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辨中边论颂讲记

庚二、善等十法障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辛一、略说

余障善等十



“余”:在上述障碍之外,还有其他能障。

“善等十”:所障碍的善等十法。



辛二、广说分三:一、三十能障 二、十种所障 三、彼等对应



壬一、三十能障

无加行非处,不如理不生,

不起正思维,资粮未圆满,

缺种性善友,心极疲厌性,

及缺于正行,鄙恶者同居,

倒粗重三余,般若未成就,

及本性粗重,懈怠放逸性,

著有着资财,及心性下劣,

不信无胜解,如言而取义,

轻法重名利,于有情无悲,

                    匮闻及少闻,不修治妙定。



一、能障:无加行;非处加行;不如理加行。

所障:成就菩提的真实善根。

“无加行”:由于自身的懈怠、放逸,对行持善法无有加行。

“非处加行”:“非处”指非成就菩提的方便。外道的邪说是非处;内道的经论善说是处。修行者趣入行善之后,只有依止佛菩萨的善说,才能在心中生长成就菩提的善根。佛菩萨的经论都是离过增德的教授,只要依教奉行,就能使善根辗转不断地增长。世间的邪论并非成就菩提的方便,因此爱乐受持它,善法不仅不会辗转增上,反而会被邪见染污摧坏。

“不如理加行”:虽然趣入了行善,也依止清净的经论作了闻思,但由于不具足缘法义如理作意的瑜伽,或者反而数数非理作意,不成为断烦恼的方便,因此是不如理瑜伽。由不如理瑜伽所生的加行,就是不如理的加行。由此不能成熟成就菩提的善根。比如,虽然在闻思无常后已经理解了法义,但是不具足心缘无常数数如理作意的瑜伽,由此不能成就少欲知足、爱乐修法等的善根,思想、行为仍然落在常执中,耽恋世间。

以上三方面,“无加行”是指不趣入善法,“非处加行”是指不具备令善法增长的正因,“不如理加行”则指不具备正修的关要。由这三者就障碍生起菩提之因的真实善根。假使我们心中不能生起善根,那就要检点自己,是否有这三种障碍。只有遣除这三种障,才能从内心生起善根。

因此,修行要精进行善,长期依止诸佛菩萨的善说如理闻思,并在闻思后,反复缘闻思决定的法义如理作意。唯有如此,才能从自心中引生能成就菩提的真实善根。否则,就没有希望生起。

以上讲解了以无加行、非处加行和不如理加行能障碍善根发起。认定了善根的能障后,就要努力修习对治,把无加行转为有加行,把非处加行转为处加行,把不如理加行转为如理加行,由此就能产生真实善根。有加行、处加行和如理加行,就是善的能生。总之,把握一个要点,就是反省自身,断除能障,转为能生。

二、能障:不生善法;不起正思维;资粮未圆满。

所障:缘大菩提发心(即发菩提心)。

“不生善法”指不生起菩提之因的善法。

“不起正思维”指不发起如理思维,特别是对菩提和行持菩提的正道,不发起数数如理思维。

“资粮未圆满”指菩提之因的福慧资粮未能达到圆满具足的地步,也就是福慧资粮没有达到双运。

这一段是说,不具足信心和精进,造成不生起善法;对菩提的道与果没有发起数数如理思维,致使善根不能增长;福慧资粮没有双运而圆满,以这三者造成不能于无上菩提发心。这三种障依次对应善不生起、善不增长和善不圆满。菩提心毕竟是善根至于成熟时生起的无上殊胜的善心。因此以上三种障都障碍它的发起。

学习这一段,要检点自身:我是否发起了菩提心呢?如果没有发起,障碍出在什么地方?对照弥勒菩萨的言教反省自己:

我发过多少善心、行过多少善事呢?对于周围的有情,有没有发起慈悲喜舍的善心,有没有作利他的善行,如果连基础的善行都没有落实,怎么可能从下劣的心行一跃就成为誓求菩提普利群生的菩提心呢?这是不符合道理的。

世间智者对自己一生的道路和目标,都会作理智的思考。一旦认定了所寻求的是具有大义的果,所走的是光明大道,就会矢志不移地走下去。我们对无上菩提和行持菩提的道,作过多少认真思维呢?是否大量的时间都用在考虑世间法上呢?没有殷重地深思菩提的道与果,怎么能由深刻的体认而发起誓求菩提的大愿呢?

还要问自己:福慧资粮有没有双运?比如,修福时执著人天福报、名声、功德,没有看破三界、空掉执著、不内求菩提,是福中无慧。修慧时,不发度众生的大心,不随顺众生而作利益,是慧中无福。这样福慧不双运,当然发不起“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大菩提心。

这样反省就知道: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是由于心中还存在障碍。不励力遣除这些障碍,终究也发不起。因此,在认识了障碍后,就要遣除三种能障,转为三种能生。也就是在这三个方面取得转变:(一)以精进心和信心勤集善法;(二)常常缘着菩提和菩提正道,称合正理思维,不断激发、增广善根,生起坚固的菩提誓愿。(三)福慧双修,修福时以智慧摄持,不堕人天痴福,修慧时以方便摄持,不堕小乘偏慧。这样福慧资粮具足双运,才能发起智求菩提、悲化众生的菩提心。

三、能障:缺种性;缺善友;心极疲厌。

所障:以加行真实摄受菩提(或以加行真实趣入菩提)。

“缺种性”指不具足大乘种性。《大乘庄严经论》中开示菩萨种性的相貌为:“大悲及大信,大忍及大行。”意思是说,具有菩萨种性的人,见众生受苦时,会自然生起悲愍心;听到了大乘深广法时,即使听不懂,也会有俱生的欢喜心和信心;听到利益众生需要行持种种难行时,心里会随喜赞叹,能深忍于心,无有怖畏;对布施等的六度善根,天性好乐,踊跃行持。具有这大悲、大信、大忍、大行四种贤善相,就属于是菩萨种性。不具足就是缺种性。

“缺善友”:没有依止演说大乘深广法的善知识。有关大乘善知识的德相,在《大乘庄严经论》中说到十种:“调伏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觉真善说法,悲深离退减。”五浊恶世时期,不易找到这样十相具全的善知识,至少也需要具备总体功德的八分之一。没有依止这样的善知识,就叫“缺善友”。

“心极疲厌”是指对大乘道的苦行心生疲厌。

由缺种性、缺善友、心极疲厌三者,能障碍以加行真实摄受菩提,由此不会实修甚深、广大的大乘法。

无论希求获得世出世间哪种成就,都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一、内在的种性或素质(内因);二、外在所依的具相导师(助缘);三、有恒心或坚固的心,自始至终,坚持不懈。这三者缺一不可。不具足种性,是先天不足,不会有大成就。没有老师指导,难得要领,不入堂奥。心不坚毅,也会在作加行时遇到困难而退心,导致半途而废。所以,缺种性、缺善友和内心疲厌都是实际加行趣向成就的障碍。

总之,我们若想以加行趣入菩提,就应当努力遣除三种障碍,具足三种能生。也就是:(一)内具足大悲、大信、大忍、大行的种性。假使不具足,就要努力培植善根,培养出大乘种性;(二)外依止成就之源的具相善知识;(三)具有恒心。具足了这三者,就能以加行趣入菩提。

四、能障:缺正行;与鄙者同居;与恶者同居。

所障:成为具慧菩萨(指胜解行地菩萨)。

“缺正行”:六度正行有所欠缺。问:无加行和缺正行有何差别?一是全无加行,一是加行不足。

“与鄙者同居”:鄙者指接触后能令自己菩提心退失的人。

“与恶者同居”:恶者指嗔恚大乘法和大乘行者并寻求过失的人。

世亲菩萨说:“此中鄙者,谓愚痴类;乐毁坏他,名为恶者。”(鄙者是愚痴的人,恶者是喜欢损害他人的人。)《述记》解释恶者的相是:爱说他人过失,破坏他人善事,喜欢遮隐他人功德,赞同他人过恶。像这样隐善扬恶、破善赞恶的人,就是恶者。

下面分析这三者障碍成为具慧菩萨的道理。

(一)由缺正行令正慧不生

从正反两方面观察:

不具足如理的正行,就会生长不如理的邪行。由此将障碍正慧产生。也就是,不具足布施等六度正行,就会以悭吝等障蔽智慧生起。比如,遇逆境不能安忍而生嗔恚,或者行住坐卧不摄心安住,都障碍正慧生起。总之,行为不如法、有所亏欠或违背学处,就障碍成为具慧菩萨。

正面观察:就像只有进入江河实际练习,才能练出游泳的本领,只有投身六度实践,才能产生通达大乘的智慧。因此,由六度正行欠缺就障碍菩萨的正慧。

(二)与鄙者和恶者同居障碍正慧

鄙者和恶者都障碍正慧。鄙者中,有些耽著现世名利,有些耽著后世福报,有些只看重个人利益,没有远大的志向和智慧。接触他们,自己的性情容易转移,会忘失甚至退失菩提心,由此障碍大乘正慧生起。而和恶者共住,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语言、行为、性情变得恶劣,远离贤善。由此障蔽心性,使智慧无法开发。

认识了能障之理后,反过来就认识能生之理。知道要使自己成为具慧菩萨,就应当努力具足三种能生。第一、充实六度正行,有欠缺的地方,都努力弥补改正。第二、恒时和高尚之士共住(高尚之士指亲近之后能使自己菩提心增上的大德)。第三、恒时和贤善之士共住。贤善的相是隐恶扬善,喜赞他人功德,不喜说他人过失,对善行成全、随喜,对恶行遮止、劝诫。贤善之士是爱乐大乘法和大乘行者的人。

具足以上三点,就能成为胜解行地具慧菩萨。

五、能障:颠倒粗重;三障具一(三余);般若未成熟。

所障:无错乱的见道。

颠倒粗重:身口意三门多行粗重(由颠倒烦恼而粗劣、沉重,称为颠倒粗重)。

“三障具一”:有烦恼障、业障和报障中的一些障碍。

“般若未成熟”:尚未成熟闻思智慧。

由这三者能障碍现见真谛的无错乱见道。

能生:遣除颠倒粗重;三障消除;闻思智慧已得成熟。具足这三者便能引生见道。

六、能障:本性粗重,懈怠,放逸。

所障:无障之修道。

“本性粗重”:俱生烦恼障和所知障。由于是生来俱有,因此称为本性粗重。

“懈怠”指行善不勇悍。

“放逸”指不谨慎防护有漏业。

以这三者能障碍能断障的修道。原因:由本性粗重、懈怠及放逸,将不会增长修道功德。

相反的能生是断除本性粗重;精进;不放逸。

七、能障:贪著诸有;贪著资财;心性下劣。

所障:回向。

“贪著诸有”指贪著三有的五蕴。

“贪著资财”指贪著悦意的色、声等受用。

“心性下劣”指对广大行善心性怯弱,不能发大心。

贪著诸有和资财使心不能放舍,心性下劣使愿力狭小,都障碍一心回向菩提和众生。

相反的能生是不著诸有;不著资财;心量广大。由心不贪著三有的蕴身和资财,心量广大,就能将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和众生。

八、能障:不信重大乘;于法无胜解;如言而思义。

所障:不怖大乘法。

“不信重大乘”指对护持大乘法者或大乘道果心不信重。

“于法无胜解”指对大乘法心无胜解,也就是对甚深空性和广大方便,没有由闻思获得胜解。

“如言思义”指不通达大乘经的真实密意,只是按文字表面取义。

以这三者障碍不怖大乘深广义。

相反的能生是信重大乘;于法具有胜解;不如言思义。具足这三者就能不怖畏大乘义。

九、能障:轻法;重名利;于有情无悲。

所障:无悭法施。

“轻法”指对正法无尊重心。由此没有护教弘法之心。

“重名利”:看重名声和财富。由此不会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忘我地弘法利生。

“于有情无悲”指对因不闻法而长期陷于无明的有情,无有悲愍之心。

以这三者能障碍菩萨心无悭吝地向众生惠施佛法。

相反的能生是重法;轻名利;于有情具悲。内心珍重佛法,淡泊名利,对众生有悲愍心,就会发起无悭法施,做如来使,传法度生。

十、能障:匮闻、少闻、不修治妙定。

所障:获得十自在。

“匮闻”指缺乏听闻。这是由往昔造集的舍法罪障,而不自在地远离闻法。没有多闻,就不了知如何修作瑜伽的所缘和行相。

“少闻”:只是稍作听闻。由于听闻的量不足,导致无能力受持大论,不能彻底了知广大的取舍之处。

“不修治妙定”:单单听闻而没有以实修欲、勤等净修三摩地,导致不能获得十种自在。

由匮闻、少闻和不修治妙定就障碍获得十自在,不能现前大自在的境界。

能生:具闻、多闻、修治妙定。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壬二、十种所障

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障,

回向不怖悭,自在名善等。



以上三十能障的所障是:善;菩提;摄受;有慧;无乱;无障;回向;不怖;不悭;自在。称为所障善等十法。

“善”指善根的最初发起;“菩提”指缘菩提发心;“摄受”指发起愿菩提心后,以加行趣入菩提;“有慧”指由加行摄受而成为胜解行地具慧菩萨;“无乱”指具慧菩萨获得无错乱的见道;“无障”指由见道获得无障碍的修道;之后的“回向善巧方便”、“不怖大乘道果而生胜解”以及“无悭为所化说法”三者,是令圣道辗转增上的正因;“获得十种自在”是由修道至于究竟而成佛。实际上,善等十法是菩提道由始至终的十个分位。了知善等十法的能障后,修习对治如理断除,就能成就道果一切功德。



壬三、彼等对应

如是善等十,各有前三障。

如是善等十法各有前文所说的三种能障。



能作有十种,谓生住持照,

变分离转变,信解显至得。

如识因食地,灯火镰工巧,

烟因圣道等,于识等所作。



这两颂是世亲菩萨所写,不属本论颂文。但对理解善等十法的作用有很大帮助。

两颂中,前一颂列出了十种能作,后一颂列出了十种能作的比喻。也就是,能作有十种:生起能作;安住能作;任持能作;照了能作;变坏能作;分离能作;转变能作;信解能作;显了能作;至得能作。对应的比喻为:识因;食;大地;油灯;火;镰刀;工巧;烟;因;圣道。这十个比喻是于识生起能作、于身安住能作等等。

下面就把十种能作、善等十法和十喻对应起来解释:

一、善是生起能作,如同以识因能生识(识因指根)

心中具有善,就能以此引生菩提。善是菩提的生起能作,就像有眼根就能生眼识一样。

佛说法时总是称呼“善男子、善女人”。表明甚深的佛法只以善人为当机者。菩提唯以善法为因,没有深厚的善根,则不能成佛。古往今来,忠孝之士遇到佛法成就很快,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有钱,可以造十层、二十层乃至上百层的大厦,却建造不了菩提大厦。菩提大厦靠什么造呢?靠的是“善”。心中有深厚的善根,可以造天堂、造净土、造无量宫、造大乐殿。只有“善”能造就究竟的安乐。

很多人并不明白,世界最需要发展的是善,不是衣食、建筑,不是汽车、飞机。这些并不能出生菩提。最根本的是内心的善,只有善能使心显发具无限智悲力的菩提,只有善能使心性得大自在、大解脱。因此,善是趋向圆满的唯一根源和动力。

每尊佛都是由善而来。都在因地发过无数善心,行过无数善法,除了“善”,再没有别的生起菩提的能作。我们平常听闻、思维、修习,就是为发展自己内心的善。只有“善”,是内在的佛殿,内在的真经。

世亲菩萨说的这一句——“善是菩提生起能作”,意义甚深。没有深厚的“善”,就像没有钱财买不了珍宝,在内在菩提的成就上不会有任何作为。

总之,要遣除无加行、非处加行和不如理加行,从正面做到有加行、处加行和如理加行,由此发起内在的善根。这是第一个关键。

二、菩提是安住能作,如同以四食能安住三有之身

四食是指段食、触食、思食和识食。就像人依靠食物才能让身体安住,善根依靠菩提心才能恒时安住。不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就像芭蕉结果一次就枯萎了一样,只成熟一次果报就会穷尽。

《大集经》说:“譬如天雨一滴之水,堕大海中,其滴虽微,终无灭尽。菩萨善根,愿向菩提,亦复如是,无有灭尽。”就像一滴雨融入大海,在大海没有干枯之间,终不灭尽,善根为菩提心摄持,愿向菩提,直至菩提果之间永不灭尽。因此,菩提心是使善根相续安住的能作。

反面观察,除了菩提心再没有其它能令善根相续安住的能作。心求三界乐,只是三世冤(一世行善,二世享福,三世堕落),不能使善根长久安住。心求一己解脱,也会在证得阿罗汉果后,不再显现善果。而为菩提心摄持的善根,不仅不会穷尽,反而会辗转不断地增长。除了菩提心,再没有方便能令善根安住。以这个原因,在具备生起能作——善之后,还要具足安住能作的菩提心。为此,就要遣除不生善法、不起正思维、资粮未圆满这三个障碍。这是第二个关键。

三、摄受[1]是任持[2]能作,如同大地能任持有情

就像大地能安稳地任持人类、牛马等有情,以加行实际摄受菩提,能任持心中安住的善根不令失坏。

反面观察,不以加行实际摄受菩提,已安住的善根就会在违品生起时遭致毁坏。以嗔恚为例,《入中论》云:“若有嗔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福,一刹那顷能顿坏,故无他罪胜不忍。”按《善显密意疏》解释,大力菩萨嗔恚力弱菩萨会毁坏百劫中修习布施、持戒的善根。力弱菩萨嗔恚强力菩萨,以及能嗔与所嗔势力相等,也都有相应的摧毁善根之量。如同嗔恚,其它六度违品也都会相应地毁坏善根。因此,为使安住的善根不遭损坏,就要以加行真实趣向菩提,也就是实修布施,度过悭吝;实修持戒,度过毁戒;实修安忍,度过嗔恚;实修精进,度过懈怠;实修禅定,度过散乱;实修般若,度过邪慧。除了实修六度摄受菩提之外,无有他法能遮违品,不令善根失坏。因此,以加行摄受菩提是令安住善根不坏的任持能作。

缺种性、缺善友、心极疲厌,是任持善根的障碍。初学者行持菩提道时往往以自身的烦恼业障而遭退堕。要想如大地般任持善根,就必须使自己具足种性,如法依止善知识,心力坚固,长期在菩提道上真修实干。这是第三个关键。

问:善根有了菩提心这一安住能作,怎么还会被六度违品损坏呢?

答:按《善显密意疏》解释,虽然经中说了菩提心所摄受的善根不会穷尽,但它的意思是说生果无尽,并不是说以嗔恚不能损坏。

四、有慧是照了能作,如同灯能照了黑暗中隐蔽的色法

就像黑夜里有色法而见不到,没有智慧时,虽有菩提和菩提正道的体相却一无所知。又像有了灯就能照了黑暗中的色法,心中生起了智慧,就能了知菩提因果的体相。因此,有慧是菩提因果体相的照了能作。

世上有两种盲人:一、不具肉眼的盲人;二、不具慧眼的盲人。后者更值得怜悯。只有心中生起了智慧,才明了生生世世所应走的菩提正道,以及所应寻求的菩提果是怎样的。没有智慧的人对此愚蒙不知。比如现今的人类,有多少人在通往恶趣的险道上狂奔,有多少人在登高必跌重的人天路上行进,有多少人在毫无实义的外道歧路上盲行,还有多少人在狭小迂曲的小乘路上行走。他们趣向的,要么是苦难深重的恶趣,要么是行苦为性的上界天,要么是暂时化城的小乘涅槃。为什么这么多人不能进入大乘道、趣向究竟果呢?就因为没有生起智慧。要想如明灯一样在心中照了菩提正道和菩提果地的情形,唯一依靠智慧。这不是图画能显示的,也不是仅凭幻想能想到的,也不是有个实物可以展示的,只有生起智慧,才能明了菩提因果的体相。因此,唯有智慧是照了能作。

内缺六度正行,外不依止善知识、善友,就恒时陷在如同盲人般的状态,永远无法了达菩提和菩提正道的体相,还有什么比这更黑暗的障碍呢?

因此,为了发起照了能作,应当实践六度,依止具德的善知识和道友。这是第四个关键。

五、无乱见道是变坏能作,如同能烧煮的火

“变坏”是指摧坏迷乱。这只有依靠无迷乱的见道才能成办。如同火能烧坏薪柴,因此是薪柴的变坏能作,无迷乱的见道能摧坏三有世间,因此是变坏世间的能作。《宝性论》云:“菩萨如实知佛性,解脱生老病死等。”《四百论》云:“见境无我时,诸有种皆灭。”

具慧菩萨进入胜解行地之后,为了证得见道,精勤修行遣除颠倒粗重、三障和般若不成熟的障碍。这是第五个关键。

六、无障修道是分离能作,如同能割草的镰刀

“分离”指令俱生二障断灭或者从相续中分离。这唯一依止修道能成办。如同镰刀能把草割断分离,是草的分离能作,修道能把俱生二障从相续中分离出去,因此是俱生二障的分离能作。(修道指二至十地的智慧。)

在见道之后,进一步遣除本性粗重(俱生二障),远离懈怠和放逸,由此生起二至十地见法界越来越明显的修道智慧,从而获得分离能作。这是第六个关键。

七、回向是转变能作,如同工巧能将黄金转变为手镯等

用工巧能把黄金转变为精致的手镯等,因此工巧是黄金的转变能作,类似地,回向能把所修的善根转变成广大、无尽,因此回向是善根的转变能作。

所修的善根如同黄金料,智慧如同金匠,回向如同工巧。比如一元钱,用自己的心观想献给全法界的众生,而且祝愿每个人都能得到究竟安乐。这一元钱的意义就由善愿力扩大为无穷无尽。像这样,把平常积累的点滴善根,都依照《普贤行愿品》回向法界、菩提和众生,就能使善根转变成广大无尽。有没有回向在善根转变上大有差别。

障碍不在外面,唯一是虚妄分别,也就是对三有蕴身和资财的贪著以及心性下劣。不破除这三种障,就不能做到回向而使善根广大无尽。因此,要破除以上障碍,作有力的回向,转变善根,是第七个关键。

八、不怖是信解能作,如同由烟能推知有火

由屋顶烟囱中冒出浓烟就能推断屋里有火,因此烟是有火的信解能作。类似地,如果对于大乘深广之义心不怖畏,就能信受大乘法,因此不怖是大乘法的信解能作。

《金刚经》云:“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真正不怖大乘法是甚为稀有的,并不是随口讲讲的“无论什么大乘法,我都不怖畏”。心无怖畏而深信大乘法的前提,是要努力对治能障转为能生,也就是要做到:(一)不论对大乘妙法或大乘菩萨,都特别有信重之心;(二)对大乘深广义长期闻思,力求发起胜解;(三)对大乘法不如文取义,领会真实密义。由此就能遣除怖畏,信入大乘。

九、不悭法施是显了能作,如同以因[3]对立宗能生定解

通过能立的因(理由)就能对某个所立之宗生起定解,因此因是显了所立宗义的能作。(比如,由“有限的寿量无有可增、无间有减”为因就能显了“决定死亡”的宗义。也就是有限的寿量,没有一刹那增添、只有不断地减少,由此就成立寿量必定减至零而死亡,显示了“决定死亡”的意义。)类似地,无悭法施能显了正法的意义,因此是正法的显了能作。

如果能发心无悭吝地向众生作法布施,所到之处就能给众生带来正法光明。反之,不作无悭法施,佛法的真义就会在世间隐没。从自身来说,悭吝不行法施,就障碍了广度众生的事业,障碍了从智悲源泉中无限发挥功德妙力。

显了正法的障碍不在外面,而是内的虚妄分别,也就是轻法、重名利、无悲这三种障。只有全力破除,才能生起无悭法施的显了能作,成为引导众生趣入法界的大导师。

以上回向、不怖大乘法、不悭法施三者,都是修道位菩萨所具有的能令修道增上的能作。具足转变能作、信解能作和显了能作,是菩提道的第七个关键。(《述记》中说,回向是八地菩萨所具有的转变能作,因八地菩萨由诸佛劝请出定而回向无上菩提。不怖是九地菩萨所具,因九地菩萨获得智自在,无碍通达大乘深广之义;不悭则是十地菩萨所具,因十地菩萨获得业自在,能于无边世界普降法雨。)

十、自在是至得能作,如同以圣道能得涅槃

如同由圣道能得寂灭二障的涅槃,故称圣道是涅槃至得能作。以十自在能获一切功德,故称十种自在是一切功德至得能作。

《华严经》讲述了十自在之相:

命自在:菩萨获得长寿慧命,经历无量阿僧祇劫任持世间,无有障碍。

心自在:菩萨智慧方便,调伏自心,能入无量大三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

资具自在:菩萨能以无量珍宝种种资具,严饰一切世界,清净无碍。

业自在:菩萨能随顺诸业,应时示现,受诸果报,无有障碍。

受生自在:菩萨随其心念,能于无量世界示现受生,无有障碍。

解自在:菩萨胜解成就,能示现种种色身,演说妙法,无有障碍。

愿自在:菩萨随于愿欲,于诸佛刹中应时出现,成就正觉,无有障碍。

神力自在:菩萨神通广大,威力难量,于诸世界中示现变化,无有障碍。

法自在:菩萨获大辨才,于诸法中广演无边法门,无有障碍。

智自在:菩萨智慧具足,于一念中能示现如来十力、四无畏等,成就正觉。

由十种自在,便得到达一切功德彼岸,因此是至得能作,也就是能到达圣道究竟而成就佛果。欲求获得至得能作,需要具闻、多闻及修治三摩地。经由具闻,了知修作瑜伽的所缘和行相;又由多闻受持大论,彻底了知广泛的取舍之处;之后,需要净修三摩地。按这样逐渐消除客尘障碍,最终显发十自在的佛果境界。

通过以上十种能作,能够开显善等十法的涵义,由此认识整个菩提道从始至终的关要。这十种能作要一者不缺地努力生起,由此才能到达清净涅槃的境界。而如量地生起,又依赖修习对治遣除它的能障。这是修行极重要的内容。





--------------------------------------------------------------------------------

[1] 摄受:以加行趣入菩提。

[2] 任持:任是担负,持是保持。

[3] 因:理由。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庚三、三对治障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辛一、略说

于觉分度地,有别障应知。

应知,于三十七菩提分(觉分)、十波罗蜜多及十地还有其它障碍。



辛二、广说分三:一、菩提分障 二、波罗蜜多障 三、地障

壬一、菩提分障

于事不善巧,懈怠定减二,

不植羸劣性,见粗重过失。



“于事不善巧”为四念住障,“懈怠”为四正断障,“定减二”为四神足障,“不植”为五根障,“羸劣性”为五力障,“见过失”为七觉支障,“粗重过失”为八圣道支障。

一、能障:于事不善巧。 所障:四念住。

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住以观慧为体,以观慧之力令正念安住在所观之处,称为“念住”。有关四念住的修行,可以从不同层面解释,这里且说其中的一种。

观察身体是由惑业力而来,起初业识入胎,与父母精血和合而成为身体的最初位。因此,从起因和体性上观察,确实是不清净的。而且从现象上观察,身体只是三十六种不净物的和合物,内外污秽不净。像这样如实地观察,称为“观身不净”。

“受”指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审细观察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舍受是行苦。由此观世间全无安乐,唯是苦性,称为“观受是苦”。

“心”指攀缘尘境的分别心。观察缘境而生的分别心,念念生灭不住,称为“观心无常”。

“法”指身、受、心之外的一切法。观察诸法无有自主、自在之性,称为“观法无我”。

苦谛所依的有漏身有这身受心法四种意义,因此要从这四方面观察不净、苦、无常、无我,次第破除计执有漏法净、乐、常、我的四种颠倒。

颂中的“事”,是指身、受、心、法四者,属于观察的对象。“不善巧”指对身、受、心、法四种事的自性不善巧,也就是,身是不净性,却计执清净;受是苦性,却计执为乐;心是无常性,却计执常住;法是无我性,却计执为我。这样由不善巧身受心法的自性,就障碍了四念住。

二、能障:懈怠。 所障:四正断。

四正断指未断恶令断、已断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四者都以精进为体。心有懈怠,就会应断的过失不断,应修的功德不修。因此是四正断的障碍。

三、能障:定减二。 所障:四神足。

四神足: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三摩地是引发神通的正因,因此以比喻称为“神足”(神通的足)。

“定减二”是说能令三摩地坏减的两类因。违缘方面,有昏沉、掉举等。顺缘方面,不具欲、勤等。以这顺逆两方面的因素障碍成就四神足。

四、能障:不植善根。 所障:五根。

五根指信、进、念、定、慧五种根。这五者能生清净涅槃功德,故称为根。

“不植”指在自己相续中不种植信心、精进等善根。由此就障碍了五根。

五、能障:善根羸劣。 所障:五力。

当信、进、念、定、慧五根坚固至能胜伏违品而不为违品胜伏的阶段,就称为五力[1]。

“羸劣”指虽然发起善根,但力不充足,能被违品损害。由善根羸劣就障碍了五力。

六、能障:见过失。 所障:七觉支。

七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见过失”指心中具有萨迦耶见等见道所断。见过失障碍见道相应的功德——七觉支。

七、能障:粗重过失。 所障:八圣道支。

八圣道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

“粗重过失”指具有从身口意三门所生的俱生粗重。粗重过失障碍修道相应的功德——八圣道支。



壬二、波罗蜜多障

障富贵善趣,不舍诸有情,

于失德减增,令趣入解脱。

障施等诸善,无尽亦无间,

所作善决定,受用法成熟。

于布施度说富贵自在障;于持戒度说善趣障;于安忍度说不舍有情障;于精进度说减过增德障;于静虑度说令所化趣入正法障;于般若度说令所化解脱障;于方便度说施等诸善无尽障;于愿度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于力度说所作善得决定障;于智度说受用法成熟障。

一、能障:悭吝。 所障:布施,富贵。

以布施能感得富贵,资财丰裕,受用不缺。悭吝障碍布施行,将来得不到富贵,因此称为富贵自在障。

比如,以悭吝的业在识田中种下饿鬼习气,将来成熟果报,就会显现饿鬼的根身器界。因位,内心是坚执不舍的状态,以这样的心就变现口像针眼那样。相反,慷慨施舍,将来就富贵自在。因果丝毫不爽,量大福就大,量小福就小。对此应生信解。

二、能障:破戒。 所障:持戒;善趣。

守持净戒,禁止恶行、恶语、恶念,就能获得人天善趣。破戒障碍持戒,失去戒足,就不能转生善趣。因此,破戒称为善趣障。

《大般若经》说:“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能得一切智智乎?”《心地观经》说:“若有不受如来戒,尚不能得野干身。”《戒经序》云:“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不得生天人,亦不到菩提。”人若双脚毁坏,就寸步难行,什么地方也到不了。戒就是修行者的双足,具足戒才可上进,破了戒就不能生善趣,何况得菩提。

三、能障:嗔恚。 所障:安忍;不舍有情。

嗔恚是厌背的心态,当嗔恚生起时,就障碍安忍及安忍的果——不舍有情,因此称为不舍有情障。

举个例子,在1998年5月12号,美国有一个中学生,冲进了高中学校的餐厅。他举起半自动步q,对着人们开枪。当时有位学校的摔跤队员,在他停下来装子弹时,把他制服了。后来,警察搜查他的住所,发现了他的日记。他在日记上写道:“仇恨驱使着我……我满腔怒火……所有人都跟我过不去……一旦我的希望没有了,人们也就该死了。”从这里看出,人在生嗔心时,就会损害有情,因此是不舍有情的障碍。对大乘菩萨来说,一百个贪心不如一个嗔心的障碍重,就是在生嗔心时会舍弃有情,从根本上摧坏菩提心。

四、能障:懈怠。 所障:精进;减过增德。

由精进策发自心,就能使过失日减,功德日增。心中懈怠则障碍精进及精进的果——减过增德,因此称为减过增德障。

五、能障:散乱。 所障:静虑;令所化趣入正法。

依止静虑就能引发他心通等神通,观知众生的根机、意乐、因缘等等,也就能相应所化,引导其心,趣入正法。不具足神通引导众生,就像盲人射箭,很难有针对性。

散乱障碍了静虑及静虑的果——发起神通引导众生趣入正法,因此称为令所化趣入正法障。

六、能障:邪慧。 所障:般若;令所化解脱。

邪慧是不如理的恶慧。比如,擅长自我粉饰、自我表现,善于阿谀奉承、欺世盗名等等。邪慧是造恶的利器,是增长我执和法执的元凶。邪慧坚固者如疯人般意识颠倒,不得发起般若,趣入解脱,更不能令众生解脱。因此,邪慧障碍般若及般若的果——说法令所化心得解脱。

七、能障:离方便。 所障:方便;令施等善根无有穷尽。

《成唯识论》讲到方便有两种:回向方便善巧和拔济方便善巧。方便起到的作用是令善根无有穷尽。比如,将布施等善根回向菩提和众生,就能使善根广大无尽。反之,远离回向,所修善根就有限量,不能扩展至无穷无尽。因此,离方便称为善根无尽障。

八、能障:不入愿。 所障:愿;一切生中善无间而转。

按《成唯识论》所说,愿有二种——求菩提愿及利他愿。愿起到的作用是令修持善根相续不断。由愿力的摄持,就能随顺善法的生长。佛法把愿比喻为轮,常常说“乘本愿轮”、“乘大愿轮”等等,就是因为菩萨的善行随愿力而不断运转,就像车轮旋转不息。如果不以愿摄持,行持善法就会间断。《劝发菩提心文》说:“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修行人要重视发愿,诸佛都是由愿力摄持常修普贤行而成就的。不发大愿,就无法在菩提道上行进而趣向佛果。因此,应当以《普贤行愿品》作为修证菩提的根本愿文,日日持诵、串习,这是大乘的根本之法。

《述记》中说:“由十大愿,愿在所生之处善无间能转故,由大愿摄受,能顺善法之生。现今世人无大愿摄,故于所在生不顺善法,善法不起,非无间转。”(由于发十种大愿,祈愿所生之处无有间断转入善法,由大愿摄受,便能一切生中随顺善法的生长。现今世人没有大愿摄受,因此所在生中不能随顺善法,善法并非无有间断地运转。)因此,不入愿能障碍以大愿在一切生中无有间断地转入善行。

九、能障:力弱。 所障:力;所作善决定。

(一)力的涵义

按《成唯识论》所说,力有思择力和修习力二种。《华严经疏》云:“思择力,思择正理而对治诸障之力也;修习力,修习一切善行而使坚固决定之力也。”太虚大师解释:“思择力是智慧上思察抉择的能力,比如此是此不是,此是恶此是善等,能够辨别决断都是力;修习力是熟练上的修习所成力,有充分任持的能力,比如一件事做得很快很好,就是巧妙自在神速力。”

(二)力的作用

具有思择力和修习力,就能使所作之善获得决定。原因:以思择力和修习力能够胜伏障品,由此,所修的善就不会被障品损坏。因此,以二种力能令善行获得决定。从果的角度解释,以这二种力能完全决定善根的一切果无有空耗。

(三)障体“力弱”,指胜伏波罗蜜多违品的力量微弱,或者说思择和修习的力量不足。

比如,一位体操运动员,能领会每一动作的要领,知道各个动作的做法,是具有思择力。每个动作能熟练掌握,运转自如,是具有修习力。以这两种力就能决定使所作动作准确到位。反之,思择力和修习力不足,就不能使动作达标,也就是不能令所作决定。这个比喻说明了具二种力就能使所作决定,反之,力弱就障碍了所作决定。

行善时心中不了然、犹豫不定或者不清楚如何行持等等,都是思择力不足的表现。有时“想得到,做不来”,是修习力不足。思择力和修习力微弱,就使得行善不能决定如量。反之,具足了思择力和修习力,修行就一定得力。比如修净土,能把净土的事理因果抉择清楚、透彻,就会由思择力引生决定,求生净土,万牛莫挽。这是思择力的作用。净业的修行,不论持名观想、积资发愿,经过长期熏修,达到纯熟,就是具足了修习力。以这二力的作用,每念一声定是九莲种子,每礼一拜定是往生资粮,虽然身在娑婆,已标名极乐。因此,成就思择力和修习力极为重要。

十、能障:依文解义等。 所障:智;受用法和成熟他。

按《成唯识论》所说,智有受用法乐智和成熟有情智二种。有了智慧,就能自己受用法,而且能成熟他人的相续。因此,自受用法和令他成熟是智慧的作用。

如果智慧不圆满,就不能通达圣教的甚深密意,只是按文字表面理解或人云亦云,自己没有能力拣择,由此就障碍了自受用法。而自己不能受用法,也就不能成熟他人的内心。

以上方便、愿、力、智四度都是从智慧中分出的。智慧既是以愚痴为障,后四度的障体也就是愚痴了。换句话说,不论是离善巧方便、不了知发愿、思择修习力弱,还是依文解义等,都是以愚痴为体,只是从愚痴的不同表现而安立的。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壬三、地障

遍行与最胜,胜流及无摄,

相续无差别,无杂染清净,

种种法无别,及不增不减,

并无分别等,四自在依义。

于斯十法界,有不染无明,

障十地功德,故说为十障。



前二颂出示了十法界的名称和差别,第三颂针对十法界宣说能障和所障。

十法界为遍行义法界、最胜义法界、胜流义法界、无摄义法界、相续无差别义法界、无杂染清净义法界、种种法无差别义法界、不增不减义法界、无分别等四自在所依止义法界。于斯十法界,有不染无明障碍十地功德,故依次说为十地障。

一、两个无差别和两个有差别

第一:所证的法界自体无差别。有境的入定智有愈升进、见愈清净的差别。

第二:以二取隐没的方式入定于离戏法界无差别。由入定智慧断障后,出定位所引起的对法界的定解有差别。

二、如何建立差别

入定中二取隐没,如飞空鸟迹,了无相状可取,故从入定角度无法区分上下诸地。后得位,由入定断障力所引发的定解各有差别,因此依于后得位通达法界义的种种差别而安立十地差别。

三、十种法界义

初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遍行义法界。由于初地入定时现见法界,遂在后得位自然引生通达法界周遍一切的自性(遍行义)。对此通达遍行义作障碍的就是初地障。

生起了初地智慧断除此障,后得位便自然引生这一定解;未断此障,则不可能通达法界遍行义。因此,初地后得位通达法界遍行义的障碍,也就是初地的障碍。以下九种都要这样理解,即修道诸地后得位通达法界的障碍,也就是该地的障碍。

二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最胜义法界。“最胜”指超胜增上。由第二地的入定智,引发后得位对法界的证悟更加增上,因此称其后得位所证为最胜义法界。

三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胜流义法界。“胜流”指净法界最胜等流。此等流是何者呢?即是听闻圣教法,因为这是能净法界之因,故称为净法界等流。一切所证中以何者为最殊胜呢?即具有大义且任运无勤的法界。何者是证悟法界的最胜之因?即听闻圣教法,此外更无殊胜之因。三地菩萨入定中修法界,后得位便通达法界等流——听闻圣教法是最殊胜的所求。由于通达胜流义,三地菩萨为求得一四句偈的圣教法,可越过量如三千大千世界的火坑。可见在其心目中,圣教法的意义有何等重大,为求圣法,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四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无摄义法界。“无摄”:无有可执取。四地菩萨法爱尚无,何况非法?如此通达一切无可取、无可执,称为通达无摄义法界。

五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相续无差别法界。“相续无差别”,指自相续和他相续所摄的一切法都无差别。五地菩萨见到自己与三世诸佛菩萨无二平等之义,故称其所证法界为相续无差别法界。

六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无杂染无清净法界。“无杂染无清净”指缘起法无染无净。六地菩萨现量见殊胜的缘起义,证悟了先之杂染与后之清净何者也不存在的意义。

七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种种法无差别义法界。七地菩萨证悟无相的缘故,了知一切诸法一味无别。

八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不增不减义法界。八地菩萨获得无生法忍故,证悟一切诸法平等不增不减。

三清净地菩萨所证法界,名为四自在所依止义法界。四自在为无分别自在、净土自在、智自在和业自在。其中,八地菩萨证得无分别及净土自在,以入于法界一味无二的方式无有戏论之相,故为无分别自在;能显现佛刹和眷属会众的无量净现,故为净土自在。九地菩萨入定中修法界,后得位能以四无碍解善说法义,故在前二种自在之外更获得智自在。十地菩萨入定中修法界,后得位能随欲度化有情,故在前三种自在之外又获得业自在。因此,三清净地的入定智是四种自在之因,或者说,四种自在都是由入定智缘法界这一妙力所引生的,因此法界是四种自在功德的来源。



于斯十法界,有不染无明,

障十地功德,故说为十障。



对这十种法界,有不染无明——十种所知障障碍了十地功德——如实见法界自性的智慧,因此说为十地障。

能障:十种所知障。所障:十地入定智及后得位通达十种法界的智慧。对治:十地入定智。



己三、摄义

已说诸烦恼,及诸所知障,

许此二尽故,一切障解脱。



以上由诸障为例已宣说了无量障碍,这些障碍归纳起来,就是烦恼障和所知障。承许灭尽了这二种障,就从一切障中解脱。

分三:一、二障之因、体、用;二、诸障归摄为二障;三、二障数目决定之理。

一、二障之因、体、用

(一)二障起因

《楞伽经》说:“以我执产生的烦恼心是烦恼障,以三轮法执产生的分别心及其习气是所知障。”可见,烦恼障的起因是我执,所知障的起因是法执。

《广论》中解释了由我执引生烦恼障的道理:由萨迦耶见把多体、无常的五蕴执为常、一之我后,以我执就分判自他差别,这样分别后,贪著自方,是贪;排斥他方,是嗔;缘我高举,是慢;执我为常为断,是边执见;把我见等恶见执为第一,是见取见;把我和我见等相属的恶行执为第一,是戒禁取见;由此对开示无我的大师佛陀,及大师所说的业果、四谛、三宝等法,认为不存在,是邪见;对此怀疑,是疑。《释量论》说:“有我知有他,我他分爱憎,由此等和合,一切过当生。”因此,一切烦恼的根源是我执。

(二)二障体性

烦恼障是依根本我执所生的一切烦恼。按大小乘共同观点,指六根本烦恼和二十随烦恼。所知障是法执所摄的一切粗细无明。

就修道应断而言,《宝性论》云:“悭等虚妄分别心,承许彼为烦恼障;三轮虚妄分别心,承许彼为所知障。”六度违品悭吝等虚妄分别,是烦恼障,为清净波罗蜜多的障碍。行持六度时有能作、所作、作业的三轮虚妄分别,是所知障,为圆满波罗蜜多的障碍。

比如,布施时有源于我执的悭吝,就会障碍趣入清净的布施波罗蜜多(布施时有障品悭吝染著,故不清净)。进一步,虽然趣入布施波罗蜜多,但有能施、所施、布施三轮的虚妄分别,就会障碍修证圆满的波罗蜜多(布施时有三轮分别,故不圆满)。

(三)二障作用

以烦恼障成为轮回之因,障碍解脱;以所知障令心堕入戏论,障碍一切种智。

小乘《俱舍论》说:“主要对获得暂时解脱作障碍的同类恶心,都是烦恼障。”大乘《俱舍论》说:“对获得一切智智究竟解脱作障碍的同类执著习气,都是所知障。”

二、诸障归摄为二障

上述种种障碍可归摄为烦恼障和所知障。比如,具分障是障碍大乘究竟解脱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一分障是障碍小乘暂时解脱的烦恼障。增盛障和平等障属于烦恼障。爱等九结也是烦恼障的种类。三十能障、菩提分障和波罗蜜多障,也都是烦恼障和所知障的体性。十地障主要是说所知障。

三、二障数目决定之理

这有三方面的道理。

(一)就所障而言,除了解脱和一切种智之外,没有第三种果。由所障只有两种,决定了主要的能障也只有两种——主要能障解脱的烦恼障及主要能障一切种智的所知障。

(二)就障因而言,除了人我执和法我执之外,没有第三种执著。由障因只有两种,决定了所生的障碍也只有两种——由人我执引生的烦恼障和由法我执引生的所知障。

(三)就断障的对治道而言,除了现证人无我和法无我之外,没有第三种胜义所证。由对治道只有两种,决定了所对治也只有两种——证人无我慧所对治的烦恼障和证法无我慧所对治的所知障。

因此,二障摄尽了一切障碍,没有过多和过少的过失。也因此说,断尽二障就从一切障中解脱。



与第三品连结

以上辨明了所知中的障碍。欲证涅槃,就要针对诸障,修习对治加以断除。怎样断除呢?障是由不明了真实性的无明引生,也只有依止了达真实性的智慧才能断除。而欲生起了达真实性的智慧,必须从所知方面辨明真实性。因此有必要学习以下的《辨真实品》。





--------------------------------------------------------------------------------

[1] 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辨真实品第三



戊三、所证真实分二:一、略说 二、广说

己一、略说

真实唯有十,谓根本与相,

无颠倒因果,及粗细真实,

极成净所行,摄受并差别,

十善巧真实,皆为除我见。



真实性只有十种:根本真实、相真实、无颠倒真实、因果真实、粗细真实、极成真实、净所行真实、摄受真实、差别真实和十种善巧真实。最后宣说十种善巧真实是为了遣除种种我见。

在这一品中,为了显示染净诸法的真实性,首先把一切所知归纳在遍计所执、依他起、圆成实三自性中。之后,就针对三自性从种种层面无倒地加以抉择,由此就显示出诸法的真实性(就像把所知法归摄在世俗、胜义二谛中,只要辨明二谛的体相,就辨明了诸法的体相。)。

以下简略解释十种真实:

统摄一切诸法的三自性是一切所知的总摄之处,称为根本真实。

能够显示三自性的体相,称为相真实。

针对三自性,安立无常等无颠倒的真实义,是无颠倒真实。

针对三自性,安立轮涅两重因果的真实性,是因果真实。

针对三自性,安立粗世俗和细胜义的真实性,是粗细真实。

针对三自性,安立极成的真实性,是极成真实。

针对三自性,安立何者是清净智慧所行之境,是净所行真实。

以三自性摄受五法,是摄受真实。

从三自性中分出流转等七种真实性,是差别真实。

针对三自性,善巧十方面的真实性,称为善巧真实。

以三自性作为依处,辨明这十种真实,也就辨明了一切所知法,从而对染净万法都不愚昧。这样辨所起到的作用,是遣除缘染净诸法的一切增益和损减执著。



己二、广说分三:一、所表三自性根本真实 二、宣说彼三之相 三、彼等之相以八相宣说



庚一、所表三自性根本真实



许于三自性,唯一常非有,

一有而不真,一有无真实。



一切所知法都统摄在三自性中,抉择其余九种真实的依处唯是三自性,因此三自性是所谓的根本。

三自性的意义如何呢?“唯一常非有”是遍计所执义;“有而不真”是依他起义;“有无真实”是圆成实义。“唯一常非有”是说人我和法我唯一恒时无有(虽然迷乱时执取人我和法我,但是二我像石女儿一样恒时无有,这个恒时无有的二我是遍计所执性。)。“有而不真”是说有二取显现而显现并不真实的心。“有无真实”是说有二取空的自性及无能所二取这样的真实性。



庚二、宣说彼三之相(彼三指三自性)



于法数取趣,及所取能取,

有非有性中,增益损减见,

知此故不转,是名真实相。



缘于法和数取趣的增益损减见,了知此故,彼便不转,称为遍计所执真实相;缘于所取能取的增益损减见,了知此故,彼便不转,称为依他起真实相;缘于有非有性的增益损减见,了知此故,彼便不转,称为圆成实真实相。

问:怎样了知或显示三自性的真实相呢?

答:要依止对三自性远离增益损减而无误了知的能境智慧,此外堕在增益或损减的邪见中,则无法显示三自性的体相。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注释中说:“三自性的各自体相如何呢?应当由能境状态相应于真实义而了知,也就是按照于所缘境的自性无有增益损减而如实悟入的心如何取那样,所缘境的体相也需要如是存在。因此,由能境的状态显示所缘境的体相。”

以下把原颂分为三段解释:

于法数取趣,增益损减见,

知此故不转,是名遍计相。



了知遍计所执自性的缘故,便不转入于法和数取趣的增益及损减见中,也就是不会生起执法和数取趣实有的增益见及执名言谛中无有法和数取趣的损减见,这称为遍计所执真实相。

问:如是由“知此故不转增益损减见”安立遍计所执的真实相,是在能境上安立所缘境的真实相,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答:只有依于能境才能安立某个所诠体相是怎样的,并获得了知;不观待能境,何时也成立不了单独的所境体相。(比如,瓶子的体相如何,必须依止能境识才能安立。离开能境识,根本无从安立和了知瓶子的体相。)进一步说,原本没有单独的外境事物的体相,一切境相只是由分别心假立的。为了表达“离心无有所境”这一甚深义,而特意从能境方面安立所缘境的真实相。

于所取能取,增益损减见,

知此故不转,是名依他相。



如实了知依他起自性故,便不转入计执能取和所取异体存在的增益见及分别心前也无有二取现相的损减见,这样无误了知的能境状态,称为依他起真实相。

于有非有性,增益损减见,

知此故不转,是名圆成相。

如实了知圆成实自性故,便不转入缘于有非有性的增益及损减见,也就是不产生计执二取有的增益见和计执空性非有的损减见,这样无误了知的能境状态,称为圆成实真实相。

总之,远离增益、损减的智慧所确定的意义,即是所缘境三自性的真实相。



庚三、彼等之相以八相宣说:一、安立无颠倒真实 二、安立因果真实 三、安立粗细真实 四、安立极成真实 五、安立是否净所行真实 六、安立摄受真实 七、安立差别真实 八、安立善巧真实



辛一、安立无颠倒真实



无性与生灭,垢净三无常,

所取与事相,和合苦三种,

空亦有三种,谓无异自性,

无相及异相,自相三无我,

如次四三种,依根本真实。



一、什么是无颠倒真实

无常、苦、空、无我这四相是符合有漏轮回法体性的无颠倒真实谛义。此外,计执有漏法常、乐、我和我所,都是颠倒认识。在有漏轮回法的体性上本没有常、乐、我和我所,因此是颠倒。(比如,凡夫执取的独一之我,在真实中不存在,因此是颠倒识。)

二、对三自性安立无颠倒真实

由于有漏轮回法的自性统摄在三自性中,因此只要对三自性无颠倒地安立无常、苦、空、无我,就能显示出有漏法的苦谛之义。

论中说:依于根本真实的三自性,可依次安立四个三种,即针对遍计所执、依他起和圆成实自性,可安立无性无常、生灭无常和垢净无常;所取苦、事相苦和和合苦;无性空、异性空和自性空;无相无我、异相无我和自相无我。

三、具体安立

(一)对遍计所执安立无性无常,对依他起安立生灭无常,对圆成实安立垢净无常。

首先要知道,“常”是恒时不变的意思,而“无常”是从否定“常”的方面安立,在这直接相违的常和无常之外,没有第三种情况。(比如,非马是从否定“马”的方面说,在马和非马之外,没有第三种情况。)

其次在三自性上安立无常。遍计所执法子虚乌有,不具有恒时不变这一常相,因此成立为无性无常。依他起识是缘起法,以刹那生灭为体性,因此安立为生灭无常(以正理观察,分别心是因缘所作法,因此必定是刹那灭的。如果它是常性,则不可能起作用,不会有任何变异。)。体性为无为法的圆成实不是无常性,又如何安立为无常呢?圆成实和现相关连,从现相有有垢、无垢的阶段变异,对圆成实假立垢净无常。

比喻:遍计所执如同石女儿一样毕竟无有,是无性无常。依他起识是如同流水,是生灭无常。圆成实如同虚空本非无常,仅以有云、无云的阶段假立无常一样,安立垢净无常。

由以上观察便认识,在轮回阶段,遍计法无有自体,唯是假名,故无常相。圆成实是不变法性,但由二障覆障,不得现证。因此,轮回的现相就落在这一念刹那生灭上。只有这依他起识像流水一样,刹那刹那地流转,从少流到壮,从壮流到老;从前生流到今生,从今生流到来生。这样就显示出轮回无常的真实性。

(二)对遍计所执安立所取苦,对依他起安立事相苦,对圆成实安立和合苦。

由执取遍计的人我和法我,就会产生种种苦,因此对遍计所执安立所取苦。由于依他起识本身有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事相,因此对依他起安立事相苦。法性圆成实虽不是苦,但处在轮回有垢位时,和有法苦和合,因此对圆成实安立和合苦。

所取苦的比喻:比如,做一个能活动的魔鬼像放在窗户上,如果执取有鬼,内心就会恐惧。同样,凡夫执取人我和法我是实有的,由此就引生苦恼,从这一点就对遍计所执安立所取苦。

事相苦的比喻:比如做了一个长长的迷梦,期间的梦心唯一是苦。虽然梦中有时感觉快乐,不觉得是苦,但在觉醒者看来,一直陷在迷乱中,唯是苦性(想想看,人都醒不过来,哪里有安乐呢?)。迷梦中,恐惧等心是苦苦事;享乐等心是坏苦事,原因是:这暂时一刻的虚假显现终将破灭而落入苦苦中;迷梦的迁流不得止息,一直由前念生后念,结续不断,是行苦事。同样的道理,在轮回中,依他起识具有三苦相,痛苦,是苦苦相;快乐,是坏苦相;刹那迁流,是行苦相。

和合苦的比喻:比如寒冬腊月,水结为冰,水性和冰的冷、硬相和合。水比喻法性,冰相比喻轮回三苦的事相。也就是以惑业因缘,和圆成实法性和合的,只有地狱的烧燃苦,饿鬼的饥渴苦,旁生的役使苦,人类的生老病死苦,阿修罗的斗争苦,天人的堕落苦……

总之,在轮回阶段,心识显现的都是虚妄的遍计法,众生浑然不觉,恒时执取这些假相,由此在分别心上就唯一显现三苦的事相,始终系缚在苦苦、坏苦和行苦中。虽然有法性圆成实,也只是和有法苦和合。这样依于三自性抉择,就能显示轮回苦的真实性。

(三)对遍计所执安立无性空,对依他起安立异性空,对圆成实安立自性空。

遍计所执本无有事的体性,称为无性空。如龟毛、兔角。依他起识上无有遍计的二取,称为异性空。(遍计的二取或二我和依他起是异性。)如绳上无蛇。圆成实本是空的自性,或者说,本是从空的自性方面安立的。因此,圆成实是自性空。

(四)对遍计所执安立无相无我,对依他起安立异相无我,对圆成实安立自相无我。

遍计所执本来无有自相,安立为无相无我。依他起识不具遍计所执的相状,所立为异相无我。就像绳和蛇是各异的相,绳上不具蛇相。这样从一法上不具另一法相状的方面,安立为异相无我。圆成实是无我空性的自性故,安立为自相无我。



辛二、安立因果真实



这里是依于三自性安立染净因果的真实相。染净因果即是苦集灭道四谛,苦是杂染之果,集是杂染之因,灭是清净之果,道是清净之因。



苦三相已说,集亦有三种,

谓习气等起,及相未离系。

自性二不生,垢寂二三灭,

遍知及永断,证得三道谛。



以上宣说了针对三自性安立苦的内容。除苦之外,集也有三种,对遍计所执安立习气集,对依他起安立等起集,对圆成实安立相未离系集;灭也有三种,对遍计所执安立自性灭,对依他起安立二取灭(二不生),对圆成实安立垢寂灭。道也有三种,对遍计所执安立遍知道,对依他起安立永断道,对圆成实安立证得道。

一、对遍计所执安立习气集,对依他起安立等起集,对圆成实安立未离系集。

耽著遍计所执而积累轮回习气的缘故,称为习气集。比如由耽著人我和法我,积累习气,将来就会妄现能所二取的境界。

由依他起能转生轮回的缘故,称为等起集。无量劫的轮回,都是由依他起识转生的。比如嗔恚习气成熟而生地狱,悭吝习气成熟而生饿鬼等等,都是由依他起识现起轮回。

虽然圆成实是法性,不能安立集的名称。但在轮回阶段,圆成实未曾离于集——业和烦恼,因此从有法的角度对法性圆成实假立未离系集。

二、对遍计所执安立自性灭,对依他起安立二取灭,对圆成实安立垢寂灭。

遍计所执自性不生,如石女儿,本来无有,因此是自性灭。

依他起识本不成立能取所取,因此是二取灭。

圆成实,障垢本来寂灭,因此是垢寂灭。论中“垢寂二”指真如和择灭。离垢之基是真如,离垢择灭为择灭,其中择灭才是真实的灭。

三、对遍计所执安立遍知道,对依他起安立永断道,对圆成实安立证得道。

遍计所执需要由正道了知其本不成立,因此对所知遍计所执假立能知道的名称,称为遍知道。

依他起识需要由道永远断除(由道断除依他起识或虚妄分别才能获得菩提),因此对所断依他起识假立能断道的名称,称为永断道。

圆成实是以道应证的法性,或者说正道所证即是二取空的法性,因此对所证之果假立能证道的名称,称为证得道。

通过无倒抉择与三自性对应的道相,就能显示道谛的真相,把握道谛的三个内涵:遍知遍计所执;永断依他起识;证得圆成实性。这就清楚地显示了道谛之相。



辛三、安立粗细真实分二:一、说粗世俗 二、说细胜义

壬一、说粗世俗



应知世俗谛,差别有三种,

谓假行显了,如次依本三。



应知世俗谛的差别有三种,如其次第,依止于根本三自性,安立假世俗、行世俗和显了世俗。

遍计所执是假世俗,因为二取之法都只是假法,全然无体,唯有假名。依他起识是行世俗,是有为法,念念迁流的缘故。圆成实是显了世俗,在分别心前法性只以总相义的方式显了故。这三者都是未入定及二取识的境界,因此称为粗。“粗”、“细”是一对。“细”指入定中离二取的智慧行境,心思不及,言议不到。



壬二、说细胜义分二:一、正义 二、分类

癸一、正义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

胜义谛



胜义,即殊胜智慧所行之境,决定是无二取的实相,因此唯是圆成实。



癸二、分类



(胜义谛)亦三,谓义得正行,

依本一无变,无倒二圆实。



胜义谛也分义胜义、得胜义和正行胜义三种。三种胜义唯依三根本中的圆成实安立,也就是依无变、无倒二种圆成实安立。

一、三种胜义的涵义

三种胜义分别指一切义中的殊胜、一切果中的殊胜和一切行中的殊胜,也就是真如、大涅槃和圣道。

真如是出世间殊胜圣智的行境,一切义中最为第一,因此是义胜义。大涅槃是一切果中最胜之果,超胜人天善趣、小乘四果、大乘有学诸果,因此是得胜义。依止圣道能修殊胜解脱果,非世间道所及,因此是正行胜义。对应于基道果,基上有义胜义,道上有正行胜义,果上有得胜义。

二、三种胜义由圆成实安立

圆成实有无变、无倒二种。无变圆成实指真如大无为法,在染净一切位中无有迁变。有为法刹那变异,是客尘法。无倒圆成实指真如能境智慧,无颠倒契入真如故,称为无倒。此外的其它能境,不见本有的圆成实,反见本无的二取,都是有倒。

针对无变圆成实,安立义胜义和得胜义;针对无倒圆成实,安立正行胜义。这是对实相和现相相同的能境、所境,安立胜义之名。

“粗细真实”的小结:

“粗”指世俗谛,是二取妄识的境界,可以分别和言说,因此是粗。“细”指胜义谛,是无二取圣智的行境,不可思不可议,因此是细。

二谛有两种安立方式,这里是从“实相和现相是否相同”的方面安立二谛。也就是这样下定义:实相现相不同的能境和所境,是世俗谛;实相现相相同的能境和所境,是胜义谛。

按照这一安立二谛的方式,遍计所执、依他起和圆成实总相属于粗世俗谛。其中,遍计所执是假世俗,依他起是行世俗,圆成实总相是显了世俗。

反面观察,遍计所执若是胜义,由凡夫心的现相是人法二我,应成凡夫心显现胜义,及迷乱识为圣者智慧。又若依他起识是胜义,由依他起识有生灭,应成胜义有生灭,或者圣者入定灭尽虚妄分别时,也灭尽了胜义。又若圆成实总相是胜义,应成胜解行地已经见道。而且圆成实总相只是分别心执取的影相,不超出二取,如果是胜义,应成胜义可缘、是二取境、分别心不虚妄等等。

因此,遍计所执、依他起识和圆成实总相都属于世俗谛,是实相和现相不同的能境与所境。分别说来,实相中不成立的二我现相,是遍计所执;分别心所取的真如总相,是总相圆成实;变现种种假相的心,是依他起识。比如,见白海螺为黄 se时,无论现相的黄 se、现基的错乱识或者未现见白色、仅仅作意而现的白色影像,都是具遮障性的事。比喻世俗谛。

相对世俗谛,实相现相相同的能境和所境,就是胜义谛。这个胜义唯是圆成实,就能境说,是无倒圆成实智慧;就所境说,是无变圆成实真如。在现相和实相达到不二时,无倒圆成实的境就是无变圆成实。这时,遍计的二取相隐没,唯一显现无二取的圆成实,这就是转依。《辨法法性论》云:“一切唯真如,显现彼即是,转依圆满成。”又说:“第二由无现,二取及言说,根境识器世,悉皆不见故,此是此即明,无所观无表,无住无所现,无了无依处,无分别智相。”因此,无变圆成实(无二取真如)和无倒圆成实(无分别智)就是胜义谛。



辛四、安立极成真实



世极成依一,理极成依三。



分二:一、两种极成的涵义;二、如何就三自性安立极成真实。

一、两种极成的涵义

“世间极成”全称“由世间名言极成”。世间单单随假立的名言约定俗成的成立方式,称为世间极成。

比如,汉族人把脚下踩踏的坚固事称为“地”。这是汉族世间共同施设的名相。从小老师就教“这叫大地”,经过一段时间串习,只要见到这个坚固事,就称它为“地”。如果有人说这是“天空”,那是不被认同的。像这样,世间名言的安立都只是在事先假立并经世间认同后成立的。

道理极成指通达道理的诸智者由现量、比量、教量,或者作用、观待、法尔三种道理安立某一法义,而如是极为成立。

二种极成的差别:主要是在成立的方式上有差别,世间极成只是按照规定的名称一致承认,是约定俗成。道理极成则是由三量或三种道理成立。一者是由世间名言共同承认,另一者是依三量或三种道理成立。

比如,对能撑梁的事物,安立“柱子”的名称,是由世间名言极成;安立这一事物是空性,是由道理极成。总共只有这样两种安立名相的方式。(我们所接触到的名相,一部分是由世间名言极成,比如天、地、人、口、手;另一部分是由道理极成,比如“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只有这两种方式。)

二、如何就三自性安立极成真实

从两个角度解释:

(一)遍计所执的名相都是世间极成,依他起和圆成实二种名相是由三量方式以理极成。

比如,对经堂里的显现法,施设这是法座、那是话筒、这是柱子、那是花……,这些遍计所执的名相是以世间名言极成。也就是,这些名相只是由世间心假立而共同成立的。

此外的依他起和圆成实二种法相,都是以三量方式极成,无法推FAN。也就是,由现量、比量和教量衡量,决定成立一切世俗法是依他起,它的法性是圆成实。

(二)世间极成仅仅由遍计所执安立,论中极成是从三自性一一展开而安立众多名相。

实际上,一切论中诠说种种法相,不外乎是宣说三自性。比如,一部《瑜伽师地论》的众多名相,都是从三自性展开而安立的,也都是由现量、比量等的方式决定成立。三自性统摄的无量法相,的确都是由三量方式决定成立的。

从这里看出佛陀无误遍知轮涅诸法的大智慧,从佛的智慧海中流现的三藏十二部,字字句句道理极成,都是真理的言教。所以佛经的价值远超一切世间典籍,最尊最胜。



辛五、安立是否净所行真实



净所行有二,依一圆成实。



清净智慧所行的种类有二种——烦恼障清净的智慧所行、所知障清净的智慧所行。清净智慧所行之境唯是圆成实。

问:为什么净智所行唯一是圆成实呢?

答:如果净智所行不是圆成实,那它的行境就不是实相,也就不能安立是清净智慧。显现的相不是实相的缘故,只能说是虚妄分别。因此净智现前时,显现的唯是实相,或者说,净智所行唯是圆成实。比如眼睛见海螺,如果是清净识,识的行境就唯是海螺的本色,若不是本色而是其它黄 se等,就不能安立是清净识。

问:为什么净智所行不是遍计所执和依他起呢?

答:因为在无分别智生起时,必定没有生起虚妄分别,也就没有二取显现,因此净智的行境不是遍计所执和依他起。



辛六、安立摄受真实



名遍计所执,相分别依他,

真如及正智,圆成实所摄。



一、五法

名:瓶、柱等名称。

相:名的施设处,如:具撑梁作用的显现法是柱子名称的施设处;鼓腹现象是瓶子名称的施设处。

分别:八识聚。

正智和真如是一对,正智是真如能境,真如是道谛所缘之境——法界。

以这五法摄受了一切诸法。《楞伽经》说,五法实际是统摄一切大乘义的大纲要。

二、摄受真实

“摄受真实”,是指三自性摄受五法的真实性。名为遍计所执摄受,相和分别为依他起摄受,真如和正智为圆成实摄受。

摄受五法的原因:名只是由分别心假立的,诸法上并没有实有名字的自性。比如,对具有撑梁作用的显现,汉人假立“柱子”之名,藏人假立“嘎瓦”之名,美国人又假立其它名字,可见名字只是由心假立的,属于遍计所执。

相和分别属于依他起识,原因:任何识的生起都有见、相二分(两个方面)。想想看,如果识中没有相,怎么能安立是取相的识呢?如果识中没有见,又怎么能安立是识所取的相呢?所以见、相是不分家的。没有离见的相,也没有离相的见,单独的见和相何时也不成立(见分指八识聚,这里说分别)。因此,“相”和“分别”实际是一个识的两个方面。不了达唯识,把见相二分执著成分开的能取和所取,这是错误。就像把一个球切成两块,分开的两块都不能称为球一样。

真如和正智属于圆成实,真如是无变圆成实,正智是无倒圆成实。
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
我的悟心也无法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解脱。
               
释迦牟尼佛

TOP