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法华经要义 惟贤老法师

二、《法华经》的译本与译者

(一)三种翻译版本

《法华经》有三种翻译本。

第一种版本是西晋惠帝永康年间,印度高僧竺法护在长安翻译的,名为《正法华经》。这个比较早一点。三国以后就是西晋,它统一了三国。那个时候佛教已经传到华夏来了,且经典开始大量地翻译和传扬。

第二种版本就是后秦弘始年间,龟兹沙门鸠摩罗什大师,在长安逍遥园翻译的经文,名为《妙法莲华经》。西晋灭亡后,许多少数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20多个政权,史称“东晋十六国”。当时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其中的一个国家叫后秦,当朝的君主是羌族的姚氏,因此又叫“姚秦”。那时候姚兴是一位最有能力的君主,很留心政事,任人唯贤,对百姓很好,重视文治,大力提倡佛教和儒学,灭了好几个国家,站稳脚跟达到了大治。这期间就把鸠摩罗什接到了长安,翻译了许多佛教大乘经典,现在的《妙法莲华经》7卷28品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次翻译,是在隋朝仁寿年间,北天竺沙门奢那笈多,这个名字翻成汉文叫智德。他翻译的经名叫《妙法经》。

这三个译本中,从那时开始到现在,流行的都是鸠摩罗什的。因为鸠摩罗什的翻译,文辞简洁华美,词义与佛的意思相合。

(二)译者鸠摩罗什

现在就简单介绍一下鸠摩罗什大师。他被尊为三藏法师。三藏就是指经、律、论三藏。能够通达这三藏就叫做三藏法师。法师,就是以经为师,奉行经典,弘扬经典;同时又依佛法宣扬教育众生,为人之师,称之为法师。“鸠摩罗什”是梵语,翻成汉语叫“童寿”。“童”是孩童,“寿”就是长寿的寿。为什么叫“童寿”呢?因为鸠摩罗什很有善根性,童年时就很有学问,而且为人很厚重,象老年人一样的,所以叫童寿。他的祖籍是印度,父亲在印度当官,后来不当官了就出来留学。父亲到了龟兹国(就是中国现在新疆的于阗),受到国王的赏识,娶了国王的女儿,做了驸马爷,以后生下鸠摩罗什。由于鸠摩罗什天性具有慧根,他母亲相当信仰佛教,所以他七岁就出家,遍学大小乘经典。后来他母亲也出了家。

这恰是前秦王符坚当朝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的太史看见北方的天空出现智星(象征智慧的星宿叫智星),第二天就告诉了符坚。符坚听说在西域龟兹国有一个智慧很高的僧人叫鸠摩罗什,就生起敬仰,但是你凭白无故地叫龟兹王把鸠摩罗什交出来不可能呵!所以当时他就派了一个叫吕光的大将率兵讨伐龟兹。不是为了其它的,就为了高僧鸠摩罗什大师。

吕光征伐龟兹,龟兹武力很微弱,无力抵抗,所以不得不把鸠摩罗什交出来。吕光得到鸠摩罗什以后,本来准备回长安,后来因为在路上听到长安发生了政变,羌族姚苌发动宫庭兵变,夺了帝位,符坚被姚苌捉到后缢死。

中国历史上都是这样,搞政治离不开各种方式的斗争,帝王到了末代都很凄惨。这就是利害冲突,这就是世间法。庄子有个譬喻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猎人又次之”。这个寓言,譬喻世界的这个争斗,以强凌弱,强者居上。就好象蝉在树上叫,螳螂想吃蝉,黄雀又想啄螳螂,黄雀自己又没预想到后面还有猎人要杀它,要射击它。世间上为了争权夺利,都是用尽心机,你说你强,我还要比你强,采取各种手段,弱肉强食。这个是庄子的寓言。所以对这些世俗的东西呀,我们学佛人要超情出俗,要看清楚。

根据正史记载,符坚被姚苌杀死以后不久,姚苌又在梦中与符坚开战,他用刀,符坚用矛。梦到苻坚与神鬼兵数百人突入营中,姚苌害怕逃走,他的侍卫迎着姚苌刺鬼,误中姚苌的下身。当时姚苌就痛,一直痛醒。痛醒之后就得了病(下身病),太医也没法治。这就是冤孽病。你杀他,他还不是要杀你呀!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所以这个杀业造不得呀!机缘成熟快就是现前报,机缘成熟慢呢,等到后来也要偿报。因果嘛!姚苌后来因为冤业病死了,由姚兴即位。这一段公案在历史上都有的。

姚兴登位后就想到,原来朝庭派兵去接鸠摩罗什,而鸠摩罗什怎么还没来?后来知道吕光在半途听到兵变,就自据西凉(就是甘肃兰州)为王,鸠摩罗什就在吕光身边。于是姚兴又带兵征伐西凉,把鸠摩罗什接到长安。因为姚兴信佛,鸠摩罗什到长安以后,他就请鸠摩罗什入住那个宫殿“逍遥园”(至今部分遗迹还在),住在逍遥园译经、讲经。当时长安聚集了800沙门,帮助鸠摩罗什译经。所以我们现在读这个经典,其来之不易呀!唐代玄奘法师译经,帮助翻译的是千人以上。有译文的、有正音的、有润文的、有重复校对的……很多,才把这个经典翻译过来。

鸠摩罗什在长安主要是弘扬“般若”,讲授“空宗”。论方面主要就是般若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和《大智度论》,经典方面主要就是般若系统的。其门下有上千人,卓有成绩的有僧肇、僧睿法师等十人,有“罗什门下十德”之称。他一共翻译了三百八十余卷佛经,为佛教的传播事业贡献很大。在秦弘始十五年,鸠摩罗什法师圆寂于长安。时晋熙宁五年,世寿七十。他临终时说:“吾所传无谬,则焚身之后,舌不焦烂。”在逍遥园依外国之法对他进行火化,历史书上记载“薪灭形碎,唯舌不灰”。火化后舌根不化的事实,说明他的翻译是没有谬误的。

鸠摩罗什翻译经典,文义简洁,文辞很华丽,意思又不违背佛义。唐代有个道宣律师在终南山修行的时候,持戒很严,过午不食。他在终南山感得天人送供,每天中午按时送供,他就接受天人供养(现在那个西安终南山净业寺还有天人送供台,就是当时道宣律师在那里静坐的天人送供的地方)。有一次道宣律师经行,在经行过程中跌了跤,旁边有人把他扶起来,就是天人。扶起来以后道宣律师就跟天人谈话,问过去七佛的情况,天人就说鸠摩罗什在过去七佛的时候就很有智慧,就译有佛的经典。所以鸠摩罗什是有大根性的,有这个缘起。后来道宣律师根据天人所说的内容写了《感通录》,在《大正藏》里面有。

以上简单介绍了翻译的情况,三译之中主要流行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三、《法华经》的宗趣

(一)大纲

佛在《法华经》中说法,举出若干譬喻,开权显实,使各种根机的人都能够契入佛乘。

开始是序品,佛放光现瑞以后说了佛出世因缘,使弟子们得到开解,是为下根授记。接着是《譬喻品》、《信解品》、《药草品》为中根行者授记,这些中根的人听闻后都开了悟,而且得了佛的授记。在《化城喻》等品,是为上根授记。从《法师品》到《分别功德品》,就说明佛弟子们听法后,不同程度得到功德、得到启示,不管下根、中根、上根,乃至化身菩萨都受到大饶益,并蒙佛授记。这些品中同时也叙述了有关菩萨在过去生中和现在生中的事迹。以后从《随喜功德品》到最后的《普贤菩萨劝发品》,也叙述了各种事实,其中心目的是赞扬实相之法,和宣扬信受实相之法的功德。所以,佛殷勤嘱咐诸大弟子于佛灭度之后,对于这个妙法、实相要广为流通,目的就是要启发众生的知见。而诸大菩萨发愿流通“法华”,令众生熟习、读诵、供养、修持、宣扬妙法,一个目的,无非要契证诸法实相,与妙法相应。

这就是《法华经》的大纲。

(二)名词解释

关于《法华经》的宗旨和所指向的目标。简单说一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名词:大小、半满、渐顿、偏圆、权实等。我先把这些佛教的基本知识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便于理解《法华经》“因病与药、因机施教、开权显实”的宗趣。

什么是大小

“大小”,即佛教的大小乘。大乘,主要是以慈悲心广度众生为主,根据悲心度众生,自利利他,自觉觉他,也就是提倡佛教的传教事业,不仅仅是自己学习佛教,还要更多的人来学习佛教,并从中得到受用;小乘,就是以自修、自解脱为主,所谓自了汉,这是指小乘不求大众的利益,只管自己修行了事。乘就是运载工具嘛。大小乘就像小车子坐一个人,大车子多坐些人,这就是大小乘的区别。我们学习佛法,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身边的人也走入觉悟的大道。要引导所有与我有缘的人,让他们信佛、学佛,最终成佛。这就是大乘境界,我们要努力学习。

什么是半满

“半满”,即半字教与满字教的统称,半字教为小乘声闻的九部经(由三藏十二部经中除去方广、授记、无问自说,就是小乘的九部),满字教为大乘方广等经典。半满就是指小乘、大乘的三藏经文。小乘三藏不及大乘三藏圆满,境界不如大乘境界,只说到佛说的一半;圆满就必须是大乘经典。以圆满与否来判定佛教经典,就叫“半满”。

什么是渐顿

“渐顿”,指渐教与顿教,渐教是由浅入深逐渐成功的教法;顿教是立刻速成的教法。渐顿就是指钝根和利根的修行。依据经典,菩萨修行要经历五十三个阶位渐次修行才能成佛,时间很漫长,所以叫“渐”;顿就是顿悟,利根能够顿悟,譬如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靠顿悟。修行路上虽然有“渐”与“顿”,实际上“顿”由“渐”而来,不经过“渐”就不会有“顿”。作为一个佛教行者,渐是基础,不能光想着顿悟而忽视初级踏实的修行。那种利根的人,他能够顿悟,是宿世因中修了行、积了智慧的,也是由渐而来的,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事情。

什么是偏圆

“偏圆”,偏教和圆教的意思,判教理胜劣的称谓。偏教,偏僻之理,偏于空乃至中,不能从统一协调的认识去观察事理。圆教,圆满一切,具足一切,不再是偏向一边。小乘教为偏教,大乘教为圆教。也指证果境界的区别。这个有所偏就是小乘,只证“人我空”、不能证“法我空”,只证阿罗汉果、无余依涅槃,不能证佛果、无住涅槃,因此说他有所偏失。到了菩萨大乘的境界,才比较全面,才是圆满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境界。

什么是权实

“权实”,即权教与实教。实教,据实述出佛陀自内证之法,系为究极根本的教理,能引导所有的众生走上圆满的解脱之路;权教,为导人入于实教所设的方便教法,至实教境地后则当废权教。什么叫权实?权,是权智,是方便法门,方便权巧;实,是实智,就是真实,究竟彻底。方便权巧的法门是不彻底的、不了义的。而真实的法门,就是彻底的、了义的、究竟的。

以上都是经常看到的名词,现在讲的《法华经》,其主旨就是“开权显实”。

(三)法华宗趣

唯有一乘法

我们晓得佛是因机施教,就好象医生对症下药一样的道理。在佛教五乘中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佛乘。这五乘中,前面四种都属于权巧方便之门,最终是引导众生走入佛乘。根据你的根基说法,因机施教,应病与药。譬如对人天乘说因果、五戒十善;对声闻乘说“四谛”,从苦谛入手,修八正道;对缘觉乘(属于中乘)说缘起、十二因缘;对菩萨乘就说四无量心、四摄六度。

不管说哪个乘,最终的目标是达到佛乘,目的都是要我们见性成佛,要最终走入佛乘。关于这点,《法华经》里有很多寓言、譬喻来说明,如火宅喻、化城喻、四车喻、珠宝喻、凿井喻等。

所以,《法华经》是开权显实,以方便法门,引导众生归向佛乘。有些人学佛是为了修来世,有些人是为了给自己找清净,有些人虽然哀悯众生,但时冷时热。这些都不究竟,最终需要走上佛道,证得佛果。否则那就很成问题,都是不究竟的。要究竟,那就是要发四宏誓愿,证得无上佛乘。我们天天上殿,都要念诵四宏誓愿,这不仅仅是要我们在口里念,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的。

这四宏誓愿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我希望在座的菩萨们发心,天天也来念诵四宏誓愿,并把它落实在行动中去。你的心中只要有四宏誓愿的想法,就达到了因地菩萨的境界,能以自己的信念,在生活中实践四宏誓愿,那就是果地菩萨了。希望大家都做果地菩萨。

佛陀开权显实的中心思想就是使你走入佛道,进入佛乘。《法华经》里面有个偈颂: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十方国土中诸佛说法,不管在哪一方、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世界,不管是在过去、现在、未来,他说的法是究竟一乘法。“唯有一乘法”,目标就是一乘,没有其它的,没有二也没有三。至于说五乘、三乘,都是一种方便说、权巧之说。这是《法华经》的一首偈子。明显地指出了本经的要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是心是佛

在中国,智者(智顗)大师建立的天台宗,主要是依据《法华经》,但也不能离开《华严经》,不能离开《般若经》,这些经典的根本思想都是相通的。净土经典也都是相通的。《华严经》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能够恢复本性就是佛,本性被蒙蔽了就是众生,都在于这个心。这个心就是真心,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华严经》又讲:

心如工画师,

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

无法而不造。

我们这个心体发挥力量,就像那个绘画师一样,可以画一切森罗万象、各种形态的境界,所以能够画世间。画世间就是三界(欲、色、无色界)五趣(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都由心识所生。“能画诸世间”,指不单是世间万法,出世间的境界——净土,也是由心识而生。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心染则国土染。

上面也讲了,搞环保,治污染,在我们佛家来讲,就是要治根本,从心灵上下手。因为你若是内心不干净啊,内心污染不除,那么环境污染就去不掉。所以心里头有污染,就是凡夫境界,去除污染,就是圣者境界。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观无量寿佛经》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怎样作?就要修行,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要发菩提心、要念佛、要持戒,修行就可以作佛。“是心是佛”,是说我们这个心就是佛心,本来就有佛性,一切众生佛性平等。

一心三观

天台宗是中国的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的教义,主要依据《法华经》,是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中国天台宗一祖慧文、二祖慧思、三祖智者,印度初祖是龙树菩萨。

《中论》中有偈云:

众因缘生法,

我说即是无。

亦为是假名,

亦是中道义。

慧文读《中论》时,由此偈就悟入“一心三观”。什么是一心三观?即一切法、一切事物,都离不开“空、假、中”三个范畴。

“空”,就是本体不实在,万法无自性,是因缘生法,如幻如化。

“假”,就是在因缘生法、如幻如化的现象上,假名安立一切事物的名词。假名,只有幻象,没有实体。

“中”,就是那个法里头既有幻象的假有,又有无自性的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亦有”,就是它有幻象存在,有假名存在,“亦空”,就是自性空,没有常恒不变的自体。“非有非空”呢,就说不是常有,不是实有,也不是断灭,所以叫非有非空。“非有”,就是不落“常见”,“非空”,就是不落“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边见,叫做邪见,都不符合中道(中观)。

由“空、假、中”三观能消灭三惑。三惑就是指: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由空观消灭“见思惑”。见思惑又云见爱、见修、四住、染污无智、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皆概括三界烦恼之通称。见惑者诸种之妄见,邪分别计度道理而起之我见边见等妄惑也;思惑者贪嗔痴等之迷情,思虑世间事物而起之妄惑也。

据小乘俱舍宗,见惑凡八十八种,称为见惑八十八使。即见道所灭的根本烦恼有五利使(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钝使(贪、嗔、痴、慢、疑)等十惑。于见道观三界之各四谛,其所断的见惑各各不同,即于欲界苦谛所断有十使;集、灭二谛所断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戒禁取见);道谛所断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见、边见),共断三十二使。于色界、无色界各四谛所断皆如欲界,然各谛之下又除嗔使,故各断二十八使。色界、无色界共计断五十六使,故三界共计断八十八使。十惑中,小乘以贪、嗔、痴、慢四者通于见修二道所断,疑与五见,则唯为见所断,说修惑有八十一种,称为修惑八十一品。即修道时所灭的根本烦恼计有十种,在欲界有贪、嗔、痴、慢,在色界、无色界各有贪、痴、慢。若以此十种配合九地,更依烦恼的强弱来分,则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种,共为八十一品。见惑八十八使与十种修惑,合称九十八随眠。这些都是由“空观”就能断除的。

由假观消灭“尘沙惑”。尘沙惑指能障碍俗谛的事智,令菩萨化道不得自在的无数染污无知。“尘沙惑”就是对于一切宇宙森罗万象,我们受它蒙蔽不能了解,就发生所知障。修“假观”,观一切现象幻有,假名安立,就可断尘沙惑。

由中观消灭“无明惑”。无明就是迷于中道,有偏见叫无明惑。迷于中道第一义谛的烦恼,即障覆中道的根本无明,为一切生死烦恼之根本。因为不了一法界的微细烦恼,遂成法性的障碍。此无明惑,声闻、缘觉不知道,只有菩萨能了知、断尽,故又称别惑。修习中观般若,能破除无明惑。

消灭“三惑”就能证得“三谛”。哪“三谛”?即由“空观”消灭“见思惑”证入“真谛”;由“假观”消灭“尘沙惑”证入“俗谛”;由“中观”消灭“无明惑”证入“中谛”。称为“三谛,”即三种真理。“真谛”是一切法空;“俗谛”是一切法有,妙有;“中谛”不偏于一边,“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再由“三谛”而圆成“三德”,即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般若德就是有智慧,包括属于了解世间因缘生法的“尽所有行智”,和了解真如的“如所有行智”。由“假观”消灭“尘沙惑”就证得解脱(解脱德),既不为烦恼所扰,也不为所知障所惑,不受理蔽,成就般若德。由“中观”消灭“无明惑”就证得如来法身(法身德)。

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这三德都是佛的境界。修“三观”,断“三惑”,证“三谛”,最终圆成“三德”,就是天台宗主要的教义。但是具足三观不离一心,“空、假、中”不离一心。一心生万法,这个万法包括有情世间、器世间、圣者世间。这就是一心三观,又叫圆融三观、不可思议三观、不次第三观等,是天台宗圆教的观法。天台宗说宇宙万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种谛理,而这三种谛理又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如果我们在一心之中这样作观,即叫做一心三观。

百界千如

一个人起一个心念就通于十法界。十法界即包含圣者(声闻、缘觉、菩萨、佛)四界和凡夫(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六界。“十法界”中每一法界又有十界,叫做“百界”。一心就有百界。仔细观察“百界”呢,每一界又包括“十如”。哪“十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为“十如”。不管你心法、色法,精神现象、物质现象,都有这个“十如”,都从这个来分析。

如是相,这个法表现于外就有他的相状。动物也是一样、植物也是一样、矿物也是一样的,各有它的相状。这是属于现象界。

如是性,名种法它有本性。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

如是体,万法有它的本体、有它的体质存在,身体相貌各方面是结合起来的。

如是力,即万法可以发挥它各自的功能。“力”就是功能。不管精神还是物质都会发生功能。精神有精神的作用,物质有物质的作用。

如是作,“作”就是造作。它的行动、它的行为表现就是造作,前灭后生,生生不息。

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即一切事物的产生有它的主因、有它的助缘,由因缘成熟得到某种果报。

如是报,就是看落在哪一界,哪一趣。

如是本末究竟,从“相”到“报”,这九种从始到终就是“本末”。“究竟”呢,就是离不开真如、离不开真心、离不开唯心所造。

所以森罗万象,不管精神的、物质的,从各方面分析,都不出一心。这个“心”在圣就是真如、真心;在凡就是无明障蔽、妄心。

以上是解释十如的意思。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我们生一念就通于这个三千世间的境界。学佛的人,不可以不注意这个事情。禅宗参禅,要提起你的念头;净宗念佛,要消灭你的妄念;密宗修法,身口意三密结合,目的是要达到大圆满境界,证得空性。证空性就要离开虚妄,就要保持“正念”或者“净念”。“正念”就是不邪,走正道;“净念”就是不染污,保持清净。佛法修行,就要有这个“保持正念”的功夫。否则你念头不正,就容易落入恶道之中:贪心重、欲望重堕落饿鬼道;嗔心重,想搞斗争,就堕落修罗道;起了害人之心,一念杀欲,堕入地狱道;痴心重,不信因果,诋毁三宝,就堕入畜生道。这个念头很要紧,一个念头不慎,就会堕落呀。一念之差,坠入深渊,掉下悬崖,悔之晚矣。

清末民初高僧谛闲法师是天台宗的四十三代祖师,在近代很有名。他有一段话解释这个“一念三千”的“一念”,说明这个心念的重要。他说:“若起一念心,清净平等,不著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若起利人心,拔诸众苦,菩萨因也。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知苦发心,以求自乐,声闻因也。以滞着心,作大善事,天因也。悠悠散善,无勇猛心,人因也。虽发大善心,我慢胜他故,修罗因也。起大恶念,作诸恶事,地狱因也。起多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起嗔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

“若起一念心,清净平等,不著有为,不滞无为,即佛因也。”佛因,就是入于佛道的因,一念清净平等就种了这个因。这个因就是念头清净平等,去掉妄执,“不着有为,不滞无为”。

“若起利人心,拔诸众苦,菩萨因也。”你的悲心保持,处处为别人着想,他人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他人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我修行,我受苦,我愿意代众生受苦。有这个心愿就是种了菩萨的因。学习佛教,就是要学习佛陀无畏的精神,去为人民着想,为众生着想,尽心尽力,为众生服务。“拔诸众苦”,这个工作量很大,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佛教的救度。我们佛教建立了许多慈善基金会、希望工程,帮助穷苦人度过难关,救灾济贫,放弃自已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众生做好事,这就是救苦救难的菩萨精神。我们要大力发挥佛教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体现出佛教的慈悲精神,希望大家众志成城,为创建一个快乐、幸福、清净的世界而努力。

“无大悲心,但求独善,缘觉因也。”只是独善其身,求个人清净,在水间林下清净一辈子,“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只求自度。这种因就是缘觉因。他虽然了解缘起,但是他只晓得自度,叫缘觉。这要回小向大,学习菩萨道积极度世的精神,才有成佛的希望。

“知苦发心,以求自度,声闻因也。”就是通过听佛说法认识到世间纯苦无乐,苦是由烦恼与业产生的。如何息灭烦恼和业呢?就必须修道,修道就可以证涅槃。由知“苦”断“集”,修“道”证“灭”。这就是声闻因。但是我们学佛不能只求自己解脱,还要使他人有机会接触佛法,让人种下菩提善因,这样才是一个好的佛教徒。

“以滞着心,作大善事,天因也。”虽然是做善事,但是有执着,执着功德,执着我有功德,虽然作了善事,种的不过是天因,可以升天。人天之因,有漏果报。达摩祖师呵斥梁武帝的话:“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只是得天果享受一下快乐,天福享尽了,还要堕落下来。

“悠悠散善,无勇猛心,人因也。”就是说做点好事,但是心不专一。一般人说他心好,他也做了些善事。但他不专一,并不是精进勇猛的,并不是一贯的,时冷时热。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做了些善事,他就保持了人身。

“虽发大善心,我慢胜他故,修罗因也。”虽然修了善,有福德,但贡高我慢,而且爱发脾气,嗔心重,将来纵然生天,亦只得修罗果报。修罗就是有天之福,无天之德。天天互相斗争,心中只有嗔恚,结果当然是大家吃亏。

“起大恶念,做诸恶事,地狱因也。”这个念头时常为自己打算,时常都想整人。“起大恶念”,而且在行动上造十恶业,不能持基本戒律,杀、盗、淫、妄、酒等什么都来,这都是地狱因。

“起多贪心,悭吝不舍,饿鬼因也。”心怀悭贪,自私,一文不舍,片善不修。只是为了自己,越多越好。这种人种的是饿鬼因。在世的时候,让他供养三宝、周济贫穷、广行布施,他办不到。他就种的是饿鬼因,死堕饿鬼道。

“起嗔恚心,造杀生业,畜生因也。”有嗔恚心就难免发展到打人、骂人,发展到相当高度就难免造更大的杀业,结局很惨,死堕畜生道。

所以谛闲法师讲:“世出世间染净因果,总不外乎现前一念、迷悟之心耳。”就是不管染污的因果、清净的因果,都是离不开现前一念,就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染污,就造恶业;一念悟、清净,消除无明,就种净因。这都离不开一心。

大家要注意这个心,注意念头。修行学佛,修什么呢?你的受用是怎样的呢?你自己时常要想一下:我修行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到现在为止,我的习气消灭了多少?我的慈悲心怎么样?我的舍心怎么样?我的内心能保持清净吗?念了佛能够消灭妄念吗?能够以佛号消灭妄心吗?假如不这样,你就是念佛念得再多又能起个什么作用?念经念得再多又起个什么作用啊?

嗔心重的故事

在北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个国王,他平常崇奉恭敬三宝,但是在他心念的深处没有建立修养的信念。有一个热天他在午眠,侍臣(太监之类)给他打扇纳凉。打扇过程中侍者失手,扇敲了他一下,敲醒了,他就起了嗔心,把这个侍者大骂一顿,要开除他。侍者忍着没说话,后来他又沉沉入睡了。入睡以后,可怕的景象来了:他鼻子里面流出一条小蛇,流到地面上就化成大蛇,恐怖得很!后边高僧来了(他拜的高僧师父),就说:“赶快把他叫醒,让他正念恢复。”醒来以后,他看到蛇,很怕。高僧就指教他:“你平常的心念老是嗔恚习气不改,遇具体事情就发生嗔心。”嗔心重,就堕入畜生一道。猛兽、毒蛇、虎狼都是嗔心重、毒重。嗔心重,可怕呀!所以叫他忏悔,修慈悲心。后来这个国王修行,慢慢地改掉了嗔恚的毛病。

吴道子画马变马

我在1988年随四川省宗教代表团到西安卧龙寺参访。住持向我们介绍说,这个庙子当时吴道子在这里住过。吴道子,大家晓得,是唐代有名画家,主要从事宗教壁画创作,被后世誉为“画圣”,尤精于画观音像。吴道子当时就寄住在这个庙子里面。他那时是画马,一天到晚思想都在马身上,怎样把马画好,马的形态跳起来怎么样、睡起来是怎么样、走起来怎么样,整天都想这个问题。有天中午入眠,他女儿给他提饭来,看到床上有一匹马,他女儿吓了一跳,差点把饭**。醒了以后呢,吴道子马形不见了。当时寺里的高僧指教他说:“你一天到晚想马,你看你,睡了以后身形就变为马了,由人道走入畜生道,可怕呀!”然后就叫他改画观音像,以后他就改画观音像。他最初还不晓得怎么画观音像,后来观音菩萨就于空中现白衣大士形。他后来专门画观音像,心念就转变了。

人的这个心念哪,“万法唯心,一切唯心造”是可以证明的真理。天台宗一方面是根据《中论》建立“空、假、中”三观,由三观断三惑、证三谛、圆三德,另一方面,根据《法华经》一心有百界十如,进一步阐发出“一念三千”的道理。一念三千,不出一心。在一念三千之中,鼓励我们要走佛乘。《法华经》由“权”到“实”,引人入佛道,走佛道才究竟。“开权显实”就是这个经的内容。

四、《法华经》的地位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

《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就是说在一切众经之中,《法华经》很重要,居于首位,这是佛在《法华经》中亲口宣说的。《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中讲得有这么几句话:“此法华经……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能受持诵此经,不单破除黑暗、无明,而能消除一切苦难灾厄。除了消除天灾人祸外,最重要的是能解除生死痛苦,能渡生死河,到达彼岸。所以,在《见宝塔品》中有这么几句话:“若暂持者,我则欢喜,诸佛亦然。如是之人,诸佛所叹。是则勇猛(好象勇猛的大丈夫一样),是则精进,是名持戒,行头陀者,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你能持此经,你能持戒,就是建立道德基础,自利利他,则为疾得无上佛道。你能这样以持诵经典的力量,结合行持,就可以很快证得菩提之果,圆成佛道。

为什么呢?因为本经是阐明诸法实相的。一切生命、一切世界,它的本来面目、它的真实相是什么?依据“阐明诸法实相”的《法华经》修学,能够证得诸法实相,就可以直登无上乘,证得佛道。这就是本经的伟大之处。所以大家能够受持、读诵《法华经》,乃至于今天能够听讲《法华经》,非常不容易,《法华经》中很多品都有赞扬。

四个听经因缘

我们为什么能够有以上这个机缘?为什么能在这个时代,佛灭度后的今天,有这个受持、读诵、听讲的机缘?佛当时答普贤问:“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一者为诸佛护念。有善根就可以为诸佛所护念。你们在座的都是宿有善根,没有这个善根,不会有这个善缘,这种人不单是为天神之所拥护,并且诸佛之所护念。就是说这种人十方诸佛都在保护你、加持你。那些在歌舞场中的,在钱、权斗争中的人,他哪有那个时间来听呵?他即使听也不信哪!你们想一下嘛。“天雨虽广不润无根之木,佛法广大难渡不信之人”就是这个意思。那个树根枯了,得不到雨水滋润;佛法很广大,微妙精深,但他没有善根,你怎么说他也不听,他还要诽谤你。这种现象在在处处都是有的。

二者植众德本。什么叫植众德本呢?就是说皈依三宝之后,能够行善积德,修福修慧。比如念佛也是这样的,你光念佛号怎么行呢?要植众植德本,要修“三福”净业,要守戒,要发菩提心,要护持三宝。这都是植众德本。除了念佛号之外,还要学习佛法,供养三宝,护持佛教,为佛教的发展、传播尽一份心,要孝顺师长父母,要护持佛教组织,严守戒律,才能往生。

三者入正定聚。这种人他有实际行动,能够持戒、修定。“定”并不希罕,你能够信仰佛法,有正确的人生观,在行动上以戒约束自己,调服身心就在“定”中。并不是说你一天坐24小时禅。当然能够坐24小时,坐很多时间那是个练习过程。平时坐香那都是练习过程。真正的“定”是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中,在语默动静中。临境不乱,八风吹不动,这一种人就有这个修养、有这个精神、有这个功夫,他才能够开智慧。开智慧才能接受大法,了达甚深法义。

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就是说要发起救度一切众生之心。我们在座的检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悲心?悲心是佛法的根本。《大日如来灌顶经》讲:学佛要以“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大悲是根本。一般讲学佛以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能够有慈悲,他就要救一切众生,修慈悲观,在行动上就会救苦救难、拯救苦厄。慈悲就是要时时刻刻做好事,一句好话暖人心,一个笑脸感至诚,一点钱能救一时之难……

所以佛在经中讲,具足这四法可以得到机会受持读诵《法华经》。我们在座的都具足,很了不起。希望已具足者,要增进、提高;未具足者,要发心具足。另外,能够读这个经,并把这种度世的精神贯彻落实到生活中,就是有大乘根基。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法华经》中有偈言:“若人说此经,应入如来室,著于如来衣,而坐如来座,处众无所畏,广为分别说。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这几句话很重要的。

什么叫“入如来室”

什么叫“入如来室”?就要具足慈悲心,具足了慈悲心、悲悯心、不舍众生、不恨众生、不干扰众生。你有这种悲悯心就已经是走进如来殿堂了。要入如来室就必须要有悲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悲有三种:众生悲、法缘悲、无缘悲。

“众生悲”就是哀悯众生的苦恼,同时以慧眼观察,一切众生多生累劫以来都是我的父母、师长、六亲眷属。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的心态去悲悯众生,把每一个生命都当成我们的父母兄弟,并将佛法僧三宝的理念带给他们,使他们也能有机会学习佛法,得到解脱。这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即没有任何条件的悲心,完全是出于内在的自愿,不求回报,一心一意为大众服务。

九华山仁德法师在修行期间,曾经在终南山莲华洞中打饿七。饿七是一种苦行,即现在所说的断食疗法。他来到洞中之后,由于他的德性,他的感化,老虎、蟒蛇都避开了。他在那里打饿七,七天不吃不喝,专门修定。七天满了以后,他就有所悟。他说:“现在我知道了,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多生累劫以来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六亲眷属。我现在要发心救护,弘扬佛法,担起这个责任。哪怕水深火热,一切zai 难我都不怕。”这是仁德法师在他传记里的一段话,很感人啊!

他住持九华山几十年,“文ge”的非常时期,他不顾生命危险,穿起和尚衣服就守在那里。……很苦呀,但他挺过来了,因为他有弘法利生的愿望,他时刻不忘众生的疾苦。在那种情况,他还行医治病,施医施药,救治那些贫苦的人民。没有大悲大愿的精神,他是不能坚持下来的。“文ge”结束以后,他又发心马上恢复九华山的寺院。经他的努力,依靠海外支持,大家的参与,虽然吃尽了苦,却终于把全山恢复了,使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再放光彩。接着又发起九华山修九十九米高的地藏菩萨像,为什么?他要弘扬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力,传播佛法,弘扬佛法。这个愿力大呀!据计算,建地藏菩萨像要花四亿多,但他毫无顾虑,毫无畏惧,发心要修起来。我讲他那个誓愿很了不起。可惜,他今年因病圆寂了。这是佛教界很大的损失。我们要继承他的大悲大愿,发心护持道场,发心支持佛教的传播事业,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佛法广布。

我讲他在开悟之后有这么个感怀,发大愿救度一切众生,肩负弘法利生的责任,发大愿,不怕难。所以,第一个“入如来室”就是要发慈悲心,救度一切众生,对众生平等。

什么叫“著如来衣”

“著如来衣”,就是披着如来袈裟,荷担如来家业。这里的意思是修六度菩萨行中的忍辱波罗密,披忍辱之衣。做人要忍辱柔和。忍辱在大乘经中有解释,有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耐怨害忍,即对于冤家仇敌,能够以德感化,做到怨亲平等。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对于佛教徒来讲,必须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做为一个佛教徒没有敌人,他只有恩人、亲人、师长,我们要报答师长、父母的恩情,这是我们的责任。要以德感化,要心胸广大,怨亲平等。安受苦忍,对于由他人引生的痛苦,由自然灾害产生的痛苦,都要安受,自己修行不为所动,不受动摇。谛察法忍,我信仰大乘佛法,我信仰走菩提道路,我要成佛,我就坚持信仰,对真理坚持、领受、信受奉行,不能因为异端邪说或他人的攻击,就对真理动摇、疑惑。对一个真理我认识了、明白了,我就坚信不疑,能够忍受一切攻击、歪曲、批判。以坚定的信仰愿力,去面对一切困难,在一切困难面前,不会退堕,这就是一个佛教徒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什么是“如来座”

什么是“如来座”?即能够了解诸法空性、契证空性。我们学佛要见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空性,空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灭了烦恼也叫涅槃,证得了智慧也叫菩提。这些名称各有不同,都是一个总意思。这个“坐如来座”就到了证入真如的境界,明心见性,就可以坐如来宝座、登上如来宝座。

以上讲了《法华经》是经中之王,其地位很高。我们现在能够受持、读诵、听讲《法华经》,都是宿世成就了四法,即具善根因缘、植众德本因缘、常在正定因缘、悲心因缘。若是演说此经,就可以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因为如来以大慈悲为室,以柔和忍辱为衣,以诸法空为座。

第三章《法华经》正文的要义

一、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本经从序分到正宗分,最后是流通分。根据经文,以提要的方式来讲解其中重要的意趣,希望能给大家读诵经文和理解义理并依之思维、作意、行持带来帮助。我在这里先把序品、方便品讲一下,以后再选择重要内容讲。

佛放光现瑞

根据序品中的内容介绍,在法华会上,来闻法的很多,有诸大比丘、阿罗汉、诸大菩萨、国王宰官、天龙八部等。佛在说法以前入定放光,光明遍照东方八万四千世界,普佛世界出现动、涌、震、击、吼、爆六种震动,现出神变瑞相。这时弥勒菩萨看到这个瑞相。其实他未尝不知道佛放光现瑞的意义,但是他要表示疑惑,代表大家的心表示疑惑,他就请问文殊菩萨,佛今天为什么放光现瑞?文殊菩萨智慧很高,就答复:“佛放光现瑞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代表佛将要开示实相之法、微妙甚深之法。”

佛从定起以后进入方便品,就告诉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切法中实有难得的希有之法、诸法实相“十如”,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舍利弗很向往这甚深的大乘佛法,一再启请,而佛则一再制止他。他就问佛是什么因缘,佛当时就说:“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你不了解,就暂时停止启请吧,这个第一方便、甚深微妙之法,世间人听了会感到惊异,增上慢者闻后必定不信。最后三请才说《法华经》。

增上慢与五千人退席

什么叫增上慢呢?我们晓得贡高我慢有七种,所谓七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在《五蕴论》中对这七慢解释说:“云何慢?谓于劣计己胜,或于等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过慢?谓于等计己胜,或于胜计己等,心高举为性。云何慢过慢?谓于胜计己胜,心高举为性。云何我慢?谓于五取蕴,随观为我或为我所,心高举为性。云何增上慢?谓于未得增上殊胜所证法中,谓我已得,心高举为性。云何卑慢?谓于多分殊胜计己少分,下劣心高举为性。云何邪慢?谓实无德计己有德,心高举为性。”这七慢都是我们学佛的障碍。

增上慢,就是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本来不知道,他说他知道,本来没得到,他偏偏说得到了,本来没有证到,他偏说他证到了,这种人是有的,还未必在少数。当时在会场中有这么一部分人,留恋于小果阿罗汉或者还没有证到阿罗汉的有学、无学圣者(前三果为有学,四果阿罗汉叫无学),他认为他所证有余依、无余依涅槃是长久的、圆满的,不需要再进步了:我已经证得无上菩提,证得妙果了,不需要再进步,还有什么实相无相之法呢?因为佛所讲的究竟甚深微妙之法,不是这些人可以了解的。这些都是增上慢者。

在座的各位不要学增上慢“未知言知,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你们要老老实实,知就知,得就得,证就证;未知就不要言知,未得就不要言得,未证就不要言证。这种增上慢,障碍上进,很可怕。我们要虚心地学习佛法,不要被慢心所迷惑,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佛讲《法华经》的本意是希望他们(只管自己修行,不管世人者)由小转大,由权归实。但这部分人坚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得了。所以这种增上慢者他一定不会相信佛陀所说的甚深微妙法了。

舍利弗在会上再三启请,希望佛讲“实相无相之法”。佛将要说但还没说的时候,会中四众弟子(包括有学无学)中就有五千人退席了。当时他们默不作声,向佛顶礼而退。五千人退席!佛很慈悲,晓得他们无根机,并未呵斥,也没有阻挡。退了就算了,时机还没到,就容忍他们退席。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佛出世因缘

接着佛就开始说诸佛出世的这么一大事因缘。这段文念给大家听,佛说:

“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佛出现于世都是为了大事因缘。)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说明道理提出一种反问,为什么佛出世是为一大事因缘?这个诸佛就是十方诸佛,东南西北中上下十方,过去、现在、未来,都包括在内,所以佛佛同心,佛佛同道。)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

佛出世的一个中心目标就是使众生成佛,使众生悟得诸法实相,由权到实。说权教无疑要归于实教。五乘中之人天乘,是根据人天的根机而说;声闻乘,指闻佛音声,能够认识有漏是苦,从而知苦断集,证灭修道,从这方面说;缘觉乘是中根、中乘,他能自悟,悟得缘起法,因缘而生、因缘而灭之法,所以说缘生法是中乘根机;菩萨乘是发了菩提心的,要度众生,发愿度众生,要成佛,是大乘根机,所以要说菩萨乘的法,诸如四无量心、四摄六度,从空说有、从有说空、说相说性这些。

以上从人天乘到菩萨乘都是根机的问题。因机施教,应病与药,这些都是权法,权巧方便,但最后由权入实,使之都能归于实,归于“一佛乘”。就像《法华经》里的那首偈子言: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二乘、三乘都是方便之说、权巧之说,实际上只有一个佛乘。一切众生在菩萨行的引导下,终归都要成佛。

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出现于世说法度众生,“开、示、悟、入”,即开发他的知见、深切显示这个真理、使他悟入这个真理、悟后能够证入这个真理。“开”者,开发之意,即破除众生无明,开显如来藏,以见实相之理。“示”者,显示之意,即惑障既除,则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悟”者,觉悟之意,即障除体显后,事理融通更无二趣。“入”者,证入之意,即事理既已圆融,则可自在无碍、任运流入萨婆多海。佛出世就为了度众生,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天台宗以“开示悟入”四字来表示行者达到佛知见的深浅程度,在以“四一”(教、行、人、理)解释法华一乘时,即以“开示悟入”开显理一。若就四智而言,则以道慧、道种慧、一切智、一切种智等四智次第配于开、示、悟、入。

知见是什么?指依自己之思虑分别而立的见解。与智慧有别,智慧是般若的无分别智,为离思虑分别的心识。惟作佛知见、知见波罗蜜时,则知见与智慧同义。

佛知见是什么知见呢?即了知照见诸法实相理的佛智慧,是为二智中一切种智之用,故就智体而言知。佛知见就是一种真心,微妙真心、真如、法性、空性,这叫作如来藏,或者叫涅槃妙心。很多名词嘛!空性、法性、真心、一真法界、涅槃妙心、如来藏、一乘实相或者叫金刚戒体,在禅宗来讲或者叫“本来面目”。参禅就是要使你认识本来面目、妙明真心、诸法实相。

什么是三身四智

为什么佛出现于世间呢?就是为了“开、示、悟、入”这个因缘,使众生能够由迷知返、返妄归真,彻底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断烦恼证入涅槃,断无明证入菩提,消除烦恼、所知二障恢复三身四智。

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这是唯识法的分析,道理一样。大圆镜智就是妙明真心、真如心。所以说佛教是个平等的宗教,不是要你学佛后成为佛陀的奴隶或儿子,我们把释迦牟尼佛当成老师,他引导我们走正道,走成佛之道。在真如性海里,佛陀与众生是没有差别的,甚而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佛陀不会发怒,见你没信他,他就惩罚你,不会的。他只会以悲悯心对你说,你的苦痛要这样解决,因为佛陀是过来人,他的经验丰富,像慈父一样地关照我们。他不会因为你不敬重他而远离你,他永远和你在一起。佛陀从不舍弃任何人,我们不管是什么地位,佛都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我们。在佛的眼里,我们都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我们努力,都可以成佛作祖。佛陀的目的是要教导我们一种彻底自由解脱的方法。

二十五圆通

《楞严经》里开显了二十五圆通,有二十五个菩萨证得圆通。圆通就是证得佛的境界,就是以各种方式、各种方法开悟后证得的理事圆通境界。观自在菩萨是耳根圆通,大势至菩萨是念佛圆通……共有六尘、六根、六识、七大等二十五圆通。楞严会上二十五圣之中,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为最上,故称为圆通尊、圆通大士。我们从种种修行方法都可以证入圆通。“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条条大路通长安。诸佛出现世间也是这样子的,归于一乘,证得佛果。这是所说佛出世的因缘,为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佛说到这里以后,有一部分小乘根机人,就是以富楼那(他是说法第一)为首的五百弟子,当然舍利佛也在内,有所开解。有所开解就是说得到真正知见。在开解之后,就痛悔过去不认识大法,不晓得一乘实相。佛在这种情况下,就为以富楼那为首的五百弟子“授记”,就是预言弟子将来成佛,以何名号、何时劫、何土、住世多久等等悬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世,讲经说法,利益众生,并建立佛教团体,也就是清净和合的僧团,传布佛教,利益所有的生命。所以我们要报答佛恩,努力学习佛法,护持佛教僧团,因为僧团是弘扬佛法、修持佛法、使佛法得以住持世间的专门组织机构。对于僧宝弘扬佛法的事要欢喜赞叹,要全力支持传教事业,不要为僧宝的传教事业设置障碍,否则那可是下地狱的罪过。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