你为什么不骂呀?”

佛陀这个时候开口了,说:“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家里有没有来过客人?”

他说:“有呀。”

“那你的客人如果给你送礼品来,你一定不要,那么这个礼品怎么办呢?”

那个人一听,说:“我如果决定不要的话,他只能带回去啊。”

佛陀就说了:“你这几天的礼品我都没有要,怎么办?”

他说:“那我只好带回去了。”

所以,他知道佛陀把这种逆缘变成福缘了。本来是为了破坏佛教而来的,现在却反而跟佛学习,出家了,作为佛的弟子。

我们凡夫还把善缘变成恶缘。常常看到别人打假吵架的时候,在大街上旁观不敢去拉,因为怕被别人诬赖。就象说好心不得好报,好心反被当作驴肝肺。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凡夫的情况,佛菩萨不会。释迦佛被提婆达多推石头砸到脚,这是出佛身血,是恶缘,非常恶。佛陀最后说:“提婆达多生生世世是我的老师,如果没有提婆达多,我没有今天成佛。”佛陀能够把这种恶缘变成善缘。

我们凡夫还把法缘变成尘缘。怎么讲呢?在这个聊天室里面,我们听闻佛法,在生活当中我们积极向上,遇到了有缘人。遇到有缘人之后,慢慢地,我们的思想开始堕落,开始追求个人的享受去了,把佛法把修行抛到一边,只追求人世间的红尘当中的染污的缘。这样一来,又成为斤斤计较,这是凡夫。佛菩萨不会。佛看到阿难和摩登伽女两个人,摩登伽女非常喜欢阿难,佛陀就把摩登伽女叫来说,你如果真喜欢阿难的话,那么你要跟阿难学习,学到跟阿难差不多,这才算真正的喜欢。那么摩登伽女就赶紧地学习。她学了不久就证得初果罗汉了,然后她跑过来跟释迦佛说:我不要阿难了。因为她没有染污心了。所以啊,佛能够把尘缘变成法缘,能够把圣情变至情,能够把染缘变成净缘。

我们凡夫是把净缘变成染缘。你看我们的内心,我们真正的内心深处呀,诸位!每一个人的心性都跟佛等同的。如果你放下妄想之后,你看,没有妄想执着、没有颠倒,大家都没有妄想执着颠倒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活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清清楚楚过一生,明明白白做好人,那就没有任何负面的作用了。可是我们把净缘变成染缘了,被一大堆烦恼染污了。佛菩萨就把这种染污的缘变成净缘——清净的缘分。

所以,这个人的有情,佛菩萨就是把这些坏的、不好的、局限的、狭隘的开脱出来,使我们能够感到生命更加广阔、更加自由、更加完美,这样一种情感。所以真正的菩萨才算是真正的有情,而且是觉悟的有情。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那么觉悟的情况呢,有大有小,如果你的觉悟达到非常完美了,那就是第三种——至情。如果还不够完美,还差一点点,那就是菩萨的圣情。如果我们在学佛过程中,你还没有证得前面这个体大,也就说我们还没有成为圣人,我们都是凡情众生。凡情好的一部分可以感得人天的果报,坏的部分则是感得三恶道的苦果。因此,十法界无非一个“情”字了得。

如果哪个人说佛法是无情的,是不讲情的,那真是大错特错。因为整个大乘佛法就是围绕觉有情的一个菩萨境界,围绕我们生命的真正内涵,那么这个“至情”可以去感知,我们可以理解为佛的情感,他真的超脱了至情的浪漫,生命达到了完美极至的境界。你要感受到这种解脱,他浪漫到了极限,你要感受到这种至情,他解脱到了极限,你要感受到这种至情所包含的智慧,智慧也达到了极限!

有一位张澄基居士,写过一篇文章叫《什么是佛法》,他说啊,这个世上只有佛陀才算是情感与理智都达到完美极致的,这算是至情。所以大人的人不是凡夫的凡情,而是指圣情和至情这两种人,这是真有人情。

下面一个字是“觉”,觉悟的觉。这个觉悟的范围就很广了,他包含了本觉、始觉、究竟觉这三点含义。

本觉是原本就觉悟的,不假造作,无始劫以来我们与佛完全等同的。实际上前面说的体大就是觉悟,也就是本觉的全部内容。

诸位是不是怀疑呀?假如原本就觉悟的,我现在为什么又不觉悟了?用一个比喻简单地告诉大家,就象天空一样,我们看到蓝天,蓝天原本就是蓝天,不是因为有云了之后蓝天才生出来。那么我们就是因为烦恼无明,把我们自己本觉的这个蓝天给遮盖住了。所以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本觉而流浪生死。

如果我们现在,能够把烦恼习气无明统统放下,你可以拍一下桌子,啪!一声,把自己过去、未来、现在所有的妄想杂念追求,无论你是佛法的感觉还是世间的感觉,无论你是快乐的感受还是痛苦的感受,叭!一下子全部断掉。就象一阵狂风吹来,把天上的乌云白云各种云全部吹得烟消云散,你当下所感受的就是蓝天,就是这个本觉的境界。

很微妙啊!你不要以为在电脑前面听,你可以闭上眼睛,断掉妄想。你告诉自己,你没有妄想,当下就是这样,是本觉。也许一下能体会到,第二下又不行了,我们的这个妄想啊,象洪流一样、象瀑布一样、象暴雨一样,不停地冲刺着我们的身心。所以,本觉的意思就是告诉众生,你本来就是佛,与佛无二无别。

第二层是始觉­——开始觉悟了。这个始觉啊,就是我们修行要把握的内容。大家前面已经明白了,哦,原来我们每一个众生就象蓝天一样从来就没有乌云,蓝天的本身是没有乌云的哦,诸位不要误会了。因为蓝天的本身并没有云,我们看了有时候觉得蓝天有云呀,实际上你要是乘飞机,在飞过云层的时候,你一看上面一片光明,根本没有什么云。这还只是个比喻。所以,当我们树立一种观念,知道我们的蓝天跟十方诸佛的蓝天以及古今中外、十方三世一切圣人的蓝天没有任何区别。这个观念树立起来之后,我们就知道,不管乌云如何变化,不管白云如何缥缈,不管彩云如何漂亮,无论白云还是彩霞,蓝天从来没有改变。这样一来,我们的心就安了。

诸位啊,不要让我们这颗心安住在乌云里面,乌云不是你自己;烦恼不是你自己;分别、妄想、执着不是你自己。不要把这颗心整天安在烦恼当中。哪怕你现在知道,在我烦恼变化的这个人生世界上,一切事物背后就是生死。把这颗心不要放在这些乌云上,乌云慢慢地会消失。但是我们看不见啊,我们误以为蓝天、乌云、白云、彩云,看到蓝天呢,那以为彩云是好的,白云也是好的,乌云不太好,所以我们整天追求,通过白云来改变我们的乌云状况。也就是我们生活奔忙,做种种事情都为了名、为了利、为了世间的这个身体的感受。永远都是云彩的生活,你看不到真实。所以第二个始觉,就是你开始要找我们如何去发觉生命的本质,就是把这个乌云慢慢拨开,白云也要拨。

当你拨开乌云的时候,你觉得幸福,你觉得生命里有白云,多好!你觉得身心很安静,环境很舒服,多好,山河大地多美。所以一切哲学,一切书画,一切文学著作,也就都是贵在看到白云,觉得很美。那么实际上他真的看到生命本质了没有?诸位想一想,最初也是从烦恼当中开始觉悟了,不要得少为足,不要以为学了佛很受用了就算数,你要继续往前,继续把这个一切云彩全部消除。这个时候你看见本体了,也就看见我们本觉的境界,看见我们自身的生命本质,那是真的潇洒,真正的毫无牵挂。

当看到这个毫无牵挂之后,我们的习气还很重啊,这个业风很重,业风一来,蓝天白云又来了。把你内心安住在蓝天上,一切云彩都是蓝天的装饰,所以禅宗告诉我们,吃饭穿衣就是佛法,行住坐卧无非妙谛。你看原来的白云是遮蔽了蓝天,看不见蓝天了,但是能看到蓝天,安住在蓝天当中,这个时候的彩云、白云都成为蓝天的装饰,一个非常美妙的境界。

菩萨在佛经里面告诉我们:水月道场,空花佛事。这个比喻非常恰当。就是空中,云彩当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就是这样的一种境界。

那么,当我们不论是什么云彩,无论是蓝天,有白云也好,没有白云也好,对你来说完全自在,毫无拘束,毫无挂碍。这个时候你证得究竟地的,也就是都进步了。生命啊,这个时候我们的吃喝拉撒、嬉笑怒骂真是太美妙了,太庄严了!

所以佛法呢,是让我们这样去觉悟的。看见我们内心的本觉,你知道有这个本觉之后,诸位啊,学佛就不用自卑了,我们知道自己就是佛,跟佛没有任何差别,你不用自卑。你也不用自傲,不用傲慢,因为你在生活当中,你还没有达到究竟觉悟,还总会有丝丝毫毫的烦恼在,总会有多多少少的局限在。

所以始觉的这个过程非常长,是我们生命无穷尽的奋斗,我们这个生命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奋斗力,谁说佛法不是积极的呢!

当我们看到生命的内在,你没有自卑,任何自卑都没有,你不会拿世俗的那些价值观念来说我穷呀,我没有知识呀,我说话不如人呀,我长相难看呀,你不会以一切世俗的云彩来比较你生命的蓝天。那个白云觉得乌云难看啊,不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吗?但如果你没有看到这个蓝天,你拿什么来衡量你的生命呢?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所以,当我们知道生命的本觉完全平等之后,诸位千万不要自卑。当你心中还有丝毫烦恼的时候,你也千万不要自傲。没有自卑,也没有自傲,却要积极努力地永远走下去,这个是整个大小乘佛法的实践论。这个法跟其它的社会哲学或者宗教所说完全不同的地方,他这种理念是完全可以在自己的身心当中去实践的。

从这一点上看,整个佛法都是以一个“觉”字贯穿始终。比如“大、人、觉”三个字,你看看!诸位感受一下,大——大无边际的法界本体,人——充满完美意义的情感,觉——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智,非常客观地看待一切事物。首先是看待自己,然后再看待别人。那时候你才真正看透你自己的生命啊。

我们凡夫众生很可怜啊!生活了几十年,实际上,总是以社会的价值观,以别人的眼光,拿别人的尺寸来衡量自己的好坏,你何苦呢?当别人说你穿漂亮的时候,你得意;当别人说你难看的时候,你悲哀。而且,你今天穿这件衣服人家说你漂亮,明天赶时髦,人家不穿了,说你不入时,你又着急。世间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眼光浅。

那么这里面,诸位还可以感受到另外一层含义,当你的内心,完全没有这样的价值尺寸使自己束缚的时候,其实你也可以赶时髦,只要你条件允许,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显示你的自由,也可以在任何时候用你的方式来生活。

那么问题呢?就是你的情是不是凡情,是不是圣情,是不是至情?看你的觉是不是安住在本觉当中,是不是有开始觉悟了,是不是修行进步了。所以用这样的衡量标准,衡量我们整个佛法,衡量我们整个人生。

佛法其实不在远处,诸位啊,佛法绝对不是在这里听这个人讲讲就算佛法,千万不要以为听了我说的这个话是佛法。假如有一天你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眼光你发现了生命内在的本觉,发现了自己的始觉,发现了自己的人情,发现了自己的至情,那你就是佛法,你的言语动作,你的行住坐卧都是佛法啊。所以他不在别处,不在远处,就在自心,就在自身,就在我们的生命当中。这个是“八大人觉”的含义了。

那么最后一个“经”字,《八大人觉经》,这个是三世诸佛说的一切教法都称为经,释迦如来的一代时教,都叫为经。这个经就是“契经”的意思。契是什么意思?就是契合,有“契理、契机”这两层含意。契理就是契合于真理。什么是真理?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今天你通过这个方法到达了,是这个境界,明天他去通过这个法,也达到了,也是这个境界。释迦佛解脱了,是这个境界;阿弥陀佛解脱了,也是这个境界;观世音菩萨解脱了,也是这个境界。那么古代的祖师大德,两千五百多年来,在我们人类历史上,多少的大德,他走过去的这条路,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这样,都是这条路。他所说所讲的,都是这个道理。他证实了,我们自己呢?也可以证实的。

所以,这部经就是由佛陀他证悟了之后,把他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通过佛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下去,每一步就留下一个脚印。这个脚印可以为后人留下来,也同时也跟古人相应。所以我们每走一步,每看见一步,对我们生命内在的智慧也就增长了一步,你都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了这种生命景象。所以“契理、契机”是很重要的。

那么我们有受用之后呢?你要给别人讲说佛法,也一定要在自己受用之后,这是最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当你对这个佛法,哪怕你觉得对你有感受了,哪怕我刚才把妄想放下来之后,那一刹那你感受到了轻松,这种自在,有感受了,你就可以告诉别人,这是你自己亲身体会过了。那么体会过了之后,就要有佛经或者祖师大德的言论,乃至经、律、论这三藏作为印证,三法印和一实相印来印证所感悟的是不是真正的佛法道理。契合了之后再去给众生说,那就是理直气壮的,因为这是你走过来的路呀,这是佛经“契理、契机”的意思。

这个契经的“经”,是“方法、常理”。方法就是通过这种佛经介绍的方法,我们可以走上这条路,可以通达到佛陀的境界去,从生死可以到涅槃,从凡夫可以到圣人。这条路,这个方法是经典告诉我们的。《八大人觉经》也是告诉我们这种方法。那么常理就是常规的道理了,恒常不变。佛陀讲的道理,他不会因为时空的改变而改变,两千年来到现在不会改变,十年、百年、千万年以后他也不会改变。因为他讲缘起性空的世界就是这么个样子和内涵,他从本性的这一个角度看问题,就是看到生死的根本,看到了生命的本体,这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这就是常理。

那么,《佛说八大人觉经》的经题,诸位一下子就可以看到了,“佛说”这个佛是自己走过来的,释迦牟尼佛亲自从这条路上走过来的,他讲了这样一部经典,要是告诉我们如何能成佛,就是他讲自己、归纳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完全是经验之谈,告诉我们对这个《八大人觉经》经题应有正确的理解。

下面第三点,我们要跟大家介绍一下翻译者。这部经典是谁翻译的?是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翻译的。后汉,对前汉而言。我们知道前汉就是刘邦建立的皇朝,建都在长安,所以又称为西汉,因为长安在西边。后汉则是光武帝“光武中兴”的汉朝,他建都在洛阳,所以又叫东都洛阳,历史上又称其为东汉(25——220)。然于西汉和东汉间又有王莽篡位,王莽篡位后,光武帝刘秀又恢复了汉朝,即为东汉,这是一个朝代的称呼。

安息国是西域的一个小国,西域在汉朝时候称为安息的就是安息国,在唐朝时叫作波斯,就是现在的伊朗,在那个地方。

在这个翻译者“安世高”前面有个“沙门”,在印度释迦佛出世之前,印度有婆罗门教,是婆罗门思想占主导地位,垄断了整个社会教育的这一块,当时的文化教育全部是由婆罗门来主管。到了沙门思潮的出现,大部分沙门都反对婆罗门教,其中,佛教就是沙门思潮当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僧团。在沙门思潮的时候,凡是出家人,出家修道的人都称为沙门,不止是佛教徒才这样称呼。

当然佛教的出家人也称为沙门,也就是出家人。他的义译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就是戒律、规律、规则。我们要遵守的一定的规律一定的规则,不害自己也不害别人,使自己和他人的身心都能够健康成长,遵循这样的佛教准则来生活,这就是戒,亦即佛教的戒律。

定,是修习禅定。我们平时心太散乱了,乱了的话就没有智慧,所以要先定下来,定下来之后就能够产生智慧。四禅八定,还有出世间的种种三昧正定,这个方法就非常多了。

慧,就是智慧。佛法的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础,由戒生定,因定发慧,断烦恼结,证得解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诸位,这个戒啊,不要简单地理解为条条框框,因为条条框框是佛陀针对当时的佛弟子制的,一直到现在都还有很大的用处。但是,戒律的精神却是最为重要的。戒定慧这三者,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增长智慧。智慧怎么获得?你定下来你才会有智慧,如果乱糟糟的哪里会有什么智慧呀?但是怎么样才能定下来呢?那就要有一个合理的生活方式,要非常合理的,使自己和他人都不要太难过,不要互相干扰,甚至可以互补互助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样一来,你的戒定慧三学,智慧充满了,那么内心的这种损坏戒、定、慧原因就是贪、嗔、痴。对好的境界产生贪心;对不好的就产生嗔心,讨厌不喜欢的事物;对于不好不坏的境界产生愚痴,傻乎乎的,不知所以,不感觉自己的生命在流逝。

实际来说,修戒定慧,就是要消灭贪嗔痴。灭贪嗔痴干嘛呢?破除我们的无明,看到真正的我们的真相,宇宙的真相。贪嗔痴就像刚才说的乌云,遮盖了我们生命的本觉。熄灭贪嗔痴也就是把这个乌云呀去掉了。这个讲起来道理很多。

所以就是这样的“勤息”才算真正的沙门。

如果哪一个人,他不持戒,他整天乱糟糟的,他一点智慧都没有,世间出世间的都没有,那么他就不是一个好的出家人。进一步说,要不从这方面去下功夫去努力,那就根本不是一个出家人了。当然我们做得不够,我们只能都是凡夫,我们要从这个方面下手就可以了。无论出家在家,实际上都从这里戒定慧三学,贪嗔痴三毒,用三学来攻三毒,这是息灭贪嗔痴的方法。

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这个安世高是翻译的人,姓“安”名“清”,原来的名字叫“安清”,是安息国的王子。他在小的时候就学习佛法想出家,他父王不允许他出家,所以等他父王驾崩了之后,他才让位给他叔叔而出家学佛。

他这个人很厉害,有很多的神通等能力。对佛法的翻译,可以说在早期传入中国的经典中翻译得算最好的一位了。我们现在传持的早期传入中国的如来禅思想的这个禅定,和早期传入我国与大乘佛法非常密切的许多经典是他翻译的。所以他是一个对中国佛教有莫大贡献的早期翻译家。他的因缘故事,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下面这个翻译的“译”,翻译佛经有四种原则:第一种是翻字不翻音,很多经中之咒语,字翻为汉字,音则为梵音,这种翻字不翻音,有五种不翻,五种情况:第一是秘密不翻,这是指咒语不能翻译。因为咒语是有秘密加持力量的,翻出来了反而没有加持力了,所以不翻。第二是多含义不翻,比如说“阿罗汉”也是翻字不翻音,阿罗汉有三层含义,翻成哪一个都不对,所以多含不翻。第三是此土无不翻,比如说“阿摩罗果”,这个水果只有印度有,我们中国没有,所以没办法翻就不翻了。第四是顺古不翻,顺古就是顺着古人的办法翻译,比如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家知道这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古人没有这样翻,现在也就不翻了,所以叫顺古不翻。第五是尊重不翻,比如说“般若”这两个字,般若我们勉强地翻译为智慧,但是世俗很多人说这个人很有智慧,这个人特聪明,说他很有智慧,那么般若呢,它不止是聪明,他要了解世间出世间法,把佛法乃至整个人生的真理彻底了解了,这个眼光为般若眼光,所起的妙用为般若妙用,所以为了尊重般若的含义,我们不能翻为智慧。这是第一种翻字不翻音。

第二种是翻音不翻字,比如《华严经》当中的“卐”字,这个字是梵文,是指释迦佛胸口当中的“卐”字放大光明,是印度的符号,但这个音是汉字的“万”字读音,把音翻译过来,字却没有翻译过来。

第三种是音字俱翻,音和字都翻译。把这个音翻译成汉音,字翻译成汉字。一切经典我们能够读懂的就这种翻译。这个安息国沙门就是指这种翻译,我们这里的《八大人觉经》也就是第三种翻译了。

第四种是音字俱不翻。音也不翻字也不翻,那就是把印度的梵文经典带到中国来,让中国人膜拜、顶礼、供奉,甚至还学梵音去念,这样的音字都不翻,就是第四种翻译。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第三讲  解序分——发心求正觉

前面已经把《八大人觉经》的第一部分述要义和第二部分解释经题,以及翻译者都介绍过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再继续学习,正式进入了第四个部分——解释经文。

我们知道,一切经典――佛教的经典都可以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三个部分。这种分法是东晋道安大师提出来的,这种分法非常符合佛法的体例。序分就是序说的部分,和序曲一样,有时候把整部经的主要内容和说这部经的因缘都在这里面介绍。正宗分就是整部经典的内容。流通分是受持经典的功德利益。所以有人作这样的比喻,序分相当于一个人的头,正宗分相当于一个人的身体,流通分相当于一个人的两只脚。

佛陀说法有初善、中善、后善。初善就是序分。因为佛陀说法之前,所有一切菩萨、声闻、缘觉,在正式讲经之前要进入一种非常正确的思想状态。那么佛陀他秉持着为众生开导正法,具大悲心,具忍辱心,安住在如如不动的真如当中,起无边佛性之妙用。以这种心来宣说佛法,唯一的目的就想让一切众生都能够真正离苦得乐。所以这叫初善,初发心,是非常好的。

那么我们听闻佛法的人也同样有一个初善、中善、后善。初善就是我们要具备听法的条件。什么条件呢?善是善良的善,善恶的善。初善、中善、后善就是最初要好、中间要好、最后还要好。听闻正法的人要看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器,要调节自己,使自己成为堪受佛法之器,以很好的状态来听闻佛法,这也是初善。

佛经里有一比喻,就象一个瓶子一样,有四种状况:第一种是染瓶,如果瓶子里面已经装满脏水了,那么别的清净水就算倒进来也会成为脏水。所以,听佛法之前,不能使自己成为这样的脏瓶。我们凡夫的种种思想、感情、执着、观念,你首先都要暂时放下,不要以自己染污、烦恼、固执的心态来听法,要把这种心态先放下才好。所以第一种不善听法就叫做“染瓶”,染污的。

第二种是覆瓶,覆瓶就是瓶子倒过来,倒过来之后瓶底朝上,瓶口朝下,那么再好的水、再清净的水都进不了这个瓶子。我们在听闻佛法之前,如果说你没有把自己身心放下,特别是网络学佛,心不在焉,听与不听都一个样,根本就得不到真正的佛法利益。所以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听法的这段时间掌握好,不要使自己成为一个覆瓶,覆盖过来的瓶。

第三种是漏瓶,就是这个瓶底漏了,清净甘露水再多再好倒给你,你也装不住。听闻佛法也是这样,刚刚听完,自己一转头,全部忘记了。或者说,没有里面的哪一句话,对你起任何作用,没有去观察,没有去思考。这样子听完了,也就过去了,或者说只是过一下耳朵而已,怎么能学习好佛法呢。

所以这三种瓶都不成为好瓶,也就都不是善听、谛听、如法听,都是需要去除的不良现象和学习态度。

第四种是净瓶,准备一个清净的空的瓶放在这里,那么甘露水倒下来,就能接住了;当具备听法的素质之后,就可以与佛法相应了,但要做一个准备的工作,当我们自己做好了准备工作,就是听闻的人的初善。

这种比喻一个人的身体,佛陀说法的时候有一个中善。就是佛在说法的过程中,整个心都是处在正法当中,处在慈悲、智慧当中。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处在佛经所说的这样一种义理当中,就是说依文入观。我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的身心就要处在这状态当中。如下面要讲到“世间无常,国土危脆”,你的整个身心就要去感受“无常”和“危脆”的这样一种状态,你在听闻佛法才会听得相契。这是中善,也就是佛经的正宗分的部分。

第三是流通分,这是后善。后善是什么呢?佛说一切经典,佛陀说过之后,弟子们去实践了。实践了之后再说,后人又学习,再去实践,再去说。两千多年来一直留传到今天,就在于后善流通的功德,佛经到今天还在留传,使佛法的真理到今天我们还有机会来学习。所以,每部经典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必不可少。本经也是如此。所以本经也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三部分学习。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序分只有十六个字,就是经文: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这就是这部经的序分。在其他经典当中,我们知道经典的开头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地方,与大比丘众多少人。有六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但这部经典这六成就都省去了,因此有人认为这部经典不是佛经。

这个问题在前面我们已经跟大家交待了。《八大人觉经》为什么如此精要?为什么就这么八条,看去很简单的,却能够贯穿整个佛法大小乘一切思想、理论和修行方法。它怎么贯穿的?这个就是佛弟子从佛的讲经说法当中摘录出来的,就是摘录汇集起来的一个经典,肯定是释迦如来亲自说的。这一点啊,我们知道了这个就可以了。比如说《佛说四十二章经》开头也没有“如是我闻”。

这个经典序分的十六个字,第一句“为佛弟子”。诸位看到的时候,现在能感受一下我们作为佛的弟子的这样一种荣耀,一种安心。我们的生命哪里是归宿呢?我常常说,佛法确实能够让每一个众生都得到非常重要的安身立命。佛法的好处,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在哪里?诸位想一想,佛法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呢?

我告诉诸位:佛法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是因为只要你能够把握了佛法的精神,无论你是什么身份,是什么地位,无论你处在什么环境当中,你都能够把自己的生命调节到最佳状态。所以这个“佛弟子”,就是做为佛陀的弟子,向佛学习。如何向佛学习呢?就是学习佛陀把自己的生命调节到最佳状态。

诸位,这个最佳状态很重要啊。如果佛陀在人间做人,他是一个完人。如果佛陀到饿鬼道去度饿鬼的时候,他是一个饿鬼道中的鬼王。他能够到畜生道去度众生,他就是畜生道里面的最了不起的畜生。那么如果他下地狱,在地狱里面,他也是以最了不起的地狱众生来示现。就是这样完美。

作为佛陀的弟子,这个“弟子”二字,译为所教,就师而受教者名为弟子。有老师的,跟老师学的,那就是弟子。这个道宣律师《四分律行钞》卷上三说:“学在我后名之为弟,解从义生名之为子。”在我之后学习佛法的,在佛之后学习佛法的是“弟”,我们感觉很亲密、很亲切啊。“子”呢?佛经里面说:“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就是通过印证之后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把这些道理落实在自己的身心行为当中,改变了我们的气质,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态度。比如做人,就象重新获得了一次新的生命,所以称为“子”。

弟子,我们在皈依三宝的时候,诸位在皈依三宝的时候,有没有念过念过这句话?授皈依的师父会告诉你:“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的全部死去了,未来的从今天开始获得了新生。皈依三宝如此,跟从师父也是如此。

如《资持记》说:“以师望资,犹弟犹子。以资望师,如兄如父。”意思是说:从师父看,自己就象小弟一样长大,跟师父之间又是有一种同辈、同学,一起学一个法的内含,这就是“兄”。

释迦如来跟我们为什么可以称兄道弟呢?因为释迦如来也是从诸法实相的究竟真理悟道而成佛的。所以佛法的真理啊,它是常住法界不生不灭的。并不是释迦佛创造出来,释迦佛不是这个世界的第一因。那么诸法实相也没有第一因,法尔如是。从法化生,佛陀他在我们前面,从法化生。我们在后面从法化生。所以啊,从学法的角度来看,从真如的角度来看,我们跟释迦佛,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可以称兄道弟。那么佛已经在前面觉悟了,他只是我们的兄长,菩萨更是我们的兄长,我们是小弟弟,跟随后面向他学习。

所以,在这里诸位要明白了,佛不停地告诉咱们要“依法不依人”。释迦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从人间成佛的,就是了不起的地方啊!如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当中能遇到一位师父,怎么来看待这个师父?要首先以兄长的态度去看他,那跟我们是同一辈的,我们学习佛法,这是第一层含义。

那么第二层含义呢?犹如儿子,“以师望资,犹弟犹子;以资望师,如兄如父。”子,为父所生。那么我们称为弟子,即指佛陀是我们的前辈,菩萨大人也是我们的前辈。所谓我们的前辈,是指你获得了佛法的受用,从他受用当中又流转出来使我们得到受用。他们早就获得新生,获得了法的生命,获得了生命的自由和幸福。那是严格意义的自由,是绝对的自由。那么我们的生命至今没有获得自由,要通过向师父学习之后,向佛陀学习,向菩萨学习之后,我们同样可以获得。所以我们是晚辈,就称为“子”。

释迦如来在这个世界上说法的时候有四众弟子,详细讲有七众弟子。这里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即为四众。如果详细说七种呢?就是在四众弟子当中加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三众,这三众都是刚出家不久还没有受大戒的,也就是刚出家的初学行人。成为真正的比丘和比丘尼的僧团的,我们通常所说的都是指四众弟子,因为已经概括了出家、在家、男众、女众。比丘和比丘尼是出家众;优婆塞和优婆夷是在家众。比丘是男众;比丘尼是女众;优婆塞是男众;优婆夷是女众。这样,佛陀的弟子就可以包含了出家、在家。

所以诸位在这里,要树立一个正确的观念:学佛,向佛学习,不只是出家人可以向佛学习,在家人也可以向佛学习!而且四众弟子当中就有一半是在家众。那么释迦如来的教化众生,从他这个四众弟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佛陀才是个真正的大教育家,具备平等的、智慧的、大悲的、有教无类的教育家,只有佛陀。

我们中国儒家思想特长教育,孔子也曾经讲过,他自己是“有教无类”。只要你想要学习,我不分你是愚痴还是聪明,根基如何我不管,任何类别的学人都可以教育。他是这样看的,理想是这样。但非常遗憾的是,他没有达到这种理想。儒家的七十二贤人,贤圣里面没有一个有女性的弟子。有人说古代有重男轻女的习惯,这个可能是社会环境的局限造成的。那么要是这样说,释迦如来跟他们同时代,当时的古印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思潮。可是佛陀就是非常完美地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你出家也好,在家也好,男众也好,女众也好,入我法中都是弟子,这就是“为佛弟子”的范围。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说,什么样的人才够称“弟子”的资格?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比丘是要经过沙弥之后,受二百五十条比丘戒,称为比丘。比丘尼也要经过沙弥尼、式叉尼之后,受三百四十八条比丘尼戒,方成为比丘尼。那么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到底要以什么样的条件来衡量呢?普通而言,起码要做到三皈——皈依三宝,这是在家居士学佛的最低限度,在仪式上要宣誓皈依佛法僧。

三皈的内容,诸位简单地想一下,因为皈依三宝的精神是非常深广的。比如说你需要有皈依觉、皈依正、皈依净的这样一种思想。皈依觉悟,觉悟是佛;皈依正确的,正确是法;皈依清净的,清净是僧。佛法僧这三宝是我们真正依靠的地方。我们的整个生活,整个生命是依靠这佛法僧来保障、来安住、来升华。

但是皈依三宝有三条戒律必须守持。哪三条戒律呢?第一条戒律,你皈依佛宝后,整个生命就是觉悟的生命,你的生活是觉悟的生活。那么这个觉悟完全以佛的思想、佛的教导、佛的行为作为我们的生活规则。也就是说,我们要向佛陀学习。绝对不允许向天魔外道学习。比如你要认为自己是不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皈依三宝的弟子,那么在你的心中绝对不允许皈依了佛教之后,又在生活当中依靠ji 督、天主、上帝,道教的太上老君乃至其他宗教主神,其他各种学说的权威人士。不把他们作为我们的整个生活规则,生活不向他们看齐,只向佛陀看齐。这是皈依三宝的第一条戒律。

第二条呢,皈依法之后,不依靠外道典籍。外道典籍就是指外道的经书。要按我们佛教所说的道理去做,佛法告诉我们怎么做,那我们就随分随力地在这条路上往下走。不遵循外道的典籍,不依《圣经》、《古兰经》或者《道德经》作为我们生活的准则。不以他们的这些经典的道理来指点我们的生活。我们完全以佛法的思想来生活。

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这样看,那些其它宗教的经典,它们说的也是些行善做好事,这个难道我也不能依靠它的吗?诸位啊!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什么关键问题呢?其他一切所有外道所说的好事,佛法里面有没有说?佛法里面都有说。那你为什么还要依他们的典籍来指导呢?你看了佛经里面有这样说的,你做了,你做了之后你看外道也那样说,这个时候在你的内心当中是否有一个正确的观念——我是按照佛法的指导去做的。如果你觉得这个反正他说的佛也说了,我照他的不行吗?不行!如果你认为,你的内心认为你的生活是外道的典籍指导你的,那就不是皈依三宝的人了。好事是可以做的,佛法里有这些道理,有这些行为。再说,它们说的都是些生天之法,也就是世间法,最终还是不能解脱生死之苦,而佛法劝人为善,其终极目的却在于获得究竟的解脱,这个就不是一点点善行就能解决得了,因此三宝弟子要依佛法为指导。这是第二条戒律。

第三条呢,皈依僧宝之后,不皈依外道徒众。比如说ji 督教的神父,天主教的牧师,yi si  lan教的阿訇,包括一些道教的道士。这些人他也会说很多劝人为善的道理,甚至也有些悟境,一听起来还不错的。那么如果说这个皈依三宝的弟子,你听是可以的,但是在你的内心当中绝对不允许把这些人当作我们的指导老师。你的指导老师是佛法僧三宝。如果你具备了这三个戒律你就是佛陀的弟子。

在家的弟子也有具体层次上的差别,最低限就是这三皈依了。三皈依做好了,是一个佛弟子,没有错,你在家居士也是佛弟子。那如果你条件好一点呢,你可以受个五戒,再条件好呢,可以受个八关斋戒,还可以受菩萨戒。那个是层次。所以“为佛弟子”范围很广,广到什么程度?最高的,包括现在的弥勒菩萨,他在等觉位置,还没有成为妙觉佛果,这算佛的弟子。菩萨也是佛的弟子,因为他还没有彻底究竟圆满佛果,还差一点,还要来人间示现成佛。也就是说,最后还有一品无明未破。

对我们来说,这些都是我们的大师兄。弥勒菩萨,皈依三宝刚才说的就是受持了下至三皈依这三条戒律的这样人的也是佛的弟子。所以,你看《八大人觉经》的开头就告诉我们,佛弟子的这个范围极为广泛。我相信在这里听闻佛法的,每一位都是真正的佛弟子,依佛来指导我们自己的生活的人,依法来点拨我们开悟的人。

作为这样的一个佛弟子,这个“为佛弟子”的“佛”是指一切诸佛,并非仅仅只是指释迦如来。有一些解释《八大人觉经》的讲义里面说这个“佛”就是指释迦佛。这个不是很准确。诸位要知道《八大人觉经》的这个法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同宣说,一切菩萨共同学习的,所以不能仅仅指是如来。因为佛佛道同,所有的菩萨都要修学这个法门。从三皈依开始,一直到最后,成就妙觉佛果之前的等觉菩萨都要学这个法门。所以,这个“佛”就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了。

“常于昼夜”,就是恒常不断地于昼夜六时之中用功修行。这个六时是印度的计时方法。印度把白天黑夜分为六个时。白天三时,夜里三时,称为一天一夜六时。“昼”就是白天。

佛教里面有黑白二无常,我们到死亡的时候就有无常之鬼把我们抓去的。这个无常之鬼怎么抓去?我们白天死了就是白无常抓去了,黑夜死了就是被黑无常抓去了。诸位看这个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就这样的黑白,表明我们的生命,我们现在拥有的这种时间上的概念是极为迅速的。在这个无常当中,如何跟我们生命的真理达到一种默契?如何跟我们真正的生命内涵相应?这就是告诉我们要恒常不断地、没有间断地在这个白天和黑夜当中,干什么呢?“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