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佛教心理学

这个众生很可怕的,感情跟理性一剎那之间,转不过去造成不幸,三个人,一个她的儿子重伤,手、脚全部都折断了,她跳下去当场死亡,死亡没关系,还两辆轿车被压扁了。从十一楼丢下去,轿车都压扁了。修行人也是谈感情跟理性,修行人的感情,佛是最会谈恋爱的人,佛是世界上最有感情的人,可是他的感情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理性之上的,怎么样慈悲。所以感情的升华就是慈悲,慈悲的升华就是大慈大悲。

因此我必须要告诉诸位,年轻人最难看破的就是感情,今天你以为结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你可以试试看,当你结婚以后,如果要走到极端,那你就必须要离婚。我告诉诸位,人都是自私的,夫妻之间吵架,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现在的甜言蜜语都是暂时性的。所以没有结过婚的人,是很想跳进来,结过婚的人是很想跳出去,师父刚好站在墙壁上。没结婚的是很想跳进来,手牵手,对不对?在台大校园走一走,他还不知道好戏在后头,三年后就知道,有的人根本不要三年,一年就知道了。史艳文跟藏镜人,天天,时时刻刻争吵不休,到后来就论及离婚了,可是孩子已经生了。

我们要准备结婚,或者是恋爱中,准备走向结婚的路线的时候,当你在恋爱或者要准备结婚,心理一定要有所准备,我是不是能够宽恕对方的缺点,要是不能,我劝你长痛不如短痛,赶快溜之大吉。没有骗你的,真的是这样子。所以不要想去改变对方,如果今天你实在不能宽恕对方,那你爱他什么?“师父,我不知道。”我已经不能宽恕对方,那就赶快停,如果你剎不住脚的话,你就继续,continue,继续到每一个创伤都是一种成熟的时候,你的内心里面就感触,在三年前师父已经讲过了。这样也好,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一个人谈恋爱失败,纵然经过千辛万苦痛苦的磨练出来,也比一个没有谈恋爱的人,来得有意义、有价值。为什么?他才知道爱的真谛。所以尽量去失败,去失恋没有关系,没有谈过恋爱的人,他根本不懂得世间真正的感情是什么,他也散发不出慈悲的心态是什么?没有结过婚的人,没有经过冲击性,讲话就会狂妄,是不是?这是我太太,太太是我娶的,太过分就揍她。她如果离开,才来痛哭流涕,还揍什么?所以感情这种东西,很难用理性去解释的,非常难。

佛是感性、理性、智性的登峰造极,佛悟了缘起性空,所以他是随缘。心理有所准备,就是一切法无常。那么研究禅学,能够帮助我们灵性的开发。所谓禅,不是打坐,这个很多人都误会,很多人都认为禅是一种坐,这是严重的错误。禅是一种悟,是觉悟。所以从内在里面去体验,那一种大智慧的存在,大智慧的存在,而并不是说,单单在那边打坐;单单在那边打坐,不能成佛的。对不对?死的时候,你怎么坐?死的时候你要躺下去,没有力量的时候,你怎么坐?坐下去东倒西歪的,对不对?所以真正的禅不在坐,禅是每一分每一秒,保持你内在里面最宁静、最安详,远离是非、远离善恶,远离主客二观,远离能所的对立,远离一切世间的时空,能够透视一切烦恼,当下就是证得菩提。譬如污泥里面的莲花。

佛经里面讲,不怕境起。不怕境界,只怕念止。只怕你这颗心,提不起念头。有的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有两种讲法。不怕境起,就怕你心觉悟太迟了。所以禅是离相对的观念,所谓动念即乖,动到这个念头就不对了。所以修行人要战胜自己,控制自己,不要一天到晚讲别人。广钦老和尚一直劝告我们,讲自己就好,不要讲别人,你自己不见得做得多好。

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在不乏痛苦的人生面前,如果我们就此放弃希望、垂头丧气,那未免太愚蠢。对痛苦进行观察和思考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我们有可能、有希望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佛陀宣讲苦谛,目的是让我们认识轮回中生命存在的痛苦本质。对痛苦的了解越深入、越全面,我们就越被激励着去实践离苦得乐的方法。

  痛苦和快乐不是凭空而来,它们都有各自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佛陀说,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们长期以来对自身及外部世界根深蒂固的误解,执幻为实。

  万事万物皆依赖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用佛教的术语说,即无我和无常。

  无常并非佛陀的发明,他只是指出了一个显而易见却总是被人忽视的事实。

  时间刹那不停地流逝,冬去春来,花开花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无常。无常乃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可是人们往往要到迫不得已的时候,突然遭受变故、生病、别离,才会去注意它的存在,所以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不是无常,而是对无常的恐惧。

  克服这种恐惧有两个办法,一是熟悉无常,二是了解恐惧无常的原因。

  大概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越是怕一个东西,就越不敢看它,越不敢看它就越害怕。人们与无常的关系就是这样。如果能转过身来,面对面地好好端详一下,会发现无常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倘若没有无常,离别的人就永远没有相聚的机会,生病的身体就永远不可能痊愈,黑夜永远等不到白天,低落的心情永远快乐不起来。这样的世界不是很糟糕么?

  经常地观察自己和周遭的人事变迁,会让我们熟悉并逐渐接受无常。我们不再想方设法减少脸上的皱纹,为日渐松垮的小腹发愁,为离别而心碎,对成败耿耿于怀。我们终于开始学会冷静理性地看待生命之流变,意识到不是只有自己在失去、在衰老、会生病、经历挫折、没有安全感。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变化起伏,有得有失,这是普遍的,也是自然的。

  熟悉无常令我们的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另一个好处是我们因此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佛法修行的意义。

  虽然我们常说人生苦短,但心里真实的感受却是来日方长,要做什么事情,以后有的是机会,急什么?人们总是认为无常离自己很远,不要说旁人的生离死别与自己无关,就算是自己遭遇重大变故,比如罹患疾病、亲友去世,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对无常这个基本事实的习惯性忽视。正在麻将桌上的人们,不会因为身旁电视里正在播放的地震zai 难的镜头而停止围城酣战。疾病康复的人们很少因为曾经经历的病痛和危险,而认识到自己倾尽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对生命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与之相比,内心的平和富足、亲情友情、慈善助人的行为等对自己更有帮助,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我们是一群得了严重健忘症的人。受苦受难、哭天抹泪、心灰意冷,全架不住健忘,一转眼功夫,又哪儿热闹往哪儿赶。不是说大家不能积极乐观,而是在乐观的同时应该意识到人生何其脆弱、短暂。我们的身体逐年衰老,终将死亡,在生与死之间还有疾病和各种事故的侵扰,一生当中可以用来积累福慧资粮、追求解脱的自由时间并不多,而我们却把这宝贵的人生浪费在琐碎、无聊的事情上,努力想去维持正在不断消逝的事物,甚至为此造下恶业。

  当人生走到尽头,除正法外,什么都帮不了你。纵然富有四海,也带不走一针一线;位高权重,也带不走一奴一仆,就连最为珍爱、精心保护的身体也不得不舍弃。那时,唯有恶业对你有害,除此以外哪怕整个世界都与你为敌,他们也无法向你射出一支寒光闪闪的箭。

  我们不喜欢无常,因为它总在试图向我们传达另一个让人深感威胁的信息:任何事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是“无我”的,都没有永恒、固有、实存的性质。事物皆观待因缘而生灭。

  因缘是指促成事物形成的各种物质及非物质条件。因缘具足就会产生现象,因缘缺乏现象就不会产生,因缘变化则现象变化,因缘消失则现象消失。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缘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因为事物都是缘起的,不可能恒常不变,也不可能有一个不需要条件而自生自有、完全独立的“自我”。这彻底打破了我们对安全感的幻想,多么令人绝望!

  然而,像无常一样,无我也只是事物普遍具有的性质,它本身不好也不坏,只是因为人们坚持认为事物是固有、实存的,并且认为只有这样,人生才有立足点,才会幸福,所以极力抗拒“无我”的观点。

  的确,不要说体悟无我,就算在概念上初步理解“无我”,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万事万物不是明明存在么,我们有各自的身体、思想,我不是你,你不是他,桌子、墙、水,都看得见摸得着,怎么会无我呢?

  龙树菩萨在《中论》、寂天菩萨在《入行论》的智慧品中,对无我进行了完整、详尽的阐述。这里,我们只结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对无我的观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

  认为事物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是一种错觉,若加以分析,就会明白其中的谬误。拿我们自己来说,我们是为了方便指事和沟通,才说“我”、“自己”,其实找不到一个固有、实存的“我”。

  如果说肉体是我,那么减肥之后,我是不是就不完整了,不再是原来的我了?若如此,那有一部分“我”去哪里了呢?实际上,减肥之后,我们觉得自己当然还是原来的自己,不但没有缺损,反而更加完美。肉体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也就是说,无论是一个胖的身体还是一个瘦的身体,我们都认为那是“我”,那么“我”就是可变的,可变的事物不具有永恒性,而是随着外部条件及内在成分的改变而时刻变化。既然时时在变,哪里还有一个实存的我呢?可见,以肉体为我,不过是一种幻觉。

  如果血液、体液、内分泌物是我,那么每次出汗、流泪是不是“我”都在变小?如果张三的血液就是张三,那么当他向李四输血后,根据血液是“我”的假设,新输入的血液就是李四,而这些血液来自张三,前面说了,张三的血液就是张三,这么一来,岂非李四就是张三了?从另一方面来说,同样的血液,既能在张三体内流淌又能在李四体内流淌,恰恰说明血液不是“我”。构成人体的地、火、水、风四大因素都可以如法炮制加以分析。

  其实,得出“身体不是我”的结论并不难。

  看看以前的照片,那个被人抱在手里,还没长牙,只知道傻笑的小孩真的是我吗?那个我到哪儿去了?如果那个是我,现在看照片的这个人又是谁?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身体,作为处于连续不断、无穷无尽的逐渐变化中的聚合体,会存在几年、几十年或者上百年,而思想、情绪、感受等心识却是念念生灭,更不具常一性。
  如果身体不是我,刹那变化的心就更不可能是我了。然而,无我并非断灭。生命是前后相似相续,非断非常的。

  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固然早非一事,却又相续不断。何以故?因果不虚也。生命的迁流可以理解为一系列前后传递的因果关系。在前的肉体和精神的行为影响在后的行为,每一状态的生起都依赖之前的状态,生生不息,变化不止。死亡不过是一种比较深刻的变化而已。因果的传递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

  人是无我的,物也是无我的。

  自然科学的发展让无我的概念更易于理解了。所有物体都可以一再分解,由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佛经上称为微尘的东西组成。这些微尘根据一定的结构、比例关系不停地高速旋转、运动,所划出的运动轨迹被人们误认成实在的物体。

  就像夜晚手拿一支点燃的香快速划圈,会看见一个光环,而光环并不实存,只是香头划出的轨迹在视觉上产生的错觉。

  如果把人体放到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常人眼中执为实有的这个身体消失了,变成水、钙、磷、铁等矿物质,各种气体及碳水化合物等。若进一步调大显微镜的倍数,上述这些物质又消失了,变成一堆分子。分子再分解,就出现原子,如此无止境地分解下去……


  当然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还没有最终印证这个观点,佛教内部也存在不同见解,但不管怎样,到目前为止的科学研究成果已具有足够说服力,使人们相信没有实存、常一的我,即使物质分解到最后不是虚空,而是有一个终极微小的物质单位(物质单位本不存在,也是心业的幻想),这个单位也不可能是“我”,否则,每个人身体里都会有数不清的“我”,而同时“我”也存在于空气、水、泥巴里,这样又回到开头的问题:如果有实存的我,那么哪个是我?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